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優(yōu)秀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不像……而像” “不要……要……”寫句子。
3、 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二、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 讀準字音。
2、 記憶字形。
3、 理解詞義。
四、鞏固練習。
1、 讀生字,口頭組詞。
2、 讀課文,練習按內(nèi)容分析,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一部分內(nèi)容。
1、 讀第一自然段,這段講的是什么?
2、 讀父親的話,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二、理解第二部分內(nèi)容。
1、 在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兒?有什么感覺?
2、 從哪些詞語看出,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3、 當我交出去的時候,老師和同學們的態(tài)度各是什么樣?
4、 老師的神情有什么變化?
5、 讀老師說的話,看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6、 讀讀老師和父親的話,從中懂得了什么?
三、理解第三部分內(nèi)容。
1、 這一段講了什么?
2、 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舉例說明,拓寬思路。讓學生來介紹。
四、總結全文。
五、指導背誦課文。
六、教學心得:
《畫楊桃》優(yōu)秀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15個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重點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實物楊桃;與美術老師合作讓學生畫一畫楊桃。
2、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程序教與學意圖
一、看楊桃
1、同學們,請觀察老師手中的楊桃,中間的同學和兩邊的同學說一說是什么形狀?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纯凑n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板書課題:11畫楊桃 再現(xiàn)課文情景為領悟道理奠定基礎。
二、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⑴ 會認6個生字;
⑵ 會讀課文;
⑶ 知道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認字,同學互查,記分;
3、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想:
⑴ 誰讀得最棒?
⑵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我根據(jù)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fā)同學們懂得了一個道理。)
讓學生學習概括,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通過評價識字、讀書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提問
1、默讀邊讀邊思考,劃出重點詞句。不懂得地方提出問題來討論。
2、老師觀察,了解學生默讀的情況:
⑴ 是否劃出重點詞句?
⑵ 是否會提問?
3、評價提問:看誰會問?問的問題最有探究的價值。
例如:我畫的楊桃為什么像五角星?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
要在提問方面大做文章,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四、齊探究
1、讀第一段,討論:
⑴ 父親對我要求很嚴,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這樣要求我?理解:經(jīng)常、叮囑、想當然等。(從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實事求是,培養(yǎng)眼力?!?/p>
⑵ 練習朗讀。突出“很嚴”“經(jīng)常”“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這些詞。
2、讀第二段,討論:默讀,“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為畫得怎樣?畫出重點句?!罢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說說自己的體會:“我”畫畫一絲不茍“。
3、學習下一段過渡:同學們認為我畫得怎樣呢?面對我的畫是什么態(tài)度?畫出重點詞句:“哈哈大笑”” “……是這個樣子嗎?”“……是五角星吧!”不改變愿意。把反問句在成陳述句。概括態(tài)度──嘲笑。
用嘲笑的態(tài)度讀一讀同學們的話。為什么嘲笑──不像楊桃。
后來同學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讀一讀后來的話,說一說同學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不好意思,知道錯了。
4、老師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有什么變化?畫出老師的動作、語言讀一讀。說說體會:老師從“我”的角度去觀察事物。又讓學生從“我”的角度去觀察事物,使學生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老師的態(tài)度在“審視”之后神情變得“嚴肅”后來變得“和顏悅色”。為什么?因為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同學們卻說”不像“引起他的沉思;老師后來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錯在那里了。所以神情變得“和顏悅色”。
5、想一想老師的動作也可以演一演,再讀一讀老師的話。想一想每一句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想法要說。
意思:
⑴ 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揚子也不同;
⑵ 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
⑶ 應該實事求是。
想法: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說明了什么道理?這個道理僅僅適用于畫畫嗎?
板書: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讓學生知道父親這樣做的道理。
讓學生知道“我在父親的影響下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仔細觀察認真畫畫、畫準確的習慣,讓學生從字里行間體會同學們態(tài)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體會老師態(tài)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
對老師講的話要認真讀認真想,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其中的道理。升華認識。
五、學表演
1、分小組練習朗讀,討論表演的動作和語言、神情。鼓勵同學們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如果能把老師說的那段話背下來表演更好)
2、學生表演:
討論:自己在平時有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應該怎樣處理。
鞏固已經(jīng)明白的道理,并能聯(lián)系生活中的事情思考。
六、學寫法
對話:我們應當學習作者那些寫法?
1、運用呼應的手法:
前呼后應,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論。不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來否定別人的新發(fā)現(xiàn)。
2、反復描寫“笑”。而最后一個不要忙著發(fā)“笑”耐人尋味。
3、準確運用標點:
破折號一處;六處用了問號;四處用了感嘆號;三處用了省略號;形象的描摹了同學們自以為是、得意洋洋的神態(tài);幼稚可笑的表現(xiàn);知錯不好意思的樣子。
引導學生把讀與寫自覺聯(lián)系起來。從讀中悟寫作方法。
七、抄句子
1、鼓勵學生把意思深刻的句子抄下來。
2、讀一讀資料袋。
《畫楊桃》優(yōu)秀教案 篇3
妙析教材
這篇課文講的是圖畫課上同學們練習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我”根據(jù)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告訴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應當訓練學生圍繞課文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jīng)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要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教學建議
1.朗讀體會法。讓學生在多種讀書形式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2.角色體驗法。教學中,建議教師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朗讀并積累一些詞語。
【過程與方法】
采用朗讀體會法、角色體驗法讓學生在體會、體驗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誰畫得最漂亮?要畫得漂亮首先要畫得像,要畫得像就要做到:一件物品,是什么,就畫成什么樣。對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畫畫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認讀。
教師重點講解“倒”的讀音,“倒”是一個多音字,在本課讀“dào”,它還有另一個音“dǎo”。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發(fā)現(xiàn)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4.課件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讀一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五、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教師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小組交流。
(2)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老師點撥。
?。?)小結:課文講了“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時發(fā)生的事情。
六、學習“畫楊桃”這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畫出描寫“我”觀察楊桃和畫楊桃的句子。
2.理解“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了什么?
3.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yōu)槭裁磿Α拔摇碑嫷臈钐遥?/p>
5.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我”聽到同學們的笑聲后會怎樣想。
?。ɡ蠋熤攸c講解在讀人物的對話時,要讀出說話人相應的語氣。)
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八、梳理板書
畫楊桃
“我”:畫成了五角星
同學們:哈哈大笑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三、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四、學習第5~17自然段
1.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自讀這一部分,思考:
?。?)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3.小組討論交流。
4.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五、學習第18自然段
1.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2.什么是教誨?為什么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六、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
圖課擺座交哈頁搶嘻
2.學生認字,給生字注音。
3.學生給生字找詞語朋友。(指名組詞)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5.學生說一說怎樣把字寫規(guī)范、寫美觀。
6.學生書寫。
7.展示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八、教師總結全文
我們在做事或看問題時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就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九、梳理板書
畫楊桃
老師親自審視讓大家輪流看和顏悅色地說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應該怎樣做。
十、教學感悟
《畫楊桃》一文語言淺顯,但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讓學生在課堂上投入到文本呈現(xiàn)的語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這是本課的難點。教育即生活,課堂教學要聯(lián)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是其二。在學生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順勢將學生面前的文本材料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畫楊桃是這樣,那么做其他事呢”自然地引向學生的生活。
《畫楊桃》優(yōu)秀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體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真實具體。
3、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叮囑”“教誨”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你們知道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嗎?
2、揭示課題。板書:畫楊桃。
二、預習課文。
1、提出預習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自由試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預習:檢查生字讀音;指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指導學生分段,說說各段段意。
1、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共分幾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分段,說段意。
第一段(1)講父親教“我”學畫畫。
第二段(2—18)在圖畫課上,“我”將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很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fā)我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講老師和父親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提問:
?。?)“我”是什么時候開始學畫畫的?
(2)怎樣理解父親叮囑“我”的話?(尊重客觀事實,準確地表現(xiàn)客觀事物,實事求是)
3、指名讀父親的話。
五、講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我”怎么會將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的?
3、“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后同學們有什么反應?老師是怎么對待的?
4、老師講的話一共有幾句?老師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樣子。)
5、自由朗讀第二段。
六、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提問:父親和老師的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為什么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七、作業(yè):練習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朗讀訓練。
1、聽課文錄音。
2、分段朗讀指導。
3、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二、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1、學生通讀全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寫得真實、具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指名回答問題。(“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及老師、同學們的反應寫得真實、具體。)
四、討論思考練習第三題。
1、指名讀句子。
2、說說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四題。
1、指名讀詞語。
2、指導記憶字形。
3、抄寫詞語兩遍。
4、指名說“叮囑”“教誨”的意思。
5、學生口頭造句。注意糾正錯誤。
6、學生書面造句。
板書
31畫楊桃
實事求是
父親 老師
教誨
《畫楊桃》優(yōu)秀教案 篇5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用。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活動中,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技能體系,學會系統(tǒng)思考。
3、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膶W習觀念、換位思考的思想觀念以及尊重他們感受的思想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第二部分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所說的那段話。
三、教學方法:
整體閱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
楊桃
五、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理解課文
第三課時:字詞訓練,給課文分段
六、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
出示智慧樹,提出自我評價要求。
二、揭示課題:23、畫楊桃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流利程度展開評價。(頭兩個自然段全班合作檢查,后幾個自然段同桌合作檢查)
2、說說自己覺得在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如:不容易讀正確的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展示在黑板上,教師權衡,能馬上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先留下來在理解課文時合作解決。
四、理解課文:
1、通過引導學生專心閱讀課文(閱讀方式可以多樣化快讀、默讀、小聲讀、略讀),解決對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對話部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
(1)、出示重點句子,讀一讀。
(2)、問:你認為這段話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3)、出示詩歌《題西林壁》,問:你能不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老師選擇在理解完老師所說的.話后出示這首古詩?
?。?)、出示填空題: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樣。因此,當我們看見(),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我們應該()??吹绞鞘裁礃拥木停ǎ?/p>
五、拓展練習,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與課文有關的其他知識。
第三課時(略)
板書
23、畫楊桃(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我 教師 幾個同學
?。ㄏ肫鸶赣H的話)
認真看、老實畫 看了看 哈哈大笑
審視()
神情嚴肅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換個角度看問題!
課后反思:
應該說今天這兩節(jié)課還是給我?guī)砹丝鞓?,因為它使我有了很強的成就感,我終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課文了。雖然還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碼在設計和操作上比以前有進步。我覺得自己在這節(jié)課做得比較好的是:
1、能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活動主人的位置上;
2、能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教材;
3、評價用語比較到位,所以學生能順著我的思路走。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1在質疑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有效引導學生提問有研究價值:以后可以想這樣,讓學生把自己提出的問題寫下來,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歸納出幾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2、有些學習活動沒有做到有始有終:如提出讓學生合作學習,但在匯報交流時卻沒有引導學生以合作形式交流;
3、教師對教材的深挖還是不夠,對一些重點詞匯自己都沒有仔細琢磨,心中沒有明確的定義,導致在引導時不明確。
只關注大處,不琢磨小節(jié),始終是我性格的弱項,這也反映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為當中。以后我要從關注細節(jié)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維和行為。
《畫楊桃》優(yōu)秀教案【合集5篇】相關文章:
★ 三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3篇(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 《畫楊桃》優(yōu)秀教案6篇(部編版《畫楊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