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 反復誦讀,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2.理解詩歌的內容,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3.賞析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學習重點:
學習目標2、3。
學習難點:
學習目標2。
學習方法:
研讀和賞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媒體運用: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起唐朝,不能不說唐詩,說起唐詩,不能不說李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一首古詩。板書課題。出示大屏幕。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的背景。大家齊讀。
1、寫作背景:唐玄宗天寶年間,李白經朋友舉薦來到長安,準備大顯身手,但是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不久李白遭受讒言排擠,不得不離開了長安。此時李白寫了三首詩,表達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復雜心情。
2、釋題?!靶新冯y”是樂府古題,樂府指的是能夠配樂的歌詩。樂府詩是一種古體詩。
二、自學指導一
誦讀詩歌
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情感。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讀的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讀準下列字的音
樽 箸 塞 歧
理解兩個通假字的意思
羞 直
三、自學指導二
讀詩品詩,體會作者情感是如何變化的?請大家四人一組相互討論交流
請同學們以下面句式為依托。
我從……這(幾句)句詩中,讀出了一個……的李白。因為……。
示例:我從“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边@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苦悶的李白。因為前面寫到“金樽清酒”“玉盤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見此時的詩人,心中充滿著一種懷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悶。
?。ㄎ覐摹坝牲S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迷茫,前途艱難的李白。因為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這讓人聯想到詩人正感嘆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
?。ㄎ覐摹伴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句詩中,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理想未滅的李白。因為詩人借“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yè)的信心。表現了詩人不甘消沉,繼續(xù)追求的心境。
?。ㄎ覐摹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憤慨痛苦的李白。因為詩人在這句詩中直抒胸臆。當他從乘舟夢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來,回到壯志未酬的現實中,感到人生的艱難,因此向天地間發(fā)出這痛苦的呼喊。)
?。ㄎ覐摹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句詩中,讀出了一個自強不息、樂觀奮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對著現實的艱難,哪怕前路障礙重重,但他堅信自已總有一天會像宗愨一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和追求。)
點明全詩的情感層次,總結全詩。
師小結:這首詩歌里,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顧影自憐、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個不甘消沉的李白,一個悲憤中不乏豪邁, 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李白,一個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對我們自信地微笑的李白。
四、自學指導三,賞讀(詩句賞析)
請大家富有感情的再來讀讀詩歌。分別從下列角度賞析詩句。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從描寫的角度)
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行太行雪滿山。(從修辭的角度)
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從表現手法角度)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從煉字的角度)
詩詞句賞析方法:(可以從以下角度從修辭方法角度賞析1表現手法手法角度賞析2 從煉字角度賞析3表達的情感賞析4蘊含的哲理賞析5表達方式等)
五、課堂檢測:
1、生活中難免經歷痛苦與挫折,請你用本詩中的句子對身處逆境的朋友進勸勉 。
2、本詩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機遇,自己也不見得沒有的句子。
3、詩人以“行路難”比喻……。詩中具體體現“行路難”( 照應題目 )的詩句: ……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六、自我小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這節(jié)課我沒有做到最好,但我做到了更好。今天我學會了......如:我學會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是....... 我知道了古詩詞的考點是...... 我明白了古詩詞的答題格式和技巧是......
七、作業(yè)
1、正確默寫古詩。
2、小作文(300字):如果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我們將以怎樣的心態(tài)來面對?
板書
歡樂 希望 自信 苦悶 失望
《行路難》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了解三首詩詞的作者生平及相關的背景知識,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
2、品味字句,研讀賞析,領會詩詞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及詩詞中所描繪的意境。
學習重點:
培養(yǎng)對祖國古代文化的興趣,豐富文化積累,提升文化素養(yǎng)。
預習導學:
1、指導學生積累字詞。
朗讀課文,找出文中生字詞,并注音。
金樽()投箸()歧路()
柯畔()暫()
2、作者鏈接。
(1)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他生活在盛唐時期,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靜夜思》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2)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代中期詩人、哲學家。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貶為朗州司馬、連州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其代表作有《烏衣巷》《秋詞》《竹枝詞》(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楊柳枝》(一)、《西塞山懷古》《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其詩集有《劉賓客集》。
3、背景鏈接。
(1)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被世人稱作“詩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yè),可是入京后,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2)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相贈: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p>
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4、文體常識。
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其體裁之完整,技巧之純熟,風格之遒勁,境界之高遠,都達到了完美與輝煌,堪稱中國傳統(tǒng)詩歌之集大成者。
宋詞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種獨立的重要的文學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聲”(燕樂)而創(chuàng)作的歌詞,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漸脫離按曲拍填詞的束縛,成為一種長短句的詩體,以格律詩的形式流傳至今。
合作探究:
學習《行路難》
(一)整體感知
1、讀準節(jié)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讀通詩意。
(二)文本探究
1、哪些動作反映了作者當時的內心情感?
2、李白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嗎?作者為何會有這種感受的?
3、詩人引用呂尚、伊尹的典故有什么用?
4、你認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好,還是鮑照的“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好?
(三)名句賞析
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四)詩歌主旨
學習《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一)整體感知
1、讀準節(jié)奏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2、讀通詩意
(二)文本探究
1、首聯交代了什么?“凄涼地”和“棄置身”表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2、頷聯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描寫了怎樣的現狀?體會作者此時此刻的心情。
3、頸聯寫的是什么意思?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境界?
4、結合詩題,說說尾聯的用意。
5、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愛國詩詞積累。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宋陸游《金錯刀行》)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明于謙《立春日感懷》)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魏曹植《白馬篇》)
《行路難》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 反復誦讀,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2.理解詩歌的內容,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3.賞析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學習重點:
學習目標2、3。
學習難點:
學習目標2。
學習方法:
研讀和賞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媒體運用: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起唐朝,不能不說唐詩,說起唐詩,不能不說李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一首古詩。板書課題。出示大屏幕。我們來看一下這首詩的背景。大家齊讀。
1、寫作背景:唐玄宗天寶年間,李白經朋友舉薦來到長安,準備大顯身手,但是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不久李白遭受讒言排擠,不得不離開了長安。此時李白寫了三首詩,表達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復雜心情。
2、釋題?!靶新冯y”是樂府古題,樂府指的是能夠配樂的歌詩。樂府詩是一種古體詩。
二、自學指導一
誦讀詩歌
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情感。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讀的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讀準下列字的音
樽 箸 塞 歧
理解兩個通假字的意思
羞 直
三、自學指導二
讀詩品詩,體會作者情感是如何變化的?請大家四人一組相互討論交流
請同學們以下面句式為依托。
我從……這(幾句)句詩中,讀出了一個……的李白。因為……。
示例:我從“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边@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苦悶的李白。因為前面寫到“金樽清酒”“玉盤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見此時的詩人,心中充滿著一種懷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悶。
(我從“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迷茫,前途艱難的李白。因為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這讓人聯想到詩人正感嘆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
?。ㄎ覐摹伴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句詩中,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理想未滅的李白。因為詩人借“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yè)的信心。表現了詩人不甘消沉,繼續(xù)追求的心境。
?。ㄎ覐摹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憤慨痛苦的李白。因為詩人在這句詩中直抒胸臆。當他從乘舟夢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來,回到壯志未酬的現實中,感到人生的艱難,因此向天地間發(fā)出這痛苦的呼喊。)
?。ㄎ覐摹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句詩中,讀出了一個自強不息、樂觀奮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對著現實的艱難,哪怕前路障礙重重,但他堅信自已總有一天會像宗愨一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和追求。)
點明全詩的情感層次,總結全詩。
師小結:這首詩歌里,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顧影自憐、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個不甘消沉的李白,一個悲憤中不乏豪邁, 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李白,一個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對我們自信地微笑的李白。
四、自學指導三,賞讀(詩句賞析)
請大家富有感情的再來讀讀詩歌。分別從下列角度賞析詩句。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從描寫的角度)
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行太行雪滿山。(從修辭的角度)
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從表現手法角度)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從煉字的角度)
詩詞句賞析方法:(可以從以下角度從修辭方法角度賞析1表現手法手法角度賞析2 從煉字角度賞析3表達的情感賞析4蘊含的哲理賞析5表達方式等)
五、課堂檢測:
1、生活中難免經歷痛苦與挫折,請你用本詩中的句子對身處逆境的朋友進勸勉 。
2、本詩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機遇,自己也不見得沒有的句子。
3、詩人以“行路難”比喻……。詩中具體體現“行路難”( 照應題目 )的詩句: ……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六、自我小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這節(jié)課我沒有做到最好,但我做到了更好。今天我學會了......如:我學會了學習古詩詞的方法是....... 我知道了古詩詞的考點是...... 我明白了古詩詞的答題格式和技巧是......
七、作業(yè)
1、正確默寫古詩。
2、小作文(300字):如果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我們將以怎樣的心態(tài)來面對?
板書
歡樂 希望 自信 苦悶 失望
《行路難》教案 篇4
師:同學們,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我們今天學習李白的《行路難》。
師:讓我們一起讀一下背景材料。
(屏顯1)
唐玄宗天寶年間,李白受命入長安,但并沒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這首《行路難》可能作于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離開長安的時候。它表達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來的心情。
(學生朗讀)
師:皇帝把李白召到宮里去,只讓他寫寫詩,過了一段時間,給了他一點錢,讓他離開長安。李白于是寫了三首《行路難》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快樂。再讀背景材料。
(屏顯2)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 “樂府”,指的是能夠配樂的歌詩。樂府詩是一種古體詩。
李白的《行路難》共三首,主要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情懷。
(學生朗讀)
師:把“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情懷”批在課題旁邊?!皯巡挪挥觥笔钦f,有才能但是無法施展。
師:看我們的學習任務:吟讀——感受詩中的美句。
(屏顯3)
學習活動(一)吟讀——感受詩中的美句
師:吟讀之前,拿起筆劃出這樣幾個地方。
勾畫兩個字?!坝癖P珍羞”的“羞”、“直萬錢”的“直”。注釋告訴我們,“羞”和“直”是通假字,用另外兩個字來表達,意思是一樣的。
再畫兩個字?!巴1扼绮荒苁场钡摹绑纭?“直掛云帆濟滄?!钡摹皾?。這兩個字的含義很重要?!皾?渡過?!绑纭?筷子。這兩個字在現代漢語里常常用到。
再畫兩個詞?!伴L風破浪”,原來的表達是“乘長風破萬里”,比喻的是一種境界,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霸品?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因為一個“云”字,“云帆”這個詞顯得特別高雅。
師:請大家齊讀課文,我來聽一聽。
(學生齊讀課文)
師:好。我覺得節(jié)奏有點問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教師模仿學生讀書,二二三節(jié)奏),這種節(jié)奏和表達作者心情的節(jié)奏不太吻合。作者這時心情是比較郁悶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讀這首詩時要主要用四三節(jié)奏來讀。(教師示范四三節(jié)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如果讀成“拔劍/四顧/心茫然”(教師模仿學生二二三節(jié)奏)就不行了,對不對?好,一起來讀。
(學生再次齊讀課文)
師:這次好聽多了!聰明!我剛才聽出來一個很好的地方,你們比較注意這首詩情感的抑揚。有兩句我們還能再體會一下?!巴1扼绮荒苁?拔劍四顧心茫然”是抑好還是揚好呢?一定是抑。最后一句呢?一定是揚。來,再試。第二句要比較地抑,最后一句要很好地揚。
(學生第三次齊讀課文)
師:好。最后一句我們再來學讀一下,跟我讀。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太好了,有些同學讀得很有感受似的。
師:下面思考一個問題:感受詩中的美句。哪句美呢?哪句最美呢?開始思考,并且用筆寫下你的感受里面的關鍵詞。
(學生思考,批注)
師:好,我們試著來交流一下。剛才我看見大家很用心,現在來談談你所感受到的詩中美句。請舉手發(fā)言。
(學生舉手)
師:謝謝你。
生1:我覺得詩中美句是最后一句。
師:請你闡釋。
生1:前面已經說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弊詈笕匀灰f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边@表明作者雖然遭受排擠,懷才不遇,仍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我覺得這是一種人格美。
師:這里表達了作者的奮發(fā)圖強,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和向往。謝謝你。
(學生舉手)
師:謝謝。
生2:我覺得第四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很美。這里運用了呂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對前途的希望和信念,這種信念美我也覺得很美。
師:用典故來說話,來表達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種手法,也給人以美感。好,繼續(xù)。
生3:我覺得美句是倒數第二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它說出了作者當時懷才不遇的心情,感嘆內心的凄苦。
師:反復、反問,表達了一種悲愴的情感,和“長風破浪會有時”這一句形成強烈的反差,好像在給人一種迷茫的感覺的時候,突然又讓我們眼前一亮。真美。
生4:第三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边@里不僅有一種描寫美,而且我認為,黃河不可能任何時候都那么容易渡過,而太行山此刻也已經雪滿。這里表現他有計劃的時候,大自然也仿佛在和他作對,這就表現了他在官場上的不得志和內心的憂郁。
師:前途無路可走,這里好像是實寫,好像是寫自然狀況,實際是虛寫,是用比喻來表現作者現實心情的迷惘。這里是寫心情、寫感覺的,它和“行路難,行路難”這個句子密切地照應。
師:好,我們把發(fā)言再集中到課文里最美的句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鄙厦鎭?。
(學生齊讀這個句子)
師:這個句子為什么美?我們來體會一下。
(屏顯4)
乘風破浪,滄海揚帆。
意境開闊,壯思飛揚。
千古雄句,激蕩人心。
師:這個句子的含義是乘風破浪,滄海揚帆,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動態(tài)的、勇往直前的畫面。它表現出海闊天空的意境,是作者壯思飛揚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人們這樣評價,說它是“千古雄句,激蕩人心”。這樣的句子已經單獨流傳下來,流傳在我們現在的書面語中,流傳在口語中,流傳在廣告中,流傳在我們寫文章的引用中。這樣的句子叫做警句。
請做記錄:
(屏顯5)
課中微型講座(一) 警句——讓詩文生輝
警句,就是語言精煉、寓意深刻的語句。
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思想。
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時代而給人以深刻的啟發(fā)和教益。
《行路難》因警句而格外讓人喜愛,是一首情韻飛揚的詩歌。
師:下面我們來再感受一首詩,請大家讀出這首詩中你們熟悉的警句。
(屏顯6)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學生齊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師:這樣的句子,可以超越作品、超越時代,它還將繼續(xù)超越下去,給我們以教益。讓我們再讀這首詩。
(學生齊讀)
師:這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就進行到這里。下面,我們進行第二個學習環(huán)節(jié):理解詩中的難句。
(屏顯7)
學習活動(二)說讀——理解詩中的難句
下面我們進行第二個學習環(huán)節(jié): 理解詩中的難句。
師:其實我們剛才已經涉及到了幾個難句,這里我提出兩個難句需要大家來闡釋,這兩個難句弄懂了,這首詩也就懂了。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請自選一句闡釋它的含義和作用。第一個層面,要闡釋它的含義;第二個層面,要闡釋它的作用。好,開始思考。
(學生思考,教師巡視)
師:同學之間,兩兩交流。
(學生思考,教師指導)
師:好了,全班交流,自由發(fā)言。
(學生舉手)
師:請你來,謝謝。
生5:我想說第三句,它有兩層意思。作者想渡過黃河,但黃河結冰不能通過;他想登上太行山,但因為雪滿他不能登山。這兩句給我的深層感受是,作者有自己的一番理想和抱負,但是因為社會上、官場上的阻擾,不能讓作者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這抒發(fā)了作者的悲憤之情。
師:嗯,很好。謝謝你的演講。
師:而且你有一個很有個性的地方,用手勢助說話。闡釋得很好,我就不接著你的話繼續(xù)闡釋了。
生6:我選第四句。作者引用呂尚和伊尹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希望有識人才的人發(fā)掘他,讓他有一番作為。
師:第二句說得特別好,希望有人給他機會,使他得到重用,讓他實現自己從政的理想。這兩位同學的發(fā)言基本上把這兩個句子解釋清楚了。我再來闡釋一下。第三句是用喻,就是用比喻。連續(xù)用喻,來描繪自己現實的困境,用比喻來表達自己的心情;第四句是用典,就是用典故來表達自己的希望、憧憬、夢想,同樣也是寫心情。
好,我們再來學一種知識。
看屏幕。
(屏顯8)
課中微型講座(二)用典,以傳情達意
典故:文獻典籍中的詞語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語婉曲地表達“今”義。
用典的效果:精煉語言,避直就曲,生動典雅。
《行路難》:一首因用典而情意深長的詩。
師:比如說“臥薪嘗膽”,它既是詞語又是故事。我們也常在口語中用到它,這就是典故。我們在運用成語的時候,很多都是典故。
用典是一種高層次、很雅致的表現方法。它避直就曲,生動典雅。句子的含義是需要人們去理解的,就像作者不直接說“我要從政”、“我要當官”,而是用典故來說話。
下面我們再來理解一下用典的句子。
(屏顯9)
我想閑暇時坐在溪邊垂釣:這句是用呂尚垂釣時遇周文王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希望。
忽然又夢見乘船從白日邊經過:這句是用商朝伊尹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憧憬。
(學生齊讀)
師:你看,從表面上看,都看不出來其真正的含義。真正的含義是希望有機會得到賞識,希望委以重任。
師: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的意思全部串一下。齊讀。
(屏顯10)
金樽斟滿清酒,一杯要十千錢,玉盤里擺滿珍美的菜肴,價值萬錢。面對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我拔出劍來,四處看著,心中一片茫然。想渡過黃河,卻被堅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卻被滿山的大雪阻攔。我想閑暇時坐在溪邊垂釣,忽然又夢見乘船從白日邊經過。行路艱難,行路艱難,岔路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處?總會有乘風破浪的那一天,我將掛起高高的船帆渡過茫茫大海。
(學生齊讀)
師:兩個難句都是婉曲地表達自己的心情。這兩個句子讀懂了,這首詩就基本讀懂了。
再來看另外一首詩,它既有典故又有警句。
(屏顯11)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學生齊聲朗讀)
師:用典的句子是哪兩句?
生: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師:“懷舊空吟聞笛賦”說的是物是人非,“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說的是歲月流逝。這就是話不直說。
師:警句是哪兩句?
生: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師:作者在詩里寫的是他的想法,其實這兩句詩的意義早已離開文本原意,被人們廣泛運用,它的寓意是新生事物不斷出現,更加美好的事物在前面呢。用典和警句都是詩歌里高層次的表達技法,我們在讀古詩時要有意識地注意一下。
師:最后我們來讀一讀、背一背。各自讀,大聲讀。
學生自由、大聲地讀書。
師:一起來背,不能背的就讀。要求:讀出四三的節(jié)奏,讀出抑揚的表達要求,最后一句要按照老師教你們的來讀。
學生齊聲背讀。
師:多好啊。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到這兒。送給同學們兩句話:
(屏顯12)
教學結語
用知識豐富我們的頭腦
用憧憬激勵我們的意志
這兩句話表現兩個層面的內容。 一是在學習上,要用知識豐富我們的頭腦,二是告訴我們,人在困境中要用憧憬激勵我們的意志。謝謝同學們!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點評】
余映潮老師說過:“教師的任務,就是把教材讀厚,把教材教薄?!彼终f,“在教學藝術上我們要孜孜探求這樣的境界:優(yōu)化教材處理,簡化教學思路?!彼€說:“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高層次境界?!庇嗬蠋焾?zhí)教的這首《行路難》,正是這些教學設計理念的集中體現。
這節(jié)課,能夠在如下方面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一、巧妙的切入
余老師重點運用了“選點精析法”切入文本教學。這種方法要求師生集中目力,努力對文本中的某一個點——如課文的精美處、深厚處、豐滿處、奇妙處、疑難處進行足夠的咀嚼品味,進而讀通讀透全文。本課以 “感受詩中的美句”和“理解詩中的難句”為切入點來組織教學,通過吟讀、聯讀、譯讀、背讀、吟誦等多種形式朗讀,又輔以教師獨具創(chuàng)意的兩個微型講座,自然巧妙地引領學生在詩歌學習中來回穿梭,反復地品讀美句和難句。整個課堂教學思路簡約而不失精致,簡化而不失精彩,顯得極具組合之美、層次之美、層進之美。
二、精致的對話
語文新課程改革大力推行對話教學,對話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主要的作用是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激發(fā)每一個學生潛在的靈感。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之中,余老師對學生的發(fā)言總是迅速判斷,及時點評,指向明確,內涵豐富,或補充到位,或提升精準,或優(yōu)化巧妙。這一來一去的對話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在教師不疾不徐的點評、引領下,學生輕松自然地完成了學習活動。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平實、自然、大氣,沒有教師的極力表演,只有教師的應對自如。自然流露的“謝謝”等話語,充分表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
三、詩意的講析
講析是一種必要的教學手法,其意義在于深入文本,解決難點,凸顯美點,解析規(guī)律,增加教學內容的深度,拓展語文知識的寬度。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關鍵之處要有教師的講析;疑難之處要有教師的講析;生僻之處要有教師的講析。
且看本課中余老師的講析:
引入背景資料時,作了必要的解釋說明,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的心境;
學生齊讀詩歌前,指出了 “羞”、 “直”等關鍵字詞的意思,為學生的齊讀作了必要的鋪墊;
學生齊讀詩歌出現明顯錯誤時,余老師對朗讀的節(jié)奏和情感的抑揚作了及時充分的點撥;
對美句的分析精煉含蓄,頗有見地:乘風破浪,滄海揚帆;意境開闊,壯思飛揚;千古雄句,激蕩人心。這既是對學生發(fā)言的肯定,也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
由美句到警句、由難句到用典,余老師更是用兩次微型講座作了極為巧妙的講析。這樣的講座既有助于學生對本課主要教學內容的掌握,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同時還加大了課堂容量,實屬一石數鳥,匠心獨運。
整節(jié)課上,充滿了詩意的、簡潔生動的、精美實在的講析,顯現了余老師豐厚的知識積淀和高超的課堂駕馭藝術。
四、豐富的積累
閱讀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真正地有所積累,就必須讓學生充分地占有時間,以進行既有形式也有內容地學習語言、習得技巧、發(fā)展智能、訓練思維的活動。要讓學生真正地有所積累,需要老師分板塊、設話題、作示范、給抓手。
本課中,學生的積累主要有:
在知曉關鍵詞語的意義后,學生完成了對詩歌內容的初步感知;
在多次的朗讀演練中,學生領會了朗讀的必要知識——節(jié)奏的把握和情感抑揚的處理;
在平等和諧的對話環(huán)境中,學生實現了對詩歌美句的欣賞和對難句的理解;
在聆聽課文的微型講座之中,學生進一步積累了“警句”和“用典”的知識;
課文聯讀無疑是一個亮點。兩首詩的聯讀,由此及彼,加深了學生對警句與典故的理解,擴大了學習視野,豐富了知識積累。這一細節(jié)自然妥貼,別具一格。
這些都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余映潮老師深厚的教材研讀能力、不凡的教學設計能力和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
《行路難》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研討,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 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2、 通過反復誦讀,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3、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讀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背景音樂《漁舟唱晚》)
師:上課之前我先出個謎語,大家來猜一猜。
多媒體:
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白板:刮獎刷)
師: 同學們猜一猜,杜甫筆下這一位酒仙的名字? 生:李白
師:同學們說得很正確,看來李白“酒仙”的稱號可真是深入人心啊。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是來自詩歌界泰斗級詩人李白的經典之作《行路難》
多媒體:課題及教學目標。
師:這節(jié)課我們要做兩件事,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介紹詩人,了解背景。
1、說到李白,那可是家喻戶曉,我們從小到大不知道學了他老人家多少名篇名句呀?,F在同學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都背過哪些名篇名句。
多媒體:李白圖像,認識李白。
(學生齊誦李白詩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月下飛天鏡,去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2、通過李白的詩這些詩歌,你認為李白是一個怎樣的詩人?
(學生自由介紹李白,師作板書并補充。)
(白板書寫:唐代詩人、詩仙、酒仙、豪邁、灑脫、浪漫主義詩人)
師補充:大家的發(fā)言讓我想到唐代著名詩人賀之章曾高度贊美李白,稱他為“謫仙人”,意思是說李白是一名被貶謫的神仙。也就是說李白身上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與眾不同的精神與氣質,那么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與氣質呢?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吧。
(三)初讀詩歌,疏通文意。
1、首先請同學自由讀課文,借助你手中的工具書,讀準字音。
2、請一學生讀課文,其它同學糾正讀音。
重要字音: 金樽zūn 珍饈xiū投箸zhù 歧qí路(白板:詩歌原文,用書寫功能標注拼音)
3、生齊讀。
4、分小組,自主合作探討,借助課后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詩意。有疑問的地方作下標記。
5、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其他小組解答,學生不能解答,老師解答。
注意通假字: “羞”同“饈”,美味食品?!爸薄蓖?值”,價值。
6、老師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探討。
(1)詩文一、二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豐盛的宴會圖?!敖痖浊寰啤薄坝癖P珍饈”至少是五星級的標準,可是李白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詩文哪些地方暗示我們原因了嗎?引導明確:詩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為詩人此時心中充滿了愁悶。從課題《行路難》里面我們可以感受到。路是一種象征,象征人生之路。(學生或老師補充詩歌寫作背景:
(2)
6、請一個同學用自己的話描述詩歌內容,生評價。
詩歌大意: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風雪堆滿了山。當年呂尚閑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聘前,夢里乘舟路過太陽邊。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處?總會有一天,我要乘長風,破巨浪,高掛云帆,渡滄海,酬壯志。
(四)品讀詩歌,體會感情。
1、根據詩歌內容,再齊讀詩歌。
2、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一個怎樣的李白呢?
3、是啊,古人云“詩言志”“言為心聲”,今天,我們學習這首詩歌,還要走進詩仙李白的內心世界,觸摸他的靈魂,尋找我們心中的李白。
(師配樂范讀,學生輕生跟讀,體會詩歌中的詩人形象。)
讓我們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我們心中的感受:
多媒體:我從---------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的李白。
因為--------。
如:我從“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边@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苦悶的李白。因為前面寫到“金樽清酒”“玉盤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見此時的詩人,心中充滿著一種懷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悶。
我從“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迷茫,前途艱難的李白。因為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這讓人聯想到詩人正感嘆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
我從“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句詩中,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理想未滅的李白。因為詩人借“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yè)的信心。表現了詩人不甘消沉,繼續(xù)追求的心境。
我從“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句詩中,讀出了一個內心憤慨痛苦的李白。因為詩人在這句詩中直抒胸臆。當他從乘舟夢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來,回到壯志未酬的現實中,感到人生的艱難,因此向天地間發(fā)出這痛苦的呼喊。
我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句詩中,讀出了一個自強不息、樂觀奮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對著現實的艱難,哪怕前路障礙重重,但他堅信自已總有一天會像宗愨一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和追求。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內心苦悶
前途艱難
相信希望
悲憤呼號
充滿信心 )
4、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
(這是一個在悲憤中不失豪邁,在失意中仍充滿信心的灑脫、自強不息的李白。)
5、 教師小結。過渡到指導朗讀。
是啊,在詩歌當中,詩人的心情可謂起起伏伏。讓我們感受到他內心的苦悶的詩句是?、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前途艱難的詩句是?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在此人生失意之時仍不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詩句是?詩人從夢想中回到現實發(fā)出悲憤而痛若的呼號的詩句是?在這一切矛盾的心理過程之后,詩人并不自甘沉淪,仍然自信執(zhí)著的詩句是?、(在教師的提示中,學生再一次回顧課文)
(五)朗讀并背誦詩歌。
1、詩人的感情在詩歌中跌宕起伏,我們要怎樣朗讀才能讀出詩人豐富的感情呢?
(根據你對詩歌感情的理解,把自己假想成李白,自由大聲練習朗讀。)
2、請學生范讀??梢宰x全詩,也可以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詩。(生互評)
3、請1-2個學生范讀全文。(配樂)(生互評)
4、競讀。男女生比賽讀。(配樂)
5、全班齊讀:女生齊讀前三組詩句,男生齊讀后三組詩句。(配樂)
6、全班齊背誦。(配樂)(要求:聲音宏亮,感情真摯。)
(六)學了此詩,對你的現實生活有何啟發(fā)呢?讓我們也學一學詩仙李白,用你的筆來揮灑心中的感受??梢詫懸粌删湓?,也可以寫一兩句詩。(展示學生作品)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認識了李白這位“謫仙人”,也因為走進他的內心,讓我們獲得了有價值的人生感悟。在此我祝愿每一個同學都能“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播放音樂《我們等待那一天》在音樂聲中
《行路難》教案【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