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高中數學必修三教學設計3篇(必修三數學教案設計)

時間:2023-01-19 00:3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高中數學必修三教學設計3篇(必修三數學教案設計),供大家參閱。

高中數學必修三教學設計3篇(必修三數學教案設計)

高中數學必修三教學設計1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正確理解隨機抽樣的概念,掌握抽簽法、隨機數表法的一般步驟;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現實生活或其他學科中提出具有一定價值的統(tǒng)計問題; (2)在解決統(tǒng)計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從總體中抽取 樣本。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現實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統(tǒng)計問題的提出,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及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認識數學的重要性。

  4、重點與難點:正確理解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掌握抽簽法及隨機數法的步驟,并能靈活應用相關知識從總體中抽取樣本。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假設你作為一名食品衛(wèi)生工作人員,要對某食品店內的一批小包裝餅干進行衛(wèi)生達標檢驗,你準備怎樣做? 顯然,你只能從中抽取一定數量的餅干作為檢驗的樣本。(為什么?)那么,應當怎樣獲取樣本呢?

  二、探究新知

  1、統(tǒng)計的有關概念: 總體:在統(tǒng)計學中,所有考察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 個體:每一個考察的對象叫做個體. 樣本: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個體叫做總體的一個樣本. 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叫做樣本的容量. 統(tǒng)計的基本思想:用樣本去估計總體.

  2、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 一般地,設一個總體含有N個個體,從中逐個不放回地抽取n個個體作為樣本(n≤N),如果每次抽取時總體內的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都相等,就把這種抽樣方法叫做簡單隨機抽樣,這樣抽取的樣本,叫做簡單隨機樣本。

  下列抽樣的方式是否屬于簡單隨機抽樣?為什么? (1)從無限多個個體中抽取50個個體作為樣本。 (2)箱子里共有100個零件,從中選出10個零件進行質量檢驗,在抽樣操作中,從中任意取出一個零件進行質量檢驗后,再把它放回箱子。 (3)從8臺電腦中,不放回地隨機抽取2臺進行質量檢查(假設8臺電腦已編好號,對編號隨機抽取)

  3、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

(1)抽簽法的定義。 一般地,抽簽法就是把總體中的N個個體編號,把號碼寫在號簽上,將號簽放在一個容器中,攪拌均勻后,每次從中抽取一個號簽,連續(xù)抽取n次,就得到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

  思考? 你認為抽簽法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當總體中的個體數很多時,用抽簽法方便嗎? 例1.若已知高一(6)班總共有57人,現要抽取8位同學出來做游戲, 請設計一個抽取的方法,要使得每位同學被抽到的機會相等。

  分析:可以把57位同學的學號分別寫在大小,質地都相同的紙片上, 折疊或揉成小球,把紙片集中在一起并充分攪拌后,在從中個抽出8張紙片,再選出紙片上的學號對應的同學即可. 基本步驟:第一步:將總體的所有N個個體從1至N編號; 第二步:準備N個號簽分別標上這些編號,將號簽放在容器中 攪拌均勻后每次抽取一個號簽,不放回地連續(xù)取n次; 第三步:將取出的n個號簽上的號碼所對應的n 個個體作為樣 本。

(2)隨機數法的定義: 利用隨機數表、隨機數骰子或計算機產生的隨機數進行抽樣,叫隨機數表法,這里僅介紹隨機數表法。 怎樣利用隨機數表產生樣本呢?下面通過例子來說明,假設我們要考察某公司生產的500克袋裝牛奶的質量是否達標,現從8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進行檢驗,利用隨機數表抽取樣本時,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 第一步,先將800袋牛奶編號,可以編為000,001,…,799。

  第二步,在隨機數表中任選一個數,例如選出第8行第7列的數7(為了便于說明,下面摘取了附表1的第6行至第10行)。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09 62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 90 52 84 77 27 08 02 73 43 28 第三步,從選定的數7開始向右讀(讀數的方向也可以是向左、向上、向下等),得到一個三位數785,由于785<799,說明號碼785在總體內,將它取出;

  繼續(xù)向右讀,得到916,由于916>799,將它去掉,按照這種方法繼續(xù)向右讀,又取出567,199,507,…,依次下去,直到樣本的60個號碼全部取出,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個容量為60的樣本。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

  1.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 一般地,設一個總體的個體數為N,如果通過逐個抽取的方法從中抽取一個樣本,且每次抽取時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稱這樣的抽樣為簡單隨機抽樣。

  2.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抽簽法 隨機數表法

  五、課后作業(yè)

  P57 練習 1、2

  六、板書設計

  1、統(tǒng)計的有關概念

  2、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

  3、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1)抽簽法(2)隨機數表法

  4、課堂練習

高中數學必修三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了解各種進位制與十進制之間轉換的規(guī)律,會利用各種進位制與十進制之間的聯系進行各種進位制之間的轉換;學習各種進位制轉換成十進制的計算方法,研究十進制轉換為各種進位制的除k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數學規(guī)律. 教學重點:各種進位制之間的互化. 教學難點:除k取余法的理解以及各進位制之間轉換的程序框圖及其程序的設計.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1. 試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項式52()42f_x???

  當3x?時的值,分析此過程共需多少次乘法運算?多少次加法運算?2. 提問: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數字都是十進制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種數字都是十進制的.比如時間和角度的單位用六十進位制,電子計算機用的是二進制,舊式的秤是十六進制的,計算一打數值時是12進制的......那么什么是進位制?不同的進位制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

  二、講授新課:1. 教學進位制的概念:①進位制是人們?yōu)榱擞嫈岛瓦\算方便而約定的記數系統(tǒng),“滿幾進一”就是幾進制,幾進制的基數就是幾. 如:“滿十進一”就是十進制,“滿二進一”就是二進制.

  同一個數可以用不同的進位制來表示,比如:十進數57,可以用二進制表示為111001,也可以用八進制表示為71、用十六進制表示為39,它們所代表的數值都是一樣的. 表示各種進位制數一般在數字右下腳加注來表示,如上例中:(2)(8)(16)1110017139??②一般地,任意一個k進制數都可以表示成不同位上數字與基數的冪的乘積之和的形式,即110110()110110...(0,0,...,,)nnnnknnnnaaaaakaaakakakakak?????????????????.

  如:把(2)110011化為十進制數,(110011=1?25+1?24+0?23+0?22+1?21+1?20=32+16+2+1=51. 把八進制數(8)7348化為十進制數,3210(8)7348783848883816?????????.

  2. 教學進位制之間的互化:①例1:把二進制數(2)1001101化為十進制數. (學生板書?教師點評?師生共同總結將非十進制轉為十進制數的方法)分析此過程的算法過程,編寫過程的程序語言. 見P34 ②練習:將(5)2341、(3)121轉化成十進制數. ③例2、把89化為二進制數. 分析:根據進位制的定義,二進制就是“滿二進一”,可以用2連續(xù)去除89或所得商,然后取余數. (教師板書)

  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廣為把十進制化為k進制數的算法,這種算法成為除k取余法. ④練習:用除k取余法將89化為四進制數、六進制數. ⑤例3、把二進制數(2)11011.101化為十進制數. 解:4(2)11011.101121202221212022227.625.

(小數也可利用上述方法化進行不同進位制之間的互化. )變式:化為八進制?方法:進制互化3. 小結:進位制的定義;進位制之間的互化.

  三、鞏固練習:1、練習:教材P35第3題

  四、作業(yè):教材P38第3題

高中數學必修三教學設計3

  本章教材分析

  算法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科學的重要基礎.算法的應用是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學習算法的應用,目的就是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算法的學習,對完善數學的思想,激發(fā)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進行實踐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本章主要內容:算法與程序框圖、基本算法語句、算法案例和小結.教材從學生最熟悉的算法入手,通過研究程序框圖與算法案例,使算法得到充分的應用,同時也展現了古老算法和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密切關系.算法案例不僅展示了數學方法的嚴謹性、科學性,也為計算機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算法初步這一章中讓學生近距離接近社會生活,從生活中學習數學,使數學在社會生活中得到應用和提高,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有用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建?!币彩歉呖伎疾橹攸c.

  本章還是數學思想方法的載體,學生在學習中會經常用到“算法思想” “轉化思想”,從而提高自己數學能力.因此應從三個方面把握本章:

(1)知識間的聯系;

(2)數學思想方法;

(3)認知規(guī)律.

  本章教學時間約需12課時,具體分配如下(僅供參考):

  1.1.1 算法的概念 約1課時

  1.1.2 程序框圖與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 約4課時

  1.2.1 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 約1課時

  1.2.2 條件語句 約1課時

  1.2.3 循環(huán)語句 約1課時

  1.3算法案例 約3課時

  本章復習 約1課時

  1.1 算法與程序框圖

  1.1.1 算法的概念

  整體設計

  教學分析

  算法在中學數學課程中是一個新的概念,但沒有一個精確化的定義,教科書只對它作了如下描述:“在數學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規(guī)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有限的步驟.”為 了讓學生更好理解這一概念,教科書先從分析一個具體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過程出發(fā),歸納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步驟,這些步驟就構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算法.教學中,應從學生非常熟悉的例子引出算法,再通過例題加以鞏固.

  三維目標

  1.正確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基本特點.

  2.通過例題教學,使學生體會設計算法的基本思 路.

  3.通過有趣的實例使學生了解算法這一概念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算法的含義及應用.

  教學難點:寫出解決一類問題的算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思路1(情境導入)

  一個人帶著三只狼和三只羚羊過河,只有一條船,同船可容納一個人和兩只動物,沒有人在的時候,如果狼的數量不少于羚羊的數量狼就會吃羚羊.該人如何將動物轉移過河?請同學們寫出解決問題的步驟,解決這一問題將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算法.

  思路2(情境導入)

  大家都看過趙本山與宋丹丹演的小品吧,宋丹丹說了一個笑話,把大象裝進冰箱總共分幾步?

  答案: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門打開;第二步:把大象裝進去;第三步:把冰箱門關上.

  上述步驟構成了把大象裝進冰箱的算法,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算法的概念.

  思路3(直接導入)

  算法不僅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計算機科學的重要基礎.在現代社會里,計算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打字、畫卡通畫、處理數據,計算機是怎樣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算法的學習是一個開始.

  推進新課

  新知探究

  提出問題

(1)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有幾種方法?

(2)結合教材實例 總結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

(3)結合教材實例 總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

(4)請寫出解一般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

(5)根據上述實例談談你對算法的理解.

(6)請同學們總結算法的特征.

(7)請思考我們學習算法的意義.

  討論結果:

(1)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

(2)回顧二元一次方程組

  的求解過程,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步驟:

  第一步,①+②×2,得5x=1.③

  第二步,解③,得x= .

  第三步,②-①×2,得5y=3.④

  第四步,解④, 得y= .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步驟:

  第一步,由①得x=2y-1.③

  第二步,把③代入②,得2(2y-1)+y=1.④

  第三步,解④得y= .⑤

  第四步,把⑤代入③,得x=2× -1= .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4)對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其中a1b2-a2b1≠0,可以寫出類似的求解步驟:

  第一步,①×b2-②×b1,得

(a1b2-a2b1)x=b2c1-b1c2.③

  第二步,解③,得x= .

  第三步,②×a1-①×a2,得(a1b2-a2b1)y=a1c2-a2c1.④

  第四步,解④,得y= .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5)算法的定義:廣義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項工作的方法和步驟,那么我們可以說洗衣機的使用說明書是操作洗衣機的算法,菜譜是做菜的算法等等.

  在數學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規(guī)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有限的步驟.

  現在,算法通??梢跃幊捎嬎銠C程序,讓計算機執(zhí)行并解決問題.

(6)算法的特征:①確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 應當做到準確無誤、不重不漏.“不重”是指不是可有可無的,甚至無用的步驟,“不漏” 是指缺少哪一步都無法完成任務.②邏輯性:算法從開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間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分工明確,“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 “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繼續(xù).③有窮性:算法要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當到達終止步驟時所要解決的問題必須有明確的結果,也就是說必須在有限步內完成任務,不能無限制地持續(xù)進行.

(7)在解決某些問題時,需要設計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計算的步驟來解決問題,這些步驟稱為解決這些問題的算法.也就是說,算法實際上就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程序性方法.算法一般是機械的,有時需進行大量重復的計算,它的優(yōu)點是一種通法,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總能得到結果.因此算法是計算科學的重要基礎.

  應用示例

  思路1

  例1 (1)設計一個算法,判斷7是否為質數.

(2)設計一個算法,判斷35是否為質數.

  算法分析:(1)根據質數的定義,可以這樣判斷:依次用2—6除7,如果它們中有一個能整除7,則7不是質數,否則7是質數.

  算法如下:(1)第一步,用2除7,得到余數1.因為余數不為0,所以2不能整除7.

  第二步,用3除 7,得到余數1.因為余數不為0,所以3不能整除7.

  第三步,用4除7,得到余數3.因為余數不為0,所以4不能整除7.

  第四步,用5除7,得到余數2.因為余數不為0,所以5不能整除7.

  第五步,用6除7,得到余數1.因為余數不為0,所以6不能整除7.因此,7是質數.

(2)類似地,可寫出“判斷35是否為質數”的算法:第一步,用2除35,得到余數1.因為余數不為0,所以2不能整除35.

  第二步,用3除35,得到余數2.因為余數不為0,所以3不能整除35.

  第三步,用4除35,得到余數3.因為余數不為0,所以4不能整除35.

  第四步,用5除35,得到余數0.因為余數為0,所以5能整除35.因此,35不是質數.

  點評:上述算法有很大的局限性,用上述算法判斷35是否為質數還可以,如果判斷1997是否為質數就麻煩了,因此,我們需要尋找普適性的算法步驟.

  變式訓練

  請寫出判斷n(n >2)是否為質數的算法.

  分析:對于任意的整數n( n>2),若用i表示2—(n-1)中的任意整數,則“判斷n是否為質數”的算法包含下面的重復操作:用i除n,得到余數r.判 斷余數r是否為0,若是,則不是質數;否則,將i的值增加1,再執(zhí)行同樣的操作.

  這個操作一直要進行到i的值等于(n-1)為止.

  算法如下:第一步,給定大于2的整數n.

  第二步,令i=2.

  第三步,用i除n,得到余數r.

  第四步,判斷“r=0”是否成立.若是,則n不是質數,結束算法;否則,將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第五步,判斷“i>(n-1)”是否成立.若是,則n是質數,結束算法;否則,返回第三步.

  例2 寫出用“二分法”求方程x2-2=0 (x>0)的近似解的算法.

  分析:令f(x)=x2-2,則方程x2-2=0 (x>0)的解就是函數f(x)的零點.

“二分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函數f(x)的零點所在的區(qū)間[a,b](滿足f(a)?f(b)<0)“一分為二”,得到[a,m]和[m,b].根據“f(a)?f(m)<0”是否成立,取出零點所在的區(qū)間[a,m]或[m,b],仍記為[a,b].對所得的區(qū)間[a,b]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包含零點的區(qū)間[a,b]“足夠小”,則[a,b]內的數可以作為方程的近似解.[來源:學&科&網Z&X&X&K]

  解:第一步,令f(x)=x2-2,給定精確度d.

  第二步,確定區(qū)間[a,b],滿足f(a)?f(b)<0.

  第三步,取區(qū)間中點m= .

  第四步,若f(a)?f(m)<0,則含零點的區(qū)間為[a,m];否則,含零點的區(qū)間為[m,b].將新得到的含零點的區(qū)間仍記為[a,b].

  第五步,判斷[a,b]的長度是否小于d或f(m)是否等于0.若是,則m是方程的近似解;否則,返回第三步.

  當d=0.005時,按照以上算法,可以得到下表.

  a b |a-b|

  1 2 1

  1 1.5 0.5

  1.25 1.5 0.25

  1.375 1.5 0.125

  1.375 1.437 5 0.062 5

  1.406 25 1.437 5 0.031 25

  1.406 25 1.421 875 0.015 625

  1.414 062 5 1.421 875 0.007 812 5

  1.414 062 5 1.417 968 75 0.003 906 25

  于是,開區(qū)間(1.414 062 5,1.417 968 75)中的實數都是當精確度為0.005時的原方程的近似解.實際上,上述步驟也是求 的近似值的一個算法.

  點評:算法一般是機械的,有時需要進行大量的重復計算,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總能算出結果,通常把算法過程稱為“數學機械化”.數學機械化的最大優(yōu)點是它可以借助計算機來完成,實際上處理任何問題都需要算法.如:中國象棋有中國象棋的棋譜、走法、勝負的評判準則;而國際象棋有國際象棋的棋譜、走法、勝負的評判準則;再比如 申請出國有一系列的先后手續(xù),購買物品也有相關的手續(xù)……

  思路2

  例1 一個人帶著三只狼和三只羚羊過河,只有一條船,同船可容納一個人和兩只動物,沒有人在的時候,如果狼的數量不 少于羚羊的數量就會吃羚羊.該人如何將動物轉移過河?請設計算法.

  分析:任何動物同船不用考慮動物的爭斗但需考慮承載的數量,還應考慮到兩岸的動物都得保證狼的數量要小于羚羊的數量,故在算法的構造過程中盡可能保證船里面有狼,這樣才能使得兩岸的羚羊數量占到優(yōu)勢.

  解:具體算法如下:

  算法步驟:

  第一步:人帶兩只狼過河,并自己返回.

  第二步:人帶一只狼過河,自己返回.

  第三步:人帶兩只羚羊過河,并帶兩只狼返回.

  第四步:人帶一只羊過河,自己返回.

  第五步:人帶兩只狼過河.

  點評:算法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的精確描述,有些問題使用形式化、程序化的刻畫是最恰當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寫算法時應精練、簡練、清晰地表達,要善于分析任何可能出現的情況,體現思維的嚴密性和完整性.本題型解決問題的算法中某些步驟重復進行多次才能解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較復雜的情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設計算法的時候,如果能夠合適地利用某些步驟的重復,不但可以使得問題變得簡單,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例2 喝一杯茶需要這樣幾個步驟:洗刷水壺、燒水、洗刷 茶具、沏茶.問:如何安排這幾個步驟?并給出兩種算法,再加以比較.

  分析:本例主要為加深對算法概念的理解,可結合生活常識對問題進行分析,然后解決問題.

  解:算法一:

  第一步,洗刷水壺.

  第二步,燒水.

  第三步,洗刷茶具.

  第四步,沏茶.

  算法二:

  第一步,洗刷水壺.

  第二步,燒水,燒水的過程當中洗刷茶具.

  第三步,沏茶.

  點評:解決一個問題可有多個算法,可以選擇其中最優(yōu)的、最簡單的、步驟盡量少的算法.上面的兩種算法都符合題意,但是算法二運用了統(tǒng)籌方法的原理,因此這個算法要比算法一更科學.

  例3 寫出通過尺軌作圖確定線段AB一個5等分點的算法.

  分析:我們借助于平行線定理,把位置的比例關系變成已知的比例關系,只要按照規(guī)則一步一步去做就能完成任務.

  解:算法分析:

  第一步,從已知線段的左端點A出發(fā),任意作一條與AB不平行的射線AP.

  第二步,在射線上任取一個不同于端點A的點C,得到線段AC.

  第三步,在射線上沿AC的方向截取線段CE=AC.

  第四步,在射線上沿AC的方向截取線段EF=AC.

  第五步,在射線上沿AC的方向截取線段FG=AC.

  第六步,在射線上沿AC的方向截取線段GD=AC,那么線段AD=5AC.

  第七步,連結DB.

  第八步,過C作BD的平行線,交線段AB于M,這樣點M就是線段AB的一個5等分點.

  點評:用算法解決幾何問題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并能幫助我們得到解決幾何問題的一般方法,可謂一舉多得,應多加訓練.

  知能訓練

  設計算法判斷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是否有實數根.

  解:算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輸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數:a,b,c.

  第二步,計算Δ=b2-4ac的值.

  第三步,判斷Δ≥0是否成立.若Δ≥0成立,輸出“方程有實根”;否則輸出“方程無實根”,結束算法.

  點評:用算法解決問題的特點是:具有很好的程序性,是一種通法.并且具有確定性、邏輯性、有窮性.讓我們結合例題仔細體會算法的特點.

  拓展提升

  中國網通規(guī)定:撥打市內電話時, 如果不超過3分鐘,則收取話費0.22元;如果通話時間超過3分鐘,則超出部分按每分鐘0.1元收取通話費,不足一分鐘按一分鐘計算.設通話時間為t(分鐘),通話費用y(元),如何設計一個程序,計算通話的費用.

  解:算法分析:

  數學模型實際上為:y關于t的分段函數.

  關系式如下:

  y=

  其中[t-3]表示取不大于t-3的整數部分.

  算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輸入通話時間t.

  第二步,如果t≤3,那么y=0.22;否則判斷t∈Z 是否成立,若成立執(zhí)行

  y=0.2+0.1×(t-3);否則執(zhí)行y=0.2+0.1×([t-3]+1).

  第三步,輸出通話費用c.

  課堂小結

(1)正確理解算法這一概念.

(2)結合例題掌握算法的特點,能夠寫出常見問題的算法.

  作業(yè)

  課本本節(jié)練習1、2.

  設計感想

  本節(jié)的引入精彩獨特,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故事里進入本節(jié)的學習.算法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本章的基 礎,是一個較難理解的概念.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這一概念,本節(jié)設置了大量學生熟悉的事例,讓學生仔細體 會反復訓練.本節(jié)的事例有古老的經典算法,有幾何算法等,因此這是一節(jié)很好的課例.

高中數學必修三教學設計3篇(必修三數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3篇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總結3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總結 個人

一下蘇教版數學教育教學工作計劃3篇 小學數學蘇教版教學計劃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博客3篇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高中物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5篇 高中物理老師教學工作總結

四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最新范文2022【3篇】 一年級數學線上教學情況每日小結

2022四年級數學老師教學總結3篇(小學四年級數學老師工作總結年)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教學工作計劃2篇 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小學數學

體育教學設計方案3篇(學校體育學教案設計)

舞蹈課教學設計3篇 舞蹈課教學設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