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讓學生熟練進行十幾減5、4、3、2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1-916-813-710-410-84+8
11-713-815-610-7+12+97+4(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二、新授:
?。ǔ鍪菊n件)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1、生編題、列式(列出所有問題)
2、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
3、把你的想法說給你的小組聽
4、匯報
5、沒有差異時,引導學生看算式還能想到什么?(引導學生注意20以內(nèi)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相關的四個算式之間的關系)
6、看,你們做得這么棒,小明想把他的一個氣球送給你們,誰幫他解決了問題,氣球就送給誰。{氣球中有算式}
說想法
三、練習
1、你們還記得小狗汪汪嗎?(出示)今天它也來了,想和你們進行口算比賽。看看你們誰算的正確,可以嗎?
?。ㄕn件:得數(shù)設置四、五秒)
12-411-313-511-4
13-412-311-214-5
2、你們算的這么好,沈老師也送給你們每人一個禮物,快看一看吧,(口算卡),快快算一算,讓你們的卡片快快住進它們的樓房。(學生貼卡片)
759
12-5=11-6=11-2=
11-4=2+3=(這張卡片住不進樓
10-3=15-10=房,那我們現(xiàn)在就
14-7=13-8=來蓋一所樓房好
16-9=14-9=不好,你還能讓
17-10=0+5=哪些算式住進來)
2+5=12-7=
3、這些居民住進了新家,非常感謝你們,看,他們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誰能得到?
12-8=13-611-7=11-3=
12-5=13-4=11-2=14-5=
四、作業(yè):書中題(122頁4、5、6)
板書
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
12-3=911-2=914-5=9
12-9=311-9=214-9=5
9+3=129+2=119+5=14
3+9=122+9=115+9=14
教學反思: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學生對破十法掌握的較好,能夠在本節(jié)課中遷移,用破十法解決問題,但在加減法算式關系中,大多數(shù)學生掌握的不好。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nèi)容十幾減6、5、4、3、2
教學要求
1、進一步感知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2、在觀察操作中經(jīng)歷學習過程,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
3、能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實現(xiàn)數(shù)學的價值,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
重點難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同時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集體備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引導:在美麗的森林里,住著聰明機靈的小老鼠杰瑞和可愛的小兔子杰比,他們是一對好朋友。
有一天,太陽真好,小老鼠杰瑞跑去和杰比玩,看見小兔子杰比正在采蘑菇呢!
提問:仔細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一共有多少個蘑菇?6+5=11
?。?)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花蘑菇有6個,藍蘑菇有幾個?11-6=5
?。?)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蘭蘑菇有5個,花蘑菇有幾個?11-5=6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合作探究
?。?)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組討論交流。
方法一:5+6=1111-5=6
方法二:10-5=55+1=6
方法三:11-1=1010-4=6
從11開始往前數(shù)。
?。?)優(yōu)化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最容易?
2、嘗試運用。
計算11-612-313-4
?。?)提問: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種算法來算嗎?
?。?)交流算法。
三、活動體驗,建構(gòu)知識。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觀察每組題目,比一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
3、想想做做第3題。算算比比,感受退位減與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區(qū)別。
4、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看題,說說題目的意思,然后獨立完成在書上。
5、想想做做第5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說說用什么方法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四、回顧。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怎樣計算十幾減6、5、4、3、2嗎?
板書
十幾減6、5、4、3、2
13-5=8
情景圖11-6=512-3=913-4=9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5、4、3、2。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以及知識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初步掌握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
2、掌握“破十法”。
教具學具:
捆小棒、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13
3、12—6=6,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4。(12-5)
(1)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可以小組討論):
想加算減:5+7=12 12-5=7
破十法: 連減法:
(3)小結(jié)。
12-5=7有3種算法,分別是想加算減、破十法、連減法。與我們之前學過的十幾減幾算法是一致的。在計算時,選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4)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11-4=?”“12-3=?”“11-2=?”。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17頁的“做一做”7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思考題。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四、作業(yè):
1、口算。
11-5= 12-5= 13-5= 14-5=
11-4= 12-4= 13-4= 14-4=
11-2= 11-3= 11-8= 11-7=
2、連一連。
12-7 11-3
11-2 13-8
15-8 13-4
16-8 11-4
板書(略)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4
但是在教學本節(jié)內(nèi)容時,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故事情境斷斷續(xù)續(xù),沒有很好的把這個圣誕情境一鼓作地連在一起。
5、4、3、2加幾教學反思五:
經(jīng)過前兩節(jié)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湊十法。5、4、3、2加幾,都是與前兩節(jié)內(nèi)容相關的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試題,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完成這些計算。
在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復習口算9加幾和8、7、6加幾的試題,因此當出現(xiàn)例題5+7時,有的學生很自然想到了7+5等于12,所以5+7也等于12,也有一些學生用湊十法口算,我也給予肯定。本節(jié)課我把重點放在
“突出思考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上,每道題要求學生口述思考過程。如:計算5+8,想:因為8+5=13,所以5+8=13。例1、例2中的每一道題都要求學生像這樣說思考過程,最后引導歸納總結(jié):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交換了,得數(shù)(和)不變。大部分學生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還給這句話配上了手勢語,學生能一邊說,一邊做手勢語,這為今后教學加法的交換律作好了鋪墊。
這節(jié)課學生興致很高,說得好,算得對。練習時,我把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口算題用卡片讓學生以開小火車的形式算了好幾遍,90%的學生能算對,有二十多個學生算得又快又對,有部分學生速度較慢。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同學在實際情境中,正確計算5加幾、4加幾、3加幾、2加幾
2、在觀察中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訓練同學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同學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培養(yǎng)同學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同學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學會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同學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口算練習
9+59+38+58+36+58+9
9+49+28+47+57+88+6
?。?)同學搶答
(2)以8+9、7+8為例,請同學說一說怎樣想的?
?。?)引導同學小結(jié):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試題可以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想大數(shù)加小數(shù)得多少,推出得數(shù);也可以用“湊十法”計算。
二、新課
1、出示例15+7=?5+8=?
(1)同學看算式后回答:這兩道算式第一個加數(shù)是幾?第二個加數(shù)是幾?兩個加數(shù)比較有什么特點?
(2)5+7等于幾呢?你能用以前的知識做這道題嗎?
(3)同學分組討論,指名說一說怎樣想的?
?。?)5+8得多少?怎樣想的?請同學回答,同座相互說。
2、教學例24+8=?3+9=?
?。?)讓同學試做,然后請同學回答是怎樣想的?
(2)指導同學看書,小結(jié)
問:今天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板書:5、4、3、2加幾)
有什么特點?怎樣算得快?為什么?
三、鞏固
1、做第110頁做一做中的第1-3題
(1)第1題,
左圖: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
右圖:讓同學自身考慮,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讓同學從上往下做,并回答上下兩題有什么聯(lián)系?
?。?)同學獨立完成,并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數(shù)學游戲
轉(zhuǎn)盤出示9加幾、8加幾、7加幾的加法。同學開火車進行。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6
本節(jié)課的課題為5,4,3,2加幾,剛開始對這節(jié)課不是很明白,已有前幾節(jié)課的基礎,學生已經(jīng)掌握計算9,8,7,6加幾的有關運算,而且通過8+9這節(jié)課,學生也已經(jīng)理解遇到這樣2個都可以湊得10的算式,計算方法多樣,那為什么還要安排這節(jié)課呢?翻看教參,才明白了這節(jié)課的意圖。1、為學習新知做好必要的準備。2、突出思考過程,培養(yǎng)推理能力。3、加強練習,提高計算速度。
片斷:5+7
整節(jié)課上下來還是很順利的,教參給出提示:在計算5+7時,想7+5=12,所以5+7=12,這里在執(zhí)教中有爭議。
師:是啊,5+7,就像你們說的,我們可以把7湊成10,也可以把5湊成10,但是從方便計算的角度來說,我們把誰湊成10好呀?
生:7
師:對,見大數(shù),拆小數(shù)。那出了這兩種方法,還有嗎?
(班中學生沉默)
生蓓濤:難道是交換位置嗎?
師:是的,你們看,只要我們計算出7+5,=12,那么5+7就等于?
生:12
師:這也是一種方法,我們是根據(jù)什么呀?
……
師:你們說的意思都對,老師來說一次“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生齊讀。
生:這不是又要算一次7+5嘛,還不如算5+7。
師:對,這些方法都可以,以后計算,你們可以選擇一種計算方便,自己喜歡的方法就可以。
學生沒有想出第三種方法,因為他們想找最簡單的方法,都認為反正要計算5+7,為什么還要先計算7+5呢?不過細想,這里我只需教授思想就好,有了前一節(jié)課的基礎,班中大多學生還是能說出“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這個性質(zhì)。所以這里是成功的,雖然教參的目標沒達到,但是學生是知道思想,只是和拆分這個方法比較之后,認為繁瑣。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7
十幾減6、5、4、3、2是在學生掌握十幾減9、8、7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交流,探索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重點是幫助學生探索算法,難點是正確計算。分析教材,我覺得例題作為一種新類型的應用題,也應該作為重點探索。
一、依據(jù)例題,學習求其中一部分的應用題。
例題情境圖出現(xiàn)的是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實際問題的情境,都是減法意義的具體應用。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這種題目經(jīng)常會用加法計算。所以例題我作為重點來講解,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意義。出示情境圖后,讓學生觀察蘑菇可以分為兩類,藍蘑菇有5個,灰蘑菇有6個,一共有11個。在出示兩個問題,讓學生有列出相應的減法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引導學生理解從總數(shù)當中去掉一個加數(shù),等于另一個加數(shù),用減法計算。
二、交流算法,觀察發(fā)現(xiàn),應用提高。
學生對于“11-5”與“11-6”這兩個算式,很自然地想到用“破十法”和“算減法想加法”來進行計算。這兒我只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想想做做的第1題與第2題,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都會發(fā)現(xiàn)每組的兩個算式數(shù)字相同。小結(jié)引導根據(jù)一道減法算式也可以想有關系的另一道減法算式。
這節(jié)課總的說,學生計算的效果還不錯,練習時多數(shù)學生都能主動找規(guī)律找聯(lián)系去計算。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110頁例1、例2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運用遷移,掌握5、4、3、2加幾的加法。。
2.能應用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比較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
3.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和類推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計算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數(shù)學城堡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 出示動物口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進行。
9+59+38+58+37+4
9+49+28+47+56+5
2、 電腦出示一個數(shù)學城堡,數(shù)學城堡上寫有“5、4、3、2加幾”。告訴學生要成為城堡的主人,必須闖過一些關卡。
【設計意圖:讓學生成為數(shù)學城堡主人的情境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探究新知,培養(yǎng)能力
1、第一關:5+7=□ 5+8=□ (課件出示)
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口算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現(xiàn)在誰來闖第一關,說說口算5+7時應該怎樣想?”
先同桌兩人互講自己的想法,再請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對于各種想法都要給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組討論:哪一種想法最好。
教師評價:在用“湊十法”進行口算時,一般是“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如果第二個加數(shù)比第一個加數(shù)大,可以用交換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較快。
2、第二關:4+8=□ 3+9= □ (課件出示)
指名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用詞準確、表述完整,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3、第三關電腦顯示2+9=□
指名三、四人講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注重讓學生大膽嘗試,自主探索出多種計算方法,給他們充分展示個性的機會】
三、 反饋練習,發(fā)展思維
現(xiàn)在大家都勝利闖過這些關,學會口算5、4、3、2加幾,恭喜你們成為這個數(shù)學王國的小主人。下面我們要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國王解決一些問題。
1、 做一做
?。?)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列式計算。
?。?)課件出示第二幅圖
獨立列式計算,同桌互講口算過程,指名回答。
?。?)小組比賽形式做第2、3題。
2、 練習二十一第1題。
3、 數(shù)學游戲。
4、 開放題:5+( )=13 5+( )=14 4+( )=12 2+( )=11
【設計意圖:注重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在游戲中學習,輕松愉快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自我總結(jié),深化新知
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運用遷移,掌握5、4、3、2加幾的加法。。
2.能應用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比較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
3.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和類推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計算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數(shù)學城堡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 出示動物口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進行。
9+5 9+3 8+5 8+3 7+4
9+4 9+2 8+4 7+5 6+5
2、 電腦出示一個數(shù)學城堡,數(shù)學城堡上寫有5、4、3、2加幾。告訴學生要成為城堡的主人,必須闖過一些關卡。
【設計意圖:讓學生成為數(shù)學城堡主人的情境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探究新知,培養(yǎng)能力
1、第一關:5+7=□ 5+8=□(課件出示)
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口算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現(xiàn)在誰來闖第一關,說說口算5+7時應該怎樣想?
先同桌兩人互講自己的想法,再請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對于各種想法都要給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組討論:哪一種想法最好。
教師評價:在用湊十法進行口算時,一般是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如果第二個加數(shù)比第一個加數(shù)大,可以用交換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較快。
2、第二關:4+8=□3+9= □ (課件出示)
指名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用詞準確、表述完整,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3、第三關電腦顯示2+9=□
指名三、四人講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注重讓學生大膽嘗試,自主探索出多種計算方法,給他們充分展示個性的機會】
三、 反饋練習,發(fā)展思維
現(xiàn)在大家都勝利闖過這些關,學會口算5、4、3、2加幾,恭喜你們成為這個數(shù)學王國的小主人。下面我們要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國王解決一些問題。
1、 做一做
?。?)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列式計算。
?。?)課件出示第二幅圖
獨立列式計算,同桌互講口算過程,指名回答。
?。?)小組比賽形式做第2、3題。
2、 練習二十一第1題。
3、 數(shù)學游戲。
4、 開放題:5+( )=13 5+( )=14 4+( )=12 2+( )=11
【設計意圖:注重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在游戲中學習,輕松愉快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自我總結(jié),深化新知
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總結(jié),把歸納本課內(nèi)容的權(quán)利還給學生,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今天到底學了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p>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怎樣湊十,而是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時,依照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功能,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同時注重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1.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課始通過開火車形式復習舊知,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入課堂,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創(chuàng)設闖數(shù)學王國這個情境,提起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2.發(fā)展學生個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在探究新知中,教師讓學生自己講計算方法,小組討論哪種方法最好,這就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反饋練習中,練習形式多樣化,使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具有趣味性,并在開放題中,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3.展現(xiàn)學生的思維多樣性,鼓勵不同方法計算。
兒童的思維是靈活多樣的。他們在課堂上冒出許多智慧的火花,教師應愛護這些寶貴的思想。這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提倡算法多樣化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算法多樣化不能由教師包辦代替,而必須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靈活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方法,獨立研究算法,并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勢必有不同的解題思路。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學習,把大家的思維亮點聚集在一起,智慧匯攏在一塊。在出示5+6=后,學生想出很多種方法,教師應適時引導,鼓勵創(chuàng)新,提倡學生算法多樣化。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習的興趣會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但在最后的開放題中我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較大的交流算法的空間,處理得有點倉促。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nèi)容:
一年級上冊95頁例4和"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習5、4、6、2加幾的遷移能力.
3.滲透統(tǒng)計思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認真負責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悟出5、4、3、2加幾的的計算方法就是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想大數(shù)加小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豢腿耍烨?!他是誰?(課件出示圣誕老人圖片)
圣誕節(jié)快要到了,圣誕老人不僅為我們準備了精美的禮物,還要邀請大家去參加圣誕晚會。!大家想不想去?。?/p>
那就請同學們發(fā)揮你們的聰明才智闖過下面的四關,你就會收到禮物,得到邀請,準備好了嗎?
第一關:我是小小神算家
課件出示題目
9+5= 8+4= 7+5= 8+7= 7+8= 8+5= 6+5= 7+5= 9+3= 8+9=
指名說說8+9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并課件演示各種方法。
師小結(jié)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第二關:裝扮圣誕樹
1.課件出示:一棵圣誕樹
教師:圣誕老人想讓大家?guī)兔ρb扮圣誕樹,只有算對了下面的題才能幫忙。
出示5+7=
+7等于多少?先自己想一想,怎樣算能很快說出得數(shù)呢?
b.學生獨立思考。
c.同桌交流并探討多種計算方法。
d.學生匯報各種算法,教師板書。
e.統(tǒng)計每種方法有多少同學選擇。
f.師引導:同學們在計算時喜歡用哪種方法能準確的計算,就選擇哪種方法。
2.學生試做5+8= 4+8= 3+9=,獨立做后,匯報交流。
3.家族大團圓
引導觀察三個算式,象這樣的小數(shù)加大數(shù)5、4、3、2加幾的算式,你還能想到哪些?(生說師板書)
第三關:數(shù)客人
1.圣誕老人請了愛心小精靈來做客,課件演示,說圖意,列算式。
2.圣誕老人還請小企鵝來做客,大家能算一算來了多少個小企鵝嗎?
第四關:算式對對碰。
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
學生自己做題后,引導觀察上下兩道題有什么規(guī)律?
三、實踐與應用
1.小馬過河
生口算,課件演示小馬過河
2.小雞找媽媽
瞧,雞媽媽也來了,可是粗心的雞媽媽找不出哪個是自己的孩子了,你能幫幫它們嗎?
指名口算,點擊課件進行連線
四、全課總結(jié)
今天你學會什么了?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運用遷移,掌握5、4、3、2加幾的加法。。
2.能應用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比較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
3.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和類推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計算5、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數(shù)學城堡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 出示動物口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進行。
9+5 9+3 8+5 8+3 7+4
9+4 9+2 8+4 7+5 6+5
2、 電腦出示一個數(shù)學城堡,數(shù)學城堡上寫有5、4、3、2加幾。告訴學生要成為城堡的主人,必須闖過一些關卡。
【設計意圖:讓學生成為數(shù)學城堡主人的情境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p>
二、 探究新知,培養(yǎng)能力
1、第一關:5+7=□ 5+8=□(課件出示)
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口算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現(xiàn)在誰來闖第一關,說說口算5+7時應該怎樣想?
先同桌兩人互講自己的想法,再請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對于各種想法都要給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組討論:哪一種想法最好。
教師評價:在用湊十法進行口算時,一般是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如果第二個加數(shù)比第一個加數(shù)大,可以用交換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較快。
2、第二關:4+8=□3+9= □ (課件出示)
指名幾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用詞準確、表述完整,教師板書口算過程。
3、第三關電腦顯示2+9=□
指名三、四人講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注重讓學生大膽嘗試,自主探索出多種計算方法,給他們充分展示個性的機會】
三、 反饋練習,發(fā)展思維
現(xiàn)在大家都勝利闖過這些關,學會口算5、4、3、2加幾,恭喜你們成為這個數(shù)學王國的小主人。下面我們要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國王解決一些問題。
1、 做一做
?。?)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列式計算。
(2)課件出示第二幅圖
獨立列式計算,同桌互講口算過程,指名回答。
(3)小組比賽形式做第2、3題。
2、 練習二十一第1題。
3、 數(shù)學游戲。
4、 開放題:5+( )=13 5+( )=14 4+( )=12 2+( )=11
【設計意圖:注重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在游戲中學習,輕松愉快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自我總結(jié),深化新知
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總結(jié),把歸納本課內(nèi)容的權(quán)利還給學生,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今天到底學了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p>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重點不再是研究怎樣湊十,而是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時,依照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功能,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同時注重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1.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課始通過開火車形式復習舊知,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入課堂,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創(chuàng)設闖數(shù)學王國這個情境,提起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2.發(fā)展學生個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在探究新知中,教師讓學生自己講計算方法,小組討論哪種方法最好,這就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反饋練習中,練習形式多樣化,使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具有趣味性,并在開放題中,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3.展現(xiàn)學生的思維多樣性,鼓勵不同方法計算。
兒童的思維是靈活多樣的。他們在課堂上冒出許多智慧的火花,教師應愛護這些寶貴的思想。這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提倡算法多樣化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算法多樣化不能由教師包辦代替,而必須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靈活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方法,獨立研究算法,并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勢必有不同的解題思路。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學習,把大家的思維亮點聚集在一起,智慧匯攏在一塊。在出示5+6=后,學生想出很多種方法,教師應適時引導,鼓勵創(chuàng)新,提倡學生算法多樣化。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習的興趣會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但在最后的開放題中我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較大的交流算法的空間,處理得有點倉促。
5、4、3、2加幾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nèi)容::一年級上冊95頁例4和"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習5、4、6、2加幾的遷移能力.
3.滲透統(tǒng)計思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認真負責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悟出5、4、3、2加幾的最好的計算方法就是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想大數(shù)加小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豢腿?,快瞧!他是誰?(課件出示圣誕老人圖片)
圣誕節(jié)快要到了,圣誕老人不僅為我們準備了精美的禮物,還要邀請大家去參加圣誕晚會。!大家想不想去???
那就請同學們發(fā)揮你們的聰明才智闖過下面的四關,你就會收到禮物,得到邀請,準備好了嗎?
第一關:我是小小神算家
課件出示題目:
9+5= 8+4= 7+5= 8+7= 7+8=
8+5= 6+5= 7+5= 9+3= 8+9=
指名說說8+9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并課件演示各種方法。
師小結(jié)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第二關:裝扮圣誕樹
1.課件出示:一棵圣誕樹
教師:圣誕老人想讓大家?guī)兔ρb扮圣誕樹,只有算對了下面的題才能幫忙。
出示5+7=
+7等于多少?先自己想一想,怎樣算能很快說出得數(shù)呢?
b.學生獨立思考。
c.同桌交流并探討多種計算方法。
d.學生匯報各種算法,教師板書。
e.統(tǒng)計每種方法有多少同學選擇。
f.師引導:同學們在計算時喜歡用哪種方法能準確的計算,就選擇哪種方法。
2、學生試做5+8= 4+8= 3+9= ,獨立做后,匯報交流。
3、家族大團圓
引導觀察三個算式,象這樣的小數(shù)加大數(shù)5、4、3、2加幾的算式,你還能想到哪些?(生說師板書)
第三關:數(shù)客人
1、圣誕老人請了愛心小精靈來做客,課件演示,說圖意,列算式。
2、圣誕老人還請小企鵝來做客,大家能算一算來了多少個小企鵝嗎?
第四關:算式對對碰。
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
學生自己做題后,引導觀察上下兩道題有什么規(guī)律?
三、實踐與應用:
1. 小馬過河
生口算,課件演示小馬過河
2.小雞找媽媽
瞧,雞媽媽也來了,可是粗心的雞媽媽找不出哪個是自己的孩子了,你能幫幫它們嗎?
指名口算,點擊課件進行連線
四、全課總結(jié):今天你學會什么了?
5、4、3、2加幾教學設計【精華12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