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本文是網(wǎng)友“afbi05”整理的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以供參閱。

今天是小年,大家大學生假期服務信都分團第十一小組對兩合村留守兒童過年的狀況表明密切關注。依據(jù)村主任柳唐哲的介紹,兩合村有六七戶留守兒童,約有十二個孩子。這些孩子一般與爺爺奶奶或叔叔阿姨共同生活,父母大都在外地務工。因為散居在家里,家境也比較貧苦,他們幾乎沒有機遇接納正規(guī)的幼兒教育。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在習慣養(yǎng)成和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期,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在咱們走訪的孩子中,大多數(shù)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父母在外打工的初衷是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但由于雙親一方或雙親均不在身邊,造成家庭對孩子的監(jiān)管不足,關心與教育缺失,從而給留守兒童的情緒和心理帶來了諸多難題。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有些甚至半年、一年,或更長時間都不能與孩子通話、寄信或碰面,以此維持真情、溝通思想、聆聽苦惱、激勵上進,沒法給予孩子充足的關愛。此外,很多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不高,教育理念會相對缺乏,許多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與教師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孩子都非常懂事。在大家的走訪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劉佳欣姐弟。雖然他們有些羞澀,但非常有禮貌。盡管父母沒在家,他們依然能把家打理得一塵不染,并始終保持學習,滿墻的獎狀顯現(xiàn)出他們的努力。在和他們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他們能夠理解父母的不易。在閱覽他們的工作時,看到一個有趣的作文題目“等候明年春暖花開”,寫的是關于他們父母的,雖然文字簡易,卻令我們深受感動。
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