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13篇(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五教案),以供借鑒。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搜集一些有關(guān)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2。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nèi)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么了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fā)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11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市”,右半邊的筆順是一、廣、斤、市。
認識生字后再讀一遍課文??纯茨男┰~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jù)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整體感知,了解內(nèi)容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了解?
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guān)語句,然后讀一讀。指名匯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shù)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shù)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shù)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guān)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jié)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shù)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shù)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著用舉數(shù)字的方法說明一事物。
第二課時
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匯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并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快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鯨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么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須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點)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點 都吃魚蝦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須鯨 小魚小蝦吞進吃的多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齒鯨 大魚海獸咬住兇猛 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鯨在睡覺時是什么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并把它畫下來。
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么?
回顧內(nèi)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背下來。
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nèi)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我們?nèi)祟悓L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著同學們?nèi)ヌ剿?。布置同學搜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nèi)容寫一篇短文。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學習詩歌理解內(nèi)容。
2、個性化體會詩歌情感,用朗讀表現(xiàn)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學生對詩歌的解析能力,并發(fā)展對詩歌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的朗讀并能背誦這首詩。
2、能想象并說出《村晚》所描繪的景象。
教學難點:
個性化理解詩歌。
教學設計:
一、游戲引入,營造情境
1、我們先玩?zhèn)€游戲。
舉個例子,我這兒有個詞:樹,我給它前面加個詞兒:高大的樹
大家懂了嗎?好,現(xiàn)在開始,準備,想到了就站起來說。
草——青青的草
池塘——碧綠的池塘
水——清澈的水
山——巍峨的山
落日——紅紅的落日
放牛娃——快樂的放牛娃
?!崎e的牛
……
2、很好,現(xiàn)在換一種方式,把要加的詞放在后面,比如:樹——樹長得根深葉茂
學生說。
3、我們再加大難度,現(xiàn)在把所給出的詞語前后都加上一些修飾性詞語,大家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學生說。
二、初感詩歌,激發(fā)疑問
1、我們今天要去領(lǐng)略的是宋代鄉(xiāng)村的一段美麗風光。這段風光是一位詩人帶給我們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書)。
指名解題:看了詩題,你想到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鄉(xiāng)村的傍晚,可以知道這首詩是描繪鄉(xiāng)村傍晚景色的。)
這首詩老師想請我們班書法最棒的一名同學寫在黑板上。
學生上黑板板書古詩:
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其他同學可以先打開書本,自己來讀讀這首詩,要求:讀流利,有問題可以在書上做個記號。
學生自由讀古詩,可分組討論或同桌共同學習。
2、好,詩已經(jīng)寫完了,現(xiàn)在誰能愿意來為大家讀一下這首詩呢?
(指名讀)
讀完后教師組織學生評點一下朗讀情況。
3、激發(fā)疑問。
讀了這首詩,誰有問題嗎?
讓學生闡述自己想到的疑問,教師則在黑板的詩歌上用紅粉筆打上相應的記號。
問題假設:
1)、詩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樣嗎?(明白它們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邊上的岸上兩部分)學生找出詩句中和圖畫上想對應的地方,看看圖,再說說詩句的意思,理解這一行詩寫出了水草豐美的樣子,寫得生機勃勃。
2)、這一行里的“山銜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意思是山叼住將要落下去的太陽)為什么要用“叼”字呢?找出社區(qū)動畫上和詩句內(nèi)容相對應的部分,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理解寒漪,(指的是清涼的水面波紋。)“浸”是什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從圖畫上能看出這句詩的內(nèi)容嗎?為什么?你能相象出這部分的圖畫嗎?(學生自由的發(fā)揮想象,比如可以說說圖畫上沒有的內(nèi)容是怎樣的)
4)、“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兒童,這里指的是放牛娃。)“歸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橫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圖理解該詞的意思。)看看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哪一句詩和這個畫面是對應的?(理解“短笛無腔信口吹”,明白這句的意思是:手里拿著短笛不成腔調(diào)地在吹。)聽一支牧童短笛。
師:好,還有問題嗎?(肯定已經(jīng)沒有學生再有問題了)如果沒有,那我們就要開始運用我們的智慧來解決這些問題了。
三、指導學法,理解詩歌
1、同學們,研究問題就好比打仗,一切只有運籌帷幄,最終方能決勝千里。讓我們想一想,怎么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誰有好的建議?
讓學生講講解決的辦法。
比如,查字典、同桌討論、查找課外資料、結(jié)合課文插圖其實,還有很多辦法,荀子曾說過:“君子生非異也,善借于物也”,今天我們周圍有許多老師,我們也可以問問他們,更要告訴大家的是,__已經(jīng)為大家準備好一個網(wǎng)絡社區(qū),上面稍微有一些資料和動畫,可供大家學習時參考,你們可以把自己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解決的問題答案回復到社區(qū)里,這樣,我們大家資源共享了,呵呵~
學生開始嘗試通過各種方式解決問題。
2、集體交流。
3、誰能將自己對整首詩的理解說說看?
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四、深入誦讀,表達感悟
1、詩歌講究音律美,我們讀詩時應該注意什么呢?(指名說)
2、提出要求:應該把這首詩的韻腳“陂、漪、吹”讀得清晰、響亮。
3、學生自由練讀。
4、指名讀,學生評議。
教師根據(jù)評議在社區(qū)中劃分出這首詩的節(jié)奏:
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5、教師分行領(lǐng)讀,學生跟讀。
草滿池塘——
山銜落日——
牧童——
短笛——
6、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7、背誦古詩。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3
教學目的:
1.認讀“嗯、輔、憋、馨、戳、眶、鍛”7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
3.培養(yǎng)自信心,增強自理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朗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2.難點:在讀中感悟媽媽的用意。
教具:生字卡片
?。ㄒ唬┱w感知,自學生字
1.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畫出不認識的字,通過看拼音和查字典等方法自學生字。其中,“嗯”在文中表示答應,應讀第四聲;“眶”讀“kuang”不讀“kuang”;“驀”讀“mo”不讀
“mu”;“馨”的韻母是前鼻音;“戳”的聲母是翹舌音。
2.讀完課文后,可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再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以此整體感知全文。
?。ǘ┙涣饔懻?,理解內(nèi)容
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同學之間交流體會。
“我相信:你能行!珍惜這次鍛煉的機會吧!祝你成功!”
比賽前,媽媽沒有輔導“我”、幫助“我”,并不是她不關(guān)心“我”了,而是想通過這次鍛煉的機會,樹立“我”的自信心,培養(yǎng)“我”的自理能力。
“我忽然覺得,應該用母親來稱呼我的媽媽。因為,母親,不僅僅是媽媽?!?/p>
一般來說,“母親”和“媽媽”是同義詞,但是通過這件事,作者覺得“母親”這個詞包含的內(nèi)容更加寬廣,更加神圣。母親這個詞不僅體現(xiàn)了長輩對“我”的養(yǎng)育和關(guān)愛,還體現(xiàn)著對“我”成長的關(guān)注和教育。
?。ㄈ└星槔首x,體會母愛
課文中的對話有三次,可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第一次對話是課文一開始,媽媽表示支持“我”去參加主持人比賽,但一切都要“我”自己做主,并且不再輔導“我”,我不得不壓抑住內(nèi)心的渴望,決定“自己干”。讀好這段對話,要讀出“我”失望和酸溜溜的語氣,而媽媽的語氣要讀得平淡、自然。
第二次對話是“我”回憶兩年前參加市普通話比賽時媽媽燈下輔導我的溫馨情景。朗讀這段對話,可讓學生回憶自己有沒有類似被家長愛憐地戳戳鼻尖
的經(jīng)歷,帶著這份情感融人文中的情境中,讀出“我”的開心和媽媽對“我”的憐愛,親切而又耐心的指導。對方言區(qū)學生還可利用課文內(nèi)容給學生正音,讀好前鼻音和后鼻音。
第三次對話的內(nèi)容是“我”一個人去參加比賽時與另外一家人對話的情景。讀這一段對話,要讀出“我”敢于一個人來參加比賽的自信和驕傲。讀老人的話,要讀出由“懷疑”到“贊許”的變化。讀女孩的話,要讀出她撒嬌的語氣,更襯托出我的自信和驕傲。
(四)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自信
學完課文,可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一談自己曾經(jīng)克服困難、自主完成一項任務的經(jīng)歷,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信和自理的意識。并教育學生: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膽大,那只是莽撞,自信要有充分的準備和鍛煉。課文中的“我”為了完成好任務,一個人設計了元旦聯(lián)歡會的內(nèi)容,寫好串聯(lián)詞,并且默記在心,而且還在交通圖上找到去比賽地的路線,這一切,都為自己的自信和成功打下了基礎。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4
教學三維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回報親情,學會感恩。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寫具體,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新知鋪墊:
1、基礎訓練
艱辛 興奮 恍然大悟 一往情深
一備 坷垃 咀嚼
2、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
二、探究新知:(說明:學、展、點隨時標注)
一、學:自學提示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理清層次,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展:學生匯報交流
1、檢查字詞:和面 拮據(jù) 捏成 品嘗 享受 碼上
?;ㄕ袃?/p>
2、通過小時候(媽媽給“我”)包花邊餃子和“我”長大后(為媽媽)包花邊餃子的故事,傾訴了“我”與母親之間(深沉的親情)。
三、點:教師強調(diào)
可按內(nèi)容把分為兩部分。
⑴媽媽愛吃餃子,愛包餃子。(1—2)
?。?)花邊餃子寄深情。(3—8)
一、學:自學提示
1、小時候媽媽是如何給“我”包餃子的?在文中畫出相關(guān)語句。
2、長大了,“我”是怎樣給媽媽包餃子的?包了一個什么樣子的餃子?
3、你能說一說,這花邊餃子里包的到底是什么嗎?
4、“這種花邊餃子是媽媽教會我包的”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二、展:學生匯報
三、點:教師強調(diào)
這篇圍繞餃子寫的,課文中雖沒有一個愛字,但是我們卻能從字里行間里,感覺到愛意,貧困時期的肉餡里急的是一位母親對孩子的關(guān)心、體貼,濃濃的愛,幸福時光的糖餡餃子傾注的是一位赤子報恩的深情。
鞏固拓展: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積累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想想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作業(yè):必做題:
選做題: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5
《師恩難忘》是蘇教版五年級教材里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他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教學時重點應該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學習作者選擇典型事例凸顯中心的寫作方法。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把田老師與自己怎樣教學第一課進行對比,這是本課對田老師這一形象的第一個層面的解讀。本環(huán)節(jié)以學生喜歡的內(nèi)容入手,直奔田老師故事教學法這一最有趣的內(nèi)容。而后采用對比,再次緊扣重點句“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了解田老師獨特的教學方式——故事教學法。然后抓住重點句子比喻句從“春雨點點”——悟“教誨”之質(zhì)。這是本課對田老師這個人物形象的第二個層面的解讀。這個環(huán)節(jié)承接上一環(huán),體會“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的深刻內(nèi)涵,使學生明白田老師對我的教誨之恩不僅僅有知識的教學,還有人生道理的啟蒙,同時也感悟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從“恭恭敬敬”——感“教誨”之恩等。這是本課對田老師這個人物形象的第三個層面的解讀。體會到一個好老師對一個學生的成長的作用,同時把作者對老師的敬意的表達與傳遞作為本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揭示了本文的題意“師恩難忘”的真正內(nèi)涵。
另外本文從我的表現(xiàn)中來引導學生感受一個成功人士的成長:從“聽得入迷” ——感上課專注,從“文學的種子” ——感喜歡寫作,這也側(cè)面襯托了田老師上課講故事的精彩,這是作文的一種方法,引導學生要活學活用。把課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使自己的作文更精彩!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悠閑、松弛、尷尬、熟視無睹、彬彬有禮、翩翩起舞”等詞語。
2.引導學生借助詞語學習課文內(nèi)容,能在辨別與爭論中,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3.學會抓住關(guān)鍵詞語品讀課文,領(lǐng)悟課文先概括后具體敘述的表達方法,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泰國大象的特點,感受泰國的獨特風情與文化,體會大象與人類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
二、教學重難點:
抓住與象共舞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在比較與欣賞中感受人象共舞的和諧畫面,感受語言的魅力。
三、教學過程:
(一)神游泰國,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今天老師帶著大家神游另外一個國家(播放圖片)。
簡介:泰國富有“千佛之國、黃袍之國”的美譽。這里到處是金碧輝煌,尖角高聳的廟宇、佛塔,無處不有精致美觀的佛像,為泰國嫵媚動人的熱帶風情平添了許多神秘的氣息。今天,我們既不去欣賞泰國迷人的熱帶風情,也不去感受它佛教文化的神秘,而是跟隨作者趙麗宏去感受與象共舞的另一番情趣。(板書課題:強調(diào)“象”與“舞”的寫法)
設計意圖:播放異國風情,拉近了學生理解的時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泰國有真切、直觀、具體形象的感覺。并由“大象節(jié)”引入課題,為下文學習打下了感性理解的基礎。
(二)自主學習,制定目標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了解些什么?請為自己制定學習目標。
在學生支離破碎的目標制訂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完成以下目標:
(讀:了解內(nèi)容
想:情感表達方式
用:遷移運用)
設計意圖:學生經(jīng)過五年的學習,已經(jīng)完全習慣被老師牽著走,大膽放手讓他們自己制訂學習目標,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使他們逐步懂得自己學習的必要性。
(三)初讀課文,初次識象
1.自由讀課文,努力完成學習目標。自己試著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強調(diào)留下讀書的痕跡:興奮處疑難處、共鳴點)
2.和同桌簡單交流讀書感受。
3.檢查讀書效果:
自己感覺讀書效果如何?做個小測驗,把書合起來,想想自己記住了多少和“象”有關(guān)的四字詞語?
設計意圖:給予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靠自己去成功。詞語的檢測重在強調(diào)要學會“積累”——因為“學文如聚沙”。
4.思考詞語:(老師也搜集了一些詞語,請你讀一讀這些詞語都和誰有聯(lián)系?)
(1)不慌不忙悠閑沉著晶瑩溫和悠然而去
課文中這些詞語都是形容大象的,透過這些詞語你看到了一頭怎樣的大象?(溫和悠閑自在)用不慌不忙、悠閑自在的語氣讀這組詞
(2)沖鋒陷陣攻城守壘以一當十以一抵百
透過這組詞語你又看到了怎樣的大象?(勇猛)(讀出來)
(3)行禮謝幕彬彬有禮
透過這些詞語你對泰國的大象有了什么新的認識?(溫文爾雅的大象聰明乖巧的大象)
(4)翩翩起舞搖頭晃腦踮腳抬腿舞之蹈之
讀著這些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對泰國的大象有了什么新的認識?(聰明靈活的大象活潑可愛的大象)
設計意圖:詞語是有感情的,只有聯(lián)系課文透過詞語看到它背后傳達的情意才能感受文學的魅力。通過詞語教學巧妙地將課文內(nèi)容進行梳理。
5.再讀詞語,用心感受:
教師有意把詞語串成每段的第一句話,并相機呈現(xiàn):“熟視無睹、國寶、聰明而有靈氣、跳舞”等詞語。引導學生在傾聽中發(fā)現(xiàn):每段的第一句話就是全段的中心句,把中心句串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6.小結(jié):大家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中,自己讀書,了解了主要內(nèi)容,老師作為你們的學習伙伴和大家一同學習,幫助大家學會了在讀書中摘記關(guān)鍵詞語,并且引導大家學會思考,學會運用。
再看這些詞語,你還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初步感受“和諧”及象在泰國的特殊地位)
設計意圖:通過詞語教學巧妙地將課文內(nèi)容進行梳理。滲透寫法,了解了全文的寫作特色。同時在一次次讀詞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一步步有所發(fā)現(xiàn),逐步化難為易,有效地保證了學習效率。
(四)抓住重點,讀中感悟
1.當象在我們心目中越來越神圣的時候,認真回顧全文,課文哪一段將這種美好境界進行了最精彩的描述?
2.自由讀第五段,有一個詞具有傳神的功力,找到它就可以感受“與象共舞的美好境界”。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一個巧妙的問題設計給予學生學習的具體導向,他們在讀書中辨別,在讀書中思考,再次感受詞語的魅力。
3.匯報交流。
①預設1:
翩翩起舞: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下句理解:
舞蹈的大象,沒有一點兒笨重的感覺,它們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搖頭晃腦,踮腳抬腿,前后左右顫動著身子,長長的鼻子在空中揮舞。
請學生反復朗讀這段文字。
設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找到的詞語進行朗讀訓練,強調(diào)朗讀要努力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才能準確傳達出文字的感情。把具體的描寫還原成畫面能讓閱讀自有趣味,舞之蹈之的大象才能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陬A設2:
感染:
在歡樂的音樂聲中,象群翩翩起舞,觀眾都擁到了寬闊的場地上,人群和象群混雜在一起舞之蹈之,熱烈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引導學生思考“感染”的根源,在思考中想象“人群和象群混雜在一起舞之蹈之的熱烈氣氛”。
設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找到的詞語進行想象訓練。抓住看似普通的詞語大膽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樂趣。同時巧妙地將口語表達與想象力訓練有機結(jié)合。
?、垲A設3:
陶醉:
毫無疑問,它們和人一樣,陶醉在音樂之中了。
引導學生充分地闡述“陶醉”的理由,在講述中回顧全文,感受人象相處的和諧美好。
設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找到的詞語進行小結(jié)訓練。抓住詞語引導學生回顧全文,感受象在泰國的特殊地位才能感受象完全放心地與人類和諧共處的原因。
4.小結(jié)并指導朗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因為每一個詞語都是作者精心構(gòu)思而成,每一個詞語都表達了人與象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篩選詞語不是目標,在篩選中學會思考,學會運用才是目的。
(五)回扣全文,總結(jié)提升
1.人們尊重大象,大象信任人們,信賴往往可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世界!這種彼此的信賴足以讓我們看到與象共舞的和諧畫面。(播放音樂——天籟之音)推薦閱讀趙麗宏的書——《異鄉(xiāng)的天籟》
設計意圖:課堂小世界,學習大舞臺!必須巧妙地將學生引到廣闊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愛上閱讀,在讀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
2.呈現(xiàn)一組組大自然和諧的畫面,升華主題——冰心老人說:“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xiàn)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xiàn)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huán)境中,就造就了環(huán)境的美?!?/p>
設計意圖:將與象共舞的和諧拓展到自然界,在一組組畫面的欣賞過程中既受到審美熏陶,也逐步理解了美的真諦——和諧!在學生心靈深處埋下一顆種子,一顆“和為貴”的種子。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方法。學習課文2-4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樣子,感受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shù)。
2、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guān)系,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船夫的駕駛技術(shù)以及它在威尼斯的作用。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受小艇之奇特。
導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暢游威尼斯。同學們大聲一起告訴老師威尼斯的什么最出名?
學生們回答
現(xiàn)在就讓我們看一看大文豪馬克吐溫先生是如何向我們介紹威尼斯的。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看一看作者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文字)
指名朗讀。讀了這段,請你說說小艇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總結(jié)并板書:小艇的特點長窄深
出示大屏幕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起來輕快,靈活。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誰來談一談作者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使我們感到小艇被描寫得生動形象?
學生討論并回答
誰能具體說一說
小艇又窄又深,比做獨木舟;把小艇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的形狀,比做天邊的新月;把小艇行動輕快靈活的特點比做田溝里的水蛇。
因為有了這些比喻句所以我們感到小艇被描寫得生動形象,既然是比喻句就會有比喻詞,同學們我們來找一找這些比喻詞。
同學們找出的比喻詞:……有點兒像…… ……像…… ……仿佛……
用不同的比喻詞可以讓句子更生動。
這么美麗的小艇同學們想不想坐上去感受一下?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點名讀課文。
同學們來表演坐在小艇上的感受和所見所聞。
二、贊嘆駕駛技術(shù)之自如。
剛才我們學了小艇,新月一樣的美麗,水蛇一樣的靈動,但是再美再靈活的小艇如果沒有船夫的駕駛也沒有靈氣,接下來就請一位同學們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其余同學從文中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駕駛技術(shù)特別好?你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船夫的駕駛技術(shù)嗎?
課件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文字。
學生討論交流并回答。
板書:船夫駕駛技術(shù)操縱自如
總結(jié):河上行船速度極快的時候——操縱自如,不手忙腳亂;急駛的時候——能夠拐彎;擁擠的時候——能夠擠進擠出;極險極窄的地方——能夠穿過去。說明船夫的駕駛技術(shù)特別好。
教師引讀
船夫的駕駛技術(shù)特別好,他操縱自如──
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只很多,他毫不手忙腳亂。
他動作靈活──
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還能做急轉(zhuǎn)彎。
他速度極快──
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wěn)地穿過,而且速度非??臁?/p>
(2)討論這個段落的寫作手法
總結(jié):總分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
三、威尼斯人的生活如詩如畫的夜晚。
威尼斯的小艇很奇特,坐在船艙里很舒適,小艇行駛過一座座石橋,打開窗簾,聳立在兩岸的建筑映入眼簾,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同學們自學課文第5、6自然段,并填表。教師配樂。
時間什么人干什么
坐著小艇
白天
晚上
如果你就是威尼斯人,那么你想乘坐小艇去哪兒?我們先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指名讀課文。
學生討論交流并回答問題。
這樣漂亮的小艇,技術(shù)這么嫻熟的船夫,那么在威尼斯旅游肯定是一種享受,一起讀最后一自然段,享受威尼斯的夜晚。教室播放背景音樂。
夜晚的威尼斯有什么特點?白天的威尼斯有什么特點?
白天喧鬧,有生氣;晚上寧靜,如詩如畫
為什么威尼斯的白天和夜晚大相徑庭呢?
因為小艇,白天小挺多,所以喧鬧,晚上小艇停靠在岸邊,不活動了,所以安靜。
一動一靜,這是什么寫作手法?
板書:對比和反襯。
晚上,人歇了,船停了,城市進入了夢鄉(xiāng)??僧?shù)诙焓锕獬趼兜臅r候,人行了,船動了,城市又開始活躍了。人們的生活寸步也離不開小艇,這就是給威尼斯帶來生機與活力的小艇,難怪作者開篇第一句話就說(學生和教師一起讀):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
四、歸納文章寫作方法。
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人們的生活都與小艇息息相關(guān)。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jié)合起來寫是本文寫法上的特點。
五、讀寫結(jié)合小練筆。
要求
1、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2、字跡清晰,無錯別字。
3、不少于50字。
板書設計:
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的特點長窄深外觀
船夫駕駛技術(shù)操縱自如活動
重要作用息息相關(guān)風情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和書寫本課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接觸簡單的提綱,并根據(jù)提綱理清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4、了解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神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 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神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2、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3、學會以列提綱的形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具準備】
班班通、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有奔騰的江河,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繁華的都市,還有令人向往的西藏。說起西藏,你會想到什么呢?(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你們想不想目睹它們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西藏吧,一睹它們的風采。(教師隨機播放西藏風景的圖片,并簡單解說。最后一幅是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
2、由上面的圖片解說,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去領(lǐng)略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采吧!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很特別、景觀奇特、氣勢宏偉、使人驚嘆等)
2、你覺得文中那個詞最能體現(xiàn)它的特點?請同學們再快速讀文,找出這個詞。
3、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神奇壯麗)
三、指導列提綱
師: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壯麗神奇的呢?
1、出示課后的“金鑰匙”,為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寫寫提綱。(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寫提綱)
① 可以只針對課文主要部分的內(nèi)容寫提綱。例如本文可以只寫第2——5自然段的提綱。
?、?提綱應簡潔、明確,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2、請同學們再默讀2——5自然段,勾畫內(nèi)容,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⑴頂端景象⑵傳說⑶特點(長度、寬度和相對高度)⑷自然博物館
四、精讀細品,感悟其“奇”
師:作者又是怎樣從這幾方面向我們具體介紹的呢?讓我們?nèi)フ媲蓄I(lǐng)略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所在!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感受、想象雅魯藏布大峽谷頂端的壯麗景色。
2、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匯報有關(guān)句子。誰能美美地讀一下你喜歡的句子?
3、指名讀,其他學生評價。
4、齊讀,讀出喜愛之情。
(二)、學習第3自然段
師:雅魯藏布江自西而來,然后轉(zhuǎn)向,繞著南迦巴瓦峰作馬蹄形大拐彎,(相機出示大拐彎的圖片)這真令人驚嘆不已。
1、這個大拐彎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誰能繪聲繪色地講述?
2、學生講述。其他人評價。
3、教師小結(jié):講得真好。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那么,雅魯藏布大峽谷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生答)那么,如果文章中去掉這個傳說,直接說它的形成,行不行,為什么?(引用傳說增添了神秘色彩,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引起讀者的興趣,也更能體現(xiàn)出人們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喜愛之情。)
(三)、學習第4自然段
師:雅魯藏布大峽谷是由于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江水沖刷形成的。那它有什么特點呢?
1、指名讀。
2、有什么特點呢?(長、深、窄)
3、你從哪句話體會到的?出示這句話和去掉數(shù)字的句子,讓學生比較著讀。體會數(shù)字更真實準確,更有說服力。同時說明:這種用數(shù)字來說明事物特點的方法,叫列數(shù)字。
4、除了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外,這段還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舉例子)通過舉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全班齊讀最后一句話。理解“秘境”。
(四)、學習第5自然段
師:這塊秘境的神奇還表現(xiàn)在哪里呢? 1、學生默讀。
2、你覺得神奇還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與大家分享。
3、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播放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
4、看了以后,你有怎樣的感受?(太美了、真壯麗等)
5、請同學們帶著喜悅之情把你喜歡的句子美美的讀一讀。
(五)、品讀最后一段
師:作者又是怎樣抒發(fā)自己喜悅之情的呢?
1、生齊讀。2、出示句子:
⊙在這里,我見到了最純凈的天空,最飄逸的云彩,最雄偉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彎,最豐富的寶庫。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麗、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這段有幾個“最”?從這幾個“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把它換成“非?!毙胁恍?(“最”即極限,沒有可超越的。說明程度深。換成“非?!辈缓线m,雖也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極限,課文通過連用7個:“最”,反復強調(diào)極限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景觀的神奇之處。從而體會到作者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無比喜愛和驕傲、自豪之情)
3、指導朗讀?!白睢弊肿x得重一些。
五、總結(jié)全文,升華感情
1、其實,作者在文章中好幾處都流露出驚嘆與贊美之情,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詞語。
2、學生匯報,教師課件出示。(驚嘆不已 不可思議 鬼斧神工 無與倫比 令人向往)
3、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用“我讀到……感到——”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七、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假如你是導游,為雅魯藏布大峽谷寫一段解說詞。
板書設計:
雅魯藏布大峽谷
神奇 美麗傳說 最美麗
壯觀 特點(長、深、窄) 最令人向往
自然博物館
【教學總結(jié)】
這是一篇充滿科學性、知識性、情趣盎然的說明文,文章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而美麗,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嘆和心中無比自豪與喜悅的感情。課文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探索、了解的興趣。因此,我就從激趣入手,利用學生們求知的好奇心,采用探索、尋奇的方式,逐步揭開雅魯藏布大峽谷神秘的面紗。
我首先由學生最熟悉的西藏事物來導入課題,然后讓學生從整體感受全文內(nèi)容,很多學生用上“壯觀”、“絢麗”“奇異”這樣的詞語來概括自己對課文的印象。研讀課文時,我緊緊抓住“神奇”這條主線教學,借助“讀”去感受語言的精彩,去感知作者用語言描繪的壯美景致,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由于本篇文章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學生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整體印象比較明確,為此,我又教給學生學習用列提綱的方法來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根據(jù)提綱迅速選擇自己感受深的內(nèi)容來品讀,并且在我的引導下,從文中找到重點詞語來概括自己的感受。在細品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與美麗時,我讓學生充分的與文本對話,在讀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讀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復的體會、回味,從中真正感受到雅魯藏布大峽谷一地四季的神奇與壯麗,使學生內(nèi)心中達到真正的驚嘆。接著,學生通過具體的數(shù)字,形象的比較,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之最。學生讀的真,感受的切,激動之余,我又進行了三次激情的引讀,把課堂氣氛引向了高潮。學生的情感不言而遇,震撼人心的宣誓,致使師生產(chǎn)生共鳴,從而使學生激情充沛,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最后我給足學生想象的空間,站在山顛,你最想說什么?學生能于大自然融為一體,猶如走進了神奇美麗的畫卷之中,擁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這是讓我最感動的。
這節(jié)課教完了,我覺得有遺憾的地方,如:本節(jié)課在聯(lián)系上下文推想文中重點詞語的內(nèi)涵上體現(xiàn)的較弱,如果能進一步加強詞語的理解,對學生深入體會文章主旨有更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語言;在補充有關(guān)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資料上比較有限,課堂上對文章內(nèi)容的相應擴展和延伸,會更好的幫助學生體會其神奇與壯麗,并且使得課文的知識量也有一定的擴充,更能激發(fā)學生課下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進一步探索和學習,將課堂進行無限的延伸。
今后教學中我會從這些不足之處進一步摸索求進,找到與孩子們共創(chuàng)造的愉快課堂。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9
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都記敘了漂泊在外的人們,懷著一顆眷戀家鄉(xiāng)的赤子之心,懷念和贊美故鄉(xiāng)。古詩詞三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張籍的《秋思》和納蘭性德的《長相思》都通過詩詞的形式展示了離別家鄉(xiāng)人的思念情感。這情感在“春風又綠”中,在“臨發(fā)又開封”里,更在“故園無此聲”里?!睹坊ɑ辍方柰庾娓刚鋹勖坊?,展示了老華僑內(nèi)心深處對中華民族深深的愛,梅花是國之魂,是融入到每個炎黃子孫血脈中的。《桂花雨》,似春雨把對家鄉(xiāng)熱愛的思想植入孩子心中。母親的話語以及作者回憶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這陣陣桂花雨,無不是家鄉(xiāng)思念的依托。《小橋流水人家》作者熱愛家鄉(xiāng)在“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薄澳切┟篮玫挠∠螅乙惠呑右膊粫洝边@樣直接的傾訴中,在優(yōu)美的風景中,在平淡的敘事中。圍繞一個情字,一枝一葉總讓人難忘,總流露出這份思鄉(xiāng)情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并理解關(guān)鍵詞語表達的思想情感。
3.用心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4.繼續(xù)深入把握同主題的閱讀方法,學會把握單元學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關(guān)鍵詞語表達的思想情感。
5 古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guān)、那畔、千帳”等詞語。
2.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
?。?)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古詩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寶,今天又到了欣賞古詩的時間了,首先,讓我們來進行背詩大賽。
今天來研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回顧一下我們曾經(jīng)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生各抒己見。今天你就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來研究這首古詩
二、學生自學
先讓學生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后小組選擇喜歡的方法,共同學習古詩教師桌間巡視。
三、匯報自學
小組選出代表匯報自學情況。
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
1.重點詞語:綠。
2.詩句的意思。
3.幾個問題
?。?)為什么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體會明月何時照我還的用法
?。?)作者這兩句詩提到了三個地方之間的距離,他到底要說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鐘山離得很近,這與作者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四、總結(jié)延伸
1.熟讀成誦。
2.練習背誦。
3.改寫短文。
4.你離開過家嗎?你能體會思念家鄉(xiāng)的滋味嗎?用幾句話寫下來。
五、課堂總結(jié)
學生自由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回顧復習
指名背誦泊船瓜洲,總結(jié)上節(jié)課的學法。
二、導入
1.出示古詩。
2.指名朗讀。
三、學生自學
分組自學后兩首古詩,教師巡視指導排憂解難。
四、匯報自學
小組代表匯報本小組的學習情況,集體糾正。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重點指導。
1.有感情的朗讀,杜仲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理解時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3.指導背誦。
五、感情升華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10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北師大版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語文(上冊)韻味楓葉如丹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這是才進入高年級的起始階段。中低年段的字、詞、句、段的訓練,到了高年級已經(jīng)升為篇的訓練。我始終認為,學生一定要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設計思路中一定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表現(xiàn)。
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時對于一些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我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加上老師的及時點撥引導,學生自然對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感悟的過程中,我還注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從而積累了語言,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本堂課設計的不足之處:對于朗讀的指導不太到位,個別教學環(huán)節(jié),老師的指導過于瑣碎。
3、教學內(nèi)容分析
《楓葉如丹》一課是一篇散文,這種體裁學生接觸的較少,理解起來有困難。針對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采用的多種方式的閱讀,通過初讀——感知——精讀——感悟,讓學生自己去領(lǐng)悟。這樣給學生一種自由的空間自讀、自談、自悟,在其中及時給學生以評價,使學生有了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從而樂學。只有他們樂學、愿學我們的教學才能達到一種良好的效果。這也是本課的成功所在,學生的回答相當?shù)木?,從中確實有所感悟。最后,又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在讀書聲中結(jié)束本節(jié)課的教學。
4、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至理名言、心曠神怡、絢爛、靜憩”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經(jīng)過,以及對自然界與人世的看法,體會作者的感悟。
3.培養(yǎng)積累語言,體味語言的情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教學難點分析
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
理解“成熟的美,是真正的美”。
6、教學課時
1課時
7、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ǔ鍪居嘘P(guān)楓葉的課件)你們喜歡楓葉嗎?為什么?(指名說)
唐代詩人杜牧寫過一首與楓葉有關(guān)的古詩,誰還記得?(指名背誦)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物畫?(讓學生暢所欲言)
師小結(jié):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夕陽西照,楓葉流丹,層林盡染的秋天美景。詩人通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一句抒發(fā)了作者對楓葉的喜愛之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本課生字難詞。(重點理解:至理名言心曠神怡絢爛靜憩等詞語的意思。)
2.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分為幾部分?
(這篇文章以空行為標志,把文章分成兩部分。)
3.默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找出不懂的問題。(學生先自己學習,然后全班交流討論)
學生通過討論難解決的問題有:
(1)為什么說“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
?。?)“也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恍然明白”了什么?
(3)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第一部分。
(1)師配樂范讀課文第一部分,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一年四季中,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并且談談原因。
?。?)自己讀課文,思考:文章寫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到底想贊美大自然的什么?(贊美大自然的生命力)
?。?)指名讀課文,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自然和人世,處處相通”?(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分組匯報,師小結(jié))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第二部分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這一部分敘述了一件什么事?(寫照相的經(jīng)過)
?。?)自讀課文,討論:作者對R先生家的楓樹的印象,有幾次變化,原因是什么?
?。ㄕn件出示:①紅艷艷的楓葉,掛滿一樹,鋪滿一地。
②再望望那株楓樹,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風中垂頭無語。)
學生讀這兩句話,從中體會到什么?(讓學生談體會)
師引導:作者剛剛看到楓樹的時候,感覺非常好,紅艷艷一片,分外耀眼,繼而遺憾,覺得缺少了些什么?(指名說)作者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來比喻楓樹呢?(學生討論交流)
師小結(jié):老人的心態(tài)是孤獨、凄涼的,這株楓樹與老人的相似之處是一樣的孤獨寂寞。
師進一步引導: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按動了快門,“這一剎那”指哪個時刻?作者為什么要在那一剎那按動快門呢?(讓學生暢所欲言)
?。?)思考:這張照片為什么命名為“秋之生命”?如果給你這張照片,你會取怎樣的名字呢?(生命之樹,秋之楓葉等等)
?。?)自讀13自然段,思考:作者到底明白了什么?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要求先用筆寫,再討論)
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齊讀最后一段,體會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師小結(jié):只有經(jīng)歷了長大、挫折,人才能變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作業(yè)
1.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熟讀背誦,體會語言的韻味。
2.寫一篇“讀《楓葉如丹》有感”。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11
教材分析:
《釣魚的啟示》作者用抒情的筆觸,講述了一個釣魚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嚴格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好爸爸形象,使學生懂得,自覺是一個好公民應有的素養(yǎng)。作者對詹姆斯的心理變化寫得特別細膩,教學中應著重感受他愉悅――矛盾――悲哀――自豪的思想感情,從而體會到遵守規(guī)則的必要性。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學校地處農(nóng)村,學生缺乏閱讀材料,對于一些規(guī)則尤其是生態(tài)保護方面的規(guī)則了解甚少。因此,課前需要搜集有關(guān)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些真實的反面資料。通過將近四年的培養(yǎng),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自能讀書、擅長批注、樂于交流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出現(xiàn)的生詞;
2、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充分感知、體驗和表達,感受詹姆斯在服從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為,懂得遵守規(guī)則的必要性;
3、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感悟的同時將學文與導行相結(jié)合,使學生懂得如何結(jié)合實際,遵守規(guī)則。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課前搜集了哪些有關(guān)規(guī)則的資料?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
?。ㄉ涣魉鸭馁Y料。師補充有關(guān)名言和美國的一些生態(tài)規(guī)則。板書課題:釣魚的啟示。)
[“閱讀,歸根結(jié)底是閱讀自我。”設身處地的閱讀文章,會更多地涉及讀者個人的生活體驗。生活體驗越豐富,理解就越豐富、越深刻。搜集、交流材料豐富了學生的已知經(jīng)驗,為閱讀文本作好了鋪墊。同時強化了學生搜集資料的意識。]
二、自讀課文掃除障礙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詞,逐步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學生讀課文后指名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三、回顧學習方法學生自學交流。
1、師:上單元我們又學習了兩種自學方法:第一種是解答自己提出問題的方法。
生:看問題的上文;看問題的下文;從全文整體內(nèi)容理解。
師:第二種是做批注筆記,能使我們更深入的學習課文。如何做批注筆記呢?
生:畫出自己喜歡的重點詞句,記下不懂的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在課文旁邊或者頁下寫一兩句自己的想法。
2、老師提出自學要求:
?。?)再讀課文,在文中空白處做批注筆記。
?。?)小組內(nèi)交流體會。對于仍有困惑的問題小組代表記錄到黑板上。
3、學生自學課文,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實踐自學方法。
4、小組內(nèi)交流讀書體會,組代表將困惑記錄到黑板上。
[自學、做批注和小組內(nèi)交流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朗讀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交流體會,形成對話。
1、各小組代表交流組內(nèi)體會,其他成員可以補充。
2、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師:請同學們讀37頁金鑰匙的內(nèi)容。怎樣能使自己深入課文,對課文產(chǎn)生深刻的體會?(學生自讀)
生:把課文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
師:請同學們把文中的詹姆斯換成“我”,然后深入讀課文2~12自然段。
?。▽W生練讀課文2~12自然段。)
?。?)指名學生讀課文。
(3)師:請同學們進行細致評價,如果覺得讀得好,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不足之處說說應該怎樣讀,為什么?(學生進行細致評價)
(4)再指名讀課文,讓學生在評價中設身處地體會,讀出作者的情感。
[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進行指導,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第一人稱的閱讀方法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想象中,身臨其境,產(chǎn)生深切的體會。評價促讀使學生的理解與讀書渾然一體,鍛煉了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3、展開辯論深化思想
?。?)魚到底該不該放呢?請同學們敞開心扉,實話實說。
?。▽W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該放或不該放。)
?。?)根據(jù)學生觀點,將全班學生(或按座次)分為正反兩方。
正方:必須放魚反方:不必放魚
?。?)展開辯論。辯論過程中,老師作好方向引導,如,激發(fā)學生從自己的已知經(jīng)驗――河水的干涸,生物的滅跡等方面來體會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全班參與辯論,發(fā)揮了集體智慧,給更多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體現(xiàn)關(guān)注全體學生發(fā)展的新理念?!霸挷徽f不清,理不辯不明。”在辯論中學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增強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自己的認識上升到另一個層次。]
(4)總結(jié)辯論,升華思想。
師:“只有按照正當?shù)姆ㄒ?guī)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動物?!弊袷匾?guī)則應成為每個人內(nèi)心的一種意識,不受環(huán)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你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什么啟示?根據(jù)感受寫出自己喜愛的規(guī)則名言。
(學生書寫名言并交流。根據(jù)交流情況,張貼學生寫的名言。)
[“語文課不僅僅局限于教給學生某種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凝聚作者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思考及表達方式,并最終積淀成為他們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盷
五、積累拓展
1、小組內(nèi)合作鞏固生字生詞。
2、做摘錄筆記。
總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虒W中注重學習策略的學習和實踐,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交流學習中也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學交流空間,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材特點進行有重點的引導,使得學習過程有層次,有深度。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1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滲透了多少師長的心血,不少同學熱情謳歌過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在《師恩難忘》這篇文章里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文章,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師情。
二、初讀課文
1、播放課文錄音。
2、帶著"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的"這一問題自讀課文。讀文時字字入目,讀準字音。
3、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身臨其境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卡片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鄰近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yè)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段簡潔明了,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回憶往事的?("那年")
(3)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4)用陳述語氣讀這一段。
2、細讀第一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閱讀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賻煟旱?自然段的描寫雖然簡單,但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流露了作者對田老師的敬佩之情:"17歲就開始教書",足見出道早,經(jīng)驗足;"口才、文筆都很好",說明他能說會寫,才學出眾)
3、細讀第二段(第3--7自然段)。
?、趲煟洪_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
生: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他再給一年級上課。
③師:他為學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生:他把《一去二三里》這首詩編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娓娓動聽"是什么意思?(形容田老師說得生動,使人愛聽)
?、芄适屡c小詩有什么關(guān)系?對于剛?cè)藢W的孩子來說,這故事有意思嗎?
(故事巧妙地把小詩的詩句意思串連講解出來。對于剛?cè)雽W的孩子來說,這個故事有教育意義,教育他們要愛護花草)
⑤從哪兒看出"我"聽得"人了迷"?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身臨其境"、"戛然而止"。
生:我聽得人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fā)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聯(lián)系上下文"身臨其境"的意思是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迬?指圖):看,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娓娓動聽的講著故事,孩子們聽著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從田老師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想一想。
生交流:
“從田老師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要亂折花草樹木,美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
“田老師的故事生動有趣,我不知不覺地就記住了那首小詩?!?/p>
“田老師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生活氣息?!?/p>
“聽田老師的課一點都不覺得累,是一種享受?!?/p>
“聽田老師的課,我感到很快樂?!?板書:快樂 知識 道理)
師小結(jié):同學們說得真好。田老師的故事生動有趣,讓我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快樂,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師的故事好像是什么?
出示:“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p>
師:田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如果說一個故事讓我獲得了一份知識,那么上千個故事我就獲得了--(生:上千份知識!)
師:誰能也這樣來說一說。
生1:如果說一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么上千個故事我就懂得了上知個道理。
生2:如果說一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一次快樂,那么上千個故事我就感受到了上千次快樂。
生3:如果說一個故事就是一滴春雨,那么上千個故事就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師:讀讀文中的這句話。(生讀)
師:老師的故事是春雨。還記得那首描寫春雨的小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老師的教育就像這春雨,悄無聲息,飄進我的心田。再來讀讀。(生再讀,找到春雨的感覺)
師:在密密春雨中,知識的種子在發(fā)芽,在長葉,感受到了嗎?一起讀。(生齊讀)
師:在田老師的故事中,我慢慢地長大,可田老師給我的僅僅是這些嗎?老師這兒有一段劉紹棠的介紹請大家看一看。
出示:劉紹棠簡介。
劉紹棠 簡介
劉紹棠,河北通縣人,生于1936年2月。他幼年成材,13歲開始發(fā)表作品,20歲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最年輕的會員,被譽為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敬柳亭說書》獲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獎?!镀蚜思摇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多部中、短篇小說被譯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國、孟加拉、阿爾巴尼亞文出版。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fā)的“為我國文化藝術(shù)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證書。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生對劉紹棠取得的成就不斷發(fā)出贊嘆)
師:你還想說什么嗎?
生:劉紹棠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許和田老師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田老師講了這么多的故事,才使他對文學這么感興趣。
生:是田老師為我的成功鋪平了道路。生:是田老師帶我進入了文學的殿堂。
師:劉紹棠給自己的這篇文章原來取什么題目?(《老師領(lǐng)進門》。)
是什么意思?
師:所以,想起田老師,想起田老師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來不能忘記的田老師的教誨之恩!你能再讀讀這句話嗎?
生(齊讀):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師:這就是田老師,一個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個個故事,點點春雨的老師,一個讓我終身難忘的老師。四十年后,我回到了家鄉(xiāng),在村邊遇到了老師,望著白發(fā)蒼蒼,恩重如山的老師,我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讀讀課文的八九自然段。
師:此時的我已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而且已經(jīng)是個大作家了,為什么還行小學生一樣的禮?
生:在我心目中,老師的教誨之恩是永遠也忘不了的。見到老師,非常感激,所以恭恭敬敬地行禮。
生:在我的心中,小時候田老師是我的老師,長大了田老師還是我的老師。
師:中國有句古話:一日為師――
生:終身為父!
生:田老師對我的教誨之恩我永遠記在心中,我永遠尊敬老師。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小節(jié),感受我對老師深深的敬意。
(5)小結(jié)并板書。
難忘:像40年前行禮深深感謝
三、朗讀全文
四、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聽寫句子。
二、總結(jié)全文,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
2、總結(jié)全文。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fā)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這篇課文有什么特色?
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本文生字是什么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2、看看左右兩半所占比例各有什么不同?
3、指導書寫。
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要寫得緊湊,注意左右比例。
注意"歇"左半邊的寫法。
4.學生練習描紅。
四、課堂作業(yè)
1、讀一讀,再抄寫。
念叨 炊煙 茂盛 鄰近 娓娓動聽
歇腳 往事 心田 滋潤 身臨其境
2、照樣子,寫詞語。
例:歇歇腳
恭恭敬敬:春雨點點:
3.讀句子,然后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田老師先把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娓娓動聽……“與之搭配的詞語有:講故事、說話、唱歌、歌聲、聲音)
王林的口才真好,她,我們都聽得入迷了。
(2)我聽得入迷了,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fā)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身臨其境……讀了《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我仿佛,直到時鐘的"丁當"聲把我"喚醒"。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guān)閱讀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重難點】
把握訪談的主要內(nèi)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guān)季羨林的資料。
2、布置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清單。
3、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提問:
課文中的小苗、大樹分別指的是誰?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guān)季羨林的資料,為了解課文內(nèi)容,進入采訪角色做準備。
2、如果你要采訪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爺爺,你會問他什么問題呢?
3、討論一下在采訪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能很快入情入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4、過渡: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苗苗一起走進季羨林爺爺家,看看小作者是怎樣采訪這位酷愛讀書、知識淵博的老爺爺,聽聽季爺爺對讀書的見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準字音。
3、快速默讀課文,找出苗苗給季老提了哪些問題。
三、品讀課文,感悟讀書之道
1、對于苗苗天真而真誠的提問,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請在讀課文,找出季老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學生邊讀邊在表明季老觀點的地方做上記號,也可以寫出自己的感悟。
3、根據(jù)學生對訪談的再現(xiàn),因勢利導,明晰季老的見解以及對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過渡:季老對于苗苗感興趣的那些問題,持有什么態(tài)度,他是如何解答的?
交流預設:
?、?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
?、?季老主張看閑書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② 同學們對《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有哪些了解?
?、?什么樣的書是閑書?你的父母允許你看嗎?季老是主張看閑書的,但是在課堂上和寫作業(yè)的時候看行嗎?
?、?要努力培養(yǎng)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同學們?nèi)绾卫斫狻叭炌?,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小組討論,交流偏科的危害。
⑶ 要學好外語,還要進行古詩文積累:
?、?“起碼”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
② 交流:
“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蹦懵犃思纠系脑捰惺裁锤邢?
四、品位人物,分角色朗讀
1、過渡激趣:
此時此刻,進行“現(xiàn)場再現(xiàn)”,你能演好其中的角色嗎?看誰把人物的對話內(nèi)容記得最牢,能夠最傳神地演繹文中的角色。
2、揣摩人物的特點。
3、說一說季老與苗苗分別有什么特點?
4、自由讀課文,對話的內(nèi)容記清楚,把人物的特點讀出來。
5、同桌分角色讀課文,讀完后互相評價。
6、兩名學生分角色一問一答,全班對他倆的朗讀進行評價。
7、從朗讀中,你覺得季老和苗苗分別是怎樣的人?
五、回顧文題,體會寓意
通過同學們的朗讀,我感覺到了苗苗對季老的尊敬愛戴,也感受到季老無名人架子,親切隨和,滿含著對下一代的關(guān)愛?,F(xiàn)在,讓我們再看一看課文的題目《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回味題目,你明白了什么?
六、擴展閱讀,鼓勵綜合性學習
1、小小年紀、剛剛12歲的苗苗不僅采訪過季羨林教授,她還采訪過當今中國文學藝術(shù)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鐵生、黃宗江和王蒙,還有油畫大師、美協(xié)主席靳尚誼和國寶級人物、笑星之首馬季等,可真謂是茁壯的小苗苗和參天大樹們的對話。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到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全書,讀一讀苗苗和15位名人面對面的交流。
2、鼓勵學生開展課外綜合性學習。
?、?調(diào)查本班同學的閱讀書目。
?、?采訪愛讀書的人,列一個采訪提綱,并做一份訪談記錄。
?、?辯論:
看閑書是否影響學習?
【板書設計】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閑書 多看書
偏科 三貫通
學習外語 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
〖課后訓練設計
1、讀拼音,寫詞語
qǐ mǎ lù lín hǎo hàn ɡǔn ɡuā làn shú
( ) ( ) ( )
piān kē wén lǐ ɡuàn tōnɡ shuǐ hǔ zhuàn
( ) ( ) ( )
2、在正確的讀音下面打“—”
爺爺,您在《我的童年》里說,您小時侯,最感興(xìnɡ xīnɡ)趣的就是看閑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xǔ hǔ)傳( chuán zhuàn)》里綠(lǜ lù)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
3、你最喜歡看的課外書是什么?把他推薦給大家。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13篇(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五教案)相關(guān)文章:
★ 精選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6篇(一年級上冊小學語文教學計劃)
★ 《有趣的葉子》中班教案8篇 大班幼兒活動教案《有趣的葉子》
★ 關(guān)于環(huán)保教案范文6篇 關(guān)于環(huán)保教案范文怎么寫
★ 冀教版六年級上冊的英語教學計劃3篇(冀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