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走近《賣報歌》,了解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并閱讀輔助資料,認識聶耳,學習聶耳并銘記聶耳。
教學主線:
走近《賣報歌》,初識聶耳——走進《賣報歌》的創(chuàng)作過程,了解聶耳——走出《賣報歌》,銘記聶耳。
課前準備:
1.熟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8個生字。
3.搜集關于“一二八”日寇轟炸上海的資料,了解當時人們的苦難生活。
4.學唱《賣報歌》,了解聶耳的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近《賣報歌》,初識聶耳。
1.播放《賣報歌》,師生合唱。
“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一首歌曲,名叫《賣報歌》,(板書《賣報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賣報歌》的誕生?!?板書:的誕生)
相機教學:“誕”的寫法。圣誕節(jié)就要到了,送人祝福時,千萬別寫錯字哦!
2.師:大家在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這首歌曲嗎?(優(yōu)美悅耳)
3. 這樣一首優(yōu)美悅耳的歌曲,是由誰和誰創(chuàng)作出來的呢?思維敏捷的你,肯定能從課文的某一個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相機教學:學生找到第11段后,請他來讀一讀,說一說。
4.簡介聶耳。
你們了解聶耳嗎?(板書:聶耳)
相機教學:聶耳的“聶”字的寫法,課文中有一個字和它樣子差不多,你發(fā)現了嗎?“轟”
(課件出示:聶耳生平簡介——聶耳,原名聶守信,號子義,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祖籍玉溪縣。童年時的聶耳,受到云南豐富而又優(yōu)美的民間音樂和戲曲的熏陶。喜愛唱民歌的母親是他最早的音樂啟蒙教師。他10歲時從鄰居那里學會了吹笛子,后又學了拉二胡、彈三弦和月琴,并參加了學生音樂團,并擔任指揮。)
從這里,你認識一個怎樣的聶耳? ——愛音樂
二。走進《賣報歌》的創(chuàng)作過程,了解聶耳。
1.一首曲子的誕生,總會有一個令人心動的故事,那么,是什么原因讓聶耳創(chuàng)
作出了這么受人喜愛的《賣報歌》呢?指名分段讀課文的2—10自然段。
相機教學:檢測學生的朗讀,字音要準,節(jié)奏要適當,個別詞語隨機指導,比如:熙熙攘攘、
2.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
(聶耳同情小毛頭的遭遇,為了幫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賣報歌》,就這樣,《賣報歌》誕生了。
3.小結:原來,《賣報歌》的誕生,緣于一個賣報的小女孩。
那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女孩?
指導朗讀: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邊……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x出焦急的叫賣,令人同情的神情。
4.師:同學們,這樣一個小女孩,是在一種什么樣的天氣里賣報呢?請找出課文中描寫天氣的句子。
指導朗讀:1933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像針扎似的。
——把寒風吹在臉上的感覺比作針扎感受,說明天氣極端的寒冷。
5.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現在的我們一般是躲在家里,等天氣好了再出去???/p>
是在當時的人們?yōu)槭裁催€要出來呢?你看:“霞飛路、呂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車的喇叭聲、小商販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
明確:生活所迫,人們不得不出來掙錢,否則就得凍死、餓死。因為當時……
課件出示:“一二八”日本轟炸上海,上海的人們過著苦難的生活,(具體數字)小毛頭一家就是當時遭受了戰(zhàn)亂的家庭的縮影。
6.面對這樣一個可憐的小女孩,聶耳伸出了援助之手,為了幫助她,聶耳都做了些什么?再次快速瀏覽課文,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1)給了小毛頭一點兒錢,但自己并不寬裕。
(2)給小毛頭寫首歌,讓她邊賣報邊唱,可以多賣些,多掙些錢。
(3)一字一句教小毛頭唱。
(4)將小毛頭介紹到了聯華影片公司,讓她成為了一名演員。
7.從聶耳的這些言行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聶耳? ——愛人民
8.教師小結:是的,我們得感激大音樂家聶耳,正因為他對小毛頭的同情和愛護,才有了這首優(yōu)美悅耳的歌。
三。走出文本,銘記聶耳。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音樂家的聶耳,不僅有著出色的音樂才華,還有著一顆善良的博愛之心。但聶耳留給世人的精神財富,還遠不止這些。請認真閱讀手頭的這份補充閱讀資料,相信對聶耳,你又會有新的認識。
2.學生閱讀輔助閱讀資料。
3.通過閱讀這段文字,你還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聶耳? ——愛祖國
4.小結:聶耳的歌已唱紅大江南北,作的曲已享譽全世界,我們有理由相信,聶耳的精神定將流芳千古,滋養(yǎng)一輩又一輩人!
四。作業(yè)布置:(任選一項)
1聶耳的生命可謂短暫,但創(chuàng)作卻極其豐富,我要搜集他的作品,辦一份“聶耳作品薈萃”的小報。
2聶耳真了不起,不僅創(chuàng)作出了那么多的好作品,而且,從他的身上,我們還能讀到種種精神,對音樂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勞動人民的關愛,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定……在我的身邊,也有一些具有優(yōu)秀品質的人,我想寫一寫他(她)。
《賣報歌》教案 篇2
1.能用富有表現力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樂形象。(重點)
2.情緒的啟發(fā),歌曲的處理。(難點)
《賣報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歌曲培養(yǎng)學生用輕快而有彈性的歌聲演唱《賣報歌》,幫助學生了解解放前報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熱愛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
2. 了解相關的音樂小常識。
教材分析
歌曲《賣報歌》是音樂家聶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2/4拍,四樂句組成的一段體,五聲F宮調式。
《賣報歌》曲調明快、流暢,并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辛辣詼諧的`筆調,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以及他們對光明的渴望。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猴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擠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
練聲《小動物的叫聲》、《國旗紅紅的哩》、《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學習歌曲《賣報歌》。
1、老師講述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華的霞飛路上,常能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邊跑邊跳地大聲通報著當天的新聞,吸引路人買報。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見她的頭發(fā)散亂,就叫她“小毛頭”。由于她活潑靈巧,叫賣又特別動聽,人們都愛到她那兒買。在過往的行人中,小毛頭發(fā)現有一位叔叔像特別留意她的叫賣聲。原來這位叔叔是作曲家聶耳,他正打算寫一首反映窮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聶耳叔叔帶著安娥阿姨來見小毛頭,小毛頭可開心了!叫賣聲更加清亮:“賣報!賣報!七個銅板兩份報!”幾天后,聶耳叔叔又來找小毛頭,把她沒賣完的報紙全買下,高興地說:“今天不用賣報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真好聽!小毛頭很快就學會了。不久,聶耳叔叔請小毛頭到電影廠的晚會上唱了首歌,歌聲很快就傳了開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全中國的小朋友都愛唱這首《賣報歌》。今天我們也來學唱《賣報歌》,好嗎?
2、老師范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唱了什么?
3、老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4、學習按節(jié)奏念歌詞。
5、學唱歌曲。
(1)、老師大聲唱,小朋友小聲唱。
?。?)、小朋友自然聲唱歌。
?。?)、集體演唱歌曲一遍。
?。?)分組進行演唱歌曲。
6、情感教育。
?。?)小朋友學了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我們應該怎樣做?
?。?)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小朋友們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三、課堂小結
在學習《賣報歌》的時候,大家應該感受到了小報童酸澀的童年有多么悲慘吧。舊社會的小朋友饑寒交迫,沒有錢上學。相比之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美好。大家?guī)е@種感情,課后好好復習《賣報歌》,下一節(jié)課談談自己學習了這首歌的感受。
《賣報歌》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歌曲名稱,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體會歌曲中報童的困難生活,教育幼兒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猴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蘋果豐收》、《采茶》、《手腕轉動》。
二、練聲:《小鳥醒來了》、《山谷回音真好聽》。
三、學習歌曲《賣報歌》。
1、老師講述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華的霞飛路上,常能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邊跑邊跳地大聲通報著當天的新聞,吸引路人買報。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見她的頭發(fā)散亂,就叫她“小毛頭”。由于她活潑靈巧,叫賣又特別動聽,人們都愛到她那兒買。在過往的行人中,小毛頭發(fā)現有一位叔叔像特別留意她的叫賣聲。原來這位叔叔是作曲家聶耳,他正打算寫一首反映窮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聶耳叔叔帶著安娥阿姨來見小毛頭,小毛頭可開心了!叫賣聲更加清亮:“賣報!賣報!七個銅板兩份報!”幾天后,聶耳叔叔又來找小毛頭,把她沒賣完的報紙全買下,高興地說:“今天不用賣報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真好聽!小毛頭很快就學會了。不久,聶耳叔叔請小毛頭到電影廠的晚會上唱了首歌,歌聲很快就傳了開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全中國的小朋友都愛唱這首《賣報歌》。
2、老師范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唱了什么?
3、老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4、學習按節(jié)奏念歌詞。
5、幼兒學唱歌曲。
6、集體演唱歌曲一遍。
7、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小朋友學了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我們應該怎樣做?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小朋友們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四、復習歌曲《蘋果豐收》。
《賣報歌》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認識本課7個生字,練習書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積累好詞佳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課外資料了解《賣報歌》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并從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聶耳對飽經憂患的中國人民的深切同情。
4、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賣報歌》是怎樣誕生的。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聶耳和《賣報歌》創(chuàng)作背景的資料。教師準備朗讀磁帶、詞卡、錄音機和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歌曲,導入新課。
1、錄音放《賣報歌》,學生欣賞或跟唱。
2、提問:你們知道《賣報歌》是誰創(chuàng)作的嗎?誰能向大家介紹聶耳?
3、揭示課題,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合作識字,指導寫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好自然段,在不懂的詞句旁做個記號。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師生評價。
3、“會認字”學習過關,學生自主學習。
誕生 呂 小商販 聶耳 寬裕 立即 劇作家
4、“會寫字”學習過關。
指導寫字:
悅、霞、炸、瘦、劇、配
(1)觀察6個會寫字:你認為哪個字難寫?你想提醒大家應該注意哪個字的哪個筆畫?
(2)學生寫字練習。
?。?)四人組內互相評價寫字情況;教師抽查一組,并作簡評。
三、再讀課文,鞏固識字,提出問題。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將課文讀通順、流利。
2、同桌分段接讀課文,互檢讀書效果。
3、指名接讀課文,眾生評價。
4、學生把不懂的問題標在課文相應的文段旁邊。
四、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會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繼續(xù)搜集關于“一·二八”日寇轟炸上海的資料,了解人們當時的苦難生活。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2、聽寫會寫字,學生互相評價。
二、精讀課文。
1、學習課文1—5自然段。
?。?)學生自學,要求:默讀課文1—5自然段,并思考《賣報歌》誕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在組內交流交流。
(2)學生分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指導朗讀,體會當時天氣的惡劣和小女孩的可憐。
?。?)過渡:小女孩在寒風中賣報的情景被誰看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2、學習課文6—13自然段。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聶耳幫助小女孩的句段讀一讀,同桌說一說《賣報歌》誕生的過程。
?。?)交流“一·二八”日寇轟炸上海的資料,了解人們的苦難生活,指導朗讀。
(3)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聶耳的高尚品質。
?。?)學習了課文,你覺得聶耳是個什么樣的人?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聶耳的事?說一說。
三、總結拓展。
1、小結課文內容。
2、學唱聶耳創(chuàng)作的歌曲。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賣報歌〉的誕生》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3、推薦歌曲:《畢業(yè)歌》
板書設計
26《賣報歌》的誕生
原因:路遇不幸的小報童—小毛頭
經過:想辦法幫助她—寫下了《賣報歌》
結果:《賣報歌》傳唱開了
《賣報歌》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
2、能學會唱《賣報歌》,積極參與歌表演。
重點:正確演唱歌曲。
難點:為歌曲伴奏,歌表演的動作協調。
教學過程:
1、律動:《幸福拍手歌》(師:在音樂聲中邊唱邊跳,心情愉快嗎?感到幸福嗎?)
2、師:今天在學新歌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紹一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創(chuàng)作者,知道是誰嗎?(聶耳)
師:我讓大家在課前搜集有關聶耳的資料,誰來說一下。
(生匯報)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聶耳創(chuàng)作的歌曲之一《賣報歌》。(板書課題)
3、聽錄音范唱
4、聽完這首歌,大家快速的看歌詞,談談有什么感受?
?。ㄉ卮穑?/p>
師:這首歌一直在少年兒童中廣為流傳,深刻表現了舊社會報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時又表現了報童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大家?guī)е@種感受一起來讀一下歌詞。
5、師:我們先來看第一段,曲調非常歡快,從跳躍的旋律中體會小報童邊跑邊跳的情景。
(分句學唱第一段,糾正錯誤處和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隨琴齊唱第一段。
6、師:第二段的歌詞表現了報童痛苦的生活,第三段歌詞則表現了報童對明天充滿了希望的心情。下面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隨音樂自學二、三段。(放伴奏音樂自學)
7、每小組選出一人演唱二、三段。
8、隨音樂齊唱整首歌曲。
9、師: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玩?zhèn)€節(jié)奏游戲,順便來考察一下大家的學習情況。(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邊唱邊為歌曲打節(jié)奏)。可進行兩遍,第二遍對第一遍的不足之處作以補充。
10師:今天老師還想讓你們來體會一下當小報童的感覺?。ㄕ垖W生下地,自由的隨音樂進行歌表演)
1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小故事,誰想當一回老師講給大家聽?(賣報歌的創(chuàng)作故事)
大家聽后有什么感受?說一說。(生回答)
12、小結: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通過學習《賣報歌》這首歌曲,讓我們懂得了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首歌吧?。S琴齊唱《賣報歌》)
?。ㄕn后反思:《賣報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其實,大多數的學生在沒教唱之前就會唱這首歌了,由于這首歌曲非常熟悉,學生普遍會唱一點,所以只學了一段,然后讓學生隨音樂伴奏自學二、三段,效果還是挺好的,小組學生匯報時,興致不僅高,唱的準,還會附加一些動作。
我為了達到課堂效果的高潮,就設計了律動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隨著音樂做動作,“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學生個個喜笑顏開,蹦蹦跳跳,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喜悅的心情。但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律動安排,忽視了讓學生更深的體會歌詞“不等天明去等派報”“耐饑耐寒地滿街跑”“痛苦的生活向誰告”中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這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失敗之處,而且由于時間上前松后緊,也沒有讓學生去發(fā)言、感受歌曲的教育意義。以后我會在教學設計上考慮的更完善一些,體現新課改理念,讓課堂更精彩。
《賣報歌》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樂曲《賣報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
3、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重難點:
初步了解樂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能根據歌詞內容提示表演歌曲,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
活動準備:
故事介紹,報紙若干,歌曲錄音、聶耳照片、《賣報歌》視頻、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介紹歌曲作者
出示聶耳照片:小朋友們,認識圖片上的叔叔嗎?他叫聶耳,是我們中國偉大的作曲家,我們的國歌就是他作曲的。他還為我們小朋友作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賣報歌》,想不想來聽一聽?(播放歌曲一遍)
二、介紹歌曲譜曲背景
師:這首曲子聽起來怎么樣?這里有一個故事老師來講給大家聽。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個傍晚,聶耳約朋友出去散步,他邊走邊對朋友說:這條路上有一位賣報的小姑娘,賣報時喊的聲音很動聽,想讓他的朋友也聽一聽。當他們走到那里時,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來走去,匆忙地賣著晚報,她聲音清脆、響亮、有順序地叫賣著報名和價錢。聶耳走過去買了幾份報,同時跟她聊了起來,知道她父親有病,家庭生活困難。在回家的路上聶耳沉重地說:“很想把賣報兒童的悲慘生活寫出來,要請?zhí)餄h(著名詞作家)或者安娥(田漢夫人)寫詞”。過了幾天,安娥把詞寫好了,聶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詞念給她聽,然后問她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說:“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銅板兒能買幾份報的話也寫在里邊,我就可以邊唱邊賣了?!甭櫠厝チ⒓春桶捕鹕塘?,在歌詞中添上了 “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句子。后來那位小姑娘真的一邊唱一邊賣,她的歌聲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來?,F在聶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還活著,已成為白發(fā)斑斑的老人了。
三、學唱歌曲
1、師:這首曲子就是在當時這樣的情況下譜寫出來的,那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好嗎?
教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2、學習按節(jié)奏念歌詞。
3、參考幼兒用書,用動作記憶歌詞。
4、以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可以分小組唱、男女生輪唱等
四、根據歌詞內容提示表演歌曲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兒有一張報紙,誰能夠根據歌詞內容來表演一下這首歌曲呢?(邊唱邊賣報)(提示幼兒一邊走一邊手里甩著報紙,嘴巴里說“賣報嘍,賣報嘍……”)(可以參考視頻)
五、移情教育
師: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再也看不到賣報的小報童了,我們可以坐在明亮的大教室里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小朋友的關愛,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在家聽大人的話,在幼兒園聽老師的話,做一個聽話的好寶寶,好嗎?
活動延伸:
聽爸爸媽媽說一說舊社會報童的故事,再到自己平時路過的書報亭看一看,了解現在賣報人的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報紙雜志,嘗試自己買一次雜志或報紙。
教學反思:
《賣報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大多數的學生在沒教唱之前就會唱這首 歌了,因此學歌的熱情持續(xù)時間比其他的歌短。因此,在學唱過程中,我安排 講述關于報童的故事,讓學生對報童們的苦難生活有個直觀的`了解,同時強調 報童的生活年代是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那時的社會狀態(tài),生活背景以及普 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況。這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合理情緒的準備,準確的把握歌 曲的情緒。
《賣報歌》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歌曲名稱,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體會歌曲中報童的困難生活,教育幼兒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猴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擠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練聲《小動物的叫聲》、《國旗紅紅的哩》、《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學習歌曲《賣報歌》。
1、老師講述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華的霞飛路上,常能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邊跑邊跳地大聲通報著當天的新聞,吸引路人買報。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見她的頭發(fā)散亂,就叫她“小毛頭”。由于她活潑靈巧,叫賣又特別動聽,人們都愛到她那兒買。在過往的行人中,小毛頭發(fā)現有一位叔叔像特別留意她的叫賣聲。原來這位叔叔是作曲家聶耳,他正打算寫一首反映窮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聶耳叔叔帶著安娥阿姨來見小毛頭,小毛頭可開心了!叫賣聲更加清亮:“賣報!賣報!七個銅板兩份報!”幾天后,聶耳叔叔又來找小毛頭,把她沒賣完的報紙全買下,高興地說:“今天不用賣報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真好聽!小毛頭很快就學會了。不久,聶耳叔叔請小毛頭到電影廠的晚會上唱了首歌,歌聲很快就傳了開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全中國的小朋友都愛唱這首《賣報歌》。今天我們也來學唱《賣報歌》,好嗎?
2、老師范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唱了什么?
3、老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4、學習按節(jié)奏念歌詞。
5、學唱歌曲。
(1)、老師大聲唱,小朋友小聲唱。
(2)、小朋友自然聲唱歌。
(3)、集體演唱歌曲一遍。
(4)分組進行演唱歌曲。
6、情感教育。
(1)小朋友學了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我們應該怎樣做?
(2)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小朋友們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7、復習舞蹈《小孔雀告訴你》。要求幼兒有表情地表演。
《賣報歌》是音樂家聶耳5261創(chuàng)作于二十世紀三十4102年代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樂曲曲調1653簡單,朗朗上口,曲調明快、流暢,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辛辣詼諧的筆調,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及對光明的渴望。
1934年年歌劇《揚子江暴風雨》公演時,特請小毛頭本人扮演劇中報童,在舞臺上首次公開演唱作為場曲的《賣報歌》,從此傳唱開來,深受兒童喜愛。這首歌短小精悍的兒童歌曲以跳躍的節(jié)奏,活潑的音調,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天真活潑的報童形象。音樂的情緒樂觀向上,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賣報歌》影響了一代代的中國人,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們的喜愛,它為人們展現了解放前貧窮兒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大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帶有著對光明未來的期盼。聶耳的創(chuàng)作源于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他從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作源泉,提煉音樂形象,并把自己的音樂創(chuàng)作同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藝工作者。
《賣報歌》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歌曲培養(yǎng)學生用輕快而有彈性的歌聲演唱《賣報歌》,幫助學生了解解放前報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熱愛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
2、 了解相關的音樂小常識。
教材分析
歌曲《賣報歌》是音樂家聶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2/4拍,四樂句組成的一段體,五聲F宮調式。
《賣報歌》曲調明快、流暢,并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辛辣詼諧的筆調,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以及他們對光明的渴望。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猴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擠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
練聲《小動物的叫聲》、《國旗紅紅的哩》、《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學習歌曲《賣報歌》。
1、老師講述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華的霞飛路上,常能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邊跑邊跳地大聲通報著當天的新聞,吸引路人買報。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見她的頭發(fā)散亂,就叫她“小毛頭”。由于她活潑靈巧,叫賣又特別動聽,人們都愛到她那兒買。在過往的行人中,小毛頭發(fā)現有一位叔叔像特別留意她的叫賣聲。原來這位叔叔是作曲家聶耳,他正打算寫一首反映窮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聶耳叔叔帶著安娥阿姨來見小毛頭,小毛頭可開心了!叫賣聲更加清亮:“賣報!賣報!七個銅板兩份報!”幾天后,聶耳叔叔又來找小毛頭,把她沒賣完的報紙全買下,高興地說:“今天不用賣報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真好聽!小毛頭很快就學會了。不久,聶耳叔叔請小毛頭到電影廠的晚會上唱了首歌,歌聲很快就傳了開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全中國的小朋友都愛唱這首《賣報歌》。今天我們也來學唱《賣報歌》,好嗎?
2、老師范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唱了什么?
3、老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4、學習按節(jié)奏念歌詞。
5、學唱歌曲。
(1)、老師大聲唱,小朋友小聲唱。
(2)、小朋友自然聲唱歌。
(3)、集體演唱歌曲一遍。
(4)分組進行演唱歌曲。
6、情感教育。
(1)小朋友學了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我們應該怎樣做?
(2)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小朋友們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三、課堂小結
在學習《賣報歌》的時候,大家應該感受到了小報童酸澀的童年有多么悲慘吧。舊社會的小朋友饑寒交迫,沒有錢上學。相比之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美好。大家?guī)е@種感情,課后好好復習《賣報歌》,下一節(jié)課談談自己學習了這首歌的感受。
《賣報歌》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認識本課7個生字,練習書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積累好詞佳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課外資料了解《賣報歌》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并從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聶耳對飽經憂患的中國人民的深切同情。
4、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賣報歌》是怎樣誕生的。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聶耳和《賣報歌》創(chuàng)作背景的資料。教師準備朗讀磁帶、詞卡、錄音機和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歌曲,導入新課。
1、錄音放《賣報歌》,學生欣賞或跟唱。
2、提問:你們知道《賣報歌》是誰創(chuàng)作的嗎?誰能向大家介紹聶耳?
3、揭示課題,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合作識字,指導寫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好自然段,在不懂的詞句旁做個記號。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師生評價。
3、“會認字”學習過關,學生自主學習。
誕生 呂 小商販 聶耳 寬裕 立即 劇作家
4、“會寫字”學習過關。
指導寫字:
悅、霞、炸、瘦、劇、配
(1)觀察6個會寫字:你認為哪個字難寫?你想提醒大家應該注意哪個字的哪個筆畫?
(2)學生寫字練習。
(3)四人組內互相評價寫字情況;教師抽查一組,并作簡評。
三、再讀課文,鞏固識字,提出問題。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將課文讀通順、流利。
2、同桌分段接讀課文,互檢讀書效果。
3、指名接讀課文,眾生評價。
4、學生把不懂的問題標在課文相應的文段旁邊。
四、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會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繼續(xù)搜集關于“一·二八”日寇轟炸上海的資料,了解人們當時的苦難生活。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2、聽寫會寫字,學生互相評價。
二、精讀課文。
1、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學生自學,要求:默讀課文1—5自然段,并思考《賣報歌》誕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在組內交流交流。
(2)學生分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指導朗讀,體會當時天氣的惡劣和小女孩的可憐。
(3)過渡:小女孩在寒風中賣報的情景被誰看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2、學習課文6—13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聶耳幫助小女孩的句段讀一讀,同桌說一說《賣報歌》誕生的過程。
(2)交流“一·二八”日寇轟炸上海的資料,了解人們的苦難生活,指導朗讀。
(3)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聶耳的高尚品質。
(4)學習了課文,你覺得聶耳是個什么樣的人?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聶耳的事?說一說。
三、總結拓展。
1、小結課文內容。
2、學唱聶耳創(chuàng)作的歌曲。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賣報歌〉的誕生》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3、推薦歌曲:《畢業(yè)歌》
板書設計
26《賣報歌》的誕生
原因:路遇不幸的小報童—小毛頭
經過:想辦法幫助她—寫下了《賣報歌》
結果:《賣報歌》傳唱開了
《賣報歌》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歌曲《賣報歌》
知識與技能——認識童聲
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賣報歌》,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游戲,手勢,介紹,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
3、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童聲,能正確聽辨童聲音色;能自主選擇打擊樂器為本課歌曲伴奏。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賣報歌》。
教學難點:能用歡快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賣報歌》,并能背唱歌曲。
教學方法:游戲法、聽唱法、介紹法、討論法
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口風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郊游》
三、八孔豎笛課課練
1、認識八孔豎笛。
2、學習do、re、mi、fa、sol五個音。
3、練習吹奏這五個音。
四、新課教學——《賣報歌》
1、用游戲的方式做書上(第10頁)的聽音練習,導入歌曲學習。
(1)將四組音分別標上一個小報童,師先唱唱名,學生聽辨是哪一個小報童唱的?
(2)師用秦彈奏,學生聽,說出報童的序號后模唱出來。
(3)請幾名學生分別唱出老師彈奏的音組,其他學生排出順序,并說出同學的名字。
2、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師生邊聽歌曲邊用手勢表示歌曲2/4拍的強弱規(guī)律。
3、復聽歌曲,啟發(fā)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描述歌曲表現的內容。
4、生聽后表述。
5、師簡介音樂家聶耳及《賣報歌》的創(chuàng)作小故事。
《賣報歌》有聶耳作曲,寫于1933n年底。音樂家聶耳創(chuàng)作群眾歌曲,注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他創(chuàng)作《賣報歌》有這樣一個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見教參25頁)
6、生按節(jié)奏輕聲朗讀歌詞,注意聲音位置、長短、音色的控制。
7、跟琴自學歌曲第一段歌詞,注意歌詞吐字清晰,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8、跟琴完整演唱歌曲,著重感受歌曲跳躍、活潑的音樂情緒。
9、根據歌曲三段歌詞內容的不同,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作速度變化的處理。
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報童等派報時的焦急心情;
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力度稍弱,表達了報童內心的凄苦;
第三段最后一句詩全曲的高潮,可唱得強些,以表達報童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心情。
10、音樂知識——介紹“童聲”
少年兒童在變聲前的嗓音叫童聲。童聲的特征是:帶有稚氣,音色清脆,音量不是很
大,男、女童聲在音色、音域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區(qū)別。兒童唱歌的聲音不同于兒童單純的發(fā)聲或說話的聲音。它應具有音樂性(包括樂感、節(jié)奏、音準、音量等)的歌唱吐字、咬字兩個基本因素。
11、用自然的童聲演唱《賣報歌》,并讓學生相互傾聽優(yōu)美的童聲。
12、出示“編創(chuàng)與活動”中要求的三件打擊樂器,請三位學生自由選擇樂器,相互討論編配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師指導:節(jié)奏編配要簡單,第一、二、四句由沙槌和雙響筒敲擊,第三句由三角鐵敲擊,形成音色對比。
13、在三位學生的伴奏聲中,完整演唱歌曲。(不斷變換學生,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伴奏的實踐機會)
五、總結、下課
《賣報歌》教案【匯總11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