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國畫教案動物模板共3篇(可愛的動物繪畫教案),以供借鑒。
國畫教案動物模板共1
國畫教案
1、執(zhí)筆方法與寫字姿勢
一、教學時間
第一周
二、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五指執(zhí)筆法”。
2、對坐姿的培養(yǎng)、學習懸腕的書寫方法。
3、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教學準備:字帖、毛筆
四、教學過程 1.學習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
師: 一(1)班的孩子,我聽說學習特別努力,可上進了!看你們這精神氣,我想:這肯定是真的了。所以,老師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能把你的名字寫在這張紙的白邊上嗎?讓我們大家互相認識一下。 生:好。
師:誰愿意到前邊來,大聲讀讀你的名字,快,看誰先和老師成為朋友。
生:(陸續(xù)上來。)
師:你們長得這么漂亮,想不想把你的名字也寫漂亮呀?那今天,我就教你們一些把字寫漂亮的小竅門,誰想學習呀! 生:我。 師:請你先抓住關鍵的地方,體會體會,同桌之間交流交流,一會兒,我們再請你講講這些話,你又有什么樣的發(fā)現(xiàn)? 生進行自由討論。
師:其實我走了好幾桌,我都能聽到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你們真了不起,會讀書啊,誰來談談,想說哪就哪,兩位同學想說了,三名、四名、五名!越來越多了!好!請你來說說!
生:要想把字寫美觀,“五指執(zhí)筆法”是十分重要的。 師:給他掌聲!謝謝! “五指執(zhí)筆法’是用右手五個手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zhí)穩(wěn),使手指各司其職。具體的握筆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書內(nèi)側按住筆桿靠身的一方,大拇指處于略水平的橫向狀態(tài)。食指的第一節(jié)或與第二節(jié)的關節(jié)處由外往里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
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jié)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里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nèi)下側,幫上一點勁。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筆固定,手心虛空。 生:正確的握筆方法是:筆桿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個指梢之間,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應較拇指低些,手指尖應距筆尖約3厘米。筆桿與作業(yè)本保持六十度的傾斜,掌心虛圓, 指關節(jié)略彎曲。
師:記住我是怎么寫的了嗎?來試試。(師生重復書寫時的要點) 生:好。 師:咱們寫一個試試,來!(師一筆一筆板演,學生看后再書寫,教師巡視)
誰寫得最棒,到前面來。
三顆星標準:大小合適、方正、有運筆 2.同桌互相糾正,示范。
師:要想把字寫漂亮,還要有正確的坐姿。 你們邊看邊體會老師是如何寫字的。
師:練二三寸大楷字無須站立,坐著寫就行了;二則坐著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氣,注意力容易集中。 1.手腕要懸空。
2.頭部稍低,肩平,雙腳平放。
3.左手的肘和手掌平放在桌上,要撐開,并與右手保持基本對稱。 4.練習手腕運筆 手腕做圓周運動 5.師:誰來做個示范? 給他掌聲!謝謝! 生:(展示,評議,教師印獎章)
師:再感謝這名同學讓我們明白了正確的坐姿。 生:好,給點掌聲?。ü恼疲?師:下課!
教學反思:大部分同學的拿毛筆的方法已經(jīng)掌握了,只是有少部分同學還是不會拿,坐姿方面同學們都能坐得端正,
2、學國畫
教學目的1培養(yǎng)對民族繪畫的感情。2認識干濕濃淡墨色。認識中國畫的特點。
重點難點1,認識中國畫特點。 2,“墨分五色”的認識。 準備:毛筆、墨汁、調(diào)色板、舊報紙、宣紙、抹布。 教學過程: 課題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國畫。 新授:
介紹中國畫: 中國畫是我過傳統(tǒng)的一種繪畫形式,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與民族風格,稱國畫。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
介紹工具: a)筆:羊毫筆、狼毫筆、白云筆。 b)墨:有松煙、油煙。 c)紙:宣紙——生、熟。 d)硯:硯墨用的是石頭。 e)色:可用水彩顏料代替。 各種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類: 1,題材:人物、山水、花鳥。 2,方法:工筆、寫意。 墨分五色:
焦、濃、重、淡、清。 筆法:中鋒,側鋒。
分辨: 濃淡墨。 中側鋒。 干濕畫法。 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三.小結:講評。
3、認識藏鋒和露鋒
一、觀察“三”,三個的起筆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三”的三條橫有什么不同嗎?
生:我知道。第二條橫比較短,第三條橫比較長。
師:對!那么“三”的這三條橫在起筆上有什么不同嗎?
生:第一和第二條橫的起筆是尖的,第三條橫的起筆是圓的。
師:是啊,你觀察的真仔細!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兩種起筆方式。
二、揭示藏鋒和露鋒的概念。
師:你們知道怎么才能使你寫出來的橫的起筆是尖的嗎?
生:我覺得毛筆的筆頭是尖的,寫出來的自然是尖的。 師:是啊,這樣的筆鋒我們把它叫做“露鋒”,是筆鋒外露的用筆,一般用于筆畫的起筆處。用露鋒寫出來的筆畫常是尖筆或是方筆,顯得鋒芒畢露,神采飛揚。
師:還有一種筆鋒叫做“藏鋒”,它的寫法是讓筆鋒從筆畫內(nèi)部起筆,把筆鋒藏起來。用藏鋒寫出來的筆畫顯得渾厚。就像“三”的第三橫那樣。
師:(拿出鋼筆)你們看,鋼筆的筆頭是尖的,把筆尖露在外面起筆的叫做“露鋒”,把筆鋒從筆畫內(nèi)部起筆的叫做“藏鋒”。
生:用鋼筆練習一下,加深印象。
三、指導書寫藏鋒和露鋒。
1、學生書空。
2、學生指名書空、集體書空、同桌互相書空,糾正錯誤。
師:總之,我們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欲下先上,欲右先左”。
四、指導認識米字格,并學會畫米字格。
師:今天我們要來認識米字格,你知道它和田字格有什么不同嗎?
生:米字格里有四條線,而田字格中只有兩條線。
生:田字格中有橫中線和豎中線,這兩條線把田字格分為了四格,而米字格比田字格多了兩條斜線,并且把米字格分為了八個部分。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說的也很完整。
師:讓我們來認識各部分的名稱。
師:下面讓我們來學著畫一畫米字格。
師:先在空格中打兩條斜線,再過交點打橫豎兩條線。
?。▽W生練習畫米字格。)
五、學習在米字格里面描寫“三”的輪廓。
師:你們知道在描寫“三”的輪廓時要注意哪些嗎?
生:我知道:四條邊線要對齊。
生:我還知道對齊之后不能再移動。
師:你們真聰明,是啊,的確要注意這兩點:四條邊線要對齊,對齊之后不再移動。
師:下面就讓我們試著描摹一下。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師:描好了的同學來說說自己寫的怎么樣?
生:我描的還可以,就是第三橫有些斜了,還需要改改。
生:我覺得只要認真描,一定會描得很好。我描得就很好。 ??
師:那么接下來的時間同桌互相點評一下。 (學生互相點評)
師:看著同學們認真的樣子,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描摹得很好,為寫好這個字打了一個扎實的基礎。
六、下課。
4、墨與彩的韻味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體驗水墨畫的韻味和審美情趣,從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認識美術的文化性與歷史繼承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關系, 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放開手腳,大膽創(chuàng)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對水墨畫的韻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現(xiàn)在自己的畫上。 課前準備
范畫數(shù)張,生宣紙數(shù)張,毛筆,筆洗,畫毯,中國畫顏料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1.學生體驗:
(1)拿出生宣紙和毛筆,讓學生談一談,宣紙和圖畫紙有什么不同?教師總結:宣紙和毛筆以及墨是中國畫的工具。這也是中國畫不同于其它畫種的主要特征。
(2)讓學生動手用墨和水在宣紙和圖畫紙上隨意涂畫,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師展示范畫并提出問題:這些畫是用什么材料畫的?有什么特點?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總結: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紙上的沖化、融滲產(chǎn)生的濃淡變化,通過墨與彩的潑灑、點染、堆積形成墨、色、水相互輝映的效果。這種效果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令人回味無窮,這就是水墨畫的韻味。 2.師生共討:
(1)你知道國畫的歷史嗎?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水墨畫,顧名思義,就是用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工具,按照中國人的審美習慣而畫出來的畫。中國的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獨樹一幟。它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要繼承傳統(tǒng)文化,使它不斷發(fā)展。 (2)你理解水墨畫的韻味嗎?
出示作品,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總結:這種墨與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們回味無窮,遐想翩翩。其特點在于似與不似之間,水、墨、色交融變化,頗耐人尋味,這就是中國畫特有的審美標準之一“韻味”,有“韻”才美,無“韻”是不美的。 (3)你知道這種韻味是怎樣形成的嗎?
教師示范:濃破淡、淡破濃、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點染,堆積、潑灑能形成相互輝映的效果。學生有了動手的欲望,急于想體驗一下。教師因勢利導。
3.學生實踐:
教師布置作業(yè),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一到兩幅水墨作品,用筆要大膽,注意墨與彩的濃淡,以及水分干濕的把握。學生作畫,教師巡視,及時指導遇到的情況。 4.作品評價:
提出評價標準:用筆大膽,水、墨、色相互輝映,墨與彩的濃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處。畫面要體現(xiàn)出變化莫測的韻味。 (1)學生互評: (2)師生互評:
5.小結:這節(jié)課通過同學們的動手創(chuàng)作,使大家對水墨畫的韻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體驗,
好多同學的作品都不錯,希望大家課后去練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現(xiàn),看看效果怎樣?
5、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
一、教學時間 第三周
二、教學目標
了解文房四寶就是筆墨紙硯。
三、教學準備 筆、墨、紙、硯
四、執(zhí)教班級
一1班
五、教學過程
一、了解文房四寶就是筆墨紙硯。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文房四寶”是什么嗎? 生:我知道。文房四寶就是筆、墨、紙、硯。 師:對!文房四寶就是指筆、墨、紙、硯這四樣。 師: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嗎? 生:我是從書上看到的。 師:你真是個愛看書的孩子。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文房四寶。
二、具體介紹文房四寶。
師: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文房四寶中的筆呢? 生:寫書法用的是毛筆。
師:對了,寫書法時我們用的是毛筆。 師:毛筆是用動物毛做成筆頭,柔軟而富有彈性,主要為狼毫筆與羊毫筆兩大類。
師:那同學們,你們知道選擇毛筆時要注意些什么嗎? 生:買毛筆的時候要買好的。
師:我們在選擇毛筆時要注意“尖、圓、齊、健”四點。 “尖”,指筆鋒尖銳;“圓”,指筆頭形狀圓潤、飽滿;“健”,指毛筆彈性好;“齊”,是指筆毫用水化開后,筆鋒頂端的毛排列整齊。
生:原來選擇毛筆還有這么多的學問??!
師:對,別小看這小小的一支毛筆,它的學問可大啦!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在使用毛筆時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師:(出示毛筆講解)在使用毛筆的時候要注意保護它。
1、新的毛筆必須用冷水或者是溫水泡開。
2、使用后必須清洗。
3、清洗后平放或者掛起來。
師:有誰能向大家介紹文房四寶中的墨呢? 生:墨就是墨汁。
師:對。古人用墨錠研墨寫字,而我們現(xiàn)在用墨汁寫字。 古人用的墨錠主要分油煙墨、松煙墨、漆煙墨三種。
我們現(xiàn)在用的墨汁則有“一得閣”、“中華”、“曹素功”等品牌。 我們同學在使用墨汁的時候必須注意:每天使用倒新的,以免墨汁沉淀并發(fā)出臭味。
師:那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寫毛筆字用的是什么紙嗎? 生:用白紙。 生:用發(fā)黃的紙。 生:用宣紙。
師:我們一般使用的是顏色發(fā)黃的元書紙,在書寫作品時則使用宣紙。
宣紙又分為兩種:“生宣”和“熟宣”,我們一般使用的是“生宣”。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硯臺嗎? 生:我在電視里見過。 生:我在書上見過。
師:古時候人們用硯臺來磨墨,現(xiàn)在的硯臺一般用來儲存墨汁。 我們中國有四種最名貴的硯臺。分別為“端硯”、“歙硯”等。 師: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中國的書法真有意思。 生:書法的用具中還有很多學問呢! 生:我想現(xiàn)在就用文房四寶來寫書法。 ??
三、作業(yè)。 師:同學們,請你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根據(jù)本課所講的“文房四寶”的選擇方法,去書畫商店購買筆、墨、紙、硯,好嗎?
生:好。
師:購買好以后,用溫水化開毛筆,作好學習書法的準備。
四、下課。
6、國畫《枇杷》教案
國畫教學:枇杷圖 活動名稱:枇杷圖
活動目標:嘗試運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現(xiàn)樹枝上的枇杷。 活動準備:
1、學生有畫枇杷和小雞的經(jīng)驗。
2、課件;范例。
3、宣紙、毛筆、顏料、墨汁等幼兒國畫用具;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引起興趣。
1、師: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個個枇杷看上去那么誘人,那么你們知道枇杷長在哪里嗎?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教師邊出示幻燈,學生邊欣賞)
2、師:看到了嗎?長在哪里?怎么樣的?
3、學生自由說說。
4、小結: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長在樹上的,排著隊,但它們不是像我們小朋友整整齊齊的排隊,而是沒有規(guī)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個頭,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師:這么漂亮的枇杷,許多國畫大師也很喜歡,于是他們把樹上的枇杷畫了下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品。(教師繼續(xù)出示幻燈,學生欣賞。)
二、學生觀察,教師講演、示范。
1、師:以前我們畫過一個一個,摘下來的枇杷,今天我們要學習畫長在樹上的枇杷,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學生觀察和示范,教師講演。
《枇杷圖》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先畫葉,重墨勾筋,可用草綠蘸墨點染,上下部葉要虛實分明。
步驟二:次穿枝畫干,可用草綠蘸墨畫出。
步驟三:再次填果,用石黃或藤黃點染,用重墨點“臍”。 步驟四:題字鈐印。
三、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1、師:下面就請你畫一幅美麗的枇杷圖。
2、畫上小雞,使畫面更加豐富。(放背景音樂)
四、交流分享:你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同伴畫的好的地方。)
7、國畫《壽桃》教案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使學生了解有關壽桃的知識,學習寫意國畫的知識,用寫意國畫表現(xiàn)壽桃。
2、感受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中國畫表現(xiàn)壽桃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壽桃的外形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欣賞櫻桃
三、交流
1、壽桃的生物性。
2、壽桃造型特點。
3、壽桃色彩特點。
四、探究畫法
1、學生讀畫,交流畫法,總結寫意國畫的特點。
2、教師示范。
3、學生嘗試畫壽桃。
4、出示學生作品,分析比較畫面的布局構圖。
五、學生練習
作業(yè):創(chuàng)作一幅壽桃的寫意國畫。
要求:要有寫意國畫小品的品味。畫壽桃要注意大小,形態(tài)的變化。
六、展示評價
8 、國畫《櫻桃》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使學生了解有關櫻桃的知識,學習寫意國畫的知識,用寫意國畫表現(xiàn)櫻桃。
2、感受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中國畫表現(xiàn)櫻桃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櫻桃的外形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欣賞櫻桃
三、交流
1、櫻桃的生物性。
2、櫻桃造型特點。
3、櫻桃色彩特點。
四、探究畫法
1、學生讀畫,交流畫法,總結寫意國畫的特點。
2、教師示范。
3、學生嘗試畫櫻桃。
4、出示學生作品,分析比較畫面的布局構圖。
五、學生練習
作業(yè):創(chuàng)作一幅櫻桃的寫意國畫。
要求:要有寫意國畫小品的品味。畫櫻桃要注意大小,形態(tài)的變化。
六、展示評價
9、國畫《葫蘆》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有關葫蘆的知識,學習寫意國畫的知識,用寫意國畫表現(xiàn)葫蘆。
2、感受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中國畫表現(xiàn)葫蘆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葫蘆的外形特點
二、繪畫過程
1、章法——布局。經(jīng)營位置
2、畫主體,要主體突出。 (1)用筆 (2)用墨 (3)用色 (4)用線
3、葫蘆的畫法 (1)先畫葫蘆 (2)畫葉,勾葉脈 (3)畫藤 (4)畫小雞 (5)落款,蓋章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1)構圖
?。?)畫葫蘆——畫葉——畫藤——畫小雞——落款
四、小結、講評
五、整理用具下課
10、國畫《柿子》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中國畫技法,中國畫 蔬果通過學習中國畫 蔬果。 重點難點:
如何用筆用墨才能使畫面更具情趣中國畫 蔬果。 教學準備:
課件、中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欣賞柿子
三、交流
1、柿子的生物性。
2、柿子造型特點。
3、柿子色彩特點。
四、探究畫法
1、學生讀畫,交流畫法,總結寫意國畫的特點。
2、教師示范。
3、學生嘗試畫柿子。
4、出示學生作品,分析比較畫面的布局構圖。
五、學生練習 作業(yè):創(chuàng)作一幅柿子的寫意國畫。
要求:要有寫意國畫小品的品味。畫柿子要注意大小,形態(tài)的變化。
六、展示評價
11、國畫《石榴》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使學生了解有關櫻桃的知識,學習寫意國畫的知識,用寫意國畫表現(xiàn)櫻桃。
2、感受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中國畫表現(xiàn)櫻桃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櫻桃的外形特點
石榴又名安石榴,落葉喬木,干高可達一兩丈?;ǚ謫伟辍⒅匕陜煞N。有紅、黃、白、瑪瑙等顏色,萼肥厚,筒狀。葉長橢圓形。果實為球狀,前端有“嘴”。
一、花的畫法
石榴花多用點厾法。一般多畫紅花。單瓣石榴花,可參照茶花畫法。外型宜圓些。重瓣花可采用“外拓法”畫,即抓住花形碗與盤的大關系,從內(nèi)瓣畫起。先畫淺色內(nèi)層外瓣,再添內(nèi)層深瓣;也可以先畫內(nèi)層深瓣,再畫內(nèi)層淺瓣。畫好之后再向外拓展畫出。花瓣用朱磦蘸胭脂畫?;^點好后可趁濕以稍重色勾筋,亦可不勾。最后以胭脂合墨點蕊(也可以粉黃點蕊)?;ㄝ喾屎?,可先用淡墨勾,再染黃(略加朱磦)。
二、果實的畫法 1.勾染法
先以淡墨勾出形體。線不僅僅是畫出輪廓,更要把體積起伏關系表現(xiàn)出來。勾石榴可從“嘴”畫起,再勾果身。用筆要有輕重頓挫,要借助體面轉(zhuǎn)換在輪廓上形成的變化,用線與線相“搭”,來表現(xiàn)果實的體積起伏關系。勾出形體后,可略皴幾筆以增強果實的厚重感。干后可用淡赭石染。染要見筆,實為點染。
2.點厾法
點厾法常以清水筆蘸赭石,再以筆尖蘸少許重墨稍加調(diào)整,先點石榴“嘴”,再點果身,半干時以重墨點斑;青石榴則以草綠蘸赭石點;紅石榴則用朱砂點,亦可先用重墨點,半干以朱砂罩點。石榴成熟后,表皮綻裂,露出籽粒。畫籽??晒纯牲c,紅籽可用胭脂點,籽粒要有大小變化,用筆要利落。
三、葉子的畫法
畫石榴葉子,要弄清葉子的生長特征。新枝上的葉成簇,一組一組的;老枝條上的葉為對生。根據(jù)果實的畫法不同,及色調(diào)需要,可勾可點、可墨可色。
四、碩果的畫法
步驟:
步驟一:先以濃墨點寫出畫面左下方的兩個石榴,而后添枝條。畫枝要注意前后、輕重的穿插關系。再用稍淡的墨補畫左側后面及右側的石榴。半干時在墨上點朱砂。點朱砂要見“筆”,用筆不可太碎。
步驟二:用墨勾葉。勾葉要注意葉的前后、濃淡虛實關系。為求厚重感在葉子外緣用淡墨復勾,復勾要斷斷續(xù)續(xù)以求松動。最后用草綠填葉,填色時不必太拘泥,要見“筆”。
步驟三:用淡墨畫簾子。簾子宜虛,中鋒用筆,宜松活。要注意線的疏密變化。
步驟四:整理畫面。以胭脂點出石榴籽,顏色不宜過重。籽粒與果皮處點以濃黃、枝干上點苔,鈐印。
12、國畫《白菜和蘑菇》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中國畫技法,中國畫 蔬果通過學習中國畫白菜和蘑菇。
重點難點:
如何用筆用墨才能使畫面更具情趣中國畫白菜和蘑菇。 教學準備:
課件、中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已學內(nèi)容,強調(diào)用筆用墨方法.二:構思引導
1:生活中常見的白菜和蘑菇有哪些?打算畫幾樣? 2:怎么樣畫出白菜和蘑菇?
3:怎么樣安排畫面?中國畫白菜和蘑菇 三:教師示范
以白菜為例。先用課件中國畫 蔬果分析白菜的形象特征,再講用筆用墨方法。
中白云筆調(diào)淡墨,墨中水分不宜多。 先畫菜幫和菜根,勾畫線條手靈活。 大提斗筆濃墨浸,自上而下側鋒行, 水分多來葉兒嫩,一筆下去深淺分。 白幫綠葉大白菜,畫葉毛筆用大楷。 墨色中間稍加深,浸透顏色添葉脈。
為使畫面不單調(diào),可添加蘿卜、香菇等,但必須注意畫面上的蔬果有大小之分、蔬密之分、濃淡之分等。
三:創(chuàng)作練習
鼓勵學生大膽用筆用墨和用色 四:作業(yè)講評,小結下課。
五、教學后記
13、國畫《西瓜和葡萄》 水墨畫:西瓜和葡萄 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認識水墨畫是國畫的含義。
2、認識宣紙、顏料等特殊用品并學會使用工具進行繪畫。
3、培養(yǎng)學生大膽作畫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國畫欣賞圖片,范例、墨等工具 活動過程:
一、欣賞水墨畫,認識畫畫工具
1、出示國畫圖片,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這幅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 (引發(fā)學生對新的繪畫方式的興趣)
2、出示繪畫工具,引導學生了解
理解宣紙與白紙的不同(質(zhì)地)請學生進行比較
指導國畫需要特殊的顏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淺變化(水稀釋)
正確的是用毛筆,知道細的地方用筆尖畫,粗的地方用筆身畫
3、欣賞圖片,引導學生感知國畫的魅力
二、教師示范,引導學生繪畫西瓜和葡萄
提問:畫西瓜和葡萄時,應該先畫什么部分?引導學生先畫占紙面積大的地方,最后畫零小的部分) 引導學生看清教師是怎樣運用毛筆和墨汁的?(注意水與顏料的搭配)
提問:水多會怎么樣?如果水少了會怎么樣?
畫葉子用筆的什么部位畫?最后畫葉梗的時候,應用筆的什么部位畫?
三、學生作畫,教師知道,知道學生拿筆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畫面的布局,及繪畫時的先后順序。
四、學生互相欣賞作品。
五、延伸:活動區(qū)中進行練習
14、國畫《荔枝》
教學目的:
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中國畫。
學習荔枝的寫意畫法,進一步學習國畫的筆墨技法,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
學習荔枝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
掌握畫荔枝的簡單筆墨技法。 學具準備:
毛筆、墨汁、宣紙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相關畫作,自主探究筆墨技法,并說說自己的理解發(fā)現(xiàn)。
三、大膽嘗試,練習荔枝的寫意畫法。
四、學生自評互評,互相促進。
五、提高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筆墨技法畫一張寫意瓜果。
三、學生自評互評,交流互動。
四、學生說說近幾節(jié)國畫課學習的收獲。
15、國畫《絲瓜》
一、活 動目 標:
1、體驗在繪畫過程中所感受的快樂。
2、通過對比欣賞,感受作品中對不同季節(jié)的絲瓜的不同水墨表現(xiàn)效果。
3、樂意并能正確使用繪畫工具和材料進行水墨畫創(chuàng)作。
二、活 動準 備:
1、學生認識、觀察過絲瓜的經(jīng)驗。
2、教師準備教學掛圖《絲瓜》、毛筆、宣紙、小木桶、墨汁、國畫顏料等。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見過的絲瓜。
你們見國絲瓜嗎?是什么時候見到的?那絲瓜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出示教學掛圖中的圖一,引導學生欣賞。
你們看畫上有什么?絲瓜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它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看到這樣的絲瓜,你有什么感覺。
3、教師出示教學掛圖中的圖二,引導學生欣賞。
你們看這副畫上面有什么?和剛才我們看的那幅畫有什么不一樣?你喜歡什么季節(jié)的絲瓜?為什么。
4、教師鼓勵學生在欣賞的基礎上進行水墨畫的創(chuàng)作。
如果要你們來畫絲瓜,你會畫什么時候的絲瓜?周圍還會畫些什么呢?
5、教師點評學生作品,學生相互交流作品。
16、國畫《蘿卜》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畫傳統(tǒng)寫意技巧特點,認識大畫家齊白石,學會欣賞中國畫作品,并從中領會到畫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務。
2、學習中國畫寫意蘿卜的簡單畫法,進行筆墨基本功訓練。 教具:
1、學生用具: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兩支{一支為狼毫小筆用于勾勒線條,一支為羊毫用于點、染色(如大白云)}、調(diào)色盤、水罐、一張舊報紙代替墊布、八開生宣紙。
2、教師用具:繪畫工具一套、空白生宣紙1張,課件。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認識,練習用毛筆、宣紙作寫意蔬菜畫的技巧。
教學難點:本課難點是用筆用墨和掌握適當?shù)乃直憩F(xiàn)不同的濃淡墨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中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著名的國畫大師。今天,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位大師的畫。
2、媒體展示:
(1)《柿子》:用的是什么筆法?有什么特點?
?。?)《平生所欲》:畫的是什么?畫家為什么要起這樣一個名字? (3)《蜻蜓飛舞》:寫意與工筆相結合的畫法,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4)《鯉魚》:畫家用了什么墨色表現(xiàn)了鯉魚的魚鱗?你認為什么地方畫的最好?
3、看了這么多的畫,你覺得這位畫家的畫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4、生:是一位技術高明的畫家。
5、出示〈蝦〉:這位畫家是誰呢?(齊白石)
6、你覺得齊白石畫的題材都取自于哪些方面?
7、生:都是一些花鳥魚蟲和蔬菜水果,都來自生活與大自然。
8、師:從齊白石的畫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他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9、生:是一位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人。
10、師:今天就讓我們追隨大師的足跡,一起來學習蘿卜的畫法。
11、出示課題:畫蘿卜
三、講授新課
1、出示蘿卜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蘿卜有哪些不同的形狀,它們是由那幾個部分構成的?再看看葉有什么不同?顏色又有什么不同?
2、再請同學們觀察課本中的步驟圖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畫的?
3、生答,師小結: 外形:中鋒(淡墨),
身體:側鋒(淡墨+花青) 葉子:中鋒(藤黃+花青) 根須:小筆中鋒
4、下面看看老師是如何所畫它的! 邊講邊現(xiàn)場演示(貼出空白生宣紙)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構圖有前后,以自已的習慣為準,沒有定法。下面介紹一般畫法:
①畫形: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jié)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
?、诋嬻w:側鋒從左右兩邊畫,畫出蘿卜的體積感;
③畫葉:先用毛筆蘸淡墨(可調(diào)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趁墨色未干時用濃墨勾葉脈)
師小結:畫花和葉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這兩種手法就是小寫意花的最基本的枝法特點。
4、帶領學生臨摹,巡回檢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時表揚與糾正
四、巡回指導
1、突出重點:詳細講解勾線用筆方法與點染要領,指示學生注意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2、提醒學生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要亂甩毛筆,要用專用的抹布或吸水紙來吸墨、揩桌、擦畫具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五、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
3、理解齊白石大師“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句話的含義。
六、課后小結:
學生對齊白石大師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在中國畫的欣賞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較好,能夠用正確的筆法和墨色畫出生動的蘿卜圖,并能將先前學過的辣椒、櫻桃等結合畫在一起,使畫面更為豐富。
不足之處為,一些學生在構圖上與老師一模一樣,少有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新的意識還有待加強。用筆的方法還不夠熟練,有待提高。
17、國畫《南瓜和茄子》
教學目的:
1、參照大師的作品,臨摹大師的筆墨技法,仿畫一幅以蔬菜為題的中國畫。
2、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畫、書、詩、印是中國畫獨特的形式。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畫、書、詩、印是中國畫獨特的形式。
四、教學難點:
學習中國畫的基本筆墨技法和用水用墨的方法。
五、教學教具:
幻燈、圖片、毛筆、墨汁、生宣紙、調(diào)色碟。
六、教學過程:
一、欣賞:
以齊白石的《南瓜和茄子》為重點,指導學生欣賞水墨寫意國畫。先介紹中國畫的藝術特征,分析筆墨技法,講解畫面布局,然后說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鋒、側鋒筆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欣賞時,結合上一節(jié)基本技法練習入教材分析進行。
二、教師示范以青菜為題材作水墨畫的作畫步驟。 (教師邊講邊示范):
1、先想好畫什么,畫面怎樣安排,然后用指甲輕輕刮出大體輪廓。初學者可用鉛筆、炭素鉛筆或森炭條起稿。
2、中鋒蘸淡墨勾出菜幫,先從中間一塊著手。
3、用大筆的筆鋒蘸淡墨后,再用筆尖蘸濃墨,以側鋒法畫出葉子,筆可在紙上略作滾動,落筆要生動,大膽肯定,注意墨團要有大小濃淡的變化。
4、趁葉子未干,用濃墨畫出葉脈,注意不要太濕。
5、中鋒蘸濃墨(稍干),較快地畫出根部,落筆時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飛白效果,更為理想。
6、在適當?shù)牡胤筋}字和蓋印。作品完成。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可選擇大師作品中的主要物體,重新組織畫面,下筆前要先想好用筆方法:水墨應如何調(diào)合?濃的還是淡的?運筆采用鍘鋒還是中鋒?運筆方向如何確定?總之應“意在筆先”。 練習時,教師要特意說明,練習水墨畫法,因經(jīng)驗不足,往往要畫上好幾次才能畫好一幅畫,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滿意,只有多練習,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四、講評:
選擇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與大師的作品比較,找出差距,明確努力方向。
七、板書:
中國畫——南瓜和茄子
一、復習上節(jié)課的用筆用墨及用水的基本技法。
二、繪畫方法:
八、后記:學生對運用中國畫的基本技法繪制蔬菜掌握不夠好,特別是課室的衛(wèi)生沒有注意。
18、國畫《竹筍和豆角》
教學目的:
一.參照范畫,臨摹其筆墨技法,畫一幅以蔬菜為題的中國畫;
二.使學生認識畫、詩、書,即是中國畫獨特的形式; 教學重點、難點:
一.運筆、用水、用墨的方法; 二.畫菜葉; 使用教具:
?。?) 范畫2張 (2) 步驟圖6張 (3) 竹筍和豆角實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提問:中國畫的繪畫工具有哪些?(學生答) 教師小結上節(jié)課的基本內(nèi)容,引入新課。拿出大竹筍和豆角實物,說明本節(jié)課教學任務,并簡介其結構,然后,板書課題——《竹筍和豆角》(中國畫)(兩分鐘);
二、講授新知識:
1.師生共同欣賞齊白石,李苦禪的作品,簡介風格。然后出示教師示范作品,簡單介紹一下。
2.教師示范以竹筍和豆角為題作水墨畫的作畫步驟(邊講邊畫)。
?。?)畫菜幫:中鋒蘸淡墨勾出,先從中間一塊畫。
(2)畫菜葉:用大筆筆鋒蘸淡墨后,再用筆尖蘸側鋒畫出葉子,筆可在紙上略作滾動,注意墨團有濃淡大小的變化。
(3)畫葉脈:趁葉子未干,用濃墨畫出葉脈,注意不要太濕。
?。?)畫菜根:中鋒蘸濃墨,較快地畫出根部,落筆時下按。
(5)題字和蓋?。涸谶m當?shù)牡胤筋}字和蓋印,作品完成(15分鐘)。 2.出示作業(yè)要求:
(1)臨摹一幅《竹筍和豆角》的水墨畫。
?。?)用筆大膽、肯定。
(3)保持畫面、桌面、地面的干凈。 二.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20)分鐘。
三.講評:選出幾件好的和差的學生作業(yè)講評,然后布置下節(jié)課學習任務(3分鐘)。
國畫教案動物模板共2
國畫《枇杷》教案
國畫教學:枇杷圖
活動目標:嘗試運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現(xiàn)樹枝上的枇杷。
活動準備:
1、學生有畫枇杷和小雞的經(jīng)驗。
2、課件;范例。
3、宣紙、毛筆、顏料、墨汁等幼兒國畫用具;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引起興趣。
1、師: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個個枇杷看上去那么誘人,那么你們知道枇杷長在哪里嗎?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教師邊出示幻燈,學生邊欣賞)
2、師:看到了嗎?長在哪里?怎么樣的?
3、
學生自由說說。
4、小結: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長在樹上的,排著隊,但它們不是像我們小朋友整整齊齊的排隊,而是沒有規(guī)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個頭,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師:這么漂亮的枇杷,許多國畫大師也很喜歡,于是他們把樹上的枇杷畫了下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品。(教師繼續(xù)出示幻燈,學生欣賞。)
二、學生觀察,教師講演、示范。
1、師:以前我們畫過一個一個,摘下來的枇杷,今天我們要學習畫長在樹上的枇杷,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學生觀察和示范,教師講演。
《枇杷圖》的畫法步驟
步驟一:先畫葉,重墨勾筋,可用草綠蘸墨點染,上下部葉要虛實分明。
步驟二:次穿枝畫干,可用草綠蘸墨畫出。
步驟三:再次填果,用石黃或藤黃點染,用重墨點“臍”。 步驟四:題字鈐印。
三、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1、師:下面就請你畫一幅美麗的枇杷圖。
2、畫上小雞,使畫面更加豐富。(放背景音樂)
四、交流分享:你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同伴畫的好的地方。)
國畫《壽桃》教案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使學生了解有關壽桃的知識,學習寫意國畫的知識,用寫意國畫表現(xiàn)壽桃。
2、感受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中國畫表現(xiàn)壽桃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壽桃的外形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欣賞櫻桃
三、交流
1、壽桃的生物性。
2、壽桃造型特點。
3、壽桃色彩特點。
四、探究畫法
1、學生讀畫,交流畫法,總結寫意國畫的特點。
2、教師示范。
3、學生嘗試畫壽桃。
4、出示學生作品,分析比較畫面的布局構圖。
五、學生練習
作業(yè):創(chuàng)作一幅壽桃的寫意國畫。
要求:要有寫意國畫小品的品味。畫壽桃要注意大小,形態(tài)的變化。
六、展示評價
國畫《櫻桃》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使學生了解有關櫻桃的知識,學習寫意國畫的知識,用寫意國畫表現(xiàn)櫻桃。
2、感受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中國畫表現(xiàn)櫻桃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櫻桃的外形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欣賞櫻桃
三、交流
1、櫻桃的生物性。
2、櫻桃造型特點。
3、櫻桃色彩特點。
四、探究畫法
1、學生讀畫,交流畫法,總結寫意國畫的特點。
2、教師示范。
3、學生嘗試畫櫻桃。
4、出示學生作品,分析比較畫面的布局構圖。
五、學生練習
作業(yè):創(chuàng)作一幅櫻桃的寫意國畫。
要求:要有寫意國畫小品的品味。畫櫻桃要注意大小,形態(tài)的變化。
六、展示評價
國畫《西瓜和葡萄》
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認識水墨畫是國畫的含義。
2、認識宣紙、顏料等特殊用品并學會使用工具進行繪畫。
3、培養(yǎng)學生大膽作畫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國畫欣賞圖片,范例、墨等工具 活動過程:
一、欣賞水墨畫,認識畫畫工具
1、出示國畫圖片,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這幅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 (引發(fā)學生對新的繪畫方式的興趣)
2、出示繪畫工具,引導學生了解
理解宣紙與白紙的不同(質(zhì)地)請學生進行比較
指導國畫需要特殊的顏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淺變化(水稀釋) 正確的是用毛筆,知道細的地方用筆尖畫,粗的地方用筆身畫
3、欣賞圖片,引導學生感知國畫的魅力
二、教師示范,引導學生繪畫西瓜和葡萄
提問:畫西瓜和葡萄時,應該先畫什么部分?引導學生先畫占紙面積大的地方,最后畫零小的部分)
引導學生看清教師是怎樣運用毛筆和墨汁的?(注意水與顏料的搭配)
提問:水多會怎么樣?如果水少了會怎么樣?
畫葉子用筆的什么部位畫?最后畫葉梗的時候,應用筆的什么部位畫?
三、學生作畫,教師知道,知道學生拿筆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畫面的布局,及繪畫時的先后順序。
四、學生互相欣賞作品。
五、延伸:活動區(qū)中進行練習
國畫《荔枝》
教學目的:
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臨摹中國畫。
學習荔枝的寫意畫法,進一步學習國畫的筆墨技法,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
學習荔枝的寫意畫法。 教學難點:
掌握畫荔枝的簡單筆墨技法。 學具準備: 毛筆、墨汁、宣紙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相關畫作,自主探究筆墨技法,并說說自己的理解發(fā)現(xiàn)。
三、大膽嘗試,練習荔枝的寫意畫法。
四、學生自評互評,互相促進。
五、提高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筆墨技法畫一張寫意瓜果。
三、學生自評互評,交流互動。
四、學生說說近幾節(jié)國畫課學習的收獲。
國畫《蘿卜》
一、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畫傳統(tǒng)寫意技巧特點,認識大畫家齊白石,學會欣賞中國畫作品,并從中領會到畫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務。
2、學習中國畫寫意蘿卜的簡單畫法,進行筆墨基本功訓練。 教具:
1、學生用具: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兩支{一支為狼毫小筆用于勾勒線條,一支為羊毫用于點、染色(如大白云)}、調(diào)色盤、水罐、一張舊報紙代替墊布、八開生宣紙。
2、教師用具:繪畫工具一套、空白生宣紙1張,課件。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認識,練習用毛筆、宣紙作寫意蔬菜畫的技巧。
教學難點:本課難點是用筆用墨和掌握適當?shù)乃直憩F(xiàn)不同的濃淡墨色。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中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著名的國畫大師。今天,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位大師的畫。
2、媒體展示:
(1)《柿子》:用的是什么筆法?有什么特點?
?。?)《平生所欲》:畫的是什么?畫家為什么要起這樣一個名字? (3)《蜻蜓飛舞》:寫意與工筆相結合的畫法,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鯉魚》:畫家用了什么墨色表現(xiàn)了鯉魚的魚鱗?你認為什么地方畫的最好?
3、看了這么多的畫,你覺得這位畫家的畫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4、生:是一位技術高明的畫家。
5、出示〈蝦〉:這位畫家是誰呢?(齊白石)
6、你覺得齊白石畫的題材都取自于哪些方面?
7、生:都是一些花鳥魚蟲和蔬菜水果,都來自生活與大自然。
8、師:從齊白石的畫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他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9、生:是一位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人。
10、師:今天就讓我們追隨大師的足跡,一起來學習蘿卜的畫法。
11、出示課題:畫蘿卜
三、講授新課
1、出示蘿卜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蘿卜有哪些不同的形狀,它們是由那幾個部分構成的?再看看葉有什么不同?顏色又有什么不同?
2、再請同學們觀察課本中的步驟圖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畫的?
3、生答,師小結: 外形:中鋒(淡墨), 身體:側鋒(淡墨+花青) 葉子:中鋒(藤黃+花青) 根須:小筆中鋒
4、下面看看老師是如何所畫它的! 邊講邊現(xiàn)場演示(貼出空白生宣紙)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構圖有前后,以自已的習慣為準,沒有定法。下面介紹一般畫法:①畫形: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jié)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
?、诋嬻w:側鋒從左右兩邊畫,畫出蘿卜的體積感;③畫葉:先用毛筆蘸淡墨(可調(diào)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趁墨色未干時用濃墨勾葉脈)師小結:畫花和葉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這兩種手法就是小寫意花的最基本的枝法特點。
4、帶領學生臨摹,巡回檢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時表揚與糾正
四、巡回指導
1、突出重點:詳細講解勾線用筆方法與點染要領,指示學生注意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2、提醒學生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要亂甩毛筆,要用專用的抹布或吸水紙來吸墨、揩桌、擦畫具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五、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
3、理解齊白石大師“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句話的含義。
四、課后小結:
學生對齊白石大師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在中國畫的欣賞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較好,能夠用正確的筆法和墨色畫出生動的蘿卜圖,并能將先前學過的辣椒、櫻桃等結合畫在一起,使畫面更為豐富。 不足之處為,一些學生在構圖上與老師一模一樣,少有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新的意識還有待加強。用筆的方法還不夠熟練,有待提高。
工筆花鳥畫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怎樣應用所學的繪畫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構圖在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進行中國畫工筆花鳥創(chuàng)作畫的一般程序中國畫工筆花鳥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構圖在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
難點:基礎知識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講授新課:
1、學習中國畫的意義:
(1) 繼承:
中國畫是我國的民族繪畫,經(jīng)歷了自身發(fā)展的輝煌歲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藝術峰巔,它不僅為我國歷代各族人民所珍愛,同時也對世界藝術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 進行創(chuàng)作:
學習的同時是為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使他們善于捕捉自己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強化其表現(xiàn),更多的是使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2、進行工筆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步驟:
(1) 確定思路,構想
(2) 寫生、搜集資料: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我們不僅要繼承發(fā)揚前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觀察、體驗、收集素材(口述:公園、花圃、盆栽都可以作為寫生的素材)。
(3) 自描定移:
(首先向?qū)W生提問什么是白描。白描的特點?)
白描:也稱雙勾。它的特點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關系、完全用線來表現(xiàn)對象的形體、結構、質(zhì)感和立體感,圓滿地完成畫面效果,達到形神兼?zhèn)涞脑煨鸵蟆?/p>
白描的空間感、質(zhì)感、立體感:
?、倏臻g感:是靠線的虛實、疏密、濃染、粗細、松緊、強弱等對比手法表現(xiàn)的。
②質(zhì)感:主要是根據(jù)對象輪廓特征與表面紋理而概括出來的那些線條。
?、哿Ⅲw感:是根據(jù)物體的透視結構而產(chǎn)生的。
(4) 構圖: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圍內(nèi),將個別的局部的藝術形象有機地組織結構,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幅完整的藝術作品
構圖的方法和規(guī)律:
?、儋e主:分清主次、突出主體,可以從位置、分量、角度、虛實、色彩等方面考慮。
?、谑杳埽骸懊懿煌革L,疏可走馬”構圖應密處密,疏處疏,不能平鋪直敘。
③呼應:畫面上所有的特點不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且相互聯(lián)系。
④畫里畫外:構造時,要沖出紙的邊框,使畫里與畫外互相先發(fā)呼應,補充、使觀者通過畫面產(chǎn)生聯(lián)想,達到畫面有限而意境無窮的效果。
(5) 工筆花鳥畫的設色
渲染手法:(提問:常用的渲染手法有幾種)
?、俜秩?圖1②罩染 圖2③統(tǒng)染 圖3④接染 圖4
?、萜酵?圖5⑥哄染 圖6⑦注水注色法 圖7(6) 色彩的配置
(7) 提款(8) 印章
二、課堂小結:
把所學的繪畫知識能夠運用到創(chuàng)作上去訓練學生的感受能力在造型和色彩上強化其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三、作業(yè)布置:
牡丹花創(chuàng)作一幅
中國夢繪畫活動方案
荷花國畫教案模板
國畫山水教案模板
中國白描畫教案模板
動物王國美術教案模板
國畫教案動物模板共3
國畫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中國畫是通過筆墨、色彩、章法、等形式語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2.指導學生在中國畫表現(xiàn)中,逐步掌握水與墨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3.指導學生運用中國畫工具材料結合自身感受表達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筆法與墨的訓練 教學難點構圖審美意識。 教學實施安排: (一)課前教材工具準備
1.收集中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便于學生欣賞提高審美能力。 2.生宣紙、墨汁、毛筆大中小三支、毛氈、調(diào)色盤、筆洗。 二教學課程課時安排 課時 教學安排
1課 教學示范用20分鐘時間教學生怎樣運用毛筆筆法中鋒、側鋒墨的使用方法濃、淡、干、濕、焦以及顏料的三原色調(diào)配法朱紅、藤黃、花青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二十分鐘后進入教學階段。國畫書6頁櫻桃的畫法注意疏密搭配。
2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7頁蝌蚪的畫法注意掌控水墨的濃淡。
3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8頁小草魚的畫法注意循序漸進掌控水與墨顏色的搭配。
4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9頁鴨梨的畫法注意三種顏色的搭配。
5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10頁草莓的畫法運用筆法分左右畫出注意顏色搭配。
6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11頁枇杷果的畫法注意作畫步驟。
7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12頁荔枝的畫法注意先后順序干濕結合。 8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13頁天鵝的畫法注意先后順序水墨的掌控。 9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14頁蜻蜓荷葉的畫法注意先后順序。
10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15頁馬蹄蓮的畫法注意先后順序由淡到濃。 11課 教學示范國畫書16頁向日葵的畫法調(diào)色側鋒墨與色搭配。 12課 老師命題由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偨Y評比課堂作業(yè)。 第一課國畫的基本知識與櫻桃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diào)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掌握材料的水分關系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大膽嘗試把握櫻桃的外形特點。
教學過程 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以前學過國畫嗎?那么你們知道國畫都需要哪些工具嗎?好那我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們畫畫的工具
筆狼毫、羊毫、白云 墨松煙、油煙 紙生宣、熟宣 硯研墨的石頭 顏色有十幾種或更多主要的三原色是朱紅、藤黃、花青。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墨加入水之后有幾種顏色嗎 那你們就用手中的筆來試一下 墨分五色濃、淡、干、濕、焦。
老師示范逐一讓學生領會。
中鋒、側鋒 好了小朋友們那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櫻桃該怎么畫的邊講邊示范學生跟著畫。
繪畫過程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講解什么是藏鋒 露鋒。
藏鋒筆鋒從內(nèi)部開始起筆 露鋒筆尖在外面起筆 1.找出顏色“曙紅”、“胭脂”“墨”“花青”。
3.重復以上動作將櫻桃錯落有致的放在一起要有遮有擋、有疏有密。 4.一組櫻桃畫完后用小筆蘸濃墨勾 櫻桃柄。
5.洗筆擠出多余水分調(diào)花青 勾盤子。注意起筆露鋒二筆藏鋒 6.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
要學生記住今天所講的主要內(nèi)容多做練習。 3.好學完了墨的五種顏色那我們就再來來學一學毛筆的用法。
2.白云筆潤水調(diào)曙紅筆尖蘸一點點胭脂用側鋒兩筆勾出櫻桃留出高光點。
第二課蝌蚪與荷葉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diào)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蝌蚪與荷葉的外形特點。 教學過程 導入
1.小朋友們知道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嗎有誰能講一下 2.好的那你能畫出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嗎 繪畫過程
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1.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2.調(diào)出淡墨在廢紙上試試輕重畫出蝌蚪的一半身體然后補上一筆畫出整個身體。 3.畫出蝌蚪的尾巴
4.調(diào)出藤黃筆尖蘸濃墨畫出荷葉注意先后順序。 5.蘸焦墨點出蝌蚪眼睛。 6.完成
7.由學生自己重新畫一遍老師對個人進行詳細指導。 8.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
要學生記住今天所講的主要內(nèi)容多做練習。 整理工具。
第三課小草魚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diào)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怎樣把握好小草魚的體型特點。 教學過程 導入
復習上節(jié)內(nèi)容。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草魚是生活在哪里的嗎江河湖泊。 2.你們能抓得到他嗎 那么我們把它畫到紙上好不好? 繪畫過程
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1.準備花青、墨。
2.控制毛筆水分調(diào)和花青在蘸重墨。 3.起筆露鋒中鋒下壓一筆畫出魚的身子。 4.用筆上殘留的顏色畫出 魚尾、背鰭中鋒下壓。 5.用重墨點出魚眼、魚嘴。
6.調(diào)淡墨中鋒勾出魚頭、魚的身體中鋒。 7.側鋒畫出魚的雙鰭。
8.換大筆調(diào)淡墨筆尖蘸濃墨側鋒畫出荷葉側鋒干墨畫出莖濃墨中鋒勾葉莖。
9.重復以上動作畫出多條草魚注意要動態(tài)不一大小長短。 10.等待畫干完成題名字。 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
要學生記住今天所講的主要內(nèi)容注意筆法的運用多做練習。 整理工具
第四課鴨梨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diào)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顏色的搭配。 教學過程
導 入 復習上節(jié)內(nèi)容。
1.小朋友們喜不喜歡吃鴨梨
2.吃鴨梨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好處嗎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yǎng)護作用易被人體吸收增進食欲。 3.那么你們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嗎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繪畫過程
1.準備顏色赭石、藤黃、紫色、綠色、墨。 2.小筆調(diào)淡赭石畫出鴨梨外輪廓中鋒兩筆畫完。
3.重復以上動作畫出另一個鴨梨輪廓可以根據(jù)想象多畫幾個。 4.調(diào)淡墨點出鴨梨的斑點要有變化。 5.狼毫筆調(diào)出濃墨中鋒畫勾梨把要有弧度。
6.在鴨梨外輪廓下方畫兩串葡萄中鋒用筆一筆一顆重復動作。 7.調(diào)淡紫色筆尖蘸墨中鋒露鋒勾出盤子。 8.大筆調(diào)淡藤黃填上鴨梨外輪廓的顏色。 9.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要學生記住今天所講的主要內(nèi)容注意筆法的運用顏色可以適當調(diào)多一些要大膽。不怕錯多做練習 整理工具
第五課草莓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diào)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怎樣掌控好壁上的兩種顏色。 教學過程 導 入 復習上節(jié)內(nèi)容。
1.小朋友們都吃過草莓嗎 2.那你們還記得草莓長得什么樣嗎 3.好誰能給我畫一下 繪畫過程
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1.學生找出顏色藤黃、曙紅、胭脂、墨。
2.大筆調(diào)藤黃保證水分筆尖蘸曙紅中鋒頓筆自下向上畫出草莓左半部。 3.用同樣的筆法畫出右半部注意停筆時間不要過長。 4.小筆調(diào)藤黃由下向上點出草莓的小刺注意刺不易過大。 5.重復以上動作畫出多個草莓。
6.小筆調(diào)濃墨在多個草莓上點葉蒂露鋒快速點出勾柄中鋒。 7.可根據(jù)學生喜好畫上盤子或者上節(jié)課的東西。 8.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
同學們已經(jīng)基本上掌握了繪畫的技巧那么下次課你們就可以畫出你們喜歡的東西或者你吃過的東西。要大膽嘗試。
第六課枇杷果的畫法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的基本知識感受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筆法、墨的使用方法以及顏料調(diào)配感知水墨畫的獨特效果。
教學難點葉子的畫法及大小的控制。 教學過程 導入
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1.小朋友們你們吃過枇杷果嗎我還真沒吃過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好既然我沒吃過那就畫一畫解解饞吧。 繪畫過程
老師進行示范注意畫面布局。
1.找出顏色藤黃、赭石、墨。
2.中筆調(diào)藤黃注意水分筆尖蘸一點赭石中鋒頓筆畫出枇杷形狀。 3.重復動作多畫幾個??纱罂尚—ト齻€一組、兩個一對。 4.用濃墨畫臍淡魔勾枝。
5.中筆調(diào)花青筆尖蘸淡墨側鋒畫葉子。 6.等待畫半干小筆勾出葉筋。 7.焦墨題名字。晾干完成。 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學生自評、互評。 課后小結
注意畫面布局整體統(tǒng)一。 多多練習
國畫教案動物模板共3篇(可愛的動物繪畫教案)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國畫教案動物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