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0篇(小學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教案)

時間:2023-12-01 20:5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0篇(小學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教案),供大家參考。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0篇(小學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教案)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

  1.圓柱的側(cè)面積。

  課題圓柱的體積課型講授課課時 總數(shù)1

  教 學反 思

  課題解決問題課型講授課課時 總數(shù)1

  作業(yè)布置完成練習五的第8——10題。

  作業(yè)布置完成練習六的第8—10題。

  教 學反 思

  課題整理和復習課型復習課課時 總數(shù)1

  備課人馬志友

  陳發(fā)秀審核人授課人授課

  日期教 材

  分 析本節(jié)教材內(nèi)容是對圓柱與圓錐這一單元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整理和復習,始終注意引導學生把握圓柱與圓錐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使學生更加明晰相關(guān)概念,靈活運用計算公式。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征,掌握圓柱表面積、體積,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2、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靈活地解決與圓柱、圓錐有關(guān)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歸納整理有關(guān)圓柱和圓錐的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靈活地解決與圓柱、圓錐有關(guān)的數(shù)學問題。

  法制教育滲透知識點

  教學用具圓柱、圓錐模型

  教法、學法回歸所學,理清脈絡,形成知識體系。

  課時序數(shù)

  教 學 過 程動態(tài)修改欄

  教學環(huán)節(jié)及內(nèi)容師生互動(具體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談話。

  同學們,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今天,老師要檢查你們對本單元的知識掌握情況。

  2、揭示課題:整理和復習

  二、知識梳理

  1、結(jié)合教材第37頁第1題,回顧圓柱、圓錐的特征。

  2、復習圓柱的側(cè)面積和表面積

  3、復習圓柱、圓錐的體積

  4、知識應用。

  1、結(jié)合教材第37頁第1題,回顧圓柱、圓錐的特征。

 ?。?)圓柱的特征。

 ?。?)圓錐的特征。

  2、復習圓柱的側(cè)面積和表面積

  (1)出示圓柱的表面展開圖,先讓學生觀察,然后讓學生回答:圓柱的側(cè)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狀的?

 ?。?)表面積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圓柱的側(cè)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第37頁第2題中求圓柱表面積的部分。

  3、復習圓柱、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V=Sh)

 ?。?)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圓錐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計算圓錐體積的字母公式是V= Sh)(3)做第37頁第2題中關(guān)于圓柱、圓錐體積的部分。

  4、知識應用。

  學生獨立完成第37頁第3、4題。

  三、課堂練習完成練習七的第1、3、6題。

  四、分享收獲本單元結(jié)束了,你有什么收獲?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2

  1.課件出示問題:

  ①圓柱兩底面的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你有什么辦法證明?

  ②用直尺量一量你手中圓柱的高,你發(fā)現(xiàn)什么?

  2.小組觀察討論。學生匯報:圓柱的兩個底面都是圓,大小相等。(板書:面積相等)教師:你是怎樣知道兩個底面相等的?預設:剪出來比較、量直徑計算、畫在紙上倒過來觀察是否重合。(分別請學生演示驗證)用哪種方法驗證最簡單?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學習,明確要求有利于學生有序地開展研究活動,在互相合作、互相補充中培養(yǎng)小組協(xié)作精神。動手操作有利于增強學生直觀感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柱的特征,通過多種方法的展示驗證拓寬學生思維。

  3.圓柱的高。課件顯示:一個圓柱高度變化過程。請同學觀察:圓柱的什么發(fā)生了變化?引導:哪段距離表示圓柱的高?請看屏幕,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叫圓柱的高。(課件出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教師:圓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上顯示并用有顏色的線閃爍。 小結(jié)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教師:你能在你的圓柱上指出這條高嗎?(圓柱中心的高,指不到)面對無數(shù)條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為了方便一般測量側(cè)面上的高)教師:請看這樣畫一條線段是它的高嗎?(三角板斜放)預設: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應該垂直于兩個底面。在我們的生活中,圓柱的高還有其他的說法。(課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深”,一個1元硬幣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厚”,水管也是圓柱形的,它的高還可以叫“長”。

  【設計意圖】把抽象的立體圖形還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幫助學生建立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為以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好鋪墊。

  4.游戲拓展,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zhuǎn)換

 ?。?).出示一個硬紙板做成的長方形(長10cm,寬5 cm),用長尾夾將其10 cm的長固定在小木棒上。教師:這個簡易的玩具跟我們今天所學的圓柱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們可以快速地轉(zhuǎn)動木棒,看看會發(fā)生什么奇跡?學生:轉(zhuǎn)動起來是一個圓柱。教師:是怎樣的一個圓柱?你能用具體數(shù)據(jù)來描述一下嗎?(底面半徑為5 cm,高為10 cm的一個圓柱)

  (2).如果我把這個長方形5cm長的那一邊夾住后再轉(zhuǎn),轉(zhuǎn)出來的圓柱跟剛才的一樣嗎?想象一下: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圓柱?(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出現(xiàn)的圓柱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樣嗎?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什么物體大小差不多?

 ?。?).同一個長方形,為什么轉(zhuǎn)出來的圓柱不同?如果有一個長方形長是150厘米,寬是30厘米,快速旋轉(zhuǎn),會形成一個多大的圓柱?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旋轉(zhuǎn)的角度認識圓柱,即長方形的一條邊快速旋轉(zhuǎn),形成圓柱形狀,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zhuǎn)換。通過想象、用手勢比劃大小、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圓柱辨長方形,層層遞進,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 小結(jié)圓柱特征。教師:現(xiàn)在誰來完整的說說圓柱有什么特征(看板書)?

  (四)練習鞏固(課件出示)

  第1題:指出下列圓柱的底面、側(cè)面和高。(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應名稱。)

  第2題:(讀出下面各圓柱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單位:厘米)

  叫學生回答。

  第3題:判斷。指名學生回答,并說理由。

  第4題:想一想,圍起來能得到什么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征,鞏固所學的知識。

 ?。ㄎ澹┱n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和感想?

  板書設計:

  圓柱的特征

  兩個底面(大小相等)

  一個側(cè)面(曲面)

  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參與系統(tǒng)、全面整理知識的過程,梳理本單元的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

 ?。?)通過本單元知識的復習,比較熟練掌握比例知識,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回憶、討論和交流,結(jié)合練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比例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整理本單元知識,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回家先整理本單元知識,作好交流的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我們已學完了本單元知識,今天來進行“整理與復習”。

  板書課題:整理與復習

  二、梳理單元知識,形成知識網(wǎng)絡

  1.方法回顧

  (1)以前我們是怎樣整理單元知識的?

 ?。?)你們昨天回家是這樣整理的嗎?

  (3)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2.學生匯報交流

 ?。?)抽2位匯報整理結(jié)果。

  (2)根據(jù)學生的整理,大家提出建議并進行修改。

 ?。?)展示教師整理的結(jié)果,說出整理思路(展示)。

  比例比例意義、基本性質(zhì)、解比例

  正比例意義[X=(一定)]

  應用

  反比例意義[X=(一定)]

  應用

  3.教師小結(jié)整理知識的情況

  三、復習本單元知識

  1.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這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

  如果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并指出這個比例的內(nèi)項和外項(生齊練)。

  教師:通過前面兩個題的復習,你能說說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在這里使學生明白比表示兩個數(shù),有兩項;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完成練習十四第3題。

  教師:什么叫做解比例?

  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指名板演,學生練習后講評。

  2.正、反比例關(guān)系的判斷

 ?。?)判斷下面各題中兩種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僬叫蔚倪呴L與周長。

 ?、谛旭傄欢温烦蹋囕喌闹睆脚c車輪轉(zhuǎn)過的`轉(zhuǎn)數(shù)。

  ③=5X,和X。

 ?、躕=24,和X。

 ?。?)說出下列各組中的三種量在什么條件下能組成什么比例關(guān)系。

  ①速度,時間,路程。

 ?、谄嚸看芜\貨噸數(shù),運貨的次數(shù)和運貨的總噸數(shù)。

 ?、廴切蔚牡?、高和面積。

 ?。?)說一說什么叫正比例關(guān)系?什么叫反比例關(guān)系?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梳理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思考步驟。

 ?、傧日页鰞煞N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和一個定量。

 ?、诟鶕?jù)兩種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列出關(guān)系。

 ?、鄹鶕?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判斷比例關(guān)系。

  (4)用比例知識解決下面的問題(練習十四第6題)。

 ?、賹W校舉行方陣團體操表演,排成5列需要90人,排成24列,需要多少人?

 ?、趯W校舉行方陣團體操表演,如果每列16人,要排27列,如果每列18人,要排多少列?

  教師:說一說,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guān)鍵是什么?解題的步驟有哪些?注意什么問題?

  1.設所求問題為X。

  2.判斷題中的兩個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關(guān)系及成什么比例關(guān)系。

  3.列出比例式。

  4.解比例,驗算,寫答語。

  教師: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guān)鍵是正確判斷題中兩種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關(guān)系,所以解題時要認真審題,做出正確判斷。

  四、拓展應用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評議。

  教師:航程和相對應的飛行時間的比值表示什么?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教師:用圖像把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表示出來。

  教師:觀察圖像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認識到:圖像是一條直線。從這個圖像可以直觀看到航程和相對應的飛行時間的變化情況,航程增加,所需飛行時間也隨著增加,航程減少,所需飛行時間也隨著減少。

  教師:觀察圖像,估計飛行20xx千米需要多少時間?

  教師:根據(jù)圖像估一下,7時大約飛行多少千米?

  學生回答,教師可以通過小黑板同步顯示。

  五、教學小結(jié)

  今天我們一起進行了正、反比例這一單元的整理與復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不明白的?

  六、作業(yè)布置

  完成練習十四第2、4、7、8、10、11題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組成比例。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試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基本性質(zhì)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患|西,放在口袋里呢,這東西大家平時都玩過,還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學生猜)

  2、還是讓老師給你點提示吧!

  課件逐句出示:買來方方一小盒,用時卻有幾十張,紅黑兄弟各一半,還有一對“雙胞胎”。

  3、現(xiàn)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課件出示:撲克牌

  (設計說明:通過一則小小的謎語導入新課,與之后的新授的比賽巧妙銜接,以撲克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探究新知

  (一)我們今天這堂課研究的數(shù)學問題就跟撲克牌有關(guān)。你們都知道撲克牌有四種花色,而每一種花色都有13張。(課件出示)A,2,3,4,5,6,7,8,9,10,J,Q,K

  1、同學們你們都學過比例,請同學們用最快的速度從這13個數(shù)字中選擇你所需要的數(shù)字來寫出一個比例。

  2、學生匯報寫出的比例并說明理由。

  3、們都是選擇4個數(shù)字來組成比例。那你們想知道組成比例的4個數(shù)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請同學們自己預習課本43頁最后兩段(師出示課件預習提綱)。(板書:組成比例的四個數(shù),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nèi)項。)

  4、就學生匯報的比例,找出內(nèi)項與外項。

  (設計說明:通過一個寫比例的小活動,一是復習了比例的意義,二是教學了內(nèi)項與外項。)

  (二)在剛才同學們寫比例的過程中,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腦子轉(zhuǎn)得可真快,王老師想跟你們比一比,比誰能更快地按要求寫出比例。怎樣?敢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生:敢)

  1、那我們就開始吧,請同學們先看“冠軍攻略”(比賽規(guī)則)

  課件出示:

  冠軍攻略

  參賽者:王老師,全班同學

  規(guī)則:迅速判斷由電腦隨機抽取出來的4張牌面上的數(shù)學能否組成比例,如果能,請寫下來。(至少寫兩個)(完成的.可先舉手示意)

  2、第一輪:6、8、9、12

  (老師比學生提前寫完,并由學生驗證,得出老師勝)

  第二輪:3、5、4、8

  (老師比學生提前判斷出不能組成比例,并由學生驗證,老師勝)第三輪:4、8、6、3

  (老師比學生提前寫完比例,并由學生驗證,老師勝)

  (設計說明:由撲克牌引出三輪比賽,設計都由老師勝出,學生由此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老師能這么厲害,這么快地寫出8個比例,借此激發(fā)學生探究。)

  3、同學們一定很好奇,老師為什么能這么快地判斷出這4個數(shù)能否組成比例,并能很快地寫出比例,其中有什么奧秘?其實老師是有冠軍秘籍的,而秘密就藏在這些比例中。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所寫的比例的內(nèi)項與外項,小組交流討論,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學生匯報,驗證,課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以及字母公式”

  5、師講解如何很快的判斷4個數(shù)能否組成比例。

  (設計說明: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們多方面驗證,從個別推廣到一般,讓學生學會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問題。)

  看樣子,同學們對新知掌握的不錯,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三)練習運用。

  1、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0  2∶2.5和4∶50

  2、如果把2.4:1.6=60:40,改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你會寫嗎?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有什么關(guān)系?

  指出:2.4與40的乘積等于1.6與60的乘積。

  三、課堂鞏固,練習提升

  1、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判斷哪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1)14:21和6:9   (2)3/4:1/10和15/2:1

  (3)9:12和12:15   (4)1.4:2和7:10

  2、把圖A按比例放大得到圖B,按比例縮小得到圖C。根據(jù)圖中的數(shù)據(jù)組成比例。(課本46頁第3題)

  3、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8:2=24:( )  ( )/15=4/5  1.5:3=( ):3.4  48:( )=3.6:9

  四、實踐活動題

  8:A=B:1.5,那么A和B可能是( )和( )

  如果A是小數(shù),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如果A-B=1,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如果A+B=7,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設計說明:習題的安排旨在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應用,最后一道開放題答案不,意在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和感悟數(shù)學的“變”與“不變”的美妙與統(tǒng)一)

  五、全課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cè)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點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難點圓柱的側(cè)面積和它的展開圖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方法觀察法、分析法、歸納法。

  學情分析

  圓柱是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幾何形體,學生對于圓柱體并不陌生,只是沒有深刻的認識,教學這一部分內(nèi)容,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應用幾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ch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問題:你學過那些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

  今天老師要教同學們認識一個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簡稱圓柱。

  請同學們拿出你準備的圓柱,老師檢查。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圓柱的圖片,請大家欣賞。

  你還見過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體。

  從一年級我們就知道圓柱體,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圓柱體?說說看。

  二、探究新知

  1.從圓柱的圖片中抽象出圓柱的立體圖形。

  教師:如果把它們畫成立體圖形是怎樣的?想看嗎?

  課件演示:從圖片中抽象出圓柱。

  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最多看到幾個面?圓柱我們能看到幾個面?

  2、探究圓柱的基本特征

  (1)思考: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是什么樣的?叫做什么?

  學生觀察后得出結(jié)論。

  教師:小組合作,動手動腦

  圓柱兩底面的大小怎樣?你用什么方法證明?

  畫、剪、比等等方法。

 ?。?)比較胖瘦兩個圓柱,它們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

  讓學生相互討論,思考。得出:因為圓柱的底面半徑不同,所以在高相等的情況下,半徑大的.圓柱就胖些。

 ?。?)思考:用手摸圓柱周圍的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結(jié)論:是一個光滑的曲面。

 ?。?)思考: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什么?在哪里?有幾條?

  學生先用手比劃下圓柱的高,在用彩筆畫出圓柱的高。試試看,你能畫幾條。

  白板演示,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

  3、拓展應用,發(fā)展新知

  在生活中,圓柱的高也有不同的稱呼,你知道嗎?(白板展示)

  硬幣是厚,井是深、鋼管是長。

  三、鞏固提高,

  1、完成P18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檢查。

  2、完成P18的第2題

  分析:分別以長方形的那條邊為軸旋轉(zhuǎn)而成,底面半徑和高分別是多少,引導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的紙來幫助理解

  課題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認識到了什么?請用“1、2、3、無數(shù)”來總結(jié)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你會嗎?說說看。

  作業(yè)能力練習冊第13-14頁內(nèi)容,回家體會理解記憶公式。

  板書設計

  圓柱體的認識

  底面?zhèn)让娓?/p>

  2個1個無數(shù)條

  大小一樣的圓曲面

  教學反思

  圓柱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在實際生活中,圓柱形狀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在教學中,我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chǔ)。教學中,重點理解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而不僅僅是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這一條。還讓學生認識到圓柱的立體圖形只有兩個面。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6

  教學目標

  在動畫動手操作總了解構(gòu)建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數(shù)學素養(yǎng)。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了解構(gòu)建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guān)系,光憑字面很難理解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理解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將靜態(tài)的畫面轉(zhuǎn)為動態(tài)畫面,具有一定的難度。

  難點分析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guān)系,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理解能力,學生較難感受。

  教學方法

  1.通過動手操作,動畫演示了解構(gòu)建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與底面周長和高的關(guān)系。

  2.通過體驗圓柱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探究圓柱各部分的組成和特征

  2.圓柱究竟是怎么樣的呢?(課件出示)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3.認識圓柱的底面、高和側(cè)面

  (一)小組合作:探究圓柱各部分的組成和特征。

  師:那么圓柱究竟是怎么樣的呢?(課件出示)

 ?、佟⒂檬置幻?、滾一滾,圓柱與長方體、正方體有何不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圓柱有幾個面組成?

  ③、小組討論并驗證:兩個底面有什么關(guān)系?

 ?、堋⒘恳涣繄A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什么特點?

  (二)、小組匯報: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內(nèi)交流感知。

  師:哪一組同學來給大家說說看,圓柱有哪些特征?你們是怎么驗證的?

 ?。▽W生匯報,教師即時補充)

  A組:指出圓柱有3個面組成,2個底面和一個側(cè)面,2個底面相等。

  B組:知道圓柱有3個面組成,2個底面和一個側(cè)面

  C組:協(xié)助下指出圓柱的3個面。

  生:我們知道了圓柱有3個面組成,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

  生:上下兩個面是圓形。

  生: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

  師:指一指手中圓柱的底面、側(cè)面。

 ?。ò鍟?個底面,1個側(cè)面)

  圓柱的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

  (三)、觀察、比較圓柱底面的特征。

  A組生:圓柱的兩個底面都是圓,大小相等。

  師:你是怎樣知道兩個底面相等的?

  預設:剪出來比較、量直徑計算、畫在紙上倒過來觀察是否重合。(分別請學生演示驗證)

  師:用哪種方法驗證最簡單?

  A組生:畫在紙上倒過來觀察。

 ?。ㄋ模A柱的高。

  師:圓柱的高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引導:哪段距離表示圓柱的高?

  請看屏幕,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叫圓柱的高。

 ?。ㄕn件出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師:圓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上顯示并用有顏色的線閃爍。

  師:你能在你的圓柱上指出這條高嗎?

  教師講解: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應該垂直于兩個底面。

  (五)、圓柱的側(cè)面

 ?。?)、組織學生摸一摸圓柱形的模型,看一看圓柱側(cè)面在哪里,猜想一下側(cè)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

  組織學生分小組操作:剪開一個圓柱模型的側(cè)面,再展開觀察。

  得出結(jié)果:AB組: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

  (2)動手剪一剪

  沿著罐頭盒的側(cè)面剪開,展開的包裝紙是什么圖形?

 ?。ㄗ⒁饧舻兜陌踩褂茫?/p>

  (六)知識小結(jié)

  圓柱有2個完全相同底面和1個側(cè)面組成。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4.知識拓展

 ?。ㄒ唬?、圓柱的.高還有其他的說法。

 ?。ㄕn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深“,一個1元硬幣是圓柱形的,這個圓柱的高還可以說是“厚“,水管也是圓柱形的,它的高還可以叫”長“。

 ?。ǘ?、師:為什么樹干都是圓柱形的?

 ?。ㄕn件出示小知識)圓柱具有較大的支撐力。樹木的樹冠全靠主干支撐。特別是碩果累累的果樹,上面掛著許多果實,需要強有力的樹干支撐,才能生存。

  圓柱形的樹干沒有棱角,狂風吹打時,不論風卷著塵沙、雜物從哪個方向吹來,受影響的都只是極少部分,不易受到?jīng)_擊的傷害。因此,樹干的形狀是圓柱形的,這是樹木對自然環(huán)境適應的結(jié)果,也是長期進化的結(jié)果,更是為了適應生長的需要。

  四、小結(jié)

  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這一類圖形有幾個共同的特點:比如它們的上、下底面都是完全相等圓,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cè)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ǘ┻^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高的認識。

  三、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長方體模型,圓柱模型。

  學生:每生自帶一個圓柱形物體,草稿紙。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立體圖形?它們各有幾個面?這些面是什么形狀?生回答。(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研究方法)動手操作:畫、剪、比、量。

  2.(課件出示)師:那下面的這些物體你認識嗎?它們是什么形狀?如果把這些物體的形狀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課件演示:從實物圖抽象出圓柱圖形。

  3.小結(jié):上面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柱體。揭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圓柱。(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學生仔細觀察手中的圓柱模型,邊看書邊思考:

 ?、賵A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什么?

  ②用手摸一摸圓柱周圍的面,你發(fā)現(xiàn)什么?

  ③圓柱一共有幾個面?是哪幾個面?

 ?、軋A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什么?在哪里?

  及時練習(課件出示):讓學生根據(jù)圓柱的特點判斷下面的圖形。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初步了解圓柱的特征,為后面突破難點打下基礎(chǔ)。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8

  第1課時

  圓柱的認識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材第17頁圓柱的認識、第18頁例1和第19頁例2。

  內(nèi)容簡析

  圓柱的認識:通過觀察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圓柱。

  例1:通過觀察圓柱,認識圓柱的側(cè)面、底面和高。

  例2:通過觀察圖形,掌握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的側(cè)面、底面和高;認識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理解圓柱側(cè)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guān)系。

  2.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交流,讓學生自主探究,掌握學習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理解圓柱側(cè)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guān)系。

  難點:圓柱側(cè)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guān)系,建立圓柱的空間觀念。

  教法與學法

  1.在教法上,應加強直觀演示和操作,利用多媒體課件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的圖形,幫助學生建立圓柱的表象,再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發(fā)現(xiàn)并總結(jié)出圓柱的特征。

  2.在學法上,學生把觀察和動手操作相結(jié)合,通過摸一摸、量一量、畫一畫等實踐操作活動認識圓柱的特征。本節(jié)課也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加強小組合作與交流。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實物展示法:

  教師拿出一個做好的圓柱模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圓柱;緊接著讓學生觀察這個圓柱的特征,觀察圓柱的組成。(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

  學生1:圓柱由三部分組成:兩個圓和一個曲面。

  學生2:兩個圓的面積相等。

  學生3:……

  教師表揚并鼓勵學生的回答?!酒肺?用觀察實物的方式導入,讓學生看到了真實的物體,使學生對圓柱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用動作摸一摸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p>

  課件展示法:

  1.課件出示“旋轉(zhuǎn)門”的畫面,引導聯(lián)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圓柱的形成)

  我看到了旋轉(zhuǎn)門,想到了它轉(zhuǎn)起來會形成一個圓柱。

  2.課件出示:比薩斜塔、客家圍屋、立柱、蠟燭、水杯等。課件抽出圓柱的幾何模型。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圓柱。(板書課題)【品析:課件展示的效果是使圖形更加形象具體,學生一目了然,對于圖形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準確和深刻,有助于學生對于圓柱的學習和研究。】

  動手操作法:

  讓學生拿出所帶的硬紙板、直尺、剪刀、圓規(guī)等學具,小組合作,教師引導動手制作圓柱的模型。

  小組展示制作成果,教師給予評價?!酒肺?親自動手操作制作圓柱模型不僅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圓柱,而且讓學生有一種喜悅的成就感。同時,對下面觀察總結(jié)圓柱的組成和特征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p>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教學例1

  (1)整體感知圓柱

 ?、僬務剤A柱,大家知道什么是圓柱嗎?請同學說說你理解的圓柱。

  ②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狀的物體。

  引導學生閱讀觀察教材第17頁幾個圓柱物體的圖形,認識圓柱。

  (2)教學例1:

  出示教材第18頁例1:觀察一個圓柱形的物體,看一看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有什么特征。

 ?、僬J識圓柱的面。

  師: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指導看書,再次觀察例1中的圖形,引導歸納。(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cè)面。)

 ?、谡J識圓柱的高

  引導學生觀察例1中的圓柱,根據(jù)圖形上的提示認識圓柱的高,再根據(jù)例1中的高找到自己手中圓柱的高。結(jié)合教材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

  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歸納小結(jié)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總結(jié):圓柱是由3個面圍成的。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圓柱周圍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側(cè)面。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

  【品析:此教學環(huán)節(jié)先運用提問交流的方式引出認識圓柱,再聯(lián)系生活實物模型,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自己所制作的圓柱模型來認識圓柱的組成和特征,使學生記憶更加深刻?!?/p>

  ◎教學例2:圓柱的側(cè)面展開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2)操作探究: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guān)系。

  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cè)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歸納: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fā)現(xiàn):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guān)系。

  (4)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觀察教材第19頁例2。

  總結(jié):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品析:此環(huán)節(jié)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動手實踐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與思考,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活動體驗,讓學生動手操作推導出圓柱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通過這樣的活動體驗,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p>

  三、反饋質(zhì)疑,學有所得

  在認識了圓柱,學習完例1、例2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及時消化吸收,教師提出質(zhì)疑,師生共同系統(tǒng)整理。

  質(zhì)疑一:圓柱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圓柱有什么特征?

  師生共同總結(jié):圓柱是由3個面圍成的。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圓柱周圍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側(cè)面。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

  質(zhì)疑二: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有什么關(guān)系?

  師生共同總結(jié):圓柱側(cè)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四、課末小結(jié),融會貫通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圓柱,學習了圓柱的基本特征和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找兩個學生暢談本課時的收獲,教師對其進行補充完成課堂的小結(jié)。

  師生共同總結(jié):

  1.圓柱的組成及特點:圓柱是由3個面組成的。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圓柱周圍的面(上、下面除外)叫作側(cè)面;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圓柱的底面都是圓,并且大小一樣。圓柱的側(cè)面是一個曲面。

  2. 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圓柱的側(cè)面沿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銜接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給大家留一個思考的話題:

  什么叫作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哪幾個面?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回味課堂,發(fā)現(xiàn)亮點之處:兩次質(zhì)疑的討論使學生的學習進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過程,這次內(nèi)化把圓柱的基本特征和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的有關(guān)知識真正掌握了。

  反思過程,有待改進之處:在教學中,應多給予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和思考的同時,教師應進行相應的提問,這樣學生學習的印象才能更深刻,學習的知識才會更扎實。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9

  課前準備:

  板書:學習目標:

  1.認識圓柱,掌握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及特點,建立圓柱的幾何模型。

  2.在經(jīng)歷操作、觀察、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3.發(fā)展空間觀念,掌握圓柱的特征。

  板書預習導航:

  1.生活中的圓柱。

  2.圓柱哪些部分組成,特點是什么?

  達標卡(練習冊)

  教具準備:課件、圓柱體、學生的學具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2.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上課:組內(nèi)宣言

  二、導入新課:(3分鐘)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jīng)學習立體圖形,非常好,(出示幻燈片一)大家看看這些物體的形狀,你認識嗎?誰來說?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立體圖形--圓柱。(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2.請同學們齊讀學習目標。

  三、探究活動。

  1.師:請同學們按預習導航的要求小組內(nèi)交流自學情況。(7分鐘)

  2.下面小組匯報環(huán)節(jié),請做好交流的準備,要利用手中的學具邊指邊說。

 ?。?)生活中的圓柱有哪些?

 ?。?)圓柱由哪些部分組成的,特點是什么?

  生說師板書:底面2個大小一樣都是圓形

  側(cè)面1個是曲面展開是長方形高

 ?。ǔ鍪净脽羝┭菔净脽羝瑥娬{(diào)教學重點

  師:除了這些,你還學會了什么?

 ?。ǔ鍪净脽羝┭菔鹃L方形轉(zhuǎn)動會形成一個圓柱。

  四、達標訓練

  1.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在圓柱下打“√”。

  2.在上圖中標出圓珠筆各部分的名稱。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它是兩個()的圓。

 ?。?)圓柱的高是指兩個()之間的距離,圓柱有()高。

 ?。?)圓柱共有()個面,它的.側(cè)面是()。

 ?。?)如果把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得到一個邊長為6厘米的正方形,那么圓柱的高是()厘米。

  3.如圖:

  以長方形的長為軸旋轉(zhuǎn)一周得到一個圓柱,則圓柱的高是(),底面周長是()底面直徑是()。

  五、全課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0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7頁及第18~1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特征。

  2.知道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3.理解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guān)系。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體驗從實物中抽象出圖形的學習方法。

  2.經(jīng)歷圓柱側(cè)面展開的操作過程,體驗比較、發(fā)現(xiàn)、歸納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從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抽象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圓柱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稱。

  突破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圓柱形的實物,認識圓柱的各部分。

  難點認識圓柱側(cè)面展開圖,理解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guān)系。

  突破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方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結(jié)合實物,質(zhì)疑引導。

  學法觀察比較,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粉筆盒、圓柱的教具模型、長方形硬紙、木棒。

  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粉筆盒,提問:這是什么圖形?

 ?。ㄩL方體)

  是的,我們以前學習過長方體和正方體,并且知道它們都是由平面圍成的立體圖形。今天,我們再來研究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板書:圓柱的認識)

  探究新知

  1.觀察實物,認識圓柱。

  教師用課件出示茶葉罐、藥瓶、紙筒等物體,引導學生觀察。

  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小組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的立體圖形,并給出圖形的名稱。

  你還見過哪些圓柱形的物體?

 ?。ㄕn件出示教材第17頁的主題圖)

  2.教學教材第18頁例1。

 ?。?)如果把剛才看到的這些圓柱形物體的形狀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

  引導學生對照圓柱模型和圖形認真觀察,并適時講解: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底面;周圍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側(cè)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高。(板書)

  圓柱的底面是什么形狀?兩個底面有什么關(guān)系?組織學生拿出圓柱形實物觀察。

 ?。▓A柱的底面都是圓,并且大小一樣)

  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圓柱周圍的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A柱的側(cè)面是曲面)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

  請同學們把長方形的硬紙貼在木棒上,和我一起快速轉(zhuǎn)動木棒,看一看轉(zhuǎn)出來的是什么形狀。

  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后,匯報結(jié)果:轉(zhuǎn)動起來像一個圓柱。

  (3)鞏固應用,完成教材第18頁“做一做”。

  組織學生先獨立做一做,再在小組中相互說一說。教師最后集中講解。

  3.教學教材第19頁例2。

 ?。?)組織學生摸一摸圓柱模型,看一看圓柱側(cè)面在哪里,猜想一下側(cè)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

  組織學生分小組操作:剪開一個圓柱模型的側(cè)面,再展開觀察。

  (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圓柱側(cè)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的底面和高有什么關(guān)系?

  讓學生經(jīng)過分析、比較,概括得出:圓柱側(cè)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板書)

 ?。?)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情況下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是正方形?

  (圓柱的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是正方形)

  鞏固練習

  1.教材第19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指名回答并進行點評與講解。

  2.教材第19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讀題,教師提問:該長方形的長展開前是什么?(圓柱的底面周長)

  追問:那寬呢?(圓柱的高)

  組織學生完成計算得出答案,集體訂正。

  3.教材第20頁練習三第1題。

  教師指名回答,點評并總結(jié):圓柱的上、下兩個底面是兩個相等的圓。

  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這一類圖形有幾個共同的特點:比如它們的上、下底面都是圓,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并且圓柱側(cè)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板書設計

  圓柱的認識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底面;

  周圍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側(cè)面;

  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高。

  圓柱側(cè)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0篇(小學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數(shù)學數(shù)字寶寶教案9篇(中班數(shù)學活動數(shù)字寶寶教案)

七年級數(shù)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5篇 教學工作計劃初中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8篇 北師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四年級數(shù)學《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教案9篇(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小數(shù)加減法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時間教案9篇 2年級數(shù)學認識時間教案

關(guān)于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7篇 小學語文三年級的教案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精彩8篇)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9篇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師工作總結(jié)11篇 六年級數(shù)學培優(yōu)輔差工作總結(jié)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師教學工作總結(jié)3篇(三年級數(shù)學教師教學工作總結(jié)個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三级在线看| av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快鸭|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艾草|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一区三区| 色婷婷av一区二区| 91麻豆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欧美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你懂的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666|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到高清视频免费精品| 婷婷六月综合亚洲|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毛片| 欧美性猛片xxxx免费看久爱|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男人的天堂| 视频一区在线视频|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h|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日本电影欧美片| 五月天网站亚洲|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看片| 欧美日韩国产精选| 亚洲午夜影视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97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自产线路二| 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成人黄色影院| 精品对白一区国产伦|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 高清av一区二区|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91精品| 欧美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不卡毛片| 2023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高清|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国产精品| 色一情一伦一子一伦一区|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色老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忘忧草| 欧美精品丝袜中出| 亚洲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一区二区|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综合网| 蜜臀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在线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李琼| 欧洲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私人影院tom| 黑人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久久亚洲二区三区| 欧美乱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91洋老外米糕|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99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三级电影全部在线观看高清| 麻豆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日韩美女久久久|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 日韩午夜精品视频|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 91丨porny丨最新| 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华液| 国产精品国模大尺度视频| 亚洲成人自拍偷拍| 中文字幕欧美激情一区| 欧美高清hd18日本|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 96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精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美女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综合| 久久机这里只有精品| 粉嫩13p一区二区三区| 成熟亚洲日本毛茸茸凸凹| 亚洲欧美乱综合| 亚洲免费毛片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久久亚洲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一| 国产精品九色蝌蚪自拍| 日韩欧美123| 欧美一级黄色片| bt欧美亚洲午夜电影天堂| 成人免费看的视频| 欧美体内she精高潮| 精品免费99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一区二区完整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小蝌蚪| 99久久婷婷国产|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1024成人网色www| 亚洲国产cao|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天堂影院| 91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网站| 99ri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 二区 三区|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 色琪琪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区| 久久色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98|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 青青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色综合一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aa| 亚洲国产成人av好男人在线观看| 欧美专区亚洲专区| 久久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户外露出|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国产一区高清在线| 91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一级|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精品乱码亚洲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jizzjizz一区二区|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在线小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视|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1024成人网| 亚洲成人黄色小说|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综合|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站| 国产99久久精品|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的特点|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aa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日本高清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果冻传媒|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www.久久精品| 一本大道久久精品懂色aⅴ|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亚洲女人|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一卡二卡| 久久久精品日韩欧美| 日本欧美在线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婷婷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亚洲欧美区自拍先锋|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50路|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 99久久免费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国内外成人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xingq一区二区| 日韩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