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鳥島》教學反思8篇(鳥島教學設計),供大家閱讀。
《鳥島》教學反思1
《鳥島》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兒活動的情景,同時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我以朗誦作為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體會的基礎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整堂課,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課文的重點詞句,知道鳥島的特點,感悟鳥島的景象,激發(fā)學生喜愛鳥類、喜愛鳥島、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在課上,我首先給學生創(chuàng)設愿讀、樂讀、會讀的閱讀情境。怎樣在上課一開始就讓學生較快地進入課文,進入愿讀、樂讀的情境呢?于是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就讓學生大聲地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完后想一想,讓學生帶著好奇,帶著問題讀書,讀得比較認真,交流時,說得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再如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時,讀后學生一下子就說到了鳥兒一群一群、陸續(xù)地飛來,體會到了鳥兒在鳥島上筑巢安家、養(yǎng)育后代的溫馨。
二、充分利用圖片,幫助學生解難
鳥兒對于學生來說,是很熟悉的,但對于鳥兒的'生活、密密麻麻的鳥窩、許許多多的鳥蛋,卻是很陌生的。于是,在設計教案時,在制作課件時,我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上網(wǎng)搜集了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筑巢安家、養(yǎng)育后代,讓學生親眼看到了成千上萬的鳥兒聚在一起的情景,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鳥窩,看到了玉白色的、青綠色的鳥蛋,學生的體會就更深了,對鳥島的印象就更深刻,更加熱愛這美麗的大自然。
上完課后,我也發(fā)現(xiàn)了教學時好些地方不足:如,過于拘泥于自己的教學設計。在學習鳥蛋這句話時,我是想讓學生體會鳥島的多與美,課上學生一下子體會出來了,但當我出示鳥蛋的圖片想讓學生體會美時,學生的想法與我預設的很不一樣,他們并不是從鳥蛋的顏色上體會美,而是覺得很奇怪、很有趣,其實學生的想法是很好的,而我沒有跳出自己的思維,反復引導學生體會美,相反,造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混亂。這也告訴我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隨機應變。其次,在整堂課上,我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了幾個說話訓練:如,引導學生用陸續(xù)說話;再如,欣賞了鳥島上成千上萬的鳥之后,引導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說鳥兒們是怎樣快樂地生話的??墒墙裉煲惶幰矝]訓練好。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進的。
《鳥島》教學反思2
《鳥島》這篇課文寫了禮貌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因為島上的鳥多、窩多、蛋多,還因為那兒的鳥得到人們很好地保護,人們把鳥當做朋友,所以被稱為“鳥島”文章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yōu)美,很適合朗讀、背誦。在教學本課時我,我以鳥島的鳥很“多”這一突出特點為主線,盡量做到賞一節(jié)“真實、厚實、扎實“的語文課。
一、隨文識字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識字潛力
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潛力是低年級教師的首要任務。而《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識字教學)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睘榱嗽鷮嵱行У赝瓿勺R字任務,到達“授人以漁”的目的,我努力采用多種形式,如:教學“筑”字,“密”的時候,我在學生理解了字義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牢記字形的方法,學生用“部件相加法”、“換部首法”來記憶字形,我就幫忙他們總結方法,讓他們構成潛力。在整個字的教學中都是在具體的語境中隨文識字,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與學詞、學句互相促進。
二、采用了多元化的解詞方法。
要想充分體會鳥島的鳥很“多”,就得理解“各種各樣、密密麻麻”這些詞語的意思。我從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較好這一心理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運用多種生動活潑的解詞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各種各樣”借助一張張記錄不通種類的鳥兒的圖片得到直觀、深刻的理解;理解“一個挨著一個”“密密麻麻”采用畫圖法,老師畫圖,讓學生體會。理解“窩里窩外,到處”讓學生上臺在鳥窩上畫鳥蛋,結合畫面理解。
三、以讀促學,讀為主線。
新課標中把低年級閱讀目標中的“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作為首要目標,由此可見采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都以讀為主線,采取各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一開課,讓學生觀看視頻,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字能夠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學完字詞后,再讀課文,拋出問題:為什么說這個叫海西皮的小島會被人們稱為“鳥島”。之后自讀二、三自然段,邊讀邊劃出寫鳥多的`句子,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交流品讀各句寫鳥多的句子。在品讀時,鼓勵學生讀給同桌聽,讀給全班聽,自讀,齊讀等各種形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誠然,教學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回想這節(jié)課,我認為我有很多做得不夠的。
1、對學生的品讀引導還不到位,學生不能讀出味道。由于時間安排不好,造成前松后緊。對“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鳥窩一個挨著一個”和“窩里窩外。到處是玉白色的和青綠色的鳥蛋”兩句的品讀感悟不夠,學生沒法真正體會。對第二自然段的情境引讀,沒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不明白老師的意圖,不會跟讀。
2、對學生的評價過于簡單,評價語不夠豐富??h城的孩子學習主動性高,能說會道。我對學生的說不會及時的給予評價,因此調動不起學生的用心性,以致后半節(jié)課,舉手的學生越來越少。
3、課上不注意傾聽孩子的回答,對孩子回答錯的地方不能及時糾正,如:有一個學生回答還有什么密密麻麻時說“十字路口的車一個之后一個密密麻麻”。車“一個之后一個”怎樣行,就應是“一輛之后一輛”才對,由于不注意傾聽,竟然沒發(fā)現(xiàn),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課后,團隊老師提出才明白。
如果我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在以上提到的地方努力去改善,讓我的課堂更“真實、厚實、扎實”
《鳥島》教學反思3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出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彼麄兺ㄟ^自己品讀理解詞語,自己體會朗讀課文,再通過自己感悟欣賞鳥島環(huán)境美,這種教學正符合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
一、相機點撥,畫龍點睛
片段一和片段二的教學主要是詞語教學,抓住“一群一群”、“陸續(xù)”、“各種各樣”、“聚”、“鳥的世界”、“密密麻麻”等詞讓學生從中體會鳥兒的'多,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始終用簡單的語言來“導”著學生。詞語教學的目的在與幫助學生理解所讀課文的內容,豐富他們的詞匯,從而提高他們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低年級的小朋友由于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其他因素的制約,無法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我們教學時對淺詞進行深教有利于低年級學生對于課文的整體把握。首先把抓準的“淺詞”放到課文中去理解,去教活,讓學生體會一個詞語在整個課文中的作用,去理解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的特殊意義。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應成為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幫助學生總結讀書方法并相機點撥,循循善誘,達到畫龍點睛,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
二、自由交流,弘揚個性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币龑W生主動地參與,激發(fā)學生地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們得到充分地發(fā)展。片斷二中教師抓住有效的教育資源,設計了富有個性化的問題“鳥島非常熱鬧,鳥兒都會在這里干些什么?”這一問題的設計,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想象得到了放飛,朗讀得到了提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上,老師能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課堂變?yōu)閷W生的天地和樂園。學生或自由讀文,或小組合作,或展開辯論,或大膽想象,都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教師的導語如同和風細雨,潛移默化地滋潤這每個學生地心田,深入細致地影響著學生,積極誘導著學生積極地學習。
《鳥島》教學反思4
一、抓住主線,體會鳥島的神奇。
1、導入:設疑“鳥島到底神奇在哪兒?”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同時這個問題也是統(tǒng)領全文。
2、神奇之一:理解鳥島景色神奇。引導學生在交流中認識到文章是分:天上、地下、湖里;顏色、種類、數(shù)量來具體寫清楚鳥島的景色令人眼花繚亂,令人稱奇。讓學生通過默讀、思考、畫批、交流來突破難點。這里,我特別培養(yǎng)學生要學“實”,說的時候一定不能脫離文本,不能脫離語言文字空談,要結合具體詞語,句子來談感受,這對學生閱讀短文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課后有背誦第二自然段的任務,因此在學習湖水里的鳥的時候,將這部分內容做成文字課件,在課堂上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記憶,把這部分知識融入課堂。在第二自然段學習結束后,進行小結,提問:“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你認為鳥島神奇在哪里?”體會這一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最后進行整段背誦,由于這段文字較多,因此我又將這一部分內容做成課件,開頭、結尾打出,中間部分學生填空,在背誦的同時,進一步體現(xiàn)了這一段的寫作方法。(總—分—總)這樣做增大了教學密度,提高了課堂實效性。
3、神奇之二:鳥不僅多,而且相處融洽,遇到敵害來犯,鳥兒們能夠共同對敵。鳥島上聚集著十萬多只水鳥,它們能夠融洽的在一起生活,不鬧矛盾。本課練習題三要求學生能復述“鳥島保衛(wèi)戰(zhàn)”。復述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輕聲讀讀這部分內容,然后試著講講這個故事,這樣就降低了要求,同時為第三課時進行復述奠定了基礎。之后,小組交流:“鳥島保衛(wèi)戰(zhàn)”是如何體現(xiàn)神奇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各抒己見,而且說的比較充分。這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反饋了學生對這段內容的理解程度。指名發(fā)言后,請一個同學進行歸納,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歸納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
4、整篇課文學完后,再讓學生說一說“鳥島神奇在哪里?”使整篇課文有個完整性,也是對文章開頭提出問題的回應。這樣既對孩子們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考察了他們這節(jié)課是否有所收獲。結果,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流利的把鳥島神奇的原因說清楚??磥恚覍Υ苏n的把握是比較準確的。
二、充分利用文本、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探究學習。
在學習鳥島景色神奇時,讓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描寫鳥多的詞句。匯報時,學生抓住“色彩奪目”“幾乎”等詞語體會鳥島上鳥的顏色多,數(shù)量多,種類多,讓作者看的眼花繚亂,所以覺得鳥島很神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真正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如:“低頭看,滿島都是各種各樣的鳥、鳥巢和鳥蛋,幾乎沒有我們插足的空地?!睂τ谶@句話的理解和朗讀,如果全靠我們解釋字詞的意思和告訴學生哪兒應重讀,教一些朗讀技巧,很難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此時,我先讓孩子們想象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什么樣,然后再出現(xiàn)滿島都是鳥,鳥巢和鳥蛋的圖片,使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什么“幾乎沒有我們插足的空地”學生很自然地,由衷地讀出島上鳥的數(shù)量之多,從內心產生贊嘆與驚喜,學生的感悟溢于言表,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的體驗。另外,在教學中,我把相關的鳥的圖片與課文中的重點句相結合,加深了學生的體驗,幫助學生理解了文章中的重點句,學生有了體會和感受,實際上這就是從文本到感知再回到文本的一個過程。學生在抓詞句的同時,我適時地進行了批注的指導訓練,這樣做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并且找到學習語文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這節(jié)課,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能夠了解到鳥島的神奇美麗,領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奧妙。通過這次實踐,我更明白了,貫徹新課標,進行課改,將新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的關鍵在于教師把握教材,吃透教材。
《鳥島》教學反思5
金秋十月,我們迎來了崇文區(qū)督學室和教研中心多位老師的蒞臨指導。在這次督學檢查中,我執(zhí)教的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驗教材第七冊《神奇的鳥島》一課。這篇課文介紹了青海湖西北角鳥島的地理位置,以及島上的十萬多只水鳥相處融洽,遇到敵害能共同對敵等趣事,展示了鳥類的團結可愛,顯現(xiàn)出自然界的神奇奧妙。
為了上好這節(jié)督導課,我與同組老師多次坐在一起研究教材,把握重難點。聽過試講后,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反復修改教案。我感覺,通過這次備課,自己在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方面有了進步。就以這篇課文為例,在引導學生理解“鳥島神奇在哪里?”這個問題時,我能夠做到理解到位:鳥島的神奇不僅表現(xiàn)在鳥多,更表現(xiàn)在這是“鳥的世界”和這里的鳥很團結。一旦學生只談到“鳥多,所以神奇時”,我便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僅僅鳥多
就神奇嗎?”,幫助學生更準確的理解課文內容。此外,通過與本組老師一起研究,我還學會了應該怎樣備課。即,拿到一篇新的課文,應該把課文反復多讀幾遍,梳理出課文的主線。然后看課后思考題,琢磨編者的設計意圖,領會教材的訓練點。準確把握教材后,再圍繞教學重點、難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有意識的對學生的多種能力進行了培養(yǎng)和訓練,如朗讀能力。課上,在引導學生體會“鳥島的鳥特別多”后,讓學生把自己的體會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學生讀得不到位時,我讓學生反復練習,要求他們 “通過讀告訴我鳥有哪些顏色?”經過練習,學生掌握了朗讀的技巧——突出能夠使人感受到鳥多的詞語,把自己的理解讀了出來。又如,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體會“鳥多”時,我讓學生閉眼聽老師范讀課文,同時想象天空中的畫卷。通過交流,我知道學生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群鳥圖”,使得他們能夠更好的體會“這里是歡樂的鳥的世界!”在指導學生學習時,我對于《新課標》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這節(jié)課中,還有些許不足,是自己應該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的。
(1)整體感悟不夠。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文字描述了鳥島的鳥特別多,“抬頭望”、“低頭看”、“湖水里”幾個表示位置的詞語將“鳥多”有順序的寫了出來。教學時,不要牽著學生逐句學,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學:找出能夠感悟“鳥多”的語句,標畫下來,再談談體會。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自學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2)讀的訓練還要到位。課堂上,雖然注意了訓練學生的朗讀,但是形式還過于單一,練習的“面”還不夠廣。語言文字這么美的文章應該在“讀”上多下功夫。
?。?)提問的語言還要準確。教學中,兩次問道“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向我們介紹鳥島的鳥多的?”其實,我是想讓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能夠有條理的把鳥多寫出來是因為運用了“從上到下”的寫作順序和“總——分——總”的寫作方法。但因為問題的不準確,使得學生理解時出現(xiàn)了困難。
總之,這次的督學工作使自己成長了不少。這其中當然有自己的努力,但更多的還是周圍老師的幫助與支持。我從心底里感謝她們!督學工作雖然結束了,但今后還會有更多的鍛煉機會。我會從現(xiàn)在開始,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積累經驗、鍛煉能力,希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能有更大的進步!
《鳥島》教學反思6
最近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效率。如何用好課堂的40分鐘,讓孩子在課堂上既學習好我們的母語——漢語,感受到漢語言的魅力;又扎實地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是我們年級組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于是我們3人同上一課《鳥島》。
備課時,我們就一直思考,第一課時應該怎樣上好才能做到提高效率。因為孩子有了回家預習的要求,所以課堂上,初讀課文讓學生讀通、讀順課文以后,我們就進入精講課文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對課文最高的.興趣點上精講訓練,我們想是行之有效的,也是符合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的。整個課堂上我們引導孩子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鳥島的鳥多,并讀出自己的感受來。在學生找出體現(xiàn)鳥多的一些詞語后,一方面我們還設計了一些詞語、句式的比較,比較中引導學生將舊知聯(lián)系新知,不斷體會、感悟。另一方面,我們讓學生看圖片、錄像,這些直觀的媒體資料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指導讀好課文。整堂課上,孩子一直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思維得到了發(fā)展,語言表達也得到了訓練。課堂上我們還留給學生寫的時間,讓學生手腦并用,和諧發(fā)展。在提高效率方面的嘗試我想我們是成功的。
上課的思路我和其他兩位老師大致一樣。不過可能因為教學經驗不足,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點”、“撥”力度不夠,還顯得不夠老練。我會繼續(xù)努力,不斷磨練自己,讓學生在自己的課堂上能真正有所得。
《鳥島》教學反思7
今天早上第一節(jié)課我在錄播教室上了《鳥島》這一課。這節(jié)課授課的內容是鳥島的第二課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
一、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二、圖文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青海湖鳥島鳥多、鳥窩多、鳥蛋多的特點,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自覺地愛鳥、護鳥。
三、領悟因果關系句子表達意思的兩種方式。指導書寫生字。在教學中我重點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鳥島的熱鬧,鳥島是鳥的世界。學生只有在充分理解了基礎上才能讀出感情,所以我先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主要是通過自讀感悟,集體交流,重點字詞的指導等方式讓學生去理解,由于這次的課件我是用smart來做的,一些難點很好的解決了,比如在理解“陸續(xù)”這個詞的時候,用smart的隱藏和克隆功能很形象的演示給孩子們看,在理解鳥窩“密密麻麻”“一個挨著一個”時讓孩子自己上來擺一擺鳥窩,很好的化解了難點。同時這節(jié)課也有處理不好的地方,在讓孩子說的時候沒能讓孩子說充分,老師的引導的話語過多,沒能放手讓孩子去說,在第三自然段教學六月的鳥島時,我只是簡單的'讓孩子們總結了這段的大概內容,沒有讓孩子深入的去說就生硬的分句出示讓孩子讓孩子們跟著老師的步子去理解,老師牽引的太多,如果在孩子充分說的基礎上老師稍作引導更能體現(xiàn),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是我今后在課堂教學中需要著重改進的地方。另外,在指導朗讀時僅僅是指名讀和齊讀,課堂上朗讀的方式太少。這節(jié)課還有很多的不足,感謝前來聽課的謝老師給我提出的寶貴意見。
《鳥島》教學反思8
《鳥島》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兒活動的情景,字里行間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對學生初步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全文敘述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yōu)美,很適合朗讀。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我以朗誦作為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還利用上了多媒體,讓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詞語,走進文本,自己體會朗讀課文,再通過自己感悟欣賞鳥島環(huán)境美,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應加入到愛鳥、護鳥的行列中去。
1。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進行教學。
孩子們總不能一下就領略句子的意思,把句子讀優(yōu)美,所以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我先讓孩子初讀,再引導之后讀,接而再進行深入引導并指導朗讀。一般在進行多次引導之后,孩子們的朗讀就比較到位了。如第二段的第一句,先請人范讀,再指導讀“一群一群”,再放入句子讀,再引導理解“陸續(xù)”,最后再指導讀。有層次地進行教學,孩子們就理解的比較容易,讀起來也會有感覺。
2。拓展訓練,激發(fā)孩子想象力。
文章的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里面有許多的好詞好句可以供孩子們積累和掌握,為寫話打底子。因此,我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些想象題目:猜猜六月的鳥島鳥兒們會干什么?先一幅一幅圖出示,便于孩子們認真看,再放在一起,進行說話訓練。我感覺大部分孩子都會說的,而且也說得很美。第二個說話訓練是模仿“一個挨著一個”進行說話。這個是比較簡單的`,孩子們都會說。
3。利用多媒體,深入理解課文。
有了多媒體,語文課就可以上得更精彩了。理解“陸續(xù)“這個詞語,我運用課件演示,感覺效果不錯。鳥島離我們很遠,我們不可能去參觀鳥島,這時給孩子們看一些圖片,就可以引領孩子們認識和走進鳥島,對文章的學習就感到不陌生了。
上面這三個地方是我這堂課自我感覺比較滿意的,當然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1。語言過于啰嗦。也許是平常上課不注意,總是擔心他們不懂,稍不留神就反反復復地嘮叨起來,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時刻提醒自己學會言簡意賅,不要反復說。
2。學生的主體性表現(xiàn)的不強。課堂是孩子們的天下,老師應該起到引導作用。上完課后,我感覺當學生回答不出時,我不應該代替學生回答,這樣就等于搶了他們的權力。我應該學會去引導他們,用施老師的話說“他們不會想到哪去的!”所以,不用怕!
3。過渡不夠自然和優(yōu)美。過渡就像是一座橋,橋搭的不好,就不能順利連接兩端。我的過渡語比較單一,直來直去,缺少美感,有時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直接說“讀第幾段”,沒有趣味性。這個方面真得好好學習??!
這篇文章上下來,感受最深的是:好課還得多磨!關鍵是別人的意見很重要,平常自己上課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在人家面前就一覽無遺了!
《鳥島》教學反思8篇(鳥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 乘加乘減教學反思10篇(分數(shù)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 《小青蛙》教學反思10篇 小青蛙教學反思簡短優(yōu)缺點
★ 幼兒數(shù)學教學反思10篇(幼兒數(shù)學教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