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9篇(大班數(shù)學教學教案),供大家閱讀。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1
活動目標:
1、通過下棋活動,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幼兒理解并能用語言描述下棋規(guī)則,能夠按照規(guī)則要求下棋。
3、幼兒喜歡棋類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
活動重點:
通過下棋活動,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活動難點:
讓幼兒理解并能用語言描述下棋規(guī)則,能夠按照規(guī)則要求下棋。
活動準備:
1、演示板一套。
2、思維學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教師插放律動音樂,幼兒有序取思維學具入座。
一、情景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正方形,讓幼兒說出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引入本課主題:今天我們用思維學具來學習一種棋類游戲,名字叫"方線棋"。
二、操作探索。
游戲一:背棋類兒歌,了解棋規(guī)。
1、教師帶領幼兒朗讀棋規(guī)兒歌《課堂用書》p232、教師講解下棋規(guī)則。
?。?)棋盤:是一個四線四路組成的正方形;(教師展示穿好的棋盤)
(2)棋子:每人有6枚棋子。
?。?)下棋分為兩個過程:布放棋子階段和走子的階段,即先布子,棋子全部放完后走子。布子階段,雙方輪流在空位上一次布放一枚棋子;走子階段,一次沿線走動一枚棋子,走到相鄰的空棋位上。
?。?)有效棋形,主要有兩類:四枚棋子形成直線或者四枚棋子形成正方形;(教師展示各種方線棋的.有效棋形和各種線形的有效棋盤,具體見《課堂用書》p23(5)誰最先成有效棋形或者把對方逼得沒有辦法走子,誰就獲勝。
游戲二:穿棋盤。
并認識線路棋位坐標教師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思維板上快速傳出方線棋的棋盤,并讓幼兒快速說出棋位路線坐標。
讓幼兒熟悉線路棋位坐標,并能夠根據(jù)線路棋位坐標來描述棋子運行路線。一枚棋子從一個棋位(如一路2)走到另一個棋位(如二路2),可以"一路 2到二路2"。
游戲三:下棋。
教師先請兩名幼兒到前面來表演下棋,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方線棋的下棋規(guī)則,然后進行集體的對局,教師請每組幼兒對弈,贏者得到一分,最后看誰得到的分數(shù)最多。教師在此過程中讓幼兒注意記錄。
三、遷移運用。
1、幼兒玩棋熟練后,讓幼兒在下棋過程中口述說棋。
2、教師組織幼兒有序送思維學具。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給家長講述下棋規(guī)則,與家長一起玩棋。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2
活動目標
1、學習在表格中勾畫圖形特征及按勾畫好的特征擺放圖形。
2、引導幼兒觀察兩圖的相同與相異處,體會放大的意義。
重點學習在表格中勾畫圖形特征及按勾畫好的特征擺放圖形。
難點學習在表格中勾畫圖形特征及按勾畫好的特征擺放圖形。
活動準備
放大鏡,我的.數(shù)學操作材料,方格紙,加減法操作材料,附加題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請幼兒拿放大鏡看看文字和圖案。
--說說通過放大鏡看時,圖案和文字產生了什么不同的變化。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我的數(shù)學材料。
--拿放大鏡看看左邊的圖形,看起來如何。
第三、四組:加減法材料。
第五、六組:附加題材料。
3、活動評價。
幼兒兩人一組,各自在方格紙中畫自己喜歡的圖案,畫好后進行交換,并說說哪一種比較好。
請幼兒口述作業(yè)單,師生共同評價。
鼓勵幼兒多參與操作活動,提高幼兒操作的能力。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3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形狀和顏色結合,進行計數(shù),并能正確填寫在格子里。
2、運用數(shù)字或符號準確記錄計數(shù)結果,試用表格進行統(tǒng)計活動。
活動準備:
1、黃瓜 茄子 辣椒 胡蘿卜。
2、二維表格。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產生統(tǒng)計興趣。
1、觀察左邊的圖,講述蔬菜名稱。
小民的媽媽買菜回來了,你們看看都買了什么菜?(引導幼兒自由講述菜名,然后個別提問,最后集體逐個點認。)
2、點數(shù)各蔬菜的數(shù)量,進行計數(shù)練習。
小民媽媽買了幾根黃瓜,幾個茄子,幾個辣椒,幾個胡蘿卜呢?(讓幼兒自由數(shù)一數(shù)。)誰能說說每種蔬菜有多少?(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四種蔬菜的數(shù)量。)有什么辦法讓我一下就知道各買了多少蔬菜?
二、觀看表格,學習統(tǒng)計方法。
1、觀察右邊圖表,學看二維表格。
你們看書中右邊有一個表格,表格上有什么?你知道表格有什么用?蔬菜、顏色標記和空格都表示什么?這一橫排的格子都表示什么?(教師手指黃瓜,順著其同排的格子慢慢地滑過去。)第二排表示什么?(茄子),表格上面有綠、紅、紫、橘黃色的標記,綠色表示第一列格子的蔬菜全是綠色的,紅色表示的第二列的蔬菜全是紅色的。
2、分析表格,學習填表。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蔬菜、顏色標記和空格表示的意思,每個格子都表示一種蔬菜,想一想格子里的茄子是什么顏色的'?(紫色)讓幼兒說說黃瓜、辣椒、胡蘿卜是什么顏色的,應該填在哪個格里。
三、操作幼兒用書,運用表格,進行統(tǒng)計。
1、了解填寫表格的具體方法。
小朋友,你們再數(shù)數(shù),媽媽各種蔬菜究竟買了多少,然后根據(jù)蔬菜的顏色在對應的格子里填上數(shù)字進行記錄,這樣你們數(shù)再多的蔬菜都不會忘記了。
2、自由數(shù)數(shù),填寫結果。
3、交流結果,互相檢查。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4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對等分的興趣。
2、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學習感知二等分。
3、發(fā)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若干、各種實物圖片若干、夾子若干、拱形兩個、記錄卡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參觀商店導入,引起興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導入語:“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參觀商店,好嗎?”
2、幼兒自由參觀。
3、小結:“你看見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喜歡的折成相同大小的兩份。
6、小結: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兒操作探索,進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圖形分成相等的兩份,并完成記錄卡。
(2)操作時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三、小結與評價。
四、游戲:“找朋友”,鞏固二等分的學習。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5
目標: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的差別。
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筆。
2.每位幼兒右手貼一標記。
3.紙蝴蝶人手一只。
過程:
一、 發(fā)現(xiàn)自身的的左右。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眼、耳、鼻孔、腿、腳等)
2.游戲:看誰做得對。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摸右耳”、“舉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頭”,右手叉腰”等。
3.游戲:蝴蝶飛飛。幼兒人手一只蝴蝶,當教師說“蝴蝶停在左肩上(或其它部位)”,幼兒就把蝴蝶放在左肩上,。教師檢查,幼兒全放對了,游戲繼續(xù)進行;如果幼兒把蝴蝶放錯了,請個別幼兒來幫助糾正。
4.請幼兒說說自己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二、嘗試以客體為中心判別左右。
1.請一組5—6個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又是誰。
2.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這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活動后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三、操作活動。
1.請幼兒翻開幼兒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課后反思:
在上本課之前我先給幼兒在右手上系上一個彩色的蝴蝶結,然后引導幼兒來進行區(qū)分左右。左右對于幼兒來說要準確區(qū)分有一定難度,活動中半數(shù)幼兒能夠區(qū)分的很清楚,但還有許多小朋友讓他反復按口令來區(qū)分還是容易分錯。針對這一情況可請家長在家里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摸底檢查和教孩子區(qū)分左右。平時還可利用玩游戲形式幫助孩子區(qū)分左右,加深記憶。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6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作肯定和否定分類。
2、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分析及綜合能力,促進幼兒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幼兒相互間的合作意識,體驗操作活動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4種形狀(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3種顏色(紅色、藍色、黃色)不同大小的圖片每兩個幼兒共12張,紅藍兩色籃子若干,記錄卡、彩色筆。
2、相關教具、黑板。
3、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教師:今天還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出示手偶)以為小朋友變禮物的形式導出課題,思考:怎樣才能把禮物成兩類呢?
二、了解肯定和否定的`分類方法,教師和個別幼兒操作
1、教師示范找出物體的某一特征并按其作肯定和否定的分類,分好后引導幼兒思考:怎樣在記錄上把剛才用的方法記下來呢?
2、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想一想用剛才學的方法為圖片分家,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反饋信息示范操作一遍,提問:請小朋友想一想,這一次我們又可以怎樣來記錄剛才的方法記呢。
3、思考:你有與老師不一樣的方法嗎?請幼兒個別回答并一名請幼兒用大教具操作,并做好記錄。
三、幼兒操作,鞏固對肯定和否定分類方法的了解
1、引導幼兒思考:你還有哪些不一樣的方法呢?幼兒個別回答。
2、幼兒分組操作:兩個幼兒一組,提醒幼兒相互商量、分工合作,每一次分好后及時做好記錄。
3、介紹自己的分法:請幼兒兩人一組,帶上自己的記錄卡,向周圍的老師介紹自己的分法。
四、游戲:小小魔法師
玩法:每個幼兒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圖片扮演圖片寶寶,在和魔法師做游戲,聽魔法師的指令做出正確的反應。如:魔法師說“我是小小魔法師,是黃色的圖片變小兔,不是黃色的圖片變大樹”。小小魔法師由大魔法師(老師)指定。反復游戲幾遍。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7
活動目標:
1、在逛超市活動中學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逛書店”的游戲活動,理解“付錢”和“找錢”的關系。
3.能將自己的活動過程清楚正確地填寫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處。
4.能相互協(xié)作,做文明顧客。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書,上面標有價格。
2、若干二元幣、一元幣。
活動過程:
一、引入: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的“寶貝書店”已經開張了,里面有許多好看的書,你們想去買嗎?(想)那你們知道買書需要什么嗎?(錢)
1、介紹銀行
師:我們應該到哪取錢?(銀行)在銀行設置有兩個窗口,一個是一元錢的窗口,一個是兩元錢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師:小朋友去買書時,想一想我們怎樣去買?(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媽媽、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買書。)
要求:不管幾個人合作去買書,最多只能取6元錢。
3、理財單
教師示范講解表單。
二、逛超
在孩子們相互協(xié)商找到合作伙伴并在表單上填上要取的錢數(shù)后就可以陸續(xù)進入書店選購書刊了。
1、教師在書店內觀察幼兒怎樣選書。
2、在收銀臺觀察幼兒交錢和找錢的過程。
3、選好書交錢回“家”后,要在表單上記錄今天你都買了幾元錢的書,還剩了幾元?
三、幼兒對照表單講述取錢、用錢的過程。
教師小結附:表單
取錢數(shù)
買書花了多少?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2.初步獲得編加法應用題的感性經驗。
活動準備
1.教具:1個小熊玩具和1個小老虎玩具,玩具蘋果4個。
2.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內分別裝有5以內的玩具,如有的裝公共汽車3輛、有的裝小轎車4輛、有的裝小兔2只、有的裝水果5個等。
3.分組活動材料:
桌上擺放5輛車,有公共汽車和小轎車、有紅色的和黑色的車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邊操作實物邊描述。
1.教師:我先買了1個小熊玩具,又買了1個小老虎玩具,我一共買了2個玩具。
聽清楚老師怎么說的了嗎?
請小朋友照著老師說的也來說一說。
2.教師出示4個蘋果,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描述。
二、幼兒根據(jù)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學習描述。
1.幼兒兩人一組,根據(jù)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師傾聽幼兒編題情況。
2.師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說?
三、教師在幼兒描述的基礎上,仿編加法應用題。
1.教師:如果把“一共有3輛汽車”變成一個問題問大家,應該怎么問?(一共有幾輛汽車?)
2.提出要求:請小朋友根據(jù)框子里的玩具情況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吧。
3.幼兒兩人一組,根據(jù)筐子里的玩具情況仿編應用題。
4.師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編應用題的?
5.幼兒分組活動,根據(jù)情景自由編加法應用題。
介紹各組材料:
?。?)桌上擺放5輛車,有公共汽車和小轎車、有紅色的和黑色的車。
?。?)桌上擺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桌上擺放3個玩具碗,大小、顏色不同;第四組:桌上擺放4個蘋果,大小、顏色不同。
玩法:兩人一組,根據(jù)桌上擺放的玩具編加法應用題。一個編,一個聽,然后交換角色,
繼續(xù)觀察玩上的不同點,編另外一道 加法應用題。
?。?)幼兒分組自由編加法應用題,。
教師傾聽幼兒編題情況,特別是最后的問句。
5.師幼分享交流:你選用什么玩具?怎么編題的?
活動延伸
在數(shù)學區(qū)投放玩具,引導幼兒根據(jù)玩具特征仿編加法應用題。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9
活動目標:
1、參與超市購買游戲,通過解決購買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掌握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喜歡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課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場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擺放各種文具,貼上1-10元的'價格標簽。(標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錢幣若干:1元、5元、10元.(課件“打印材料”中)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
1、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請幼兒欣賞。
提問:畫面中有什么?這些文具都是用來做什么的?
2、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在上小學之前,我們要為自己準備一些文具。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文具小超市購買兩件自己喜歡的文具!
二、游戲:挑選文具,運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錢”.
1、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2、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3.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shù)相加,所得的總數(shù)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4、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5、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6.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shù)相加,所得的總數(shù)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三、第一次實物購買游戲,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法。
1、介紹課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導幼兒學會看價格牌(1-10元)。
?。▋r格標簽在課前粘貼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2、介紹玩法:請每個幼兒進入超市,自由選購兩件文具。
3、幼兒自主購買。
4、計算所需錢幣。
①每位小朋友都購買了自己喜歡的兩件文具,你們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錢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了多少錢。收銀處結賬??稍O立兩個收銀處,由兩位老師當“營業(yè)員”,給幼兒找錢。
2、幼兒自主購買。
3、計算剩下的錢
?、倌銈兌挤浅m樌刭I回來文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多少錢”。
請幼兒自由講述購買和找錢的過程,看看手里還省下多少錢。
?、谡埫總€幼兒說說是怎樣運用減法計算自己“還剩多少錢”。
活動延伸:
1、將“文具超市”設置在班級區(qū)域,請幼兒在自發(fā)游戲中繼續(xù)游戲。
2、提供課件【加加減減】,請幼兒用手中的數(shù)字卡進行9和10的加減法。
3、請幼兒與父母同去超市購買商品,可請家長規(guī)定購買金額,請幼兒自行挑選商品。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9篇(大班數(shù)學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 大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加減法4篇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加減法
★ 大班數(shù)學教案模板4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大全
★ 有關大班數(shù)學教案3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質
★ 熱門大班數(shù)學教案3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大全
★ 實用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模板5篇(大班數(shù)學教案大全)
★ 關于大班數(shù)學教案4篇(大班數(shù)學教案大全)
★ 實用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6篇(大班數(shù)學教案大全)
★ 精品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4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