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5篇 小學語文教案范例,以供借鑒。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教案—泊船瓜洲。
2、 使學生了解詩歌的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
3、使學生能品味詩歌語言文字的精妙。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積累了不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泊船瓜洲》。
二、 初步參與
1、同學們課外已經做了預習,你對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于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2、介紹地真具體。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了。給你們準備一下,馬上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
3、指名讀,教師充分肯定。并激勵其他同學大膽展示自己。
4、古詩瑯瑯上口,不少同學預習這首詩時就會背誦了。這樣,再給你們準備一下,看誰能背誦,比誰背得熟練。
5、指名數(shù)名學生背誦。教師夸獎:你們走在了學習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參與
1、 書讀得很準確。不過,如果要帶上感情,還須理解詩。今天,
同學們打算以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古詩呢?
?。▽W生有的說結合注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說,其他人補充。
四、 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結合插圖,看看是否可以讀出問題來。如果可以,那你們就更善于讀書了。“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用法?!懊髟潞螘r照我還”中的明月圖上沒有。
2、教師贊揚學生的質疑精神,并引入對綠的推敲。細細地品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個綠字中感受到什么?個人思考。
3、小組簡單交流。
綠更能展現(xiàn)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蛘呤蔷G更能表現(xiàn)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蛘呔G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蛘哒f綠還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4、他的問題老師也相信你們有獨特的見解。學生簡單交流后,全班發(fā)言。(略)
5、學生朗讀,說說自己側重表現(xiàn)的感情:有的側重表現(xiàn)其思鄉(xiāng),有的側重表達其對前途的信心。有的側重表達他對江南美景的愛戀。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7、那我們課外又了解哪些表現(xiàn)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詞呢?
五、 知識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同學們積極主動地感悟真情、推敲詩句,學得生動精彩,給老師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課堂作業(yè)。
選做題1:根據《泊船瓜洲》,重新為課文配一幅插圖。
選做題2: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江南的景色。
選做題3:著名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敲)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xiàn)月夜的寂靜,為什么?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2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啟發(fā)。
2、通過教學配養(yǎng)和增進學生的自讀自學課文的能力
3、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怨、載、罷、沾、捷、悅。
教學重點:
體會“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同上
教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學習“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一課?!盀槭裁床环催^來試試”是什么意思,課文為什么取了這樣一個題目呢?老師不作解釋,大家也不要去猜,要認真讀課文。你把課文讀好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2、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需要同學們自己去讀去理解。
二、出示讀書提示,鼓勵同學們自讀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表現(xiàn)。
提示:
1、先要一段一段地讀,認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讀全文。
2、自學生字新詞,認清字形,把字音讀正確。
3、注意了解課文寫的是誰?講了他的什么事?
三、檢查閱讀情況,了解學生的疑難。
1、抽讀課文。找三個人,每人讀一部分。讀后,請同學們評議,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糾正錯誤。
2、提問:課文里寫了哪些人物?主要是寫誰的?
布斯是哪里的人?課文是講他什么時候的事?(英國人,1910年的事。)講了他的什么事?(研制吸塵器的事——他看到掃地機揚起大量灰塵,給人們帶來危害,下決心要研制不揚起灰塵的掃地機,經過反復試驗,終于成功了。)
3、鼓勵學生質疑,老師對所提問題進行歸納,鼓勵學生思考答案或解決辦法。
四、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學習收獲,加深感受文章中心思想。
圍繞的主要問題是:
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產生了研制掃地機的念頭?(熟悉課文第一部分——“嗚嗚”的響聲,濃濃的塵霧,沾滿了灰塵,灰塵搬運機。)
2、布斯的母親給予了他哪些幫助?(深入理解課文第二部分有關段落——母親很支持布斯的工作,想辦法讓布斯放松,幫助布斯動腦筋:“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
3、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時候,媽媽說的`哪句話對他有很大的啟發(fā)?后來他又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媽媽說:“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布斯說:“是啊,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呢?”)這時,布斯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把“掃灰塵”變成“吸灰塵”,也許就不會揚起灰塵了。他又想到最近發(fā)生的一場龍卷風,把地面上的房屋和樹木都“吸”走的情景。如果把掃地機設計成一種小型的“龍卷風制造器”,不就可以把灰塵吸起來嗎?想到這里,興奮地布斯連忙放下已打開的葡萄酒瓶,找來一塊手帕,蒙住自己的嘴巴和鼻子,然后趴在地上。他猛地一吸氣,緊挨著嘴巴和鼻子的地面變干凈了。取下手帕一看,手帕上沾了不少灰塵。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把地面清掃干凈,而且不會揚起灰塵。)
4、你認為布斯的成功說明了什么?(做事要有決心,肯動腦筋。布斯“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的念頭,說明了他善于靈活調整自己的思維。)
五、再讀課文,拓展思維
1、讓學生再讀課文,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你從布斯發(fā)明掃地機這件事受到什么啟發(fā)?布斯能發(fā)明掃地機,你一樣可以發(fā)明東西,請想想,你準備發(fā)明什么?
六、教師小結。(略)
七、課后練習
(一)填詞語,讀句子。
(二)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選擇正確的答案。
板書設計:
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
母親啟發(fā)、幫助布斯
布斯發(fā)明吸塵器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同時,受到爸爸、媽媽、尊敬長輩的教育。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2.朗讀課文,受到愛爸爸媽媽的教育。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
一、談話導入
你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你們,對嗎?那么你們愛爸爸媽媽嗎?你們平時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呢?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第1課,看看書中的這樣小朋友是怎樣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的。
板書課題:1.愛爸爸媽媽,請同學齊讀課題。
二、指導看圖
1.實物投影出示第一幅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她們在干什么?他們的表情怎么樣?
2.學生看圖,教師讀課文第一段,一邊讀一邊指著圖上相關內容。
3.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時間?他們在干什么?
4.請認字多的同學讀第二段,再請一名學生用教鞭指圖中相關內容。
5.請同學照圖再說說。
三、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借助拼讀多讀幾遍。
2.抽讀生字卡片。
3.同桌同學互讀課文,糾正讀音。
4.指名讀,教師指導學生標出自然段和句子。(2個自然段,每段兩句話)
四、細讀課文,理解句子。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第一段
(1)提問: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時間?媽媽在干什么?田方是怎樣做的?“早晨”是指什么時候?早晨當媽媽掃地的時候,田方看到了想到了什么?田方是怎么做的呢?
板書:早上媽媽掃地,田方擦桌子
(2)討論:看圖說說為什么媽媽笑了,我也笑了?
(3)教師范讀指導,注意讀出句子的停頓和重音。
(4)學生感悟,體會練習朗讀。
(5)指名讀,其他同學說說哪兒讀得好!哪兒讀的還不太好?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時間?從哪兒看出來的?
(3)爸爸在干什么?這時田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板書:晚上爸爸看報,田方送茶。
(4)為什么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
(5)學生自己照著學習第一段讀的方法,再讀第二段。
(6)同學互讀,相互指導。
(7)指名讀,然后評議。
4.出示句子。
(1)媽媽笑了,田方也笑了。
(2)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
通過讀兩個句子體現(xiàn)“也”的意思。還可以讓學生用“也”練習說一句話。
5.課文中田方的表現(xiàn)說明了什么?
板書:
6.說說你平時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五、小結
同學們剛才說了很多愛爸爸媽媽的事例,非常好!爸爸媽媽是我們的長輩,我們要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尊敬長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最后我們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結束這節(jié)課的學習。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4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終于”說話。
3.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學生從小苦練基本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梅蘭芳是怎樣苦練眼神的。
三、教學準備:
梅蘭芳京戲磁帶、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蘭、芳、藝”,理解部分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了解京劇及梅蘭芳學藝的勤奮。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很高興認識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患Y物,一起來聽一聽。(播放梅蘭芳京劇《生死恨》的幾句唱詞)
師:聽了以后,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生可能問:1.這是什么?2.這是誰唱的?]
師答1這是京劇,是我國的國粹。
師答2這出京劇是梅蘭芳唱的`。(打出梅蘭芳的大幅照片)
師:他就是梅蘭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劇大師。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戲時的情景。現(xiàn)在見到梅蘭芳你有什么疑問呢?[學生有的問:他是男的還是女的?有的問:他為什么打扮成這樣呢?他到底是怎樣學唱戲的?]
這么多問題,是老師告訴你們還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課文《梅蘭芳學藝》,跟老師一塊寫課題:梅蘭芳學藝(齊讀課題)讀準蘭、芳、藝。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一次讀不好可以讀第二次。
2.自主識字。
出示生字詞語:
bàifùxiánggēdqínjù
拜師師傅飛翔鴿子水底勤學句子
jnhuzhzhùshìlínghuó
緊盯或者注視靈活
?。?)哪些字老師不教你就認識的?指名讀,讀正確的說說怎么認識的,讀錯的相機糾正。
?。?)還有不認識的借助拼音拼一拼,然后指名讀。
?。?)同座位互讀互糾。
(4)齊讀。
3.這篇課文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請大家標上序號。
4.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做評委。
5.放課文錄音,聽聽有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然后指名讀一讀。
6.同座位互讀互糾。
7.齊讀課文。
8.自由讀,小組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然后全班交流。
過渡:讀通了這篇課文,那么大家知道梅蘭芳為什么能成為京劇大師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投影出示:經過勤學苦練,梅蘭芳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
A師引讀:經過———(生接讀)———
B師問:梅蘭芳有名嗎?(有名)哪個詞知道的?(世界聞名)那么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容易嗎?(不容易)那些詞可以看出來?
C誰來讀一讀,讀出“不容易”,指名讀—范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同學們,你們想成為書法家嗎?那么就從現(xiàn)在開始勤學苦練吧!下面我們來寫好這三個字。
四、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蘭、芳、藝
2.學生自由讀后說說怎么記住這三個字?
3.指名說,師范寫或請學生上臺寫,其他學生評價,提示“芳”的筆順,“藝”的第四筆“乙”。
4.學生描紅。
5.展示評價。
五、練習
必做題:
口頭填空:梅蘭芳小時侯學藝時,師傅說他(),后來經過(),他終于成為()。
選做題:
1.看一段京戲,說說你對京戲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2.課后收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學苦練成材的事例。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5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課文二、三段內容,體會“我”和小姑娘發(fā)現(xiàn)雄雞形的石頭——“中國石”及觀賞“中國石”特點的激動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邊防戰(zhàn)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中國石”的形狀,理解邊防戰(zhàn)士對“中國石”的熱愛,體會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還記得《中國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評析:通過復習和回憶將兩個課時很好的進行了銜接。]
(二)理解課文
講讀二、三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時候去揀石頭的?為什么說這正是揀石頭的好機會?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
[配合音樂和畫面]
3、結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釋下列詞語。 瑰麗、傾瀉、裸露、珠光玉彩
[評析:目的是啟發(fā)學生想象,在語言中感受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在創(chuàng)造性的朗讀活動中升華情感并適時配合音樂與畫面讓學生更好的體會]
4、在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點的景物來寫的? (挺撥、繁茂的白楊,保露在黃沙上的石頭)這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戈壁的愛)
[評析:因為有了前面對戈壁灘的介紹的鋪墊學生便可以在此時更好的將內心的理解外化,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理解。]
5、“小精靈”是指什么,為什么作者把石頭稱為小精靈?
(小精靈一般指孩子們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領的可愛的小神靈。把石頭稱為小精靈,說明在作者眼里這些石頭仿佛有生命,表達了作者對這些石頭的喜愛之情)
6.齊讀二、三自然段。
講讀4、5、6自然段。
1、指名讀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會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發(fā)現(xiàn)“中國石”的?
2、小姑娘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為經泉水洗過的石頭特別清亮)關于珍珠泉有什么傳說?誰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中出現(xiàn)兩個“珍珠”,為什么前面一個不加引號,前面一個卻加上引號?
(前一個是指真的珍珠,后一個指白花花的水)
4、我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中國石”的?
(小姑娘發(fā)現(xiàn)一塊石頭像雄雞,“我”聯(lián)想到祖國版圖的形狀)
[評析:目的是讓學生在關注文本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的飛躍。]
講讀第7、8自然段。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小如拳頭,色彩為黃白色,形狀酷似祖國版圖,表面起伏像大陸地貌。)
2、發(fā)現(xiàn)“中國石”時,“我”和小姑娘表現(xiàn)得怎樣?小姑娘驚叫,“我”不禁喊出聲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yōu)檫@發(fā)現(xiàn)而驚喜,興奮,說明心中時時裝著祖國。)
3、“我”和小姑娘分別從中國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為什么我們找的地方不一樣?(兩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評析:內心體會情感目的是讓學生以語言為基點發(fā)揮想象的空間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方式大膽的表達個性化的閱讀體會提升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4、自由輕聲讀第8自然段,思考:戰(zhàn)士們是怎樣精心保管“中國石”的?
5、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中國石”的.珍愛?請同學們畫出有關詞句。
6、結合學生匯報解釋下列詞語。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囑咐”指告訴對方記住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誰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7、戰(zhàn)士們?yōu)槭裁茨敲淳牡乇9堋爸袊?,那么珍愛“中國?(因為它酷似祖國版圖,在戰(zhàn)士們眼里,它代表祖國。)
朗讀第二段。
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在以后的賽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奪魁并贏得“寶石”的盛譽?!皩覍見Z魁”和“盛譽”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中國石”能屢屢奪魁并獲得“寶石”的盛譽?
3、哪個詞語突出了“中國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為至寶)
4、課文中說在“我”寂寞和孤獨時,“中國石”給了“我”溫暖和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高興而心里感到安慰)當“我”寂寞時,看著”中國石”會想些什么?當“我”夜里站崗感到孤獨時,摸著“中國石”又會怎么想呢?
5、駐守戈壁灘生活根艱苦,但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磿X得苦中有樂?“因為‘祖國,在我們身邊,祖國在我們心中”里的兩個“祖國”分別指什么?(前一個指“中國石”,后一個指祖國,)為什么說祖國在我們心中?
(看到“中國石”戰(zhàn)士們便想到祖國,心中便激蕩起愛國熱情,便想到保衛(wèi)祖國邊疆的神圣職責,)
6、齊讀第三段。
[評析:在充分理解文本人物情感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感受體驗,將理解融入到有感情的朗讀中。]
(三)感悟全文
1、練習復述課文,[評析:復述時,提醒學生注意,可以不用書中的原詞,但是情節(jié)不能丟,重點詞要用上。]
2、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通過寫“我”在揀的石頭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酷似祖國版圖形狀的“中國石”及戰(zhàn)士們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邊防戰(zhàn)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五)作業(yè)
1、背熟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書寫生字詞。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范文5篇 小學語文教案范例相關文章: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工作計劃9篇(一年級語文教師學期工作計劃)
★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上冊湘教版3篇 一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湘教版
★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11篇 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