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正數和負數說課稿4篇 初中數學正數和負數的說課稿,供大家閱讀。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1
各位老師、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1、1正數與負數。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五個方面進行今天的說課內容。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數與負數是七年級數學第一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屬于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本節(jié)課是學生學過的自然數與分數的延續(xù)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數的基礎,因此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在本節(jié)課學習之前,學生在小學已經學習了自然數、分數等,對數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鑒于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強,精神不能長時間集中,但思維比較活躍。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正負數的概念,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會列舉出周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表示。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索負數的形成過程,建立正數與負數的數感,培養(yǎng)想象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并滲透“對立統(tǒng)一”,“實踐第一”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實際例子的引入,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難點:理解掌握負數的意義及0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歸納概括的能力。
四、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采取啟發(fā)式教學法及情感教學,輔以多媒體教學,增大教學密度。
2、說學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與學的整個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分為五個部分: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鞏固練習,熟練技能;
(4)總結反思,發(fā)展情意;
?。?)布置作業(yè);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觀察課本上的三幅圖,通過設置問題,復習小學學過的自然數、零和分數。
提出問題:某市某天的最高氣溫是零上3℃,最低氣溫是零下3℃,那么要表示這兩個溫度該怎樣來記呢?學生很容易就發(fā)現,用以前學過的數不能簡潔清楚地表示這兩個數,由此需要產生一種新數,從而引入新課。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幫助學生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給出4個例子: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例1:氣溫有零上5℃和零下5℃;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車向東行駛4千米和向西行駛3千米;】(ppt展示)
學生分組對以上例子中出現的每一對量的特點進行討論,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很容易就發(fā)現: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東和向西都是一對反義詞。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點: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東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然后讓學生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實例。這樣的互動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另一方面也為新知的展開鋪平了道路。
這時候,帶領學生回到創(chuàng)設情境中產生的問題:零上3℃和零下3℃應該如何表示?一邊引導學生一邊歸納總結,提煉出可以指導解答其他同類問題的一般性結論。一般而言,我們習慣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規(guī)定為正,把與它們相反的量規(guī)定為負。同時舉出實例,加深印象。
這里建立正數與負數的概念時,拿出教具:溫度計,讓學生觀察,形象的表示出0具有的意義。同時,提出“0只表示沒有嗎?”這樣的問題,通過討論黑板上出現的幾個實例,加深對0的意義的理解。
3、鞏固練習,熟練技能
通過形式不同的練習,讓每位學生把知識轉化成技能。
【1、課本例題::
?。?)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找出解決方法)
?。?)某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加7.5%.寫出這些國家這一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學生自主完成)】(ppt展示)
通過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學會用正數與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通過師生合作,突破用正數、負數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這一難點。通過不斷追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題意。
【2、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0既是正數,又是負數
B.O是最小的.正數
C.0是最大的負數
D.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學生搶答,送出小獎品的形式)】(ppt展示)
感受數0的特殊身份,并為學習有理數的分類做鋪墊?;仡櫳厦媾e的實例,再次強調0表示的意義。
4、總結反思,發(fā)展情意
不斷追問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歸納總結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
1、通過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生活中出現的數是不是都能用正負數來表示呢?
3、每天前進一步,每周可前進多少;每天后退一步,每周后退多少?)
5、布置作業(yè)
分層布置作業(yè),既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也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提出課后思題:到目前為止,我們學過的數有哪些?能否用一句話來描述他們呢?為下節(jié)課學習有理數做鋪墊。
附:板書設計
1、1正數與負數
定義:
1、正數:大于0的數,如:+2、+10
2、負數:小于0的數,在正數前面加“-”號,如:-3、-39
3、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例題:
例1:氣溫有零上5℃和零下5℃;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車向東行駛4千米和向西行駛3千米;
練習題:
某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加7.5%.寫出這些國家這一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學生作答區(qū)
各位老師,以上是我對《正數與負數》這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在實際課堂中,我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調整,希望能夠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培養(yǎng)學生從現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知知識的能力,使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fā)展。由于經驗的缺乏,對實際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不夠充分,希望大家能夠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 知識掌握目標: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正數、負數和零的意義.
2. 技能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精神、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3. 德育目標:通過負數的引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與處理、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數,即在正整數、正分數、零及這些數的運算的基礎上,根據七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即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性認知基礎,對一些具體的實踐活動十分感興趣。活潑好動,思維敏捷,表現欲強,但思考問題不全面等。采用探索引導式的學習方式。
重點、難點:
重點:正數、負數的意義及如何區(qū)別意義相反的量。
難點:如何控制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把握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學設計及依據:
借助多媒體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組織討論、合作交流,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探索后匯報研究成果,行到結論后進行總結,及時進行反饋應用和反思式總結。依據是《新課標》,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在學生學習中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從學生現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感知知識的過程,使學生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人人都獲得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fā)展。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jié)課中,首先呈現給學生的是兩幅冬日雪景動畫畫面。
教師:同學們從這兩幅動畫中感覺到的是什么?誰能告訴我今天氣溫大約是多少度?動畫里的溫度大約是多少?能不能用我們所學過的數表示嗎?
學生:(天氣比較冷 20°C 零下10°C 不能)
教師:正因為不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來學一些新數,從而引入新課題.
這兩幅畫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起,給新知識的引入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空間.
二、獲得新知
加深理解
教師:像零下10°C我們可以記著“-10°C”讀做“負的”.請舉例說出生活中帶負號的數
學生:(海拔中的盆地漲價等)
教師:哪位同學愿意說說表中各數的意義?
名稱
02國債(1)
02國債(2)
02國債(3)
漲跌/元
+0.01
?。?.05
—2.01
學生:(分別····)
列舉生活中事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區(qū),我們身邊的一切離不開數學,
三、學生歸納
明晰概念
教師:誰愿意說明正、負數的定義
學生:(正數是比零大的數,負數是比零小的數零即不是正
數也不是負數帶“—”號的數為負等)
教師:(屏幕顯示)像5, 2, 2.01 1/2…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它們都大于零.
在正數前面加上“-”號的數叫做負數,如-10,-3…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按組搶答,分別給各組打分.
四、追本溯源
情感升華
教師:誰知道負數最早來源于哪個國家?
學生:(中國)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五、實際應用
鞏固提高
1、 按組搶答
教師:在知識競賽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樣表示? 某人轉動盤,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時針方向轉了5圈,那么沿順時針方向轉了12圈怎樣表示? 在某次乒乓球質量檢測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標準質量0.02克記做+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
學生:(記做—20 記做—12圈 低于標準質量0.03克)
2、 分組解答(利用屏幕)
教師:現在,給出問題的一部分,請完成另一部分.
?、俸拥乐械?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米記做—0.2米,那么比正常水位( )0.3米記做( )
?、谌绻仙?米記做+3,那么( )6米記做-6米,不升不降記做( )
③如果+20‰表示( )20‰,那么—6‰表示減少( ).
?、苋绻?0.50元表示( )20.50元,那么+100.57元表示盈利100.57元.
⑤如果節(jié)約20千瓦,那么( )10千/時電記做—10千瓦?
學生:(略)
3、分組說一說
教師:①零上,零下
?、跂|,西(兩個相反方向)
?、圻\進,運出
④高,低
?、萆仙?,下降
?、拊黾?,減少
⑦節(jié)約,浪費
學生:(答案較多,或不完整,鼓勵學生多答,學生有補充,和持反對意見的可以用不同的手勢表答,并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給各組打分).
4、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我知道你們都很聰明,下面我們來比一比,(屏幕顯示)
我校升旗儀式選拔隊員,按規(guī)定女隊員的標準為155cm,高于標準身高記為正,低度于標準身高記為負,現有參選隊員共5人,量得他們的身高后,分別為—7cm、—5cm、—3cm、—1cm、6cm.若實際選拔女儀仗隊員標準身高為150cm到160cm,那么上述5人中有幾個人可以入選?
教師:哪一位同學來談你的看法?學生們有補充,和持反對意見的可以用不同的手勢表答,并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給各組打分.
學生:(略)
教師:現在請各組上來兩位同學現場演示一下,各同學寫出自己的身高,請一位同學挑選她們.
同一個知識點,用不同的題目,不同的回答形式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六、總結交流
效果回收
教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學生:(正、負數的意義\用負數表示生活中的些現象\明白相反意義的量,\在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我要學好數學.\我思考今后它是怎么樣運算的等)
教師:做最后的總結補充.
把主動交給學生,更能調動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論從教學素材到知識結構,都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認知結構.在教學中應著重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究式的學習,通過交流、合作、研究、探討,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初中七年級《數學》的第1章第1節(jié) 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數與負數》是在學生對溫度有一定的認識,對負數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下面我將確定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教學本節(jié)課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它們是怎樣產生的,數0表示著怎樣的意義及能初步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因為授課的對象是初中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數學有了一定的概念,但因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分為三類:
?、僬J知目標: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地讀、寫負數。
?、谀芰δ繕耍焊惺苷?、負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
?、矍楦心繕耍和ㄟ^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從不同角度對有理數分類,可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分類思想。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著新課標,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俳虒W重點: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诮虒W難點:了解負數的意義及0的內涵。
二、教學對象分析
對象:初中七年級學生 學生特點:
學生剛剛升初中,基礎不一,為了能讓學生都吸收本節(jié)課的知識,我采取了以下教法與學法
三、教法、學法分析
1、教學方法:
在本節(jié)課的講解中,我采用了講授法與發(fā)現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情境創(chuàng)設法: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分析法:通過對實例的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
2、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法:研究實際問題→認識負數→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四、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及數學的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
?。?)、引入課題 (2)、新課講解 (3)、課堂練習 (4)、知識小結 (5)、布置作業(yè)
下面進行詳細闡述:
1、 引入課題(3min、 創(chuàng)設情境,興趣導入
p 首先展示一張標有氣溫的地圖,同時說“同學們有沒有看過天氣預報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就接著說,“那你們看看這張地圖上的數字,它們有著怎樣的區(qū)別呢?”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發(fā)現其特點,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及時提出:“那你們知道它表示什么意義嗎?”觀察學生的反應,引入本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課題。 p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創(chuàng)設美好的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積極的接受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就可以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 新課講解(15min)
在創(chuàng)設了情境,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根據學生的特點及本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fā),主要從以下方式進行講解:從舊經驗中引導新學習。首先提出問題:“大家知道,數學與數是分不開的,它是一門研究數的學問,現在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小學里已經學過哪些類型的'數?”然后讓學生思考討論,互相補充回答。接著,教師指出:小學里學過的數可以分為三類:自然數(正整數)、分數和零(小數包括在分數之中),它們都是由于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日常生活中,為了表示一個人、兩只手,我們用到整數1,2;為了表示一半的事物,我們經常用1/2;為了更能準確的讀取尺子上的數值,我們經常要用到小數;當什么都沒有的時候,我們總是用0來表示。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說的自然數,零或分數、小數來表示的。像零下溫度、低于海平面某地的海拔高度等等,我們如何去表示呢?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溫度是零上5℃,最低溫度是零下5℃要表示這兩個溫度,如果只用小學學過的數,都記作5℃,就不能把它們區(qū)別清楚,可它們是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那我們又如何去區(qū)別它們呢? 接著再進行課本內容講解;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舊知識,同時也引導他們發(fā)現在所學過的知識中,沒有找到相關的知識來回答我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就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在一個在一個積極、主動、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3、 課堂練習(20min)
教師活動: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再提問一兩個同學。
設計意圖: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肯定答對的同學,糾正錯誤的同學 下面是詳細的闡述:
學生在明確了教學任務,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識之后,就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欲望,這時教師應把握時機讓學生獨立練習,而在學生練習的同時,教師巡回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提問一兩個同學,肯定他們的能力及糾正其存在的錯誤,這樣學得好的學生感覺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會更加的努力,同時可以讓那些自學能力差的學生及時的學到新知識,不至于掉隊。
4、 知識小結(5min)
課堂小結: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詳細闡述: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用“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會做……了”這樣的形式來讓學生總結,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糾正或提示學生,并且顯示相應的內容以課件形式展示出來。
為了檢驗和促進每個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發(fā)現教學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使知識成為一個體系。
5、布置作業(yè)(2min)
拓展練習:布置有點難度的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及知識遷移的能力。 詳細闡述:
在本節(jié)課講授結束后,我將給學生布置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較有難度的作業(yè),讓學生在自我獨立完成作業(yè)的同時,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也可以從中發(fā)揮他們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問題思維。
五、教學效果預測
上面是我對《七年級數學》的這一小節(jié)的授課方式,最后,我對本節(jié)課進行預測,總結如下:
1、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新課講授過程中,使用講授法和發(fā)現法,讓學生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地讀、寫負數;感受正、負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從不同角度對有理數分類,可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分類思想;
3、讓同學們獨立完成練習,意在加深同學們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
4、最后小結及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掌握本課所學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4
尊敬的評委老師:您們好!
今天我的說課是《正數與負數》,選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1節(jié)的內容。
一、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點
本節(jié)是在學習自然數與分數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既可以對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有理數的相關知識打下基礎,在學生學習數的只是中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所以《正數與負數》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此外,《正數與負數》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學習這部分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負數的概念,且了解負數是如何產生的
(2)能力目標:能夠判斷一個數的正負性,并能進行負數的運算
(3)德育目標: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了解負數是從生活實際需要中產生的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負數概念的理解
(2)教學難點:負數的意義及零的內涵
二、教學方法
結合基于上面對教材的分析,根據我對研究性學習“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認識,結合初一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并不成熟以及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
在教法上: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更加形象的認識,彌補學生在抽象思考能力上的不足。教師講解引導與學生自我歸納總結相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
在學法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對學生的回答與提問給出肯定,表揚。保護并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向著更高的思維層次發(fā)展,注意引導他們的數學思維。
三、教學過程
在上面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引領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分為五個部分: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鞏固練習,熟練技能;
(4)總結反思,發(fā)展情意;
(5)布置作業(yè)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三幅圖,通過設置問題串,為學生復習小學學過的自然數和分數,讓學生了解到數是因為實際生活的.需要產生的,同時增加一個新的問題:某人有100元錢,另一人欠別人100元錢?,F在我們要用數表示著兩個人所擁有的錢,如果都用100來表示的話,、就不能把這兩種顯然不一樣的情況區(qū)別開來。所以學生很容易就發(fā)現,用以前學過的數不能簡潔清楚地表示這兩個數,由此需要產生一種新數,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課。這樣的引入,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提出疑問,從而引起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著,我根據學生已經產生的認知沖突及時地給出實際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環(huán)節(jié),給出4個例子: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例1:氣溫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車向東行駛4千米和向西行駛3千米;
學生對以上例子中出現的每一對量進行討論,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很容易就發(fā)現: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東和向西都是一對反義詞。于是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點: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東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然后我讓學生自己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實例。學生在閱讀課本后很容易就會回答:足球比賽中的凈贏球和凈輸球;花生產量的增長和減少;體重的增加和減少等這些例子。這樣的舉例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另一方面也為新知識的展開鋪平了道路。
幫助學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后,我?guī)ьI學生回到創(chuàng)設情境中產生的問題:擁有100元與欠100元該如何表示?我將一邊引導學生一邊歸納總結:對于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如果其中一種量用正數表示,那么另一種量可以用負數表示。通常地,我們規(guī)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這里建立正數與負數的概念時,我會特別強調,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同時指出,0不僅僅是表示“沒有”的意義,比如0℃就是一個確定的溫度。
3、鞏固練習,熟練技能
為了使學生實現由掌握知識到運用知識的轉化,教師將通過形式不同的練習,讓學生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如課本上的練習:判斷正、負數以及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在判斷正、負數的時候,我將再一次強調學生的易錯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其中一道練習:如果水位升高3m時水位變化記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時水位變化就可以記作-3m,水位不升不降時水位變化可以記作0m。這里也要特別強調0表示的意義。由此讓學生加深對正、負數概念以及零的意義的理解,同時這種課內及時練習,反饋調整,又符合心理學特征,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同時這么做,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這是知識鞏固的過程,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來說,這是第二次學習負數知識的機會,對于我的教學來說,這也是盡量保證全體學生學習進度一致的一個方法。
4、總結反思,發(fā)展情意的環(huán)節(jié)
在結束本次教學過程之前,我會帶領學生一起快速地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的所學,在這個過程中,采用集體回答的方式為主,必要時可以請個別學生回答,從心理學上來說,在主動去回顧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也是有很大的加深的,同時,這種回顧可以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與長久。
在回顧的過程,我們會點出重點,梳理難點,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堅固的知識體系。還有,我會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容易出錯的地方。
5、布置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的過程要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作業(yè)太簡單,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題目很沒意思,從而挫傷其學習的興趣;而作業(yè)難度過高,則會挫傷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的積極性。
因此,我會布置作業(yè)時不是死板的,而是考慮各個層次,有學生自己去選擇自己能夠得著的題目。這樣來,適應了學生的不同要求,減輕作業(yè)負擔,關鍵這樣的作業(yè),學生更加愿意去做,作業(yè)所帶來的對知識的鞏固效果也會更好。
四、說課結束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指導思想。并且能從各種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4篇 初中數學正數和負數的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