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設計方案范文4篇(裝修設計方案模板范文),供大家閱讀。

設計方案范文1
一、活動目的:
1、加強學生對計算的熟練程度,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培養(yǎng)正確的計算能力。
2、通過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重視口算,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參賽對象:三年級全體學生
三、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四、活動時間:20xx年3月
五、比賽時間:20xx年3月31日
六、活動實施細則:
1、訓練題目:
每個班級在老師的引導下,分小組由學生準備訓練題目,每次10道口算題,時間1分鐘。
2、訓練時間:
每天每節(jié)數(shù)學課前3分鐘。
3、訓練方法:
?。?)由每天的負責學生,從打小預備鈴開始,給學生出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寫題目,抄完題目后,老師開始計時,限時一分鐘完成口算。然后由負責學生說題目答案,前后桌交換批改。最后,老師根據(jù)學生的正確率和速度進行總結和評價。
?。?)口算能力較薄弱的同學,每天晚上在家堅持天天完成30道口算,限時3分鐘,由家長督促完成并批改。
?。?)各班一周一小結,對正確率高、速度快的同學提出表揚,并酌情加分,對錯題率高、速度慢的同學指導方法,并讓這部分學生周末把本周訓練中出現(xiàn)過的錯題重新在練習本上做一遍,保證速率和準確率,老師周一檢查。
設計方案范文2
1概述
1.1工程概況
該工程位于新密市產業(yè)集聚區(qū),距離鄭州市南18km,并位于新密市曲梁鎮(zhèn)東部,距京珠高速公路和鄭州國際機場15km,西距S88鄭堯高速3km,省道S321密杞公路穿境而過,處于鄭州市半小時經濟圈,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本工程主要由生產區(qū)、科研開發(fā)及檢測中心、辦公管理區(qū)、生活區(qū)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組成,其中,生產及生活區(qū)用水量巨大,滿足整個工程職工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科學設置用水工藝,做到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合理開發(fā)和持續(xù)利用,滿足工程取水需要,降低工程用水對周圍環(huán)境及用水戶的影響是該工程能夠順利運營的關鍵。
1.2新密市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依據(jù)20xx年《鄭州市水資源公報》,新密市20xx年全市供水量為1.4955×108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為0.2486×108m3,地下水源供水量1.1010×108m3,廢水回用水量0.1460×108m3。地表水源供水分為蓄水工程和提水工程,各部分供水量中可以看出:
?、佼?shù)氐乇硭當r蓄工程的利用效率低,地表水利用量極小。
②新密市水資源比較緊缺,供需矛盾突出,必須厲行節(jié)約用水。城市節(jié)水潔具還不普及,節(jié)水潛力較大;農業(yè)節(jié)水各區(qū)不均衡,農業(yè)節(jié)水潛力也很大。
2取、退水方案
2.1取水方案
根據(jù)《鄭州康寧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年產1500套SCR脫硝催化劑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所述,該工程用水由生產用水、職工生活用水及其他用水量組成,根據(jù)項目取水規(guī)模及組成進行項目節(jié)水潛力的分析,管網漏失水量依據(jù)《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20xx年版)》(GB50015—20xx)選取了15%,如果選用質地較好的輸水管材,并加強輸水管線的巡查管理,可使管網漏失水量降低。項目管網漏失方面可節(jié)約用水量為:(16.91+50.4)×(10%~15%)≈6.7~10.1m3/d。根據(jù)項目建設特點,本項目僅存在管網漏失量,其漏失量可節(jié)約3.35m3/d,項目其他組成部分暫無節(jié)水潛力。根據(jù)該工程用水情況,可以從工作區(qū)開采水源井一眼,井深約90m。該井抽水試驗結果如下:靜水位27.23m,穩(wěn)定動水位34.00m,水位降深6.77m,出水量約30.0m3/h,單位出水量為4.43m3/hm。根據(jù)抽水試驗資料,計算參照裘布依公式及吉哈爾特經驗公式試算法計算:.r/RSMK.Q00lg24732(1)R=10S0K.(2)式(1)(2)中:Q為單井涌水量,m3/h;K為滲透系數(shù),m/d;M為含水層厚度,按30m計;S0為降深,m;R為影響半徑,m;r0為抽水井(孔)半徑,取0.1625m。綜合理論計算和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計算出滲透系數(shù)K大約為3.77m/d,影響半徑R大約為131.5m。抽水過程中,由于含水層的滲透補給作用,項目水源井可獲得地下水補給量的計算為:Q補=KCMI.(3)式(3)中:M按30m計;C為補給周長,m;I為水力梯度,根據(jù)抽水試驗取5.14%.計算可獲得地下水補給量約為4800m3/d。該區(qū)域取水目的層的滲透系數(shù)大約為3.77m/d,抽水時,降深為6.77m時的影響半徑約為131.5m,出水量約30.0m3/h,項目水源井可獲得的地下水補給量約為4800m3/d,而廠區(qū)日正常合理用水量為73.6m3,因此該水源井水量可以滿足廠區(qū)供水要求。
2.2退水方案
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鹽廢水經收集后用于廠區(qū)車間地面及道路灑水降塵。根據(jù)現(xiàn)場調查,項目生產廠區(qū)需灑水降塵面積約70000m2,降塵用水按1.2L/m2計,則灑水降塵需水量為84m3/d,可完全消納本項目產生的高鹽廢水。本項目的職工生活用水量為50.4m3/d,廢水的產生量為40.32m3/d。建議食堂廢水經隔油池處理后與其他生活污水一起進入化糞池處理,處理后的污水經污水管網進入產業(yè)集聚區(qū)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
3影響補償和水資源保護措施
3.1補償方案
工程取水量及影響范圍較小,供水井的開采使用對其他用水戶的影響微弱,基本無影響;對區(qū)域地下水資源的影響不大,不會造成明顯的地面沉降影響。因此,取水過程影響輕微,暫不涉及取水影響補償。建設項目生產高鹽廢水用于廠區(qū)灑水降塵;生產車間地面清潔廢水不外排;生活廢水進入化糞池中處理后,可以用于消防的補充用水、綠化及道路澆灑,剩余未利用部分排入城市地下廢水管網。因此項目退水基本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暫不涉及退水影響補償。
3.2水資源保護措施
廠區(qū)供水井的周邊井成井過程中應嚴格按照《供水管井技術規(guī)范》(GB20296—99)及相關鉆探技術規(guī)程要求施工,準確對淺層(50m以上)含水層組進行封閉止水,防止非開采含水層組對開采目的層的影響;供水井周圍不應修建廁所及鋪設廢水管道,應對井周圍地面進行硬化及防滲處理。明確開采權益,保護區(qū)域深層地下水資源的開采不受影響,杜絕附近在影響范圍區(qū)域內對深層地下水資源的開采,以防止對區(qū)域深層地下水資源開采造成不利影響;加強管理,防止用水過程中“跑、冒、滴、漏”現(xiàn)象發(fā)生;增加生活廢水地下儲水構筑物,盡可能增加生活廢水利用量,減少生活廢水的排放量,為消防、綠化、除塵等提供補充水源。
4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水源井應設置觀測孔,安裝檢測計量設施,以方便地下水水位監(jiān)測。廠區(qū)內設廢水處理系統(tǒng)或采用環(huán)保型化糞池進行中水處理,經過處理達標后的中水用于綠化、澆灑道路用水。另外,設雨水收集池,收集后的雨水經沉淀、過濾等初步處理后用于環(huán)境用水,以減少新水的取用量。建議項目供水井開采運行過程中,定期做好水量、水位、水溫及水質的監(jiān)測工作,建立地下水長期動態(tài)變化觀測檔案。
設計方案范文3
【教材簡析】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單元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而《化石吟》作為第一篇課文,應是引導學生走進科學宮殿的前奏。它以詩的形式寫科學的內容,也正是許多學生所喜歡的。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科學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熱愛科學的熱情。
2、《化石吟》也是一首語言優(yōu)美的詩歌,節(jié)奏鮮明,聲調和諧,感情豐富。應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細細品味。體會作者由衷的贊美之情,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文學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揣摩語言,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像。
3、增強求知欲,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音律之美。
2、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教學策略】
1、吟誦法:
詩歌教學首先應重在朗讀吟誦,在誦讀中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詩歌的韻律,詩歌的感情;在誦讀中揣摩詞語的形象精煉,句子的含義雋永,在誦讀中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2、聯(lián)想想象法:
科學的探索同樣需要豐富的想象。依據(jù)現(xiàn)存的化石推測逝去的世界,依據(jù)科學的分析想象神秘的故事,在合理的聯(lián)想想象中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他們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學習方式】
1、自覺參與:
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創(chuàng)設適宜誦讀的情境活動,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誦讀中來。讀中見意、讀中品詞、讀中悟情,使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得到進一步發(fā)揮,參與意識不斷加強,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自主探究:
依據(jù)化石推測上古的生物世界,打開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充分聯(lián)想想象,探究未知世界的秘密。在發(fā)言中主動思考,在表達中善于探究,逐漸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3、小組合作:
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總結。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人都明確分工,分別指定讀題員、記錄員、報告員、協(xié)調員等;小組之間公平競爭,合理比較,使學生群體間產生合作、共享的局面,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益。
【課前準備】
1、教師與學生一起利用網絡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
2、結合生物課了解生物的進化,化石的形成。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有關化石的圖片,并配以音樂、旁白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茫茫宇宙,地老天荒;??菔癄€,滄海桑田。但無論多久多遠,無論變化多大,都阻擋不了不息的生命的航船從遠古駛向現(xiàn)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那億萬年前神奇的故事吧!
二、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掌握生字詞。
3、教師指導閱讀:
例:詩歌的節(jié)奏,詩歌的韻律,詩歌的感情。
4、問題討論:
例: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中那些地方體現(xiàn)了這種感情?
5、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詩歌,整體感知體會。
三、揣摩研讀
1、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2、引導學生揣摩品味詩歌語言的形象、精煉。
例:重點字詞: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重點語句: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
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沉睡千年的石頭說了話。
3、學生集體朗讀詩歌,仔細研讀賞析。
四、拓展運用
1、聯(lián)想想象:展示古代生物猛犸的資料,推測猛犸的死因。鼓勵學生勇于探究,合理想像,生動描述。
2、表達感受:面對這幅猛犸圖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請用一兩句詩來表達。
五、教師小結
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學面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探索未知的世界,搜尋生命的足跡。同學們,愿這首詩不僅給你們帶來文學的享受,也給你們帶來探索科學世界的動力。
六、布置作業(yè)
1、收集有關化石的文字資料、圖片等,辦一份手抄報。
2、你喜歡科學詩嗎?請模仿著寫一首。
【教學效果及反思】
1、這節(jié)課把握住了課文的兩個重點來教,一是科學性,一是文學性,并且能巧妙地借助吟頌法和聯(lián)想想象法來落實,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自覺參與,自主探究,分工合作,善于表達,激發(fā)了愛科學和愛文學的熱情,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2、在品味詩歌語言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學生對關鍵詞句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比較少,說明對詩歌語言的揣摩理解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引導、研讀和訓練。
3、推測猛犸死因的時候,有些學生的想象過于離奇,與上古時期的氣候、地理條件等都相差太遠。說明學生的課前準備不足,對有關古代生物的知識了解太少,知識不夠廣闊。以后應指道他們開闊視野,廣泛吸收各類知識的營養(yǎng),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設計方案范文4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尋隱者不遇》這首詩采取問答體,寫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蹤不定的隱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
2、通過思索、想象詩中所描寫的環(huán)境、心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我們曾經學習過不少古詩,誰來背背?大家想想,我們以前是怎樣來學習古詩的?
2、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兩首古詩。
二、感知體驗
?。ㄒ唬┏踝x感知
1、出示古詩。
2、初讀詩歌,學習生字。
指名讀,齊讀,讀準生字。
3、簡介作者。
4、解題。
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
三、對話互動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這首詩里都寫了些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
2、指導理解。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p>
“松下問童子”告訴我們什么?
由“言師采藥去”可知道什么?還可以推測詩人問了些什么?
?。?)“只在此山,云深不知處。”
這是誰說的?由此推測詩人問了些什么?
從童子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語氣、神態(tài))
詩人聽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詩人可能會做些什么動作?心里會想些什么?
?。ㄔ娙寺牶蟮膭幼?、神態(tài),看到山的幽深??)
(3)指導朗讀。
3、感悟詩情。
?。?)讀完全詩,你們覺得作者所抒發(fā)的感情是什么?請談談理由。
?。?)學生自主思考,小組交流。
?。?)討論交流。
隱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詩人對隱者充滿了敬意,也洋溢著羨慕之情。當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悵然若失,但觀賞了山中美景,忘卻了世俗的煩惱,心中更多的是興奮、開朗。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四、建構生成
1、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2、試著把這首古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教學反思:課后,我發(fā)現(xiàn)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沒讀出這首詩的感情和韻律來。問題在哪里?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科整合的認識上存在片面性。新課程改革改變了過去課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增強了課程結構的綜合性。學科間加強整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但并不是說可以無目的,隨意地整合。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是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在誦讀古詩的過程中體會詩歌的意境和韻律。古詩教學必須重視朗讀指導下,在教學中,我卻本末倒置,倒置教學效果不好。
設計方案范文4篇(裝修設計方案模板范文)相關文章:
★ 六一兒童節(jié)策劃方案4篇 單位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方案策劃
★ 房地產營銷策劃方案范文4篇 史上最全的房地產營銷策劃方案
★ 中秋節(jié)晚會活動策劃方案5篇 中秋晚會活動策劃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