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導數(shù)教學設計3篇(導數(shù) 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

導數(shù)教學設計1
幾個常用函數(shù)的導數(shù)教學設計
一、課題引入
情境一:我們知道,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是曲線在某一點處的切線斜率,物理意義是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那么,對于函數(shù)y?f(x),如何求它的導數(shù)呢? 問題1:導數(shù)是用什么來定義的?(平均變化率的極限)
問題2:平均變化率的極限如何計算?(求增量,求比值,取極限)
問題3:以上求導數(shù)的過程用起來是否方便?我們有沒有必要歸結一下公式便于以后的運算? 情境二:
1.利用定義求出函數(shù)①y?c的導數(shù)
2.若y?c表示速度關于時間的函數(shù),則y??0可以如何解釋?如何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我們知道,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是曲線在某一點處的切線斜率,物理意義是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那么,對于函數(shù)y?f(x),如何求它的導數(shù)呢?
由導數(shù)定義本身,給出了求導數(shù)的最基本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在運算上很麻煩,有時甚至很困難,為了能夠較快地求出某些函數(shù)的導數(shù),從這一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研究比較簡捷的求導數(shù)的方法,下面我們先求幾個常用的函數(shù)的導數(shù). 二.新課講授
1.函數(shù)y?f(x)?c的導數(shù) 知識點
根據(jù)導數(shù)定義,因為?yf(x??x)?f(x)c?c???0 ?x?x?x?y?lim0?0 所以y??lim?x?0?x?x?0y??0表示函數(shù)y?c圖像(圖)上每一點處的切線的斜率都為0.若y?c表示路程關于時間的函數(shù),則y??0可以解釋為某物體的瞬時速度始終為0,即物體一直處于靜止狀態(tài). 2.函數(shù)y?f(x)?x的導數(shù)
?yf(x??x)?f(x)x??x?x???1 因為?x?x?x?y?lim1?1 所以y??lim?x?0?x?x?0y??1表示函數(shù)y?x圖像(圖)上每一點處的切線的斜率都為1.若y?x表示路程關于時間的函數(shù),則y??1可以解釋為某物體做瞬時速度為1的勻速運動. 練習: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分別畫出函數(shù)y?2x,y?3x,y?4x的圖象,求出它們的導數(shù)。
(1)從圖象上看,它們的導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2)這三個函數(shù),哪一個增加得最快,哪一個增加的最慢?(3)函數(shù)y?kx?k?0?增(減)的快慢與什么有關?
3.函數(shù)y?f(x)?x2的導數(shù)
?yf(x??x)?f(x)(x??x)2?x2??因為 ?x?x?xx2?2x?x?(?x)2?x2??2x??x
?x所以y??lim?y?lim(2x??x)?2x
?x?0?x?x?0y??2x表示函數(shù)y?x2圖像(圖)上點(x,y)處的切線的斜率都為2x,說明隨著x的變化,切線的斜率也在變化.另一方面,從導數(shù)作為函數(shù)在一點的瞬時變化率來看,表明:當x?0時,隨著x的增加,函數(shù)y?x2減少得越來越慢;當x?0時,隨著x的增加,函數(shù)y?x2增加得越來越快.若y?x表示路程關于時間的函數(shù),則y??2x可以解釋為某物體做變速運動,它在時刻x的瞬時速度為2x. 4.函數(shù)y?f(x)?21的導數(shù) x11??yf(x??x)?f(x)x??xx因為 ???x?x?x?x?(x??x)1??2
x(x??x)?xx?x??x?y11?lim(?2)??2
?x?0?x?x?0x?x??xx1練習作出函數(shù)y?的圖象,根據(jù)圖象,描述它的變化情況,并求出其在點(1,1)處的切x所以y??lim線方程
5.函數(shù)y?f?x??x的導數(shù)
x??x?x
?x因為?yf(x??x)?f?x????x?x
=?x??x?x?xx??x?x1x??x?x ???x??x?x??
=所以y??lim?y11 ?lim??x?0?x?x?0x??x?x2xnn?16.推廣:若f?x??x?n?Q?,則f?(x)?nx
練習求下列函數(shù)的導數(shù)
(1)y?x3(2)y?1 x2(3)y?三.例題講解 3x(4)y?x2x
3例1.曲線y?x上哪一點的切線與直線y?3x?1平行?
解:設點P(x0,y0)為所求,則 它的切線斜率為k?3,∵f?(x)?3x,∴3x0?3,x0??1,∴P(1,1)或P(?1,?1).
例2.證明:曲線xy?1上的任何一點P(x0,y0)(x0?0)的切線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是一個常數(shù). 解:由xy?1,得y?∴y??()???221,x1x1,x2
∴k?f?(x0)??1,2x0過點P(x0,y0)的切線方程為
y?y0??1(x?x0),2x02,x0令x?0得y?令y?0得x?2x0,∴過P(x0,y0)的切線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
S?12??2x0?2是一個常數(shù). 2x0四.課時小結
C??0,xn
五、作業(yè) ????nx?n?Q? n?
1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導數(shù)教學設計2
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節(jié)課屬于高三數(shù)學一輪復習中導數(shù)及其應用章節(jié)的內(nèi)容,屬于北師大版高中數(shù)學(選修2-2)的第二、三章,導數(shù)及其應用是高考的??碱}型,尤其是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更是高考解答題的常考題型,因此本節(jié)課的學習對一輪復習至關重要。
2、學情分析:本級學生基礎較差,所以,一般思維反應較慢,不適合速度較快,步驟跳躍式講解,尤其對主動的回答問題又懼怕心理,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自己動手研究,根據(jù)任課教師的引導,主動分析題目,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短板和數(shù)學思維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理解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
②使學生熟悉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三原則。
1③會求y?,y?ex的導數(shù)。
x2、過程與方法:和學生一起總結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的三原則,通過兩
道高考真題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精神,辯證唯物主
義思想。
4、教學重點
重點:熟知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三原則。
5、教學難點
難點:未知切點求切線的方程。三、教法學法
教法分析: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三原則,因此需要通過實際例題來讓學生學會具體應用,真正的理解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三原則,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運算能力,因此本節(jié)課應該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教師講解反復練習,并達到融會貫通。
學法分析:讓學生主動探究,通過合作學習,主動研究并總結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三原則,并主動動手進行運算,在實際操作中熟練應用,并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
教學手段:學生展示,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 四、教學過程
1、總結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三原則:
(1)點在切線上
(2)切點在曲線上
(3)切點處的導數(shù)是切線的斜率 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總結,并摘抄下來 2、高考真題講解:
教師講解之前,學生先暫停視頻進行解答,而后點擊視頻繼續(xù)觀看,有問題的地方可以反復看進行研究,直到完全明白
2014年廣東高考題:
曲線y??5ex?3在點(0,-2)處的切線方程為______________
解析:?f(x)??5ex?3,?f'(x)??5ex, 切線斜率k?f'(0)??5,?所求的切線方程為y?(?2)??5x,即y??5x?年江蘇高考題: b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若曲線y?ax2?(a,b為常數(shù)),過點P(2,?5),x 且曲線在點P處的切線與直線7x?2y?3?0平行,則a?b?__________.bb 解析:曲線y?ax2?過點P(2,-5),則4a???5x2bb7 又y'?2ax?2,?4a???x42
由①②解得: a??1,b??2,a?b??3本節(jié)課小結:
由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自行進行總結,并根據(jù)題目再次熟知利用導數(shù)解決切線問題三原則
導數(shù)概念教學設計
變化率與導數(shù)教學設計(共7篇)
導數(shù)證明.
函數(shù)單調性與導數(shù)教學設計(共4篇)
導數(shù)題答案
導數(shù)教學設計3
《導數(shù)的概念》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導數(shù)的概念,并能夠利用導數(shù)的定義計算導數(shù).(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引入導數(shù)的概念這一過程,讓學生掌握從具體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領悟極限思想;提高類比歸納、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合作與交流,讓學生感受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體會數(shù)學的理性與嚴謹,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熱愛,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教學重、難點
重點:導數(shù)的定義和利用定義如何計算導數(shù). 難點:對導數(shù)概念的理解.
3.教學方法
1.教法:引導式教學法
在提出問題的背景下,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指導學生類比探究形成導數(shù)概念的形成.
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4.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導數(shù)的概念和其它的數(shù)學概念一樣是源于人類的實踐。導數(shù)的思想最初是由法國數(shù)學家費馬(Fermat)為研究極值問題而引入的,但導數(shù)作為微積分的最主要的概念,卻是英國數(shù)學家牛頓(Newton)和德國數(shù)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在研究力學與幾何學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17世紀數(shù)學家遇到的三類問題:
一是光的反射問題。光的反射和折射在17世紀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研究課題,早在公元1世紀,古希臘數(shù)學家海倫(Heron)就已經(jīng)證明了光的反射定律:光射向平面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海倫還將該定律推廣到圓弧的情形,此時,入射光與反射光與圓弧的切線所成角相等。那么,對于其他曲線,光又如何反射呢?這就需要確定曲線的切線。
CBCBAA
圖 1 光在平面上的反射 圖 2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
二是曲線運動的速度問題。對于直線運動,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或相反,但如何確定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呢?這就需要確定曲線的切線。
三是曲線的交角問題。曲線的交角是一個古老的難題。自古希臘以來,人們對圓弧和直線構成的角——牛頭角(圖3中AB弧與AC構成的角)和弓形角(圖4中AB與ACB弧所構成的角)即有過很多爭議。17世紀數(shù)學家遇到的更一般的問題是:如何求兩條相交曲線
所構成的角呢?這就需要確定曲線在交點處的切線。(二)探索新知
問題1 已知:勻加速直線運動方程為:s(t)?v0t?刻(t0?[0,T])的瞬時速度。
問題解決:設t為t0的鄰近時刻,則落體在時間段[t0,t](或[t,t0])上的平均速度為
12at,t?[0,T],求:物體在t0時2v?若t?t0時平均速度的極限存在,則極限
S(t)?s(t0)
t?t0v?limt?t0s(t)?s(t0)
t?t0為質點在時刻t0的瞬時速度。
問題2已知:曲線y?f(x)上點M(x0,y0),求:M點處切線的斜率。
下面給出切線的一般定義;設曲線C及曲線C上的一點M,如圖,在M外C上另外取一點N,作割線MN,當N沿著C趨近點M時,如果割線MN繞點M旋轉而趨于極限位置MT,直線MT就稱為曲線C在點M處的切線。
問題解決:取在C上M附近一點N(x,y),于是割線PQ的斜率為
tan??y?y0f(x)?f(x0)(?為割線MN的傾角)?x?x0x?x0當x?x0時,若上式極限存在,則極限
k?tan??為點M處的切線的斜率。
導數(shù)的定義
定義
設函數(shù)y?f(x)在x0的某鄰域內(nèi)有定義,若極限limx?x0f(x)?fx(0)(?為割線MT的傾角)limx?x0x?x0f(x)?f(x0)存在,則稱函數(shù)
x?x0
f在點x0處可導,并稱該極限為f在點x0處的導數(shù),記作f'(x0)。
即 f'(x0)?(2)
也可記作y?x?x,of(x)?fx(0)
limx?x0x?x0dydx,x?xodf(x)。若上述極限不存在,則稱f在點x0處不可導。
dxx?xof在x0處可導的等價定義:
設x?x0??x,?y?f(x0??x)?f(x0),若x?x0則等價于?x?0,如果 函數(shù)f在點x0處可導,可等價表達成為以下幾種形式:
f'(x0)?limx?x0?yf(x)?f(x0)
?f'(x0)?lim?x?0?xx?x0?f'(x0)?lim?x?0f(x0??x)?f(x0)
?x單側導數(shù)的概念
在函數(shù)分段點處或區(qū)間端點等處,不得不考慮單側導數(shù):
定義
設函數(shù)y?f(x)在點x0的某右鄰域(x0,x0??)上有定義,若右極限
?x?0lim?f(x0??x)?f(x0)?y?lim?(0??x??)?x?x?0?x存在,則稱該極限為f在點x0的右導數(shù),記作f?'(x0)。
?左導數(shù)
f?'(x0)?yli?m。?x?0?x左、右導數(shù)統(tǒng)稱為單側導數(shù)。
導數(shù)與左、右導數(shù)的關系:若函數(shù)y?f(x)在點x0的某鄰域內(nèi)有定義,則f'(x0)存在?f?'(x0),f?'(x0)都存在,且f?'(x0)=f?'(x0)。
(三)知識鞏固
2例題1 求f(x)?x在點x?1處的導數(shù),并求曲線在點(1,1)處的切線方程。
解:由定義可得:
?yf(1??x)?f(1)(1??x)2?1f'(1)?lim?lim?lim
?x?0?x?x?0?x?0?x?x2?x??x2?lim?lim(2??x)?2 ?x?0?x?0?x附注:在解決切線問題時,要熟悉導數(shù)的定義,并能通過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來解決一般問題
例題2設函數(shù)f(x)為偶函數(shù),f?(0)存在,證明:f?(0)?0。
證
'f(x)?f(?x)?f(?x)?f(??x)
f(0??x)?f(0)f(?x)?f(0)?lim ?x?0?x?xf(??x)?f(0)f[0?(??x)]?f(0)??lim??f?(0)
?x?0?x??x 又f(0)?lim ?x?0 ?lim?x?0?f?(0)?0
附注:需要注意公式f'(x0)?limx?x0f(x)?f(x0)的靈活運用,它可以變化成其他的形式。
x?x0例3 證明函數(shù)f(x)?|x|在x?0處不可導。
證明
x?0lim?f(x)?f(0)xf(x)?f(0)?x?lim?1lim?lim??1,???x?0x?0x?0x?0xx?0x?limx?0f(x)?f(0)極限不存在。
x?0故f(x)?|x|在x?0處不可導。
附注:判斷一個函數(shù)在某點處是否可導,只需要考慮該點處的左右導數(shù)是否相等即可。
(四)應用提高 求曲線y?x在點(-1,-1)處的切線方程為(A)x?=2x+1 =2x-1 =-2x-3 =-2x-2
(五)小結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導數(shù)的基本概念,在經(jīng)歷探究導數(shù)概念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導數(shù)的形成,并對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有較深刻的認識。
本節(jié)課中所用數(shù)學思想方法:逼近、類比、特殊到一般。
(六)作業(yè)布置
1.已知f'(1)?2012,計算:
f(1??x)?f(1)f(1??x)?f(1)(2)lim
?x?0?x?0?x??xf(1)?f(1??x)f(1?2?x)?f(1)(3)lim(4)lim
?x?0?x?04?x?x(1)lim2.計算函數(shù)f(x)??2x?3在點(1,1)處切線的方程。2
導數(shù)教學設計3篇(導數(shù)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