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小學問題學生教育案例3篇 問題小學生教育管理案例分享,供大家品鑒。

小學問題學生教育案例1
我班有個學生叫陳英杰。在四、五年級時,是出了名的調皮大王,曾是老師同學心目中的“問題學生”。本學期他被學校分到我班。上課要么擾亂他人學習,要么情緒低落;下課胡亂打鬧,同學間經(jīng)常鬧矛盾,同學們都嫌棄他;不做作業(yè),各門功課單元測試經(jīng)常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是班上有名的“搗蛋鬼”,真讓我頭痛。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在學校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自我調節(jié),自我改進,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但經(jīng)過幾次努力,他只在口頭上答應,行動上卻毫無改進。
通過調查我知道了他有“好勝心”。我很高興,找到了切入點,我的第一步讓他做愛集體的事:班上的笤帚壞了,我讓他修;班上窗戶每天由他關。他做這些事很樂意,也做得很好。我就及時在班上表揚他。他得到我的表揚就越發(fā)熱愛班集體了。例如:有一次,檢查衛(wèi)生的(其他班上的學生)給我班打的分很低——屬于不合理,他知道后很生氣的樣子。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畢竟在進步了。
為了使他愛同學,愛老師,愛學習,我又專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訪,進行詳細了解,然后再找對策。接待我的是他的爸爸,他爸爸向我介紹的全是關于他的缺點,從他爸爸的口氣中我清楚他很不受家人的喜歡。原來,他的爸爸在6年前和他母親離婚了,問題出在女方。他爸爸有愛生恨,因此對前妻和他生的這個兒子也一起恨了。
我首先設法接近他,清除隔閡,拉近關系。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喜歡體育活動。到了課外活動時間,我約他打羽毛球,給他講打羽毛球的技巧,談論目前我國羽毛球在國際上的地位,談論“蘇迪曼杯”,談論張軍等羽毛球健將。并提示他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通過幾次的接觸,我與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紀律等并無多大改進。
后來,我便加強攻勢:一邊與他打羽毛球一邊與他交流討論生活,進而討論學習。不動聲色地教他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名好學生。在路上遇到他,我會有意識地先向他問好;只要他的學習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生病時我就去他看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信賴他,在愛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
小學問題學生教育案例2
小剛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總是聽一會兒,就不自覺地東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東西都想玩,一枝鉛筆、一塊橡皮都能讓他玩上半堂課,等到被教師提醒而轉過神來聽課時,由于沒聽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邊的東西。考試成績自然不好,教師和家長都著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課應認真聽講,想改掉這個壞毛病,可一上課就不自覺地又神游了。
[分析]
1.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雖已發(fā)展了有意注意,但還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心。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專心聽講,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
2.對上課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如果教師講得有趣,他肯定會全神貫注。
3.雖已上了三年級,卻還未養(yǎng)成上課聽講的良好習慣。
4.不適應教師的講課形式或不喜歡任課教師,而“遷怒”于聽課。
5.平時他很少受到教師的關注,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方法]
1.根據(jù)小學生年齡特點,上課時多采用新鮮、有趣、生動、形象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小動物、童話、實物等會使課堂生動活潑。另外也可適當增加活動性的內容,讓學生參加,會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
2.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評價、外部獎賞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并給予及時、積極的反饋;鼓勵小學生提各種問題等來激發(fā)學習動機。
3:上課前調整好情緒。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是聽好課的基礎。
4.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課前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課堂上帶著問題聽課,尋找答案。為了不分散注意力,將與上課無關的東西放在書包里。在聽講時,思考哪些是重點,認為重點的就記下來,準備課后復習。同時,對一些沒聽懂的也要記下來,以便下課問教師或同學。
5.對于不認真聽講的小學生,平時應給予較多的關注。小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比如,平時交往中,摸摸學生的頭,拍拍學生的肩膀,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經(jīng)常提問,讓他們回答問題可以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聽課;二是可以促使他們思考問題;三是經(jīng)常受到教師提問的學生,不會以不注意聽講或搞小動作而吸引教師的注意。
小學問題學生教育案例3
小剛在暑假參加了兩個補習班和兩個特長班,堅持一個月后,他感到精神疲乏,心里煩躁,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降低,學習進度減慢甚至停滯。他實在忍受不下去了,可媽媽還是逼著他去上課,他說自己要瘋了。
[分析]
過分緊張的學習使小剛失去了暑假休息的機會,過分繁重的補習已經(jīng)導致嚴重的學習疲勞狀態(tài)。疲勞分兩種,一種是生理疲勞,一種是心理疲勞。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后的疲勞,主要是生理疲勞。這種疲勞只要安靜休息即可解除。長時間從事腦力勞動后產生的疲勞,主要是心理疲勞。這種疲勞消耗的不是人的體力,而是人的心理能量,使人感到頭昏腦脹、注意渙散、記憶減退、思維呆滯。學生在學習之后產生的疲勞主要是心理疲勞。造成心理疲勞的原因:一是長時間學習,大腦未得到充分休息而產生保護性抑制;二是學習壓力過重,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過分緊張和焦慮。由于緊張和焦慮,消耗了許多本應用在學習上的心理能量;由于緊張和焦慮,許多學生學習起來眉頭緊鎖,雙肩聳立,坐姿僵硬,把全身所有的肌肉都動員起來去幫助“用力”,這又在無形中消耗了許多身體能量。身體能量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礙了對大腦所消耗能量的及時補充,會進一步加速腦的疲勞。
[方法]
要從根本上消除學習之后的心理疲勞,必須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jié),消除緊張和壓力,達到充分的自我放松。
1.減少學習時間。不考慮身體與心理的承受能力,每天逼著學生長時間學習是不可取的。
2.預防疲勞,感到疲勞之前先休息。疲勞是學習的大敵,等疲勞產生之后再去消除,疲勞已經(jīng)妨礙了學習,降低了學習效率。因此,預防疲勞更為重要。
3.經(jīng)常休息。為了避免在課堂上因困倦而睡覺,可以在其他時間睡上一覺。比如,課間休息的10分鐘,完全可以讓小學生閉上眼睛打個盹;午飯后睡10~20分鐘,可以預防下午頻繁出現(xiàn)的疲勞;晚飯后再睡10~20分鐘,可以使小學生整個晚上的學習時間延長,且效率提高。
4.自我想象,放松身心。經(jīng)常做如下的想象練習,可以放松身心:平心靜氣地坐下來,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睡在床上,自己的雙腳是混凝土澆筑的;再想象由于手和腳一樣,身體已經(jīng)沉到床下了。然后,改變想象的內容,想象自己的身體是由幾個膠皮氣球組成的,把腳上的閥門打開,放氣,腳步開始癟了,把其他部位的閥門全打開了,想象自己的整個身軀都變癟的情形。
5.學會精神愉快地去學習。帶著憂慮、煩惱、愁容滿面地去學習,再簡單的學習內容也會迅速使人疲倦。如果能將學習當成一件你喜歡做的事情,帶著一份愉快的心情去面對學習,即使學習內容很多,難度很大,也不會那么快就感到疲勞。
小學問題學生教育案例3篇 問題小學生教育管理案例分享相關文章:
★ 小學班主任教育案例14篇(小學班主任教學案例分析100例)
★ 《牛津小學英語》3B Unit3案例10篇(牛津英語3unit8教學目標)
★ 最新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例文3篇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人教版全冊
★ 北師大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快樂的動物》教學案例14篇 二年級快樂的動物教學設計
★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學案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13篇 五下數(shù)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
★ 北師大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1噸有多重》教學案例6篇 三年級數(shù)學一噸有多重教學設計
★ 北師大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動物樂園》優(yōu)秀教學案例9篇(一年級數(shù)學《動物樂園》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