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化學初三教材梳理:金屬和金屬共6篇(人教版初三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教案),歡迎參閱。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金屬和金屬共1
必修3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
一、鈉 Na
1、單質(zhì)鈉的物理性質(zhì):鈉質(zhì)軟、銀白色、熔點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單質(zhì)鈉的化學性質(zhì):
①鈉與O2反應
常溫下:4Na + O2=2Na2O (新切開的鈉放在空氣中容易變暗)
加熱時:2Na + O2==Na2O2 (鈉先熔化后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Na2O2。)
Na2O2中氧元素為-1價,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潛水艇的供氧劑,Na2O2具有強氧化性能漂白。
②鈉與H2O反應
2Na+2H2O=2NaOH+H2↑
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實驗現(xiàn)象:“浮——鈉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氫氣;響——反應劇烈;
熔——鈉熔點低;紅——生成的NaOH遇酚酞變紅”。
③鈉與鹽溶液反應
如鈉與CuSO4溶液反應,應該先是鈉與H2O反應生成NaOH與H2,再和CuSO4溶液反應,有關(guān)化學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總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實驗現(xiàn)象:有藍色沉淀生成,有氣泡放出
K、Ca、Na三種單質(zhì)與鹽溶液反應時,先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堿再和鹽溶液反應
④鈉與酸反應:
2Na+2HCl=2NaCl+H2↑(反應劇烈)
離子方程式:2Na+2H+=2Na++H2↑
3、鈉的存在:以化合態(tài)存在。
4、鈉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蠟中。
5、鈉在空氣中的變化過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結(jié)晶)→Na2CO3(風化),最終得到是一種白色粉末。
一小塊鈉置露在空氣中的現(xiàn)象:銀白色的鈉很快變暗(生成Na2O),跟著變成白色固體(NaOH),然后在固體表面出現(xiàn)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終變成白色粉未(最終產(chǎn)物是Na2CO3)。
二、鋁 Al
1、單質(zhì)鋁的物理性質(zhì):銀白色金屬、密度小(屬輕金屬)、硬度小、熔沸點低。
2、單質(zhì)鋁的化學性質(zhì)
①鋁與O2反應:常溫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內(nèi)層金屬。加熱條件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氧化鋁:4Al+3O2==2Al2O3
②常溫下Al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均有H2生成,也能與不活潑的金屬鹽溶液反應:
2Al+6HCl=2AlCl3+3H2↑
( 2Al+6H+=2Al3++3H2↑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2Al+2OH-+2H2O=2AlO2-+3H2↑ )
2Al+3Cu(NO3)2=2Al(NO3) 3+3Cu
( 2Al+3Cu2+=2Al3++3Cu)
注意:鋁制餐具不能用來長時間存放酸性、堿性和咸的食品。
③鋁與某些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鋁熱反應
Fe2O3+2Al == 2Fe+Al2O3,Al 和 Fe2O3的混合物叫做鋁熱劑。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鋼軌。
三、鐵
1、單質(zhì)鐵的物理性質(zhì):鐵片是銀白色的,鐵粉呈黑色,純鐵不易生銹,但生鐵(含碳雜質(zhì)的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原因:形成了鐵碳原電池。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單質(zhì)鐵的化學性質(zhì):
①鐵與氧氣反應:3Fe+2O2===Fe3O4(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②與非氧化性酸反應:Fe+2HCl=FeCl2+H2↑ (Fe+2H+=Fe2++H2↑)
常溫下鋁、鐵遇濃硫酸或濃硝酸鈍化。加熱能反應但無氫氣放出。
③與鹽溶液反應: 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④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e3O4+4H2
第二節(jié) 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
一、氧化物
1、Al2O3的性質(zhì):氧化鋁是一種白色難溶物,其熔點很高,可用來制造耐火材料如坩鍋、耐火管、耐高溫的實驗儀器等。
Al2O3是兩性氧化物: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
Al2O3+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6H+=2Al3++3H2O)
Al2O3+ 2NaOH == 2NaAlO2 +H2O(Al2O3+2OH-=2AlO2-+H2O)
2、鐵的氧化物的性質(zhì):FeO、Fe2O3都為堿性氧化物,能與強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FeO+2HCl =FeCl2 +H2O
Fe2O3+6HCl=2FeCl3+3H2O
二、氫氧化物
1、氫氧化鋁 Al(OH)3
①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在常溫下它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
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②Al(OH)3受熱易分解成Al2O3:2Al(OH)3==Al2O3+3H2O(規(guī)律:不溶性堿受熱均會分解)
③Al(OH)3的制備:實驗室用可溶性鋁鹽和氨水反應來制備Al(OH)3
Al2(SO4)3+6NH3·H2O=2 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因為強堿(如NaOH)易與Al(OH)3反應,所以實驗室不用強堿制備Al(OH)3,而用氨水。
2、鐵的氫氧化物:氫氧化亞鐵Fe(OH)2(白色)和氫氧化鐵Fe(OH)3(紅褐色)
①都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Fe(OH)2+2HCl=FeCl2+2H2O(Fe(OH)2+2H+=Fe2++2H2O)
Fe(OH)3+3HCl=FeCl3+3H2O(Fe(OH)3 + 3H+= Fe3++ 3H2O)
②Fe(OH)2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Fe(OH)3
4Fe(OH)2+O2+2H2O=4Fe(OH)3(現(xiàn)象:白色沉淀→灰綠色→紅褐色)
③Fe(OH)3受熱易分解生成Fe2O3:2Fe(OH)3==Fe2O3+3H2O
3、氫氧化鈉NaOH: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易潮解,有強腐蝕性,具有堿的通性。
三、鹽
1、鐵鹽(鐵為+3價)、亞鐵鹽(鐵為+2價)的性質(zhì):
①鐵鹽(鐵為+3價)具有氧化性,可以被還原劑(如鐵、銅等)還原成亞鐵鹽:
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價態(tài)歸中規(guī)律)
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制印刷電路板的反應原理)
亞鐵鹽(鐵為+2價)具有還原性,能被氧化劑(如氯氣、氧氣、硝酸等)氧化成鐵鹽:
2FeCl2+Cl2=2FeCl3 ( 2Fe2++Cl2=2Fe3++2Cl-)
②Fe3+離子的檢驗:
A.溶液呈黃色;
b.加入KSCN(硫氰化鉀)溶液變紅色;
C.加入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Fe(OH)3]。
Fe2+離子的檢驗:
A.溶液呈淺綠色;
b.先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變色,再加入氯水,溶液變紅色;
C.加入NaOH溶液反應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沉淀,最后變成紅褐色沉淀。
2、鈉鹽:Na2CO3與NaHCO3的性質(zhì)比較
Na2CO3
NaHCO3
俗稱
純堿、蘇打
小蘇打
水溶性比較
Na2CO3 > NaHCO3
溶液酸堿性
堿性
堿性
與酸反應劇烈程度
較慢(二步反應)
較快(一步反應)
與酸反應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32-+2H+=CO2↑+H2O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H2O+CO2↑
熱穩(wěn)定性
加熱不分解
加熱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與CO2反應
Na2CO3+CO2+H2O=2NaHCO3
不反應
與NaOH溶液反應
不反應(不能發(fā)生離子交換)
NaHCO3+NaOH=Na2CO3+H2O
HCO3-+OH-=H2O+CO32-
與Ca(OH)2溶液反應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2++CO32-=CaCO3↓
也能反應生成CaCO3沉淀
與CaCl2溶液反應
有CaCO3沉淀
不反應
用途
洗滌劑,玻璃、肥皂、造紙、紡織等工業(yè)
發(fā)酵粉、滅火劑、治療胃酸過多(有胃潰瘍時不能用)
相互轉(zhuǎn)化
Na2CO3 NaHCO3
四、焰色反應
1、定義: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使火焰呈現(xiàn)特殊顏色的性質(zhì)。
2、操作步驟:鉑絲(或鐵絲)用鹽酸浸洗后灼燒至無色,沾取試樣(單質(zhì)、化合物、氣、液、固均可)在火焰上灼燒,觀察顏色。
3、 重要元素的焰色:鈉元素黃色、 鉀元素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觀察,以排除鈉的焰色的干擾)
焰色反應屬物理變化。與元素存在狀態(tài)(單質(zhì)、化合物)、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氣、液、固)等無關(guān),只有少數(shù)金屬元素有焰色反應。
第三節(jié) 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1、合金的概念: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zhì)。
2、合金的特性:合金與各成分金屬相比,具有許多優(yōu)良的物理、化學或機械的性能。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大
②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低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金屬和金屬共2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
⒈化學方程式的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⒉化學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義)
⑴哪些物質(zhì)參加了反應(反應物是什么) ⑵生成了哪些物質(zhì)(生成物是什么) ⑶反應條件
⑷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比 ⑸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粒子數(shù)量比
⒊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以C + O2 ===== CO2為例)
⑴質(zhì):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⑵量:每12份質(zhì)量的碳和32份質(zhì)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zhì)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1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反應,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⒈解題步驟及格式
一般分為以下七步:⑴解設未知量,一般情況下,求什么設什么;⑵寫出相應的正確的化學方程式;⑶根據(jù)化學方程式找出相關(guān)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列在相應的化學式下面;⑷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⑸列比例式;⑹求解;⑺答題。
⒉計算中常用的關(guān)系式
⑴m= ρv⑵單位換算:1L=1000mL,1mL=1cm3⑶物質(zhì)的純度=純物質(zhì)的質(zhì)量/不純物質(zhì)的質(zhì)量×100%
初中化學學習方法與技巧重視實驗,培養(yǎng)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我們要認真、細致地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認真做好每一次分組實驗,對實驗所用的儀器、藥品、裝置以及實驗原理、步驟、現(xiàn)象和注意事項,都必須弄清、記熟。
學會做筆記
要學會做筆記。初中化學很簡單,但是內(nèi)容很雜,必須要在課堂上認真做好筆記,同時,課下要花時間去背誦。
要有自己的錯題本。把自己在平時作業(yè)或考試中遇到的一些重要的錯題記錄下來,可以用三種不同顏色的筆,黑色記錄題目,藍色記錄解題過程,紅色記錄解題關(guān)鍵點。
重視課堂學習
上課是學習的主陣地,是決定這節(jié)課能否取勝的關(guān)鍵,聽課不僅要用耳,還要眼、手、腦等多種感官并用,用“眼”去觀察老師講課的一舉一動,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
用“耳”去聽;對于重點、難點、關(guān)鍵點一定要仔細聽,對老師講到自己通過預習經(jīng)掌握的內(nèi)容可稍放松一點,對老師多次強調(diào)的內(nèi)容,還要動“手”記下來。
2中考化學表達書寫應注意哪些問題①題目往往對結(jié)果的表達有特定要求。要看清試題對表達方式的要求,是用化學用語回答,還是文字或者圖形。
②回答問題要直接,不要轉(zhuǎn)彎抹角;回答問題要精煉,不要重復敘述。
③回答問題時避免答非所問,如把堿的俗稱寫成了化學式,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qū)懗闪宋淖謹⑹觯螽嫲l(fā)生裝置結(jié)果畫成了制和取的裝置。
④語言表述要完整,缺少主語或前提會導致不知所云或不嚴謹。
⑤語言表達要有邏輯性,要體現(xiàn)出因果關(guān)系,回答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金屬和金屬共3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金屬和金屬共4
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 C + CO2 高溫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鈉在氯氣中燃燒:2Na + Cl2點燃 2NaCl
分解反應
15、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8、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溫煅燒石灰石(二氧化碳工業(yè)制法):CaCO3 高溫 CaO + CO2↑
置換反應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1、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氫氣):Zn + H2SO4 == ZnSO4 + H2↑
22、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23、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26、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 + C 高溫 H2 + CO
27、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其他
28、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3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鈉與濃鹽酸反應(泡沫滅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金屬和金屬共5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溶液
考點66 溶液的定義、特征、組成
1、定義: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分散到另一種物質(zhì)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征:均一性、穩(wěn)定性
3、組成:溶質(zhì):被溶解的物質(zhì)叫溶質(zhì)??梢允枪腆w、液體或氣體 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zhì)的物質(zhì)叫溶劑。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常見的溶劑有水、酒精等。
考點 67 溶液的形成
明確溶質(zhì)在溶液中以“分子”或“離子”形式存在
考點68 乳濁液的乳化
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濁液中加入洗滌劑,洗滌劑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無數(shù)細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這些細小的液滴能隨著水流走,從而達到洗凈的目的。
考點69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
溶解過程中發(fā)生了兩種變化。
一種是溶質(zhì)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這一過程吸收熱量。
另一種是溶質(zhì)的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
有的溶質(zhì)溶解時,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小于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表現(xiàn)為溶液的溫度升高如:NaOH、濃H2SO4;
有的溶質(zhì)溶解時,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大于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表現(xiàn)為溶液的溫度降低如:NH4NO3
考點70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濃溶液和稀溶液
1、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zhì),當溶質(zhì)不能繼續(xù)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飽和溶液:還能繼續(xù)溶解的溶液叫不飽和溶液。
注意:①“飽和”、“不飽和”是相對的隨溶劑質(zhì)量、溶質(zhì)質(zhì)量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②某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只是不能繼續(xù)溶解這種物質(zhì),但是還可以繼續(xù)溶解其它物質(zhì)。
2、 根據(jù)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質(zhì)含量的多少,把溶液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
溶液的濃稀與溶液是否飽和無關(guān),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3、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zhuǎn)化
①升高溫度②增加溶劑
①降低溫度②增加溶質(zhì)③蒸發(fā)溶劑
初三化學學習方法
初中的化學其實并不難,只要建立起化學學科知識體系,明白了各種概念,其實化學學起來就很容易,比如說熟記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背誦元素周期表,化學實驗中容器作用,掌握配平方法,奇偶數(shù)法,最小公倍數(shù)法等等,只要基本掌握了這些,初中的化學學習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了,最主要的是初中化學知識系統(tǒng)性很強,記憶的知識很多,化學復習應該回顧課本,分類歸納掌握,會有很好的效果。還有一點是一定要培養(yǎng)對化學的興趣,對化學的熱情與熱愛。只要你熱愛化學,就沒有什么學不會的。
高中會學到更多的配平方法根據(jù)陰陽離子的得失和化合價的變化來配。初中化學方程式比較簡單,依稀記得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等一些簡單的反應。主要記憶的是物質(zhì)反應現(xiàn)象(包括實驗通過相對分子質(zhì)量計算物質(zhì)重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比如溶液顏色,晶體析出,氣體產(chǎn)生。比如亞鐵離子溶液淺綠色,銅離子溶液藍色。舉個例子,鐵和硫酸銅的置換反應要怎么說變化呢?應該是溶液由淺綠色逐漸變?yōu)樗{色,銀白色物體表面逐漸析出紅色單質(zhì)。注意措辭,逐漸,現(xiàn)象是不能說出物質(zhì)名稱的,不能說鐵表面產(chǎn)生銅。
初中化學講究的是細心,掌握基礎的化學知識,內(nèi)容較粗淺,和生活聯(lián)系較強,不要求掌握原理,為高中化學和大學化學打最基礎的基礎,高中會學化學反應原理,物質(zhì)結(jié)構(gòu)性質(zhì),聯(lián)系工業(yè)生產(chǎn),大學學的更難了,有機、無機、分析、物理四大化學。其實只要初中化學打好基礎,高中的化學和大學的化學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了。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金屬和金屬共6
一、鈉及其化合物
(一)、鈉
1.N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命題角度為是否違反電荷守恒定律。
2.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實驗完畢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內(nèi)。
3.Na、K失火的處理:不能用水滅火,必須用干燥的沙土滅火。
4.Na、K的焰色反應:顏色分別黃色、紫色,易作為推斷題的推破口。注意做鉀的焰色反應實驗時,要透過藍色的鈷玻璃,避免鈉黃光的干擾。
5.Na與熔融氯化鉀反應的原理:因鉀的沸點比鈉低,鉀蒸氣從體系中脫離出來,導致平衡能向正反應移動。(Na+KCl(熔融)=NaCl+K)
(二)、氫氧化鈉
1.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
2.溶解時放熱:涉及到實驗室制取氨氣時,將濃氨水滴加到氫氧化鈉固體上,其反應原理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熱,促進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著生成NH3的方向移動。與之相似的還有:將濃氨水或銨鹽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為NH4++OH-NH3*H2O-NH3↑H2O
3.與CO2的反應:主要是離子方程式的書寫(CO2少量和過量時,產(chǎn)物不同)
4.潮解:與之相同的還有CaCl2、MgCl2
(三)、過氧化鈉
1.非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因其與酸反應除了生成鹽和水外,還有氧氣生成,化學方程式為:2Na2O2+4HCl=4NaCl+2H2O+O2↑
2.過氧化鈉中微粒的組成:1mol過氧化鈉中所含有離子的數(shù)目為3NA,或說它們的微粒個數(shù)之比為2:1,命題角度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3.過氧化鈉與水、CO2的反應:一是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也是還原劑,水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二是考查電子轉(zhuǎn)移的數(shù)目(以氧氣的量為依據(jù))。
4.強氧化性:加入過氧化鈉后溶液離子共存的問題;過氧化鈉與SO2反應產(chǎn)物實驗探究。
(四)、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1.俗名:Na2CO3(純堿、蘇打);NaHCO3(小蘇打)
2.除雜:CO2(HCl):通入飽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飽和Na2CO3溶液。
3.NaHCO3(少量與過量)與石灰水的反應:命題角度為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誤
4.鑒別:用BaCl2、CaCl2或加熱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5.NaHCO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順序問題: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順序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五)、氯化鈉:
1.除雜: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利用二者的差異情況,進行分離。NaCl(KNO3):蒸發(fā)、結(jié)晶、過濾;KNO3(NaCl):降溫、結(jié)晶、過濾。
2.氯堿工業(yè):電解飽和的食鹽水,以此為載體,考查電解原理的應用。題目的突破口為:一是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判斷此極為電解池的陽極;二是在電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液變紅,判斷此極為電解池的陰極。
3.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學中的第一個定量實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命題角度為:一是計算所需的物質(zhì)的質(zhì)量,二是儀器的缺失與選擇,三是實驗誤差分析。
點評:鈉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過氧化鈉的強氧化性、碳酸氫鈉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實驗室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電解飽和的食鹽水已成為高考的熱點。
二、鋁及其化合物
(一)、鋁
1.鋁與NaOH溶液的反應:因它是唯一能與堿反應的金屬,具有代表性,易成高考的熱點,主要涉及除雜問題。
2.鋁箔的燃燒:現(xiàn)象是鋁箔熔化,失去光澤,但不滴落。原因是鋁表面的氧化膜保護了鋁,氧化鋁的熔點(2050℃)遠遠高于鋁(660℃)的熔點。
3.鋁、鐵鈍化:常溫下,與濃硫酸、濃硝酸發(fā)生鈍化(發(fā)生化學反應)不是不反應,因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但在加熱條件下,則能繼續(xù)反應、溶解。
4.鋁熱反應:實驗現(xiàn)象:劇烈反應,發(fā)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熱,有大量的熔化物落下來。引燃劑:鎂條、氯酸鉀;鋁熱劑:鋁粉和金屬氧化物組成的混合物。
5.離子共存:加入鋁能產(chǎn)生氫氣的溶液,說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或OH-,酸溶液中不能含有NO3-、AlO2-,溶液中一旦有了NO3-,溶液就成了HNO3,它與鋁將不再產(chǎn)生氫氣;堿溶液中不能含有Al3+、NH4+,但可含有AlO2-。
(二)、氧化鋁
1.熔點高:作耐火坩堝,耐火管和耐高溫的實驗驗儀器等。
2.兩性氧化物:因它是化學中唯一的兩性氧化物,特別與堿的反應,更應引起重視。
3.工業(yè)制備鋁:2Al2O3(熔融) 4Al+3O2↑
(三)、氫氧化鋁
1.制備原理:命題角度為是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強調(diào)用氨水,而不能用強堿。
2.兩性氫氧化物:因它是化學中唯一的兩性氫氧化物,特別與堿反應,更應引起重視。
3.治療胃酸過多:因其堿性不強,不會對胃壁產(chǎn)生強剌激作用,但可與胃酸(鹽酸)反應,不能用強堿如NaOH。
4.明礬凈水原理:因溶液中的鋁離子發(fā)生水解,生成Al(OH)3膠體,它可以和懸浮水中的泥沙形成不溶物沉降下來,故明礬可用作凈水劑。
點評:鋁及其化合物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zhì),如鋁與堿的反應、Al2O3、Al(OH)3分別是兩性氧化物、兩性氫氧化物。利用鋁能與堿反應而其他金屬不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有關(guān)Al、Al3+、AlO2-的離子共存問題,也是高考的熱點。
化學初三教材梳理:金屬和金屬共6篇(人教版初三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教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