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實用的幼兒園教研計劃模板4篇(幼兒園教研計劃模版),以供借鑒。

實用的幼兒園教研計劃模板1
一、上學期教研情況分析:
上學期,我園加大了對教研工作的管理,設計了每位教師參與的教研活動記錄,明確了每次教研活動的具體內容,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小班教研課題: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策略,主要嘗試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如沙畫、搖畫、棉簽畫、手指點畫、撕紙粘貼等,同時小班還與大班一起共同開展了作品欣賞、合作美術活動;中大班以“做中學”為總課題,重點開展了科學活動區(qū)材料的提供和小組科學活動的開展。
存在問題:教師的理論素質急待提高,缺少專業(yè)人員引領,感覺教研活動無法深入下去,只是積累了一些經驗,嘗試了一些做法,但還未總結和提升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值得推敲的教研成果。
本學期,我們將繼續(xù)上學期的課題,小班教研課題依然圍繞如何開展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開展幼兒美術教學的研究,分為:美術游戲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美術材料的提供、美術教學方法的實踐和美術活動的評價,總結上學期經驗與嘗試新方法相結合,以期總結出一套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幼兒美術游戲
活動方法。
中大班繼續(xù)以“做中學”為課題,重點研究如何提供適宜的科學活動區(qū)材料,每位教師會用“做中學”的形式開展小組科學實驗活動。
二、研究過程和時間安排:
1、 各教研組加強業(yè)務理論學習,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重點學
習與本年齡班教研課題密切相關的教育理論,如美術教學的有關理論和做中學理論,總結上學期教研活動經驗,制定本年齡班教研計劃。(3月份)
2、 結合本組計劃開展研討和觀摩活動,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積
累總結經驗。(4---5月份)
3、 組織三個年齡班開展教研工作交流,分享教研成果。(6---7月份)
實用的幼兒園教研計劃模板2
開展校本科教研活動,是當前學校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現實要求與任務。開展科教研活動是促進學校校本教研常態(tài)開展,推動整個師資隊伍建設及教育教學水平的均衡發(fā)展。校內也慢慢形成了學科梯隊的雛形,教師之間互助、共享的意識也逐漸形成,有利保證了每次研討活動的方向和質量。
一、 加強師德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1、 組織教師翻閱《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找出教育中出現的教育問題,揣摩教育的新的契合點,并寫成讀書心得。鼓勵教師經常上教育網,不斷吸收新信息。
2、 互相感化傳達愛的力量:愛孩子們,用心去愛,去體會,真心愛他們。
二、 加強教科研工作,積極搞好園本研究
做好每周四教研日活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地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制定措施、按方案計劃進行有效的測試工作,做好各種資料收集,保質保量進行課題實施。有效的教科研是教育的先導,是提高保教質量的關鍵,也是幼兒園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的保證。實實在在地研究課堂教學微觀領域經常面臨的問題。
三、 積極開展或參加系列活動,提高教師素質
1、 我們根據《剛要》與《指南》的要求,開展教師聽評課比賽。并即將推薦一名優(yōu)秀教師參加教委辦組織的“安海鎮(zhèn)幼兒教師聽評課比賽”。
2、 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都能積極參與活動,由于活動形式的開放性,活動過程的不確定性,強調幼兒的自主性,追求活動的過程性,給教師提供發(fā)揮的空間。教師要學會傾聽、觀察幼兒;教師必須與家長有更密切的溝通;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不僅是合作者、支持者、還是欣賞者等等。
3、 繼續(xù)開展區(qū)域活動展示、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活動。
實用的幼兒園教研計劃模板3
一.概況: 本組共有組員5名,一人本科在讀,4人大專或大專在讀。其中多媒體專職教師一名,其余均為參與一線帶班的教師。
二.特點: 優(yōu)勢
1.對課改新理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說課、評析能力有所提高。
2.積累了“促進
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相關知識和開展實踐活動的經驗。
3.從主動參與轉向主動研討,科研意識逐步增強。
薄弱環(huán)節(jié)
1.教育理念尚未有效地轉化到實際的教育行為。
2.對“社會性”概念界定、內涵有待進一步研究。
3.對教師預設和幼兒生成的有效結合存有困惑。
在園和中心組的指導下,繼續(xù)學習、貫徹課改精神。樹立“教師是活動的主人”、“以教師為主體”的發(fā)展觀,促使教師主動地學習、實踐、思考、研究,使教研更好地為教師和教育服務。
1.從問題入手,及時捕捉具有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問題。通過組員間的互動來解除困惑,更好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
2.開展對“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就主題游戲中大班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對其探索能力的影響進行初步研討,完成大班幼兒任務意識及完成任務能力的調查研究。
3.學習、分析探索型主題活動的“主題”中的案例,正確認識、理解、把握教師預設和幼兒生成之間的關系。
4.開展主題型家長活動,增進家園聯系,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2月
1.學習園務
計劃,在此基礎上結合本組實際情況確定本學期教研組特色及研究重點。
2.實踐活動——斜坡與球及評析研討。
3.進行混班主題游戲內容的商討并做好相關的準備。
3月
1.策劃、組織植樹節(jié)幼兒社會實踐活動。
2.交流各班探索型主題活動的開展情況,研討主題的選擇和確立。
3.開展大班幼兒幼小銜接的家長講座。
4月
1.實踐活動
——主題游戲中對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和探索行為進行觀察、評析。
2.收集、交流有關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活動或游戲內容。
5月
1.就主題游戲中大班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對其探索能力的影響進行初步研討。
2.參觀小學,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3.進行大班幼兒任務意識及完成任務能力的調查研究的結題工作。
6月
1.計劃、組織幼兒“畢業(yè)活動月”的活動。
2.邀請小學老師、一年級學生及家長到園座談。
3.幼兒社會性活動或游戲案例的收集、匯總。
4.針對教研計劃以及實施情況進行學期小結,對下學期的教研活動提出建議。
實用的幼兒園教研計劃模板4
一、指導思想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省市縣"課程游戲化建設"精神為宗旨,以《如東縣幼兒園教育教學十條》為基本要求,以縣局幼教工作會議精神為引領,結合我園實際,努力加強課程游戲化建設,從而更好地促進每一個兒童健康發(fā)展.
二、工作要點
1.開展《指南》《江蘇省幼兒園優(yōu)質園評估標準》《如東縣幼兒園教育教學十條》等文件與綱領的學習,以游戲精神為切入點,來開展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提高保教保育質量.
2.繼續(xù)積極開展課程敘事活動.本學期我們將繼續(xù)開展園本課程《可愛的家鄉(xiāng)—洋口》課題的研究,進一步豐富集體活動的內容、充實區(qū)域游戲、社區(qū)親子活動等等,讓幼兒對家鄉(xiāng)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本學期我們還將結合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圣誕節(jié)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培養(yǎng)幼兒愛祖國、愛老師、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各班積極開展《南瓜節(jié)》《大家來運動》《巧巧手》《我真能干》等主題活動.
3. 認真學習省課程游戲化提出的"六個支架"的要求,全面推進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的開展.引導教師學會觀察幼兒,善于發(fā)現幼兒讓我們驚喜的時刻,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和能力,以便我們更好地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進一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在業(yè)務學習時提供機會讓教師進行交流、分享、討論;要求教師結合自己的觀察經歷與教育經驗,對于《指南》的每一條目標都要能舉出3個案例;合理擺放幼兒的課桌椅;嘗試兩點、大班的午餐由兒童自主完成;每天由教師主導發(fā)起的集體教學活動不超過1次,加大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每個班級的戶外游戲材料和活動不少于5種,區(qū)域游戲時間不少于1.5小時,每個班級有6個左右的游戲區(qū)域,允許兒童自己創(chuàng)造玩法.
4. 積極開展讀書沙龍等活動,每周業(yè)務學習時間提供教師相互交流讀書的體會.積極開展同題異構、區(qū)域游戲、生活活動的觀摩、中年教師的示范課、新教師的亮相課、匯報課等教研活動,以促進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三、逐月安排:
九月份:
1.布置本學期幼兒園教學研究工作.
2.學習《如東縣幼兒園教育教學十條》以及六個支架的要求.
3.各年級各班制定學期主題活動計劃.
4.各班進行環(huán)境布置.
5.一日活動的正常開展.
6.重新編排幼兒廣播體操.
7.結合教師節(jié)培養(yǎng)幼兒尊敬老師、愛老師的情感.
8.了解新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
十月份:
1.結合國慶節(jié)培養(yǎng)幼兒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新教師的亮相課.
3.觀摩全園幼兒點心、大班幼兒午餐的自主完成.
4.完成幼兒早操的更新.
十一月份:
1.交流讀書心得.
2.各年級開展同題異構教研活動.
3.中年教師示范課.
4. 組織全園課程敘事活動.
十二月份:
1.新教師匯報課.
2.觀摩各班的區(qū)域游戲.
3. 家長半日活動開放活動.
4. 組織教師交流討論觀察幼兒的收獲、體會.
一月份:
1. 做好學期結束工作.
2. 上交各項資料.
3.總結一學期工作情況,分析存在問題,總結相關經驗.
實用的幼兒園教研計劃模板4篇(幼兒園教研計劃模版)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研組中班工作計劃6篇(中班班主任下學期工作計劃)
★ 幼兒園教研活動領導講話稿2篇 幼兒園教研活動領導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