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國學經(jīng)典征文11篇,以供參閱。
國學經(jīng)典征文1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能聽見家長在我旁邊讀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也可以咿咿呀呀的念著。上了學,真正接觸國學,終于明白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義。國學伴我成長,它教會了我許許多多。
記得上小學時,我每天虛度光陰,不認真學習。老師勸,同學勸,父母勸,不管用。我也明白,要認真學習。可是我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專心的去完成一件事。那段時光非常難熬,正當我準備自暴自棄時,無意間瞟到了一本書上。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堅強的意志,永不停息的奮斗精神!這句話如一杯熱茶一樣,流進了我的身體。我接著往下看,“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坝兄静辉谀旮撸瑹o志空活百歲”志向不論年齡,可必須要有。一句句話似乎就是給我聽的!瞬間,我的自信來了,不再像以前一樣了。于是,課堂上多了一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圖書館里多了一個求學的身影,辦公室里出現(xiàn)了一個刨根問底的`孩子。如今,我又拿起這本書,一遍又一遍的撫摸它的名字——國學經(jīng)典,它讓我從消極里走了出來。
還有一次,我與我的好朋友鬧矛盾了。原因是這樣的:下課時,我拿著一個精美的布娃娃給她看,這娃娃可美了,粽色扎著麻花辮的頭發(fā),還別著一個蝴蝶結(jié),大大的眼睛,櫻桃似的小嘴,身上的裙子美侖美奐,我對它愛不釋手。她瞧了一眼,一把抓過布娃娃,說:“天哪!好漂亮!”我很高興,但看她把娃娃翻來翻去,我就有點不滿,一邊把娃娃抱過來一邊說:“快還給我!”結(jié)果她不肯松手一用力,娃娃就掉到了一旁的污水里。我一愣,立馬跑去一看,娃娃臟兮兮的,臉全黑了,頭發(fā)也變了色,變得亂七八糟,裙子也是一大片污漬。我把娃娃撿起來,水不斷地從它身上流下。我非常難過,對她吼著:“都怪你!”便跑走了,她站在那,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丶业穆飞?,我的雙腿像灌了鉛似的走得很沉重。一想起我的娃娃,心里像刺了一根針一樣痛。回到家,又看到了桌上的那本《國學經(jīng)典》,心里不知為什么踏實了許多,也沒有剛才那么難受了。又重新翻開,它還是和以往那樣,充滿正能量,包含著許多大道理。我看來看去,一句這樣的話吸引了我“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意思是君子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小從從別人身上找錯誤。我思索了半天,突然想明白了。我從自已身上找錯誤,嗯……如果我不那么小氣,也許今天的事無法發(fā)生;如果我事先與她說清楚,娃娃也許不會掉進污水里……這么一想,她似乎沒做錯什么。第二天,我跟她道了歉,她也向我認錯說自己不該那么魯莽。后來,我們一如既往的友好。國學經(jīng)典讓我重獲了一份友誼。
現(xiàn)在,《國學經(jīng)典》已成了我生活的導航,是它告訴我怎樣是錯的,怎樣是對的!是它不斷使我進步,不斷讓我努力!國學經(jīng)典,伴我成長!
國學經(jīng)典征文2
“戲文里都說啦,齊天大圣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一個筋斗云啊就是十萬八千里!他還有根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每每看到這段臺詞,我心中那身披火紅戰(zhàn)袍的英雄便又浮水而出。
彼年,他只是一只石頭縫里蹦出來的野猴,無依無靠??芍粠纵d,他就化身威風凜凜的猴王,保花果山安寧,護眾候周全。閻王廟里,他手執(zhí)判官筆蘸飽濃墨,劃去自己的大名,他本可一走了之,從此長生不老,逍遙快活。可我的大圣,他沒有。他接過生死簿,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他逆天而行,強銷死籍,讓自己的猴兒們也享盡繁華。王母的蟠桃宴,他盜來奇珍異果,即便是醉了,也想帶回花果山與眾猴一并分享。這便是時刻為自己所在乎的人著想的美猴王。
幾百年后,西行的玄奘途經(jīng)五指山,順應(yīng)天意,解他禁錮。那大圣在山下信誓旦旦道:“我愿保你取經(jīng),與你做個徒弟?!彼墙^對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他齊天大圣是誰?是瀟灑不羈,隨心所欲的猴王啊!是令三界都為之震撼的戰(zhàn)士??!他甘心保一個普通僧人,只為那人出家人慈悲為懷的善意之舉,這是一個有恩必報的王??!
自那時起,他就一路護送玄奘,斬妖除魔,懲惡揚善,途中不管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助那僧人安好。三打白骨精,他耗盡心血只換來他所護之人一紙貶書,那會是怎樣一種心碎,可他只能一人承擔。他欲給他那師傅最后一拜,可玄奘竟不愿再看他一眼,只怕緊箍咒帶來的疼痛也沒有那時更讓人心痛啊……他獨身一人凄凄慘慘,聽那東海大潮洶涌又想起了他,竟止不住腮邊墜淚,停云住步,良久方去。多少人說他堅強,五馬分尸他一聲不吭,天雷打擊他也無動于衷,可這時本該肆意享受自由的大圣,竟哭得像個淚人啊……
人人謂他忠勇,謂他神話,可有誰會想到他細膩也柔情,我的大圣他也需要有人來疼愛啊。
若能遇見如此的你,換我來守護你好嗎?
國學經(jīng)典征文3
國學博大精深,如何讓它實實在在的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不能僅僅停留在背誦上,上好國學課,講好古詩,讓國學扎根課堂。
《早發(fā)白帝城》是京版實驗教材第6冊第25課古詩二首中的一首,作者李白。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描寫了從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景色,表達了詩人喜悅歡快的心情。怎樣能讓學生借助工具書輕松簡單地理解詩意,通過查閱資料、整理資料體會詩的意境,而又不破壞古詩原有的美感和整體性,既注重學習方法,又能夠?qū)W會語文基礎(chǔ)知識,上一節(jié)扎實的課,是我這節(jié)課所追求的目標。
一、課前做好功課。
為了實現(xiàn)我的想法,從課前準備我就開始動腦筋,受到國外教師做法的啟發(fā),我也嘗試讓學生去收集整理資料,從前我也讓孩子收集資料,但僅僅是查閱,然后打在投影片上,請同學念念,但是這樣的效果感覺不是很有效,學生大多是一見而過,在國外很多時候?qū)W生的作業(yè)就是查資料,因為要寫出一篇像樣的小論文小報告就要自己查閱分析資料,從中篩選有效信息,這個過程才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從中學生既可以獲得知識,還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于是我提前四天請同學回家查閱資料,受條件所限,要求有網(wǎng)絡(luò)的同學上網(wǎng)查閱,但不要打印稿,要自己動手抄,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會抄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提取你認為有效的信息,而沒有網(wǎng)絡(luò)的同學借助課外書去查,很多同學家里都有關(guān)于古詩的書籍,多多少少都會獲取些有效信息。還做不到的同學可以請教家長,家長多數(shù)是80后,相信有能力為孩子提供有用信息。查閱的資料最好是有關(guān)于詩的背景資料,當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如:詩意。要求:匯報時不能念資料,只能用自己的話去說。第5天在班里進行反饋時,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初次嘗試讓學生收集整理信息并提取信息,有些同學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孫宇同學用自己的話完整的敘述了李白遭貶的過程,并且說出李白不畏權(quán)貴的個性,只是李白被貶原因有些不正確,我為其更正,為了查背景,他的媽媽和哥哥還進行了一番爭論,根據(jù)他的理解他還畫了一幅畫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張夢玉查到這首詩還叫《下江陵》并提問為什么是下江陵而不是去江陵,解決了原本我設(shè)計課上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同學都認真的進行了背景資料的查閱,節(jié)省了課上時間,直接進入體會階段。今后遇到合適的課文還可以嘗試這樣的搜集資料。
二、入境嘗試。
學古詩前,怎樣讓學生入情入境,是背誦古詩,還是背誦李白的曾經(jīng)學過的古詩,經(jīng)過思考我覺得都不是太滿意,我想嘗試課前談話式的方法,找到既能夠表現(xiàn)李白風格又與山水長江有關(guān)的詩歌,引導學生讀,自然地走進文本,與時代對話,與作者對話,受到熏陶,省去上課時的禮儀,不破壞學生學古詩的情緒。
三、重視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訓練。
不管是古詩還是現(xiàn)代文的教學,都應(yīng)該重視字、詞、句的學習和積累,讓學生感知到語文的學科特點。這首詩生字不多,學生基本都認識,所以除了“啼”和“帝”隨文對比教學以外,主要把識字部分的重點放在認識多音字上。在對比“啼”時,滲透中國人運用語言的特點,對于不同動物的叫聲用不同詞匯,并且將積累古詩與之相結(jié)合。本課多音字較多,在學習過程中,重點從字義方面去理解為什么在這里讀這個發(fā)音,這樣有利于理解詩意。對于“朝”的另一個音不好組詞,要練習組詞,“重”筆順需要寫寫,“間”“還”“發(fā)”重視意思。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了多音字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讀音和含義,在今后的學習中有目的`地積累。
“夸張”是常見的語文修辭手法之一,也是李白詩歌的一個顯著特點。學生從以往的學習中已經(jīng)有一定的認識,怎樣處理更容易,當然是學生自己有所發(fā)覺更好,利用“千里江陵一日還”中的對比引導學生體會出夸張的手法,在課上確實取得一定效果。
四、整體把握詩句,鍛煉學生自主品味鑒賞詩。
學習古詩的一般流程學生已經(jīng)知道,本節(jié)課想呈現(xiàn)出學生鑒賞的味道。我用兩個問題:你能學懂哪里?你認為哪寫得好?來貫穿課堂,學生經(jīng)過預(yù)習比較好,有一定自學能力,因此可以大體把握詩意,哪寫得好?學生可以感受到“千里”與“一日”的對比夸張寫出詩人愉悅的心情。通過自己解釋詩意,結(jié)合背景,學生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體會出李白急切的情緒,體會小舟行駛速度快,所以詩人用“輕舟”形容小舟,在在小組交流中許多孩子表達的都非常好。達到了自學自悟的目的。
五、課外延伸。
語文教學不是為教而教,不是僅僅教完一首詩,一篇文章就行了,而是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掌握學習的方法,積累更多的知識。所以,我適當?shù)剡M行了拓展,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語言!最后以一首《峨眉山月歌》的補充,拉近了學生與三峽的距離,并且積累學習方法。
六、遺憾:
在課堂上我設(shè)計了一個訓練學生大膽想象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習整首詩,體會意境之后,我請同學朗讀,其他同學想象畫面,然后我范讀,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我說:請同學們體會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老師把它畫下來,你們想得越充分老師畫的越好,然后我將白紙貼在黑板上,請同學睜開眼睛,當孩子們看到的是白紙時問:老師的畫呢?生片刻沉思:在我們腦子里,老師想讓我們想象。師: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學習才充滿樂趣。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只能放在第三課時,有些遺憾。
總之,讓國學扎扎實實的走進孩子們的生活,就要運用好課上的時間,教會他們方法,讓他們體會品味古詩的樂趣,讓國學扎根。
國學經(jīng)典征文4
這十幾年的求學生涯中,我對祖國博大精深的國學,雖然一直沒有仔細入微的探究,但或在多或少還是有所涉獵,至少現(xiàn)在,在對它嘆為觀止之余,認識不再僅僅停留于搖頭晃腦地背誦著“之乎者也”的境地。
記憶里,幼年時期對于國學的認識,只是課堂上老師反復要求朗讀的“人之初,性本善……”;再之后,從電視節(jié)目的講解里懂得了《弟子規(guī)》里“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的真正含意;再后來,也就領(lǐng)悟到了范仲淹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的遠大政治抱負?!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即是他最真實的心靈流露。
中國五千多年的輝煌歷史,沉淀下來的有價值的事和物數(shù)不勝數(shù)。能夠被人們飯后閑談或者廣為傳頌的,是先輩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但真正能夠流芳百世并遠古長青的,恐怕只有卷卷詩書摞摞著作上的字字句句。
在不勝枚舉的國學著作里,有分享治國平天下的策略,有勾勒理想美好的`世界,有贊揚尊老愛幼親鄰的故事,有提倡人格的追求……總而言之,國學就是一部先輩們贈予后世之人的“百科全書”。而國學,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已經(jīng)深深地植根于每個中國人的血液和骨髓里。人們在溫潤如水的文化氛圍里,如沐春風。
然而,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在這個日漸現(xiàn)代化又快速化的時代,國學,在被大眾一點一點地冷落,尤其是青年一代。
這種現(xiàn)象的緣由,到底是人們舍本忘初的表現(xiàn),還是時代變化的必然趨勢?答案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yīng)該及時意識到這一危機。
如今,冷落已久的國學又被一陣興起。有人認為,這是類似于“炒作”的一種行為;又有人覺得,這是時代進步的征兆——古老而又經(jīng)典的文化,就是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回歸中,才能真正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吸收其中妙不可言的精髓。而我,其實更愿意站在中立的角度,去聆聽不同人的不同見解。
但不管怎樣,無可厚非的是,繼承并傳揚傳統(tǒng)文化,對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仍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國學對于現(xiàn)代人的意義,不僅在于它可以修身養(yǎng)性,也能夠加強自我的文學素養(yǎng)。至于在日常的行文寫作中,能不能夠引經(jīng)據(jù)典或者揮筆成文,其實并不重要,但至少,作為一個中國人,在擁有千年文化積淀的國度出生并成長,腹中怎能略無一二書?
我坦誠,我的國學根底很淺薄,并且對國學知之甚少,既不會張口之乎,也不會開口者也,所以并不敢狂妄自大地贊揚或者批評所謂的“國學熱”,也不敢冒昧地對國學指指點點或者評頭論足。除此之外,我所理解的“國學”,或許本來就是很狹隘很曲解的,但我想,我依舊能夠僅以一個平凡人的身份,真心誠意地尊崇國學,并用一顆熱忱的心,去細細領(lǐng)悟孔孟之道,老莊之學和其他德高望重的前輩們的經(jīng)典之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與國學同行著,從以前到現(xiàn)在,直到未來。
國學經(jīng)典征文5
國學是什么?
國學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或許有些陌生了,但一談起儒家,大家?guī)缀醵贾馈?/p>
但儒家的確與國學有關(guān)。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shù)也。國學是指以儒家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shù)。國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shù),也包括了醫(y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shù)術(shù)等等。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惫軐幒腿A歆兩人各有所異,管寧不在乎榮華富貴,把心思都用在鉆研學問上,可華歆就很羨慕有權(quán)勢的人。管寧認為華歆與他不是同種人,于是割席斷義,斷絕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實際上,我們也需要長時間觀察自己的小伙伴們,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日久見人心。
國學經(jīng)典,實在堪稱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儒家才能在我們國家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原因,給我們后世無窮無盡非物質(zhì)的的文化遺產(chǎn),令我們望塵莫及呀!
大家所知的“兄弟折箭”,“父子騎驢”, “雪中送炭”……常為人津津樂道。古人創(chuàng)作了成語,字詞,還有文言文呢!
“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學不尚實行,馬牛而襟裾?!蔽覀円龊痰?,不要做蒿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成為真正的'有用之才,否則只能像蒿草一樣淪為當柴燒。學習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的人,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馬一樣,依然改變不了基本性質(zhì)。唯有按道理和自己的睿智的主見來做事,我們才會不適得其反?!斑M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它的視野總是不斷變化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睅椭鷦e人,應(yīng)當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不能做高調(diào)的慈善,不做亂幫助的人。酒醉后,再添酒還不如不添;口渴時,喝一口水好像甘甜的露水一樣甘醇。
國學并沒有從我們身邊消失,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與我們相見。我們品讀著國學經(jīng)典,做有國學的人,我們需要不斷努力,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過自己的人生。這就是經(jīng)典國學。
國學經(jīng)典征文6
每天早晨,當您走進我們拱宸橋小學的校園時,總會聽見朗朗的讀書聲:“昔者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喟然而嘆……”仿佛讓您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古代的學堂!我們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國學知識了,有《論語》、《弟子規(guī)》、《百家姓》、《三字經(jīng)》、《禮記》等等,這也是我們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寒假里,我們學校要求我們在網(wǎng)上參加一次中小學生國學知識網(wǎng)絡(luò)大賽,我們都覺得很好奇,我又覺得信心滿滿的。回到家里,我打開了電腦,進入了網(wǎng)站,注冊了一個用戶名,便開始匆匆答題了,一看到答卷,傻眼了:這種題目很多我以前根本都沒接觸過,現(xiàn)在的我,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這些題目:難!
我努力地在腦子中尋找答案,也努力地吧題目中的意思理解出來,可是,終究還是有很多答不上來,最終的成績很可憐:35.5分,我頓時覺得中國的國學知識,實在是太廣闊,太深奧了!孔子、孟子、莊子等先賢留給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并影響我們生活方式、行為標準、制度建設(shè)、倫理綱常。有許多國學知識對我們一生都有許多幫助:它教導我們?nèi)绾螌W好知識、如何孝敬長輩、如何為人受信、如何忠于國家等等。
“書到用時方恨少”,通過這次國學大賽,我深深感悟到:學習國學知識,更應(yīng)該去領(lǐng)悟它的含義,使它能幫助我健康成長。|||
國學經(jīng)典征文7
國學,中國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國學,中華民族的藝術(shù)瑰寶。讀了幾本國學知識書之后,我發(fā)現(xiàn)今天的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應(yīng)該加強學習,要多讀書,讀好書,既要讀自己感興趣的書,又要在廣泛涉獵各種知識的基礎(chǔ)上,重點學好相關(guān)知識,同時還要學習關(guān)于文學、歷史、政治、哲學等的知識,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增強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有著更深層次的領(lǐng)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孔子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七十歲隨心所欲不越規(guī)矩”。
孔子自述了一生學習和修煉品性的過程,從求學、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不難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識和修養(yǎng)也在學習中提高,良好道德的養(yǎng)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自我約束到隨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統(tǒng)一,最終到達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此所謂慎獨,就是一個人獨處時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使我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道理。子還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薄懊舳脤W,不恥下問?!逼鋵嵨覀儾粌H要全面地學習知識,而且要有虛心的學習態(tài)度。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不要因為他人的某項缺點就完全地否定了他?!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
讓我們以孔子的話作為座右銘,保持一顆虛心學習的心,努力地去拼搏,去學習吧!雖然學習國學,會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我們認真學、努力學,日積月累,相信經(jīng)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有朝一日一定會充分領(lǐng)會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并發(fā)揚我們的民族之魂。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從中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
國學經(jīng)典征文8
讀吾國之博學,誦千秋之經(jīng)典。
——題記
“人之初,性本善……”這朗朗上口而富有教育深意的三字經(jīng),是我最初的國學讀本,鑄就了我與國學的相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一首首經(jīng)典的古詩詞,是我上學之后的讀本,開啟了我對國學懵懂了解;“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這一篇篇千古傳誦的佳作,是我上中學之后的讀本,也更讓我對國學對經(jīng)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自此,我徹底愛上了國學,喜歡上了經(jīng)典,并與之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們。
喜歡國學,因為喜歡國學感情真實的文字,如一泓清明的湖,映出天空最真的`模樣;喜歡國學,因為喜歡國學美輪美奐的恰好,那些固定格式的詩詞,如一灣美滿的月,恰到好處的美;喜歡國學,因為喜歡國學動人心弦的傳誦,千年的距離,無法阻止文化的傳遞,如一襲柔滑的旗,柔軟卻不失本色。
喜歡國學中的古詩詞,因為它們有美,因為它們有情?!芭e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的孤獨寂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岑參的豪情萬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憂國憂民;“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是陸游的心系天下;“人比黃花瘦”是李清照的萬千愁緒……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博大精深。盡管我對國學只是最淺層面的了解,卻已知其內(nèi)涵豐富。在國學這條路上,路過朗朗上口的最初教育讀本,走過優(yōu)美華麗富有感情的古詩詞,掃過含義深刻的文言文,最終尋到它的大門。門后,一定是那如月如珠般明亮精致的漢字,拼湊而成的華麗樂章。
讀吾國之博學,誦千秋之經(jīng)典。愿與國學相望,望世間榮華,睹世間蒼涼,系世間滄海。愿我與國學,今后相知更多一點。
國學經(jīng)典征文9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是《浮生六記》中的一段話,而正是因為浮生短暫如夢,美好稍縱即逝,沈復便記之筆墨,錄其生平,編成《浮生六記》。
沈復,字三白,其妻陳蕓,又喚蕓娘。他們不是大富大貴之家,只勉強維持生計,但他們怡然自得,即使布衣荊釵,仍然心懷希冀?!八斈昱c君上卜筑于此,買繞屋菜園十畝課仆嫗,植瓜疏,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詩酒之需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計也。”這是陳蕓所言。從古至今,有多少人為富貴權(quán)勢爭得頭破血流,她卻不屑。淡泊的.心境,從此便可窺一斑。
人之一生,孩提時代是最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沈復便提筆寫下《童趣》“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蹦隁q漸長,也不忘幼時志趣,閑時插畫盆栽,點綴山石,積興成癖,依此為樂。如此閑情逸致,在喧囂的塵世中能幾人!
沈復與陳蕓喜愛游山玩水,意趣也與他人不同。第五卷《浪游記快》中沈復曰:“余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即論詩品畫,莫不存人珍我棄,人棄我取之意,故名勝所在,貴乎心得,有名勝而不覺其佳者,有非名勝而自以為妙者?!标愂|更是女扮男裝隨沈復出行游玩。其夫妻二人,不附庸風雅,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之解,仿佛濁世之中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雪蓮。不流世俗之性,豈是凡夫能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稍谶@亂世忙時之中,為何不像沈三白和蕓娘一樣,覓得浮生半日清閑,放下名利,放下煩憂,讓心靈得到片刻歇息,即使一生平淡,精神卻無比富足。
國學經(jīng)典征文10
在昨天的語文課上,老師領(lǐng)我們觀看了一部“誦讀經(jīng)典,傳承美德”為主題,扎根齊魯文化沃土,體現(xiàn)孔子儒學思想在當代的具體運用,呈現(xiàn)濃郁的山東特色的一場電視的比賽——《國學小名士》。
《國學小名士》通過讓選手對弈中華古詩詞,品讀詩文里的美麗中國,同時也把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jié)合起來,集結(jié)了山東省里的各個縣市的學習尖子,讓他們互相比拼、互相學習,最終角決出一位勝者,從而傳承和發(fā)揚了齊魯之鄉(xiāng)的文化。
節(jié)目的開始是一群身著青藍色衣服的小女孩們跳舞,她們手拿著一片片的荷葉,嘴邊詠頌著我國儒家的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有的還翻著跟頭。當她們詠讀完《弟子規(guī)》中的`一小段后,節(jié)目也就正式開始了。
這次節(jié)目上演的是濟南賽區(qū)的決賽,十位選手的實力也不容小蓄。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博覽群詩”,作答的關(guān)鍵字是“東西南北”四字。好像對于這些詩句,那些選手們早已經(jīng)掌握了一般,瞬間脫口而出,有的是詩,有的是詞,還有的是曲。看著這些和我一般大的孩子們,在他們口中詩句像行云流水一般脫口而出,而我卻想不起來一個時,我已經(jīng)對他們佩服到了極致并且我也默默的在心底里定下了我的目標?!澳铣陌侔耸隆薄皾L滾長江東逝水”“開我東閣門,做我西閣床”“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等等都是我平常里應(yīng)該能熟練的倒背如流下來的,但這正正說明我對于平常里學習的基礎(chǔ)知識還是不牢固。這一輪一共五個人對戰(zhàn),可到了最后只有三號選手險勝,這正說明了競爭的激烈?。∽詈笕枏堅剖鎰俪隽恕5诙喌年P(guān)鍵詞是“風花雪月”,另外五位選手也上臺來對戰(zhàn),競爭的激烈超過了前一輪到了最后只有六號和十號相互對峙著。經(jīng)過了三十三個回合的比拼,八號王一涵最終勝出,還多說了兩三句詩,好像意猶未盡的樣子。在最終關(guān)卡,她們的勝算最大。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學富五車。主持人圖片和視頻的提示都是我們平常生活中易于見到的而選手們也是處變不驚,即使有九位選手同臺共舞。其中看點最大的是六號在作答時只聽了五個字就回答出了問題的答案,就連評委們也沒有反應(yīng)過來,鏡頭轉(zhuǎn)向了評委們,他們都向他投去了肯定的目光。還有一次是題目是一首歌,而六號只聽了幾秒鐘就回答上來了,他說:“是自己的第一感覺的告訴了自己?!眲⒊胸┩瑢W的想象力何其的豐富啊,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點啊。他也因為這么努力,所以后來居上成為了積分榜上的第一名,這才是真正的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名師高徒”。劉承丞同學已經(jīng)得到了九十分之多,但他卻選擇了十分的題目,原來他為了保住自己能夠晉級,才選了這道題,而他也是成功的想起了他四歲時候背過的《百分之多。而最終他也成了市區(qū)的冠軍。
看了《國學小名士》后,我感覺我的思緒一下被打開了:原來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知識有這么多相同的地方,而中國的儒家文化也如此的博大精深啊!國學,從古至今是文學史上智慧與力量的結(jié)合,雖然經(jīng)受歷史的錘煉與大自然的選擇,卻終成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國學中有時間,而實踐給了國學靈魂。國學的傳承與發(fā)揚,要靠我們新一代人的拼搏與努力!
國學經(jīng)典征文11
"兒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兒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教育我時,從她嘴里總是冒出這半文半白令我一頭霧水的話,我知道那是古話,所以嘴里雖然附和著,但心里卻直笑她迂腐。
"人之初,性本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伴著郎郎的讀書聲,去年,我們班開始了每天必修的課程――國學。"咦,這些東西怎么那么耳熟呢?跟媽媽所說的那些話……"我心里有點納悶。后來老師告訴我們說,所謂國學,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但是可別小看了這些古文,它所表達的道理卻對現(xiàn)代人很有幫助。在老師逐句逐句的講解下,我才曉得其內(nèi)容博大精深,真是受益匪淺,我深深地愛上了國學。
學習國學,讓我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以前放學回家,我總想玩或看課外書,外婆叫我做作業(yè),我總說:"外婆,我再看十分鐘。"十分鐘后,外婆再叫我,我又說再等兩分鐘,或是又要上廁所,拖拖拉拉不想做作業(yè)?,F(xiàn)在我認識到時間的寶貴,生命的短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于是就抓緊時間做所有的事,我還要抓緊時間學習,長大以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我很貪玩,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媽媽教育時我總愛提到xx(班上一些優(yōu)秀生)又做了什么錯事讓老師批評,以此來反駁媽媽。"三人行,必有我?guī)?,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了國學,我才知道這話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
國學使我懂得要有禮貌,要孝敬父母長輩,要樂于助人,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等等,現(xiàn)在,媽媽再引用古人的'話教育我時,我可不敢取笑而是更加佩服媽媽了。我一定要把這些從書本中學到的道理和知識,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個優(yōu)秀的好學生。
國學經(jīng)典征文11篇相關(guān)文章:
★ 新時代好少年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征文優(yōu)秀6篇
★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優(yōu)秀征文(錦集3篇)
★ 國學經(jīng)典誦讀讀后感3篇 四年級上冊國學經(jīng)典誦讀的讀后感
★ 閱讀經(jīng)典品味人生征文6篇(閱讀經(jīng)典品味人生作文)
★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征文3篇(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征文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