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篇1
課題:word頁面設置
執(zhí)教:
一、教材分析:本節(jié)教材是word文字處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初中信息技術等級考試文字處理中單列一題,要點是紙張大小和頁邊距的設置。
二、學情分析:在學生已有初步知識的基礎上,有重點的對“頁面設置”中的設置選項進行教學要求大部分的學生學會基本設置,優(yōu)生學會頁眉頁腳及分欄等知識。
三、教學目標:了解頁邊距的設置方法;了解設置紙張大小、方向和來源的方法;學會頁眉、頁腳及分欄的設置方法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頁眉、頁腳及分欄的設置方法
五、教學策略:講解法、談話法與練習結合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時間
安排
1、導語,板書課題
2、展示教學目標
3、學習新課:
(1)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學生練習,教師加以引導。
(2)教師精講點撥
(3)檢查學習情況。
(4)當堂檢測。通過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發(fā)送當堂檢測題
(5)課堂小結
認知教學目標
自主學習。讓學生根據(jù)課本中的`講解和預習的知識自己練習,指名演示。
做訓練提升題目
完成檢測題,并提交作業(yè)。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nèi)容,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jié)的難點。對在學練中遇到的難點,適當點撥。
通過訓練,提升知識
檢查學生對本節(jié)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1分鐘
2分鐘
20分鐘
5分鐘
8分鐘
7分鐘
2分鐘
七、板書
頁面設置
頁邊距紙張大小紙張方向分欄
頁眉和頁腳:視圖?D?D頁眉頁腳
附:課后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和學生配合得很好,學生掌握的也比較好,但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比較枯燥,而且還很復雜,比較不好記不好掌握,以后在有類似的課時,我應該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上,學習趣味上下功夫。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篇2
《感恩父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
一、活動背景:
讓學生通過回憶了解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愛的圣潔、無私和偉大。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謝父母,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觀察生活中父母的操勞,感受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體會的父母辛勞,懂得愛是至高無上的,尊重父母的愛,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謝父母,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2.培養(yǎng)用多種方式(實踐、口語表達、寫作)表達情感的能力。
3.學會利用多種渠道查找有關感恩父母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材料的能力。
三、活動重點:
1、學會利用書籍和上網(wǎng)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過活動,深刻認識“愛”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孝敬父母的情感。
3、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四、課前準備:
1、回憶父母愛你的故事。
2.搜集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及父母愛孩子的故事。
3、多媒體課件。
4、學唱《感恩的心》
五、教學流程:
(一)活動導入: 主持人聲情并茂地講述: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爸爸媽媽的關懷下,是他們讓我們健康地成長,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無私的愛。是的,為了我們的成長,他們付出了很多很多!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恩我們最偉大的——(齊喊)爸爸、媽媽!
(二)說故事——感受父母的偉大
1、無論你身在何方,有一個人,她永遠把你惦記,從她成為你的母親到她老去,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卻不要你任何回報……這種愛,就叫“母愛”。請聽一個來自《親情故事》的《永遠的惦念》。(生講故事)
2、是的,我們是媽媽一生的牽掛。還有一個人他是你的一片天,無論你走到哪里,他都是你內(nèi)心的支柱,是他,讓我們在風雨中無懼,一路走好……是他,讓我們在任何困難學會不退宿,他的名字叫——父親。請聽《地震中的父與子》。
3、主持人:說起地震,我們都永遠不會忘記那次
5、12汶川了級大地震…… 一生講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主持人:現(xiàn)在大家有什么想說嗎?
(三)話說自己父母的愛,心存感恩
1、主持人:為了我們的成長,爸爸媽媽操碎了心。確實,爸爸媽媽把我們撫養(yǎng)大,為了從不讓我們受一點委屈,他們付出了多少心血。下面讓我們來夸夸我們自己的爸爸媽媽吧!讓每個同學都了解爸爸媽媽是怎么愛我們的。
(利用學生課前搜集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我的資料,利用實物投影或小故事進行介紹,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
2、主持人:聽完同學們的匯報,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發(fā)言)
3、主持人:是啊,父母的愛是安逸的小舟,載著我們駛向溫馨的港灣;父母的愛是一把小傘,給了我們一方無雨的晴空;父母的愛是黑夜里的一盞明燈;給了我們一片燦爛的前程。請聽詩歌朗誦:《那個夏天》 那個夏天 好懷念那個夏天
我們被雷雨嚇得狂叫過大街 不管在別人眼里有多么瘋癲 有多么不體面
那幾乎變成生命最珍貴的畫面 多可愛的昨天
曾為了電影結局哭了好幾天 你為大家做了很丑的鬼臉 都映在那一個夏天 但愿能永遠看到你的微笑 因為——
那么甜,那么燦爛!
(四)、拿出實際行動,感恩父母。
1、小品導入:
主持人:爸爸媽媽不僅要上班賺錢,還要做家務照顧我,太不容易了!請聽相聲:《我不再是小皇帝了》
2、主持人:是啊,父母的愛孕育了我們的生命,父母的愛滋潤著我們成長的歷程,此時此刻我們心中涌動著一股濃濃的親情;此時此刻,我們有千言萬語想對您說:“爸爸媽媽,我們愛您。
主持人:唐代詩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寫下這樣一句詩:(齊誦)“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
3、主持人:媽媽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爸爸教我們學會走路、做人,我們成長中的每一步腳印都有爸爸媽媽的汗水和眼淚,同學們想一想,你打算怎樣去愛你的爸爸和媽媽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4、小組匯報活動展示:
主持人:在大家回憶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時,很多小組同學都想有自己的方式來感謝自己的父母。
(1)請聽第一小隊的“父母我來夸”: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關愛父母,是我們的責任。(2)第二小隊小品:《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時》
一名同學扮演爸爸,一名同學扮演媽媽,下班回家時,做到椅子上,很累,孩子幫助爸爸媽媽把拖鞋準備好,讓爸爸媽媽換上,給爸爸媽媽倒一杯水……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位同學做的對嗎?我們還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盛飯、為父母過生日、節(jié)假日送上祝福語……)(3)第三小隊:手抄報展示(4)第四小隊:感恩卡展示
(5)第五小隊: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朗讀自己寫的話)
(五)、聽父母心聲 ,升華感恩
主持人:從剛才同學們的精彩表現(xiàn)中,我們大家都成長了,進步了,為此,我們的父母感到特別的欣慰!在這次的活動中,很多家長也看到了我們的進步,請聽家長的話!(錄音播放)主持人:聽了我們爸爸媽媽的話,大家有什么話想說嗎?(學生各抒己見)
(六)、總結感恩,傳遞感恩
師:正是因為他們給我的愛,給我們的幫助,才讓我們的生命變得多姿多彩,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讓我們帶著這顆感恩的心將愛傳遞下去!我們不僅要感恩自己的父母,還要感恩我們身邊的人,感恩大自然!最后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這節(jié)課。(齊唱《感恩的心》)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說出添加、刪除視頻效果和過渡效果的操作方法,獨立完成視頻美化操作。
2.通過觀察微課視頻、小組合作等多方法進行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通過對視頻效果的美化,感受Windows Movie Maker不僅能夠添加視頻效果還能添加視頻過渡的強大功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視頻效果的編輯步驟。
(難點)視頻美化的操作步驟。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兩段視頻,一段添加了視頻效果和過渡效果,一段沒有添加任何效果,通過對比觀察出兩段視頻的差異,并提問這些視頻效果是如何添加的呢?預設學生陷入沉思,帶著疑惑引入本課——視頻效果及過渡。
(二)新課講授
1.添加視頻效果
教師演示第一種添加視頻效果的方法,在演示的過程中,提醒學生觀察點擊的位置和菜單命令,演示完畢后,請學生描述操作步驟。(在“情節(jié)提要/時間線”上選擇需要添加視頻效果的對象,在“工具”菜單中選擇“視頻效果”,在“內(nèi)容”窗格中單擊要添加的視頻效果,在“剪輯”菜單上單擊“添加到時間線”或“添加到情節(jié)提要”)教師可以評價學生觀察仔細,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之后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自主探究第二種方法,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隨機請學生回答操作步驟。
(在“情節(jié)提要”或“時間線”上選擇指定影片段落,單擊鼠標右鍵選擇“視頻效果”。在“添加或刪除視頻效果”中選定效果然后點擊添加后再次點擊確定)教師可以評價學生學習能力很強,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
2.刪除視頻效果
視頻效果添加完成后,預設學生想要嘗試各種不同的視頻效果,教師提出疑問:如果有不想要的視頻效果,又該如何刪除呢?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微課視頻進行教學,視頻播放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有幾種刪除方法,每一種方法是怎樣操作的,播放結束后請這位同學分享。(法一:選擇要刪除視頻效果的對象,單擊剪輯菜單,選擇視頻中的視頻效果,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要刪除的效果,再點擊刪除。法二:在時間線上選擇視頻效果單元格,按。法三:右鍵選擇要刪除視頻效果的單元格,然后點擊刪除效果。)教師可以評價學生觀察的很仔細,總結也很到位。然后請學生按照微視頻中任一刪除的方法,將添加的視頻效果刪除。
3.添加視頻過渡
有了添加視頻效果的基礎,教師布置任務:以信息技術小組為單位,5分鐘時間內(nèi)討論添加視頻過渡的方法,教師進行巡視指導。討論結束后請小組代表分享討論成果。(在“情節(jié)提要/時間線”上選擇需要進行過渡的第二個對象;然后選擇電影任務→編輯電影→查看視頻過渡;在“內(nèi)容”中單擊要添加的視頻過渡;在“剪輯”菜單上單擊“添加到時間線”或“添加到情節(jié)提要”)教師對其進行表揚,回答的小組代表概括能力很強,以后要繼續(xù)保持。
4.刪除視頻過渡
教師播放一段視頻過渡不自然的視頻,并提問學生視頻的不足之處在哪,應如何修改。請學生上臺演示刪除過渡效果的操作。(在“情節(jié)提要”上選擇要刪除的視頻過渡單元格;在“編輯”菜單上單擊“刪除”)教師評價這位同學動手操作能力很強,知識遷移的能力很強。請學生自行操作,將視頻修改得更美觀。
(三)鞏固提高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開展一個視頻大賽,請學生利用剛才學習的知識來制作視頻并上臺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評選出最佳作品,并請未獲獎的學生再次修改作品。
(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學生分享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哪些,教師進行補充。
作業(yè):思考如何更改視頻過渡持續(xù)時間,下節(jié)課與同學分享。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篇4
本學期在學校計劃的安排下,結合我校計算機的硬件實際情況開展了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學期臨近結束,回顧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結合計算機的硬件實際,開展好常規(guī)教學。
1、開學初,便結合我校的計算機硬件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嚴格按教學計劃進行上課。在教學過程中,對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都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分析,思考在現(xiàn)有計算機軟硬件的實際情況下如何實施教學,并寫成教案上課。收到較好的效果。
2、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研究學生的思想發(fā)展變化,為了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我們從光盤上或到網(wǎng)上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的小游戲,把這些游戲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給學生玩,讓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并有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經(jīng)本期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不但掌握了規(guī)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達到了規(guī)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還從游戲中學到了許多其它的知識。信息技術課已經(jīng)成了學生十分喜歡的課程之一。
3、在教學之余,我們還努力搞好我們的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里,學生學到許多平時在信息技術課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有的學生學會用計算機來解決一些其它學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加強教學教研,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
教學的成敗取決于教師,教師的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在本學期,在教學之余,加強了對業(yè)務的鉆研。
在本學期,我們信息技術老師認真鉆研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探索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業(yè)務水平,在網(wǎng)上還注意收集相關資料,以擴大學生的視野。
學期末,我對各室的電腦等相關設備進行核查、登記,并做好責任人的簽字工作。
三、充分發(fā)揮的優(yōu)勢,提高學校辦學的信息化發(fā)展的水平。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走在學校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前沿,除了搞好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外,我們還擔負著許多其它的任務。學校其它學科公開課的課件制作。
信息技術是一門不斷發(fā)展的學科,展望學校的發(fā)展和學科的發(fā)展,我覺得還有許多知識要學,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篇5
《機器人唱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機器人的發(fā)聲原理;
◆學習音樂模塊的使用;
◆設計機器人唱歌程序;
◆了解多次循環(huán)結構的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認識機器人發(fā)聲裝置:
◆了解音樂模塊的使用方法;
◆編寫多次循環(huán)結構的程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思考調(diào)試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根據(jù)現(xiàn)象確定其成因: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敢于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意識。
【教法選擇】
任務驅(qū)動、自主探究、分組協(xié)作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方法。
【教學重點】
1.發(fā)聲裝置的安裝與使用;
2.條件結構在機器人編程中的應用;
3.音樂模塊的使用。
【教學難點】
機器人唱歌程序的編輯與調(diào)試。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展現(xiàn)目標,引入任務
教師活動
機器人的發(fā)音是通過安裝在機器人主板上的喇叭發(fā)聲來實現(xiàn)的。機器人編程軟件中的音樂模塊,可以讓機器人實現(xiàn)演奏音樂等功能,也可以實現(xiàn)“人機對話”。本節(jié)課將學習機器人的輸出表現(xiàn)形式——聲音;學習機器人“演奏音樂”和“多次循環(huán)”模塊的使用。你想讓機器人為你唱什么歌曲?通過老師下面的操作,可以輕松地讓機器人演奏一段美妙的音樂。
學生活動
認真聽講,跟隨教師的講解演示,提出問題。
三、自主學習,任務探究
教師活動
1.機器人發(fā)聲裝置的講解及安裝,引入音樂模塊(你喜歡唱什么歌曲?想不想讓機器人給你唱一唱呢?要想聽機器人給你唱歌很簡單,學習音樂模塊,然后設計程序就能實現(xiàn)了);
2.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式協(xié)作學習。利用網(wǎng)絡資源及平時積累,理解音樂模塊中的各種定義(音高、音長、休止符等概念);
3.布置學習任務:唱歌機器人的程序設計,以“雪絨花”為例。
學生活動
1.結合教材完成任務。在練習過程中,完成快的同學輔導制作有困難的同學;
2.試著去完成“各顯神通”中的兩個問題。
教師活動
1.引導和激勵各組的探索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歸納出制作唱歌機器人時遇到的各類問題,記錄到“成長基石”中;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資源視窗”中的內(nèi)容。
學生活動
自主學習,互相交流,共同探討。
四、學習評價、歸納總結
教師活動
1.利用教學平臺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通過歸納總結,讓學生進一步強化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
2.啟發(fā)引導學生完成教材“博弈舞臺”中的任務;
3.提示學生將本節(jié)課的學習成果及學習感受記錄到“成長基石”中。
學生活動
1.欣賞作品,自評、他評;
2.完成“博弈舞臺”中的任務;
3.記錄學習成果及學習感受。
【教學反思】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匯總5篇)相關文章:
★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研修計劃3篇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教研組研修計劃
★ 有關小學信息技術教案模板3篇 小學信息技術優(yōu)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