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集合大班數學教案5篇 大班集合的數學教案,供大家閱讀。

集合大班數學教案1
【設計意圖】
《誰的位置動了》這節(jié)活動課,幼兒比較難理解,為了引導幼兒能夠清楚區(qū)分左和右,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我將本節(jié)活動課,設計成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活動目標】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fā)現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活動過程】
?。ㄒ唬┮哉勗挼男问綄胄抡n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qū)分左和右。
(二)發(fā)現自身的左右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綠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ㄈ﹪L試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ㄋ模┎僮骰顒?/p>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活動延伸】
讓幼兒區(qū)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活動反思】
一、根據學生認識空間方位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一般學生在6歲時就能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后”,但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辨別尚未發(fā)展完善。因此,在教學中,對于“上、下”“前、后”,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獨立辨別,而對“左、右”的辨別,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的功能來幫助學生認識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進而使學生對左右的認識逐步深入。
二、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學生辨認位置關系。
新課程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應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新課程改革也視學習為“做”的過程、“經驗”的過程,凸現學生學習的實踐性特點。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聽口令和聽反口令拍手的游戲活動,當看到自己拍的和別人一致時,他們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發(fā)現自己“上當”的同時,他們就會趕緊糾正。如此設計,不僅注重學生認知上的需求,更重視學生學習情感上的滿足,使學生心中充滿激動與挑戰(zhàn),獲得內心的充實和滿足。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愉悅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學生無疑會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從而積極投入學習。
集合大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yōu)榈仁健?/p>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塑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9只蝴蝶的圖片。
2、6條小魚、8只小蝌蚪的圖片。猴子圖片
3、數字卡片“6”、“7”、“8”、“9”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套。數字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我們來做一個手指游戲,小手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
幼兒:一個手指點點,兩個手指點點,三個手指彎彎,四個手指叉叉,五個手指開花,六個手指打電話,七個手指捏捏,八個手指叭叭,九個手指勾勾,十個手指拍拍手。
二、認識大于號“>”。
1、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春季)。春天來了,花兒都開了。蜜蜂蝴蝶都飛來了,你們看,飛來了幾只蝴蝶?(出示蝴蝶圖片)。我們一起來數一數。9只蝴蝶用數字幾來表示?
2、又飛來了幾只蜜蜂?(出示蜜蜂圖片)。和幼兒一起數數有幾只蜜蜂,7只蜜蜂用數字幾來表示?
3、9只蝴蝶和7只蜜蜂哪個多?哪個少?9和7比哪個大哪個?。吭鯓硬拍茏屓艘豢淳椭滥??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符號,出示大于號“>”幼兒跟讀大于號。你看大于號像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它表示前邊的數字大,齊讀9大于7。
4、小朋友你們看,老師身上也有大于號,教師用身體動作表現大于號,幼兒跟做。
三、認識小于號“<”。
1、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都飛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蝌蚪也出來和小魚做游戲了,你們看有幾只小蝌蚪游來了?(出示小蝌蚪圖片)和幼兒一起數一數。8只小蝌蚪用數字幾來表示?
2、(出示小魚的圖片)有幾條小魚來和小蝌蚪做游戲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6條小魚用數字幾來表示?
3、小蝌蚪和小魚相比誰多誰少?8和6比誰大誰小?怎樣才能一看就知道呢?我們在它中間也放一個符號,出示“<”,它就是小于號,齊讀小于號,引導幼兒觀察小于號尖尖的屁股對著小的數字,它表示前面的數字比后面的小,6小于8,幼兒齊讀。
4、你們看老師身上也有一個小于號,老師用身體動作表示小于號,幼兒跟做。
四、啟發(fā)幼兒找出“>”、“<”、內在規(guī)律。
1、大于號和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才能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幼兒討論)。
2、你們看無論“>”還是“<”它們的開口都對著哪個數?(大數)。尖尖的角對著那個數?(小數)。有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尖給小數看。
五、表演游戲。
1、請兩名幼兒挑個數字,一個幼兒站在兩個數字用肢體表現。
2、我們再來和數字娃娃玩?zhèn)€游戲,請你挑一個數字拿在手里,挺好老師的口令舉卡片。
六、學習變不等式為等式。
小朋友真棒,認識了大于號和小于號,心里可開心了,可是有一個符號不開心了,它說我們小朋友認識了新符號就把它忘記了,它是誰呢?出示“=”,它也要來和我們做游戲了,它要考考我們小朋友,要讓兩邊的小猴子變得一樣多。(出示猴子圖片),你有什么辦法,怎樣才能在它們中間放上等于號,變得一樣多呢?8+1=9 9-1=8
七、幼兒作業(yè),鞏固練習。
接下來老師也要來考考你們了,看你們學會了沒有。
1、教師交代要求;
2、幼兒操作;
3、集體檢查。
集合大班數學教案3
設計意圖: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為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齡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游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為游戲情節(jié)線索,以兒童思維發(fā)展的理論為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fā)現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1、探索發(fā)現將數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系。
3、在游戲活動中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保齡球若干記錄表皮球投影儀獎品抽獎箱
活動過程:一、幼兒游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yè)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2、介紹規(guī)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游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師:你是怎么記錄的?
2、引導梳理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著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guī)律
4、用已知規(guī)律整理記錄表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復。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guī)則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里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
集合大班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7種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
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7種分法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
1、小河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小樹8棵、1-7的數字卡若干張、教師用大記錄紙3份。
2、幼兒每人一份拼板學具、每人8個小釘、記錄紙、鉛筆。
教學過程:
一、游戲:"碰球",復習7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碰球"的游戲,我要找一個和我的數字合起來是7 的數字做朋友。
兒歌: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幼兒個別或集體玩此游戲,可重復進行!
二、幼兒操作:探索8 的組成。
--小熊搬了新家,新家很美,可是新家的周圍除了一條小河其他什么也沒有,每到春天風大的時候大風總是吹起好多的'沙子,讓屋子里滿是灰塵,沙子總是迷住小熊的眼睛不停的流淚,紅紅的、腫腫的,小熊想了很久,決定在小河的左右兩邊種上一些小樹, 朋友們聽說后都給小熊送來了樹,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蘑菇釘和小釘板,請你把小釘當成小樹種在小河的左右兩邊,看看,可以怎么種,把你的種法用分解式記錄在紙上。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呈現:
--引導幼兒觀察兩張記錄結果,比較哪張更容易記住,為什么?
--小朋友,請你看看黑板,說說發(fā)現了什么?(一邊的數慢慢變大,另一邊的數慢慢變小,像爬樓梯。)
--小結:8一共有7種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組成,引導幼兒學用互換規(guī)律找出8的幾種對應的組成。
--出示活動教具:請小朋友一起來數數小熊一共要種的樹?(8棵)。
--教師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兒根據操作在紙上查找分解式,并說說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樹,種在小河的左邊1棵,種在小河的右邊7棵,8棵樹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樹和7棵樹合起來是8棵樹。8棵樹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1棵樹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7棵樹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8 的分解式,并帶幼兒說說: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
--看到這個分解式,小朋友還會想到哪一個分解式。(引導幼兒說說8還可以分成7和1)。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們數字沒變都是1和7,只是數與數交換了一下位置,合起來的總數沒有變,都是8。
--以此類推,找出8的另外兩組對應分法。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找出了8的7種分法,還運用互換規(guī)律快速的找出8的3組對應組成。小朋友只要記住這些規(guī)律,以后學習數的組成就會更加簡便、快速。
四、結束
出示車票:1-7數卡若干,老師現在給小朋友發(fā)火車票,請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數字合起來是8的車票的小朋友牽好,只有找對的才能上車哦!
--現在我們就坐上小火車去小熊的新家看看吧!(檢查一遍組合正確與否),出發(fā)!
活動延伸:
結合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集合大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加減運算。
2講述購物的過程,學習用算式表示。
活動準備:標有價格的.商品圖片幼兒活動材料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談話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購物過嗎?你是根據什么選擇商品的?(價格)
2.幼兒個別介紹自己的購物過程。
二、猜猜我們買了什么
1.今天老師帶了了一家圖片超市,我們一起來學習購物。(出示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幼兒觀察:重點提醒幼兒了解商品的價格。
2.教師購物①:我有5元錢買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們猜我買了哪2件?幼兒講述,并說說為什么?教師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師購物②:我有5元錢可我只買了1件物品,可能還剩幾元?幼兒講述,并說說為什么?5—3=25—4=1
三、我來買東西
1.幼兒有5元錢,買2件物品正好花完,請自己選擇商品。
2.幼兒講述購物過程,并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錢,買1件物品用了幾元,還剩幾元,請自己選擇商品。
4幼兒講述購物過程,并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購物
1.今天小明和媽媽一起也去購物,我們一起來幫他完成。
2.教師介紹幼兒活動手冊。
3.幼兒分散完成。
集合大班數學教案5篇 大班集合的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推薦7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100薦
★ 優(yōu)大班數學教案6篇(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
★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10以內的序數》3篇 幼兒園教案認識10以內的序數
★ 《認識整點和半點》大班數學教案3篇(幼兒園大班認識整點和半點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