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小蚱蜢教案12篇,以供參考。

小蚱蜢教案1
一、 活動目標:
1. 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2. 通過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戲表現(xiàn)蚱蜢的行動方式。
二、 活動準備:
1. 小蚱蜢的形象圖、小紙條、水彩筆、剪刀、漿糊。
2. 區(qū)角中認識過小蚱蜢。
3. 到戶外采摘狗尾草。
三、 活動過程:
1. 欣賞兒歌。
小蚱蜢有什么本領?
教師用兒歌《小蚱蜢學跳高》蚱蜢跳躍的行動方式。
幼兒模仿小蚱蜢的跳躍動作。
小蚱蜢學跳高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制作指偶。
小蚱蜢的.形象圖,請幼兒涂色,沿線剪下,將小紙條按手指粗細粘成紙圈,將蚱蜢貼在小紙圈上做成指偶。
連續(xù)播放兒歌錄音作為背景,指導幼兒制作。
3. 學習表演。
幼兒邊操作指偶,邊做蚱蜢跳躍狀。
幼兒可兩人結(jié)伴一起朗誦兒歌。其中一幼兒操作蚱蜢指偶,一幼兒手持一根狗尾草進行配合。
四、 活動建議:
1. 用身體動作來模擬昆蟲的行動方式,幼兒會很感興趣,由此可擴展到模擬其他動物。
2. 可根據(jù)本班幼兒的情況,將重點放在認識小蚱蜢上,或放在兒歌欣賞上。
[附] 兒歌
小蚱蜢學跳高
小蚱蜢,學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翹,
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溜,摔一跤,
頭上跌個大青包。
小蚱蜢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跨跳35cm高的障礙物、觸物跳和快跑的動作。
2、產(chǎn)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在主題墻張貼飛人劉翔、喬丹比賽時的'照片。
2、請家長帶領幼兒觀看體育節(jié)目,了解籃球和跨欄等體育項目。
3、冠軍獎牌若干,幼兒用書
4、場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了解“飛人”
幼兒參觀主題墻照片,引導幼兒互相說說:照片上是誰?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把劉翔、喬丹成為“飛人”?說一說自己喜歡什么體育活動。
2、幼兒學習跨跳35cm高的障礙物及觸物跳的動作。教師示范講解跨跳障礙物和觸跳物的動作要領:跨跳障礙物要先助跑,前面的腿抬高跨過障礙物,另一條腿緊接著跟隨跨過;觸物跳時先助跑,到籃板前,并腿屈膝用力跳起。幼兒嘗試按動作要領練習跨跳和觸物跳的動作。
3、游戲:《我是小超人》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1)跨跳障礙物時,需單腳跳起,如碰到障礙物則需重新跨跳。
(2)到達終點后小手必須觸碰到籃板方可返回。
幼兒可幾人一組進行比賽,也可分四組以接力的形式進行游戲。游戲可反復進行。
4、總結(jié)游戲情況,教師與幼兒共同評出每組的冠軍或優(yōu)勝組,并為他們頒發(fā)獎牌。
小蚱蜢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在秋天活動的昆蟲的各種特征。
2、感受小蚱蜢驕傲自大帶來的危害。
3、會朗誦兒歌《小蚱蜢學跳高》。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5、理解兒歌內(nèi)容,豐富相關詞匯。
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xiàn)小蚱蜢的整個活動過程,動作表情到位。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秋天聚會》。
2、兒歌中的情景圖片4張,小蚱蜢的表情圖片4張,小蚱蜢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秋天聚會》,讓幼兒說說在秋天活動的幾種昆蟲的.特征。
小蜜蜂:會飛,辛勤采花粉。
小蜻蜓:會飛,捉害蟲。
小蚱蜢:也叫螞蚱,會飛,會爬。
螳 螂:會飛,會爬。
七星瓢蟲:會飛,會爬.
小螞蟻:會爬,辛勤地筑巢、儲備糧食。
2、請幼兒找出圖上的小蚱蜢。我們請小蚱蜢出來玩玩好嗎?(出示小蚱蜢圖片)
3、教師:小蚱蜢有什么本領?(它很少走路,經(jīng)常在草叢里蹦來蹦去)
二、學習兒歌《小蚱蜢學跳高》。
1、有一天,小蚱蜢在草叢里玩,你們想不想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幼兒聽教師念兒歌《小蚱蜢學跳高》。
2、幼兒逐句跟教師學兒歌。(出示相應圖片)
3、教師:小蚱蜢跳上狗尾草了嗎?它的心情怎樣?(出示相應圖片)
4、教師:小蚱蜢正得意的時候,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相應圖片)
5、教師:小蚱蜢為什么會摔跤呢?結(jié)果怎樣呢?(出示相應圖片)
6、教師小結(jié):小蚱蜢光顧著跳高,太開心了,加上它還有點驕傲,卻沒有注意到草尖又軟又滑,容易摔下來。我們小朋友在玩耍的時候也要注意安全,不爬到危險的地方,不要從高高的地方跳下來,更不能取得一點小成績就驕傲起來。
三、表演游戲
1、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幼兒模仿小蚱蜢的跳躍動作,表現(xiàn)出小蚱蜢的得意、驚訝、痛苦的表情。
2、與小朋友或教師一起表演。
教學反思
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生動地表現(xiàn)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動出現(xiàn)了**;幼兒也能在短時間內(nèi)記住兒歌。但幼兒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績時不驕傲自大的情緒,這還得在今后活動中多灌輸。
小蚱蜢教案4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2、能夠用動作表現(xiàn)蚱蜢等動物的動作。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重點:
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難點:
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課件《小蚱蜢學跳高》。
活動過程:
1、引入(1)播放課件視頻小蚱蜢,請幼兒說說畫面上是誰?有什么本領?你見過嗎?
?。?)教師:這是小蚱蜢,它們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兒歌(1).播放課件兒歌欣賞,請幼兒完整欣賞兒歌。
教師:兒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師:小蚱蜢是怎樣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請幼兒用動作模仿。
教師:當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會高興嗎?為什么會摔下來呢?讓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同時初步了解不能驕傲自滿。
3、朗誦兒歌。
?。?)再次播放課件兒歌欣賞,請幼兒欣賞。
(2)播放課件誦兒歌,請幼兒看著畫面學念兒歌。
?。?)播放課件誦兒歌中的"小蚱蜢學跳高",請幼兒跟著畫面一起念兒歌數(shù)遍。
4、認識小蚱蜢。
?。?)播放課件蚱蜢的'照片,請幼兒仔細觀察蚱蜢的樣子。
?。?)播放課件蚱蜢在哪里,請幼兒找找蚱蜢。
?。?)播放課件跳躍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彈跳力。
?。?)活動結(jié)束。
幼兒一起到教室外,學小蚱蜢蹦跳。
活動延伸:
播放課件秋天的蟲蟲,教師可請幼兒說說秋天還有哪些昆蟲?它們長的什么樣?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了解更多秋天的蟲蟲。
附錄:
兒歌:小蚱蜢學跳高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搖,摔一跤,頭上跌個大青包。
教學反思:
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生動地表現(xiàn)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動出現(xiàn)了;幼兒也能在短時間內(nèi)記住兒歌。但幼兒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績時不驕傲自大的情緒,這還得在今后活動中多灌輸。
小蚱蜢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2、能夠用動作表現(xiàn)蚱蜢等動物的動作。
活動重點: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難點: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課件《小蚱蜢學跳高》。
活動過程:
1、引入
(1)播放課件視頻小蚱蜢,請幼兒說說畫面上是誰?有什么本領?你見過嗎?
(2)教師:這是小蚱蜢,它們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兒歌
(1).播放課件兒歌欣賞,請幼兒完整欣賞兒歌。
教師:兒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師:小蚱蜢是怎樣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請幼兒用動作模仿。
教師:當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會高興嗎?為什么會摔下來呢?讓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同時初步了解不能驕傲自滿。
3、朗誦兒歌。
(1)再次播放課件兒歌欣賞,請幼兒欣賞。
(2)播放課件朗誦兒歌,請幼兒看著畫面學念兒歌。
(3)播放課件朗誦兒歌中的."小蚱蜢學跳高",請幼兒跟著畫面一起念兒歌數(shù)遍。
4、認識小蚱蜢。
(1)播放課件蚱蜢的照片,請幼兒仔細觀察蚱蜢的樣子。
(2)播放課件蚱蜢在哪里,請幼兒找找蚱蜢。
(3)播放課件跳躍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彈跳力。
(4)活動結(jié)束。
幼兒一起到教室外,學小蚱蜢蹦跳。
活動延伸:
播放課件秋天的蟲蟲,教師可請幼兒說說秋天還有哪些昆蟲?它們長的什么樣?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了解更多秋天的蟲蟲。
附錄:
兒歌:小蚱蜢學跳高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搖,摔一跤,頭上跌個大青包。
小蚱蜢教案6
目標
1.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2.通過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戲表現(xiàn)蚱蜢的行動方式。
準備
1.小蚱蜢的形象圖、小紙條、水彩筆、剪刀、漿糊。
2.區(qū)角中認識過小蚱蜢。
3.到戶外采摘狗尾草。
過程
1.欣賞兒歌。
小蚱蜢有什么本領?
教師用兒歌《小蚱蜢學跳高》總結(jié)蚱蜢跳躍的.行動方式。
幼兒模仿小蚱蜢的跳躍動作。
小蚱蜢學跳高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制作指偶。
提供小蚱蜢的形象圖,請幼兒涂色,沿線剪下,將小紙條按手指粗細粘成紙圈,將蚱蜢貼在小紙圈上做成指偶。
連續(xù)播放兒歌錄音作為背景,指導幼兒制作。
3.學習表演。
幼兒邊操作指偶,邊做蚱蜢跳躍狀。
幼兒可兩人結(jié)伴一起朗誦兒歌。其中一幼兒操作蚱蜢指偶,一幼兒手持一根狗尾草進行配合。
建議
1.用身體動作來模擬昆蟲的行動方式,幼兒會很感興趣,由此可擴展到模擬其他動物。
2.可根據(jù)本班幼兒的情況,將重點放在認識小蚱蜢上,或放在兒歌欣賞上。
附:小蚱蜢學跳高
小蚱蜢,學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翹,
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溜,摔一跤,
頭上跌個大青包。
小蚱蜢教案7
活動目標:
1. 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2. 通過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戲表現(xiàn)蚱蜢的行動方式。
3. 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 小蚱蜢的形象圖、小紙條、水彩筆、剪刀、漿糊。
2. 區(qū)角中認識過小蚱蜢。
3. 到戶外采摘狗尾草。
活動過程:
1. 欣賞兒歌。
——小蚱蜢有什么本領?
——教師用兒歌《小蚱蜢學跳高》總結(jié)蚱蜢跳躍的行動方式。
——幼兒模仿小蚱蜢的'跳躍動作。
——小蚱蜢學跳高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制作指偶。
——提供小蚱蜢的形象圖,請幼兒涂色,沿線剪下,將小紙條按手指粗細粘成紙圈,將蚱蜢貼在小紙圈上做成指偶。
——連續(xù)播放兒歌錄音作為背景,指導幼兒制作。
3. 學習表演。
——幼兒邊操作指偶,邊做蚱蜢跳躍狀。
——幼兒可兩人結(jié)伴一起朗誦兒歌。其中一幼兒操作蚱蜢指偶,一幼兒手持一根狗尾草進行配合。
活動建議:
1. 用身體動作來模擬昆蟲的行動方式,幼兒會很感興趣,由此可擴展到模擬其他動物。
2. 可根據(jù)本班幼兒的情況,將重點放在認識小蚱蜢上,或放在兒歌欣賞上。
兒歌小蚱蜢學跳高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彈,腳一翹,哪個有我跳得高,草一溜,摔一跤,頭上跌個大青包。
活動反思:
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fā)展。
小蚱蜢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熟練的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會輕輕落地。
2、喜歡參加跳躍活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和靈活。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上布置好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高度分別是20cm、30cm、40cm,皮筋的左右距離約為2m。
2、《藍精靈》《小白船》音樂CD(帶盒),便攜式音箱一個。
3、地墊4~5塊。
活動過程
1、玩游戲“小蚱蜢練本領”,做好熱身運動。
教師扮演蚱蜢媽媽,幼兒扮演小蚱蜢,大家一起在“草地”上聯(lián)系本領,通過走、轉(zhuǎn)身、跳等動作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重點活動腰和下肢關節(jié)。
2、探索、嘗試,學習雙腳向上跳的動作,掌握動作要領。
自由跳躍,體驗活動的樂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說兒歌“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腳一翹,那個有我跳的高!”說完以后幼兒自由練習向上跳躍,體驗跳躍帶來的愉悅。
3、自由練習跳躍障礙區(qū),探索最佳的跳躍方法。
教師提問:怎樣才能輕松地跳過不同高度的皮筋?;鼓勵幼兒積極嘗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示范講解,引導幼兒學習雙腳向上跳的動作,掌握動作要領。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在一起,膝蓋彎曲,上交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前腳掌先輕輕著地。
幼兒選擇場地。按照動作要領嘗試、練習向上跳過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師觀察幼兒動作,指導幼兒重點練習屈膝蹬地和前腳掌先落地的動作。
4、玩游戲“小蚱蜢跳高比賽”,鞏固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必須雙腳向上跳過皮筋;跳過皮筋時雙腳盡量不要碰到皮筋;輕輕落地。小蚱蜢分成四組,聽到信號后從起點出發(fā),依次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從右側(cè)返回終點,比一比看看哪一組向上跳的動作正確、速度快。
播放歡快的`音樂《藍精靈》,幼兒分組游戲2~3次,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身體情況和情緒反應隨時調(diào)整活動量,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5、評析游戲情況,鼓勵動作正確的幼兒。
播放舒緩的音樂《小白船》,教師和幼兒一起坐在墊子上,隨音樂做放松運動,重點放松腰部和腿部。
活動延伸:
利用皮筋和戶外的小臺階,帶領幼兒經(jīng)常練習雙腳向上跳、向下跳的動作,提高幼兒原地跳躍的動作水平。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jié)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小蚱蜢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能叫熟練地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會正確做出落地動作,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體驗模仿小蚱蜢做運動的樂趣,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場地上布置好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分別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
三、活動過程:
1、導入談話: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關于小蚱蜢的游戲好不好?
2、教師和幼兒扮演小蚱蜢: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孩子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學本領了,你們看,前面有一座橋,過了橋有一條河,跨過小河有,跳過障礙,能做到嗎?”利用幼兒園活動場地上的障礙物(如樹木、運動器械等)練習繞過障礙走、跑的能力。
3、你們的本領增長的真快,“媽媽”還有考考你們看看我的哪一個孩子最勇敢,教師出示另一種障礙——跳繩,出示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引導幼兒探索怎樣跳過去,多讓孩子想跳過去的辦法,點幾名孩子讓他們做示范,“媽媽”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兒歌,教師: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腳一翹,哪個有我跳得高?今天我們就要學跳高,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看看誰跳的`高,教師和孩子們一起練習跳高。
?、庞變旱谝淮螄L試。
?、平處煟耗銈兪窃鯓犹^去的?
?、钦垈€別幼兒示范自己跳過皮筋的方法。
教師示范“雙腳向上跳”的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小腿一彎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雙腳輕輕落地。
4、練習活動:幼兒按要求分散練習,嘗試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師做具體指導。
5、幼兒探索“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請幼兒示范,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前腳掌先落地、腿要彎曲的動作要領。
幼兒四散自由練習,體驗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6、游戲“小蚱蜢跳高比賽”。
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與規(guī)則:小蚱蜢分成若干組,聽到信號后,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看哪組先完成。
7、放松活動
教師:今天小蚱蜢真能干,學會了跳高的本領!你們不怕苦、不怕累,練得很辛苦?,F(xiàn)在我們休息一下吧!
8、教師和幼兒針對腿部進行放松活動。
小蚱蜢教案10
設計意圖:
孩子們很喜歡小蚱蜢,正是秋天好時節(jié),孩子們在觀察小蚱蜢跳躍的基礎上,有了想學小蚱蜢跳躍的念想,于是,我們就組織了“蚱蜢學跳高”這一戶外活動,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體驗模仿小蚱蜢做運動的樂趣,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能叫熟練地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會正確做出落地動作,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體驗模仿小蚱蜢做運動的樂趣,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報紙棍若干、歡快舒緩的音樂如《小紅帽》《小白船》
活動過程:
1.隊列練習。做好準備活動。
2.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蚱蜢媽媽和小蚱蜢,一起在“草地上”學本領。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利用場地障礙物練習走、跑、跳等動作。學習雙腳跳的動作,掌握動作要領。
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兒歌《小蚱蜢跳高》,“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交易橋,哪個有我跳得高?!?/p>
幼兒自由練習,探索怎樣跳過三種高度不同的橡皮筋,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雙腳向上跳的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小腿一彎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雙腳輕輕落地。
請幼兒按動作要領分散練習,嘗試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指導幼兒特別練習“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3.游戲《小蚱蜢跳高比賽》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規(guī)則:小蚱蜢分成若干組,聽到信號后,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跑回來,看哪組先完成, 跳過皮筋的時候雙腳盡量不要觸及皮筋。在歡快的音樂背景下,幼兒游戲2——3次,教師視幼兒的圣體狀況和情緒隨時調(diào)整活動量,注意幼兒的安全。
4.引導幼兒坐在“草地”上,一起隨音樂做腿部放松運動。
活動延伸:
可以在戶外活動區(qū)中,在場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讓幼兒繼續(xù)練習向上跳的動作,游戲難度可隨幼兒的發(fā)展不斷增加。
小蚱蜢教案11
【教材分析】
幼兒以對周圍生活以及對自然環(huán)境的認識領域逐步擴大,使得他們比較喜歡有情節(jié)、有角色、有追逐性的游戲。
【活動目標】
1、能較熟練地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會輕輕落地。(重點)
2、積極參與跳躍游戲,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難點)
3、體驗模仿小蚱蜢做運動的樂趣,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草叢”、“狗尾草”(大紙箱)。
2、每人一個紙箱,小蚱蜢胸卡。班得瑞舒緩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紙箱韻律操。
設置情景:活潑的小蚱蜢們找一個箱子站到它的后面,跟著音樂動起來吧。
二、自由探索玩法,交流玩法。(每人一個箱子)。
1、提問引發(fā)活動興趣:箱子除了跟我們做韻律操,還可以怎么玩?
2、一個人一個箱子,探索多種玩法。跳、推、拋接、騎馬、轉(zhuǎn)花、當烏龜殼等等。
3、兩人合作,探索玩法。
提問:蚱蜢寶寶給箱子找個好朋友,試一試能玩出什么花樣?(紙箱摞在一起跳、紙箱分開跳、兩人夾著玩、托著玩、障礙走、搭著玩等)
4、重點練習跳躍。
提問: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蚱蜢把箱子分開,跳過去的,誰是這樣玩的? 引導幼兒嘗試示范跳,進而老師進行提升示范。
5、小結(jié)動作要領:小蚱蜢是雙腳并攏,屈膝向上,跳過箱子,雙腳輕輕落地。
三、情境游戲,拓展練習。
1、跳過最低“狗尾草”(集體練習)。
設置小蚱蜢學跳高的情景,一跳跳過狗尾草。狗尾草是一片一片的, 我們一塊試試能不能跳過這樣高度的狗尾草。
幼兒嘗試放平箱子,并將箱子一字排開。
2、跳過長高了的狗尾草。
引導幼兒跟老師一起轉(zhuǎn)動箱子,使箱子以第二高度一字排開:我的.狗尾草,慢慢的長高了,你們的呢?
3、連續(xù)三次跳過長高了的狗尾草。
引導語:小蚱蜢們是跳高能手了,加油一起連續(xù)跳過這三片狗尾草。箱子分成兩組,每組三排。鞏固練習第一、第二高度。
4、連續(xù)跳過“再次”長高了的狗尾草。
引導語:狗尾草又長高了。有一片高一點的,有一片稍矮一點,可以自己選擇。
第三次轉(zhuǎn)動箱子,讓一組箱子以最高的高度呈現(xiàn),同時另一組用低于最高高度但又高于第二高度的箱子呈現(xiàn),體現(xiàn)幼兒的個體差異。
四、放松運動。
1、提問:小蚱蜢怎樣保護自己呢?
老師講解有關蚱蜢的內(nèi)容,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
2、播放班得瑞音樂做放松活動。
五、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區(qū)中,在場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讓幼兒繼續(xù)練習向上跳的動作,游戲難度可隨幼兒的發(fā)展不斷增加。
小蚱蜢教案12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2、通過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戲表現(xiàn)蚱蜢的行動方式。
活動準備
1、涂色:蚱蜢
2、課件-照片:蚱蜢,聲音:蚱蜢。
3、涂色(蚱蜢)輪廓紙,彩筆、小紙圈、膠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照片:蚱蜢,幼兒觀察外形特征。
1.蚱蜢綠色或黃褐色,頭尖,呈圓錐形;
觸角短,基部有明顯的復眼。后足發(fā)達,善于跳躍,飛時可發(fā)出“札札”聲。
2.蚱蜢吃稻葉等是害蟲。
二、欣賞兒歌
1.小蚱蜢有什么本領?
?。?)教師用兒歌的`形式學蚱蜢跳躍的行動方式。
?。ㄒ惶瞎肺膊荩纫粡?,腳一翹,哪個有我跳得高,)
(2)幼兒模仿小蚱蜢的跳躍動作。
2.小蚱蜢學跳高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ㄓ變河米约豪斫獾恼Z言進行講述)
三、制作指偶
1.今天我們來制作一個小蚱蜢好嗎?
?。?)提供小蚱蜢輪廓的涂色紙,請幼兒涂色
?。?)沿線剪下,將蚱蜢貼在小紙圈上做成指偶
2.播放蚱蜢的叫聲作為背景,指導幼兒制作。
四、兒歌表演
1.幼兒邊操作指偶,邊做蚱蜢跳躍狀。
2.跟隨兒歌錄音一起朗誦兒歌。
3.兩人一組,一幼兒操作蚱蜢指偶,一幼兒手持一根狗尾草(替代物)進行配合。
兒歌:
小蚱蜢,學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翹,
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溜,摔一跤,
頭上跌個大青包。
小蚱蜢教案12篇相關文章:
★ 中班體育小蚱蜢學跳高教案3篇(幼兒園中班小蚱蜢學跳高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