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網友“mzuz7”收集的《所見》改寫作文,供大家參閱。

在一個酷熱的夏天,很多人拿著芭蕉扇聚在一起聊天嬉鬧,狗狗們在樹蔭下吐著舌頭喘氣,小知了們在樹上不斷地叫著:“熱得要命,熱得要命”。
有一個牧童騎上黃牛走在相鄰的小島上,嘴中唱著動聽的歌聲,歌聲在樹林中縈繞。他走到一棵柳樹旁,看到一只知了正靜靜地棲居在樹上,心里想著:如果能捉到他就好啦。
他忽然停下歌聲,下牛,把黃牛的繩子套在了樹枝上,躡手躡腳地靠近垂柳,忽然向知了抓走,牧童覺得自己成功了,進行手心一看,結果連根翎毛也沒有。原先知了在那瞬間飛走,但幸運的是,知了只是換了個棲息的地方,停在了周邊另一棵樹上。牧童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把雙手并攏,小心地向那棵樹走去,確定好位置后,迅速向樹枝一抓,然后馬上蓋上手掌,就這樣,知了被輕松捕獲了。就在此時,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不能損害生靈。因此,牧童把知了放,看著它飛走的背影,露出微笑。
名師點評: 《所見》是清代袁枚的一首生動有趣的小詩,關鍵描寫了“牧童騎在黃牛身上,嘹亮的歌聲在林間縈繞。突然想要捕獲樹枝鳴叫的知了,便停下歌聲,靜靜地站在樹下。”詩人給讀者留下伏筆:這個牧童是否有捉到蟬呢?
作者正是從這個伏筆考慮,發(fā)揮想象,改寫了這首小詩。可以說作者還是很有創(chuàng)造力的,牧童第一次沒有捉到,汲取教訓后,第二次終于成功了,但他又不忍心損害生靈,將蟬放。劇情變化無常,激發(fā)了閱讀者興趣。
文題應改成“改變《所見》”,“拿著芭蕉扇”更符合情境,此外“還好”更貼切。繼續(xù)加油哦!
《所見》改寫作文相關文章:
★ 秋思改寫作文
★ 雨霖鈴改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