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認識圖層》教學設計2篇 圖層的使用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

《認識圖層》教學設計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課題《認識圖層》選自云南省實驗教材八年級《信息技術(shù)》第2冊第二單元第6課“圖片的簡單編輯(二)”和第7課“圖片的合成”兩課內(nèi)容。
“圖層”概念在圖片加工技術(shù)中運用廣泛,是學習Photoshop軟件的基礎,它也是幾乎所有圖形圖像軟件都會運用的概念,是圖形圖像加工軟件高端運用的核心。掌握好這個知識及相關(guān)的操作就等于把握了圖片加工技術(shù)的鑰匙。為此我將教材中涉及“圖層”概念的內(nèi)容綜合在一起,專門用一節(jié)課學習,作為學習圖片加工技術(shù)的基礎與入門課。
二、學情分析
本內(nèi)容的教學對象為初中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認真聽教師講授的時間短,動手欲望強烈,并且非常喜好計算機游戲。
針對學生的這些認知特點及心理特征,我將教學內(nèi)容融入到了三個教學游戲中。并且縮減教師在課堂中的演示教授時間,放手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時自己探索、學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圖層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運用移動工具及圖層浮動面板選擇圖層的技能
掌握圖層移動、旋轉(zhuǎn)、等比例縮放等操作技能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通過完成拼圖游戲的過程理解圖層間的相互遮蓋及相互不干擾關(guān)系
體驗運用圖層拼合圖片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通過教學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圖形圖像技術(shù)的興趣
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計算機游戲與學習生活的關(guān)系
四、教學的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圖層的概念作用
理解圖層的相互遮蓋關(guān)系
掌握圖層移動、旋轉(zhuǎn)、等比例縮放等操作方法
五、教學方法
1、教法設計
信息技術(shù)是一門培養(yǎng)人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會做”,還要使學生知道“為何做”??紤]到我校初中年級學生的現(xiàn)狀,我在本節(jié)課中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指導設計課程,即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認真考慮“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及“教師教學的支撐點”。采取任務推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體驗,產(chǎn)生學習和實踐的愿望。教師在課堂中通過直接演示、提問、技巧提示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渴望,并且培養(yǎng)學生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針對以上思考,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投影和屏幕廣播的手段進行直觀演示,對學生的操作做適當?shù)难a充,引導學生學習的正確方向,滿足部分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
(2)任務驅(qū)動法
引導學生通過完成教師準備的教學游戲任務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3)問題引導法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通過“提出疑問”來啟發(fā)誘導學生,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變學生“學會”為“會學”。
2、學法設計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zhuǎn)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知識遷移法。學生根據(jù)教師要求和提示完成教學任務,自己探索和實踐“圖層”的移動、縮放、旋轉(zhuǎn)等操作技能。通過回答教師的問題,思考歸納“圖層”的概念及作用等知識要點。將以往學過關(guān)于圖片加工的操作遷移到本課的學習中,形成新的知識與技能。
六、教學準備
硬件環(huán)境:具備屏幕廣播的多媒體機房、投影機
軟件準備:Photoshop CS 8.01
素材準備:通過廣播軟件將教學任務文件分發(fā)到每臺學生計算機
七、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導入新課(1分鐘)
布置教學游戲:(1)打開Photoshop,(2)完成“游戲01.psd”、“游戲02.psd”、“游戲03.psd”三個拼圖游戲。
學生觀察學習
以游戲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講授新課(4分鐘)
通過屏幕廣播以下操作:
1、引導學生說出打開Photoshop的方法。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軟件打開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開始”→“程序”找到Photoshop的軟件啟動圖標。2、引導學生說出打開文件的方法:“文件”菜單中的打開命令。3、演示用移動工具移動拼圖碎片的操作方法4、演示通過“圖層”浮動面板選擇不同拼圖碎片的操作方法。
學生回憶已有知識、技能,遷移學習新知識、技能
引導學生將以往知識遷移到新軟件運用中;演示必要的軟件操作技能,保障學生順利完成任務。
學生實踐(30分鐘)
利用大屏幕投影Photoshop的技巧提示及教學引導問題:
移動拼圖碎片:用“工具箱”中的“移動工具”
旋轉(zhuǎn)拼圖碎片:完成這個操作是不是對拼圖的碎片做變換?找找看菜單中哪里有變換命令?
變化拼圖碎片的大?。赫艺铱丛诓藛沃杏袥]有能完成這個操作的命令?
問題:教學游戲中的碎片是老師按等比例變化大小的,你如何按等比例調(diào)整碎片?
問題:當拼圖的碎片很多時,你如何快速的選擇相應的碎片?
問題:為什么一開始看不到有的拼圖碎片?
問題:你對拼圖碎片做“旋轉(zhuǎn)”或“縮放”操作時,其他拼圖碎片會不會受到影響?
問題:為什么不能移動人物臉部的嘴巴?如果你對人物原來的嘴巴旋轉(zhuǎn)和縮放是否會影響人物的面部特征?
學生完成教學游戲任務一
學生完成教學游戲任務二,思考回答教師所提問題
學生完成教學游戲任務三,思考回答教師所提問題
通過技巧提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圖層”的相關(guān)操作技術(shù)
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自己思考什么是圖層和圖層作用
課堂小結(jié)(3—5分鐘)
“圖層”的概念在圖形設計中非常重要,它是構(gòu)成圖像的重要組成單位。通俗地講,圖層就象是含有文字或圖形等元素的膠片。一張張圖層按順序疊放在一起,組合起來形成圖片的最終效果。打個比方說,圖層就像一張張透明的玻璃紙,透過上面的玻璃紙可以看見下面紙上的內(nèi)容。但是無論在任何圖層如何涂畫都不會影響到其它的圖層,上面圖層的畫面會遮擋住下面的圖像。最后將圖層疊加起來,通過移動各圖層的相對位置或者添加更多的圖層即可改變最后的合成效果。
圖層的移動——工具箱中“移動”工具
圖層的旋轉(zhuǎn)——“編輯”菜單 “變換”命令集中“旋轉(zhuǎn)”命令
圖層的大小變換——“編輯”菜單 “變換”命令集中“縮放”命令
學習跟隨老師一起歸納總結(jié)新知識與技能
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zhuǎn)化為學生的素質(zhì);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圖層的概念、圖層遮蓋關(guān)系及移動、旋轉(zhuǎn)、縮放操作。
《認識圖層》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圖層,能夠說出圖層面板界面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通過小組討論及自主探究,能夠認識Photoshop軟件中圖層的相關(guān)概念。
3.會利用圖層制作自己喜歡的圖片,養(yǎng)成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悉圖層面板界面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難點】根據(jù)需要,利用圖層制作圖片。
三、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回顧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教師演示修改上節(jié)課“守住綠色”的廣告效果圖(含有多個圖層),學生觀察老師修改的步驟。
引出課題——圖層的應用
(二)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圖層的作用,以及它的四種類型,分別是普通圖層、文本圖層、調(diào)整圖層和背景圖層。
(三)初次體驗,認識圖層
1.新建圖層
教師演示:圖層→新建→圖層
設置名稱、顏色、模式和不透明度等單擊確定
教師強調(diào)普通層是透明無色的,就好比一張透明的紙一樣,可以在上面任意繪制和擦除。
任務1:建立幾個新圖層,并在圖層上繪制不同的圖案,組成一幅畫。
2.圖層的顯示與隱藏
任務2:點擊圖層面板中眼睛圖標,觀察圖像窗口的變化。
(四)小結(jié)作業(yè)
小結(jié):總結(jié)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點。
作業(yè):利用“雞貓鴨.psd”學習和掌握圖層的功能。
四、板書設計
圖層的應用
一、新建圖層
二、圖層的顯示與隱藏
《認識圖層》教學設計2篇 圖層的使用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