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五柳先生傳教案6篇(五柳先生傳第一課時教案),供大家參考。

五柳先生傳教案1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學習作者樸素洗練的語言以及通過平淡的內容表達深刻寓意的方法。
?。ǘ┠芰τ柧汓c
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哲理性,培養(yǎng)通過生活中小事感悟哲理的能力。
?。ㄈ┑掠凉B透點
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四)美育滲透點
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之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應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汲汲”“戚戚”等詞語,熟練背誦全文,重點在于體會本文的寫人方法。對于人物的思想性格應從性格、思想、愛好、生活、著文等方面討論歸納。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了解作者的三種愛好及其淡泊、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
解決方法:教師采用啟發(fā)式講解。
2、難點:理解“贊”語和傳文的密切聯(lián)系。
解決方法:采用學生模擬寫“贊”語的方法,使傳文和“贊”語渾然天成,相得益彰,再分析原“贊語”的精到之處。
3、疑點:作者開頭便交待“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的目的是什么?
解決方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有關陶淵明的資料,了解其不慕名利的志趣、精神,領會開頭便點明志趣的樸實、率直的寫法。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準備
投影片
1、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誦讀全文,體會寫人方法,歸納人物的思想性格。
3、品味樸素、平實的語言。
4、結合陶淵明的其他詩文,以“五柳先生其人”為題作文。
要求:
?、俅盼牡那楣?jié),想象古詩詞的意境,用自己的語言把它再現(xiàn)出來。
②發(fā)揮合理想象,對原作進行適當?shù)难a充,擴展。
第一課時
導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痹娭械姆N菊人可謂有閑情逸致,我們眼前的這一悠閑老人是誰呢?(學生齊答:陶淵明)對,今天我們就全面了解一下這一不求名利的`著名詩人、作家。
?。ㄒ唬┟鞔_目標
了解作者的三種愛好,學習作者運用樸素洗煉的語言敘述內容的方法。
?。ǘ┱w感知
1、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五柳先生生活的環(huán)境和畫面及課文的朗讀。學生勾畫出生字詞,并注音。
嗜、曾、簞、黔、儔、殤
2、自由朗讀課文,了解五柳先生嗜好。
教師提問:五柳先生的愛好有幾個,都是什么?
三個,一是好讀書;二是性嗜酒;三是常著文章。
如“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痹囅?,如無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能“晏如也”嗎?
3、教師細致分析三個嗜好
(1)他的性格如何?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閑靜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現(xiàn),不慕榮利才是他的真實面貌。
?。?)他的志趣與性格有什么聯(lián)系?
因為他不追求榮利,他就無須奔忙,不用煩躁,自然也就閑,也就靜。但這種閑靜少言,并不等于他沒有志趣。讀書、飲酒、寫文章就是他的志趣。
?。?)如何理解他的好讀書,不求甚解?
這就與他的“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彼⒉幌搿皩W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嗜酒”說明了什么?
五柳先生“閑靜少言”,但讀書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說明他內心里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瀾的,內心的波瀾沒有表現(xiàn)出來,卻找到了尸個使波瀾平靜的方法,這就是嗜酒?!笆取庇钫f明不是一般的小飲,而是“期在必醉”。盡管“家貧”,也沒有改變這一嗜好,就因為在醉鄉(xiāng)中可以使心靈的波瀾得到平靜。這就是他在那種環(huán)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脫的一種方法。
?。?)他為什么“常著文章自娛”?
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娛”,不是給別人看,更不是獻給管理者,去求官得祿。這一點也說明了他內心的確有“會意”,有話要說的,只是不愿對別人說,寫文章給自己看。
“閑靜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娛”,就是這種心情的反映。他實際上是有痛苦的,但能從讀書、飲酒、寫文章當中得到解脫。
?。?)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ㄈ┛偨Y、擴展
總結:作者語言樸素、洗練,圍繞讀書與飲酒一路寫來,不用典故,不假藻飾,文筆舒放自然,內容看似平淡,實則含義深刻,表達了作者安貧樂道,自得其樂的生活態(tài)度。
擴展:學生聯(lián)系諸葛亮《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談談自己的感受。(態(tài)度可與此相反,如崇尚英雄。)
第二課時
導語
上節(jié)課我們研讀了五柳先生的三個愛好,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讀他為什么自號“五柳先生”及其精神實質。
?。ㄒ唬┟鞔_目標
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ǘ┱w感知
1、教師提問:他為什么自號“五柳先生”?
2—3名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文章開頭第一句,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不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貫,“亦不詳其姓字”,他是一位隱姓埋名的人。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而他竟與這種風氣背道而馳,這就暗示他是一位隱士?!罢呌形辶鴺?,因以為號焉”,就這樣隨便地取了一個字號。他不僅隱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視姓字,用莊子的話說,“名者,實之賓也”。但他為什么看中五柳樹呢?也許他宅邊并無桃李,只有這么幾棵柳樹,這與后面所寫“環(huán)堵蕭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簡陋,生活貧窮,這五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的色彩。
2、以五柳為號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風貌?
以五柳為號,可見他家居環(huán)境的清靜、淡雅、簡樸,由環(huán)境可見他淡泊的志趣、不慕榮利的生活態(tài)度。
3、贊語的含義
對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敘述以后,文章結尾也仿史家筆法,加個贊語。這個贊語就是黔婁之妻的兩句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這兩句話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
4、作者與五柳先生
陶淵明實際是借五柳先生寫自己,這在南朝梁代蕭統(tǒng)的《陶淵明傳》中已指出:“淵明少有高山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安貧樂道的人生態(tài)度的反映。
(三)總結、擴展
總結:陶淵明以五柳先生自況,“閑靜少言,不慕榮利”為其內蘊的根本;“好讀書”、“性嗜灑”、“著文章自娛”是其外在的表像,引黔婁為知己,自比古之民,是對著自身生活道路的評價。但從中也流露出對世事的不滿以及生存于當世的孤獨。
擴展:交流有關陶淵明的知識。
利用15分鐘的時間寫出《陶淵明小傳》的白話文章。
五柳先生傳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五柳先生甘守貧賤、不慕榮利、曠達自任的品德和情趣
⑴、破房、破衣、陋食自得其樂。
?、?、文靜而不多言談尋求真知。
?、?、嗜酒曠達不矯情、不放肆。
2.學習本文簡練生動的語言。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簡練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古人的性情品德
教學過程:
1.簡介傳文體的特點。
2.簡介作者。
3.簡介此文寫作的背景。
4.教師范讀課文。
5.應注意的`字詞
輒()吝情()短褐穿結()簞()晏()黔()汲汲()儔()銜觴()歟()
6.分析課文結構
?、拧ⅲ?節(jié))介紹了五柳先生的家境、習性及其志趣。
?、?、(2節(jié))用史傳的結尾格式加了一個贊語,集中陳述了傳主安貧守節(jié)的性格特征和卓爾不群的理想。
7.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應注意如下詞語:
何許:何處
許,地方,處所。
詳:詳細地知道。
因:因此
以為:以之為,把它作為。
號:別號,人名外的自稱。
焉:語氣詞,表決定,相當于矣。
?。ㄒ朗穫黧w例開頭介紹傳主的性字、籍貫。)
不求甚解:不追求過細的理解。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執(zhí)著于對一字一句的解釋,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
會意:對書中的精神實質有所領會。
性:人的本性。
嗜:喜愛,愛好。
舊: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或:有時。
置酒:準備酒。
招之:邀請他。
造:到去。
輒:每每,總是。
盡:指喝完。
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點也不。曾不連用加強否定語氣。
吝情:感情上計較,指留戀、顧戀。
環(huán)堵:房屋四周。堵,墻壁。
蕭然:冷落、空曠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結:指衣服破爛。穿,破。結,縫補。
簞:盛飯食的圓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蘆。
晏如:安然自樂的樣子。晏,平靜,安逸。如,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
自娛:使自己歡娛。
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
自終:自己過完一生。終,終了,結束。
(家境、習性、卓爾不群的志趣)
8.講讀課文的第二部分
贊;史傳文章結尾的評語。
戚戚:愁苦的樣子。
汲汲:急迫追求的樣子。
極:推究。
茲:代詞,此,指五柳先生。
若人:這樣的人,指黔婁。
儔:類。
銜觴:口銜酒杯,指飲酒。觴,酒杯
以樂其志: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樂,使快樂。志,心意,志向。
9.板書
性字、籍貫無性字、無籍貫
家境
貧寒
習性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五柳先生
好讀書
?。ú磺笊踅?,求真知、會意于精神)
卓爾不群
志趣
好喝酒
?。ㄈ涡詴邕_、不矯情、不放肆)
好寫文章
?。H示己見、忘懷得失)
10.布置作業(yè)
略
五柳先生傳教案3
教學目的:
1、熟讀全文,掌握生字的讀音,理解文中語句的意思。
2、領會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精神以及他消極避世的思想。
3、教育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追求高雅的志趣。
教學重點:
1、熟讀全文,把握課文內容。
2、領會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精神。
教學難點 :從正反兩方面來對照體會五柳先生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教學設想:從讀入手,了解文章大意,以突出文言文特色;通過引導學生領會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精神,感悟他消極避世的思想,并貫穿寫人的方法,從而延伸到運用語言的目的上。
教學模式:感知 - 品析 - 延伸
教具準備: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
1、 回憶古詩《〈歸園田居〉(其三)》,引出作者陶淵明。
2、 就《桃花源記》一文提問: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二、感知
采用多種形式讀課文,正字音,理解語句的意思。
三、品析
1、 引導學生分別從生活、愛好、性格等方面來領會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精神。
2、 結合圖片,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
3、 討論:對五柳先生性格中的一點或兩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說說理由。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任選兩題或三題)
1、 背誦全文。
2、 完成課后練習三
3、 給自己或他人寫一篇小傳。
4、 以好朋友的身份給他寫封信和他聊一聊,表達你對
他的看法。
附板書: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生 活 貧 窮
愛 好 讀書 嗜酒 著文章
性 格 閑靜少言 不慕榮利
精 神 安貧樂道
五柳先生傳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體悟主人公性格志趣和安貧樂道的精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
3、學習抓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的寫人方法。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體會陶淵明的思想性格。
2、積累字詞,理解內容。
教學難點:
1、陶淵明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
2、“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的理解。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朗讀和整體把握。第二課時翻譯及字詞。
一、導入:李白詩云“何時到彭澤,狂歌五柳前?!?同學們可知詩句中寫的人是誰?
彭澤令,五柳先生,是陶淵明。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桃花源記》,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景色怡人,遠離戰(zhàn)爭,人人安居樂業(yè)的世外桃源。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五柳先生傳》,進一步了解陶淵明的生活狀態(tài)、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1、陶淵明,名潛,別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人稱“靖節(jié)先生”。曾經做過彭澤令,東晉文學家。
2、代表作:《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共五首,《桃花源記》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讀音
輒zhé盡 短褐hè黔qián婁 曾zēng不 簞dān瓢 儔 chóu銜觴shāng
2、朗讀檢查。齊聲讀,老師正音。
四、朗讀訓練。
1、自讀,從節(jié)奏,語速,語調,讀音等方面訓練,讀出感情。
2、指名讀書,其他人聽后評議(2 ~3人)。
3、老師范讀,聽并用 劃出節(jié)奏。師教讀。
4、齊聲讀。
五、解讀志趣
先生無名無姓,不知哪里人,得號緣由:“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以柳樹為號,柳之扶風正如隱士的高潔飄逸,先生又有哪些志趣呢?
1、找出文中表現(xiàn)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說說你是否喜歡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2、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3、志趣(三大志趣)
好讀書-----“不求甚解”,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
飲酒---------“性嗜酒,造飲輒盡,期在必醉”---------率真放達
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自得其樂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足見一斑。
4、生活狀況:“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簞瓢屢空,”但是他“晏如也”
---------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
5、“贊”語中哪句與傳文中“不慕榮利”相照應?并談談你的看法。
不慕榮利------“不汲汲于富貴”
6、寫作特點:多用否定句,“不”字為一篇眼目(共九個)
六、作業(yè)設計
1、讀注釋,自主翻譯。(為第二課時準備)
2、背誦課文。
七、板書設計
五柳先生傳
性格不慕榮利
好讀書
志趣 性嗜酒 率真放達
著文章
生活 環(huán)堵蕭然 安貧樂道
八、教后反思
五柳先生傳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會意、汲汲、戚戚”的詞義,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⑵ 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⑶ 熟讀、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
?、?指導同學重視誦讀,培養(yǎng)對文言文的語感,提高朗讀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指導同學課外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同學自主分析資料,主動探究,養(yǎng)成獨立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同學探究意識。
⑶ 體會文章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掌握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語言特點。
?。场⒌掠繕耍簩W習作者守志安貧、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五柳先生的高風亮節(jié)、精神實質。
?。?、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鑒賞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理解關鍵語句的含意。
?。?、引導同學探究《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為他人作傳,還是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
【教學方法】
?。?、文獻法。組織同學課前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如陶淵明簡介、作品介紹、陶淵明的思想、歷代文學家對陶的評價等等。在占有資料的基礎上,組織同學研討探究,力求有所發(fā)現(xiàn)。
?。?、朗讀法。這是陶淵明的一篇名作,文字平淡而富含真意,樸實而又凝練,需要在多次朗讀中,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的情操。要保證課上時時有瑯瑯書聲,營造濃濃的學習氛圍。
?。?、討論點撥法。對課文的翻譯、對文意的理解,可讓同學自主閱讀,在討論交流中完成,通過生生互動,培養(yǎng)同學合作探究的意識。對于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作必要的點撥指導,師生互動,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同學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率。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布置】
?。闭n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翻譯課文,整體掌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指導同學背誦;資料匯演,設置開放性問題供同學探究考慮,深層研討,突破難點;品味鑒賞,賞析課文個性鮮明的寫法和語言特色。
一、導語設計
設計1: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家,詩歌獨開一派,散文造詣也很高。以前我們學習了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和《桃花源記》,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著名的文學傳記作品──《五柳先生傳》。
設計2:今天,我們學習《五柳先生傳》。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文章。作者故意隱去了傳主的家世、生平事跡等一般傳記要素,而著重表示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語言樸素洗練,內容看似平淡,實則蘊涵深刻。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位什么樣的人物呢?讓我們去看個究竟。
二、明確學習目標
?。ǘ嗝襟w顯示)
1、背誦課文。
?。?、體會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3、學習本文語言平淡而蘊藉、多用否定句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整體掌握文意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或播放示范朗讀帶,同學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掌握好語調。
教師抽查同學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⑴ 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嗜酒 輒盡 吝情 短褐 簞食 汲汲 歟 黔 儔
?、?給下列多音字組詞:
傳:chuán( ) 號:háo( ) 好:hǎo( )
zhuàn( ) hào( ) hào( )
樂:lè( ) 期:qī( ) 少:shǎo( )
yuè( ) jī ( ) shào( )
教師任選幾位同學回答。 明確:
?、?shì zhé lìn hè dān jí yú qián chóu
?、?傳說、傳記 呼號、號召 好壞、喜好 快樂、智者樂山 日期、期年年少、多少
?。?、同學大聲讀課文,對照注釋,查閱工具書,疏通詞句,自行翻譯課文,并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小組內交流,依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步驟進行。如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可提問其他組的同學,也可向老師請教。
3、教師把同學分為兩大組,展開課堂競賽,激發(fā)同學參與熱情,督促他們深入課文,理解詞句,掌握文意。
競賽試題如下,多媒體逐題顯示,顯示一題完成一題。
?、?解釋句中加粗詞的含義。
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诿坑袝?/p>
③親舊知其如此
?、茉祜嬢m盡
?、萜谠诒刈?/p>
?、薅毯执┙Y
?、咩曈x賦詩
?、嘁詷菲渲?/p>
⑨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猸h(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
?、?一詞多義。
之:或置酒南昌招之 黔婁之妻有言
言:閑靜少言 黔婁之妻有言
其:親舊知其如此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甚:生吞活剝 所欲有甚于生者
意: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目似瞑,意暇甚
得:家貧不能常得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志:以樂其志 頗示已志
去: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時去人近
⑶ 古今異義:
贊曰“亦不詳其姓字”
?、?翻譯下列句子: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③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每一組底分為100分,每一道題單號題由第一組完成,雙號題由第二組完成,每一小題分值5分。由小組推選代表答題,每組不得少于5人答題,個人得分納入小組計分,最后決出優(yōu)秀小組和優(yōu)秀個人。
同學回答,明確:
?、?許:處所;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旨意;舊:舊交、舊友;造:往、到;期:希望、愿望;穿結:打補?。挥x:酒杯;樂:以……為樂;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蕭然:空蕩、空寂。
?、?之(他,代詞;的,助詞) 言(說,說話;言語、話) 其(他,第三人稱代詞;其中的;語氣詞,表推測、反問) 甚(詳細;重要)
意(意旨;神情) 得(得到;益處) 志(標志;志向;志趣) 去(離開;距離)
⑶ 贊曰(傳記后和的評論性文字。今義指稱譽、贊美) 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別名。今指文字)
?、?①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 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 ③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身的.一生。 ④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身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
四、合作研討,理清思路,指導背誦
?。薄⒔處熢O計相關問題,引導同學理清思路,理解文意。(多媒體顯示)
⑴ 課文哪些語句表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這些語句刻畫了怎樣一個形象?從哪些方面入手刻畫這一形象的?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
?、?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不慕榮利”?你喜歡五柳先生嗎?請說明理由。
?、?課文第二段中的“贊”如何理解?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贊”語和前文有什么聯(lián)系?
同學考慮、交流,然后小組內討論,以達成共識。明確:
⑴ 文章表示五柳先生性格的語句有:“閑靜少言……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边@些語句刻畫了一個雖處于貧困之中卻悠閑自適的隱士形象。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下面集中描寫五柳先生在田園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態(tài)。分四個方面寫?!昂米x書”四句,寫他讀書自娛;“性嗜酒”八句,寫他醉酒陶情;“環(huán)堵”五句寫他安貧樂道;“常著文章”四句,寫他著文娛志。通過這四個方面的刻畫,一個堅守節(jié)操、不隨流俗的“高人”形象便鮮活如生,風神宛然。
“好讀書”而“生吞活剝”,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與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撫慰的體現(xiàn)。“性嗜酒”,五柳先生在污濁的世俗社會里特立獨行,內心必有許多愁苦,寄情于酒,“期在必醉”,是他率真放達的體現(xiàn)。“環(huán)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俺V恼伦詩省?,著文不為求取名利,而只是“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xiàn)??傊?,全文突出反映了五柳先生悠閑自適、安貧樂道、守節(jié)不移的精神實質。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同學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說出自身的看法和真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贊”是歷史傳記的一種體式,一般放在傳文之末?!百潯辈皇琴澝溃菍κ穫髡牡挠浭潞桶H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fā)。本文利用這一體式,進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質,拓展了文章的境界。贊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边@正好與前文“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實質,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教師根據同學回答,形成板書。
?。?、同學根據板書提示,復述課文,背誦課文。
五、深層探究,突破難點
?。?、《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為他人作傳,還是借史傳的形式寫自傳,請談談自身的看法。
同學出示課前收集的資料,如有圖片,交給老師投影顯示;如有文字資料,同學自身介紹或投影顯示。同學交流參考資料,實現(xiàn)資源共享,在廣泛占有資料的基礎上,考慮、討論交流,形成自身的看法。
教師也可提供資料,協(xié)助同學理解文章的主旨。
同學自由發(fā)言。
一種看法認為:本文是作者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年代距陶淵明不算很遠的南朝人沈約和蕭統(tǒng),都說陶淵明寫《五柳先生傳》是用以“自況”,當時人視為“實錄”?!段辶壬鷤鳌匪鶎?,都可以從史傳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中得到印證。因此,可以說《五柳先生傳》就是作者的自畫像。
一種看法認為,本文是作者為他人作傳,只是其中融入了個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拘人物之跡而傳人物之神,是創(chuàng)作而非實錄。
教師不宜作評判,同學能自圓其說即可。
?。?、同學自由質疑問難,可請教別的同學,也可向老師提問。
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陶淵明“好讀書”,為什么“生吞活剝”呢?
?、?“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怎么能“晏如”?
同學明確: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不求對書系統(tǒng)深入的掌握,只重在其中會己心、愜己意者,也就是從中尋找思想上的共鳴和感情上的寄托。他的“生吞活剝”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榮利思想的反映。
?、?五柳先生吃穿住沒有一樣不困弊不堪,他卻能泰然自若,安之若素,與古代圣人先賢的激勵是分不開的。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
六、品味賞析,美點尋蹤
1、同學齊背課文一遍。
2、教師為鑒賞定向:賞析本文語言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特點;學習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⑴ 本文的語言簡省凝練,試舉幾例談談。
同學明確。
生1:文章第一句講述了“五柳先生”這個名號的來歷。“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隨便起一個號,表示了先生不隨世俗的品性。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以五柳為號顯示了他的志趣。寥寥幾筆,突出顯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又隱隱散發(fā)出一股田園氣息,映襯出一個田園幽居者的形象,語極平淡,味極深厚。
生2:本文對人物的描寫,大半是總結性的語言,沒有寫一件具體事實,但每一項又都包括大量的事實,寫他讀書、飲酒、著文,莫不如此,簡約中含著豐富的內容,不但有豐滿的生活意境,而且有詩一般的韻味。
生3:本文乍讀起來,發(fā)現(xiàn)作者只是若無其事地勾勒人物形象,但細品起來,又包括了多少頌揚與自我肯定,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晏如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無懷氏之民歟?葛無氏之民歟?”敘事中有頌揚,頌揚中見傲世。
?、?本文多用否定句,試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五柳先生傳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翻譯語句,了解意思;品析語句,積累名句。
2、能力目標: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3、價值目標: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背誦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了解陶淵明安貧樂道的思想。
【教學難點】
從正反兩方面來對照體會五柳先生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教學設想】
以課文為基礎,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展內容,加深理解。力求讓學生達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讀書境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這一學期,我們還學習了陶淵明的作品《桃花游記》,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現(xiàn)在讓我們從作者寫的自傳《五柳先生傳》中,更直接的認識陶淵明。
師:為了充分利用好這節(jié)課,首先我們來看學習目標:
?。ǔ鍪緦W習目標)哪位同學來朗讀一下。
生:(讀)
(出示馮友蘭讀書方法)
師:下面我們就按照我國在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的“讀其文、知其意、明其理?!钡淖x書方法來學習這篇古文。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章,劃出不會讀的生字詞,并把它寫到黑板上。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生:(自由朗讀,劃出生字詞)
師:剛才同學們讀了文章,劃出了不會讀的字,好我們來看黑板上不會讀的字,誰來幫助解決。
生:(幫助正音)
嗜(shì) 輒(zhé) 吝(lìn) 褐(hè) 簞(dān) 頗(pō)
黔(qián)汲(jí) 儔(chóu) 觴(shāng) 賦(fù) 歟(yú)
師: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我們來聽一下文章的朗讀錄音,請同學們在難讀的句子上可以劃出節(jié)奏。
生:(聽朗讀,劃節(jié)奏)。
課文節(jié)奏劃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師:剛才,我們通過糾正字音,聽節(jié)奏,初步學習了這篇短文的讀法。下面我們根據“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聲音響亮”的要求,一起來把文章朗讀一遍。
生:(生齊讀)
師:了解了課文怎樣讀后,我們來“知其意”,了解文章講了什么。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譯課文:首先劃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字詞和句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如果小組不能解決的,請小組長把不會的字詞寫到黑板上,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助解決。
生:(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
師:我們來看黑板上同學們不懂的字詞?
生:(回答)
古今異義
1.每有會意 古: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 今:指領會別人沒有明白的意思
2.親舊知其如此 古:舊交,舊友 今:過去的,過時的
3.好讀書,不求甚解 古: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 今: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貶義)
4.造飲輒盡 古:往,到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時 ; 有的人 今:或者
6. 因以為號焉 古: 以之為,把(它)當作 今:認為,作為/把,用
7.贊曰:黔(qián)婁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傳記體文章的結尾處,表示作傳人對傳主的評論。 今:夸獎,夸贊
8.頗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
一詞多義
1.以:因以為號焉 【介詞,把、用 】 以此自終 【憑借 或連詞,不翻譯】
2.之:或置酒而招之【代詞,他】 葛天氏之民歟 【助詞,的】
3.言:閑靜少言【說,說話】 黔婁之妻有言【言語,話】
4.如:晏如也 【......的樣子】親舊知其如此 【像】
5.許: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處所、地方】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表示約數(shù),左右】
6.其:其言茲若人之儔乎【句首語氣詞,表推測】 親舊知其如此【代詞,他】
師:古文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積累。下面我們花5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背誦字詞解釋和句子的翻譯,做好古文的'鞏固工作。一會接受檢測。
生:(朗讀)
三、充分討論,體會文意
師:下面,我們來看幾道題目,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生:(作練習)
(出現(xiàn)學習任務)
1.五柳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文章介紹了他哪些方面的特點?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貧寒,嗜酒如命,讀書作文,不拘小節(jié)。
2.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寫他哪方面特點?
寫他喝酒的篇幅最長,也最傳神(體會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3.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寫到了酒,大家還記得哪些,我們來共同回顧一下。
?。ú懿俚摹抖谈栊小?,李白的《將進酒》等)大家
看看這些詩都不約而同的與一個字聯(lián)系在一起,哪一個字——愁,那么,我們來看看“五柳先生”為什么而愁呢?
4.這時候我們便可以討論一下《五柳先生傳》是不是作者的自傳?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須先簡要了解陶淵明的生平(陶淵明生平簡介)。
師:讀了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后。我們來明其理,看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具體的題目來完成學習任務。
生:(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任務)
師: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生:(回答)
師:作者的這篇自傳正也是他追求的正是那種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率真自然的生活的真實寫照。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呢,同學們找出來。其實不僅是陶淵明,很多古代文人都有過相似的追求。下面我們就搜集相關的資料,作好積累。
師:我們請同學來說一下,相關的人和他們的作品。
師:老師也收集了幾個類似的人物。
(出現(xiàn)拓展資料)
總結
師:這節(jié)課,一方面,我們會讀了文章,了解講了什么,同時了解了陶淵明等人的那種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率真自然的品質,另一方面,我們也按照了“讀其文、知其意、明其理”方法來學習這篇古文。
四、歸納特點、仿寫自我
1.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
本文之美,不是一種夸飾之美,也不是一種拙樸之美,而是一種洗煉之美。楊延芝曾說:“金銀出于礦鉛,未洗煉者不足重也?!睂O聯(lián)奎也說過:“不洗不凈,不煉不純?!北疚恼呛啙嵪礋挼牡浞丁懭宋?、抓住特點,寥寥幾筆,栩栩如生。這么有意義的方法,何不嘗試一下?
2.用極少的語言(一個段落,一句話)向全班同學介紹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個例子。
五、重溫課文,熟讀成誦
六.作業(yè)
1、背誦文章
2、把拓展的內容收集到課外知識本上,并再收集2個。
拓展材料: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杜甫——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
師:這些人都是,我們把他們積累下來。
生:(背)
七、板書設計
五柳先生傳教案6篇(五柳先生傳第一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 詳解《五柳先生傳》共3篇(《五柳先生傳》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