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語文教學設計8篇,供大家賞析。

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寫本課10個生字,會讀文中1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華羅庚對數學的嚴謹與執(zhí)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華羅庚對數學的嚴謹與執(zhí)著。
教具準備:
課件
板書設計:
華羅庚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請同學們根據查閱的資料介紹一下華羅庚是什么人?
2、過渡
師:華羅庚在數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他的童年。
二、學文
?。ㄒ唬┙沂菊n題,齊讀課題。
?。ǘ┳宰x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課文,老師提示要注意認讀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同桌互讀。
3、指名接段讀文。
4、學生評價剛才那幾個同學讀書的情況。
(1)評價優(yōu)點
?。?)提點意見
5、出示生字,會讀的字多讀讀,不會讀的字到課文中找一找念什么,并想想怎樣記住它。
6、選擇一個自己認為難記的字,說說怎樣記住它,并用這個字組詞或說一個句子。
7、開火車識字。
8、小組長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并在評價冊上給以評價。
(三)專題研討:華羅庚是怎樣的小朋友,闡述觀點,并在書中找到理由。
?。?)自由讀書準備
(2)說出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其他學生可以對他的觀點補充或反駁,教師加以指點,如:華羅庚愛學數學,從課文中那里看出來的?……
(3)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課文。
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讀自學的空間
注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出示華羅庚爺爺的照片,講一講華羅庚爺爺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出示華羅庚爺爺的照片,講一講華羅庚爺爺的故事。
全班交流聽完故事后的感受。
二、寫字
1、開會車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在具體環(huán)境中認讀: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
3、出示要寫的生字
以各種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讓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老師范寫
(2)學生描紅
?。?)討論怎么記住這個字?
5、讓學生找其他生字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如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學生練寫其他的生字。
7、用這些字組詞。
三、學后總結
老師讓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延展
1、課后閱讀名人故事。
2、將閱讀后的感想寫在小本本上。
全班交流
學生描紅
采用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和以各種方式和生字“打招呼”兩種形式進行生字認讀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
重點指導與學生找規(guī)律寫字相結合。促進寫字能力的提高。
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
讓學生了解神話、傳說故事的神奇。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詞語,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習作:
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有一定的條理,編寫神話、傳說故事。
3、我的發(fā)現(xiàn):
讓學生從發(fā)現(xiàn)的角度區(qū)別形近字,增強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4、日積月累:
了解成語構詞方式、歇后語的類型,豐富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
5、成語故事:
引導學生借助字詞典等工具,學習成語,讀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學時間】
1、第一課時:
教學“口語交際”。
2、第二、三課時:
“習作”教學。
3、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教學“口語交際”
1、教師引入: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西門豹》《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幾篇神話、傳說故事,體會到神話、傳說故事的神奇,優(yōu)美生動的情節(jié)。你還知道或讀過哪些神話和傳說?今天,我們開展一個故事會,自己選一個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2、分小組互相介紹:
每人介紹一個,講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順序,把故事內容講清楚,聽講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
誰的故事最吸引人,講得清楚、有條理,情節(jié)生動、有趣?
4、評出小組的“故事大王”,幫助同學修改故事,講得更生動。
5、全班交流:
評出班級的“故事大王”,對積極發(fā)言、口語交際有進步的學生加以鼓勵。
6、教師總結:
神話、傳說故事是我國文化的一部分,它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課后我們可以再選一些故事讀一讀。
二、教學“習作”
1、教師:
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互相介紹了自己了解到的神話、傳說故事,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如果你是神話、傳說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你想變成什么?這節(jié)課,就給你一次“變”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圍繞“假如我會變”,變成任何人、任何物,編一個故事。
2、明確習作要求:
?、胖该鲗W生說說想象應從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
?、平處熝a充:
想象要大膽,可以異想天開。
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未來的,還可以是自己設想的.。
例如:你可以變成納米醫(yī)生到人體內旅行;可以變成神鳥守衛(wèi)美麗的大森林,可以變成火星居民離開受污染的地球,并加倍珍惜火星清潔美麗的環(huán)境等。
?、橇曌鞣椒ㄖ笇В?/p>
以《女媧補天》為例,講清習作的方法。
敘述故事時要有一定的順序。
故事中要有人物的真情實感。
敘述故事要具體,特別是個別情節(jié)要寫清楚。
表達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3、學生自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交流習作:
選出寫得好的習作,說說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5、教師選出有特色的習作講評。
6、學生根據自己的習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見。
7、舉辦“假如我是XX”主題班隊會。
三、教學“我的發(fā)現(xiàn)”
1、學生自由讀詞語。
2、教師指名讀詞語,注意正音。
3、結合詞義,說出帶點詞的意思。
4、思考: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帶點的字有部分部首與偏旁相同,但字與字讀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5、學生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如:
“歸”與“舊”;“狠”與“狼”。
6、小結:
注意區(qū)分形近字,正確書寫。
四、教學“日積月累”
1、學生讀“讀讀寫寫”“讀讀背背”。
2、交流:
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橫排是數字式成語,第二橫排是ABAC式,第三橫排是AABB式,第四橫排是反義詞形式。
3、你在課外還能收集到這幾種形式嗎?試一試。
4、讀一讀,記一記。
五、“讀讀背背”
1、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這些詞和我們學過的詞形式上有什么區(qū)別:
教師講解:這種形式叫歇后語,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釋,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學生結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讀一讀歇后語,你還發(fā)現(xiàn)本次出現(xiàn)的歇后語前部分的特點嗎:
教師:前部分全是歷史故事或神話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歷史故事,哪些是神話故事?
5、課外收集歇后語。
六、教學“成語故事”
1、教師引入: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一些成語故事,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個有趣的成語故事。
2、學生自由朗讀故事。
3、引導學生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自學成語,理解喻義。
4、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舉例說說自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5、作業(yè):
抄寫、背誦“日積月累”。
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2.認識并會寫文中的9個生字。
3.了解部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民情,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魅力。
教學難點:“拜”和“墓”的書寫,“圓” 和“園”的區(qū)分。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兒歌熱身
1.同學們,寒假生活過得怎么樣?簡單介紹一件假期里讓你最高興、印象深刻的事給我們聽。(壓歲錢、煙花爆竹、走親訪友)
2. 看來,春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給同學們帶來了無盡的樂趣。有個小朋友把過春節(jié)編成了兒歌,讓我們帶著喜悅和期盼的心情一起來讀一讀。
《春節(jié)到》
春節(jié)到,春節(jié)到,掛燈籠,放鞭炮,
包餃子,蒸年糕,穿新衣,收紅包,
拜個年,問聲好,家家戶戶真熱鬧!
3. 我們國家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個節(jié)日都有不同的寓意不同的習俗,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學習第1課《識字1》。
二、初讀課文
?。ㄒ唬┳x通課文
1. 出示自讀要求:自讀課文3遍:第一遍: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第二遍:邊讀邊想詞語的意思,在不明白的詞語旁邊打上問號。
第三遍:把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2. 學生自讀
3. 交流檢查
?。?)指名學生逐行讀,邊讀邊正音。(“掃”為平舌音;“端團”是前鼻音;“餅”是后鼻音;“餃子、粽子、月餅”后一個字讀輕聲。)
?。?)指名學生領讀課文。
(3)齊讀課文。
?。ǘ┳R記生字
1.四人小組,合作讀一讀生字。
2. 小組成員間交流識字方法:加減法、編兒歌、猜字謎、換偏旁
3.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開火車讀。
?。?)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讀。
三、精讀詞串:春節(jié) 清明
過渡:生字詞語我們已經認識了,那么課文中到底為我們介紹了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注意自讀要求。
1. 出示自讀要求:
(1)再讀課文,找出文中的幾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選擇最喜歡的一串詞語,多讀幾遍。
2. 交流
?。?)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課文中一共給我們介紹了四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節(jié)課我們選取其中的兩個來深入了解,誰來交流下你喜歡的節(jié)日?
(一)“春節(jié) 餃子 拜年”
①春節(jié)的具體時間是哪天?(正月初一)
?、趲熾S即教學“餃”(與食物有關“食字旁”)“拜”(會意字:兩個人互相用手作揖、拜拜,手字旁。)你在拜年的時候會說些什么?此情此景,你想到了哪些成語呢?
?、蹖?個詞語串聯(lián)起來,說一句話,可以看圖說,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芨星槔首x。
?。ǘ扒迕?掃墓 踏青”
?、賻熃榻B清明節(jié):補充古詩《清明》,再介紹: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每年的4月4、5或6日。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結合圖片理解“掃墓”)相機教學生字“墓”(猜字謎:太陽戴草帽,土在大下藏貓貓。)
②理解“踏青”(又叫“春游”)結合圖片,師介紹清明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表示天氣晴朗溫暖,草木返青。唐帶大詩人孟浩然在《大堤行》一詩中這樣說:“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泵鎸@樣美麗的自然景色,小朋友們你們想做什么?
③相機教學“掃、踏”(編兒歌:掃:手勁可真大,大山推倒啦!踏:左邊足字旁,日在水下方。)
?、芨星槔首x詞串。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餃、拜、掃、墓、踏
2. 說結構,找偏旁,說出關鍵筆畫的書寫要領。
3. 口頭組詞,造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讀背韻文
2.聽寫生詞:水餃、拜年、掃墓、踏青、春節(jié)、清明
二、精讀詞串
1.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喜慶的春節(jié),懷著崇敬的心情在清明這一天緬懷了先烈,這一課我們繼續(xù)了解熱鬧的端午和幸福的中秋。
?。ㄒ唬岸宋?粽子 龍舟”
①教師簡介端午節(jié):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
?、诙宋绻?jié)這天,人們?yōu)槭裁匆慅堉?,還喜歡吃粽子呢?
?、勰氵€知道端午節(jié)那天有哪些習俗?(配香囊、吃鴨蛋、掛艾草菖蒲)
④相機教學生字“端”。
⑤感情朗讀
?。ǘ爸星?團圓 月餅”
①師介紹:中秋,農歷八月十五,時在秋季的正中,月亮正圓的時候,此時,家家團圓賞月,品嘗月餅,一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②相機教學“團、圓、餅” (“團”猜字謎:才子躲在家里不出門。)
?、蹖?個詞語串聯(lián)起來,說一句話。
④感情朗讀。
2.小結:傳統(tǒng)節(jié)日歷史悠久、寓意深遠、各具特色,贏得了同學們的喜愛,讓我們帶著這份喜愛再次齊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誦讀積累
1. 變詞串為小詩,誦讀體會美感。
《誦佳節(jié)》
春節(jié)到,包餃子,開開心心去拜年。
清明節(jié),去掃墓,高高興興去踏青。
端午到,吃粽子,熱熱鬧鬧賽龍舟。
過中秋,人團圓,家家戶戶吃月餅。
2. 其實我們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還有很多,比如重陽、元宵、臘八等等,你能仿照詞串再寫寫吧?
四、指導生字,完成作業(yè)
1. 出示:端、團圓、餅
2. 自學加輔導。課堂練習:
3. 作業(yè)設計
?。?)填空: 學習了《識字1》,我了解了( )、( )、( )、( )這四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民情、習慣。人們在春節(jié)的時候吃餃子、給長輩( ),還貼( )、放( );清明節(jié)的時候去( )、踏青;到了( ),吃粽子、賽( ),家家戶戶門前插( );中秋佳節(jié),人們吃( ),全家( ),共度美好時光。我還知道重陽節(jié),人們有( )的習慣。
(2)找一找除了課文中的還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它們的民間風俗,模仿《春節(jié)到》或《誦佳節(jié)》為學過的節(jié)日編編兒歌。
資料鏈接: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遭讒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于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但終不見屈原的尸體。后來,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磥?,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積累好詞佳句。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積累好詞佳句。
【預習學案】
一、我會讀
鑰匙 清涼 扇子 扇走 炎熱 涼爽 柿子 菠蘿 喇叭 楊樹 衣裳 仙子 銜來 趁著 郵票 五彩繽紛 頻頻點頭
二、我會填
作者在每個自然的第一句話寫出了自己對秋雨的感受,你找到了嗎?請試著填寫下面的空格: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
三、我的疑惑
在預習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如果有請寫在下面。
【導學案】
欣賞秋色,情境導學
1.教師引述:這兒有幾幅畫面,想讓同學們欣賞一下,并說說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好嗎?
2.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教師一一出示有關秋天景象的圖片或展示課件。
3.喚起情感: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4.學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交流預習學案
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現(xiàn)在我們匯報預習情況,(出示預習學案)
通過剛才大家的預習匯報,看得出同學們不僅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對進一步學習充滿了期待,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吧!
首先請看大屏幕:(出示自主學習導學案)
1.自主閱讀課文并在小組內交流:
在文章中作者從不同的方面寫出了自己對秋雨的感受,你最喜歡那部分內容,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請畫出有關語句或者詞語,并在小組內交流。
2.小組合作探究
作者在寫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時,作者運用了不同的修辭方法,想一想,作者為什么用這種寫法?
小組內交流
全班匯報交流 體會讀(讀出清涼、豐收、喜悅的感情)
并依次板書: 鑰匙 顏料 氣味 小喇叭
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秋天,香甜的水果氣味,冬天要來的信息,所以作者說:(出示大屏幕)
你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對秋雨怎樣的感情?
板書:喜愛、贊美
這里有一首贊美秋雨的小詩,我們一起來誦讀(出示大屏幕)。
談收獲:在欣賞中、學習中同學們肯定有不少收獲,誰愿意把你的'收獲分享給大家?
大家的收獲真不少,現(xiàn)在老師要考一考大家了:(出示大屏幕)
【課堂檢測】
我會填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 )給了銀杏樹,( )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走了( )。 它把( )給了楓樹,( )楓葉像一枚枚郵票,( ),郵來了( )。( )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 ),爭著要人們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 )。
【課外作業(yè)超市】
美文積累:把文中描寫優(yōu)美的句子背誦下來,并摘抄在美文記
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讀懂兩則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3,自主學習
教學重點
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圖片導入
2,理解什么是寓言故事
3,走進快樂讀書屋,學習寓言兩則
4,書寫課題
二、讀課文,質疑字詞
轅,轍,矛,盾,把式,盤纏……
三、理解課文內容
1,讀課文,思考:這節(jié)課我們還得弄明白哪些問題
2,歸納問題
3,帶著問題讀課文,找到問題的答案
4,解決問題
重點解決第二個問題
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讀,體會隱含的'寓意
5,聯(lián)系實際生活
6,總結出道理
四、自主學習第二則寓言故事
1,還是帶著那三個問題去學習
2,解決問題
3,聯(lián)系實際
4,總結道理
五、拓展
選擇你喜歡的場景續(xù)寫故事的結尾!
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話,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發(fā)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教學難點:揭示寓意,理解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法與學法:1、師:質疑引導。
2、生:合作探究、讀議結合法、體驗法。
教具準備:小鳥、青蛙圖、詞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芍豢蓯鄣男游?小青蛙和小鳥(出示圖片),它們想和大家做朋友,你們愿意嗎?
2、可是,小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事爭吵起來,誰也不讓準,我們來看看是為了什么事,請同學們幫著解決一下好嗎?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文,不認識了字可以問同桌或老師。
2、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3、認讀字詞:
(1)沿信際沿著相信邊際
?。?)讀一讀: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別說
弄錯無邊無際坐井觀天
4、指導書寫“信、沿、際”3字。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同學們,課文中講青蛙住在什么地方?
2、那么,小鳥從哪兒來的呢?(出示有關圖片)
3、師小結: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了,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鳥呢?從天上飛來了,飛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們?yōu)槭裁词聽幷撈饋砹四兀?/p>
4、小鳥的觀點呢?它眼中的天又是怎樣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并練習說話)
5、你認為青蛙和小鳥誰說的對?(四人小組討論)
6、哪組愿意把你們的討論結果說給大家聽?
7、小結:大家都認為青蛙錯了,那你知道青蛙為什么錯了嗎?它眼中的天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請同學們做個實驗,把你的書卷起來,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8、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課文題目是什么?現(xiàn)在你明白“觀”是什么意思嗎?是誰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學們可千萬不要學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師希望你們看更多的書,了解更多的知識,千萬不要當“井底之蛙”??!
四、指導朗讀
1、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總共對話幾次?
2、你認為小鳥是什么語氣?青蛙呢?(小組討論并練習對話)
3、分角色朗讀對話,學生自評。
五、拓展延伸,提示寓意
1、請續(xù)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2、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什么啟發(fā)?(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向小鳥那樣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人物的對話,表達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使學生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人物對話,體會小男孩對小魚的熱愛。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從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2、小組按自然段讀、指名讀課文:讀得正確。
3、重點強調“甚至、蒸、死”的讀音和“甚至、乎、叨”的字形。
三、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感悟。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讀出你的感受。
2、先在小組內朗讀、表演第二——六自然段內容:體會小男孩救魚的執(zhí)著與專注。分角色并加動作進行反復朗讀、表演。
3、小組匯報、表演的情況,全班同學驚醒評價。
4、啟發(fā)思考與想象。
(1)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為什么使你感動?
?。?)小男孩明明知道撿不完,可他為什么還要一個勁兒的撿?
(3)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三、學生自由發(fā)言:
假如你抗到受傷的小動物,你在乎嗎?你會怎么做?
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游戲的過程,培養(yǎng)觀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過的游戲說出來,互相交流,學習詢問。
3、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4、培養(yǎng)游戲時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分工能力。
教學重點:
交流自己做過的一游戲怎樣有趣,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清楚有序地表達游戲過程和規(guī)則。
教學準備:
“貼鼻子”游戲的鼻子和頭像。
教學過程:
?。ㄒ唬┯螒驅?/p>
“小朋友們,有一個小朋友太粗心,不小心弄丟了自己的鼻子!那可怎么辦呢?你們趕緊來幫幫他吧!”
挑選幾個孩子來玩“貼鼻子”的游戲。
?。ǘ┯螒蛉胧?,教學討論方法。
1、你喜歡這個“貼鼻子”的游戲嗎?
2、請貼的小朋友談談他貼時的感受。
?。匆部床灰?,聽見小朋友的叫聲很著急,以為自己貼對了可還是貼錯了位子,把他變成了小怪人……)
3、請在下面看的小朋友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大聲的叫提醒他,可是他偏偏看不到,我可著急了!最后又覺得很好笑……)
4、小組討論一下,想想該怎么象沒玩過的人介紹“貼鼻子”游戲呢?
提供方法:如可以先講規(guī)則再談談自己的感受;先講講自己為什么喜歡再介紹規(guī)則;可以談談其他人的感受等等。
5、交流討論
學生點評。
6、總結過渡
介紹一個有趣的游戲,可以先說說這個游怎么玩,再說說自己在游戲中的`心情怎樣?還可以講講它帶給大家的樂趣。這樣,才能讓沒有玩過的人也覺得它很有趣。
?。ㄈ┛磮D擴展說話
1、在圖上看到了哪幾種游戲,哪個是你熟悉的?哪個是你不熟悉的?
你平時還做哪些游戲呢?
2、自由地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游戲來介紹給大家。(拍三拍、貼鼻子、捉迷藏、老鷹抓小雞等)
3、自由小組討論。
4、交流
?。?)學生選擇“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各種游戲介紹給大家。
?。?)學生組織評論
5、評選最有趣的游戲!
1)、各小組推薦一個最有趣的游戲,代表介紹,其他成員補充。
2)、評價:這么多的游戲當中你最想玩哪幾種呢?為什么?
(四)總結延伸
1、各代表做為自己游戲的組織者,在操場上“擺攤設點”組織同學做游戲。
2、其他同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游戲參與。(最好玩自己不熟悉的游戲)
3、操場上自由活動。
語文教學設計8篇相關文章:
★ 語文教學設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