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荷塘月色》說課稿3篇(新課標荷塘月色說課稿及教案),供大家賞析。

《荷塘月色》說課稿1
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內(nèi)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于散文閱讀與欣賞課,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么一句話:“教材是個例子?!倍逗商猎律愤@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為此,我將本文的教學目標定為:一是整體感知,誦讀品味,體會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結構的回環(huán)美、語言的音樂美。二是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是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學習《荷塘月色》的重點是通過4—5段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么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注解詳細,學生可以根據(jù)注釋自行解決。關于教學方法,我采用的是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以下學習方法: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等,通過這些方法指導學生如何鑒賞寫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優(yōu)美意境。
以上是我對教材定位的認識、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以及教法學法的設定。下面來談談教學過程。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的導入方法是,讓學生與我一起回憶學習過的朱自清的作品。這種導入方法使學生在上課開始的時候,就喚起了對朱自清語言的曾有的記憶,為進一步領略本文語言預設基礎。具體的導入語是:“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匆匆》)這是感嘆流光易逝、惜時如金的朱自清;“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這是熱愛自然,珍惜青春的朱自清;以上是一代文學大師用飽蘸深情而又富有靈性的筆,為我們描繪出的優(yōu)美畫卷,抒發(fā)了對大自然、青春和生命熱愛的感情。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又一美文《荷塘月色》,一起走進朱自清為我們描繪的寧靜、淡雅、柔和的'富有詩情畫意的意境之中。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 。對《荷塘月色》這一課題從荷塘入手,揭開荷塘是原清華大學荷花池的真面紗,引導學生去領會朱自清妙筆回春之神奇,從而由解題自然過渡到課文分析。
為了讓學生更好欣賞這篇美文,我分兩個課時來講析。
第一課時,我遵循散文教學規(guī)律,在整體感知課文基礎上,從4—5段切入,品味語言,賞析課文,體會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讀。播放范讀錄音,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體會結構的回環(huán)美,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閱讀的感情基調(diào),經(jīng)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后,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也為后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其次賞析4—5段,品味語言妙處,體會景物特點。對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賞析式教學。
1、借助圖片形象直觀地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作者描寫荷葉,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寫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寫荷香,把荷香若有若無、遠遠才能聞到的這種感覺與渺茫歌聲相通,作者就這樣抓住荷塘景物特點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逼真地寫出景物形態(tài)美、靜態(tài)美、動態(tài)美。
2、采用刪除、替換法體會語言和諧美。將“曲曲折折”“田田”“縷縷”“脈脈”等刪去,將比喻、擬人換成一般描寫比較閱讀,以突顯本文語言的和諧之美。
荷塘月光的賞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礎上由學生自由討論品味幾個動詞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表達效果。經(jīng)過探討,荷塘月光朦朧和諧美便也呈現(xiàn)于眼前。
小結本課必不可少,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最后再對這兩個畫面閱讀賞析,使學生整體融入作者所給出的至高藝術境界。至此第一課時便結束。
第二課時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閱讀欣賞4—5段基礎上以討論形式完成教學內(nèi)容。
討論一: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討論二:結合時代背景思考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于何?
討論三:作者引用《采蓮賦》《西洲曲》中寫采蓮的事情,有什么作用?明確問題后,將四、五、六段三合一請學生朗誦。
教學效果如何主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根據(jù)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我把練習定位于記憶:限時背誦第4段。
最后是作業(yè)的布置。內(nèi)容是: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寫一段景物描寫的文字,抒發(fā)自己的某種感情。
如果說練習、作業(yè)是教學檢測,那么板書則是教學內(nèi)容的高度濃縮。本課板書設計遵循簡明精練,突出重點,形象美觀原則。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
《荷塘月色》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今天說的課題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過程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一課《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本單元是散文單元,要求要展開想象的翅膀,力求身臨其境,感受作者心靈的搏動,體會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進入一種審美境界。對文中精彩的語句,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對美妙的段落,反復朗讀,熟讀成誦,逐步增強對散文的鑒賞能力。《荷塘月色》是(文章體裁)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主要寫了(主要內(nèi)容)作者在荷塘月色中尋求寧靜,表達了作者(中心思想)內(nèi)心的壓抑、沉悶之情,也體現(xiàn)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語言典雅、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致(寫作特點)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jù)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了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整體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4、品味重點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這4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根據(jù)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睘榱诉_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jù)素質(zhì)教育和創(chuàng)建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jié)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lián)想,拓展思路。
4、討論法——團隊合作,積極思考。
5、---------------------------------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zhì)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梢哉f,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xiàn)象的一把金鑰匙。
三、說學法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苯虝W生學會學習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讀寫的良好閱讀習慣。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diào)一些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激發(fā)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
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觸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guī)律。
3、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懸念法——帶著問題,鞏固提高。
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點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程序
?。ㄒ唬┘とそ翌},質(zhì)疑定標
《荷塘月色》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語言典雅,意境朦朧。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發(fā)問:“同學們,你們讀完這篇文章有什么樣的感受?”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币虼?,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后討論作者是如何尋找寧靜的?且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普遍意義。
?。ㄈ┭形鼋Y構,精讀感悟
劉勰說得好:“觀文者批文以入情。”閱讀教學中應該像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彼栽谶@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采用班級小組討論的方法,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荷塘月色》說課稿3
步洪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我來談談自己不很成熟的教學設計,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幾十年來一直膾炙人口。相信閱讀過這篇散文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她結構精致,語言生動、優(yōu)美,感情細膩、含蓄,通篇氣韻貫注,靈動多姿,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愉悅。此外,由于本文系高中語文散文閱讀開篇之作,對他們初步感受到高中語文的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加之高中語文和其他學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既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基本任務,又肩負著培學生養(yǎng)人文素質(zhì)和健康性情的重任。因此,我們要根據(jù)不同課文和情境進行因材施教,這里的“材”,既是指教材,也是指學生。教授此課時,我們面對的是剛上高中的學生,在初中,他們學過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說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因此,我確定《荷塘月色》學習的重點是通過引導學生欣賞物境美、語言美、結構美,進而體會意境美,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接納美的能力。今天,我從五方面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和雙線索環(huán)形結構。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shù)狞c撥引導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活動體驗”的學習方式,并掌握賞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養(yǎng)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荷塘月色》是寫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因此我確定重點是通過4—6段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由于學生散文閱讀知識積累較薄弱,所以我把教學難點確定為兩個:一是分析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二是理解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
三、教學時間:擬定兩課時。
四、教具使用:多媒體
五、教學設計原理
第一課時
一、通過預習,讓學生歸納,這篇散文我們學什么?
1、教師明確教學目標
2、釋題:思考問題,文題改為《清塘荷韻》好不好?
此教學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見解,教師明確荷與月組成的文題具有象征義,在此講析象征的概念,為學生現(xiàn)代文問閱讀中表現(xiàn)手法做知識積累。
二、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學生簡介作者,教師補充明確(從作者人格美角度,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高潔的品格)
三、學生配樂默讀,通過情景式閱讀,引導學生進入審美意境(教師準備課件),同時思考問題,你覺得課文那段幾段語言最美?將重點轉(zhuǎn)到4、5、6段
四、教師鼓勵學生站起來,配樂朗讀,再次體會三段語言美。思考問題:為什么這幾段最美?
將重點轉(zhuǎn)為語言
五、比較閱讀:展示《拿來主義》片段。
提出問題:魯迅的語言讓我們感覺到的是犀利,而這篇課文語言讀來感覺如何呢?
學生明確:清美柔和,
六、思考問題:課文運用那些技巧使語言達到這種效果?
學生明確:比喻和疊詞的妙用。
七、分小組合作學習:請同學們找出含有喻詞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為現(xiàn)代文篩選信息打下學習基礎)
學生討論明確,用比喻的句子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特點,為詩歌鑒賞和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打下基礎。
八、接著,從《再別康橋》切入,體會疊詞的妙用,播放配樂詩,體會這首詩的語言美,思考三個問題。
1、問題:這首詩語言有何特色?
明確:運用疊詞
2、問題: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疊詞?
3、思考問題:如果把“曲曲折折”換成“曲折”好不好?(引導學生用詞語替換法揣摩語言,明確疊詞的表達效果,為完成詩歌鑒賞中煉字題做準備。
九、運用疊詞,仿《再別康橋》的結構,寫一首關于語文課的.現(xiàn)代詩。(培養(yǎng)學生詩歌寫作興趣,為語文審美教學打基礎)
第二課時
一、展示作業(yè),讓學生評價成果,教師給予肯定,當堂完成此教學過程。
二、速讀全文思考問題
1、思考問題:第6段,為了意境,何不刪去“蟬鳴”和“蛙聲”,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寧靜的環(huán)境嗎?
教師在此明確這就是襯托,是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中的表現(xiàn)手法的考察重點。
2、請同學找出表示作者出行路線和心情的句子,并繪制雙線索環(huán)形結構(板書設計),學習本文藝術特色,同時培養(yǎng)學生文章分析概括能力。
外:作者的游蹤(明線)(帶上門— —荷塘上的月色— —月色下的荷塘— —江南舊俗— —回家)
內(nèi):作者的情感變化(暗線)情感(心中頗不寧靜— —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思鄉(xiāng)愁-----不寧靜)
內(nèi)、外結構呈圓形,渾然天成,這是本文的一大特點。
三、探究討論
1、《荷塘月色》中有一段不寫‘荷’與‘月’的文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語文》中刪去了,你們猜我們現(xiàn)在讀到的版本中的哪些部分被刪節(jié)了?刪得有無道理?”(明確:從“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保?/p>
2、現(xiàn)在教材上又恢復了原貌,說明了什么?
3、問題:這幾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確:對比,表達作者現(xiàn)實中淡淡的哀愁)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向縱深思考。
四、知識遷移
1、20xx年高考湖北卷試題,積累語言表達題答題方法。
2、仿寫對聯(lián)
問題:教師在學習《荷塘月色》中提煉出或短或長的句子作上聯(lián),讓學生對下聯(lián),初學對聯(lián)知識,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意境的感知。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也能對出一些佳句
五、閱讀與寫作:課后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特定時辰,如朝霞中、烈日中、秋雨中某處事物投入真情實感,學習朱自清的遣詞用句,寫短文一篇。(本教學環(huán)節(jié)重在知識轉(zhuǎn)化與應用)
《荷塘月色》說課稿3篇(新課標荷塘月色說課稿及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