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下面是會員“tongdan”整理的大學暑假實踐心得體會,供大家閱讀。

時光如梭,告別短暫的暑期打工生活,我回到校園,回想著剛剛過去的打工經歷與即將來臨大三學期的學習生活,不禁感慨萬千......
作為一名大學生,與中學生的不同之處在于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如今素質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社會實踐活動被普遍視作高校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優(yōu)秀人才的有效途徑。暑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校園教育向課堂以外一種延伸,也是推動素質教育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有助于當代大學生觸碰社會、掌握社會,同時又是大學生學習知識和鍛煉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區(qū)、回饋社會的一種良好方式。因此,我參與了這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因為我們追求的是相同的目標與信念。
在這短短一個月內,我遇到過挫敗,經歷過疲倦,出了一身汗,但我也因此成長了。打工的生活充滿著喜悅與焦慮,有歡樂也有辛勞,也許這就是打工的真實體驗吧。我無法預計有多少人也有過這樣的體會,不過總而言之,這段打工經歷對我來說是人生中邁向社會的重要一步,值得我細細回憶。如今回憶起這一個月的打工生活,其間體會到的生活真諦是我在校園期內沒法深刻領悟的。這次切身體會讓我有了更加深入的體會,這不僅僅是一次實踐,更是一次寶貴的人生經歷,成為我終身的財富。
在暑假期間,我在一家甜點店打工。那邊工作盡管看似簡單,但反復進行的相同動作卻十分單調,難免讓人感到厭倦。然而,在工作上,大家不僅僅只是達到目標,而是更應主動尋求積極的感受。在具體期內,具體接觸的活動其實有很多,包括了各個領域。比如,在幫助顧客點單時,不但要確認訂單是否正確,還要宣傳店里新推出的產品和活動。怎樣讓顧客滿意的同時,提高銷售額,推動新品的選購,是十分重要的目標。這也是商家所追求的效率,怎樣在短時間內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在打工的過程中,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動手和實踐能力,也學習到了與人相處和處事的方法。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當意識到自身價值。人是很執(zhí)著的生物,但如果你只在乎投入而不關注收益,那么自然會結交到不少朋友。在對待朋友時,也要避免斤斤計較,彼此了解,寬容,不要強求對方給予跟自己相同的真心,明白給予遠比得到更讓人開心。無論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具備主動性和積極性,塑造成功的自信,并學會與周圍人溝通思想、關心他人、適用別人。
盡管暑期只有短短一個月,但在這期間讓我深刻感受到掙錢的不易,意志的訓練,及其社會經驗與工作經驗的積累是極其重要的。這些經歷形成了大學生的“無形資產”,為日后進到社會鋪設了一座橋梁。在面對更加嚴峻的就業(yè)前景和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時,我覺得大學生應當轉換觀念,不要把暑假打工簡易視作賺錢或積累社會經驗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借此機會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和社會實踐能力。
大學暑假實踐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