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們將探討大小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并比較物體的大小和數(shù)量。下面是會員“l(fā)iangxiagu”分享的《大小多少》教學設計(共13篇),以供借鑒。

《大小多少》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字。
2、認識筆畫點豎折折鉤。
3、認識一個偏旁:反犬旁“犭”,鳥字旁“鳥”。
4、知道多和少,大和小是意思相反的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二)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情感目標:感受美麗的農(nóng)家小院溫馨的生活場景。
二、教學重點:認字和寫字。
三、教學難點:分辨漢字,認識偏旁。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 演示法 練習法 讀書指導法 游戲法 問答法
五、教學媒體:教學掛圖,生字卡片,課件
六、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我們的農(nóng)村里,有農(nóng)家小院,在農(nóng)家小院里,有很多溫馨的場景,我們一起去感受吧。
二、課件出示或者圖片出示本課的插圖
老師書寫課題:大小多少。美麗的農(nóng)家小院,溫馨的生活場景。其間有黃牛、花貓的悠閑,有鴨子、小鳥的嘻鬧,還有杏子、桃子、蘋果、紅棗的甜蜜。我們?nèi)ジ惺芤幌掳伞?/p>
三、學習生字
(一)初讀課文
1、聽老師讀。
2、你自己讀讀看。請學生自己小聲的讀一遍,注意自己讀自己的呦,不要齊讀。
3、一邊讀一邊圈出本課的生字。
(二)學習生字
1、哪一位同學可以試著看拼音讀一下本課的生字。
duō shǎo huánɡ niú zhī māo biān yā pínɡ ɡuǒ xìnɡ táo
多 少 黃 牛 只 貓 邊 鴨 蘋 果 杏 桃
xiào niào
小 鳥
2、分析生字:一個一個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幾拼音節(jié),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結構,怎樣組詞。是否多音字,反義詞等,例如
學習生字貓:音節(jié):二拼音節(jié),偏旁:反犬旁,結構:左右結構,請同學組詞,最少說三個詞,可以一起說,也可以找學生說。
3、就這樣一個一個學完本課生字。
只:多音字
zhī 一只
只
zhǐ 只看見
少:多音字
shǎo 多少
少
shào 少年,年少
反義詞
大——小 多——少
這節(jié)課我們要記住
反犬旁“犭”,鳥字旁“鳥”
(三)我書中的組詞
請學生圈出本課中的生字組詞
如果本課有現(xiàn)成的組詞,就直接圈出來,如果本課的生字沒有現(xiàn)成的組詞,可以寫一個,以備以后忘了組詞可以隨時翻看。
四、朗讀生字
(一)帶拼音朗讀生字
1、學生齊讀:說出音節(jié),偏旁部首,結構,每一個字組三個詞語,每一個字組三個詞語。
2、學生領讀(一課一領讀)
(二)去掉拼音朗讀生字
我會讀: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開火車讀——自讀。
五、游戲:找朋友游戲
老師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學生拿音節(jié)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讀
六、考一考你
漢字魔術
加一筆
小——(少)
少一筆
鳥——(烏)
寫偏旁
貓——()
鴨——()
蘋——()
桃——()
加偏旁
苗——()
鳥——()
反義詞
大——(小)
多——(少)
七、小結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
2、學生說。
3、老師總結: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認識了偏旁。
4、初讀了課文。
八、下節(jié)課我們做什么?
1、下節(jié)課我們將進行朗讀課文,分析課文。
2、請同學們自己在課下把本課生字讀給爸爸媽媽聽。
大小多少教學設計 篇2
《大小多少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3.在觀察比較、誦讀中感知反義詞,感受漢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nèi)涵,激發(fā)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教學難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2.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教學準備:
1.圖片黃牛、貓、一群鴨子、鳥、蘋果、棗、一堆杏子、桃子
2.兒歌圖譜,音頻。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有趣的圖片,里面藏著一些小秘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p>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圖片(中有關的小圖片:老虎和貓;一群大雁和一只鳥)引導同學們自主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大小、多少。21教育網(wǎng)
提問:
a.你都認識它們么? b.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呢?”
c.仔細觀察一下它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教師:“有些小朋友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那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個有趣的秘密變成一個好聽有趣的,小朋友們來聽一聽,看看兒歌音頻中是怎么說的?!苯處熇收b,請同學們認真聽內(nèi)容。3.出示圖譜,教師再次朗誦。引導同學們結合圖片理解的含義,為之后的創(chuàng)編做鋪墊。
4.朗誦游戲:集體、分組、一問一答 5.創(chuàng)編
教師:“現(xiàn)在請每組小朋友觀察桌子上小碗里的圖片,看看圖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誰大?找一找誰小?找一找誰多?找一找誰少?嘗試把它們放進里面,試著創(chuàng)編。”同學們觀察圖片,分組互動,鍛煉同學們的團隊意識。
6.同學們嘗試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鼓勵同學們大膽表現(xiàn)自己。7.教同學們理解反義詞:讓同學們再看圖片,對照課文,教師引導,發(fā)現(xiàn)反義詞。大—小 多—少
8.教同學們學會詞語搭配,對量詞的運用形成印象。一頭黃牛 一頭大象 一只貓 一只雞 一群鴨 一群人 一堆杏子 一堆沙子 一顆棗子 一顆花生 一個桃子 一個蘋果
三、總結
教師小結,鼓勵同學們多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不同,樂于嘗試創(chuàng)編活動。
四、課后練習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讀一讀,記一記。一頭牛 一只貓 一群鴨子 一顆棗 一個桃 一堆杏子
《大小多少》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3
《大小多少》是誦讀識字第三單元14課,一篇有趣的韻文,雖然篇幅不長,但所含的知識點不少,為此,我安排一些教學情景,同時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圍繞題目,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時,我結合課文的內(nèi)容,說到“小動物們要比一比,我們小朋友也要來比一比,看看那列火車開得最快?”“ 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能幫助小鴨子走迷宮?”“蘋果和棗比一比,那小朋友也來比一比,看看誰讀得最棒?!?“小組也來比一比!”“小朋友比一比,看誰說得最正確”“老師和你們比一比”“我們來比一比誰最會寫字了!”等,有效地創(chuàng)設了情境,不僅讓學生有了競爭意識,更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地融入到課堂中。
二、識字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識字,本課也不容忽視對生字的教學。于是我采取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使?jié)h字不再枯燥、生硬。
1、自主認字法:“加一加”、“換一換”。讓學生鞏固已學的字的同時,能較好地進行比較,來識記生字。如:“邊”字的教學。
2、圖字結 合法。我通過圖片及課件的展示,讓學生了解字意,并與其字形相結合,化難為易,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 “堆”字的教學。
3、對比法?!耙豢脴洹钡摹翱谩?,學生早已熟悉,但“一顆棗”的“顆”是本課的生字,學生不僅比較陌生,更容易與“棵”混淆。所以,我先試問學生,“這個顆,是一棵樹的棵嗎?”讓學生來區(qū)分兩個字的同時,設下懸念,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能更好地關注接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然后我再問“有什么不一樣?”并出示文字,讓學生進行比較。讓他們通過仔細的觀察和視覺的對比,來說說兩個字的不同之處。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利于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和思考空間。
三、本課的另一重點是讓學生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會正確使用量詞,同時,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并結合生活事物,讓生理解量詞的適用范圍,正確地使用。如:教學“堆“時,明確告訴學生“堆”是適用于靜止的事物,它們雜亂地放置一起,就可以用上“堆”。同時讓生進行拓展,用“一堆 ”來說話。不僅能理解和應用所學的量詞,更能發(fā)揮想象,發(fā)散思維。接著,我質(zhì)疑學生“為什么不用一群杏子呢?用一堆呢? ‘堆’和‘群’有什么不同?”,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堆”的用法的思考,還能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群”字的用法,通過兩者的比較,更好地進行運用。為了幫助學生區(qū)分兩者,我除了口頭的聯(lián)系外,還出示了文字填空題,讓生能很好地進行區(qū)分和運用的同時,加深理解。
四、俗話說“讀書萬遍,其義自見”。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分節(jié)讀、分組讀、齊讀、同桌讀、男女生讀、加動作讀、拍手讀等。多種形式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產(chǎn)生樂趣。特別是課文最后的打拍子背一背,在朗讀的基礎上,同桌一起打拍子,不僅押韻上口,更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樂趣,使整個教學氛圍輕松而活躍。
五、在教學過程中,拓展訓練是不可缺少的。要讓學生正確地使用量詞,僅僅學習“群、顆、堆”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結合課后“我會說”進行量詞使用的說話訓練,并通過事物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想象、結合他們的生活、說一說更多是量詞。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還出示圖片,讓生仿照課文的樣子自編韻文,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使用量詞。
一堂課下來,學生的紀律良好,能積極地老師配合,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本課雖然得到了領導與老師的一致好評,但我還是認為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說話練習方面,除了一些詞語的訓練之外,還應當增加一些句子的說話訓練,讓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并注重句子的優(yōu)美程度。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為學生今后的寫話、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在教學中,我應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話語,讓學生有信心、有動力地進行學習,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大小多少》教學設計 篇4
一節(jié)課下來,太多的收獲令我感動,課堂上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激情和熱情著實令我動容,整個教學活動中,可以說我將自己完全置于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位置上,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一、課堂成為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
教學伊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題,創(chuàng)設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圖,引發(fā)具有思考行極強的問題“怎樣擺讓人一眼看清各種水果的數(shù)量”這樣的問題一經(jīng)拋出,即刻觸動了學生思考的興趣,在組織了動手操作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自己在動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主動性,學生的語言可能稚嫩,可能不夠縝密,但孩子的潛力著實令我稱道,我欣慰于孩子們在課堂上能夠靈動的展現(xiàn)自我,更稱道于學生能夠賦予課堂新的生命,我怎么不為之動容。學生能夠自然,輕松、愉快地走進課堂,這不正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標嗎,靜下心細細想來,其實它很簡單,其實有時甚至是觸手可及,但有時卻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問題。
二、在自主活動中個性得到張揚。
可以說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要想達到教學目標并不難,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讓這樣一節(jié)看似普通而平凡的教學內(nèi)容,富有新意與創(chuàng)意,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在干巴巴的大小比較方法之后更能體現(xiàn)出課堂的有效性,我將本節(jié)課定位在讓學生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層面,宗旨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練,讓學生在活動中個性得到張揚。我充分利用了課前發(fā)給學生的卡片(10以內(nèi)的數(shù))巧妙地利用這張小小的卡片,并將其貫穿于教學始終,在學會了比較大小的方法后,設計了同桌兩人比,四人小組比,隨意找同學比,和老師比,甚至全班同學比,難度在不斷地提高,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梢哉f就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比較中,學生鞏固的不僅僅是比較方法的運用,更激發(fā)了學生挑戰(zhàn)的欲望,同時也收獲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三、教師要不斷完善與提高。
有收獲,也有遺憾,課堂的調(diào)控,教學拿捏的火候與尺度,教師就知識的歸納與總結的時機,還需要完善。但通過今天的教學,更使我深刻的意識到,作為教師,我們切不可低估今天的學生。教師看多遠,學生就會走多遠,我們也許能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我們也許能做到,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但更要求我們要學會反思,學會汲取,不斷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完善課堂,追求理想的課堂首要目標是有效,真可謂“任重而道遠”。
小學語文《大小多少》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圖文對照認識“多少”等8個生字,重點指導“?!钡淖x音。認識反犬旁和鳥字邊。
2、會按筆順正確書寫“小、少、?!?。
3、正確朗讀韻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
4、初步了解量詞“頭”“群”“只”的用法。
教學重點:
1、認識“多少”等8個生字,并正確朗讀韻文。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小、少、?!?。
教學難點:
1、正確認讀“?!薄傍B”。
2、了解量詞“頭”“群”的用法。
教學準備:
課件,田字格,字卡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是跟一個朋友一起來的哦,瞧,他來了(PPT熊大)今天呀,熊大要帶我們?nèi)ド滞?,還要認識一些新朋友,你們想去嗎?那就用你們的坐姿告訴他吧。
一、讀韻文,比大小
熊大帶我們?nèi)サ牡谝徽?,是一片草地,綠茵茵的小草,五顏六色的小花正在歡迎我們呢。哎,還有呢——
1、認讀“貓”
?。ǔ鍪矩垐D)你們認識它嗎?誰來讀讀它的名字,出示字卡“貓”,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齊讀。
2、認識反犬旁
小朋友們,你知道小貓怎么叫嗎?“喵喵”你瞧這個讀——苗(PPT點紅貓字中的苗)讀讀,是不是有點像貓的叫聲喵喵呢,貓是一種小動物,這個(PPT點紅反犬旁)就表示動物,它叫反犬旁,跟我說——反犬旁。帶有反犬旁的字大多跟動物有關,像“狗、豬、猴、狼”都是這樣的。我們的漢字多有趣啊。你們記住這個字了嗎?它是——貓。
3、認讀“黃牛”
咦,這只小貓踮著腳,伸長了脖子在干嘛呢?PPT牛圖,原來它是在跟朋友聊天啊。它的朋友是——牛(出示字卡)
?。?)認讀“?!?/p>
它的名字可不太容易讀好啊。先聽老師讀,誰愿意來試試(指名讀)小火車開起來(開火車讀),一起讀讀。
?。?)認識“黃牛”
牛的兄弟可多了,有專門幫農(nóng)民伯伯耕田的——水牛;有會產(chǎn)奶的——奶牛;有長著許多長毛的——牦牛;還有長著黃褐色毛的——黃牛。(PPT圖片、詞語)你認出來小貓的朋友是誰了嗎?
認讀“黃?!保〝U詞:你還知道哪些帶黃的詞語嗎?“黃色、黃金、金黃”等)4、了解量詞“頭”“只”
剛剛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他們是——黃牛、貓。認識了新朋友,大家都很高興。熊大也是的,晚上回家就激動地告訴熊二說:“熊二,熊二,我今天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一只貓和一只黃牛!”唉,你覺得熊大說的對嗎?我們可以說——一只貓,但是牛,要說——一頭牛,你可以幫熊大重新介紹嗎?“我認識了——”。
5、理解“大小”
讓我們再來比比,黃牛和貓,他們一個大——一個小。(出示詞條,認讀)你會比大小嗎?老師說:“老師的手大,同學的手小?!蹦銜f——(指名說帶有“大小”的句子)
6、讀韻文,注意“一”的讀音變化
?。?)指名讀句子,聰明的小朋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的讀音不同)
(2)師生接讀,男女生對讀。
二、讀韻文,知多少
小朋友們剛剛的表現(xiàn)太棒了,坐的端正,發(fā)言積極,聲音還響亮,熊大可高興了。他要帶我們?nèi)チ硪粋€好玩的地方啦!哦,原來是小河邊啊,你聽,是誰在唱歌???(PPT鳥叫聲)
1、認讀“鳥”
它的名字跟牛一樣,也不太好讀呢。誰來挑戰(zhàn)一下(指名讀,讀正確的帶讀;不正確的糾正)開火車讀,小組讀。給“鳥”找找朋友。
2、認讀“鴨子”
小河邊只有一只鳥在唱歌,多孤單呀!別急,你聽(PPT鴨子叫)誰來了?認讀——鴨子(出示詞卡)開火車認讀。
3、認識鳥字邊
之前我們介紹了反犬旁跟小動物有關,那你猜猜“鴨”跟什么有關呢?是的,鴨子跟鳥一樣屬于禽類,這個就是鳥字邊(PPT點紅鳥)。你知道哪些帶有鳥字邊的字嗎?(鼓勵小朋友多渠道學語文)瞧,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雞、鵝、鴿子、鸚鵡”(PPT出示)它們都是鳥字邊呢。
4、了解“一群”
鴨子來的可不是一只哦,(PPT插圖)哇,我們來數(shù)數(shù),這么多的鴨子,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群鴨子(認讀“一群”)你還會說一群什么呢?指名說。
5、認識“多少”
讓我們來比一比,鴨子——多,鳥——少(認讀“多”“少”),這時候你會怎么說:“我看到了一群鴨子一只鳥,它們——”我們還能說“一個多一個少”嗎?是的,我們要說——一邊多,一邊少(認讀“一邊”)
6、多形式讀句子。
三、朗讀韻文
四、指導書寫“小”“少”“?!笔滞蟛俜潘?,復習田字格兒歌
1、出示“小”“少”“?!闭J讀
2、觀察“小”“少”“?!痹谔镒指裰械奈恢?。
?。合戎虚g后兩邊,豎鉤寫在豎中線上,兩點間距均勻少:左點低右點稍高,筆畫間的謙讓牛:豎寫在豎中線上
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注意糾正坐姿,握筆姿勢)
4、展示反饋。
《大小多少》教學設計 篇6
一、教材分析:
這首兒歌有4小節(jié)。每小節(jié)有兩行,第一行從“大小”或“多少”的角度進行簡單比較,第二行通過具體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這首兒歌節(jié)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配合兒歌,有4幅對比圖,形象地呈現(xiàn)了事物間“大小”“多少”的關系,提示學生不同大小、不同數(shù)量的事物要恰當?shù)牧吭~來表示。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量詞。
3、能仿照課文說句子。
4、正確書寫“小、少、杏、紅”。
5、激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積累并會使用量詞教學難點:仿說句子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暽?、詞語
1、復習本課的生字和偏旁。
2、給詞語歸類(動物、水果)
?。ǘW習童謠,積累量詞
1、這些動物和水果的名字我們會讀了,它們名字中的生字我們也認識了。讓它們之間比一比誰大誰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嗎?
?。?、學習第一三節(jié)。
課件呈現(xiàn)第一小節(jié),讓學生比一比黃牛與貓。呈現(xiàn)這一小節(jié),指名讀,評價,再指名讀,同桌倆一起讀。同桌倆比賽讀,小老師與小學生比賽讀。齊讀。
課件呈現(xiàn)第三節(jié),讓學生比一比蘋果與棗,呈現(xiàn)第四小節(jié),指名讀,指名比賽讀。男女生比讀。齊讀。認識“顆”指圓形的東西。我們還可以說“一顆”什么呢?課件出示:一顆xx,課件呈現(xiàn)圖片,讓學生編兒歌。
設:學生可能會唱讀或者拖腔讀。這時教師要強調(diào)停頓。學生可能會說一顆樹。這時,老師要強調(diào)一棵樹的棵。并進行對比。
?。?、學習第二四小節(jié)。
課件呈現(xiàn)第二小節(jié),讓學生比一比子和鳥。呈現(xiàn)第二小節(jié),指名讀,評價,再指名讀,同桌倆比賽讀。齊讀。師生對讀。認識“一群”,說一說‘一群xx’
課件呈現(xiàn)第四節(jié),讓學生比一比杏子與桃,讓學生編兒歌,呈現(xiàn)第四小節(jié),指名讀,指名比賽讀。師生對讀。認識“堆”,還可以說“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蘿卜)
?。?、呈現(xiàn)本課所有的量詞。學生讀并積累。
?。ㄈ┝骼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采用齊讀,生生合作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
?。ㄋ模┪視f(正確使用量詞)
1、大屏幕出示課文中“我會說”的圖片讓學生說。一朵花
一把扇子
一本書
一件衣服一雙鞋子
一塊西瓜
一輛車
?。ㄎ澹┲笇鴮懮?/p>
大屏幕出示牛、果、鳥。
?。?)讀生字。拆筆順。認識新筆畫“豎折折鉤”。
?。?)引導觀察這3個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ǎ常煼秾?,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教學大小多少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2.認識7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
3.在觀察比較、誦讀中感知反義詞,感受漢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nèi)涵,激發(fā)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7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
教學難點:
1.認識7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
2. 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一、情境導入,看圖識詞。
1.談話導入。
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有趣的圖片,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師出示圖片(中有關的小圖片:黃牛和貓;一群鴨子和一只鳥)引導同學們自主發(fā)現(xiàn)。
隨機學習生字,分類學習生字。重點指導“貓”“杏子”“鴨子”
3.再觀察圖,發(fā)現(xiàn)大小多少。
4.這就是圖片蘊藏的秘密,那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個有趣的秘密變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們來聽一聽,看看兒歌音頻中是怎么說的?!边吢犨吥闷疸U筆畫標出這首兒歌的節(jié)數(shù),看一看一共有多少小節(jié)?那你自己讀讀兒歌,再看看哪幾個小節(jié)是寫比大小的?哪幾個小節(jié)是比多少的?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讀書的姿勢坐好就可以開始了。
二、學習童謠,識字析詞。
誰能說說哪個小節(jié)是寫比大小的,哪個小節(jié)是寫比多少的?
1.學習第1、3小節(jié)。
(1)讓學生自由舉手讀第1、3小節(jié)。(課件出示兩組圖片:一組是黃牛和貓,一組是蘋果和棗。)
?。?)指導學生觀察,比一比,明白誰大誰小。
?。?)學習第三節(jié)
?。ǔ鍪緢D文)來,你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ā耙粋€蘋果一顆棗”,(故作若有所思狀)咦,棗子為什么要用顆呢?來看顆的部首頁字旁。
?。ǔ鍪尽绊摗保?,這是頁的繁體字(出示“頁”),看頁的古文,顆的本義是指頭顱,因此腦袋就說“一顆”,后來指圓形或顆粒狀的較小的東西。讀,一顆棗。
我們還可以說一顆什么?
“顆”還有一個讀音一樣,長得很像的雙胞胎兄弟呢?是哪個字?來看棵的偏旁木字旁,古文字是這樣寫的,指的是樹木,那木字旁的字就與樹木有關。顆:用來形容顆粒狀的東西。棵:與樹木有關。
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出示“①顆、②棵”及句子)院子里種著一( )棗樹。師:伸出手指給我看,第幾個?秋天到了,樹上結滿了一( )( )棗子。(老師邊念邊填空)
?。?)師拓展: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能比較大?。浚▽W生討論,交流。)
2.學習第二,第四小節(jié)。
師:除了比大小,還比了什么?(多少)哪個小節(jié)是比多少的?(第2、4小節(jié))
?。?)讓學生自由舉手讀第2、4小節(jié)。(課件出示兩組圖片:一組是一群鴨子和一只鳥,一組是一堆杏子和一個桃。)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板書:鴨子——多鳥——少;杏子——多桃——少)
?。?)師拓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學生討論,交流。)
?。?)(出示“群”字及出示一只鴨子)是一群鴨子嗎?
(又出示兩只鴨子)現(xiàn)在是一群了吧?
(故做不解)到底什么才是一群呀?生:很多很多才是一群。(出示一群鴨子圖)
?。ǔ鍪尽耙蝗壶喿印痹~語) 哦,這才是——讀(一群鴨子)你真厲害,和古人的想法一樣呢?我們來看群的古文字是這樣寫的,上面一個君,下面一個羊,上方的君是聲旁,下面的羊是形旁,群就是個形聲字,指三只以上的羊群聚集在一起。就成了一個羊群?,F(xiàn)在指人或動物相聚在一起為群。所以人們就用群來指很多羊。說成一群——(羊)
我們還可以說一群什么?一群牛。
(5)(出示帶圖韻文,群字變紅)誰來讀? 把誰多誰少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 學習第四節(jié)
人或動物多了我們可以稱為群,那很多東西放在一起,(出圖:一堆杏)我們又該怎么說呢?
認識“堆”
堆也是形聲字,它的本義就是堆在一起的沙石泥土(出示圖堆積的砂石泥土),所以左邊是——“提土旁” (出示提土旁)為什么叫它提土旁呢?(出示土字)右邊的隹字表示堆的讀音(隹變紅),它的本義是一種短尾巴的鳥。(圖演變成堆字)
?。ǔ鍪就炼埂⑻O果、杏子圖)現(xiàn)在,可以說一堆——還可以說一堆什么?評:哎呀,可真多!好多呀!
(7)(出示圖文)這一次,男女生配合讀,男生讀上行女生讀下行,得讓我聽出多少來。
三、練讀鞏固。
1. 來,我們把韻文連起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師拍手讀前兩節(jié),學生拍手跟讀后兩節(jié))
2. 除了拍手讀,你還喜歡用什么樣的方式?自己練一練吧。(學生練讀,師巡視預選)
3.誰愿意到前面來讀一讀?
4. 老師發(fā)現(xiàn)有兩個小朋友玩起了“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戲,咱們把他們請到臺上來讀。
四、擴展訓練。
看圖創(chuàng)編兒歌。
五、指導寫字。
1. 會讀,會認,會編,還要會寫。
寫“小”“少”
看看“小”字的書寫筆順(看屏幕“小”字書寫)我們要按照“先——中間后——兩邊”的筆順規(guī)則,來,寫一遍。豎鉤落中線,兩點各一邊。(完成小字書寫)
2.少,看它和“小”字有什么區(qū)別?(師寫少字)
3.生寫。
六、總結回顧。
《大小多少》教學反思 篇8
《大小多少》這篇課文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幾種常見動物、水果的大小、多少的比較,讓學生了解反義詞及量詞的使用,并能對兩種事物進行比較。
一、教學效果:
在本次一人一課活動中,我主講的是第一課時,結合班內(nèi)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進行了識字、識圖及分類的教學。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插圖,培養(yǎng)他們看圖說話的能力,認知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課件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課堂中我首先通過課件展示一幅農(nóng)家小院的情境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都有什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接著通過單個事物放大的形式,讓學生仔細比較剛才自己所找的與圖中出現(xiàn)的是否一致。這個環(huán)節(jié)讓B層學生來驗證,以提高他們的識圖和觀察能力。
二、成功之處:
利用簡筆畫加深學習內(nèi)容:在同學們對小院的情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基礎了,讓同學們回憶剛才自己在圖中都看到了什么。老師隨機在黑板上畫出相應的事物,并板書名稱。通過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提高A層學生的識字能力、加深B、C層學生對圖片的認知能力。在學生對這8種事物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利用所學的教學知識如何對這些事物進行分類。并引導學生進行具體劃分哪些是動物哪些是水果。在此基礎上說一說還知道哪些動物、哪些水果。簡單對比,引出課文,為下節(jié)課打下基礎:本節(jié)課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將每兩種事物分成兩組,引導學生觀察,他們兩兩之間進行比較,說一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引出兒歌《大小多少》,師范讀兒歌,為下一節(jié)課學文打下基礎。
三、不足之處:
1、本課堂在時間安排上前松后緊,導致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沒能進行,不能當堂課檢測A生的識字及B、C生識圖情況。
2、因本堂課學生上課,班內(nèi)學生較多,對C層生的照顧不夠,個別學生沒有關注到。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合理安排學生的分組、分層,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學生的幫帶作用,讓他們帶動C層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3、注重了詞語的讀說,在說句方面練習不夠充分,應逐漸加強。
4、教學內(nèi)容設計上,沒有注重潛能開發(fā)。在講解了黃牛和花貓之后,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學鴨子和小鳥,充分利用支持策略和輔助技術滿足其特殊的學習需求,為他們健康發(fā)展、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四、改進措施: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虛心學習,請教周圍的老教師,深入課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素養(yǎng)。并在平時的學習環(huán)境中,注意課程資源的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習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相關語文的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大小多少》教學反思 篇9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第四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下面談談自己的執(zhí)教體會。
一、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經(jīng)歷以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在這一課中,我能較好地體現(xiàn)以上精神。首先,教學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力求使學生經(jīng)歷“提出問題”——“形成假設”——“設計研究方案”——“實驗探究”——“整理分析”——“獲取探究結論”的全過程。其次,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親歷“探究”。在引導學生經(jīng)歷探究過程中,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訓練學生觀察、記錄、分析等基本技能,學生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使學生從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二、努力落實學生探究的主體地位。在本節(jié)課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說出已有的經(jīng)驗和感知,如學生對2瓶水的多少的推測,預設1是瓶子相同,水位不同;預設2是水位相同,瓶子不同。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很容易進行判斷。接著,教師出示了不同瓶子和不同水位的兩個瓶子,這時,學生就沒有統(tǒng)一的判斷標準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了,紛紛作出推測,并設計了實驗的方案。總之,我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順著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發(fā)展的路徑來實施課堂教學。
三、在課堂上師生關系融洽。我注意傾聽和與學生的平等交流,使課堂充滿寬容的、民主的、和諧的氣氛,保證了探究活動在一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中有效進行。本課也把節(jié)約用水的思想教育蘊藏于教學之中,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接受了節(jié)水的教育。
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本節(jié)課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如三年級的孩子動手能力較差,自控能力較差。在實驗過程前,教師要先對實驗方法進行適當?shù)闹笇В趯W生實驗過程中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學生的分組實驗就會完成得更加順利,動手操作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再比如,學生想出了多種比較水的多少的實驗方法,限于器材有限,學生只能實施了一種,在今后的教學中,課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預設與準備,這樣,在課堂上才能生成得更加精彩,教師的教學才能更加游刃有余。
《大小多少》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歸類識記、圖文對照等多種方法,認識“多、少”等12個生字,認識反犬旁和鳥字旁2個偏旁。會寫“小、少”等5個生字和豎折折鉤1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個、只”等量詞的正確使用;學習并積累帶量詞“只”的短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背誦課文;通過歸類識記等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了解量詞“頭、群、顆、堆”的意思;會寫筆畫豎折折鉤。
三、教學策略
通過自主識字、歸類識記、圖文對照等多種識字方法指導學生認讀本課生字新詞。通過事物的理解認識、比較,去學會識字、學會反義詞,認識量詞,運用量詞。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累與運用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書寫指導過程中,采用象形字歸類識記,引入小口訣輔助學生寫好新筆畫,通過教師的范寫,幫助學生寫好字形不容易寫漂亮的字。
四、教學過程
(一)圖片觀察,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看看這兩幅圖,你能比出什么來?(鴨子大,鳥小,鴨子多,鳥少。)
2、大小、多少都是通過比較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大小多少》。
3、學習寫“小”和“少”。
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請同學們仔細看“小”和“少”的筆順:先中間后兩邊。注意“少”上邊的“小”沒鉤。在手心里再寫一遍這兩個字。
4、課題中還藏著兩組反義詞,請你快去找一找。(大和小,多和少)
【設計意圖】通過引入書中圖片,使學生了解“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對本課學習產(chǎn)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課題中教授寫字,分散生字書寫的量。通過尋找課題中的反義詞,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讀課文,自主識字。
動物可以通過誰大誰小、什么多什么少比出來,水果也是如此,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和圖片猜一猜。
2、學習詞語。
課文中提到了不少動物和水果,要想看到它們的樣子,快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吧。
課件出示:黃牛、小貓、鴨子、蘋果、杏子、桃子。
3、學習反犬旁和鳥字旁。
(1)讀讀“貓”字,這里面藏著一個新偏旁:反犬旁。
(2)這里還有幾個字,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課件出示:狗、狼、狐貍。
(3)看來,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動物有關。
(4)讀讀這個字,這里也有個新偏旁:鳥字旁。
課件出示:鴨。
(5)你能猜出鳥字旁一般和什么有關嗎?
(6)鳥字旁一般和鳥有關,大多數(shù)是鳥的名字。
4、學習生字。
(1)請一位小老師帶大家讀讀這些生字。
課件出示:多、少、只、邊。
(2)和你的同桌給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吧!
【設計意圖】多種識字方法相結合,如自主識字、歸類識記、圖文對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如自讀課文,同桌互相組詞,當小老師教字。
(三)學習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生字、詞語都回到課文中了,再讀讀課文,這次你一定能讀得更流利。
2、課文一共幾句話?(4句話)
3、指名讀。請4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聽一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四)再讀課文,積累量詞
1、學習“頭”“只”兩個量詞。
(1)同桌互相讀讀第一句,找一找這句話中提到了哪些量詞?(頭和只)
(2)一般“頭”作為量詞時多形容家畜。如:一頭豬、一頭驢等。
(3)量詞“只”我們很常用,你能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嗎?
(4)老師也帶了幾個帶有“只”的詞,我們一起讀讀并記住它們吧!
課件出示:一只貓、一只鳥、一只鴨子、一只羊、一只蟲、一只青蛙。
(5)選擇其中一個量詞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頭”的使用方法,幫助學生了解“頭”的意思。通過“只”的量詞,使學生學習并積累帶量詞“只”的短語,通過說句子加以運用。
2、了解量詞“群”“堆”的意思。
(1)說說這是什么?這些怎么說呢?(課件先后出示一只鴨子和許多鴨子。)
(2)許多只鴨子在一起,就可以說是“一群鴨子”。還可以說“一群什么”?
(3)想想這要怎么說呢?(出示一堆杏子)還可以說“一堆”什么a?
(4)看來“群”和“堆”都表示數(shù)量多的人或物品。
3、了解“顆”的意思,區(qū)分“顆”“棵”。
(1)這是什么?(課件出示棗子圖片)
(2)這些又是什么?(出示圖片:一顆粉筆頭、一顆糖)
(3)看看這些東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們還可以說“一顆”什么呢?
(4)小而圓的東西就可以用“顆”表示。
(5)誰來填一填這個量詞?
課件出示:一( )樹
(6)雖然也是“棵”,但這兩個字不一樣,表示的物體也不一樣,“棵”一般用在植物類。
【設計意圖】“顆”和“棵”是同音字,意思不同,不好區(qū)分。通過出示圖片進行對比并加以總結,學生就很容易區(qū)分這兩個字的不同用法了。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師生對讀。
(2)同桌拍手讀。
(3)男女生比賽讀。
(4)自由讀,加上動作表演讀。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的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五)指導書寫
1、學習“?!薄肮?。
(1)“牛”和“果”都是象形字。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字,中間的一豎表示牛面,上面表示牛角,下面表示牛耳。它和我們現(xiàn)在的“?!弊珠L得多像??!再來看看下一個字,上面部分是果實,下面是樹木,樹上結滿果實就是“果”字。看,我們的漢字多么神奇有趣啊!
(2)指導“小”“少”的豎寫在橫中線上,都要寫得長些。
2、學習“鳥”。
(1)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
有個小口訣能幫你寫好這一筆:豎短、橫平、折斜、勾翹。
(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鳥”字。
第一筆撇從豎中線起筆,就像小鳥長在頭上的羽毛,可以寫立一點,第二筆橫折鉤從撇尖起筆,鉤要短,給里面的點留地兒。第三筆點就像小鳥的眼睛,要和鉤錯開寫,豎折折鉤要封住口,寫寬,橫要長出來。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4、寫字展示,評議交流。
【設計意圖】“?!焙汀肮倍际窍笮巫?,通過甲骨文的引入,學生更易記憶。通過小口訣幫助學生寫好“豎折折鉤”?!傍B”字的字形結構是上窄下寬,學生較難把握,容易寫成上下同寬,通過教師的范寫,讓學生注意到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幫助學生寫好字。
(六)拓展運用,仿編課文
1、說一說生活中的量詞。
2、小組合作,仿編課文。
3、指名匯報。
《大小多少》教學反思 篇11
《大小多少》是誦讀識字第三單元14課,一篇有趣的韻文,雖然篇幅不長,但所含的知識點不少,為此,我安排一些教學情景,同時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圍繞題目,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時,我結合課文的內(nèi)容,說到“小動物們要比一比,我們小朋友也要來比一比,看看那列火車開得最快?”“ 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能幫助小鴨子走迷宮?”“蘋果和棗比一比,那小朋友也來比一比,看看誰讀得最棒。” “小組也來比一比!”“小朋友比一比,看誰說得最正確”“老師和你們比一比”“我們來比一比誰最會寫字了!”等,有效地創(chuàng)設了情境,不僅讓學生有了競爭意識,更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地融入到課堂中。
二、識字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識字,本課也不容忽視對生字的教學。于是我采取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使?jié)h字不再枯燥、生硬。
1、自主認字法:“加一加”、“換一換”。讓學生鞏固已學的字的同時,能較好地進行比較,來識記生字。如:“邊”字的教學。
2、圖字結 合法。我通過圖片及課件的展示,讓學生了解字意,并與其字形相結合,化難為易,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 “堆”字的教學。
3、對比法?!耙豢脴洹钡摹翱谩?,學生早已熟悉,但“一顆棗”的“顆”是本課的生字,學生不僅比較陌生,更容易與“棵”混淆。所以,我先試問學生,“這個顆,是一棵樹的棵嗎?”讓學生來區(qū)分兩個字的同時,設下懸念,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能更好地關注接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然后我再問“有什么不一樣?”并出示文字,讓學生進行比較。讓他們通過仔細的觀察和視覺的對比,來說說兩個字的不同之處。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利于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和思考空間。
三、本課的另一重點是讓學生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會正確使用量詞,同時,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并結合生活事物,讓生理解量詞的適用范圍,正確地使用。如:教學“堆“時,明確告訴學生“堆”是適用于靜止的事物,它們雜亂地放置一起,就可以用上“堆”。同時讓生進行拓展,用“一堆 ”來說話。不僅能理解和應用所學的量詞,更能發(fā)揮想象,發(fā)散思維。接著,我質(zhì)疑學生“為什么不用一群杏子呢?用一堆呢? ‘堆’和‘群’有什么不同?”,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堆”的用法的思考,還能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群”字的用法,通過兩者的比較,更好地進行運用。為了幫助學生區(qū)分兩者,我除了口頭的聯(lián)系外,還出示了文字填空題,讓生能很好地進行區(qū)分和運用的同時,加深理解。
四、俗話說“讀書萬遍,其義自見”。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分節(jié)讀、分組讀、齊讀、同桌讀、男女生讀、加動作讀、拍手讀等。多種形式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產(chǎn)生樂趣。特別是課文最后的打拍子背一背,在朗讀的基礎上,同桌一起打拍子,不僅押韻上口,更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樂趣,使整個教學氛圍輕松而活躍。
五、在教學過程中,拓展訓練是不可缺少的。要讓學生正確地使用量詞,僅僅學習“群、顆、堆”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結合課后“我會說”進行量詞使用的說話訓練,并通過事物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想象、結合他們的生活、說一說更多是量詞。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還出示圖片,讓生仿照課文的樣子自編韻文,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使用量詞。
一堂課下來,學生的紀律良好,能積極地老師配合,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本課雖然得到了領導與老師的一致好評,但我還是認為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說話練習方面,除了一些詞語的訓練之外,還應當增加一些句子的說話訓練,讓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并注重句子的優(yōu)美程度。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為學生今后的寫話、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在教學中,我應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話語,讓學生有信心、有動力地進行學習,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大小多少》教學反思 篇12
本堂課學生的學習氛圍較好,但也存在以下幾點在以后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教學具的選擇上,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具有吸引性。圖卡,應該美觀大方、選擇具有刺激性視覺的色彩、字卡上的字跡工整。
2、學生課堂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練習。在動手繪畫時,可事先準備好學習用具放在自己桌洞里,然后找有能力的同學分發(fā)作業(yè)紙;個別學生課堂坐姿要及時給予提醒糾正。
3、教師的基本功學習。結合簡筆畫學習,在展示圖卡時,可以選擇像趙老師一樣采用直觀的繪畫形式;課堂一開始播放動物叫聲,可以換成教師聲情并茂的動作和學習動物叫聲表演形式進行,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性。
4、課堂的靈活性不夠,面對學生突發(fā)語言,要允許學生又錯誤出現(xiàn),選擇巧妙地引到知識點上。
5、教學內(nèi)容設計上,注重潛能開發(fā)。在講解了黃牛和花貓之后,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學鴨子和小鳥,充分利用支持策略和輔助技術滿足其特殊的學習需求,為他們健康發(fā)展、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虛心學習,請教周圍的老教師,深入課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素養(yǎng)。并在平時的學習環(huán)境中,注意課程資源的利用,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習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相關語文的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大小多少》教學設計 篇13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引入新課:今天,我們進行新一輪的學習,請小朋友一起讀課題。
二、師生合作,學習詞語
1.出示圖:你認識這些星球嗎?它們大小是怎樣的呢?指名說。(月亮大,地球小,地球大,月亮小。)
2.認識“大”“小”。
3.小結:我們學習漢字既可以向別人請教,也可以借助拼音,還可以留心觀察生活,使更多的漢字成為你的朋友。
4.請大家打開你們的語文書,自讀兒歌。
5.現(xiàn)在請同桌小朋友相互讀讀認認,看看是不是把兒歌讀通順了。
6.男女生賽讀,相互評價。
7.擴展活動:
剛才,我們學了這些事物的名稱,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讓學生扮演太陽、月亮,地球,轉(zhuǎn)一轉(zhuǎn)。
三、自主探究,識記生字
1.出示本課生字:大家看這些漢字變成了紅色,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應該掌握的生字,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它們讀好,先自己練練吧。學生自讀。
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指名領讀。
2.你們還有信心攻下這道難關,把生字讀準嗎?開火車讀。
我們再來進行計時比賽,看誰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識字大王?
3.擴展活動:游戲摘生字果。
大家的生字學得好,如果你能讀準生字,老師就把紅紅的蘋果送給你!誰來嘗嘗蘋果的味道?摘生字蘋果再領讀。
4.小朋友們已經(jīng)會讀漢字了,但要和這些漢字成為真正的朋友,還必須記住它們的樣子?,F(xiàn)在我們重點來看看下面的字怎么記?以小組為單位一起討論,看哪個組的方法最好?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5.擴展活動。下面,我們一起動動手,小朋友手里都有漢字的部件,趕快打開,看看你能拼成什么字?把你拼出的漢字讀給大家聽!學生邊拼邊讀。
四、指導書寫
今天,小朋友和許多漢字成了好朋友,這還不夠,還要會寫。出示4個生字,上面的漢字你認識嗎?一起讀一讀。用4個生字組詞。
你愿意先寫哪個字?你能不能提醒其他小朋友要寫好這個字,哪幾筆很重要?誰能說一說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描紅,作業(yè)展示評議。
看見小朋友寫得這么好,老師也想和你們進行比賽。你們能給我這樣的機會嗎?師范寫,學生評議。
小朋友也想象老師這樣把字寫好嗎?就看老師的字,模仿寫一個。學生仿寫。
五、作業(yè)
讓爸爸媽媽幫忙找一些描寫月亮或太陽的兒歌。
板書
大小多少
《大小多少》教學設計(通用1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