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做學習的主人教學反思4篇(學做小主人教案反思),供大家閱讀。

做學習的主人教學反思1
《玩出了名堂》,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fā)奇想,把兩片放大鏡片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fā)現(xiàn),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在不經(jīng)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
課前預案選擇內容時,做到因材施教,凸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上的是第一課時,在內容的選擇時,我有兩種考慮,其一:將生字新詞教學完成的基礎上,圍繞“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這兩個問題來學習課文第三、第四自然段;其二:將生字新詞教學完成的基礎上,圍繞問題來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抓住課文的三自然段重點來讀。經(jīng)過再三的衡量,我選擇了第二種方案??紤]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果第一種方案的話,時間可能會倉促些,理解和朗讀就可能不太到位。
在教學過程中,我想方設法地創(chuàng)造機會,大膽地讓學生表現(xiàn)自己,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如課文的導入時的談話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同學們都喜歡玩,但我們的父母卻不喜歡看到我們玩,你是怎樣看待這件事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讓學生讀了課題后,讓學生自己提問題,然后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去自讀了課文;自讀了課文后,部分問題得到了解決,只有“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還末解決,于是圍繞剩下的問題展開教學。在分段朗讀前,指名了學生進行朗讀,而其他學生不是沒有任務,簡單地做聽眾,而是做評委,使每位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事可做。朗讀后,讓學生評議,說說學生讀得好在哪,不好在哪,并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進行評議,學生評議學生,被評議的學生容易接受;在認識生字朋友時,讓學生當一回小老師。讓學生上臺來指名讀生字,不認識的字由他負責來教。這樣,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促使學生在課前去預習。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勝任小老師的重任。在課文理解方面,因為內容不是很深奧,所以放手讓學生帶著還末解決的問題去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有所解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朗讀指導方面,也注重學生的獨特感悟,學生對列文虎克的磨鏡片的恒心贊賞,就讓他們讀出贊賞的語氣,學生對列文虎克很欽佩,就讓他們讀出欽佩的語氣,在讀中,在感悟中,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總之一句話,課堂應該是屬于學生的課堂,老師的任務是做好引導者的角色。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過去老師主動的“教”為學生主動的“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征,立足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開掘與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生中掌握、認識和發(fā)現(xiàn)知識,并在深入地探究中獲取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敢于嘗試、追根問底的科學精神,而學生自主與合作意識,也將會因為我們探究的逐漸深入而相得益彰。
做學習的主人教學反思2
對于這一次以如何做學習的主人為主題的班會。班會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班會的形式主要形式是:討論。我們班學生大都有自己獨立的學習方式,道理從他們自己或者小伙伴的口中講出比從老師說教更為容易接受,事實證明,討論式班會效果也更好。
內容選材也比較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有些事例能夠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學生從故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由于這三個方面范圍較寬,每個部分拿出來都可以講一節(jié)班會課,所以內容略顯臃腫,時間有些緊張,沒有做到知識點的深入挖掘。還需要精簡內容,進一步深入展開,讓學生體會的更加深刻。
從形式上看,這次班會采用了多種形式。例如,運用事例感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通過故事續(xù)寫讓學生體會到不良行為習慣帶來的危害。運用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找出身邊的不學習的后果并拿出解決的對策。但是討論時間比較難控制,有一發(fā)不可收拾之勢,可以適當減少討論次數(shù),增添知識搶答之類的環(huán)節(jié)。
班會存在的不足:
1、班會準備不充分,沒有讓學生搜集相關方面的材料。
2、問題設問不具體,沒有更加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實際。如果提前搜集關于同學們現(xiàn)狀關于習慣方面的照片作為討論,效果可能會更好,尤其是學生討論時候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從學生主體地位上來看,基本上能夠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體會,讓學生去找,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但學生舉手發(fā)言不是很踴躍,提問范圍也太窄,沒有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去。在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探討方面做得不夠好。
總之,這堂班會課讓我感到了自己的很多缺點和不足,需要通過更加努力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從而爭取更快的成長和進步!
在班會課以外,時時刻刻都要落實關于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培養(yǎng),只要一出現(xiàn)問題,及時以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復教育,最終才能使得良好習慣真正落實,總之,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教學是持久戰(zhàn),班主任必須和學生共同努力,一旦松懈的話,壞的習慣可能又浮出水面,不利于班級管理。
做學習的主人教學反思3
《做學習的主人》這一節(jié)公開課總算上完了,我對課堂上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很滿意,他們的精彩呈現(xiàn)了課堂的魅力所在。正如聽課老師所言:你們的學生說得太棒了!我認為課堂上學生的主動與被動,完全取決于教師。一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問題的引入、教師的啟發(fā)誘導等都很關鍵,這些方面直接制約著學生的行為——會與不會,說與不說。
我在構思教學設計時,力求新穎、獨特且有一定的趣味性,還要貼近兒童的生活,要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為此,課堂上呈現(xiàn)出了五大版塊內容:解決冬冬的煩惱、比賽背古詩、幫小軍出主意、故事表演《時間老人的禮物》、展示有關時間的格言。將活動融入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玩,淡化了文本內容,從而使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
另外,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對每個問題的設計上,我花了一定的心思,盡量淡化問題的難度,使問題生活化,情趣化。如:解決完冬冬的煩惱后,我延伸了這樣的問題:你在學習中遇到過困難和煩惱嗎?你是如何解決的?于是,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向老師和同學傾訴心中的煩惱與困難。楊麗文說:“我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很煩惱?!辈駨娬f:“我作業(yè)寫不上很煩惱?!卑鼛浾f:“老師,我課文背不會,我好煩惱?!庇秩纾赫n文學完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學生的積極性可高了,一個個小手高舉,唯恐老師不叫自己,好熱鬧的場面,令我感動。學生的精彩,才是課堂的精彩!
讓我最盡興的是,我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絲毫不差,沒有拖延一分鐘。因為,通過本課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懂得抓緊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正如陳寧校長評課所說:“如果你拖堂了,學生們會怎樣看?”我覺得我給學生做出了表率。
當然,教學總是缺憾的藝術。在幫小軍出主意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我的點撥不到位,導致了學生們活動安排的時間不夠合理。另外,在課堂上要時刻教育學生有禮貌,如:學生得到老師的獎賞時,應注意禮節(jié),對老師說聲“謝謝”。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更應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借鑒別人好的經(jīng)驗,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學技藝達到更高的境界。
做學習的主人教學反思4
在這節(jié)課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生成資源、師生資源。讓學生懂得在學習中如何克服困難,怎樣合理安排時間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懂得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反省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良行為習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適時評價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但美中不足的是學生合作學習還做得不夠,教學過程的設計也不夠精煉。這些不足,有待今后在教學中不斷完善,不斷進修業(yè)務,提高教學理論的水平,讓自己在教壇上更添光彩而努力。
做學習的主人教學反思4篇(學做小主人教案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