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4篇 一年級教案模版,供大家參閱。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1
1. 設計理念:
本文設計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內(nèi)心世界,著力通過圖文結(jié)合,引導朗讀,激發(fā)學生想像,讓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體驗感悟,培養(yǎng)想像能力、朗讀能力。
教學目標: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學習2個新部首。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體會“我”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勢情感,學會關心弱小。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是怎樣關心小鳥的。
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是怎樣關心小鳥的。
課型:新授課
教法:談話、講授、合作交流
教具:小鳥標本、小黑板、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鳥標本)同學們,請看老師手上的是什么動物?(小鳥)今天,小鳥很開心,它飛呀飛,來到了你的桌上,你會怎樣做呢?(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表揚關心小鳥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鳥飛呀飛,飛到一個小朋友家的陽臺上下班。這個小朋友會不會像我們班的小朋友一樣關心愛護他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4. 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自由朗讀課文,用筆標出生字,把難讀的生字多拼讀幾遍。
2. 聽老師范讀,注意聽清楚自己不會讀的生字詞
3. 出示生字、生詞片認讀,再去掉拼音認讀。
4. 再自由朗讀,要求讀正確、流利。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 細讀課文,感悟內(nèi)容
1. 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2.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寫了什么?結(jié)合圖理解。
3. 我看到濕漉漉的小鳥,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小組合作學習2----5段。并討論。
4. 交流匯報。
?。?)“我看到的小鳥想到它很可憐,同情小鳥。讓學生找出句子。
?。?)我看到小鳥,阻止媽媽到陽臺收衣服。找出動作的詞,指導學生讀出感嘆的.語氣。體會我內(nèi)心充滿同情、關愛的情感。
?。?)朗讀課文,有愛心的小朋友站起來。有感情的朗讀。
四、 總結(jié)全文,拓展思維
1. 學習本篇課文,你喜歡課文的小朋友嗎?你喜歡他嗎?請你用詞贊美他。
2. 我們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贊揚嗎?說說你是怎樣愛護小動物的。
小結(jié):
本篇課文寫了“我”看見一只小鳥在陽臺上躲雨,便阻止媽媽到陽臺上收衣服的事。課文圖文并茂,語言親切,感情自然趨勢,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于激學生關心弱小的愿望。
后記:
肖麗英:通過投影放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討論、研究學習課文,很快找出“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句子,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作者關心、愛護弱小的美好心靈。
朱紅英:本課出示標本,引起學生注意,有效地把學生帶入本課的教學中。設計中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內(nèi)心世界,適合
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胡梅影: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內(nèi)心世界,通過圖文結(jié)合,引導學生朗讀,激發(fā)學生想像,讓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體驗感悟,知道要養(yǎng)成關心弱小的習慣。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了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 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1. 讓學生自由朗讀。
2. 指名分角色朗讀,其它同學當小老師,評評誰讀得好。
3. 讓學生分角色朗讀。
4. 小黑板出示課后練習3帶標點的句子,請學生看尊準標點,自由朗讀,讀準確的當小老師帶全班讀,并給句子加上標點。
三、 小組合作,自學識字
1. 小組長帶領復習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的讀音,說說記憶生字的方法,提出難記的生字,請小老師指哪些生字最容易讀錯,并帶領大家認讀。
2. 認讀要求會寫的生字,請小老師給大家指出易錯的字,并帶領大家認讀。
3. 用生字口頭組詞。并說句子。
4. 指導書寫。
(1) 認識2個新部首
?。?) 觀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難寫字,老師范寫。
?。?) 學生獨立書寫。
?。?) 檢查訂正,評價誰寫的好。
四、 積累詞語
1. 朗讀課文,把喜歡的詞語摘下來。
2. 用本課的生字組幾個喜歡的詞語寫在詞語花藍里。
小結(jié):你們也很會保護弱小,課文語言親切,感情自然真摯,很適合我們的小朋友。大家表現(xiàn)的真棒。
板書:
6 陽臺上的小鳥
小鳥濕漉漉
我別嚇著它愛心
會寫字:衣身陽要笑媽
后記:
1:學生體會到了“我”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實情感,學會了關心弱小。并且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課文圖文并茂,語言親切,感情自然趨勢,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一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地讀準字音,并各自想辦法記住字形,多數(shù)學生都能正確書寫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2
教學內(nèi)容
本冊教科書第45~46頁及練習七第4~8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保龑W生經(jīng)歷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的探索過程,感受調(diào)換兩個相加的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一樣的客觀事實。
?。玻莆盏脭?shù)是6和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夠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目標
利用“一圖兩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背誦6、7的組成及分解
二、新課引入
1.教師談話。
同學們都會計算得數(shù)是2、3、4、5的加法和5、4、3、2減幾的減法了,大家會算得數(shù)是6和7的加法、6和7減幾的減法嗎?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內(nèi)容。
2.板書課題:6、7的加減法。
三、學習新知識
1.學習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圖片,左邊4個梨,右邊兩個梨
師:同學們,老師把一些梨的圖貼到了黑板上,你們看看,老師是怎樣擺這些梨的?
生:左邊擺四個,右邊擺兩個。
師:那么一共有幾個梨呢?怎樣列式?
生:一共有六個,4+2=6
師: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生:4表示左邊4個梨,2表示右邊2個梨,6表示一共有6個梨。
師:4+2表示用左邊的梨加上右邊的梨,也就是從左邊加到右邊,我們得出了算式4+2=6,那么如果我們從右邊加到左邊呢?該怎么列式?
生:2+4=6
比較:看的是同一副圖,為什么卻能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呢?(先讓學生自由討論)
總結(jié):雖然看的是同一副圖,但是由于看的方向不一樣,梨的排列順序不一樣,從左往右看,梨的排列是4和2,從右往左看,排列順序是2和4,現(xiàn)在請同學齊讀兩個算式。
師:這兩個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生:等號后面的數(shù)都一樣。不同的地方是,2和4的位置調(diào)換了。
總結(jié):從這副圖,我們知道了,一副圖可以列兩個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shù)調(diào)換了位置,得數(shù)不變。、
師:為什么4+2=6,你能從組成里想想嗎?
生:因為4和2組成6,所以4+2=6
師:你能從6的其他組成里,列出得數(shù)是6的加法算式嗎?得數(shù)是7的呢?
?。ㄗ寣W生根據(jù)黑板上的7的組成,自己列得數(shù)是7的加法算式,培養(yǎng)了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
2、根據(jù)一副圖列兩道減法算式
出示6個蘋果,左邊1個,右邊5個,中間畫一條虛線
師:同學們注意觀察一下,這副圖和剛才那副圖有什么區(qū)別?
生:中間多了一條虛線。
師:觀察得真仔細,那么你們看看,這條虛線把蘋果分成了哪兩部分?
生:左邊一個,右邊5個。
師:(用手遮住左邊的`1個)現(xiàn)在老師遮住左邊的一個蘋果,也就是要去掉一個,去掉,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減法?
師:回答正確,同學們記住,做減法時,一定要拿總數(shù)去減。這里的總數(shù)是6,所以要用6去減,去掉幾個就是減幾?,F(xiàn)在我去掉左邊的一個,怎么列式?
生:6-1=5
?。ò鍟?-1=5)
師:剛才老師是去掉左邊的一個蘋果,如果我現(xiàn)在去掉右邊的五個蘋果呢?怎樣列式?
生:6-5=1
師:回答得真棒。同學們,我們計算6-5和6-1時,怎么想比較快?
生:6可以分成5和1,6-5=1,6-1=5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能根據(jù)6的其他分解,列出其他的減法嗎?根據(jù)7的分解呢?你能列出嗎?
三、鞏固練習
教師在黑板上左邊畫3顆星星,右邊畫四顆星星,先請學生根據(jù)圖意列兩道加法算式,再在中間畫一條虛線,請學生列兩道減法算式。之后小組交流,請小組派代表起來說結(jié)果。
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學習了6和7的加減法,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根據(jù)一副圖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今天,我們又掌握了新知識。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3
第2課時 10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設計說明
直觀、形象的思維是一年級學生理解新知識的主要方式。怎樣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直觀、更容易理解,是本節(jié)課要處理好的問題。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注重以下兩點:
1.突出教學的直觀性。
數(shù)的組成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知識,紙上談兵終究收效不大。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具的作用,讓學生直觀地看到70根小棒是怎樣變成7捆的,從而直觀地感受到7個十的意義,這樣的教學安排無需過多的講解,學生已經(jīng)了然于心。
2.突出練習的趣味性。
為了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提高練習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固有的練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導者,使學生興致盎然,積極地參與練習,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鞏固新知的目的。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小棒
學生準備 題卡
教學過程
⊙復習數(shù)數(shù),導入新課
1.數(shù)數(shù):你能很快地數(shù)出圖中有多少張笑臉嗎?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在手中的題卡上操作后匯報自己的'想法。
預設
生:我先數(shù)出10個圈在一起,再十個十個地數(shù),能很快地數(shù)出圖中有50張笑臉。
2.師:有“十”來幫忙,我們數(shù)數(shù)才能又快又準。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和這位老朋友一起學習新的知識。
⊙操作實踐,學習新知
1.學習整十數(shù)的組成。
(1)師拿來70根小棒,雜亂地放在一起。
問:誰能估一估這些小棒有多少根?
生回答后繼續(xù)追問:如果想一眼看出這些小棒有多少根,得請誰來幫忙?
引導學生說出要請“十”來幫忙。
(2)師將70根小棒整理成7捆:現(xiàn)在你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了嗎?7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
(3)請學生說一說40、50、60、80的組成。
(4)小結(jié):幾十就是由幾個十組成的。
2.學習一般數(shù)的組成。
(1)師擺出4捆小棒,再擺出6根小棒。提問:誰能說一說這些小棒表示哪個數(shù)?
生回答出四十六之后師提問:四十六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
預設
生:4捆小棒表示4個十,6根小棒表示6個一,四十六是由4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
(2)說出35、58、63、72各數(shù)的組成。
3.小結(jié):幾十是由幾個十組成的,幾十幾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jīng)歷將雜亂的小棒變成整捆的小棒的過程,親眼看到整十數(shù)的組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數(shù)的理解,而且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計數(shù)單位“十”的作用。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4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10的組成。
2.通過精心設計活動,組織教學,讓學生獨立與合作相結(jié)合,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掌握10的加減法。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使命交流意識和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6頁的內(nèi)容及做一做。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紅星圖、數(shù)字卡片、動物頭飾、小紅花、小紅旗等。
教學設計
復習10的組成
1.拍手背兒歌:9和1真淘氣,7、3、8、2也調(diào)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紅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此處采用兒歌形式進行10的組成的復習,學生喜聞樂見,邊背邊做動作,他們非常感興趣,積極性很快就被調(diào)動起來,知識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課堂氣氛也很快活躍起來了。]
2.對數(shù)組成10。
教師扮作小熊貓:小朋友,我想和你們做10的組成的游戲。我出1生:我出9(同時出示9的`數(shù)字卡片);師生:1和9組成10
[通過對數(shù)游戲,體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全體學生參與到復習過程中來,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機會的教育理念。]
圖片引入
1.出示圓圈圖:9個藍○,1個紅○。
師問: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這個圖的意思嗎?
生答:a.有9個藍○,1個紅○,合起來是10個○:91=10
b.有1個紅○,9個藍○,合起來是10個○:19=10
c.有10個○,拿走9個藍○,還剩1個紅○:10-9=1
d.有10個○,拿走1個紅○,還剩9個藍○:10-1=9
2.出示小花圖,8朵紅花,2朵綠花。
師問:小朋友,你們會說這個圖的意思嗎?怎樣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組討論,并請一組將算式寫出來:
82=1028=1010-2=810-8=2
學生齊讀一次。
[通過分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說圖意的表達能力,學會與人合作,學習傾聽別人的意見,從而培養(yǎng)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識。]
3.師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圖,問:小朋友,你們能看圖寫出四道算式嗎?試試看!
請學生將算式寫在紙上,寫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別人寫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樣,并且說說自己的理由。
(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先獨立完成,然后下座位與別人進行交流)
最后,請一位學生把算式寫在黑板上,集體訂正:
73=1037=1010-7=310-3=7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4篇 一年級教案模版相關文章:
★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結(jié)7篇(一年下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
★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心得5篇(一年級數(shù)學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 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4篇(小學一年級教案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