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亡羊補牢教學設計2篇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以供參考。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1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
第四小學郭靜
說課
一、說教材
今天我即將要上的課是寓言《亡羊補牢》,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第六冊第九課《寓言二則》中的一則。這個寓言故事內(nèi)容淺顯易懂,故事情節(jié)簡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把握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同時,增加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引導他們喜歡寓言,學習讀懂寓言的方法。
二、說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
2、通過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亡羊補牢”,以及這個成語的意思。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本課的內(nèi)容、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難點為: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四、說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語文素養(yǎng),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的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體現(xiàn)新課標的三維目標,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本課,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點撥法。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通過學生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使學生形成能力。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我力求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達成三維目標。于是,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設計
1、為了和孩子們談話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拉近距離我采用了談話激趣法揭示課題。
2、然后初讀解題。
3、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孩子都具有表現(xiàn)欲,在課堂上分角色朗讀,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因此我設計了分角色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在這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既是表演者,又是觀眾。既能鍛煉了膽量,又能訓練觀察力。
4、明理,通過學生以物生情,學到的知識得到升華,突破重難點。
5、拓展補充,激發(fā)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6、書寫生字:三年級是個特殊時期,由低段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閱讀階段的過渡時期, 雖說字詞的教學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必要進行個別難寫、難認的字進行輔導。
7:總結
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孩子們,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又知道了要愛護周圍的環(huán)境。第三組課文為我們講了幾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也是我們第三單元的主題,相信大家會受到一些啟示。
2、板書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個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3、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巴鲅蜓a牢”是個成語,請給“亡”組詞(預設:
“死亡、滅亡”,請給“牢”組詞?!氨O(jiān)牢、坐牢”。)
師:那“亡羊補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呢?(預設: ①“亡”是丟失的意思,因為被狼叨走了,養(yǎng)羊人的羊丟失了。②“牢”的意思呢?是指羊圈,羊圈就是羊住的地方。對,街坊說的修羊圈就是補牢。③那“亡羊補牢”連起來就是丟失了羊后去修羊圈。你真會學習。(查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這是我們學習詞語的好方法)
4、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真會總結。
二、問題引領:《亡羊補牢》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又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自主學習。
1、請一組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課文講一件什么事?
2、小組匯報
3、養(yǎng)羊人丟羊的原因是什么?那養(yǎng)羊人共丟失了幾只羊?他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前后結果怎樣?請你找出句子讀一讀。
4.請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的預習單。教師巡視參與小組交流.四、匯報交流
1、小組交流匯報組長組織好小組成員
2、養(yǎng)羊人丟了幾次羊?第一次他是怎樣做的的呢?請其他小組繼續(xù)匯報。 其他組有補充的嗎?
對呀,羊丟失的原因,主要是羊圈破了個窟窿→這該死的窟窿讓他丟失
了兩只羊,太可惜了,誰來讀。
5、養(yǎng)羊人丟了第一只羊,又丟了第二只羊,其中還有別的原因嗎?→你說,對他不聽街坊的勸告?!鷰煛敖址弧本褪侵刚l?(鄰居)→下面就請同桌同
學一人當街坊,一人當養(yǎng)羊人來演一演,說一說,開始練習。→展示表演讀:→看了他們的表演,你們有什么要說的嗎?→
生1:這位街坊在勸別人,讓人感覺到他的真誠。
生2:街坊的勸說讓人感到他非常擔心誰再來當當街坊勸一勸。
→養(yǎng)羊人表演得怎樣?→
生1:→養(yǎng)羊人在說這句話時感受到無所謂,滿不在乎的→誰再來說一說→“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意思就是說……你說,對,意思就是不用修羊圈了。→哪兩位孩子還愿意來表演。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養(yǎng)羊人不聽街坊的勸告,不修羊圈,結果養(yǎng)羊人丟失了兩只羊后,他
心里可能怎么想,怎么做呢?展開你們的想象→
生1:如果我丟失第一只羊后馬上修羊圈,就不會丟失第二只羊了。→
生2:如果我聽從街坊的勸告,馬上改正,那就好了?!?/p>
生3: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丟了兩只羊,第三只羊可不能再丟了,現(xiàn)在得馬上去修補羊圈。
7、齊讀第5段。
1、對,養(yǎng)羊人就是這樣想,這樣做的,出示最后一段。此時的他非常后
悔,請同們讀一讀最后一自然段。
后悔的句子誰還想讀?→老師也想讀(故意去掉“趕快”。)→
生:不能去掉,因為修羊圈的事不能再拖延了。→
生2:加上趕快說明他不想再丟羊了。→
生3:加上“趕快”說明他想馬上改正自己的錯誤?!茄?,你看(看圖)養(yǎng)羊人正拿著錘子正在認認真真的修羊圈呢。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 此時他在想什么呢?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他的做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我們齊讀最后一段。
2、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nèi)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
五、明理
1、小朋友,而對正在修羊圈的養(yǎng)羊人,你心里有什么話想對他說?
生1:老大爺,如果你肯接受別人的意見,你就不會丟第二只羊。
生2:大伯,知錯能改永遠是不嫌遲的。
生3:你做錯事能及時補救,我向你學習。
2、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你說,你說。是呀,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拓展補充
1、“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原來出自于一個八字成語,后面還有四個字,你們知道嗎?
出示: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他還有另外兩種說法,你們想知道嗎?
出示: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讀讀記記)
2、孩子們我們來回顧一下學習這篇語言的過程。理解題意—理解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我們以后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寓言故事。
3、誰能把你知道的寓言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并說說你明白什么道理?
七、總結:
我們祖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像這樣的故事很多,課后希望你們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節(jié)課,我們要舉行一個寓言故事交流會。推薦《伊索寓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伴隨小學生成長的寓言故事》。有的同學手中有寓言故事,大家可以相互傳閱。
板書設計:
想法已經(jīng)丟后悔
亡羊補牢做法不補趕快堵(未為遲也)
結果又少再沒丟
《亡羊補牢》教學反思
第四小學郭靜
亡羊補牢是一個成語故事。由于這則寓言較短,所以一課時完成。在設計教學時,我根據(jù)學習寓言的三個步驟來教學。首先是理解題意。我以文章題目為突破口,直奔重點?!巴鲅蜓a牢” 這個題目是對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課題,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脈絡。因此在教學中,我就以選擇“亡,補,牢”這幾個個字意思,讓學生讀課文。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要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擇字意,又為對下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然后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組內(nèi)學習課文內(nèi)容。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讀,引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的讀、多層次的讀讓學生體會感悟,從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如臨其境。在理解課文時,采用了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例如:在理解“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這句話時,就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此句的意思。接著引出養(yǎng)羊人的這種態(tài)度對不對?你作為他的朋友快勸勸他吧。讓學生發(fā)揮合理想象,自由表達。最后聯(lián)系實際理解寓言。在總結全文時,我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讀了課文的感受,而是讓學生讀讀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后的言語,說說你對他的印象,再找他第二次丟羊后的行為,再讀你又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在對這個人的評價中,自然就總結了寓言的教育意義。為了讓學生能聯(lián)系實際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我讓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亡羊補牢事件。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去內(nèi)學習。本課我是采用回答問題與朗讀指導及學習生字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學生朗讀水平,我設計了朗讀對話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切身體會對話的語氣,增強了合作精神。生字在最后做了短時呈現(xiàn)。以上是我認為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
本節(jié)課還存有許多不足之處:1、語言運用不恰當。有羅嗦現(xiàn)象,導致課堂延時。(還有不該自己講的東西自己講了。)2、由于時間關系沒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生活中亡羊補牢的例子。這是講課中的一個失誤。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冊《亡羊補牢》教學設計
亡羊補牢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亡羊補牢教學心得體會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2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咸陽市乾縣金嶺完小王維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2.了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在體會寓意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2.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懂得“出了差錯應該及時想辦法補救,免得再受損失?!钡牡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寓:寄托。言:講道理。
寓言的特點: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
一、看圖猜成語
(掩耳盜鈴.畫蛇添足.坐進觀天.揠苗助長)
二、情景再現(xiàn)
大家剛剛看到這個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
三、板書課題,自由讀課文質(zhì)疑:誰能告訴我亡羊補牢是什么意思。亡:丟失 亡羊:丟了羊 補:修補 牢:羊圈 亡羊補牢:丟了羊后去修補羊圈。
四、讀課文思考問題。
1.養(yǎng)羊人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了羊? 2.第一次丟羊之后,養(yǎng)羊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3.第二次丟羊之后,養(yǎng)羊人又是這么想的?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五、學習課文,解決問題。
1.讀1-4段.思考:養(yǎng)羊人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2.請同學們讀課文找出第一次丟羊的原因。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請你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丟羊的事。
3.思考: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是因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丟養(yǎng)是因為什么呢?(不聽街坊勸告)
4.街坊是怎么勸告他的呢?
指名讀接訪和養(yǎng)羊人的對話。課件出示對話
養(yǎng)羊人有那么多羊,只丟了一只羊,他當然滿不在乎,而他的街坊卻著急了。
你能當當這位好心的鄰居來勸勸養(yǎng)羊的人嗎?
5.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你能給句子換個說法嗎? 養(yǎng)羊人的這種想法對嗎?為什么?(想法不對,因為他不修羊圈還會再丟,他只想到已經(jīng)丟的養(yǎng)回不來了,卻沒有想到還會在丟羊)6.養(yǎng)羊人不聽勸告的后果是什么?齊讀第四段。思考:“又”是什么意思?
(這一次丟養(yǎng)的過程跟第一次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不聽勸告,沒有及時補救過失,不好的結果就會重演。同學們這樣的道理也適應于學習。比如:作業(yè)如果做錯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時改正錯誤,下次不在出錯。
7.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畫出第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的想法。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后悔”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 感到自己以前的行為是錯誤的,說明養(yǎng)羊人認識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給句子換個說法)8.思考:養(yǎng)羊人現(xiàn)在修養(yǎng)圈晚不晚,為什么?
現(xiàn)在修羊圈不晚,這樣以后就不會丟養(yǎng)了。這一次養(yǎng)羊人思考問題比第一次有了進步,想問題更全面了。
課文中哪一句說明現(xiàn)在修羊圈不晚?(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再也”一詞說明了什么?(強調(diào)從此以后他的羊一直都沒有丟過)9.課內(nèi)拓展:
如果養(yǎng)羊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后果? 10.想一想: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小結:
一個人有錯,只要及時糾正,就不算晚。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四、拓展:
在你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
五、總結: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六、作業(yè)
1.把這則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爸爸媽媽聽。 2.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2篇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相關文章:
★ 三年級語文《亡羊補牢》教學設計2篇(亡羊補牢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 《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優(yōu)秀教學設計13篇(亡羊補牢南轅北轍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