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有關(guān)旅游日記5篇 關(guān)于旅游日記,供大家品鑒。

有關(guān)旅游日記1
五一放假時,爸爸想要帶我和媽媽出去玩,可是那那都人太多啦。最后爸爸帶我們?nèi)ダ仓苤恋呢斏駨R。
我們來到啦財神廟啦門口,爸爸去買門票啦。我和媽媽在門口看到啦一個大鐘,我還上去是敲啦一下。那里還有非常小的噴泉,我都可以用手去摸,特別舒服。
爸爸買門票回來啦,我們到啦財神廟的里面,剛走到門口就有買東西的,我被那里的東西吸引住啦,媽媽看出啦我的心思,就說:“想要什么呀?”我說:“我想要那個小金元寶,”媽媽問:“老板,這個小的金元寶多少錢?”老板說:“二十!”媽媽給我買啦。我們一直走到財神殿,財神殿的門檻可高啦,媽媽告訴我說:“這個門檻是要跨過去的,不能在上面踩。”我們跨過門檻來到啦財神的跟前。我和媽媽還給財神磕啦幾個頭,捐啦錢,希望財神能保佑我們家發(fā)大財。
再往里面走,我們?nèi)ダ踩蓸牵菍巧狭⒅齻€漂亮古代女人的石像,我問媽媽:“那三個是誰?”媽媽說:“那是財神趙公明的三師妹云霄、瓊霄、碧霄,電視劇《封神榜》里還有她們的故事呢……”媽媽給我仔細的講解我懂啦。爸爸說:“時間差不多啦,咱們回家吧,”我說:“好吧!”。我們回到啦家,我急切的打開電腦來看三霄的故事。這次可啦解啦不少知識呢!
有關(guān)旅游日記2
來到廈門的第三天,我們乘車到福建著名的永定高北土樓群景區(qū)參觀。
福建土樓,又稱為“客家土樓”。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zhàn)亂、饑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從中原來到這個氣候土壤都很利于生存的地方,成了這里的客人。漸漸地,這群自稱客人的人,變成了今天的客家人。福建土樓因其大多數(shù)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為“客家土樓”。
在這里,有1962年最年輕的土樓“僑福樓”,也有遠近聞名的“土樓王”,我們最感興趣的,是“土樓王”。
“土樓王”的外形很奇特,它像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飛碟”。
“進入土樓,大家有沒有感覺很涼爽?”我們感受了一下,確實是很涼快。“客家土樓的墻體厚達1.5米左右,從而熱天可以防止酷暑進入,冷天可以隔絕冽風侵襲,所以樓內(nèi)形成了一個夏涼冬暖的小氣候?!睘槭裁匆ㄟ@么厚的墻呢?這么厚的墻又是如何建的呢?導游告訴我們說主要是為了防御所用,防野獸,也防賊防盜。建筑的工序很復雜,據(jù)說土樓還有防震的作用呢。
那么,承啟樓為什么能被稱為“土樓王”呢?
“承啟樓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6.4米,每層設(shè)72個房間;第二圈2層,每層設(shè)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shè)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有400個房間,3個大門,2口水井,整個建筑占地面積5376.17平方米。要在每一個房間都住上一宿,要花上一年多時間?!睂в谓o我們娓娓道來,“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jīng)滄桑三百年,這是對承啟樓的生動寫照?!?/p>
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要不是我出來旅游,恐怕我直到現(xiàn)在都不會知道土樓除具有防衛(wèi)御敵的奇特作用外,還具有防震、冬暖夏涼等特點。這一次旅行還真讓我收獲頗多啊!
福建土樓,有機會我還會去拜訪你的!
有關(guān)旅游日記3
只要是寧夏人,都會知道賀蘭山的。今天,我們班就去了賀蘭山。
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到達了賀蘭山。心早已飛進賀蘭山的我們,爭先恐后地下了車。下了車,我們先走過一段石子路,然后來到了銀川世界巖畫博物館的前面。但是,我們并沒有進巖石博物館而是蓋起了手印。蓋完手印后,我們才來到了巖石博物館。到了巖石博物館,我們先看了一段紀錄片,這是一個關(guān)于不周山的一段紀錄片。看完紀錄片,我們又開始看巖石了!我們分別看了世界巖畫、中國巖畫、和賀蘭山巖畫。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幅巖畫是新疆的一幅巖畫圖片了,它是說古代的人們捕殺了兩頭野馬,人們非常高興,手舞足蹈的跳起了歡樂的舞蹈。我可以想像出那生機勃勃的畫面。就這樣,我們出了巖畫博物館,休息了休息,吃過午飯,來到了賀蘭口。我知道要上山了!
上了山,常??匆姷膸r畫,已經(jīng)不再讓人覺得有多么新奇了,但是偶爾出現(xiàn)的巖羊,常常讓我們覺得很新奇!我們又走了一會兒,看見了一條清澈的小溪。這時,導游阿姨說:“這水可是國家二級水源呢!”我們問阿姨:“阿姨,這水可以喝嗎?”阿姨說:“當然可以,但是喝兩口嘗嘗就行了。你們也可以把水拿回去泡茶喝?!卑⒁虅傉f完,我就拿起空空的礦泉水瓶,灌了一大瓶。
很快,我們下山了。參觀了最后一個景觀拜寺口之后,我們來到了拜寺口對面的自然石灘,畫起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巖石。老師也給我們畫的巖石拍了照片,作為紀念。
今天,我真高興!
有關(guān)旅游日記4
8月13日,我們經(jīng)過1個多小時的航班,一起來到青島,參觀了五四廣場,五四廣場占地面積約10公頃。正中間有一個青島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它高30米,直徑27米,重700噸,導游介紹這尊雕塑是有鋼板焊接而成的。從遠處看像一個旋轉(zhuǎn)的火焰,無比壯觀。
五四廣場的四周都是海,海蔚藍無比,一望無際,涼風拂過我的面頰,涼絲絲的,舒服極了!
這次旅游真愉快!
有關(guān)旅游日記5
今年放寒假的時候,我和哥哥、爸爸、媽媽坐上了從宜昌到漢口的動車。從那時起我的三亞之旅就開始了。
我們坐動車到漢口后,又乘大巴趕到了武漢天河機場,準備乘飛機到我們的最終目的地——三亞。在空中的兩個多小時里,我一點也不覺得無聊,因為每個座椅前都放有一部ipad。可以聽歌、玩游戲,還可以看電影。深夜十二點多我們到了三亞的鳳凰機場。我在心里默默地歡呼“美麗的三亞,我來啦!”
第二天我們到了美麗的呀諾達。那里的人真怪,打招呼不像我們一樣說你好,也不像外國人一樣說hello。他們見人就把手擺成V狀,微笑 著對別人說呀諾達以示友好。
在三亞玩得最開心的是在蜈支洲島。去蜈支洲島必須要坐船。船行駛在大海上,一個個大浪向我們的船撲來。使我們的船一會歪向東,一會斜向西,感覺像在海上沖浪一樣。很快就到了蜈支洲島,我和哥哥一下船馬 上飛奔到海灘。我們在海灘上堆城堡、建房子、挖地洞。我們還和海浪賽跑,不過浪花經(jīng)常追到我們,腥腥的、咸咸的海水常常濺我們一身。
在三亞的最后一天我們?nèi)チ撕Q蠊珗@。那天的風很大,我套著游泳圈慢慢地走向大海,沒劃拉幾下一個大浪撲來又把我沖到了海灘上。好冷啊!冰涼的海水和大風感覺是雪上加霜,讓我冷得直哆嗦。原來在三亞也不是每天都適合下海的。
快樂而又短暫的三亞之旅結(jié)束了。天涯海角、亞龍灣、蜈支洲島……都留下了我的歡笑和足跡。三亞,再見了。三亞,我還會再來的。
有關(guān)旅游日記5篇 關(guān)于旅游日記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