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北師大版《營養(yǎng)配餐》教學設計5篇 營養(yǎng)配餐與設計 教材,供大家賞析。

北師大版《營養(yǎng)配餐》教學設計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濃江學校的數學教師仲春艷,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營養(yǎng)配餐》。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營養(yǎng)配餐》這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學與健康”第三節(jié)的內容。是一節(jié)“綜合與實踐應用”課。本單元主要通過對生活中與健康相關問題的探究,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健康意識。
二、學生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初步具有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意識。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體驗成功的快樂。在知識儲備上學生已經具備了百分數的相關計算能力和從統(tǒng)計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在學習方式上學生已初步形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標:
《課標》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學習有意義的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而本節(jié)課就為學生架起了一座數學與日常生活的橋梁。學生通過學習,能夠體驗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知識。基于這樣的思考,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進行有關營養(yǎng)成分的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探究午餐食譜中營養(yǎng)成分的合理性,教給學生用正確的數學思想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營養(yǎng)配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綜合實踐應用課,在知識的學習上沒有太復雜的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能從統(tǒng)計表中獲取信息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因此我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確定為經歷利用數學知識進行營養(yǎng)配餐的過程,能進行有關營養(yǎng)成分的簡單計算。難點定為:能聯系實際生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
五、教學方法:
結合本節(jié)課的特點,我抓住“營養(yǎng)配餐”這一主題,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掌握有關營養(yǎng)成分的計算方法。發(fā)展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在學法指導上,以合作探究與啟發(fā)誘導相結合,突出“五讓”,即:資料讓學生搜集;書本讓學生自學;問題讓學生提出;結論讓學生發(fā)現;評價讓學生參與。
六、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整體教學構思是:從學生身邊的實例出發(fā),引入本節(jié)課的課題,然后通過激發(fā)學生想要分析自己最喜歡食譜是否合理的愿望引入對小明食譜的探究過程,最后通過分析自己最喜歡的食譜是否符合營養(yǎng)師的建議。 下面我將詳細說明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及設計意圖。
?。ㄒ唬┘ing引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設置了三幅對比照片(第一幅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胖墩,第二幅是兩個骨瘦如柴的非洲兒童,第三幅是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8枚金牌的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通過上面的對比照片,學生自然會想到合理膳食是擁有健康體魄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從而引入本節(jié)課課題:營養(yǎng)配餐。
?。ǘ┨剿餍轮?/p>
在探索新知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安排了四個活動:
活動 1、小組匯報搜集的資料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課前搜集到的人體所必須的營養(yǎng)物質方面的小知識。
(在第一次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匯報搜集的資料時發(fā)現學生匯報的信息雜亂無章,很多信息重復出現,既浪費了時間,效果也不是很好。在第二次授課時,我將幫助學生整理搜集到的信息作為課前備課的一部分,這樣學生在進行小組匯報時就比較有條理,信息全面而且也比較節(jié)省時間。)
活動2、寫出一份你最喜歡的食譜: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學習埋下伏筆,我請學生列出一份自己最喜歡的食譜:然后向學生詢問想不想知道自己的食譜是否符合營養(yǎng)師的要求?
活動3、探究分析食譜中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方法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討論教材46頁各種食品中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統(tǒng)計表。小組討論后說出表格中的數據所代表的意義,然后完成利用表格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從學生課堂反饋的表現看,學生能夠理解教材46頁表格中反饋的信息,對表格中數據的解釋較清楚,準確。對上面兩個練習題的解答條理清楚。結合學生的回答,我?guī)椭鷮W生進行規(guī)范整理(教師板書)。
?。ㄔ诘谝淮芜M行課堂教學時,我設置了(2),(4)兩個小問題進行鞏固,但在第二次教學時,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解題思路,我增加了(1)(3)兩個小問題,希望能對解決(2),(4)兩個問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讓學生討論在計算過程中的簡便方法。)
活動4、探究小明的午餐食譜: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同時也降低學習的難度,我將這節(jié)課中分析評價小明食譜中的營養(yǎng)成分設計成小組合作學習。
(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我采用的分組原則是將數學成績在不同檔次的學生分在了一組,結果在探究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每個組都有一至兩名同學無法參與到討論中,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有收獲,我在第二次分組時盡可能將數學成績相當的同學分在一組。這樣對于那些探究起來有困難的小組我及時參與其中,幫助他們點播思路,解決問題。對于那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探究出問題答案的同學,我建議他們修改小明的食譜,爭取讓食譜變得既健康,又美味。)
(三)鞏固新知: 為了更好的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我設計了練習題,要求學生獨立列出式子說出答案。
這個習題較前面的習題稍復雜一些,在解答過程中采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互助,師生共同歸納解題思路,建立解題模型的方式完成。
?。ㄋ模W以致用: 探究自己最喜歡食譜的營養(yǎng)成分合理性
在學以致用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分析自己最喜歡的食譜。通過分析食物中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來判斷一下自己的午餐是否符合營養(yǎng)師的建議,如果不合理該怎樣的改進?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對自己的飲食習慣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 這樣的設計也會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日常生活,服務于日常生活。
?。ㄔ诘谝淮谓虒W活動中,我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預設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并不知道100克米飯是多少?,不知道一個雞蛋有多重,在第二次教學時,我將收集整理這部分信息作為課堂預習的一部分。這樣的設計既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用心觀察身邊事物的好習慣,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估算意識,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五)健康知識鏈接: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向學生介紹幾種不利于少年兒童身體健康的食品。我想,這對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
(六)課堂知識小結: 我將這節(jié)課的小結設計成下面的形式:
學生小結:(今天我收獲了..............知識,我在.............還有問題需要解決)
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去總結和反思這節(jié)課,同時通過學生總結,也可以對學生本節(jié)課的掌握程度有個大致的了解。
?。ㄆ撸?作業(yè):第一次課堂教學時,我將作業(yè)設置成完成《小靈通》中的練習題,研討教師認為這樣的設計缺乏新意,大家認為將作業(yè)布置我為父母設計一個食譜既能將今天這節(jié)課的知識鞏固拓展,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以換位思考的形式體驗父母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所付出的無私的愛。
我將今天的家庭作業(yè)設計為: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為我們的父母(或其他長輩)設計一份菜單,有機會時嘗試給父母做一下。要求學生設計的菜單符合使用人的特點,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上網查找,也可以請教其他人
?。ò耍┱f板書:
我所設計的板書主要體現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學生通過板書很容易理解如何計算某種營養(yǎng)物質含量的方法,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構建解題這類問題的模型。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建議。謝謝大家!
北師大版《營養(yǎng)配餐》教學設計2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28頁《營養(yǎng)配餐》第一課時。
本課時通過學生已有的經驗來找出在飲食方面存在的誤區(qū),利用是否明確自己的飲食,符合這個年齡段的營養(yǎng)標準來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探討怎樣才算營養(yǎng)配餐。結合例題、自己選擇的食品搭配和為自己設計一份套餐為主線,在本課時中由經驗——質疑——科學證明——實際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而且《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應學習科學探究過程以及培養(yǎng)在探究過程中的科學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根據這個要求,本節(jié)課突出新課程關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理念,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尋找答案,獲得知識;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以探究的過程和結果作為學生的學習目標。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方面:使學生了解有關營養(yǎng)的知識,會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選擇營養(yǎng)配餐和評價配餐營養(yǎng)成分。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計算會評價一份飯菜的營養(yǎng)是否合理,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增強健康意識,均衡飲食,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是評價小明的午餐的營養(yǎng)成分是否合理。難點是會運用所學知識評價一份飯菜的營養(yǎng)成分是否合理。針對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強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為主、啟發(fā)誘導相結合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注重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更感性的基礎上獲得認識。通過分析、討論等手段,教會學生善于思考、分析、合作等習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主體探索歸納法,并適時采用小黑板來優(yōu)化課堂結構。
本課我分為以下幾部分來教學: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不可少,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那么我們怎樣對待這一日三餐哪?大家一日三餐都吃肉類,好嗎?(不好)若吃蔬菜呢?(不行)那么我們怎樣搭配自己的一日三餐呢?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在食堂的飯菜是否合理哪?(學生自由說,合理為什么,不合理為什么。)
下面同學們看一下小明選擇的一份午餐是否合理,(教師板書例1)(宮保雞丁100克,青菜100克,米飯50克)(學生回答是否合理及為什么)同學們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評價,是否真的合理呢?我們需要有科學的評價標準,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同走進營養(yǎng)配餐。(板書課題)(通過從學生已有的經驗發(fā)現疑問,這樣就使學生產生極強的學習欲望和好奇心,從而激勵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探索新知:
1、根據以上所講的內容,讓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各種食物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表(教師出示小黑板),讓學生觀察并認識表中說給出的數據,明確每種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教師質疑:同學們根據表中所給的數據你能計算50克米飯中所含的三種營養(yǎng)成分都是多少嗎?(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討有哪些解答方法,學生就會通過探討回憶曾經學過的解答方法,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2、根據我們探討的方法來計算小明所選擇的配餐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幾種主要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學生自主解答并進行組內交流,學生匯報(教師板書過程),下面師生共同認識象小明這樣一個12歲左右兒童,一頓飯所攝入的營養(yǎng)標準(蛋白質約30克,脂肪約23克,碳水化合物約120克。)然后師生共同評價小明的配餐是否合理,(教師總結:通過小明的配餐我們可以發(fā)現只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認識是不準確的,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準確的計算才能確定配餐是否符合營養(yǎng)標準)。
三、拓展應用:
1、同學們我們北方的冬天都吃哪些菜?(學生自由回答)有一位小同學想在星期天為家人做一道營養(yǎng)豐富的菜:白菜燉豆腐,用料是白菜500克,豆腐300 克。(教師出示小黑板)同學們你們幫他計算一下這道菜中所含的三種主要營養(yǎng)成分都是多少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剛學習的知識去計算,鞏固學生的計算方法和計算能力)
2、同學們有時感覺我們食堂的飯菜不夠可口,如果讓你在食物營養(yǎng)成分列表中選擇一份配餐,你會怎樣搭配呢?(分別找?guī)酌杂烧f,然后教師和學生選擇其中的一種搭配)讓我們來評價他的選擇是否合理。(引導學生計算并評價)(通過學生身邊的事引導他們去學習,會極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根據我們所學習的知識,我們認識了怎樣的配餐是營養(yǎng)的、科學的、合理的,那么就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探討“為自己設計一份營養(yǎng)合理的配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怎樣配餐,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合作互補,共同完成設計,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
四、整理收獲:
1、學生回顧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
2、教師總結:攝入營養(yǎng)并不一定只吃好吃的,也不能感覺可口就行,而要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計算,使自己配餐更加合理,以便有利我們的健康,也會使正在長身體的你們健康的成長!
五、課外延伸:
請同學們對最近食堂某一份配餐進行評價,看一看其中的營養(yǎng)搭配是否符合我們這個年齡段的營養(yǎng)需求,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這樣就會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使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的更加緊密,體現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北師大版《營養(yǎng)配餐》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營養(yǎng)配餐 (六年級上冊p46)
【教學目標】:
⑴使學生了解有關營養(yǎng)的知識,增強健康意識,均衡飲食。
⑵會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選擇營養(yǎng)配餐和評價配餐營養(yǎng)成分的均衡性。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健康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
⒈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盘岢鰡栴}:
教師:你們今天吃得什么飯菜呀?
教師:那你們知道這些飯菜中主要有哪些營養(yǎng)嗎?
?、泣c題:
教師:飯菜中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主要營養(yǎng)素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我們今天著重研究一下前三種。
像你們這個年齡的兒童,一頓午飯大約需要蛋白質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蔡剿餍轮?/p>
?、艑W生預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熟悉新知,教師則引導學生主動地閱讀情境中的圖、表、文字與數字,即讀圖、讀表、讀字。從圖、表、文字與數字的關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給出的數學信息。
?、浦笇W習
教師:好了,你們表現的時候到了,誰能告訴大家小明這頓午飯的營養(yǎng)符合營養(yǎng)師的建議嗎?
教師:那么就請大家按照營養(yǎng)師的建議,給小明也給你們自己設計一份既好吃又營養(yǎng)的午餐,好嗎?
?、踌柟绦轮?/p>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設計一份營養(yǎng)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組為單位,評選最優(yōu)午餐,也可以小組合作共同設計。
4.作業(yè):
設計一天的配餐表,并計算它的營養(yǎng)含量.
北師大版《營養(yǎng)配餐》教學設計4
[教學提示]
教學內容: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數學與健康”第三節(jié)內容。本單元通過對生活中與健康相關問題的解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健康意識。期望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使學生了解有關自己健康方面的數據和青少年生長發(fā)育中營養(yǎng)需求的知識,對培養(yǎng)學生健康意識、合理均衡飲食產生積極作用。在解決問題中較好地用到了統(tǒng)計表知識,并增加了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攀箤W生了解有關營養(yǎng)的知識,增強健康意識,均衡飲食。
?、茣靡延械闹R和技能,選擇營養(yǎng)配餐和評價配餐營養(yǎng)成分的均衡性。
⑶學會從統(tǒng)計表中找出相應的數學信息。
能力目標:
?、抛寣W生了解并解決一些與健康有關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圃趩栴}解決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磐ㄟ^設置豐富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
?、仆ㄟ^合作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健康意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健康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眲?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盘岢鰡栴}:
教師:你們今天吃得什么飯菜呀?
(學生眾說紛紜)
教師:那你們知道這些飯菜中主要有哪些營養(yǎng)嗎?
(點評:思維從問題開始,一個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輕松的開場白,營造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也有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1: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
教師:你還真是博學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我預習過書。
教師:非常好,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其他同學可要加把勁喲,不然就落后了。
?。c評:適當的評價,激勵的言語,給學生以振奮,增進學生參與學習的信心,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⑵點題:
教師:飯菜中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主要營養(yǎng)素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我們今天著重研究一下前三種。
像你們這個年齡的兒童,一頓午飯大約需要蛋白質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蔡剿餍轮?/p>
⑴學生預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熟悉新知,教師則引導學生主動地閱讀情境中的圖、表、文字與數字,即讀圖、讀表、讀字。從圖、表、文字與數字的關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給出的數學信息。
在學生預習中,教師應隨時了解學生預習、探究的情況,隨時建構調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
(點評:預習可以使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本節(jié)所涉及的部分知識學生已學,因此,教師只需從旁引導,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時間,同學之間可進行交流,從而體現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過程的教學,學數學的過程是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
?、浦笇W習
教師:好了,你們表現的時候到了,誰能告訴大家小明這頓午飯的營養(yǎng)符合營養(yǎng)師的建議嗎?
學生2:蛋白質含量符合,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符合。
教師:完全正確,你是如何得到的?
學生2:根據100克食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表,青菜和宮保雞丁各成分含量已知,而米飯只有50 克,是100克的1/2,所以米飯中各成分的含量是100克米飯中各成分含量的1/2,從而求得這頓午飯中蛋白質含量為27.45克, 脂肪含量為3.2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為41.65克,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與營養(yǎng)師的建議出入較大
教師:好聰明,既然小明的午餐營養(yǎng)不均衡,那么營養(yǎng)師會給他什么建議呢?
學生3:營養(yǎng)師會建議他多吃點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些的食物
教師:很好,那么就請大家按照營養(yǎng)師的建議,給小明也給你們自己設計一份既好吃又營養(yǎng)的午餐,好嗎?
學生眾:好
?、踌柟绦轮?/p>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設計一份營養(yǎng)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組為單位,評選最優(yōu)午餐,也可以小組合作共同設計。
?。c評: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了主體性,在交流中發(fā)表他們各自的見解,展示他們的思維,最終使學生的學識與智慧為整個集體所共享,使教學過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建構過程。同時,學生在自由表達他們的思維和見解的寬松氛圍中,體驗了合作學習的樂趣,增加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第2課時
⒈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一頓午飯中營養(yǎng)成分的攝入量,并能自己設計一份午餐,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你們每天需要攝入哪些食品,攝入量是多少嗎?
學生眾:想
(點評:開門見山,學生經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已對此內容建立了濃厚的興趣,因此無須過多的言語,直接引入即可)
?。ń處熞龑W生閱讀例2)
⒉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小明只選牛奶,他一天大約需要喝幾袋牛奶?
學生1:小明一天的牛奶攝入量是420克,一袋牛奶約200克,所以他一天需要喝420÷200=2.2≈2袋牛奶
教師:很好,如果只選雞蛋呢?
學生2:150÷500×8=2.4≈2個
學生3:8÷(500÷150)=2.4≈2個
學生4:設一天大約需要吃x個雞蛋,則列方程為
=
,得x=2.4
?。c評:學生大膽發(fā)言,相互交流補充,從不同角度思考,得到三種方法,即開闊了學生思路,又鍛煉了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師:同學們太聰明了,再考驗你們一下,如果小明一天只喝了一袋牛奶,他還需要吃幾個雞蛋,才能滿足第一類食品的攝入量?
?。ńo學生留足夠的時間思考,讓更多學生參與自主探索,同時教師給個別學生點撥指導)
學生5:他還需要吃1個雞蛋.
教師:能說說你的思路嗎?
學生5:我先算出他還需要攝入多少克的牛奶,雞蛋的攝入量是牛奶攝入量的150/420即5/14,因此把還需要的牛奶攝入量轉化為還需要的雞蛋攝入量,再通過1克雞蛋是8/500即3/155個,進而得出還需要吃大約1個雞蛋.
教師:太棒了,思路非常清晰,下面請大家想一想還有其他方法嗎? 如果有,請寫下來.
?。▽W生動手練習并相互交流,教師總結)
?。c評:通過上題的多種思路的展示,讓學生在傾聽別人想法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數學經驗,開闊了思路,再次發(fā)展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踌柟叹毩暎?/p>
⑴書p31.想一想
?、苝31.討論
分組進行討論,提出設計方案并進行設計,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進行巡視,了解學生的進展情況,發(fā)現有小組出現困難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可參與其小組討論。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思考,熱情很高,提出了很多好的設計.
?、纯偨Y:
教師:本節(jié)課的學習已結束,請大家暢談一下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吧!
學生6:我知道了我們每天所需的各類食品及其攝入量.
學生7:我可以不用媽媽操心,自己安排即可口又營養(yǎng)的飯菜了.
學生8:這節(jié)課我收獲很多,尤其是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設計,使我的思路開闊了許多,通過合作也增加了同學間的友誼.
學生9:我發(fā)現數學無處不在.
教師:非常棒,看來大家的收獲都不少,今天我們對營養(yǎng)膳食進行了研究,發(fā)現其中隱含了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只要你們留心觀察、細心體會,你就會發(fā)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時時刻刻要用數學,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學數學、用數學,好嗎?
學生眾:好 .
⒌作業(yè):
設計一天的配餐表,并計算它的營養(yǎng)含量.
【資料袋】
數學能以現在這種簡明而美妙的形式出現在你的面前,首先應當感謝數字記號和符號體系的出現。早在公元6世紀,由印度所首創(chuàng)的1、2、3、…、9以及爾后的0等數字記號就為數字的書寫帶來了方便?,F在的“+”、“-”、“×”、“÷”、“=”等一系列符號,則是在數學家們又經過了長達一千年的探索后才逐漸出現的。
1489年德國數學家魏德曼開始在所著的數學書中首先使用“+”和“-”作為加號和減號。但他的這個創(chuàng)造經過了100年才得到人們的認可。
英國著名數學家奧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用“:”表示除或比。當時也有人主張用除線“—”表示相除。1659年瑞士的拉痕把兩種除號合二為一,得到了你所熟悉的“÷”。
1540年英國數學家銳考爾德開始用“=”作為等號。他曾說,他所知道的最相象的東西是兩條平行線,所以這兩條線應當用來表示相等。
【總評】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與交流的機會,本節(jié)也不例外,力求把時間與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始自終在課堂上“有活干”,讓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得知識,在多角度多方法的解決問題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與發(fā)展。
例如:第一課時第一環(huán)節(jié)用學生每天都要吃的三餐引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作用在于搭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恰當地引導,問題的解決則主要靠學生的活動完成,在觀察、思考、交流、總結等一系列的活動中,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相互啟發(fā)、補充,分享彼此的見解與思想,親身經歷了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感悟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中的合作者和引導者, 而學生則是實實在在的主體活動者。教師及時、簡單、中肯的評價,對學生產生了莫大的鼓勵;走下講臺與學生共同討論、交流,使教師成為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研究者,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他們能夠勇于探索,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他們的思維在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啟發(fā)中得到激發(fā),從而使這節(jié)課在熱烈的氣氛中,學生獲得了情感上的體驗和知識的補充,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實現了教師角色的真正轉變。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情感得到了升華,創(chuàng)新意識與合作精神得以培養(yǎng),最重要的是學生從心眼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熱愛數學。
北師大版《營養(yǎng)配餐》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p45-46
教學目標:
⑴讓學生了解有關營養(yǎng)的知識,增強健康意識,均衡飲食。
?、平洑v利用數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營養(yǎng)配餐和評價配餐營養(yǎng)成分的過程。
?、峭ㄟ^活動體會數學和生活得聯系和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發(fā)展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健康意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表格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圖片,看完后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眾說紛紜)
看來關于營養(yǎng)的知識真是豐富,今天我們主要來研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這三種主要的營養(yǎng)物質。板書課題。
2、老師這里有一份關于他們的資料。注意看你從中能得到什么發(fā)現。
出示資料。
板書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礦物質等)。
2、探索新知:
?。?)分析每一百克食物中某些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得到結論:含有蛋白質較多的是肉、蛋、豆制品;含有脂肪較多的是豆制品、牛肉、雞蛋;含有碳水化合物較多的是米飯、薯類、面粉。
出示“選一選”,練習從統(tǒng)計表中讀取有價值的信息
算出小明的用餐中共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少克?
(2)出示小明的用餐選擇,學生填寫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含量
出示12歲兒童所需的營養(yǎng)標準:像你們這個年齡的兒童,一頓午飯大約需要蛋白質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分析小明的用餐選擇好不好?也就是分析小明的營養(yǎng)成分是否全面而充足。
提出自己的建議。
3、應用提高實踐活動
出示2008年奧運會圖片,體會到不同的運動員需要不同的配餐,
出示舉重運動員午餐所需營養(yǎng),小組合作制作午餐餐譜
經檢測,有一舉重運動員午餐所需的蛋白質為50克、脂肪為32克、碳水化合物為160克。
設計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合適的食物,為這位運動員設計一份午餐。
2.計算你設計的午餐中共含有營養(yǎng)成分含量,判斷出你們組的設計是否符合這一運動員的用餐標準。(出示食物)
學生按組合作完成,老師巡視。第一小組匯報,第二小組匯報……
4、知識拓展
不但運動員需要重視配餐營養(yǎng),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給以足夠的重視,除了配餐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們聽聽專家的建議(課件出示)
5、小結:
師:老師準備了一些圖片,請大家來看,看完后說說你的想法?
生觀看圖片(胖和瘦)
師: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生1:他們有的太胖有的太瘦了
生2:他們有的營養(yǎng)不良,有的營養(yǎng)過剩
生3:他們的營養(yǎng)不均衡
生4:他們應該注意飲食的營養(yǎng)
師:看來呀,營養(yǎng)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營養(yǎng)配餐》。板書:營養(yǎng)配餐
師:根據大家平時的了解和查找的資料,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營養(yǎng)的知識?
學生匯報,
師:(你的課外知識很豐富,你了解的很仔細,看來大家對營養(yǎng)了解的還真不少。)老師這里有一份關于營養(yǎng)的影像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你能從中得到什么信息?
師板書:主要營養(yǎng)成分
師:你了解到食物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什么?
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師:今天我們主要來研究這三類主要的營養(yǎng)成分。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份100克 各種食物所含營養(yǎng)成分的統(tǒng)計表,請看大屏幕,觀察后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生1:我發(fā)現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豆制品,(師補充100克食物中);
生2:我發(fā)現蔬菜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不高;
生3:我發(fā)現米飯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高;
生4:……
師:那么老師要想多補充碳水化合物,需要多食用哪些食物?
生:米飯、薯類、饅頭。
師:看來老師應該多食用面食類的食物。大家桌子上也有這一統(tǒng)計表,請大家拿起來,根據它選擇這個題目的正確答案。
?。ǔ鍪荆┴i肉50克,
生1:選擇b
師:同意么?
生:同意
?。ǔ鍪荆┨妓衔?.0克
生2:選擇c
師:同意么?
生:同意
師:大家對這個讀取統(tǒng)計表的信息已經很熟練了,下面是我們學校某一周的餐譜,這是六年級學生小明選擇的午餐,四人小組合作算出小明午餐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開始。
師:哪個小組匯報你們組的結果?
小組1:蛋白質是27.45克,
師:同意么
生:同意
小組2:脂肪3.25克,
師:同意么
生:同意
小組3:碳水化合物41.65克
師:同意么
生:同意
師:那么根據你的感覺,你認為小明的午餐營養(yǎng)合理么?
生:不合理
師:我們來看看專家的意見。]
出示:(12歲兒童營養(yǎng)成分需求量)
師:思考下列問題(出示問題)
生1:蛋白質量大致符合、脂肪、碳水化合物出入較大
師:他分析的很合理,假如是你的午餐,你會怎樣來調整呢
生2:多食用一些米飯、饅頭等
師:你調整的很好,又可能將來是一位了不起的營養(yǎng)師?,F在呢,我們全班同學都來過一把癮,做一次小小營養(yǎng)師,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08年有舉行(奧運會)。在奧運會上項目很多,你看這是什么項目?出示(體操、舉重)。他們的配餐能相同么?
生:不能
師:下面是經過檢測一位運動員午餐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的大概含量。小組合作按照要(1、2、)配餐。音樂聲開始,設計開始,音樂聲結束,停止活動,聽清要求了么?(聽清了)開始活動
師(巡視指導)
小組匯報:(站臺上)
小組一:我們小組是這樣設計的。
師:你們組設計的很好,營養(yǎng)搭配很合理,來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還有哪個小組來展示自己的設計
小組二:我們組是這樣設計的
師:你們組設計也很合理,營養(yǎng)更加合理了,有沒有哪個小組沒有搭配蔬菜。
蔬菜的這三類營養(yǎng)不豐富,我們能不食用么?
生:不能,它含有維生素、礦物質,
師:(板書:礦物質、維生素等)這些也是我們食物中必不可少的。那么除了配餐,我們用餐時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們來聽專家的建議。
?。ǔ鍪句浵瘢?/p>
師:要愉快的學習、生活離不開健康的身體,祝大家天天都能夠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你看好了,我們今天學習的是營養(yǎng)配餐。下課。
北師大版《營養(yǎng)配餐》教學設計5篇 營養(yǎng)配餐與設計 教材相關文章:
★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面積單位的認識》教學設計北師大版3篇 三年級面積單位教案北師大版
★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度量》教學設計3篇(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教學設計共5篇 北師大版五下數學教學設計
★ 北師大版數學教學設計共3篇 北師大版數學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