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以下是會員“qiangcansou”整理的小班《我想長大》教案,以供借鑒。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的能力,產生良好習慣。
2、促進幼兒觀察圖片并能簡單描述內容。
活動準備
自制故事書《我想長大》。活動過程
一、導進階段
1、老師效仿青蛙、小猴子、小老鼠的叫聲,激起幼兒的熱情。
老師:嗚!這是誰在叫呢?今日,黃老師從杭州動物園請來了三位小伙伴,他們分別是?(青蛙、耗子、猴子)
二、老師表演故事一次
三、融合故事書開展敘述。
1、提問: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呢?
2、誰希望自己能長大呢?
3、小耗子用什么方法使自己迅速長大的?(小象)以后,它又去和誰比賽了呢?
4、小猴子是怎樣做的呢?之后它又與誰比賽了呢?(大河馬)
5、小青蛙想出了什么辦法呢?(幼兒效仿小青蛙的彈跳,反復練習)然后它去和誰比賽了呢?(大犀牛)
6、哦,小青蛙、小猴子、小耗子最終是否找到快速長大的方法?
7、教師總結:三個小動物最后找不到迅速長大的方法,雖然它們依舊是那么小,但它們依然期盼著趕快長大。
8、他們找不到方法,因此我們來幫助,想個辦法讓它的美夢成真怎么樣?請幼兒來提供想法。
9、幼兒探討出解決方案,隨后發(fā)布各自的觀點。
10、我們討論了那么多的方法,一定會找到一種適宜他們的方案。
課后反思:
這是一堂語言課,新課程的目的是讓幼兒主動探索和發(fā)現,但我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味講解,造成幼兒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很少,交流與互動也不足,老師敘述太多,讓孩子們在后續(xù)過程中失去興趣,專注力慢慢分散。此外,教具的準備也顯得有點粗糙,大書紙張大小和材料不一,手執(zhí)不便,視覺效果也欠佳,故事插圖里的動物表現的不足形象,易造成誤導。
小班《我想長大》教案相關文章:
★ 小班美術教案
★ 小班籃球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