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觀潮說課稿4篇(《觀潮》優(yōu)秀說課稿),供大家品鑒。

觀潮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11課《觀潮》,這是一篇繪景文,作者以事物本來的發(fā)展變化作為觀察順序,用人潮相對,動靜對比的方法,寫出了錢塘江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課要兩課時完成,依照大綱要求,第一課時,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同時依據(jù)小標題給課文分段。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用“逐漸”、“恢復”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因為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怎樣注意積累材料”,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注意積累材料”,即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事物和積累材料的?!俺眮碇畷r”是文章的重點部分,所以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本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講讀課文,而講讀課文在語文基本功訓練和重點讀寫項目的訓練方面負擔著最主要的訓練任務,因此,編者將這課安排在這里,是在前兩篇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以它為例,讓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事物的,在知識體系上,它與上單元的訓練重點項目“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街接緊湊。同時也為下單元“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奠定了基礎。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本課是篇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記敘文,篇幅不長,但“天下奇觀”的景象極為少見,因此,我將借助電教手段(錄相、錄像等)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即讓學生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來體會潮來時宏偉的氣勢,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三、說學法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這節(jié)課我將引導學生“邊聽邊看,邊讀邊思”的方法來學習,即引導學生在觀看錄像時要用心看,仔細聽,在閱讀文章時要一邊讀、一邊想,并能做到聯(lián)系上下文,讀后想前,邊讀邊想。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只有學會怎樣讀書,才能將一本死的教材讀活,“自能讀書”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尤為重要。
四、課堂教學程序安排
?。ㄒ唬┻@節(jié)課我的教學思路是:“會文——入境——動心——吐情”即通過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再通過電教手段的輔助作用和對課文言語的細讀入境界,進角色,通過邊看邊想,動之以情,最后又能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對“天下奇觀”的贊嘆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通過以上四步的教學,要讓學生逐漸達到培養(yǎng)閱讀方法、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目的。
我的教學思路的依據(jù)是:
1、符合兒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事物規(guī)律;
2、符合本課的教材特點;
3、符合作者的思路。葉老常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
?。ǘ┱n前準備:投影儀、膠片、放相機、電視機、錄音機。目的是要用電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縮短教學時間。
?。ㄈ┙虒W過程
1、導課
首先用解題切入的方法導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11課,課題是什么?板題(11、觀潮)“觀”是什么意思?“觀潮”是干什么?回憶2節(jié)學習內(nèi)容,本課是寫作者在哪兒觀什么潮?錢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樣的一種景觀?(依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天下奇觀)“天下奇觀”四個字說明了什么?這個稱號何時有的?從哪里知道?(理解“自古以來”一詞)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向我們介紹這天下奇觀的?(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板書,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過之后)
我這樣導課的依據(jù)是大綱對四年級閱讀能力要求的第一條、即培養(yǎng)學生理解題目的能力,懂得題和文的關系,養(yǎng)成讀文先讀題的習慣,學會以題目為線索去閱讀文章,并能找出表達中心的詞語和句子。同時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閱讀課文,回顧寫作順序,完成教學思路中的“會文”。接下來由整體插入部分逐段分析。
2、逐段分析課文
?。?)過渡學習第二段
過渡語: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一定壯麗、雄奇、令人神往,遺憾的是這么壯觀的景象,老師卻沒有見過,你們見過嗎?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們就做好準備?(帶什么去?)老師建議大家?guī)Ш脙蓸訓|西:“眼睛”和“耳朵”。誰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說?(引導學生明白,要用心聽、仔細看),現(xiàn)在做好準備了嗎?好,我們現(xiàn)在馬上出發(fā),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是為了下一步能帶學生入境界奠定基礎,其次以幽默的語言,告訴大家要用心聽、仔細看,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接著教師利用文中的語言繼續(xù)渲染氣氛:農(nóng)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縣的鹽官鎮(zhèn),據(jù)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這時浪潮來了沒有?關于潮來之前是怎樣一番情景呢?書上哪兒告訴我們?
引導學習第二段,自由朗讀第2小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江面平靜,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依照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江面很平靜。
這一部分是文章的非重點地方,且語言通俗易懂,教師略講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讀之后,談談“潮來之前”的景觀特點,使學生理解這些特點反襯了“潮來時”天下奇觀的“奇”,接著引入下段的學習。
?。?)過渡學習第三段
教師過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期待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放江潮來時的錄音)請大家發(fā)揮耳朵的作用,用心聽,一會兒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么?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在文章哪兒詳細告訴了我們?引導學習第三段(3、4小節(jié)),完成教學思路中的“入境”。
a、抽2名同學來朗讀3、4自然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思,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描寫的?(板書、聲音、形狀)潮來時是先聽到的?還是先看到的?為什么?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自由朗讀,用“____”劃出有關詞句。
檢查學習情況,相機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理解“悶雷滾動、山崩地裂”。投影句子:“哪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齊讀“哪聲音”指什么?“山崩地裂”還可以用什么詞來代替(震耳欲聾、地動山搖、山呼海嘯……)?相比之下哪個詞更能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感覺?“顫動”可否換成“抖動”、“震動”?(不行,顫動是指短促而頻繁的振動,幅度最小,用于此處較恰當),引導讀這句,要讀出排山倒海之勢。請同學們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把描寫江潮聲音的句子朗讀一下(自由讀、分組讀)。
b、江潮由遠及近滾滾而來,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大家想不想親眼看看?好,不過老師呢要提兩點要求,第一要用心聽,仔細看;第二把你看后的體會告訴大家(師放錄象)。
聽錄音、看錄像、說感受,可以讓學生對“潮來時”先有感性認識,隨后再學習文章,易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是怎樣描寫的?輕聲朗讀文,用“……”劃出有關詞句。
檢查學習情況,相機板書: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zhàn)馬,作者的觀察順序是什么?從遠處看怎樣?抽讀相關的這句話:“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理解“這條白線”是什么。為什么是“一條白線”呢?“逐漸”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它練習說句話?再近些呢?抽讀“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這句聯(lián)系實際(如教室的高度等)理解“兩丈多高”有多高,它怎么會是“白色城墻”?這與“線狀”相比如何?再近些呢?抽讀“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c、比較句子,說一說逐步添上的詞語有什么作用?(投影顯示)
?。?)浪潮猶如戰(zhàn)馬飛奔而來。
?。?)浪潮猶如白色戰(zhàn)馬飛奔而來。
?。?)浪潮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飛奔而來。
?。?)浪潮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飛奔而來。
?。?)浪潮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á僖馑家淹暾趯懗隽祟伾?,③突出了數(shù)量,④刻畫出錢塘江大潮的特點,它開闊,橫貫江面,它勢猛,有進無退,所以先呈線狀,后呈墻狀,至此則呈“萬馬并進”狀。⑤寫聲勢大,前面“千萬匹”也寫聲勢,但寫的是客觀的實景,這里則寫主觀感受。)
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讀這五句連續(xù)寫形狀變化的句子,讀出由遠到近氣勢越來越大的變化,(教師范讀,學生練讀,及時點拔)
通過以上對江潮聲音、形狀的分析,完成教學思路中的“動心”即首先通過分析語言文字,猶如身臨其境,讓學生動真心。其次為了突出聲音與形狀的前后對比,打破教材穿插介紹的格局,依照本地學生從未見過浪潮的特點來分別進行教學,即先理解聲音的變化,后體會形狀的變化。
d、指導朗讀第三段。我們能否把剛才描寫聲音與形狀的句子合起來讀一下呢?注意要讀出江潮由遠到近、由小到大的聲勢來,抽讀了3、4自然段,大家評議,指出優(yōu)劣,體會讀法,接著再自己試讀、抽讀。完成教學思路中的“吐情”,即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讀表達出來。
e、復述重點段落。這么壯觀的景象,我們能復述出來嗎?再放錄像,先看著畫面,師生共同復述,再讓大家各自試著復述。
這3、4自然段是全文的精華,也是重點部分,所以我想通過本段詞句的訓練,作為契入教學重難點的一個突破口,先是理解,辨析句子中的詞意,再深入體會潮來時的氣勢,然后要求復述,力求使學生能夠把這一段精彩的語言積累下來,為完成課后作業(yè)中的背誦作鋪墊。
?。?)過渡學習第四段,大潮正浩浩蕩蕩地從東飛奔而來,霎時,潮頭向西奔騰而去,這時的江面又是什么情景呢?依照前面的方法自學課文第四段,檢查你讀懂了什么?同時引導找出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霎時,過了好久)用“△△”標出,各說明了什么?“依舊”、“恢復”各是什么意思?能否用“恢復”說句話(板書、恢復平靜)?
3、教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也與作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去觀了一次潮,錢塘江大潮那種驚心動魄、奇異壯觀的景象,那么壯麗,那么雄奇(板書,壯麗、雄奇),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江潮的景美,作者的文更美,為什么作者會寫得這么生動、形象、逼真呢?回味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板書:按順序、抓特點)讓我們再次自由朗讀全文,回味一下這美、這壯、這奇!
教師的小結(jié)滲透了德育,滲透了文章的寫法,達到了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難點的突破,同時,又引導學生由部分回歸整體再讀全文,給人一種“課已盡,趣無窮”的感覺。
4、表述學習成果(歸納主要內(nèi)容),質(zhì)疑問難
5、布置作業(yè):我國能稱得上“天下奇觀”的景點很多,比如桂林山水,黃果樹瀑布等,請同學們課后收集圖片,互相交流,這是我們今天作業(yè)中的一個必做題;另一個選做題是:查找資料,探討錢塘江東寬水深,西窄水淺的地形與浪潮的形式有什么關系?
作業(yè)的布置安排了兩種題型,即:必做題與選做題,這是為了在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特長,也是教學中分層優(yōu)化的一個體現(xiàn)。
課堂教學到此結(jié)束。
(四)板書說明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本篇板書我是依照作者的思路,將文中作者的思路線、重點詞語線和感情線,三級交叉按照觀察的順序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設計了詞語式的板書,從而輔助于教法的實施和方法的落實,這樣做符合板書設計的目標性原則,有序性原則,直觀性原則和條理性原則等。
觀潮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觀潮》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一組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向我們描繪了
浙江省海寧鹽官鎮(zhèn)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課文結(jié)構(gòu)清楚,作者按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過后的順序和大潮聲、形由遠及近的變化介紹了錢塘江大潮氣勢磅礴景象,使人讀后不禁發(fā)出感嘆“錢塘江大潮不愧為天下奇觀”。作者還介紹了觀潮的人數(shù)之多,熱情之高,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錢塘江大潮之奇。選編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經(jīng)過學習課文體會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奇妙感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像畫面,經(jīng)過重點語句段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幾條: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像畫面,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詞語表達上的含義。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
4、經(jīng)過學習本篇課文,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我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一些語句,想像課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
二、說教法
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們的認知本事有限,對文字描述的景象難以構(gòu)成深切體會,所以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進行教學。上課時播放錢塘江大潮壯觀景象,讓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文字描述深刻感受。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經(jīng)常的練習,因為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理解課文資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能夠培養(yǎng)語感。所以,我還將采用以讀代講法進行教學,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讀一讀,議一議,看誰能把潮來時的那種“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的氣勢讀出來。
三、說學法
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習的歡樂。所以在這堂課中我將運用自主探究式學法?!板X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為什么這么說,“奇”在哪兒。讓學生結(jié)合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自我對錢塘江大潮的了解。語文課堂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所以我還將采用合作交流式學法,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自我的獨特感受,議一議文中的哪些詞和句用得好。
四、說教學程序
《觀潮》這篇課文結(jié)構(gòu)十分清楚,作者分別按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頭過后這三個方面向我們詳細介紹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為總寫,重點描述了潮來時的景象。這篇課文不僅僅能夠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還是一篇寫作的好范文。為了使本課教學到達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zhì)疑導入,激起探究興趣
導語“同學們,今日我們來學習《觀潮》這一課?!保ń處煱鍟n題后質(zhì)疑課題,什么是觀,什么是潮?師生交流后回到課文中。)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第一段“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提問“讀到這兒,你有什么要問的?”學生會質(zhì)疑“為什么說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奇在哪兒?”讓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再結(jié)合課后的資料袋說說錢塘江大潮構(gòu)成的原因。{意圖: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來,激起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過渡語“同學們,我們明白了這兒的潮水是由于特殊的地形而構(gòu)成的,那它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齊走進課文去感受感受。我們先把課文的障礙——生字掃除掉?!?/p>
?。ǘ┏踝x文章,整體感知
1、學生分四人小組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不理解的詞、句,小組成員合作解決問題。
2、小組成員討論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錢塘江大潮的,重點寫了哪一部分?{意圖:小組之間互相討論交流,有助于帶動學生的思維,在文中找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解決問題,也促進了成員之間的團結(jié)。}
?。ㄈ┢纷x課文,深入感知
這篇文章結(jié)構(gòu)十分清楚,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快就能夠明白文章是按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頭過后的順序來寫的,教師就按照這個順序來組織教學。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一說這一段給我們介紹了什么?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景象?
結(jié)合課文插圖看一看人們都在干什么?這么多人都來看潮水說明了什么?他們此刻是怎樣的心境?如果你也在場會是什么心境?
2、播放潮來時錄象,師生之間交流感受后再回到課文。學生自由朗讀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又是按什么順序描述潮來時的景象的,抓住了哪些特點來具體描述的?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和聲、形變化的特點來描述潮水來勢洶涌的。指導朗讀3、4自然段,異常是第四自然段。指名讓學生讀,小組齊讀,比賽讀,看誰能把那種山崩地裂、萬馬奔騰的氣勢讀出來。
再播放潮來時錄象,請學生當解說員,按照順序和聲形變化介紹潮來時的景象。評一評,哪位解說員解說得最好。
3、霎時,潮頭就奔騰西去,這時江面又是怎樣的景象?潮水西去后有什么變化?人們此時又會是怎樣的心境?你要發(fā)出怎樣的感嘆?{意圖:利用影像資料進行直觀教學,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第一次播放錄象讓學生有初步映像,在這個基礎上結(jié)合課文學習,使學生很快地把剛才看到的畫面在頭腦中重現(xiàn)一遍,從而更深地理解課文資料。第二次播放錄象,讓學生不看書,直接對照畫面做現(xiàn)場解說,利用孩子好勝的心里,進取調(diào)動孩子的思維,使課堂氣氛活起來。}
4、總結(jié):錢塘江大潮為什么被稱為天下奇觀?(學生在學完課文后很快就能回答上來。)
?。ㄋ模┗仡櫿n文,加深印象
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我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自我。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進取性。
?。ㄎ澹┱n后練習,拓展運用
1、把今日看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和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了學生運用詞匯的本事,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本事。
2、小練筆。讓學生以《觀潮》這篇課文做范文,按照必須的順序?qū)懸惶幠阌∠笞钌羁痰木坝^。學會了的方法,應及時運用,這樣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五、說板書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教師精心設計的結(jié)晶,是課堂教學的精髓,不僅僅能夠體現(xiàn)主要資料,并且能使學生抓住板書資料掌握整個課堂教學資料,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我的板書設計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觀潮
潮來前平靜
聲: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潮來時形:一條白線橫貫江面兩丈水墻
潮頭過后平靜漲水
六、說效果
經(jīng)過充分讀,學生實現(xiàn)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經(jīng)過自我領悟,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經(jīng)過自由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學生不僅僅讀懂得了課文,并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觀潮說課稿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潮來時的奇特景象。
3.背誦3、4自然段,積累詞語和優(yōu)美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感受潮來時奇特壯觀的景象,積累詞語和優(yōu)美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今天王老師要帶大家去錢塘江邊觀觀潮,齊讀課題《觀潮》。
2.錢塘江就在我們浙江省,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八,總有很多人慕名來觀潮。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
“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生:“觀潮”的“觀”是“看”的意思。
生:“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
師:那么“奇觀”的意思呢?
生:“奇觀”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觀”就是奇異的景象。
4.課文已經(jīng)預習過了,請拿出練習紙,我們來聽寫幾個詞語。王老師聽說( )班的孩子寫字寫得特漂亮,我來看看是不是名不虛傳。(籠罩、薄霧、沸騰、橫貫江面、依舊、恢復)
5.反饋:都寫對了嗎?檢查一下,把寫錯的馬上訂正在邊上。這位同學的字也寫得十分工整漂亮。
二、整體感知
1.好,把練習紙放在一邊?,F(xiàn)在老師再請大家仔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又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懙模?/p>
?。ㄗ髡呷ュX塘江邊觀潮???,課題能幫助我們很好地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呢!)
?。〞r間順序)
那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ǔ眮砬啊⒊眮頃r、潮頭過后)你怎么知道的?(你在預習的時候關注了課后習題,可真會學習?。?/p>
2.作者就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時間順序?qū)懗隽隋X塘江大潮的奇特壯觀。
三、研讀3、4自然段,感受“奇”
1.這三個部分,哪個部分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潮來時)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潮來時的景象。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在寫潮來時的景象?(3、4自然段)
2.默讀3、4自然段,哪些詞語和句子能讓你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奇特壯觀呢?把它們找出來,自己讀一讀。
預設:(1)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哪里能讓你感受到奇?
猶如,這是個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我們來看一看,比喻得多形象??!請你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還有誰找到了這個句子?從“浩浩蕩蕩”中體會氣勢大
“山崩地裂”山崩塌了,地也裂開了,這聲音真是震耳欲聾啊!請你讀一讀。
指導朗讀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你為什么找到了這個句子?(因為響聲越來越大,響聲越來越大,就說明潮水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請你讀一讀這個句子。
這句話還有哪里能讓你感受到大潮的奇特壯觀?
“一條白線”,請看,這就是著名的一線潮。出示圖片??戳酥竽阌质裁锤杏X?請你讀一讀吧!
指導朗讀:
師:人群又沸騰起來。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么沸騰的咱們來演演看,好嗎?
生:好!
師:準備,開始!
生:(跳著,叫著,揮舞著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師:沸騰了!剛才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里。
生:(齊答)人聲鼎沸。
師:來,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橫貫江面”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指導朗讀:
師: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生:激動。
師:讀出這種感覺來。
(4)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水墻
師:一丈約3.33米,兩丈相當于兩層樓房那么高呢!多么奇特,多么壯觀啊!我們一起閉上眼睛,邊想象畫面邊讀一讀吧!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你為什么找到這個句子?
師:作者把大潮的聲音比作什么?
生:悶雷滾動。
師:課文中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潮水的聲音,用得多形象?。∧猩粔K兒來讀讀這個句子。
3.這兩個自然段學完了,現(xiàn)在你知道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在描寫潮水的變化的嗎?是的,作者就是從聲音、形狀、顏色三個方面寫錢塘江大潮的奇特壯觀的。
四、體會順序,背誦3、4段
1.剛才我們再學習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是。不小心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
2.填一填。我們班哪位同學讀書特別棒,我請他來填一填,讀一讀。
出示: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3.觀察一下括號里的詞,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潮水的?(從遠到近)
4.作者不僅按照時間順序?qū)懬宄擞^潮的整個過程,還運用從遠到近的方位順序把潮來時的奇特壯觀形象地展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
5.現(xiàn)在老師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錢江潮?。úシ乓曨l,教師解說)
6.欣賞完了,你想說什么?
7.從古至今,有很多人被他的奇特壯觀所折服。早在一千多年前,詩人蘇軾就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蘇軾)。
五百多年前,王在晉也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涌自天來。(王在晉)。
8.讓我們把這種種的感嘆,再化為優(yōu)美的文字,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吧!(齊讀、背誦)
9.同學們真能干,才讀了幾遍就會背了呢!
五、結(jié)課
1.寫話:你們知道嗎?海寧市一直在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chǎn)委員會申請,要求將天下奇觀錢塘江大潮列為世界遺產(chǎn)。為了幫助錢塘江大潮提升知名度,我們來給錢塘江大潮寫寫廣告語吧!
2.交流。生在練習紙上寫廣告語
師:可以交流了嗎?誰來把你的廣告語與我們分享
生:八月十八錢江潮,壯觀天下誰不知
師:有個詞語叫“知曉”曉也是知的意思,建議你把知改為曉,你讀讀
生:
師:讀起來押韻,就更朗朗上口了。
?。ㄍㄟ^改字,使表達效果更好。指向運用語言)
生:此潮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看?
師:你真了不起,活用古詩詞的句子,寫出了這么有水平的廣告語。
生:你若不觀錢江潮,枉在人間走一趟。
師:建議把趟改為遭,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押韻
生:錢江大潮,讓心潮和浪潮一同起伏!
師:多好的廣告語呀,如果你能讀好,就更好了
生:
?。ㄖ赶蚶首x指導)
師:多么精彩的廣告語呀!真是神來之筆。
3.小結(jié):今天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感受了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奇特壯觀,那作者為什么還要寫潮來前和潮頭過后的景象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觀潮說課稿4
一、說教材
《觀潮》是四年級第七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注意積累寫作資料》,它既是第二單元《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繼續(xù),又是第四單元《從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的延續(xù),同時還為完成第五單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篇講讀課文,按順序抓特點通過“我”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中洋溢著作者強烈的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向高發(fā)展的關鍵的階梯,大綱明確要求:“能抓住重點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課文是怎樣觀察事物,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根據(jù)大綱目的要求,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以和《觀潮》這一課的特點,應達到以下4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同學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同學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同學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生字新詞,理解并運用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
4.給課文分段,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3、4自然段。
教學難點:1.理解重點詞、句、段。2.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同學觀察能力,養(yǎng)成積累資料的習慣。
教具:錄相帶、投影片。
二、說教法
運用電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學法。
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羅丹說過:“藝術就是感情。教育離不開愛,教學情為先。我充沛應用電教手段,把同學帶到一個錢塘江大潮來臨時雄偉壯美的景象中,使編者情、作者情、教師情、同學情融為一體,同學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認識是有意識心理活動和無意識心理活動的統(tǒng)一,是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的統(tǒng)一。我抓住同學和教師感情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響的心理特點,采用情境教學法,不只可以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而且能激發(fā)同學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還能啟迪思維,發(fā)展想象,對開發(fā)同學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有獨到的作用。
三、說學法
教學是同學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同學的“學堂”,必需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同學,提高同學素質(zhì),遵循以同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同學采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我說的是《觀潮》一課的第二課時。
四、說教程
1.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觀潮》一文,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同學答后教師板書,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從整體入手,掌握文章的思路即觀潮的順序,為學習下文奠定基礎。)
2.齊讀第一段,投影出示:
a.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b.這里是觀潮的好地方。
請大家讀后說說“觀”字各是什么意思。
?。ㄟ@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同學抓住中心詞“天下奇觀”理解錢塘江大潮是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教給同學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讓同學自身走上講臺,當小老師,同學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培養(yǎng)了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3.江潮還沒有來,作者看到了什么?大家輕聲讀第二段,然后同桌互說。
?。ㄍ瑢W通過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因為每一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好與壞,實際上是教師導、同學演“戲”的演出效果如何的體現(xiàn)。課堂教學不只在于老師的導,還在于同學的學。同學通過讀書,理解了潮來前江面的平靜,體會到“人山人海”觀潮的熱鬧局面和人們期盼的'心情。
4.那么,潮來時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今天讓我們隨著錄像細細觀賞一番,不過要邊看邊聽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此時此刻你又想到了什么?看完后前后桌四人小組討論。
教師巧設疑問,引導同學進入角色,同學的情感一下子沉溺在錢塘江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中。同學看得如夢似醉,這就是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同時圍繞單元重點訓練這一個面,巧設三個點即三個小問題,由點到面,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強化課堂教學的語言文字訓練,注意訓練的坡度、難度??赐旰螅瑢W情緒激昂,興致勃勃展開討論,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同學有的說聽到潮來時的聲音從小變大;有的說先看見一條細白線,然后又看到白浪翻滾,還有的說我真想大喊一聲“太美啦”,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同學眼睛看得細、耳朵聽得真、討論得熱火朝天。播放錄相掌握時機,將視覺手段和聽覺手段緊密結(jié)合起來,有助于培養(yǎng)同學觀察能力,發(fā)展同學的想象能力和動態(tài)形象的思維能力,同學見其形、聞其聲。這樣做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藝術水平,落實了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抓住了本節(jié)教學重點,為突破教學難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教師趁熱打鐵,抓住機遇巧引導:
閱讀3、4自然段,考慮:a.作者觀察順序是怎樣的?你是怎樣知道的?b.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來寫?c.用“”劃出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潮水雄偉、壯觀的詞句。同桌可以討論。
同學通過讀、劃、議,明白以“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白色城墻”、“千萬匹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這些詞語中,抓住潮來時的形狀特點。在觀看錄相之后,再回到文中細品評,同學陶醉在有聲有色有形的情景中,潮水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的景象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了同學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使同學受到了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落實了大綱要求,對同學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在課堂上給同學學習和考慮的時間,落實了“三為主”的教學原則。
6.引導同學美讀3、4段。
讓同學自身在讀中學,學中讀,如“橫貫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墻、白色戰(zhàn)馬:浩浩蕩蕩”讀得頓挫有力,語氣由緩到急,語調(diào)由平靜到高昂,讀出了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來。通過教師導讀,同學試讀、領讀、自由朗讀、齊讀、對同學進行了讀的能力的培養(yǎng),同學在學中讀,讀中品,品中悟,最后實現(xiàn)了“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p>
7.再次觀看潮來時的錄象,深化理解,加深感受,看后說一說自身的感想。
把情境教學法和看、聽、讀、品的學習方法通過教師與同學的雙邊活動有機揉合在一起,把課文中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景觀和文中所表達的強烈的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教學藝術的境界,真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保?/p>
8.學習第五自然段,讀讀,想想,潮過后是怎樣的情形?
同學通過自身學習,明白潮過之后江面才恢復平靜,江水漲了兩丈來高。這從水量之大講江潮的壯觀,培養(yǎng)了同學的自學能力。
9.師生一起總結(jié)全文。
把你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講給大家聽(從寫作、詞句、思想等方面來考慮)。
同學想好后,自告奮勇說給大家聽。在總結(jié)全文時,教師有意識從思想、知識、能力方面引導同學,變教師“一言堂”小結(jié)為面向全體同學,尊重同學個性發(fā)展的“課堂小結(jié)”。這種形式獨特新穎,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同學加以概括、歸納、總結(jié),有利于提高同學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提高同學布局謀篇的能力。
總之,在《觀潮》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應用了電化教學的先進手段,發(fā)揮了課堂教學“三為主”的調(diào)控作用,圍繞“注意積累寫作資料”的重點,訓練項目,教師注重導方法、導技能,發(fā)揮了同學的主體作用,在對同學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又滲透了思想教育,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當前,教育正面臨著由“應試”轉(zhuǎn)向“素質(zhì)”教育的重大改革,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加速著教育技術化的進程。全面提高同學素質(zhì)必需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加強課堂教學如何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研究,不時提高自身素質(zhì),為培養(yǎng)跨世紀的人才而努力奮斗
觀潮說課稿4篇(《觀潮》優(yōu)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 《陶罐和鐵罐》優(yōu)秀說課稿5篇(陶罐和鐵罐說課稿第二課時)
★ 《陶罐和鐵罐》優(yōu)秀說課稿5篇(陶罐和鐵罐說課稿優(yōu)秀一等獎)
★ 關于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3篇 幼兒園大班說課比賽一等獎說課稿
★ 數(shù)學圓的周長說課稿3篇(圓的周長說課稿板書設計)
★ 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說課稿范文6篇(有關分數(shù)的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