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北師方程教學設計共3篇 北師大版方程的示范課

時間:2022-06-10 13:48:47 教學設計

  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北師方程教學設計共3篇 北師大版方程的示范課,以供參考。

北師方程教學設計共3篇 北師大版方程的示范課

北師方程教學設計共1

  《方程》教學設計

  徐吉珂

  一.前期分析

  1. 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88~90 頁的《方程》,在數學領域中屬于數與代數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節(jié)課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表示運算定律和表示公式,能根據情景圖列出含有未知數的式子。本課是學生接下來學習解方程的方法和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重要基礎,本節(jié)課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學習者分析

  本節(jié)課的學習者為四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基本學會了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這些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供了條件和基礎。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已處在形式運算階段,學生已具備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但思維還不夠成熟,根據本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特點,學生在適當的引導下能根據情景圖列出式子表示出數量關系。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方程的意義,能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能根據情景圖列出方程表示出數量關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根據情景圖列式子的過程中體會抽象思維在數學中的應用,感受從具體情境中建立數學型的過程,感受分類的數學思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方程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能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鋪墊伏筆 以練習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用字母表示數”的內容,既能幫助學生鞏固舊知,了解學生對舊知的掌握程度,即學生的起點水平,也能為本節(jié)課新內容的學習實現自然的過渡連接。

  【問題】同學們,上節(jié)課你們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老師不知道大家掌握得怎樣,現在老師考考大家,這些題,你會做嗎?

  1.每本字典X元,買了5本,需要(

 ?。┰8冻?00元,應找回 (

  )元。 2.商店每天賣出n千克的蘋果,賣了6天后,還有20千克,商店原有蘋果(

 ?。┣Э?。當n=6時,商店原有蘋果(

 ?。┣Э?。

  3.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課件呈現,認識天平

  【出示天平】同學們,見過它嗎?知道怎么用嗎?

  【情境】【問題】天平保持平衡,說明了什么?

  【歸納】天平左右平衡,說明左右物品質量相等。

  【追問】能用一個數學符號表示圖中的數量關系嗎?板書:“=”

  相等

  用等號連接,表示?(表示左邊和右邊的重量是相等的)看來數學的語言就是簡練! (先是所有的量已知,可以列出例如:5+5=

  10、20+20=50,50+50+50+50=200等) 這是我們學過的數學算式,說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左邊的兩個數表示?右邊的10表示,用等號連接表示?

  活動一:找找相等的關系

 ?。?)把已知的一個砝碼變成櫻桃,另一個變成5,右邊變成10 這回你還能找到相等的關系嗎? 櫻桃的質量不知道,用什么表示?

  引導學生詳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是什么,這里有一個相等的關系:10克砝碼與櫻桃的重量之和與右邊的20克砝碼的重量是相等的。

  板書:左邊

  右邊 10克

  櫻桃

  20克

  請學生用符號連接左右兩邊(教師:左邊和右邊的重量相等,所以可以用等號連接) 板書出算式

  再結合圖說說這個算式的意思。

  看看剛才的這個算式跟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教師評價】真好,數學語言就是簡練!

 ?。?)4塊月餅的質量一共是380克。

  【問題】你從圖中獲得哪些信息?

  【追問】直接可以知道的是哪些信息? 板書:4塊,總重量:380千克 你能找到這里的相等關系嗎? 四個月餅的重量=380

 ?。?)一壺2000毫升的水,剛好倒?jié)M2個熱水瓶和1個200毫升的杯。

  上法同前

  以上三幅圖要放慢速度上,不要急于讓學生列出方程,要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找相等關系上,關鍵要讓學生把每幅圖的意思先說透! 3. 分類

  【問題】觀察黑板上的式子,你能將之分分類嗎?

  【師生活動】學生觀察思考,和前后桌4人小組討論,教師請學生回答。 【預設】都含有未知數,都是等式。

  【歸納定義】像5+5=10,10+10=20,50+50+50+50=200等等都是我們學過的算式,而x+5=10,4y=380,2z+200=2000 ??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三)判斷辨別,明確概念

  【問題】你能判斷出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嗎?

  20+a28;4y-2=18;2a+b=10;

  【預設】20+a28因為不是等式或不含有未知數,所以不是方程;7x=110;4y-2=18;2a+b=10是方程。學生可能不能很快發(fā)現方程要符合“含有未知數”和“是等式”這兩個條件。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2分鐘,教師點名回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反饋、評價。 【追問】怎么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大家能總結出來嗎?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后個別回答,教師適當引導。

  【歸納總結】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要滿足兩個條件:含有未知數;是等式。

  (四)小試牛刀,鞏固訓練

  1.看圖列方程:

  方程:-------

  方程:-------

  完成課本練習:89頁的練一練。(視當時的時間、情況,讓學生做8

  9、90頁的練習)

  (五)板書設計

  方程

  櫻桃的質量+5克=10克,用x表示櫻桃的質量:x+5=10 每個月餅質量x4=380克,用y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4y=380 2個熱水瓶的水+200毫升=2000毫升,用z表示每個熱水瓶的水:2z+200=20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建議:不要急于走環(huán)節(jié),也不要急于引出方程的概念,而是要把你呈現的材料好好上細,把圖說透,找到相等關系。前面的這些工作做足,學生列方程就水到渠成。

北師方程教學設計共2

  教學內容:教材P49~50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明確方程與等式兩個概念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經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的模型的建構過程,使學生能夠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方程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發(fā)展其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方法:觀察、分析、分類、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天平。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觀看視頻《曹沖稱象的故事》。

  2.請學生簡單地說一下曹沖是利用什么原理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呢? (讓大象和石頭的重量相等,再稱石頭的重量。)

  3.你們知道嗎?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幫我們測量出相同重量的物體。今天就先來認識其中的一種:天平。

  二、講授新知

  1.出示天平: 讓學生說一說對天平有哪些了解?

 ?。▽W生自由發(fā)言,可能會說:天平有兩個托盤,中間有指針;天平一邊放物品一邊放砝碼,物品的重量與砝碼的重量相等。) 老師做補充:天平可以稱量物體的質量,還可以判斷兩個物體的質量是否相等;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指針在中間說明天平平衡。 2.合作探究。

  (1)觀察課件,在天平的左端放一個空碗,在天平的右邊放一個2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嗎? 讓學生自主思考,提出問題:在天平的左邊再放1個50克的砝碼,右邊再放多少克砝碼就可以保持平衡?

  用算式表示:20+50=70。 讓學生觀察式子,等號左邊與右邊相等,這樣的式子就是一個等式。(板書:等式)

  (2)把一個碗放在天平的左邊,右邊放50g的砝碼,讓學生觀察天平說一說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現在天平不平衡,說明空碗的重量小于50g。,20

  學生思考得出:一碗米粉的重量等于碗的重量加米粉的重量。

  如果用未知數x 來表示米粉的重量,那么碗和米粉一共有多重,又該怎樣表示呢?

  學生匯報:2O+x (師板書) (3)再次讓學生觀察現在的天平(天平右邊放50g砝碼),發(fā)現了什么? (天平兩邊不平衡)

  哪邊重一些呢?你們能用數學算式來表示嗎?

  學生回答:2O+x >50。 怎樣讓天平兩邊平衡呢?(加砝碼)

  教師在右邊加一個50g的砝碼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天平的情況。 引導學生用式子表示:2O+x

  引導學生說明這碗米粉的重量大于50g,小于100g。 讓學生繼續(xù)思考,怎樣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引導學生把右邊的砝碼換成50克和20克的,使天平左右兩邊平衡。這說明了什么? (一碗米粉的重量等于70g) (4)同桌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等式、不等式,并在等式、不等式下面記錄下來。 (5)讓學生比較黑板上的等式和不等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思考,得出:有的等式沒有未知數x ,有的等式含有未知數x ,有的含有未知數的是不等式,有的是等式。

  教師小結:像2O+x =7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板書:方程) (6)引導學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不是。) 那么,方程有哪些特點? 歸納小結:方程的特點:是一個等式,且含有未知數。

 ?。?)出示一組含有未知數和不含未知數的等式,借助集合圖比較等式與方程,總結出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鞏固拓展

  1.達標練習,通過練習引導學生發(fā)現利用天平的平衡找出等量關系,再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

  2.沒有天平,我們能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并用方程表示嗎? 觀察情境圖,按要求完成題目。

  3.拓展練習。根據給出的方程編題。

  四、分享收獲。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引導總結: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兩個重要條件:一個是等式,一個是含有未知數。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板書設計: 方程的意義

  石塊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不平衡 平衡

  不等式 等式 方程 2050 20+x=70 20+x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北師方程教學設計共3

  《方程》教學設計

  深圳市榮根學校四年級數學備課組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P92-94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方程的意義。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與等式的區(qū)別和聯系。 教學難點:

  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蹺蹺板嗎? 生:玩過。

  師:老師也很喜歡蹺蹺板。

 ?。ㄕn件播放錄像:一個畫面同時出現:兩個體重差不多的同學、老師和班上大個子同學玩蹺蹺板,然后出現:老師和班上小個子同學準備玩,學生先上去之后,老師上去把學生蹺上去,然后就玩不了。)

  師:我和XX同學為什么不玩了呢?

  生:因為老師的重量比XX同學的重量重,兩邊不平衡。

  師:如果雙方坐在離蹺蹺板中心點相同距離的位置能很輕松地玩蹺蹺板,應該要有什么要求。

  生:兩邊的重量要相等。蹺蹺板就平衡。

  師:受蹺蹺板平衡的啟發(fā),人類很早就發(fā)明了稱物體質量的天平。

  二、新知探究

  1、借助天平,認識等式(不含未知數)

  師:老師有一臺天平,可以稱物體的重量, 當兩邊物體的重量一樣時,天平就會平衡。那我們來試一試。

  師:(借助天平邊演示邊問)在天平左邊放兩袋100克的食物。右邊放一個200的砝碼,天平怎么樣?

  生:平衡了。

  師:你會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天平的現在的狀況嗎? 生:100+100=200 師:左邊表示什么? 右邊表示什么?

  生:左邊表示食物的質量,右邊表示砝碼的質量。 師:(指著式子)正因為食物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所以天平平衡了。像這樣的式子,我們把它叫作等式(板書:等式),你還能說出一些像這樣的等式嗎?

 ?。ㄕ埼鍌€學生邊說,師邊板書在大橢圓內。)

  2、借助天平,學會列等量關系式 (課件演示)

  1 師: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通過大屏幕來看看天平,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上一個蘋果,右邊放上200克的砝碼,現在天平怎樣了?

  生:不平衡。

  師:要使天平平衡,有什么辦法? 生:在左邊再放東西。 (課件繼續(xù)演示)

  師:現在天平怎樣了? 生:平衡了。

  師:你能用一個數量關系式來表示現在天平平衡的狀態(tài)嗎? 生:蘋果的重量+20=200(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情境圖:天平稱梨子)

  師:你能根據這幅圖來說出一個數量關系式表示天平平衡的狀態(tài)嗎? 生:150=梨子的重量+50(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情境圖:臺稱稱月餅)

  師:下面老師加大難度,敢接受挑戰(zhàn)嗎? 生:敢

  師:這是一個臺稱,你能根據這幅圖說出一個數量關系式嗎? 生:能!每個月餅的重量×4=380(課件出示)

  3、把關系式改寫成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初步認識方程 師:每個月餅的重量不知道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用字母X 師:如果用X表示每個月餅的重二,這個關系式可以怎么改? 生:X×4=380(課件出示)

  師:不用字母X,還可以用別的字母嗎? 生:……

  (課件出示:蘋果、梨子關系式)

  師:剛才的這兩個關系式你會改寫嗎? 生:……

 ?。ㄕn件出示:Y+20=200、150=Z+50) 師:你會自己說出像這樣的等式嗎?

 ?。ㄕ埲齻€學生邊說,師邊板書在小橢圓內。) 師指著黑板上的等式問:像這些式子都是等式。(畫出大橢圓)中間的這三個等式與旁邊的這五個等式有什么不同嗎?

  生:這三個等式含有未知數。

  師:像這樣的等式我們也給它們起個名字,那就是方程。(板書:方程,并畫出小橢圓)

  4、辨認方程

  師:剛才你們緊緊抓住天平兩邊平衡的原理學會了列等量關系式,通過這些關系式還認識了方程,真了不起!這個過程就是我們發(fā)現、理解、體驗的過程?,F在X老師如果給你們一些式子,你們會判斷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嗎?

  生:能!

  師:那我們就來一場比賽,我把全班同學一分為二,像這樣分開,左邊同學是A組挑不是方程的,那右邊的B組呢?

  生:挑是方程的。

  2 師:每隊各選一個代表吧!A組選誰?B組呢? (生推薦代表后,代表上臺)

  師:同學們,這可是一場比賽,他們是你們的代表,如果你們發(fā)現問題了,可以馬上給他們出主意、想辦法,行嗎?

  生:行。

  師:有問題馬上說。 生:好的。

  師問分別臺上的兩名同學:你是挑什么的。 生1:我挑是方程的。

  師:如果是方程,你就把它貼在這里。 師問另一生:你呢? 生2:我挑不是方程的。

  師:如果我出示的式子不是方程,你就把它貼在這里,可以嗎? 生:可以。

  師出示第一張紙條,生一時沒反應過來。 師:誰要趕緊搶。

  師接著逐一出示紙條,讓兩名學生代表選。 預設:

  一:若兩名生同時搶一張紙條,則讓他們說說怎么想的,也可以讓臺下的兩組學生辯論,當臺上學生出現錯誤思維時,一定要讓臺下學生辯論,直到他們達成共識。

  二:若在選的過程中暫時沒有出現不統(tǒng)一的意見,師問學生代表:你們兩個對剛才對方做出的選擇有意見嗎?若這兩名學生沒意見,師再問臺下的同學:你們對他們的選擇有意見嗎?

  討論完達成共識后,師請兩名同學站在講臺前。

  師:了不起,其實剛才這組式子,很多種情況是我們剛開始研究時沒有遇到過的,X老師把它們出示出來,希望大家通過這樣的討論更加清晰對方程的認識。在討論中你們能堅持自己的觀點,還能說出理由來,老師由衷地佩服你們,那我們的比賽結果呢?

  生:…

  師:我建議我們的比賽兩個隊都是冠軍,好嗎?給自己鼓鼓掌。

  5、概括方程的意義、方程與等式的區(qū)別和聯系。

  師指黑板上的兩組算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是方程,這些呢? 生:不是方程。

  師:那現在你們能不能概括地說一說方程具有哪些特征呢? 生:方程含有未知數、方程是等式。(師隨機板書:未知數、等式) 師: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就叫做方程(把方程的意義板書完整) 師: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學習的就是方程。 (板書課題:方程)

  師指黑板上的橢圓: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你們能根據這幅圖想一想,方程與等式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嗎?

  生:是方程一定是等式、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包含了方程。

  三、鞏固練習 1.看圖列方程

  3 師:看來同學們理解了方程的意義,掌握了方程的特征。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89,看圖列出方程。

 ?。ㄉ毩⑼瓿桑?/p>

  師:做完的同學請你們與前后桌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匯報,師課件演示。

  2、判斷被墨水弄臟的兩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師:老師課前也寫了兩個式子,可是不小心被墨水弄臟了,你們能猜猜它們是不是方程嗎?

  3、在生活中進一步體會方程

  師:其實方程就隱含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能用方程的方法來解決。

 ?。?)書P88倒開水 (2)書P89公共汽車

  4、用方程描述生活

  師:剛才我們用方程表達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同樣我們也可以用日常生活問題來描述方程。

 ?。ㄕn件出示)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解釋方程。 (1) Y+19=54 (2) X-14=36 (3) Z-13+15=37 生:……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老師認為大家確實理解了方程的意義,會把生活和數學聯系起來了,真了不起!

  四、課堂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

北師方程教學設計共3篇 北師大版方程的示范課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北師方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