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美術《面具》教學反思3篇 面具美術教案反思,供大家閱讀。

美術《面具》教學反思1
本課是一節(jié)設計課,同時也是一節(jié)浮雕頭像的制作課,通過用泥板成型法,創(chuàng)作一張夸張的臉是本課的主要學習任務。林老師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先欣賞導入——啟發(fā)構思——表現探索——深化主題——追求完美,利用圖片欣賞,跟學生分享了解面具的起源、面具的用途,這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似乎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借助一張自己設計的臉,展示一種表情,釋放一種心情。
學習泥塑不僅是讓孩子們接觸陶泥親近大自然,更是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夸張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思維等能力。而表現探索環(huán)節(jié),利用游戲形式,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體驗泥塑面具的用途,寓教于樂,在玩中學、在玩中創(chuàng)造,學會陶藝的一些基本技巧:揉、捏、壓、搓、貼等。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塑造一件有趣的面具,加上一些獨特的.紋樣,表現一種特別的表情,涂上鮮艷夸張的色彩,并給它起一個有個性的名字,最后把自己設計的面具戴起來,集體演演、唱唱、跳跳,達到深化主題的目標。
從教學設計思路、執(zhí)教步驟看,這是一節(jié)優(yōu)秀的美術手工制作課,教學目標、重難點、知識與技能都完全體現在學習過程中,而讓人稍微遺憾的是作業(yè)評價環(huán)節(jié)存在些許缺憾,學生自主性評價少了點,教師作為課堂組織者則應把更多的發(fā)言權歸還學生。從整節(jié)課的教學以及學生反饋情況來看,這節(jié)課的教學還是取得不錯的效果,學生對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達到了教學要求。最精彩的環(huán)節(jié)便是展示作業(yè),師生互動,采用游戲活動方式向同學展示自己親手制作的面具,整個教學過程順暢自然而又富有創(chuàng)意,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中有玩,玩中有學,寓教于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高。感覺稍有不足的是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情況下,師生雙邊互動學習不夠,設計的游戲有待改進,在下次的泥塑造型設計課中我會盡可能在這方面去改進,只有不斷修正,才會有更高的提升。
在作業(yè)評價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進行有趣、生動、夸張、變形的泥面具的游戲比較,讓學生通過多感官的剌激,感受泥面具的可塑性強、造型生動、實用與裝飾相結合、寫實與夸張變形相結合的藝術特點,如果在評價的時候更多的由學生自主談感受,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更能突出,效果會更好。
美術《面具》教學反思2
《有趣的面具》讓孩子們能學習用夸張的手法自制面具,并引導幼兒用剪、貼、畫、折等方法制作。并能啟發(fā)幼兒認真細致、有創(chuàng)造性地操作,最后能帶上面具參加面具舞會體驗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樂。在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準備了不同形狀的面具模型: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的。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同時還給孩子們準備了材質不一的各種紙,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進行選用。
在整個活動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小羊,以我參加面具舞會來引出活動,激發(fā)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又出示了制作方法上有明顯的不一樣的南瓜面具。讓孩子們說說:“你喜歡哪一個?你覺得它什么地方最有趣?”來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征。同時感受眼睛、嘴巴等自己在制作時可以大膽地創(chuàng)意,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與創(chuàng)作。同時重點講解了眼睛的制作方法,讓孩子們如何去制作一雙適合自己臉形的眼睛,同時能把握好眼睛的大小等等。接下來我又出示了四個不同形狀的面具模型,讓孩子們去大膽地想像我要用哪一個模型,做一個什么面具?通過孩子們的交流打開孩子們想像的空間,面具其實可以多種多種,有動物面具、有植物面具、有人物的面具等等。孩子們在最后的操作中制作出了動畫片中的機器人、還有小狗、小豬、大象、西瓜、花兒面具等等,當孩子們戴上可愛的面具后,孩子們的那種開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個活動雖然在孩子們熱熱鬧鬧的講、做中顯得次序井然,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問題。
1、整個活動留給孩子們操作的時間過于簡短。
在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由于教師給孩子們的提問有三個。1、你喜歡哪一個面具?為什么?2、你覺得哪兒最有趣?3、還有什么不一樣?三個問題的出現重復廢時。完全可以合并成一個問題。你喜歡哪一個?你覺得它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眼睛的位置講解與操作方法更應該合理。
我重點講解了眼睛的寬度之間的把握,而忘記了讓孩子們在比對眼睛寬度的時候,應該首先先確定面具在臉上放置的高低。避免孩子們制作出的面具,眼睛的位置有的在臉的中間、有的在最上面或者下面等等。
3、要特別注意孩子已有經驗的整合。
孩子們在制作眼睛時我讓孩子們先挖一個洞再進行剪,但是由于操作工具的特殊,所以孩子們基本都很困難地在挖,此環(huán)節(jié)浪費了孩子們十分多的時間,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們運用已經學過的先對折剪,再挖的經驗。
4、注意同伴間的相互合作。
孩子們在比對眼睛的位置的時候,由于自己又要掌握位置,又要用手固定住地方,確實給孩子帶來一定的操作困難,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之間相互合作,你幫助我畫,我?guī)椭惝?,動作又快又好,而且還會讓孩子們體驗到相互合作的快樂,增強同伴間的溝通。
5、注意活動細節(jié)的處理
孩子們在剪耳朵等一對對的東西時,可以讓孩子們運用折后剪、孩子們在操作時,應該時刻注意讓孩子們注意班經的衛(wèi)生等等。自己操作結束后,一定要讓孩子們進行對桌面的整理,并將自己的操作工具分類收拾等等。
美術《面具》教學反思3
藝術貴在創(chuàng)造,學會運用自己那顆美妙智慧的心,才會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閃光,才會使平庸的人變成杰出的人,個性才會得到發(fā)展和升華。如果沒有創(chuàng)造就失去做人最大的意義,創(chuàng)造使一個人充滿智慧,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提出新穎、獨特的想法,使人的心靈得到升華。它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個美術教育者,應著力于抓住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調動起兒童的心靈世界,從而實現兒童美術教育情感智力的發(fā)育。
本課教學設計通過看看、做做、想想,采用啟發(fā)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了解面具的一些基本知識,并能展開想象去自己設計面具,雖然制作水平稚嫩了一些,但是他們戴上自己設計的面具時的成就感,正是我所期待的。如果把學生的面具展示活動安排在戶外,效果會更好。
美術《面具》教學反思3篇 面具美術教案反思相關文章:
★ 美術添畫課后的教學反思3篇(二年級下冊美術添畫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