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服裝設計教案模板3篇(服裝設計 教案),以供借鑒。

服裝設計教案模板1
《服裝設計》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漢族服飾發(fā)展的演變史和部分民族服飾。
2、培養(yǎng)健康美術情趣和積極與創(chuàng)意實踐的團隊精神。
3、感受服裝給生活帶來的精彩,體驗民族服飾的個性美。
4、在理解服裝設計八要素基礎上,結合畬族服飾風格設計服飾。
教學重點:
漢族服飾的演變,畬族服飾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意識,根據現有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教學準備:
畬族服飾圖案、不同年齡的服飾圖、服飾制作材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們學習過服裝設計的八個要素:
1、人體尺度
2、男女性別
3、年齡特征
4、色彩調配
5、流行趨勢
6、服飾個性
7、季節(jié)環(huán)境
8、職業(yè)身份
二、講授新課
1、引入: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就有很多有關服飾的講法,如:“佛靠金裝,人靠衣裝”。還有:“人靠衣裳馬靠鞍”等。都充分體現了服裝的重要性。服飾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是時代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標志之一。
2、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服裝的歷史演變及藝術特點。(用幻燈片展示):
原始服飾(自然 簡單)、周商貴族服飾(秩序井然)、秦代服飾(威嚴 莊重)、漢代士兵鎧甲(凝重)、唐代禮服(豐滿 華麗)、宋代服飾(質樸 保守)、元代貴族便服(粗壯 豪放)、明朝服飾(敦厚 繁麗)、清朝服飾(纖巧)
3、引入民族服飾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與服飾方面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同時服裝可以體現不同的地域特色。
(展示不同民族服飾):
彝族、白族、苗族、藏族、朝鮮族、維吾爾族、畬族(重點):
1、畬族頭飾
2、畬族服飾圖案
3、畬族風情
4、畬族服飾現場走秀
5、畬族簡介:畬族自稱“山哈”,意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畬族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兩省的廣西大山區(qū)。有姓“藍”“鐘”“盤”“雷”四大姓。
畬族服飾圖案的創(chuàng)造者大多是土生土長的勞動婦女,他們制的服飾用品全是為了自用,不受商品需求的制約,所以制作過程隨心所欲,獨出心裁。圖案取材于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如:“飛禽走獸、花鳥魚蟲、風云霧雨。”
精美郵票(不同民族服飾)
1、讓學生體驗燦爛的歷史文化。
2、讓學生在民族服飾欣賞中體驗到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民族服飾,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取之不盡的瑰寶。
3體會到服裝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
三、創(chuàng)作作品:
讓我們在各種民族服飾中尋找靈感,結合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創(chuàng)作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當今時尚的服飾。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同學配合得最好,完成的作品最有新穎性。
(我們擁有20分鐘的時間完成作品)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積極配合,較好的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四、作業(yè)評比:
1、展示學生服裝作品。
2、作品設計意圖。
3、學生給予評價并提出個人見解。讓學生互評,提高審美意識。
五、課堂提升:
我知道同學們在課堂短短的時間里還來不及把好的想法大膽的設計出來體現出來,這還有些優(yōu)秀的圖稿,他們都很不錯,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這份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服裝設計教案模板2
在美術課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新教材的廣泛使用,我們體會到課程改革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操作平臺,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成為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的要求。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學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資料,自主地去獲取新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等,這些都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怎樣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就成為教學中有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我和本組另一位老師仔細的研究,發(fā)現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無意識地浪費了很多資源,而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很好的啟發(fā)學生善于尋找、利用身邊的廢舊資源,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美化生活。從而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資源的良好習慣。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探究意識和自學的能力。例如 在“造型、表現”課中可以讓學生嘗試以各種材料與繪畫工具相結合,選擇適合的廢舊材料(如毛線、紙條等),來表現身邊的物品。在“設計、應用”課中,可以選用學生喜歡的廢舊材料,運用剪、粘、拼、切、卷等制作方法,圍繞一定的創(chuàng)意設想,如時鐘、椅子、立體雕塑等的設計制作來美化生活及環(huán)境,培養(yǎng)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而在“欣賞、評述”課中,欣賞藝術家進行的“變廢為美”的藝術創(chuàng)作,感受他們對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以及對美的設想。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自主研究,團隊合作,還可以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提升環(huán)保意識,做地球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例如在《體積與空間中的生命》這一課我們就嘗試插入利用廢舊物品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這個環(huán)節(jié),變廢品為藝術品不同與以往教材中的泥塑、紙雕等立體造型內容。它要求學生用獨特的眼光尋找自己生活學習中合適的廢舊材料,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運用多種立體造型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這一教學內容受現代西方雕塑觀念的影響。二次大戰(zhàn)后,西方雕塑受到繪畫革新與實驗的沖擊,無論在內容、形式與材料上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眾多雕塑家開始選擇廢舊材料和現成品制作雕塑作品,以此引起人們對現代文明、環(huán)境問題的反思,警示人類,從而賦予廢品雕塑更加深刻的文化涵義。教材中例舉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等傳統(tǒng)雕塑和畢加索的《牛頭》等現代雕塑,通過比較,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兩者在創(chuàng)作特點、材料、方法等方面的異同,認識“現代雕塑”的材料性、多樣性、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另一方面借以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不難發(fā)現,此教學內容用以往的一課一練的方法很難進行。教師必須進行新的教學探索與實踐。
因此整個教學活動,我們以創(chuàng)造性為教學出發(fā)點,教師不提出任何約束的條件。課前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成品、廢舊物品,在他們對這些新材料、新工具的擺弄中,會突發(fā)各種創(chuàng)造的靈感,創(chuàng)造之門由此打開,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多鼓勵,少批評
2、多提建議,少做結論。
又比如在《時間的表情》這一課上,學生能夠主動認識到用廢舊物品來制成現代感很強的時鐘彰顯了藝術的特殊魅力和文化含義,并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所以要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運用多種立體造型的手法創(chuàng)作藝術品其實也并不是難事。變廢品為藝術品就是要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和發(fā)現各種廢舊材料,充分利用廢品的形狀、顏色、質感等特征來創(chuàng)造,使作品豐富、奇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目標明確,特別讓學生清楚了解他們該做什么、該怎樣做等問題,便于自主研究。同時作好各項記錄工作,如:攝像、照相、文字記錄等動態(tài)、靜態(tài)的資料記錄收集工作。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能夠用來做藝術品設計的材料,以及當代藝術品的有關資料。學生在查找資料的同時,其實她們已經收獲了大量在課本上找不到的一些藝術訊息,她們的藝術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上《物品上的花廊》這課時所使用的是形形色色的包裝盒,在現代社會當中,商品是非常講究包裝的,這些包裝本身有時就是一件藝術品。讓學生收集這些包裝材料,再輔以彩紙、彩帶等其它一些裝飾材料,通過設計、制作成各種各樣有趣的造型。
教學中,本課的一個難點就是能突破盒子本身外形的束縛,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出其他造型。盒子的造型基本是以長方體或立方體為主,學生就會先入為主,只去聯(lián)想現實生活中本身就是一些長方體的東西,比如:電視、冰箱等,實際上這就是一種聯(lián)想的局限性。在教學中,我沒有先出示盒子,而是在黑板先出示一些常見的花卉圖案,然后讓學生來用幾何形來概括??梢院喕蛘呤强鋸?,仔細觀察分別找出它們的基本特點,比如水仙花花瓣有六個,葉子很長。向日葵花瓣不大但花蕊卻很大呈圓形。等等,這時我要求學生用這兩種幾何體以外的形狀來概括,最好是帶棱角的幾何形體,如長方體、錐體等,用這樣的方法來反推,學生就很容易掌握這種概括方法,輕而易舉的就從身邊的材料當中選出了可用之物。也就可以把自己在生活看到任何一件東西用幾何形體來概括,而且不局限在自身的形象當中,拓寬了學生制作的題材,但這樣也存在一個問題,學生可以把大的塊面概括的非常好,卻很難概括好一些細節(jié)部分,比如象牙、耳朵等,但細節(jié)的缺失就會使制作出來的作品缺少靈性。所以制作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提醒學生,細節(jié)、細節(jié)。
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是用加法(粘貼)來制作,很少會用減法(切、挖等)來制作,我在范作展示中就采用了大量了的切、挖為手法的作品,讓學生來學習,豐富了作品的制作手法。
設計制作類的課程,往往是最易出成果,也是最難出成果的,需要我們老師在課程設計上多動腦筋,多想辦法,才會讓這些課程充滿樂趣。
在本課題的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大抵分成六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一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 啟發(fā)誘導
1.提出問題:教師提出問題,布置活動的要求,能否運用廢舊材料,通過奇思妙想,作成一件藝術品? 教師作為區(qū)域活動的組織者,首先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心中要時刻有“怎樣巧用廢舊材料制作”的意識,要積極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其次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明白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來源于創(chuàng)造。2.啟發(fā)誘導:教師運用已有的資料,介紹一些藝術家的創(chuàng)意作品,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在這個階段我們一邊安排學生看一些網絡上的藝術作品展,一邊找來一些相關的藝術書籍拓寬學生們的思路,并且給大家介紹了一些藝術家的創(chuàng)意作品,比如畢加索的《牛頭》就是用廢棄的自行車的車把和車座拼接而成,那么這些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源泉來自哪里,其實就來自于生活,讓學生明白創(chuàng)作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身邊,而后我們發(fā)動學生在我們的身邊尋找可以被用來創(chuàng)造的廢舊物品,讓學生體驗到變廢為寶的成就感。
3.組成小組:根據學生意愿,自由組合,形成研究小組。小組與小組之間要進行評優(yōu),這樣通過小組競爭的方式讓我們的活動能夠 持續(xù)蓬勃的進行下去。學生的主動性才會更強。
4.選擇材料:(課內)從身邊的學習用品想起,討論并舉例我們生活中的廢品。(課外)收集材料,并篩選材料。這個過程其實是最難,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截取的廢舊物品太多了,但哪些是我們可以利用上的,哪些是不能使用的,因為我們也要考慮到一個安全的環(huán)節(jié)。每一種材料的質地不同,他的制作方法也不同需要的工具也不同,比如有些廢棄的鐵質產品,盡管學生有很好的構思,但制作起來非常麻煩往往需要動用很多大型工具切割機,打磨機等等。這也是廢舊材料再利用中我們比較頭疼的問題,目前我們只有先使用一些比較易于操作的材料來進行加工。學生的想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們必須找到能夠安全使用的工具進行操作,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先收集學生的想法,然后再根據學生的想法來找材料進行操作。如果這種材料是不方便操作的話,我們會設定兩個方案,第一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或者方案采用畫草圖的形式進行記錄,第二也可以讓學生改變想法,用另一種可以替代的易于操作原材料來進行。
第二環(huán)節(jié):交流材料 創(chuàng)新設計
1.交流材料:將課前收集的材料進行交流,講述選擇的理由。 2.介紹方法:舉例說明幾種創(chuàng)意方法。學生的想法非常多,比如一個學生這樣提議把易拉罐的拉環(huán)留著,攢夠一百個,然后用鉤針一個一個連接可制作成一個別致的水杯墊,比如一些沒用了的光碟,可以將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組合,做成各種吊飾,非常好看。廢報紙可以等積攢多了疊放在一起,扎好,再適當包裝一下,就成了小墊子或者小凳子。當然最常見的還是用各種飲料瓶做裝飾品,像康師傅綠茶的瓶子可以做一副綠竹圖,可樂罐可以組合成很多漂亮的圖形。壞掉的發(fā)夾可以縫在衣服或者窗簾等等上做點綴。
3.創(chuàng)新設計:以自由組合的小組為研究小組,將課外收集的材料進行篩選,根據材料的特殊造型,運用“腦力激蕩法”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最后確定設計方案。
第三環(huán)節(jié):操作實踐 提出質疑
1.操作實踐:根據學生上節(jié)課確定下來的設計構思,結合課外收集整理的材料,運用各種組合與連接的方法,在課堂上操作完成。其中一個學生具體制作方法是:將一只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卷起兩節(jié)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fā)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只是這種做法必須要有一定的機電知識作為鋪墊,只能是個別比較感興趣的同學小范圍的創(chuàng)作。
2.提出質疑:針對操作中碰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組內討論,并提出進一步修改的建議。這主要是針對學生的一些創(chuàng)意大家共同探討一下能否切實可行,方案通過即可實施,方案被否定則繼續(xù)修改,直到最后定稿。
第四環(huán)節(jié):答疑排難 改進完善
1.答疑排難:根據上節(jié)課提出的修改建議及課后的進一步思考,在課堂內答疑排難。
2.改進完善: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同學們的共同努力,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完善。
第五環(huán)節(jié):展示交流 總結心得
我們的展示活動大體上分為三部分,首先在班級進行展出,然后同學們相互交流心得,并進行總結,加以改進。然后我們選擇了部分作品參加了園區(qū)第五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的藝術教育成果展。最后我們又在全校的一次義賣活動中鼓勵大家把自己親手制作的藝術品拿去參加義賣,反響很好。以至于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不斷高漲。
第六環(huán)節(jié):修改定稿 回顧創(chuàng)作
1.修改定稿:根據上次展示交流后的改進意見,進行再一次修改,最后定稿。
2.回顧創(chuàng)作:小組討論,本次活動的最大收獲與體會,并進行班級交流。
服裝設計教案模板3
1、上課前老師先請大家來欣賞一段視頻(播放一段“時裝發(fā)布會”的視頻)看完剛才的視頻,老師想提問兩個小問題(幻燈片出示)2分鐘 A、剛才的畫面中在進行一項什么活動?(時裝表演)
B、時裝表演主要向我們展示了什么呢?(服裝,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有人說:服裝是人的“第一張名片”是人的又一層皮膚,可見服裝在我們生活當中是非常的重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絢麗多彩的服裝世界,體驗設計服裝的樂趣。
2、揭示課題:做一回服裝設計師
1、欣賞視頻,思考、討論、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聽講。
一、欣賞服裝,分析服裝特點。12分鐘
1、教師提問:平常生活中我們一般見到的服裝類型有哪些呢? (職業(yè)裝,學生裝,時裝,休閑裝,民族服裝等)嗯,同學們說的不錯,先來看看我們最熟悉的學生裝—校服。
2、這是港臺的校服,再看看我們的校服,有什么不一樣?(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相信大家要穿上這樣的校服,就沒有人會好意思穿拖拉板了,)
3、再看職業(yè)裝的特點:顏色比較單純,線條流暢,干凈利落,端莊大方。
教師提問:請問設計師為什么這樣設計呢?(是對服務對象的尊重,使著裝者有一種職業(yè)的自豪感、責任感,便于溝通。)
4、教師提問:這是什么服裝呢?(休閑裝)我們穿休閑裝時感覺怎么樣?(非常舒適、放松的感覺。)那一般舒適的衣服會以什么面料為主?(棉布,柔軟的紗布等)
5、再來看看民族裝有什么特點呢?(款式一般比較保守純樸,顏色多彩,面料大多是棉、麻、提花布、土布等,部分以蠟染、扎染等傳統(tǒng)工藝制作而成,以民間吉祥圖案裝飾,多有配飾。)
出示圖片提問:這是我國哪個民族的服裝呢?(是我們海南本土的民族—黎族服裝)
同學們可以很快辨別是黎族服裝,說明服裝師具有地域性的。那么在我們國家什么服裝能代表中華民族的特色呢?(漢服、唐裝、旗袍。)對,它們都屬于中國傳統(tǒng)服裝。所以在我國 舉辦一些國際重大友好交流活動時,外國友人也 經常穿著這類服裝,表示友好尊重。
6、上面我們所欣賞的都是實用性非常強的服裝。出示圖片:時裝,時裝的實用性較小,沒有實用性那為什么要設計展示它呢?(時裝體現了當下的審美情趣,是設計師時代潮流觀念的展示)
時裝款式圖案顏色等都給我們什么樣的視覺效果呢?(款式設計前衛(wèi)、大膽夸張,張揚個性,設計不拘一格。)
二、設計服裝四要素
教師小結:欣賞了這么多漂亮的服裝,大家應該知道,服裝不僅僅是人們追求自身美的一種渴望,同時也是時代的象征。
1.那么設計制作一件服裝應該考慮什么要素呢?就好比你去服裝店買衣服你會考慮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總結服裝的設計要素:款式、色彩、面料、圖案(幻燈片出示)2.講解服裝四要素
現在分別來了解這四大要素:
款式上我們一般常見的有這么幾大類,出示圖片講解
(O型A型X型H型Y型 不規(guī)則型)顏色,服裝的色彩最容易表達設計情懷,所以一般都根據設計的主題來運用顏色。比如;剛開始放的那段視頻,是以海洋為主題的服裝,他們主要采用了什么顏色,藍色,綠色。服裝的每一種色彩都有著豐富的情感表征,火熱的紅、富貴的黃、沉靜的藍等。
面料、圖案五花八門,沒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根據設計的主題來確定,美觀舒適即可
3.小結:了解這四大要素后,在設計服裝之前,我們應該先做什么?是直接到市場上買面料回來剪嗎?(先構思畫出效果圖)4展示服裝效果圖
好,我們一起來看看服裝效果圖,出示講解服裝效果步驟圖,欣賞別人設計的服裝效果圖。
三、學生設計服裝效果圖,教師巡回指導 20分鐘(接下來的作業(yè)我建議用環(huán)保材料設計,欣賞用環(huán)保材料設計的服裝,教師展示自己設計的本土文化服裝效果圖。欣賞并學習了那么多的服裝知識,相信大家都有表現的沖動了。)
出示作業(yè)要求:六人一組設計并畫出一幅風格獨特、構思新穎的創(chuàng)意服裝效果圖(下發(fā)學習單)A小組討論,確定服裝設計主題
B、服裝設計要緊扣主題,制作手法與材料不限,色彩搭配要合理,根據服裝的設計特點,選擇適合的圖案。注意服裝局部的裝飾點綴
C、小組分工:繪圖設計款式,圖案,顏色,寫設計服裝的創(chuàng)意說明。
四、學生上臺展示服裝效果圖,介紹設計服裝的構思創(chuàng)意。5分鐘
教師根據每組服裝的特點,適當點評。五.課堂小結:1分鐘
今天大家都非常認真努力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設計制作的服裝效果圖也很棒。下節(jié)課同學們把要設計服裝用的材料工具帶來,我們再來一起制作成品服裝。
1、小組交流,積極回答,看圖片。
服裝設計教案模板3篇(服裝設計 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