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失物招領說課稿3篇 失物招領說課稿怎么寫,以供參考。

失物招領說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魯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失物招領》,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失物招領》是魯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圍繞“愛護環(huán)境”為主題,教育學生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明白藍天白云、碧水清風、紅花綠蔭等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愛護。本文共有八個自然段,配有兩幅插圖。課文記敘了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去植物園參觀,同學們亂仍垃圾,被張爺爺提出批評的事,告訴同學們要增強環(huán)保意識,保護環(huán)境,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的三維目標,并基于我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采取讀讀---議議的方式進行讀中感悟的學習。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三、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失物的兩種不同含義(失物和“失物”)。
2、通過重點詞句使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所蘊含的道理,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體會唐老師和張爺爺露出會心微笑的原因。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導讀啟思,圖文對照,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合作交流,放手讓學生自學。
?。?、學法: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文識字,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練生字,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并進行感情朗讀。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模擬情景,談話導入
同學們,昨天老師在教室里撿到了一支鉛筆,請丟失的同學到我這兒來認領,剛才這就叫做“失物招領”。今天老師將和大家學習的12課也叫“失物招領”。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的事情不陌生。
?。ǘz查預習。預習主要是叢詞到字,由易到難,先集中呈現(xiàn),再通過多種形式如自由讀、開火車度、指讀、小老師領讀,齊讀,交流記字方法等,通過反復再現(xiàn)達到認識和鞏固的目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分段指讀課文,要求聽的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找出題目中的失物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并用“——”在文中畫出來
(四)構建話題
1、除了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還有別的嗎?
你怎么知道的?(學生可能回答從課文插圖中看到的;也有可能注意到文中的省略號)
這些東西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垃圾”
2、同學們丟了這么多東西,可一開始為什么四十張小嘴一起喊:“唐老師,我沒丟東西!”
引導學生理解“丟”的不同含義。
(五)抓點提升
那幾個同學為什么臉紅?此時,他們心里在想什么?
指名答,師歸納:原來臉紅的原因是同學們知道自己錯了、感到羞愧,所以勇敢地認錯并改錯。(相機板書:知錯能改)
指導朗讀:1、此時你就是那名丟東西的同學你來試著讀一讀。(指讀)
2、生活中你有沒有臉紅的時候,想象這你臉紅時的樣子再來讀一讀。(指讀)
?。ń處熆杉皶r跟上評價:如,你真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3、多么可愛的一年級一班同學,我們一起來讀一下第7自然段。(齊讀)
2、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唐老師和張爺爺為什么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
指名答師歸納:看到孩子們知錯能改,轉變成愛護環(huán)境的好學生張爺爺和唐老師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相機板書:愛護環(huán)境)
指導朗讀:1、此時你就是唐老師,把你的滿意讀出來吧!
2、此時你就是張爺爺,把你的高興讀出來吧!
師總結:可見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充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六)課外拓展
實踐活動
找“失物”。找一找在校園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就將它們扔到果皮箱里。
失物招領說課稿2
各位領導,老師,我今天要講的課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失物招領》!
一、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失物招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共有八個自然段,配有兩幅插圖。課文記敘了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去植物園參觀,同學們亂仍垃圾,被張爺爺提出批評的事,告訴同學們要增強環(huán)保意識,保護環(huán)境,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2、教學目標
(1)認識“失”“準”等14個生字,并加以運用。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感情。
(3)理解課文內容,??環(huán)保意識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3、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加以應用,理解課文,讀出感情。
4、教具準備
?、偕衷~卡片 ②小黑板 ③小同學圖像
二、說教法,學法:
1、 教法:導讀啟思,圖文對照,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合作交流,放手讓學生自學。
2、 學法: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文識字,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練生字,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并進行感情朗讀。
三、說教學程序
(一)情景導入,揭示題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fā)生了興趣,就會產生出愉快的情緒和清冽的求知欲。教學一開始,教師說:小朋友我們班的值日生揀到了兩塊橡皮,請丟失的同學到我這兒來認領,接著出示課題,釋題,然后問:你想知道些什么?這樣設計導語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fā)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并畫出本課的生字詞,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加以理解,緊接著教師檢查反饋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再讀課文,識記生字
首先讓學生將畫出的生字同桌交流,正音。然后檢查反饋,出示生字卡,要指名認讀,開火車讀并組詞,然后出示本課詞語讓學生賽讀(男、女生讀、小組讀、齊讀)等。采用形式不同的方法識記,有效的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四 、指導朗讀、感悟內容
先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質疑,通過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通過學生自我互相評價,使學生有效地理解了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了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大語文觀。
失物招領說課稿3
[教材分析]
《失物招領》是鄂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一單元以“愛護家園”為主題,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要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從小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課文內容比較淺顯,貼近學生生活,易于理解。前三個自然段介紹了這個生活片斷的起因,四至七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第八自然段是“失物招領”的結果。
在認真地、多次地閱讀了這篇文章之后,我發(fā)現(xiàn)在這些淺顯的文字背后透露著的是唐老師教育學生方法的委婉和巧妙。面對學生們出現(xiàn)的問題,唐老師沒有批評,沒有責罵,更沒有訓斥,而是采用“失物招領”的方法,就讓學生明白了自己的錯誤。
這不正是老師對學生愛的體現(xiàn)嗎?語文教學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著語文味的課堂,是讓學生體會和感悟語言文字的地方。所以,我將“抓住文中人物的神情的詞句體會這種教育方式的委婉和巧妙,體會老師和張爺爺對孩子們的愛”確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閱讀的基礎,加上這一課很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文字淺顯,所以學生是能夠通過讀知道課文內容,基本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的。但其獨立性和自主性還不穩(wěn)定,閱讀活動仍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和點撥。
[教法分析]
根據學生的情況,本課的教學方法還是從“多樣”入手進行展開設計來吸引學生,達到教學目標,同時有效地落實“三維目標”。
一、復習導入
開課時,利用CAI課件中事先設計的“幫張爺爺拾同學們遺失的物品”的游戲來復習生字詞,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學習興趣自然濃厚,為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
二、理解感悟
教學時,我主要抓住描寫文中人物神情、語言的句子展開重點段落的教學。比如: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聽錄音,說說唐老師說了什么?然后通過扣住“嚴肅”一詞,讓學生結合平時的生活經驗來體會唐老師對“失物”的重視。在教學第五自然段時,通過表演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文中人物所做所說的理解,體會同學們當時還并沒有意識到隨手亂扔垃圾是錯誤的行為。在教學六、七自然段時,又通過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帶領學生進入文中的角色,設身處地地交流各自的感受和做法。最后,還通過觀察唐老師神情的變化(嚴肅會心的微笑)體會學生們知錯就改的行為令唐老師和張爺爺從心底感到高興和這種委婉的教育方式體現(xiàn)了老師對學生的愛。
三、感情朗讀
朗讀既是一種把書面語用聲音表達出來的言語活動,也是一種講究咬音吐字、表情達意的言語藝術。所以朗讀訓練的到位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首先,要讀有層次。無論是篇、段,還是句的教學,我的設計都是按照“初讀談體會再讀求理解深讀悟真情”的思路進行。比如:學習第四自然段中唐老師說的話時,我先讓學生通過聽錄音知道唐老師在說什么,然后指一名學生讀,指出唐老師可不是這么說的,應該怎樣讀呢?再讓學生讀整段話,從中體會是嚴肅地說。指導理解“嚴肅”后,進行最后感情朗讀。
其次,讀的方法,形式要多。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較多讀的方式。比如,同桌互相交流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的輕松,讀得有趣。
正因為采取了這么多層次清晰,形式多樣的讀,學生才可能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在讀中積累。
四、指導寫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訓練的重點。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動筆寫字。孩子天性好奇、好勝,富有個性化的問題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在寫字的指導上,我引導學生觀察生字,交流各自不同識記生字的方法,在田字格中的擺法。讓學生對生字記得更牢,書寫出規(guī)范美觀的漢字,同時訓練書寫姿勢和習慣。
五、語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該重視語言的積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我想,這種積累不僅僅是課內,還應該拓展到課外。因此,我們可以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資源的整合,補充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來豐富學習的積累。在這篇課文的教學完后,我向學生推薦《弟子規(guī)》一書,目的是幫助學生積累語言,規(guī)范行為。
失物招領說課稿3篇 失物招領說課稿怎么寫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