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認識水教學課件共4篇(小學科學認識水教學設計),歡迎參閱。

認識水教學課件共1
《燒開水》課件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能全面細致地觀察燒開水實驗過程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
2、能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3、利用統(tǒng)計的方法整理有關資料。
4、了解溫度的改變可使物質(zhì)(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
5、知道水的沸點。
6、會使用溫度計測定水溫。
7、愿意合作與交流。
教學準備:
燒瓶、鐵架臺、酒精燈、溫度計、水。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經(jīng)過前面實驗中那樣凈化處理的水還不能直接飲用。怎樣得到能飲用的水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將水燒開。(板書課題)
2、提出問題:燒開水是常見的事情,你注意觀察過燒開水時的現(xiàn)象嗎?
二、實驗探究,解決問題
1、組裝實驗裝置,并介紹實驗器材的使用。
2、講述溫度計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溫度計的上端;(2)眼睛要平視;(3)液泡不能接觸杯壁或杯底。
3、實驗操作:(注意觀察燒開水時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在課本33頁圖中的相應刻度上用點做記號)
4、匯報交流燒開水時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水面逐漸上升,水底漸漸冒泡,加熱到一定時候水面冒“白氣”,沸騰一會兒,水會變少等等)
5、講述:水燒開了,我們也可以說水沸騰了,水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水的沸點在通常情況下是100攝氏度。水沸騰后,水溫保持不變。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交流:水溫的變化過程。
2、除了水溫的變化,還觀察到了哪些現(xiàn)象?把觀察到了的現(xiàn)象和大家交流。
3、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
教學后記:
1 / 5
2 / 5
3 / 5
4 / 5
5 / 5
認識水教學課件共2
識直角教學設計
認
學習—————好資料
認識直角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生活實例,經(jīng)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直角的過程,直觀認識直角,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jié)合操作活動,會借助三角板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教學重點: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 教學難點:接近直角的角的判斷。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小棒 問題串:說一說,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比一比,認一認。
折一折,畫一畫。 教學過程:
一、設問導入
師:關于直角你有哪些問題? 生:提問,如:什么是直角? …… 師:(歸納板書問題) 二、認識直角 1.認一認直角。
師:(出示課件)這里有角嗎? 生:指圖形匯報
師:這些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生:都是直角;都是方方正正的……
結(jié)合生的回答得出:1條邊橫的直直的,另1條邊豎的直直的,中間所形成的夾角是方方的。
精品資料
學習—————好資料
師: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角嗎? 生:直角。
師:對,這就是直角,是角這個大家族里很特殊的一類。(板書:直角) 2.認識直角各部分。
師:(出示課件)請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直角各部分的名稱。 生:直角有1個頂點、兩條邊(補充,直角邊)……
師:為了區(qū)分直角和其他角的不同,直角上一般會標上這樣的符號(課件演示),看看它和以前學的一般的角的符號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學的角的符號是彎彎的,現(xiàn)在是方方的。 師:這就是直角特有的符號——直角符號。 生:書空直角符號。
3.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
師: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直角? 生1:數(shù)學書封面的四個角。
生2:每個三角尺上都有一個直角。(生邊說邊指給大家看。) 生:感受三角板上的直角。 4.怎樣判斷直角。
師:(出示題單1)說一說,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生:(獨立思考1分鐘)交流匯報,角2是直角。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直接看出來的;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展示)。 師:還有直角嗎?
精品資料
學習—————好資料
生:∠4也是直角,只是放斜著的。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投影展示)。
小結(jié):我們手上就有一件很方便的法寶——三角尺,三角尺是判斷直角的工具。頂點和頂點重合,邊與一條直角邊重合,再看看是否另一條和另一條直角邊也重合。
二、認識鈍角和銳角 1.認識鈍角
師:角1是直角嗎?
生:不是,比直角大(是直角的哥哥)
師:小朋友真能干,這些直角的哥哥的名字叫——鈍角,鈍角比直角大。 師:一起來書空“鈍”吧。(板書:鈍角)鈍角——比直角大(板書:比直角大) 3.認識銳角
師:角3是直角嗎?
生:不是,比直角??; 角3師銳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
師:銳字這樣寫,老師課前查了字典,銳就是銳利、尖銳的意思,所以銳角看上去都是小小的、尖尖的。
生:書空“銳”。
師:你能給直角、銳角和鈍角排序嗎?
生:鈍角最大、銳角最小、直角是中間的,不大不小。 三、操作活動
精品資料
學習—————好資料
1.擺角,感悟三類角之間的關系。
師:小朋友,拿出你的小棒,讓我們自己也當一回小魔術師吧。請擺一個直角。
生:操作(擺直角)
師:怎樣判斷你擺的是不是直角呢?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下。(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驗證) 師:把直角馬上變成銳角。同桌互相檢查。 生:(操作) 師:你是怎么變的? 生1:把兩條邊都往里壓。
生2:一條邊不動,另一條邊往里壓。 師:再擺一個直角。 生:馬上自行驗證。
師:把直角馬上變成鈍角。同桌互相檢查。 生:(操作) 師:你是怎么變的?
生1:把兩條邊都往外拉,往外張開。 生2:一條邊不動,另一條邊往外拉。 3.畫角,鞏固三類角的概念。
師:同學們真能干,會找角,會變角,那你們會畫角嗎?請拿出學歷單,分別畫出一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鈍角。 (1)學生自由畫角,師巡視。
精品資料
學習—————好資料
(2)反饋。
師:(抽取學生作品,盡量包括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銳角、直角和鈍角)這是什么角?
生:判斷說角的名稱; 師:學生意見不一,怎么辦?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下。
師生共同小結(jié):當我們不能馬上判斷它是什么角時,一定要請我們的老朋友,三角板上的直角來幫幫忙! 師:板演三種角的畫法。 四、鞏固認識、拓展提升
1、師:(出示練習3)用三角板比一比,填一填。
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銳角有∠1和∠4,直角有∠5,鈍角有∠3,同學們有疑問嗎?
生:有問題的話三角板演示,沒問題進入下一題。 2、師:(出示練習4)按要求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同桌一起匯報,邊匯報邊標注角。 五、全課小結(jié)
師:暢游在角的世界中,有哪些收獲呢?
生1:我學會了區(qū)分銳角和鈍角,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生2:我記住了直角都同樣大。
生3:我學會了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另一個角比一比,看看另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精品資料
學習—————好資料
師:給角的三兄弟排排隊。誰是老大?誰是老二?誰是老三?(板書:鈍角>直角>銳角。)
師:角的世界中還有很多有趣的知識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探索。
精品資料
認識水教學課件共3
“認識計算機課件”教學設計
本課件讓我們學習計算機系統(tǒng)基本組成,認識常見的計算機硬件設備,進一步理解硬件與軟件之間的關系,掌握計算機常用設備的連接和使用方法。
1.認識計算機硬件
學習準備
任務實施
討論與練習
探究與合作
小結(jié)與測試
自我評價
2.學習連接常用外部設備
學習準備
任務實施
討論與練習
探究與合作
小結(jié)與測試
自我評價
認識水教學課件共4
烏鴉喝水的教學課件
一、課題的提出
1.小學語文(主題)第一冊19課的說法: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墒牵孔永锼欢?,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了一個辦法。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銜起來,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2.理想的說法:如果石子與瓶壁之間、石子與石子之間、石子內(nèi)部不存在空隙,無論瓶內(nèi)的水有多少,只要有足夠的石子,烏鴉都能喝到。但這種說法是不可能的。
3.現(xiàn)實的說法:石子與瓶壁之間、石子與石子之間、石子內(nèi)部都存在空隙,石子放入瓶內(nèi),一小部分水被石子吸收了,另一部分水進入石子與瓶壁之間、石子與石子之間的空隙。當空隙總和大于瓶內(nèi)水量時,水全部進入空隙,石子就露出水面,烏鴉就喝不著水了。當空隙總和小于瓶內(nèi)水量時,水的一部分進入空隙,水面就高于石子在瓶中的高度,烏鴉就能喝著水了。
4.四年級的學生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問:用這種方法烏鴉喝得著水嗎?答:喝得著。問:為什么?答:烏鴉把石子放入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答:一年級的課本里是這么說的;幼兒園的故事里是這么說的。
第二種說法:問:用這種方法烏鴉喝得著水嗎?答:不一定喝得著。問:為什么?答:瓶子的水太少,烏鴉就喝不著水;水比較多,烏鴉就喝著水了;烏鴉能否喝著水與水的多少有關。
第三種說法:問:用這種方法烏鴉喝得著水嗎?答:喝不著。問:為什么?答:瓶子里的水很少,石子放入水中水面逐漸升高,當水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升高了,石子露出了水面,這樣烏鴉就喝不著水了。學生為什么會這么說?
學生對教科書上所說的深信不疑,從來不懷疑教科書上寫的、老師所講的、社會上流行的、祖輩流傳的。
教師只顧教書,沒有考慮教材的局限性、合理性,甚至正確性,忽視了現(xiàn)在的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水平的研究,忽視了對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的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教育重視應試教育,忽視了素質(zhì)教育;重視知識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的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稙貘f喝水》由此而來。
二、設計意圖
1.通過師生談話,引起學生對“烏鴉喝水”的思考,暴露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過程,并對“烏鴉喝水”產(chǎn)生懷疑。
2.讓學生用實驗的方法驗證對“烏鴉喝水”的懷疑,并讓學生探究“瓶子里有多少水烏鴉才能喝著”的問題。
3.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書上所說的、社會上所流傳的、祖輩流傳下來的以及別人的經(jīng)驗不一定是正確的,要敢于懷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用實驗給予證實或證偽。
三、材料設計
1.驗證烏鴉是否能喝到水材料:每組小口瓶1個(瓶內(nèi)有水)、玻璃彈,共16組(每組瓶內(nèi)水量不同)。材料說明:各組小口瓶內(nèi)水量不同的目的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烏鴉不一定能喝到水,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內(nèi)水量有關。
2.探究瓶內(nèi)至少有多少水烏鴉才能喝得到材料:每組小口瓶1個、玻璃彈若干,共16組。材料說明:讓學生用多種方法探究瓶內(nèi)至少有多少水烏鴉才能喝得到
認識水教學課件共4篇(小學科學認識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認識水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