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音樂說課稿3篇 說課稿音樂課,供大家閱讀。

音樂說課稿1
一、設計理念
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發(fā)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提出的嶄新要求。它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語文教學的意義及任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一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的確,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從長遠來看,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促進他們自身的發(fā)展,奠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顯得更為重要。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的發(fā)展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情感世界的豐富;觀察領(lǐng)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創(chuàng)造、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等。
因此,我在設計《小音樂家揚科》一課的教學時,著重體現(xiàn)了以下指導思想。
(一)、緊緊把握語文課程改革的走向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閱讀教學必須擺脫以情節(jié)分析為主線,以提問應答為載體的低效模式?!缎∫魳芳覔P科》一文極富感情,更不宜分段訓練,層層分析。那樣反而會搞得支離破碎,破壞文章的整體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我在教學中,從整體著眼,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來整體解讀課文,感悟課文,并從中獲得語言和精神的整體共提,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充分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
從本質(zhì)上講,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因此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nèi)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小音樂家揚科》一文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刻強烈,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運用多種方式使學生體味揚科的悲慘,激起對資本主義的憎恨。
二、設計思路
(一)、抓住一條主線
即以“揚科愛音樂”為主線。抓住這一主線,把“愛聽大自然的樂音”、“向往小提琴”、“摸琴遭打”等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引導學生探究,從而把語言文字的訓練、情感的熏陶、想象力的培養(yǎng)等目標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把握一條情感脈絡
《小音樂家揚科》第一段,刻畫了一個窮孩子的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份同情。第二段和第三段,描寫了他出色的音樂天賦和他對小提琴的渴望,使人立刻喜歡上了他,并為他的處境感到悲傷;第四、五段,寫揚科偷摸了一下小提琴,就被毒打至死,讓人扼腕嘆息,凄然淚下,同時對資本主義世界產(chǎn)生痛恨的感情。因此教學時應緊扣住情感脈絡“由憐生愛,由愛生悲,由悲生憤”。不斷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升華情感。
(三)、落實兩個訓練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這是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本課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如“田野里,小蟲為他奏樂;果園里,麻雀為他歌唱?!睂@些句子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使學生體會出其蘊涵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文語言樸素,但是,字里行間飽含著對揚科的同情和對資本主義的控訴。教學中,應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四)、培養(yǎng)兩種能力
1、探究感悟能力
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通過文字來表現(xiàn)的,因此要善于引導學生探究文字,從文字中獲得感悟,產(chǎn)生共鳴。在《小音樂家揚科》中,讓學生圍繞主問題“楊科愛音樂愛到什么程度”進行探究,要求學生說說是“通過哪些詞句讀懂的”。這樣的操作形式,首先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文探究,同時又讓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感悟。
2、想象能力
本課蘊涵著豐富的訓練學生想象力的因素,如揚科偷摸提琴被發(fā)現(xiàn)后,文中只寫了“有人聽到了罵聲,鞭打聲,小孩的哭聲,吵嚷聲,狗叫聲”,可在此空白處,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從各種聲音中,猜測揚科受到的遭遇,說說揚科被毒打的情景,激發(fā)對揚科的深切同情。
三、教學設計
1、范讀導入教師配樂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帶領(lǐng)學生進入情境。讓學生聽后說說,你覺得揚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提煉主線從學生的回答“揚科是個熱愛音樂的孩子”入手,引導學生抓出一條貫穿全文的主線。教師可請學生抓住“愛音樂”掃讀全文,看看圍繞揚科熱愛音樂寫了幾個方面,然后給課文分段。
3、組合研讀專題根據(jù)主線,教師可以出示研讀專題:“揚科愛音樂愛到什么程度?你是通過哪些語句讀懂的?請你選擇你體會最深的部分,與同學交流,并試著讀出感情。”
在這個研讀專題中,不僅有研究的目標和要求,而且包含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和過程提示。這正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所提出的“三維”目標體系,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取向。
4、展開研讀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作如下安排:
(1)、自學自研保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思考分析,邊讀邊劃邊注。教師應在座間巡回指導,參與學生的自學自研活動,并注意吸收反饋信息。
?。?)、小小組或自學伙伴作交流相互合作,豐富閱讀認識
(3)、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按自己的選擇,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過程中,穿插落實訓練點,即“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有感情地朗讀”。教師還應組織討論補充、評議深化、相機誘導。
5、拓展創(chuàng)新這是深化閱讀并引導運用創(chuàng)新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進行想象說話和寫話。
?。?)、“揚科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透過開著的門,望著掛在墻上的小提琴。他望了很久很久……”(楊科在想些什么?請把他的心理活動描寫下來,并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
(2)、“揚科偷摸了一下小提琴,被人發(fā)現(xiàn)了。后來,有人聽到了罵聲,鞭打聲,小孩的哭聲,吵嚷聲,狗叫聲?!保ㄔ鹤永锇l(fā)生了什么事?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寫一段話。)
這樣的教學設計,給學生提供切實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過程提示,讓他們圍繞自己的最深感受進行深入研讀,避免了條分縷析,變教師的講解灌輸為學生的主動探究,既落實了訓練點,又實實在在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音樂說課稿2
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內(nèi)容是欣賞綜合課《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
本課我選用的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欣賞教材第二單元第二課。本單元共三課時,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體裁歌曲的欣賞,了解音樂作品的時代風格,民族風格和個人風格;《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將主要欣賞學習蒙古族民歌《贊歌》和哈薩克民歌《瑪依拉》?!顿澑琛肥堑湫偷拿晒抛逡魳凤L格的代表,是一首長、短調(diào)相結(jié)合的歌曲,曲調(diào)豪放,優(yōu)美深情,剛?cè)岵⑦M的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感染力;哈薩克民歌《瑪依拉》熱情奔放,富于草原風味。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聽賞兩首各具特色的民歌,使學生了解蒙古族和xx族民歌的音樂特點,認識到在同一國家不同民族的音樂特色和音樂風貌,從而增進學生熱愛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情感。
本課的重、難點是通過欣賞不同民族的音樂,使學生能按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等特點分辨兩個不同民族的民歌。由于少數(shù)民族的民歌分布廣泛,知識面涉及較廣,歌曲的`風格又各不相同。所以我采用了視聽教學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利用其視聽結(jié)合,聲像一體的優(yōu)點來幫助學生感知音樂,從而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點,通過直觀的圖象來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它由復習前課樂理知識,聽賞歌曲,創(chuàng)作活動這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我采用提問的方式開課:“同學們,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那你們對這個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先讓學生講講對少數(shù)民族的認識和看法。引起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的興趣(點題),問題和學生的經(jīng)驗相結(jié)合,學生很快就進入了現(xiàn)實生活中去,從而引起他們傾聽的愿望。接著我將采用多媒體影像播放一組少數(shù)民族風情的介紹片段,讓學生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
接著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首先我讓學生欣賞《贊歌》和《瑪依拉》兩首歌曲的旋律片段,提問:這兩首歌曲各屬哪個民族?兩首不同的風格民歌片段,引發(fā)學生了解各民族音樂全貌的興趣。然后我用課件展示出中國的版圖,把學生“帶入”蒙古,去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吃、穿、住、行等風俗習慣,這樣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形象具體化。接著我將讓學生欣賞具有典型蒙古風格特點的歌曲《贊歌》,欣賞完后由學生談談自己聽后的感受,這樣能讓學生在聽賞和分析的過程中了解蒙古族的音樂,最后與他們一起總結(jié)出蒙古族歌曲的音樂特點,旋律自然流暢,寬廣。
在一段長時間內(nèi)的視覺圖象后,為了讓學生能松弛一下,我將運用音樂律動法,讓學生感受蒙古風格的舞蹈,教他們隨音樂的節(jié)奏做一些簡單的壓手腕、騎馬、跺肩的動作,來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使課堂活躍起來。接著欣賞一段新疆的舞蹈片段,欣賞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問: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新疆在中國版圖的位置?學生根據(jù)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分別講講自己眼中的新疆,同時我會讓他們欣賞哈薩克民歌《瑪依拉》,在聽時,我會提示他們注意聽哪一句給你感覺最特別?為了讓學生更加準確的抓住新疆民族音樂的特點,我會讓他們再復聽一次跟旋律哼唱,最后我運用表格對比的形式,和學生一起總結(jié)出新疆民歌的音樂特點,熱情、奔放、自豪。然后把蒙古族民歌與新疆民歌的旋律和節(jié)奏等特點作比較,這樣能引導學生更加直觀的區(qū)分出不同民族音樂來源與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和音樂文化。
最后是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作活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將播放兩首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歌曲,讓學生說說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其音樂特點有哪些?有了前面兩個民族音樂的分析過程,學生能更加熟練的抓住不同民族的音樂特點。然后我再讓他們根據(jù)不同民族的特點進行表演創(chuàng)作,如:舞蹈、繪畫、服裝展示等等。這樣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真正的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學生在一起創(chuàng)作,發(fā)揮集體精神,并進行互評。學生在輕松快樂自由的氛圍中了解到音樂離不開人民和以人為主體的社會生活。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也有著各具特色的音樂文化,都具本民族的風格特色,從而成為該民族的重要標志。
這堂課,我重在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將學生的體驗和活動穿插其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方式的改變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課堂也變得格外生動、有活力。這一課在教學上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在課堂里巧妙的將欣賞民族音樂,探索民族音樂,表現(xiàn)民族音樂融合在學生的活動中,并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fā)現(xiàn)不同民族的特點,整個過程連貫而自然。另一個特點是教學控制,通過熟悉的音樂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比賽加上有效的控制,使課堂真正做到活而不亂。
音樂說課稿3
音樂 方東洲
老師們,下午好!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走進西藏》這是一堂綜合實踐課。
一、教材分析
西藏音樂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不可分割的一局部,西藏的歌舞以它獨特的魅力被廣大人民所傳唱、喜愛。本課設計使同學再了解西藏風土人情的同時對西藏發(fā)生濃厚的興趣,為更好地學習表示西藏音樂奠定一定的基礎,同時也使同學在對西藏歌曲的學習重飽覽了西藏風光、民俗風情,進行了一次既愉快又有收獲的旅途。
二、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同學已經(jīng)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他們對西藏滿懷著神往和向往,故本課從認識西藏著手,激發(fā)興趣,層層深入。
通過上述內(nèi)容我特制定了下列教學目標
三、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了解西藏音樂與文化,激發(fā)學習興趣。
2、 技能目標:能用明朗的情緒演唱《走進西藏》的第二局部。
3、 情感目標:增強同學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感情。
四、 教學重點
西藏民族音樂情緒與風格特點的體驗。
本科采用多媒體、鋼琴、木魚、碰鈴、響板、鈴鼓等音樂用具,來進行一堂情景與娛樂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理念
1、 認識西藏、了解西藏
從西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入手,從音樂的的各個不同角度感覺、感受西藏?!獜娘L土人情、歌舞兩個方面討論交流。
教學時間在10分鐘左右。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記錄著各個民族的文化歷史與生活風俗,它是人們認識中華民族的一個窗口,讓同學學習和了解這些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將有利于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使他們珍視民族藝術(shù)的價值,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認識到傳承音樂文化的意義和責任。在教學中,能重視與相關(guān)學科的聯(lián)系。如音樂與地理,音樂與美術(shù),音樂與自然等,以此來開闊同學的文化視野,發(fā)展同學的形象思維和籠統(tǒng)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同學的綜合文化素質(zhì)。
2、走進西藏
(1)聆聽《走進西藏》
“高原雪域”這一單元涉和的的范圍較廣,內(nèi)容也豐富,本課選用張千一同志所作的《走進西藏》為重點,設計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并以此貫穿始終。完整地聆聽使同學對歌曲留有更完整的印象。
(2)學唱《走進西藏》
讓同學用自身的歌聲來感受西藏音樂風格,從而喜歡上這首歌,也讓同學在喜歡的流行音樂的風格中來感受民族音樂的風采,最終讓同學能理解民族音樂,喜歡民族音樂。
(3)從多方面表示歌曲的第二局部
a、 舞蹈,學習踢踏舞第一基本步法
a、 打擊樂伴奏
b、 詩歌朗誦或創(chuàng)編歌詞
c、 綜合
以同學興趣為本,面向全體同學,重視同學的參與實踐,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同時發(fā)生愉悅感、滿足感,以達到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目的。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同學不只感受了音樂,學習了技能,還通過考慮、討論、交流等手段,了解了西藏的自然環(huán)境,地理知識和民俗風情,增進了他們對西藏的認識。
4、 走出西藏
a) 作業(yè):收集西藏民歌。
b) 希望:為西部開發(fā)獻一份力量。
希望同學能喜歡西藏,喜歡西藏的歌,為西藏建設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最后我用西藏語問候一聲“扎西德勒”
音樂說課稿3篇 說課稿音樂課相關(guān)文章:
★ 關(guān)于小學音樂教案范文優(yōu)秀說課稿合集3篇 小學音樂教師說課稿范文
★ 小學音樂京劇臉譜教案優(yōu)秀范文說課稿總匯3篇 京劇臉譜大班音樂教案
★ 高中音樂說課稿6篇(初中音樂優(yōu)質(zhì)課說課稿)
★ 《這個世界的音樂》說課稿2篇(音樂領(lǐng)域的說課稿)
★ 優(yōu)秀小學音樂說課稿12篇(小學音樂教師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