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供大家參閱。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說學生
《你一定會聽見的》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篇隨感式小品。本篇課文放在以“祟尚科學”為主題的第四單元,其目的是要引導學生注重觀察,體驗生活,在感受生活豐富多彩的同時,堅持求真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努力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感官靈敏、感受豐富而又有主體意識的人。
結合初二學生“獨立意識萌芽但又很不成熟、渴望夢想?yún)s又容易忽略現(xiàn)實”的心理特征及“語文課要有語文味”的特點,我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
2、初步學會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品味文章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
2、仿寫文中優(yōu)美語句,學習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抽象事物。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學會運用自己的耳朵聆聽,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初步學會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
難點
學會運用自己的耳朵聆聽,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四、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優(yōu)美的音樂,精美的畫面,答題的要點,方法的總結等。
五、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學習新課前,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組有聲畫面與一組無聲畫面,引導學生以“我看到……我聽到……”發(fā)言。通過兩組畫面效果的比較感受聲音的重要性,喚起學生對聽覺的感情體驗,切入課文主題,“不知不覺地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題上,引起新的學習興趣”。
(二)、美讀,感悟文本。
多媒體課件播放班德瑞的《森林狂想曲》,由一名學生配樂朗讀。全體學生思考:作者究竟要告訴我們什么。(這節(jié)課中的很多背景音樂都選自班德瑞的《寂靜山林》專輯,因為這些音樂節(jié)奏舒緩親切,更重要的是,音樂中夾雜著不少的大自然中的聲音,如鳥鳴聲、流水聲、蟬鳴聲,風格與內容與課文的風格內容相一致,而且容易觸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此處播放背景音樂是為了給學生的自由朗讀提供一個相應的情景和輕松的'環(huán)境,讓他們能融入其中,而問題的設置能引導學生迅速抓住課文中心。)
(三)、品讀
提示學生找出自己認為精彩之處,與大家交流意見,說明理由。注意修辭地運用,句式地選取,譴詞造句等方面的考慮。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彼栽趯W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就很有必要讓他們找出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歡或認為寫得很精彩的語句或段落,并談談讀后的感受。同時《語文課程標準》還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這是一篇自讀課文的特點,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盡情發(fā)揮個人的感受,無論從語言風格還是所運用的修辭方法、語段講述的內容及描繪的意境均可,教師只要適時運用點撥引導法在此文轉自淘.教。案網(wǎng)精彩段落的寫作和朗讀方法上稍作指導,對于學生的發(fā)言言之有理就應給予表揚,對于不當之處適當給予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ㄋ模┭凶x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文章謀篇布局、譴詞造句等方面加以質疑,從而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在學生思考問題,解答疑問時,多媒體課件播放背景音樂,以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
通過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已較深入,但,由于學生發(fā)言多為零散的意見,不成系統(tǒng),所以在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前三段語言精彩之處,并總結文章美點與文章寫作技法,以給學生一個整體而系統(tǒng)的印象。同時能對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練筆起到指導作用。
(五)課堂練筆
愛因斯坦說“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教師以平等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成果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營造出一種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訓練學生的想像能力、書面表達能力。
由于描寫聲音,尤其是感受生活中被忽略的聲音難度較大,我在學生練筆前,展示了兩段范文,以起到示范作用。同時,由教師配樂朗讀,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境界中,使其受到美的熏陶。
?。┱n堂小結
在最后,展示一首小詩,由學生集體配樂朗讀,從而得出: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對大自然對生活充滿愛,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靈去聆聽和感悟,你就一定能聽見生活中各種美好的聲音的結論。這樣,一節(jié)課在音、畫中開始,在音樂中結束,以期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優(yōu)美、輕松的課堂氛圍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ㄒ唬┙虒W目標設計。
1、知識目標:
(1)復述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主題。
?。?)理解人物形象。
2、能力目標:
品味文章清新樸實的語言。
3、情感價值: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及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學會關注、關心弱勢群體,讓心靈接受一次愛的熏陶。
?。ǘ┙虒W重點與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理解人物形象,感悟莎莉文老師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解決辦法:扣住文本,設身體驗。)
?。?)品味文章細膩優(yōu)美的語言。(解決辦法:多讀。)
?。?)如何更好地對殘疾人表現(xiàn)出我們的關愛,進行一次愛的教育。(解決辦法:直觀事例,震憾心靈,發(fā)散思維,奉獻愛心。)
2、教學難點:
?。?)莎莉文老師如何教“我”感受“愛”。(解決辦法:設置活動,親自體驗,根據(jù)文本,重點理解。)
?。?)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解決辦法:深入淺出,重在“生命”二字的理解。)
?。ㄈ┙滩奶幚怼?/p>
《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第五課課文,第一單元課文以人物故事為主,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悟到人生奮斗的意義,感受到人間的關愛與溫情。因此重點可放在學習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奮斗歷程和愛的傳遞,滲透人文教育。此文與這一單元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在于當事人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學習中要注意從這個特殊的地方入手。同時這篇文章文筆優(yōu)美,描寫細膩,形象鮮明,故事感人,也可以用來學習品味含意豐富的語句。
?。ㄋ模┵Y源分析。
1、學生對殘疾人生活、心理的了解。很多人沒有親自接觸過殘疾人,但通過各種媒介對殘疾人有一定的了解。
2、學生課外收集搜集海倫及殘疾人奮斗成才的資料。學生易把這群人的成功因素偏向自身努力,這本無可厚非,但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別人的幫助這個外因也必不可少。
3、學生參與幫助殘疾人的經(jīng)歷。
4、學生自已在成長過程中受他人重大影響的經(jīng)歷。
5、教師收集《千手觀音》的資料,《千手觀音》演出的成功因素與海倫成才的原因有異曲同工之處,它需要四個手語老師的.幫助。
6、教師已有的電影《漂亮媽媽》的材料,設置情境,引出問題。
7、愛心歌曲《愛的希望》及手語操。所任兩個班的學生均已學過,能引起共鳴。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設計:
1、根據(jù)教材特點、初中學生思維行為特點,設計以下教學法,力求做到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法。
(1)探索教學法:歸納為“五步教學法”,思路為:自主探索——>感性材料——>觀察分析——>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本方法是一種較好的結合學生實際,符合認識規(guī)律的方法。能開拓學生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充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直觀教學法:展示有關畫面、電影片斷、激發(fā)學生的感性認識。
?。?)模擬實踐法:學生親身體驗,深入體會。
?。?)競賽法。小組間競賽,激發(fā)學生發(fā)散其思維。
(5)感知、模仿、遷移、運用。符合人的認識規(guī)律。
2、對不同學生的啟發(fā)、誘導方式:
讓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尤其是中差生。本課主題學生雖易理解,但不一定能深入,通過搞小活動及放映電影,深入淺出,激發(fā)差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分析問題時難度較大,老師適當點撥,這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來完成學習任務。
?。ǘW法設計:
初二年的學生既保持了初一年時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活躍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學會思考社會問題,學習重在學會主動去探索。
1、合作探究學習。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一方面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方面善于與人合作,得到更多角度的信息。
2、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3、發(fā)散思維,自主探索。符合初中生的個性特征。
4、模擬實踐,親身體驗。增強感性認識
學生通過這幾種學習方法,當家作了課堂的主人,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有能力參與進來,課堂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
?。ㄈ┦侄芜x用。
1、教學媒體設計:
?。?)有關畫面展示:海倫生活照、《千手觀音》照、邰麗華照等由大屏幕投影出來,引導學生進入特定情境。
?。?)所剪輯的電影片段:《漂亮媽媽》的兩個片段,觸動學生心靈。
(3)音樂播放:《愛的希望》,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做手語操,以烘托課堂“愛”的氛圍,結束教學。
?。?)有關文字:展示初讀課文和重點研討階段的學習任務,以節(jié)省板書時間,
2、學生活動設計:
兩個小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顒右皇敲と苏J識具體事物,活動二是教聾啞人認識抽象事物。
3、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4、愛心歌曲的感受。
三、教學程序:
總需時間:45分鐘。
附:教學過程流程圖
活動導入——速讀課文,理解內容——重點研討,賞析語言——電影片段欣賞,討論探究——師生總結,布置作業(yè)——播放愛心歌曲。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單元課文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xiàn)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關注身邊的人。楊絳的《老王》,寫自己與車夫的交往,寫車夫艱難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2、教學目標:新課標中重點提出,要讓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身邊的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根據(jù)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這樣確立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能在快速閱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在聽與說雙方互動過程中,增強知識點的刪選能力,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練,思想認識得到提高。
?。?)深入探究:全面把握課文,領會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tài)度: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3、教學重點難點: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聯(lián)系身邊的人,關注、關愛他人。
4、課時安排:一課時
二、教法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我們的學生是山區(qū)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尤其體現(xiàn)于學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據(jù)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初中生的認識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采用啟發(fā)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設計帶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通過語言的體會,解決本文重點;
3、同時采用朗讀、討論、質疑、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體。
三:學法分析:
教與學是相長的,為了教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jù)我校學生的情況,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學法方面我采用“導—思—點撥—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過程,在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以下指導: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的關鍵語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導學生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言基礎,指導學生把這種寫法運用到具體寫作中去,提高語文水平。
四:過程設計:
(一)
1、進場導入:
蘇芮的《奉獻》—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愛的人白云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朋友(設計說明:使學生一進教室,便能進入音樂所營造的氣氛中,為進入主題作為鋪墊)
2、教學導入:
以xxxx年度超級女聲的冠軍相關情況入手。
3、教師結語:
生活中人們總是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關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關注過身邊的普通人?我國著名作家文學家楊絳曾經(jīng)關注過一個車夫,為他寫下了散文《老王》。(設計說明:以一組反差相當大的圖片進行對比導入課堂教學,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fā)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進入教師設置的情景中來,,為下面的教學打好情感基礎。)
?。ǘ?/p>
環(huán)節(jié)一“走近老王”:
面對陌生的老王,我們有那么多的揣測和關切,現(xiàn)在我們就循著楊絳的筆墨,一起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設計說明:遵循閱讀規(guī)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的體驗,以學生閱讀心理為切口,激活閱讀思維,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又訓練學生篩選信息思維能力。)
環(huán)節(jié)二“評說老王”:
討論老王的品質,說說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老王是一個——的人,表現(xiàn)在——?!钡男问奖磉_出來。并說說“我們”一家人是怎么做的?(設計說明: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導學生概括老王品質,尋找文本依據(jù),理解老王的`善良、樸實,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學生對內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體現(xiàn)教學重點。)
環(huán)節(jié)三懷念老王:
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么去了,在他生前經(jīng)常關注他的楊絳有什么樣的感受?她為什么能這樣想?(設計說明:進一步理會作者隱含在內的深沉的感情,也一進陶冶自己的情操。)
環(huán)節(jié)四關注“老王”: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象“老王”一樣遭遇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別人是怎么看待他們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會怎么去對待那些不幸的人?(以一組新時代老王的照片為參考依據(jù))(設計說明:“讀書是為了明理”,學習一篇課文,要讓學生在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上有所增益,能夠更好地關心身邊的弱者,關注生活,關注人生,凈化思想。由書本向現(xiàn)實生活的思維拓展,是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的途徑,也是書本學習的目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環(huán)節(jié)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鍛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環(huán)節(jié)五:拓展延伸:
造句:假如我是一團火,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朵花,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顆星,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片云,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棵樹,就為他人__;假如我是一泓清泉,就為他人__;(設計說明:通過造句的形式,把感情進一步深化,并拓展,同時也進一步提升、凈化學生的感情)
五:結語: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個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運與不幸運的差別,甚至差別很大。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F(xiàn)在,社會要求我們每個人有人道主義精神,要關心別人、尊重別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作家一家對不幸者老王懷有一顆愛心,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人。
以《愛的奉獻》結束,讓學生一起高唱,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六、布置作業(yè):
課后題二(設計說明:課上不足課下補,整個教學設計,讀得較多,語言品位不夠,本題恰是品味語言的,可以讓學生先品味品味:那句好,好在哪里?)
板書設計:老王楊絳
窮苦呼吁社會:
贊揚—老王善良關注、同情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