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3篇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設計與反思,供大家參考。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選自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奇妙的世界”,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
課文通過描繪天地中的各種事物,展現(xiàn)了世界之奇、之美,表達了作者對這奇妙世界的喜愛。
教學重點:能說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出天空、大地的奇妙的。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經(jīng)驗,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含義。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課前,我先讓學生搜集自然界的圖片,欣賞圖片,然后讓學生充分地讀,初步感悟。
2.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去體會、去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談自己發(fā)現(xiàn)的奇妙事物,讓學生升華對課文的理解,并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了解這個奇妙的世界。
二、成功之處
本課教學,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讓學生充分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感悟世界的奇妙。比如,在第四自然段教學時,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回憶看到的云彩形狀,展開想象,學生想象很豐富,有的.想到童話故事,有人想到后羿射日………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想象力充分展開,從而為后面突破本課難點對“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理解做鋪墊。
三、不足之處
本課教學,學生較為緊張,課堂氛圍不夠活躍,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部分學生沒有真正讀出作者所寫的美,沒有真正理解文章內容。學生探索自然、尋找大自然的其他奇妙、美妙的事物激情不足。
四、改進措施
學生上公開課、錄課時緊張是很正常的反應,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因為這是課堂氛圍活躍的前提,更是學生思維迸發(fā)的前提。消除學生課堂緊張的方法有很多,如:課前良好的溝通、課上老師語言的引導、評價語的鼓勵……下次錄課時,我要從這些方面入手,讓學生消除緊張心理,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讓課堂富有實效。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2
我所教授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是: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教學難點是:感悟世界的奇妙,學習把事物寫具體。
在教學本文時,我的設計思路是:在回顧課文整體結構,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重點學習第二部分——天空和大地的珍藏。方法是:
一、先找天空和大地的珍藏,再收集動詞,組成四字短語,讓學生初步感知,給事物加上一個動詞就使得事物有了生命力,變得鮮活起來。
二、讓學生通過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書上的句子比短語表達效果更好,激發(fā)學生探究原因的興趣和動力。
三、通過細品課文句子,學生會發(fā)現(xiàn)作者通過對事物顏色、形狀、動態(tài)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描寫,并且加上了自己大膽的想象,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使各種事物變得鮮活有生命力。四、探究作者會把普通事物寫的生動有趣形象的原因,得出源于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離不開細致的觀察和尋找,自然地總結了全文。
五、在學習了作者寫法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模仿寫法加以運用,對身邊的`普通事物進行觀察和描寫。
六、課外延伸小詩——《大自然的語言》,使學生明白世界的奇妙不光可以用眼睛去看,而且還可以用耳朵去聽。只要你用心觀察,就可以發(fā)現(xiàn)。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本能遵循以上思路,并且實現(xiàn)了本課時的學習目標,突破了重難點,學生能做到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并模仿其寫法對自己熟悉的普通事物抓住特點進行細致觀察,展開想象去描寫。不足之處是,感覺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不太到位,次數(shù)有點少,也缺乏潤物細無聲式的指導;設計的讀書方式不夠多樣化,應減少齊讀,盡量凸顯個體讀,增加學生之間的對抗競爭;對學生關注的面不夠廣,應針對大部分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表揚學生的語言比較簡單單一,應學會有針對性的肯定和鼓勵??傊?,每節(jié)課我們都在力求完美,追求更好!相信自己,今后我會更努力!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3
學習《我們奇妙的世界》一課,讓我認識到:教師對教材的解讀是很重要的。帶著我對文本的理解,走進課堂,和學生一起感受世界的奇妙,也是很奇妙的……
課堂上先圍繞“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個關鍵句,從填空和大地兩個方面寫出了世界的神奇。
無論是“天空”一段,還是“大地”一段,都是以時間為線索來寫的。教學時,我教學生用圈畫的方法,找到“天空”和“大地”兩部分內容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或短語,厘清作者的表達順序。接著引導學生了解每個時間段里寫了哪些事物,每一個事物的特點是什么。
在“天空”部分的教學,考慮到學生可能無法一下子感受到文中“太陽、云彩、雨點等生活中常見事物有什么奇妙之處。我先引導學生理解這些事物都是和“天空”相關的,都是作者從“我們看見”這個角度寫的。作者看到同一個事物在一天里有什么變化呢?比如,“太陽升起”和“落日”,“晴空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通過對比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正是太陽、云彩、雨點這些魔術師不斷地變著戲法,才讓“天空”這個無邊無際的舞臺充滿了奇妙,課文就是通過這些事物在一天中的變化來寫天空的。
在“大地”部分的教學,我引導學生在找到所寫的事物后,從“我們能看到”這些事物分別有什么特點入手,概括出植物在生長,水果顏色各異,冬天水會結冰等,啟發(fā)學生思考這些平常所見,為什么能稱其為“奇妙”。聯(lián)系之前“天空”那一部分去想一想,還是妙在變化一四季的輪回。課文擇取了眾多的事物,通過春、夏、秋、冬4個季節(jié)來寫大地,展現(xiàn)了大地的奇妙與生命力。
本來就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學生,在學習了文章之后更加覺得世界是奇妙的。
在學生體會了天空和大地“有生命”后,根據(jù)課后練習第二題的要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對學生而言,此處的難點不是缺少具體的`事物,而是怎么說出所選事物“有生命”的表現(xiàn)。于是我啟發(fā)學生借鑒課文進行表達,如流動的小溪、鳴叫的蟬、不斷跳動的秒針、被壓在路面上的鋪路石、被風吹動的風車……
在課后“小練筆”要求學生從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發(fā)現(xiàn),再寫一寫。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3個例句所寫的事物分別是水注、群星和大樹,在生活中都是極其常見的。課堂上,我先指導學生從哪里找普通的事物,讓學生明白要寫的東西一定是極常見的,比如草上的露珠,湖上的漣漪………
接著指導怎么寫,利用例句從兩個角度指導,水洼“像有趣的鏡子”,群星“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這些比喻瞬間便讓極普通的事物美了起來;大樹看起來不起眼,卻給我們帶來“綠蔭”,讓我們清涼,從給人帶來的好處來看,大樹是“美”的。
課堂總結,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去尋找。激發(fā)學生熱愛世界、觀察世界。
不足:學生缺乏積累,仿寫時語句不夠優(yōu)美,盡管引導學生觀察周圍普通的事物,但是學生寫得不夠好,在仿寫上下功夫。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3篇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 《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11篇(大班語言活動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
★ 角的比較與運算教學反思3篇(角的比較與運算優(yōu)秀教案)
★ 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反思8篇(農(nóng)村小學體育教學反思)
★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12篇(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