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認識鐘表教案3篇,供大家參閱。
認識鐘表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shù),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shù).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念。
?。?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yǎng)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鐘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么時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表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表,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
二、 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jīng)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shù)。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里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fā)現(xiàn)、表達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xiàn)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么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認識鐘表教案2
單元教學目標:
1、 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 結合生活經(jīng)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課程標準中相對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小明的一天(1課時)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點。
2、 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會認讀整進、半時。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認識整點與半點的特點。
教學準備:
鐘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教師先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一猜。
2、 出示各種漂亮的鐘,激發(fā)學生認識鐘表的欲望。
3、 拿出實物讓學生辨整點與半點時鐘分別是如何敲的?
二、說一說。
1、 說說課本當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結合小組討論。
2、 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三、認一認。
具體地說說小明幾點在干什么?
一、 比一比。
引導學生討論,發(fā)現(xiàn)半時和整時的區(qū)別,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討論完后請小組長代表發(fā)言,最后教師作出總結。
二、 結合實踐。
1、 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時間的。
2、 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 練一練。
1、 第1、2題都是鞏固鐘表的認識.
2、 小調(diào)查是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來說一說,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作為一次家t作業(yè),第二天來進行組織交流。
認識鐘表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84、85頁,練習十九。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和電子表面,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正確地讀、寫整時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讓學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shù)學,并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3)、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通過對古代計時器的了解,培養(yǎng)愛國精神和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說出并會表示幾時,并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課時安排:
1課時—————————認識鐘表和表面
2課時—————————識讀整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
學具準備:
白紙、彩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認識鐘表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瞧,他來了!
(課件演示:教師描述:天亮了,太陽公公早早就起來了?)?
2、這就是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的新朋友——小芳。3、指導看主題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讓學生認識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鐘表。4、小芳是幾時起床的?你是怎樣知道的'?(看掛鐘)5、小芳7時就起床了,她有沒有賴床?師:對,我們要學小芳按時起床,上學才不會遲到。6、今天我們和小芳一起來認識鐘表。揭題:認識鐘表二、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電子表面。(課件顯示鐘表圖)
(1)、觀察鐘面和電子表面: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觀察的對象,可以觀察鐘面,也可以觀察電子表面,同位同學互相討論、交流意見,師參與共同研究。
(2)學生交流,反饋:(得出以下幾種答案)
鐘面:①有1~12個數(shù)字。(指給孩子們看)
②有2根針,長針和短針。(課件標注)
電子表:①由數(shù)字表示時間。②中間有2個點會閃爍。
教師小結:剛才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鐘面上有2根針,有12個數(shù)字。
三、活動鞏固
自己畫一個漂亮的鐘表。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已經(jīng)知道的了鐘表的構成,那么接下來請小朋友們拿出一張白紙和彩筆,畫出一個漂亮了漂亮的鐘表好不好,老師看誰畫的漂亮。
2、老師巡視指導學生畫表。
3、收集出漂亮的表展示。
四、知識拓展
請學生看教科書85頁“你知道嗎?”部分并講述,是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文化,培養(yǎng)愛國情操。
第二課時
識讀整時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件非常有用的計時工具———表,那怎樣用表來計時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二、引導學習
?。ㄓ苗娒婺P驼故荆?/p>
1、先出示8時的鐘面,提問:“這是幾時?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同時寫出“8時”并教讀法;然后出示3時和6時的鐘面,讓學生說,并在練習本上寫出來,指名學生在黑板上分別寫出3時和6時。
讓學生知道6時的時候,分針和時針在同一條直線上。
2、引導學生觀察8時、3時、6時,問:這三個鐘面上的分鐘都指著哪個數(shù)字?時針又分別指著哪些數(shù)字?然后分組討論:“怎樣才能準確地很快地看整時的時間?”
學生可能回答:8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3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3;
6
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學生也可能回答: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從1到12的任何一個數(shù),指向幾就是幾時。
教師小結:在鐘面上,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3、認識時間的第二種寫法。
?。?)、教師提問:“你知道8時在電子表上怎么表示嗎?”當學生說出以后,再出示8:00,驗證學生的說法。
?。?)、讓學生想:3時和6時在電子表上的表示方法并在練習本上寫出來,指名板書3:00和6:00。
三、鞏固練習
1、師:大家現(xiàn)在都學會看表了,那么我們來看一看小明一天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在什么時間都在干些什么呢?(出示圖片)
2、引導學生看時間和事件并將時間寫在練習本上,練習對時間的書寫。
通過提問“小明9時在做什么”使學生初步知道一天有兩個9時,滲透一天有24小時。
四、課堂小結。
我們一起認識了表示整時的時間,并學會了表示整時的時候,有兩種表示方法。你學會了嗎?
認識鐘表教案3篇相關文章:
★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認識線段》教案6篇(人教版二年級認識線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