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加了一句話》教案4篇(加了一句話閱讀答案感受),歡迎參閱。

《加了一句話》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查辭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讀懂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語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目標1、2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讀課文首尾2段。
2、質疑:盲婦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為什么會這樣?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看圖讀課文,自由質疑
2、圈畫生字新詞,小組內討論理解詞義
3、說說課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輕聲讀課文,找出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詩人和盲婦人是什么樣的人,找出文中有關的詞句說說。
2、學習第二段
3、讀課文,看插圖上畫的是什么?
4、這一段寫什么?
5、聯(lián)系上文想想:過路人對盲婦人前后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
6、讀文中語句,理解詩人眼中的“欣慰”。
7、學習第三段
?。?)自學第三段,比較詩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說說你看到前后2句話時的感受有何不同?
?。?)詩人加了一句話,使盲婦人擺脫了困境,說明了什么?
?。?)理解“襯托、風燭殘年、萬紫千紅”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四〉、談談學完課文后的感受與收獲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六、有感情朗讀課文。
1、完成練習冊。
《加了一句話》教案2
教學目的:
1、認識四個生字,語文教案-加了一句話。
2、通過法國著名詩人幫助老婦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字打動人心的原因,說說自己的感受。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更深人體會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
通過法國著名詩人幫助盲婦人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語言藝術產生的巨大作用。
教學準備:
收集資料(圖片、文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今天學習第4課,齊讀課題。
2、小聲讀讀課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巴黎街頭的故事。中午,一個在街頭乞討的老婦人什么也沒得到,晚上,情況卻發(fā)生很大變化,過往行人紛紛給她銅幣。
二、新授可課
(一)小組自學生字
1、紳 枚 幣魔
2、字形注意:
枚:枚的左邊是四筆反文。
幣:幣的第一筆是撇
魔:魔的部首是麻和鬼
3、小組內學習記憶生字并組詞
(二)學習第一部分
1、哪幾段講的是這件事情?(1-2段)
2、本文故事的展開是圍繞著木牌上的字展開的,請你找一找,文中除了木牌上字的變了,還有哪些內容發(fā)生了變化?
3、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找發(fā)生變化的內容,動筆畫在書上。
4、小組內交流,并添好表格。
5、找出最關鍵的變化。(人們的態(tài)度,木牌上的字,老人的收入以及神情都發(fā)生了變化)。
6、展示小組學習的成果。出示投影片。
字:我什么也看不見。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加了一句話》。
態(tài)度:無動于衷 慷慨解囊
收入:少 多
神情:悲傷 笑著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老人的樣子,路人的`態(tài)度。
?。?)重點指導讀盲婦人前后兩次說的話。
?。?)分角色朗讀。
8、質疑。
過度: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請你小聲讀讀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詩人添字后木牌上的語句。
2、啟發(fā)想象
看到“春天到了”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結合著自己找到的資料來談談。
(1)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
?。?)學生展示
3、理解盲婦人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情景。
?。?)你有什么感受?
?。?)請同學說說這時如果你看到盲婦人會怎么做。
4、自由讀第三段,體會巴黎大街上的人們對盲婦人情感的變化。
5、自由讀全段,思考語言怎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
6、給出提示,可以結合提示內容進行思考。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 __________ ,心情__________ ;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見”,想到 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于是對老人產生了__________,是 __________ 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因為它有__________ 。
?。ㄋ模┬〗Y:
詩人正是用“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把盲婦人和正常人拉到了一起,把人世間最美好的景象和最悲慘的事情聯(lián)系到了一起,讓人們先產生了愉悅之情,既而又產生了心酸的感受,像這樣能打動人心的語言就叫做“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也證實了語言的魅力。
7、解決“為什么人們開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于衷”?
8、再讀詩人添字后的話,進一步體會其魅力所在。
(五)學習運用語言
向詩人學習,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別人。
1、出示郁金香圖、節(jié)水圖
2、看到圖上的這些現(xiàn)象,你想說點什么?
3、全班面前展示
三、布置作業(yè)
1、尋找有魅力的語言
2、找關于讓·彼浩勒的詩來讀一讀
附:板書:
19 語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
我什么也看不見。
《加了一句話》教案3
設計一
根據略讀課文的特點和本課的編寫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有創(chuàng)意地表情達意,引導學生運用已學到的讀書方法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驗,并有所感悟與思考。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要求
1.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2.讀一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二、自學課文,體驗探究
1.借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積累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找找盲婦人乞討過程中發(fā)生這么大變化的原因。再把課文最后一段多讀幾遍。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自己的感受。要求邊讀邊動筆圈圈、畫畫、注注。
3.小組交流,合作學習,遇到疑難問題做好記錄,存疑待查。
4.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師巡回指導。
三、檢查自學,群體解疑
1.小組選派代表匯報學習收獲,提出疑難問題,要求說清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
2教師依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加以梳理,確定解疑重點。
3學生群體解疑,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充分朗讀課文最后一段,聯(lián)系上下文,比較加了一句話前后的不同情況,重點討論: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會產生這么大的魔力?
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體會這句話能打動人的原因,體驗語言的魅力和情感的抒發(fā)。
四、遷移訓練,布置作業(yè)
1說說自己都收集了哪些廣告詞,最喜歡哪一條,為什么喜歡,讓學生在評價、欣賞中體會如何有創(chuàng)意地表情達意。
2課后設計廣告詞,在學習園地上交流(廣告詞寫作范圍:①為希望工程獻愛心;②保護環(huán)境;③保護學?;ú輼淠尽?
設計二
根據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和本課的編寫意圖,體現(xiàn)“突出重點,加強綜合”這一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自主讀書感悟過程,力求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題切入,直奔重點
1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觀察插圖,教師依據課文內容簡要介紹畫面,導入 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詩人在老婦人“我什么也看不見”的木牌上加了一句什么話?
3學生質疑,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直奔課文重點:為什么加了“春天到了”這句話會產生這么大的魔力?
比較閱讀,是放手讓學生在自讀中比較,在合作討論中比較,老師只作適當?shù)狞c撥。
二、比較閱讀,自主感悟
1故事內容比較。自讀課文,比較“加了一句話”前后的情況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兩種不同的情況,你是從哪些地方感 悟到的。
2重點詞句比較。仔細讀讀下面這組句子,說說在意思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我什么也看不見!”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
3朗讀訓練比較。
?。?)反復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自己的感受。
?。?)通讀全文,想像“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婦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體會加了這句話能打動人的原因,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討論交流,感情朗讀
1在學生充分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先小組后全班討論交流閱讀提示中的問題及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師適時點撥。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讀最后一段。
四、相互采訪,感悟內化
1請一位同學當記者,對全班同學進行現(xiàn)場采訪,深入理解加上這一句話的含義,體驗語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2變換采訪角色,換位體驗。
《加了一句話》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語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語言的魅力,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體現(xiàn)課插圖的投影片
學生:前留意廣告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魅力,恰當?shù)剡\用語言,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了《加了一句話》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板書課題、讀題、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加了一句什么話?誰加了一句話?加了一句話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加一句話等。)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或請教同學、老師,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看看通過自讀課文,弄清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在書上做上記號。
三、小組合作交流,解答疑難。
1、分小組合作交流自讀所得,討論疑難問題。
2、假如你當時就在場,你會怎么想?
教師巡視適時檢查:
?、賹W生對生字詞的理解。如:佝僂、衣衫襤褸、紳士、風燭殘年。
?、趯χ攸c問題: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這么大的魔力的討論。
四、創(chuàng)設情境,采訪釋疑。
1、假如你是《巴黎時報》的'一名記者,假如你當時就在現(xiàn)場,請你即興進行現(xiàn)場采訪,看看人們是怎么想的,前后態(tài)度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其他同學分別扮采訪對象:雙目失明的老婦人,法國著名詩人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著寒酸的職員。
指導學生采訪問題要依對象而定,如:
?。?)老婆婆,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
(2)先生,你為什么要給這位盲婦人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
?。?)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討的人,您為什么要把錢給她?
?。?)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為什么還要給她錢?
通過采訪,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春天來了,我什么都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指導朗讀課文最后一段,并談談讀了最后一段話的感想。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談話激情:春天,萬紫千紅,到處鶯歌燕舞,和風送暖。人們沉浸在對春天的美的享受中,而那位盲人卻看不到這人間最美好的季節(jié),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感受人們思想的變化。
2、指導學生用抒情的語調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婦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
六、拓展訓練:
“加了一句話”后,人們對盲婦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場面一定很感人,請把當時的場面描寫下來,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進行描
《加了一句話》教案4篇(加了一句話閱讀答案感受)相關文章:
★ 關于3月8日婦女節(jié)的教案模板6篇(三月八日婦女節(ji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