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老鼠和獅子幼兒園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
老鼠和獅子幼兒園教案1
設計思路
故事《大獅子和小老鼠》情節(jié)簡單,故事中大獅子的兇猛和小老鼠的機靈深得幼兒的喜愛,他們很喜歡這個故事,也樂于模仿,還經常會在做游戲的時候表演這個故事。但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不能很好地將大獅子開始時的兇猛、驕傲、害怕,以及后來高興、友善等情緒變化表現(xiàn)出來。因此我們試圖通過集體教學活動,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大獅子和小老鼠神態(tài)和語氣的變化及其變化的原因:通過表演的方式表達大獅子和小老鼠的神態(tài)和語氣的變化,并與同伴進行分角色表演,在互動中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能力。
本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理解大獅子和小老鼠神態(tài)和語氣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在此基礎上表現(xiàn)出大獅子和小老鼠在不同場景所表現(xiàn)出的不一樣的神態(tài)和語氣。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并能表現(xiàn)出大獅子神態(tài)和語氣的變化。
2.樂于與同伴一起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聽過故事《大獅子和小老鼠》。
2.材料準備:PPT,裝扮角色用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交流分享
1.教師:今天我請來了兩位朋友,看看是誰呀?
(播放第一張PPT。)
幼兒:是大獅子,還有小老鼠。
2.教師:對了,還記得我們聽過一個跟它們有關的.故事嗎?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播放第二張PPT。)
幼兒:大獅子和小老鼠。
3.教師: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大獅子?
幼兒a:我覺得它是一只很善良的大獅子。
教師:為什么你覺得它很善良呢?
幼兒a:因為它沒有吃掉小老鼠,把小老鼠給放了。
幼兒b:它是一只很兇猛的大獅子。
教師:你覺得它很兇猛,你能做給大家看看兇猛的樣子嗎?
(幼兒b表演。)
教師:有的小朋友覺得它很善良,有的小朋友覺得它很兇猛,它到底是一只怎樣的大獅子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二、再次傾聽故事,模仿表演
1.教師:聽清楚了嗎?大獅子什么時候很兇猛?
幼兒:小老鼠把大獅子給吵醒了,大獅子想要吃掉小老鼠,這時候大獅子很兇猛。
2.教師:兇猛的樣子是怎樣的?
(播放PPT)
幼兒a:嘴巴張得很大。
幼兒b:眉毛也豎起來了,眼睛瞪得大大的。
幼兒c:它的爪子也張開來了。
3.教師:我們一起來學做兇猛的樣子。
(幼兒集體表演、個別幼兒示范。]
4.教師:小老鼠苦苦哀求著大獅子,說有一天會幫助大獅子的,大獅子是怎樣說的?
幼兒:大獅子說,你那么小,我這么大,我怎么會接受你的幫助呢?
5.教師:大獅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口氣是怎樣的?
幼兒a:有點看不起小老鼠。
幼兒b:我覺得大獅子很驕傲。
6.教師:驕傲的樣子是怎樣的?
(播放PPT)
可以怎樣表示驕傲的樣子呢?我來做做看,你們覺得像不像,如果做得好,你們給我鼓鼓掌。
(教師示范,幼兒模仿。)
7.教師:大獅子突然掉進了陷阱,這時候大獅子變得怎樣了?
幼兒:大獅子變得很害怕。
8.教師:你們有害怕的時候嗎?害怕的表情是怎樣的?
幼兒:我看到蟑螂很害怕。
教師:是嗎,哎呀蟑螂來了。
(啊,幼兒很害怕的樣子。)
教師:瞧!他害怕得人也縮起來了,還在發(fā)抖呢。
9.教師:最后,大獅子得救了,它有什么變化?
(播放PPT)
幼兒a:大獅子很高興。
幼兒b:大獅子和小老鼠成了好朋友。
教師:在這個故事里大獅子有兇猛的時候,有驕傲的時候,當掉進陷阱時它害怕,當它得救后變得高興而友善。大獅子的神態(tài)、表情、口氣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著。
(播放PPT)
三、扮演角色,嘗試表演
重點指導:
1.教師:接下來大家可以來表演這個故事,演故事中哪個角色都可以,表演前先把自己裝扮好。
2.幼兒按意愿各自表演。
3.個別幼兒示范表演,其他幼兒評價他們演得怎樣。
反思
本次活動我一改以往表演活動時先簡單地讓幼兒模仿對話、模仿動作等,而是通過與幼兒的互動討論,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角色特征,再讓他們進行表演。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始終情緒飽滿,十分投入,興致很高。
第一環(huán)節(jié)中的“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大獅子”是一個開放的問題,能引起幼兒對故事的回憶,幼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不同的想法,并帶著尋求答案的心理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理解故事中大獅子兇猛、驕傲、害怕、高興、友善等情緒變化,我與幼兒積極互動,以層層推進的方式讓幼兒理解大獅子神態(tài)和語氣的變化;同時還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其理解。因此,幼兒的表情、語氣在活動中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為幼兒提供了逼真的道具,激起了他們裝扮的興趣和表演的欲望,于是幼兒在表演中能很好地將大獅子的神態(tài)和語氣變化表現(xiàn)出來。
老鼠和獅子幼兒園教案2
一.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大意,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并能根據故事內容回答問題。
學習詞匯:血盆大口、全身發(fā)抖、報答。
懂得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獅子和老鼠布偶。
三.活動過程
1. 請幼兒模仿獅子和老鼠的叫聲動作。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獅子能跟小老鼠做好朋友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獅子和小老鼠》。
2. 利用布偶,講述故事《獅子和小老鼠》。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頭獅子和小老鼠成為好朋友了嗎?
3. 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獅子和小老鼠》的內容。
提問:1.小老鼠走上的小山丘其實是什么?(獅子的頭。)2.獅子發(fā)現(xiàn)是小老鼠,它是怎么做的?(獅子張開血盆大口,請幼兒學習表達并用動作模仿。目的是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3.小老鼠發(fā)現(xiàn)原來是獅子的頭,嚇得什么樣子?(小老鼠嚇得渾身發(fā)抖,同理。)4.為什么獅子不把小老鼠給吃掉?(小老鼠請求獅子放過它并說將來一定會報答你的。) 5.為什么小老鼠要從陷阱里頭救出獅子?(自由回答)
4. 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
提問: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救獅子嗎?為什么?
5. 結束部分。
請幼兒到圖書區(qū)看《獅子和小老鼠》的書,進一步熟悉故事。
四.教師小結(懂得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老鼠和獅子幼兒園教案3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孩子聽力有時真讓人感到驚訝,平時聽到錄音機里放的音樂,大伙兒都會自言自語的相互討論說:“這個是樂器的聲音”“這個聲音像”等等,偶爾也會跟著音樂手舞足蹈起來,節(jié)奏感相當不錯。傳統(tǒng)的節(jié)奏活動,多是教師根據既有的節(jié)奏譜,準備相應的樂器,教孩子打節(jié)奏,為此,我設計這節(jié)課,把這些活動都交給孩子們,讓他們自主探索,找出適合各種小動物的伴奏樂器,教師靈活,有效的引導來提高幼兒的演奏技巧,讓孩子們再次享受到節(jié)奏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并對樂器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風格,激發(fā)幼兒配樂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自主探索意識,選擇適當的樂器為動物伴奏
活動準備:
1、課件《小老鼠和大獅子》
2、樂器:雙響筒、小鈴、圓舞板、沙球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聽雙響筒節(jié)奏帶幼兒進活動室
師:“讓我們踩著樂器的節(jié)奏出發(fā)吧?!保ㄓ變鹤轿恢蒙希皠偛爬蠋熡昧耸裁礃菲??”“以前你們還見過那些樂器?”
2、玩聽聲音猜樂器的游戲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聽聲音猜樂器的'游戲,好嗎?”
“聽,這是什么?”(幼兒想象)
3、復習《歡迎曲》
?。?)這些樂器你們都會玩嗎?
?。?)幼兒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樂器。
?。?)師生齊奏《歡迎曲》
二、基本部分
1、看動畫片,了解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你們演奏的真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請你們看動畫片。”
?。?)播發(fā)課件《小老鼠和大獅子》幼兒邊觀看,教師邊提問:
師:“看,這是哪兒?(大森林)
“森林里住著誰?(馬、鳥)”
“還有誰?(大獅子)
“它怎么走路的?誰來學一學”。
“看,它在干什么?”(大吼)請一位幼兒學一學。
“這么可怕的獅子,小動物聽了會怎樣?”
(幼兒猜測)“都嚇跑了。”
?。?)繼續(xù)看課件,提問;“獅子會一直這樣神氣嗎?
“它怎么了”(被網網住了)
“小動物會來救它嗎?(幼兒猜測)
”哦,一群勇敢的小老鼠跑來救它的,它們怎么救的?(把網咬破了)
2、根據小動物特點選樂器
?。?)聽故事錄音
師:“老師把這個動畫片編成了故事,想聽嗎/
?。?)為小動物選樂器
師:“小動物想請你們?yōu)樗鼈兣錁纺?!你們愿意嗎?/p>
大獅子用鼓和鈸來演奏
小鳥用小鈴來演奏
小馬用雙響筒來演奏
小鴨用圓舞板來演奏
小老鼠用沙球來演奏
?。?)看大屏幕一起練習演奏
大獅子(鼓)
?。ㄢ摚?/p>
小鳥(小鈴)x
小馬(雙響筒)xx
小鴨(圓舞板)xxxx
小老鼠(沙球)
(4)聽故事為小動物配樂
幼兒演奏,教師指揮
3、請幾名幼兒表演小動物,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演奏完畢,評選最佳小演員和最佳小樂手。
三、結束部分
師:“這節(jié)課,老師對你們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聽聽小動物要對我們說什么?
放錄音。
師:“老師也希望你們好好學本領,成為真正的演員或演奏家,好嗎?我們跟小動物再見吧!”
聽音樂走出活動室
老鼠和獅子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感知表達大獅子情緒的不同與神態(tài)的變化。
2、伴隨情節(jié),大膽表現(xiàn)不同場景下獅子的表情、動作及語氣。
3、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能簡單復述故事。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已熟悉故事 、PPT 、裝扮道具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出主題
1、你們最近一直在玩的一個故事,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有誰?
2、你覺得故事里的大獅子是一只怎么樣的獅子?(幼兒自由回答)
二、感知理解、表達表現(xiàn)
1、故事里什么時候的大獅子是兇猛的?兇猛時的大獅子是什么樣子?(請幼兒嘗試表現(xiàn))
2、大獅子聽了小老鼠的話,又會怎么樣呢?(出示ppt觀察)誰來試試看?
3、教師示范表演“驕傲的大獅子”:我演的像嗎?從哪里看出驕傲的樣子?
4、幼兒一起學學驕傲的大獅子(表情、動作、語氣)
5、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呢?(觀看錄像)
活動反思:
故事教學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回答提問、理解故事內容,幼兒復述或續(xù)編故事。然而在這樣的模式中,幼兒的語言和思維發(fā)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師的提問。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好的讓幼兒想說、敢說、會說,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采用演示無聲的動畫,這比單純的圖片更為生動、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兒。隨后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動畫內容的理解,再通過一個個畫面連貫起來,編成故事。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和語言都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但是,活動結束后,給我的感覺就是預想的總比實踐的好。事先預設好的環(huán)節(jié),自己以為很完美了,結果上好課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著不足。比如:之前設計好的演示無聲動畫時,孩子們肯定會像往常一樣七嘴八舌的`說出自己對畫面的理解,結果不知是孩子們剛午睡起床的原因還是聽課老師太多以至于緊張的原因,孩子們一個個只能說出最最簡單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時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顯得很拘謹不敢說,在老師的再三鼓勵下,也只是說了一些表達不太完整的句子。看來,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能過分的自信,要對孩子出現(xiàn)的各種表現(xiàn)都考慮到,以便于我們在課堂中有更好的應變方法。
老鼠和獅子幼兒園教案4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