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船長》教學反思12篇(船長教學實錄),以供借鑒。

《船長》教學反思1
《船長》選自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的著名小說。作品筆墨集中,情節(jié)感人,通過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后鎮(zhèn)定自若,成功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脫險,自已卻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表現了他臨危不懼、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偉大人格。
全文猶如一曲生命的贊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何讓學生也能沉浸文本中,體悟雨果動情的筆下哈爾威船長的偉大靈魂呢?結合學生實際,我擬定了第一課時的`目標設想:借助課前學生搜集的資料,初步了解“法蘭西的莎士比亞”——雨果;學會7個生字,理清文章脈絡;感悟危難關頭人們的慌亂,為體會船長哈爾威的鎮(zhèn)定自若、忠于職守做好鋪墊。
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一節(jié)課下來,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的朗讀要求,并對課文內容比較了解,若還有時間的話,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這些要點。而我在課堂上對生字詞語浪費的時間較多,給學生朗讀的時間有點不足,對學生理解課文造成了困難。
《船長》教學反思2
“哈爾威船長的一生都要求自己要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闭n文學到這里,教室里靜悄悄的,船長的英雄行為震撼了同學們的心靈。
在學生想象寫話時,周炳說道:“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作為一名船長,哈爾威不能離開自己的`船,這是船長的職守……” 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
哈爾威完全有機會逃生,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作為船長,他必須選擇死亡?!叭嗽诖?,船亡人亡”,哈爾威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捍衛(wèi)船長的尊嚴,教材之所以用《船長》為題,而不用《“諾曼底號”遇難記》為題,我想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所以,當每一次海難,我們就會目睹一個船長的尊嚴,目睹船長這個職業(yè)的尊嚴。在海難面前,幾乎每一個船長都會選擇與船同存亡?!疤┨鼓峥恕钡氖访芩惯@樣做了,“諾曼底”號的哈爾威又一次這樣做了。 哈爾威成為了英雄,他成為英雄其實很簡單,只是“運用了他船長的權利”。作為船長,哈爾威必須選擇死亡。那么,到底是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們肅然起敬呢?我想,應該在那么幾個字眼上: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
忠于職守,做人之道,看起來平常,真正做到又是何等的困難。在利益面前,特別在死亡面前,更是能夠考驗一個人的敬業(yè)精神和為人之道。我們的社會,最需要弘揚的應該是這樣的精神。我想,這才是我們所需要在這篇課文挖掘與學習的東西。
《船長》教學反思3
在備《船長》這一課時,我被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英雄行為深深地震撼了,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尊黑色的塑像,船長正目光凝然、注視前方,臉上是那么安詳平和。試問天下蒼生,有誰,能在死神的面前,真正做到了超然與寧靜;能面對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舍生取義?這對于蕓蕓眾生來講,是望塵莫及的。由此,我又不禁聯(lián)想起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故事,與這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也是輪船沉沒,也是眾人爭相逃命,也是船長下令緊急救援。所不同的是,“泰坦尼克”號的沉沒責任在船長,因為是他的錯誤決策才造成了這一慘劇。而我們的哈爾威船長,自始至終,都是那么完美,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樣的好課文,怎能不精心引導學生去細細閱讀、細細品味,學會做人?那么,如何讓學生也能深入文本,與我一樣有著深切的閱讀感受與體悟呢?怎樣才能讓學生上一堂有滋有味的語文課呢?
課前,我反復讀了課文,閱讀教學參考資料,鉆研教材,還上網搜尋到了多篇教案。我想,在專業(yè)成長的過程中,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無可厚非。但感覺實踐下來,從模仿學習到靈活地運用乃至創(chuàng)造,這是一個比較艱辛的過程。特別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如何適合班級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師在課堂上如何運用自如,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而真正做到“得法”,何其難也?其中對學科性質的認識是前提,對教學目標、教學流程的整體把握與靈活調控是關鍵,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與智慧的有效、高效的活動是核心。這些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僅僅說說而已是無用的,最要緊的是落實在行動之中。
總結這堂課,如果要說好的地方,那應該是學生的表現,他們能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我能感受到他們情感的波瀾起伏以及智慧的輕舞飛揚,學生的情感與智慧活動是與本堂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和諧同步的。
在上第一課時,總想在這堂課上使課文的重點有所呈現,所以教學的'容量安排得大了一些。一節(jié)課上下來,我感覺最大的不足是在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上存在明顯的疏漏,前半部分特別是預習檢查這一板塊花費的時間較多,導致課堂教學結構有些前松后緊,以至本該是課堂教學的高潮部分草草收場。這也是我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在這樣的教研課上也出現了,真是不應該,以后得認真加以改正。
另外,還有很多細節(jié)的問題也必須得注意。比如:讓學生談談對作家的了解的時候,應注意指導學生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讓學生交流課前已理解的詞語時,要讓學生說值得一說的詞語;生詞最好是指導讀寫后,還能讓學生默寫一下,以便及時地發(fā)現問題;在訓練概括完段意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訓練還需加強;要讓學生真正能體會到發(fā)生海難時人們驚慌失措的感覺,朗讀指導還要到位;有些問題的提問設計得還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等等。
《船長》教學反思4
當今的語文課堂提倡讓學生做“研究者”“探索者”,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而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心理渴求。問題愈多,好奇愈強,興趣愈濃,此時的學習是最快樂有效的!
例如教學《船長》這一課時,當講到哈爾威船長隨著輪船一起沉入大海時,我讓學生進行質疑。一位學生說:“老師,為什么就船長一人不登上救生艇逃生,而和船一起沉下去呢?”他這么一問,同生們都馬上附和,并紛紛舉起上來,爭著發(fā)言。一個學生說:“20分鐘太短了,他沒有時間登上小船?!绷硪粋€馬上反駁說:“難道就那么巧,其他人都走了,到船長就來不及嗎?就剩一個人?”又一個說:“那他怎么不跳到海里,然后向救生艇或瑪麗號游去啊?”立即又有人回答說:“3月里海水很涼,不淹死也會凍僵而死??!”這時小浩同學補充道:“就算海水溫度適中,在那種情況下也不可能逃生了!”同學們都露出疑惑的神情,小浩接著說:“因為這么大的船沉入海中必然會有很大的旋渦,人也會卷進去的,根本不可能逃生!”
話音一落,掌聲響起來!此時,平時愛看課外書的小奇站起來說:“不是,船長也許還有時間逃生的。但是他自己選擇了與船同歸于盡!因為在當時的.歐洲,船長們都把自己的船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在遇到海難時,他們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與船共存。并且課文最后一段還說‘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因此,他不可能離船而去!”
質疑引發(fā)了興趣,興趣激發(fā)了思維。學生在質疑解疑中真正讀懂了課文,這應是語文教學追求的效果!
《船長》教學反思5
一點突破,感悟高貴品質——《船長》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根據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說改編的。小說體裁的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人物形象的刻畫,以及借助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來揭示人物性格,傳達思想感情。
本文以“船長”為題,著力描寫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巨輪撞擊后即將沉沒的危急時刻,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乘客和船員安然脫險,而自己則堅守崗位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可貴品格和高尚精神。因此,本篇的教學設計可以采用“一點突破法”中的.“尾部突破”:
1.誦讀末段,由“忠于職守”的理解,找出與之對應的句子,為理解全篇開路。
2.由對應句子中“控制”一詞的含義導向“諾曼底”號遇險、救人的緊張過程,突出哈爾威船長“指揮”、“控制”、“領導”的作為,歸結到“忠于職守”。
3.回到末段,展現哈爾威船長的莊嚴神態(tài),贊頌哈爾威船長的“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可貴品格和崇高精神。
如此教學,由尾部反顧全篇,再回到尾部,首尾呼應,渾然一體,學生會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船長》教學反思6
《船長》主要講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堅守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船長》文字美、精神更美,為了讓學生感受船長的人性美,我引導學生品讀語言,從字里行間感受哈爾威的'臨危不懼、忠于職守、指揮有方。當然對于文本的理解,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尊重學生的理解,就“他用一個人的生命,換來了60人的生命,值不值得?”為話題展開討論,學生們的回答讓人物形象更豐滿,對哈爾威當時的心境也更能理解。
文中的人物對話也是值得一讀一品的,通過簡短有力的對話來烘托緊張危急的氣氛,我把學生分成了兩組,分角色朗讀對話。學生們在之前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就有了對哈爾威船長的敬畏,所以朗讀的時候就很自然地進入了角色。之后,我又讓一名學生來讀哈爾威的話,被點到的學生很有神圣感和使命感,他們仿佛就是哈爾威船長,聲音高亢、抑揚頓挫,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享受?。?/p>
《船長》教學反思7
《船長》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寫的一篇短篇小說。課文主要講述了“諾曼底”號在行進中突然遭到“瑪麗”號大輪的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哈爾威船長鎮(zhèn)定自若的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秩序井然的脫險,自己卻和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
在學完這篇課文時,我問大家對這篇課文是否還有疑問,一個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船長為什么要與輪船一起沉入深淵,他完全有機會與其他乘客和船員一起安全脫險啊,他的這個犧牲有必要嗎?”說實話我在備課時,也想到過這個問題,也有這個疑問。但此時有學生提出,我正擔心講不好這個問題,會影響到學生對哈爾威船長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時,有個學生舉手回答說“我認為哈爾威船長與諾曼底號之間有很深的感情,也許諾曼底從一開始就是和船長一起出海,在這么長的時間里,船長早已把船當作自己的親人,或是自己的孩子,他怎么舍得拋棄自己的孩子自己獨自逃離呢?”另一學生補充道:“船長的與船一起沉入深淵,更能使我們感受到哈爾威船長以身殉職、忠于職守的的'高貴品質。
對于同學們的回答,讓我感到有點吃驚,原來我“小看”了我的學生,也讓我看到了學生動腦思考、積極向上,他們對文本的認識是我們所想象不到的。同時也讓我明白不能再有老眼光審視學生,應該走進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更多的了解他們。
《船長》教學反思8
一、前言
在9月16日,我們六備舉行了一次網絡集體備課,并形成了集體教案,我就利用這教案,在9月21日下午,上了一節(jié)示范課,現在把上這課的一些反思與感受寫下來。
二、如何把握這個集體共案的原則。 集體形成認為的教案還是個大框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步驟都還有很大的“空白”,這需要每個實施者去補充,去創(chuàng)新,去發(fā)展,去讓它有血有肉,豐滿。 這處理這個教案時,我本著以下幾個原則:
1、真真實實地本著“倡簡,務本,求實,有度”的南京培訓會之精神,引領自己處理好教案,上好這節(jié)課。
2、始終注意著走簡潔高效之路了,突出語文的語言性,用語言獨有的魅力去熏陶學生,感動學生,形成豐富的語感。始終注意著讓語言產生魅力,有樂趣,讓學生樂于品味語言,感受語言。還要善于從語言中品味到人文思想。
3、教學中強調“對話”。在課堂中,師生對話也比較重要,只有通過有針對性的對話,才能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通過有效的對話才能引領學生一步一步走入到文本的深層,感知到文本的思路,學生到文本的精神內涵。所以在課堂中一來一去的簡短有力對話是確少不了的。
三、實施集體共案的優(yōu)點之處
1、從各位聽課老師的反映,效果還是可以的。注意抓住了重點語言(前兩次的命令),引導學生盡可能入情入境地朗讀,并從朗讀中切切實實地感受出船長的偉大。
2、我的導入一環(huán)節(jié)較好,在導入時,我用前兩節(jié)作為導入語言,第一節(jié)稍加改編,用口述的方式。第二節(jié)用錄音的方式放給學生聽,因為錄音的效果特別好,特別容易引導學生進入境界。當第二節(jié)的錄音放完后,然后說“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而開始……”,接著就直接進入課文的`第二部分教學。對于一二兩節(jié)在教學第一個命令時,調用了描寫亂的情景。除此就沒有讓學生直接讀,否則會產生面面俱到,凌亂的感覺。
3、學生讀書比較到位,能讀得確確實實地帶上個人的情感,有感染力。特別是船長的那些簡短有力的對話,我采取開火車讀,效果比分角色讀更好,這樣更能再現那時的亂的情境。
四、實施共案的不足之處
1、本課的小節(jié)很多,由于一環(huán)節(jié)扣一環(huán)節(jié),所以需要的過渡語言就非常多,這是上課的一個難點,我感覺這方面我還沒有完全磨合好自己的銜接過渡語言。
2、每個學生讀書都有不同的特點,這有一定的隨意性,在課堂上,我并沒有處理好對學生讀書的評價。感覺自己的評價語言還不夠有針對性,準確性,感染性。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多注意訓練這一基本功。
3、由于集體產生的共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當然是很出色的教案,可是這需要實施者完全把它融化成自己的語言,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在上課時,自己還無法擺脫看教案,看步驟。所以自己的目光于學生交流的機會肯定就會少,這樣,就不利于突出“以人為本”。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注意,教案應爛記于心,在上課的時候應把更多的精神集中到學生的身上。
五、引發(fā)的爭議
在處理以下深化題目時,有點小爭議: “(自由選擇下題中的任一個角色)
A一位得救的懷抱嬰兒的婦女 說:船長啊,船長,…………
B還是個孩子的水手克萊芒 說:船長啊,船長,………… ” 我們班有個同學說:“……你真不該死呀……”這個問題提得好,我隨勢追問:“到底該不該死?船長能不能不死?”
學生1答:“恐怕他怕時間不夠,小艇上人太多,他為了其他人的脫險,就隨著輪船沉入深淵了?!?對于這個問題,也能突出船長的偉大精神,可我以為與事實有點違背,就含糊一帶而過,沒有進行深化。而其他的老師認為得深化一下。
學生2答:“船在人在,船已經不在了,船長認為自己活著就沒有價值了?!?類似這樣說) 針對這個回答,我感覺能深化主題,所以就深化處理一下??陕犝n教師覺得仍不夠深入,并且希望能再引入其他的相關資料。由于目前的語文教學提倡“倡簡、求本、務實,有度”,再加上課文的語言文字較多,內涵較深,所以就沒敢引入其他的材料,怕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使本有的任務完成不了。
六、形成新的教案建議
我感覺原來的共案已經不錯了,所以新的教案與原案變化不大。我就大致說一說需要修補的地方。
1、導入部分就用前兩節(jié)作為導入語言,第一節(jié)稍加改編,用口述的方式。第二節(jié)用錄音的方式放給學生聽,因為錄音的效果特別好,特別容易引導學生進入境界。當第二節(jié)的錄音放完后,然后說“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而開始……”,接著就直接進入課文的第二部分教學。
2、在引導學生讀那段對話部分,先讓學生自己練讀,再采用開火車讀,即一個接著一個去讀,讀完一遍后,教師采取總結指導方式,讓他們再這樣讀一次,這樣的效果很好,能較好地再現當時的場面,比分角色要好得多,建議大家采取。
3、最后兩段教學時,建議大家先采用放錄音方式,讓大家先聽,因為聽這錄音后確實能讓學生感動。然后再引導他們讀效果就更好。
4、對于最后一個“布置作業(yè)”部分,我們可以讓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jié)去有感情讀,有感情背。但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如何時間不夠,也就算了。
《船長》教學反思9
《船長》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說,塑造了一位臨危不懼、忠于職守、勇于獻身的船長形象。文章情節(jié)感人,文字雋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在教學中以“感”和“悟”為宗旨,以體驗語言文字的作用為目標,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尊重學生個性感悟的基礎上,立足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聽、說、讀、議、寫等多種的語文實踐活動,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價值。
一、感悟體驗,積累語言
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講讀課文中,結合本課的特點,播放當時緊張的錄音對話,船長沉船時的悲壯的一幕通過老師的表情朗讀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作了很好的音樂渲染,讓學生從內心激發(fā)起情感,讓他們很快地投入到課文的.文本中。讓學生仔細讀課文,做一回小船長,又是為他們創(chuàng)設自主參與閱讀的實踐,體驗語文文字的意境。
二、主體探究,培養(yǎng)能力
教學中,教師舍得留出時間,空間,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我的閱讀策略,通過小小組里自由讀讀船長與奧克勒大副等人的對話,一邊讀,一邊想,深刻體會哈爾威船長的勇敢鎮(zhèn)定、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三、讀寫結合,發(fā)展語言
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為著手,領會新課程標準精神,充分重視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讓每位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人人都有語言實踐的機會。在教學開始,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找出船長的四次命令,體會場面的緊張、混亂,對船長的鎮(zhèn)定等品質有了初步的了解。接著,以四次命令為線索,以“簡短有力的對話”為重點,引導學生朗讀——感悟、感悟——朗讀,深刻體會船長的優(yōu)秀品質,同時精心選擇讀的方式和方法,在多種方法的交替中提高閱讀水平。最后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采用船長的心里所想與得救的人們對船長的感激的話語互動,更加凸顯出船長的高大形象。讀寫結合,很好的訓練并提高了學生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船長》教學反思10
教學設計:
一. 復習導入,再入情境
同學們,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在霧氣籠罩的英吉利海峽上,發(fā)生了一場可怕的事。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在這個故事中,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船長?
這是一名 的船長。(忠于職守、以身殉職、臨危不懼、舍己救人、指揮有方、沉著鎮(zhèn)定)
[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想象畫面,為學習課文奠定了一個情感的基調。]
二. 感悟船長,品析詞句。
同學們,你們有的人對船長忠于職守感受深刻,有的人對舍己救人感受深刻,有的人對沉著鎮(zhèn)定感受深刻。再讀課文,看看課文的字里行間,哪些寫船長的句子,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1. 默讀3—28小節(jié),找出自己感動的語句并寫下理由。(學生合作討論)
2.重點詞句品析。
?。?)出示: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①圖文結合,討論交流,理解哈爾威船長的“沉著鎮(zhèn)定”。
?、谒娴陌衙總€人都考慮到了嗎?結合數字60、61,引導學生思考。
他把自己給忘了,面對災難,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是多么高尚的品質??!
③學生合作討論問題,哈爾威船長下達了哪些不同的命令?當時的情形如何?結果又怎樣?從中體會到船長的哪些品質?
輪船被撞,乘客奔出甲板的時候——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
乘客混亂,不可開交——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的時候——快救克萊芒!
輪船即將沉沒——動作再快點!
?。?)出示:“大家沉默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p>
①討論理解:為什么沒有違抗他地意志呢?
?、谶@偉大的靈魂指的是什么?
③讓我們回顧一下救援的全過程,哈爾威船長的偉大體現在哪些地方呢?
3. 指導學生朗讀。對哈爾威船長的命令應讀得凝重有力,作者的議論應讀得稍慢、莊重,對話部分應急促。
4. 指名分角色朗讀。
[通過自讀自悟,交流合作,體現了學生的充分自主,合作探究,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碰撞,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力。]
過渡:20分鐘很快過去了,乘客和船員們得救了。船長哈爾威選擇了什么?
三. 辯論探究升華課文
1、船長其實有逃生的可能,他為什么要選擇與“諾曼底”號一起沉入大海?你覺得值嗎?
2、“哪個男人敢走在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贝L真的會命令開槍嗎?
四. 心靈碰撞,迸發(fā)情感。
課文中沒有一句贊美船長的話,但我們卻感受到了他的偉大、堅強和英雄本色:大難臨頭,他毫無懼色,危在旦夕,他視死如歸,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船長??!
①面對這悲壯的一幕,如果你就是被救的船員或乘客會對船長說些什么?
②哈爾威船長走了,他沒有留下什么豪言壯語,但我們對哈爾威船長形象有什么樣的看法呢?面臨困境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學生課堂交流,各抒己見)
五、生齊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師總結并板書:真正的英雄。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讓哈爾威船長的高大形象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腦海里,激勵和指導我們的行動。
2、練習寫一段對話,來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板書:
英雄——船長
遇險 臨危不懼
自救 忠于職守
犧牲 舍己救人
《船長》教學反思11
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本文基本可按“遇險、救援、殉職”的順序來理解。本文詞語豐富、深刻,是讓學生領悟語言妙處的好時機。
在學習“諾曼底”號船“遇險”部分時候,我分兩部分完成此部分教學。1.遇險前,抓住“大霧彌漫”、“夜墨如黑”這兩個詞,讓學生結合生活談那是怎樣的天氣?來理解這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2.遇險中抓住了“突如其來”、“猝然而至”、“亂作一團”、“你推我搡”這些詞,讓同學們想象,面對突發(fā)的災難,人們慌忙逃生的混亂場面。
在學習“救援”部分時,重點抓住了船長的'語言描寫,學生很容易就找了第3自然段中船長指揮時說的話,從“吼喝”體會船長聲音之大,內心之急,情況緊迫。通過自讀,指名讀,齊讀,來體會哈爾威船長面對災難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指揮鎮(zhèn)定自若,讓人敬佩。
在學習“殉職”部分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并結合具體的詞和句,體會船長高大的形象。鄧熙成同學匯報時,大膽質疑:“老師,船頭下去,那船尾就會直立起來呀,可書中說船長屹立在艦橋上,他能站住嗎?另外,他是船長,應該會游泳的,他為什么不游走呢?”針對他的問題,同學們展開了討論,最后,趙家卉同學說:“作為船長,他不能棄船而去,而是要與船共存亡”,學生們的爭論讓本課教學達到高潮,也讓學生明白本課的中心,我想這樣的閱讀才是體現了它的實效性吧。
《船長》教學反思12
這課講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堅守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讀了課文,我就被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覺得學生也一定和我一樣。
教學中,我從哈爾威船長的四次命令入手,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哈爾威船長在組織自救的過程中,一共下了幾次命令?分別是什么?從每次命令中你能體會出他的什么品質?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劃一劃,并做好批注。學生很有興趣地學著,當集體交流第一個問題時,我問學生:此時此刻,如果你就在這船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學生暢所欲言)而船長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學生都說他們最先想到的就是跑、逃生,然后和船長的.想法舉動作對比,突出船長的沉著鎮(zhèn)定、舍己救人。學完船長的四次命令,在學習第三段時,我質疑:哈爾威船長與輪船一起沉入大海,值得嗎?在沉船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了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后,認識到船長是一心想著全船的人,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然后我說:同學們,剛才我們走進了語言文字,與哈爾威船長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對話,更是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望著這無情的大海,面對這樣一位船長,我想,你們一定有很多話要對哈爾威說吧? 好幾個同學做了發(fā)言,都贊揚了船長的優(yōu)秀品質,并表示要向船長學習。我認為應該水到渠成了,就出示了小黑板,讓學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諾曼底”號輪船上的一員(船長、乘客、工作人員),在這生死存亡的瞬間,你將會怎樣想,怎樣做?(逃生??和船共存亡?為什么?)沒想到剛讀完題,班長就大叫:“逃生!”我驚愕了,問道:“你不是剛說了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嗎?為什么現在又選擇逃生?”班長倒沒說話,另一個學生狡辯道:“我們也是弱者呀!”多么詭秘的辯詞,這不等于一節(jié)課的感情白浪費了嗎?”無奈,我只好自我表白:“如果是我,我一定像哈爾威船長那樣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絕不茍且偷生……”可感覺自己的表白是那樣的蒼白,學生還是無動于衷。
這幾天,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學生怎么了?學課文就是學課文,理解得挺到位,就是沒有絲毫感動,更不要說向英雄們學習了。思想教育亟待加強!
《船長》教學反思12篇(船長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 《鄉(xiāng)下人家》教學反思優(yōu)選12篇(鄉(xiāng)下人家優(yōu)秀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