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2篇 北師大版本一年級上冊教案,以供參閱。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
教學內(nèi)容:整理書包
教學目標:
?。?、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2、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按照確定好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學習用具,幾何圖形。
教學方法:情境活動參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
組織討論: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
2、讓學生看一看教科書的圖。
說一說這兩個小朋友怎樣整理的。
?。?、小結:
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是一樣的,在不同標準下呈現(xiàn)多樣性。
二、練一練。
1、分一分,說一說。
?。?)怎么分?說標準。
可以按年齡分類,按性別分類。
?。?)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顏色分類,按樣式分類,按樣式和顏色分類。
(3)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機動車和非動車兩類:大車、小車、自行車三類,按分配個數(shù)分成三類。
?。?、看一看,可以怎樣分。
(1)圖上畫著什么,可以怎么分。
?。?)匯報,交流:可以按大小分類,按形狀分類。
?。?、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
看圖,可以怎樣分。
按大小分類,按顏色分類,按用途分類。
三、小結,實踐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實踐活動。
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
五位置與順序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左手3支筆,右手2支筆。說說哪只手多?多多少支?
2、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圖片,理解題目意思。說說你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二、 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1、 組織小組討論:誰多?多幾只?你是怎么想的?
2、 小組代表發(fā)言。(允許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3、 列出算式: 11-7=
4、 研究算法。
?。?) 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11-7=?
?。?) 交流 11-7=4 11-7=4 11-7=4
10 1 因為4+7=11
10-3=7 11-1=10 所以11-7=4
3+1=4 10-6=4
?。?) 小結算法
5、 運用知識,嘗試練習。
?。?)、獨立完成,試一試。
?。?)、選幾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三、 鞏固知識
1、 指導練一練第1題。
(1)、獨立計算。
(2)、選2題說說思考過程。
2、 指導第2題。
?。?)、讓學生觀察圖畫獨立填寫。
(2)、交流
3、 指導第3題。
?。?) 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 觀察題目,說說每一組題有什么特點。
4、 指導第4題。
?。?) 計算,交流結果。
?。?) 觀察算式,說說有什么規(guī)律。
?。?) 交流規(guī)律。
四、 總結
五、板書:
飛行表演
11-7=4 11-7=4 11-7=4
因為4+7=11
10-7=3 11-1=10 所以4+7=11
3+1=4 10-6=4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3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我”長大了一歲,改正了不少缺點,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我長大了一歲》教案2。
2.學習編一段話,最后一句是:“我長大了一歲?!?/p>
3.認識13個生字,學習寫9個字。
教學重點:
1.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
2.學習寫字,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
教學準備:
課件(課文內(nèi)容、詞語、生字),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愿意認識他嗎?(出示人物課件及人物錄音)我叫王明,今年六歲,已經(jīng)上一年級了,我長大了,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愿意看看我的進步嗎?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課文——《我長大了一歲》。(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1.聽老師讀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讀音。
2.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讀音,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畫個“△”,可以用拼一拼、猜一猜、問一問的方法來認識它。
3.分小組合作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小伙伴,小組成員在聽別人讀書時一定要聽清每個字的讀音。
4.指名讀,誰愿意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自然段也可以)。
三、認識生字及詞語
剛才你們讀書時有沒有字音讀不準的或覺得有困難的,需要大家?guī)椭??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詞語。
1.看課件,出示詞語,學生齊讀。
一歲亂飛再見弟弟都要欺負
妹妹抹眼淚大孩子捉小鳥
2.看課件,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自由認讀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認讀生字。
?。?)指名帶讀。
歲亂再捉弟妹抹
孩都眼淚欺負
(4)討論交流,說出自己記字的好方法,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我長大了一歲》教案2》。(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記字)
指導:“長,再,看,我,要”的`字形,并讓學生書空練習。
?。?)比較不同點,組個詞語加以區(qū)別。
在()妹()地()
再()抹()弟()
指導:“欺負”的“負”讀輕聲。
課中休息:學唱一首歌《小松樹快長大》。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學習,思考:你都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小組內(nèi)互相幫助解決疑問。
3.全班交流、質(zhì)疑:可以任選其中喜歡的一段說一說因為我長大了一歲,所以我改正了什么毛病,大孩子做的哪些事我都要學會?
提示:回答時要用上“因為……所以”這個句式。
板書:
不捉小鳥
不欺負弟妹
學做大孩子的事
4.指名回答,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每一段內(nèi)容及圖片),同時指導朗讀。
指導看圖,同時指導:“你們”都指誰,捉小鳥,欺負小弟小妹為什么不對?
?。B透熱愛大自然,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5.討論: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學會”?
6.各小組再讀課文,任選自己喜歡的一段進行邊朗讀邊表演的比賽。
五、練習背誦
教師:你們剛才朗讀得好,表演得也好,這篇課文寫得這樣好,你們試著把它背下來好嗎?
自由背誦——小組練背——指名背誦。
六、說話練習
1.小組合作學習
個人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進步,然后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最后一句是“我長大了一歲?!?/p>
2.個人匯報所編的句子,有能力的可以加動作表演。
七、寫字練習
教師:看這些字哪些需要老師的幫助,教師指導個別字。
學生寫字。
八、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看到了王明的進步,也找到了自己的進步。你們在今年里進步的特別快,高興嗎?我們一天一天的長大,更要一天比一天進步。
九、布置課外作業(yè)
你長大了一歲,還懂得了什么,說給老師,或爸爸媽媽聽。(有能力的可以動筆寫一寫)
老師(或爸爸媽媽)好:
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因為我長大了一歲。
板書設計: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4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nèi)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2、 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2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用數(shù)位意識。
3、 初步學會在合作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計算,體會計算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由搭積木來體會加減含義,進一步鞏固數(shù)位關系。
教學準備:每組20塊規(guī)則積木,碰碰車的給條。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與個人思考相結合,抓問題,重技能形成。
教學步驟:
一、 由境生疑,引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時先讓學生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玩積木,兩人20塊積木,學生最想玩的是積木增減游戲,可以用石頭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讓學生盡情玩,一邊玩一邊說再放_塊或拿走_塊 。
1、 你在玩積木時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學問題?
在初次玩時學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問題后學生才發(fā)現(xiàn)其中也有數(shù)學問題。
再放_塊 多 +
拿走_塊 少 -
2、 根據(jù)發(fā)現(xiàn),自己再玩積木。
第二次玩積木是學生對加減認識的鞏固,但對其計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現(xiàn),而其中的對手進步是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二、 由疑得技,獲得計算能力
1、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兩次合作機會,這次有學生思考更能有獨特見解。
例:(1)14+5=19
再拔5顆
?。?)14+5=19
?。?)14+5=19
1個十,4個一,+5個一=1個十,9個一=19
2、比一比誰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計算,6至8個/分鐘。
3、游戲:碰碰車(小組內(nèi)活動)
a、 每小組選其中一組進行游戲。
b、 每小組各組成員寫一數(shù)字再組成游戲。(這次游戲由于自寫數(shù)字會出現(xiàn)兩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進退位加減,可由小組研究獲得,也可老師告知。)
三、 實踐應用,實現(xiàn)課內(nèi)外延伸
1、 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計算,只和個位有關,和十位無關。
自編加減20道,看看符合這節(jié)課要求。
要求:(1)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
?。?)加減時不進位,不退位。
?。?)可在小組中評價,通過。
2、 課內(nèi)作業(yè)p71
其中第3道題既是順序的訓練 ,又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和仔細寫作業(yè)的習慣,應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饋。
3、 課外作業(yè)
制作計算卡
1、2、3后是0-9
是各數(shù)加減兩張
課后評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5
教材簡析:
《詠鵝》是我國唐代詩人駱賓王7歲時的作品,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詠鵝》教案1。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美麗的外形和輕盈的動作,表達了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白、毛、水,認識5個字。
2、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3、能帶表情有節(jié)拍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聽老師說一則謎語:"頭戴一頂紅帽子,身披一件白袍子,腳穿一雙紅鞋子,唱起歌兒伸脖子。"學生猜。
?。ɡ蠋熞砸粍t謎語作為開頭,引出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詠鵝》教案1》。)
2、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古詩(板書課題)《詠鵝》。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駱賓王十分聰明,7歲就能作詩,我們一起來學這首詩?!?/p>
二、層層遞進,整體輸入。
1、讀一讀,說一說,初步感知大意。
?、俳處煟骸罢埻瑢W們趕快把書打開,看看7歲時的駱賓王是怎樣寫鵝的?”
②讀后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③師:“大白鵝呀,大白鵝,你彎著長脖子朝天叫著,好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一身潔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你用紅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中劃動著。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鵝呀!我們怎樣讀,才能讀出對大白鵝的感情呢?”
2、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①出示圖、文。(一幅大白鵝圖畫,白鵝的'頭上脖子上,身子上和腳部分別貼著這首古詩的四個句子。)
②教師:“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照它的節(jié)拍讀才能理解得好,請認真聽錄音朗讀,仔細體會?!?/p>
③師:“聽了錄音,你感悟出它的節(jié)拍了嗎?請自己練習讀?!?/p>
?、苷垖W生有節(jié)奏地在全班朗讀。
?。恳皇坠旁姸加幸欢ǖ捻嵚晒?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次意境,體驗情趣。但剛學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不懂這些,靠老師的講解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
3、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領悟古詩情趣。
?、賻煟骸按蟀座Z看著藍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特別開心。駱賓王看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畫面,會在怎樣的感情中吟出這首詩呢?我們把他這種感情讀出來好嗎?”
?、谏骸靶〗M讀、同桌讀者、指名配樂朗讀。”
?、蹘煟骸澳銈冋l愿意當大白鵝,表演給大家看?誰愿意做駱賓王,一邊觀賞一邊低吟小詩?”
④生:“學生到前面戴著頭飾進行表演。然后全班一起邊演邊背?!?/p>
⑤師:“你們喜歡這一只大白鵝嗎?請你按詩的內(nèi)容給你手中的"白鵝圖"(課前準備好的)涂上顏色。”
三、識記生字,培養(yǎng)能力。
1、學生畫出詩中要求記住的生字。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
2、小組討論,匯報識字方法。
3、練習用字組詞,說話。
?。ㄔ趯W生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記一記的整個學習活動中,時時體現(xiàn)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伴隨著學生的活動,教師適時調(diào)控,使學生的身心始終處在高度的興歷和激動之中。)
四、鞏固練習。(略)
1、找朋友讀生字。
2、男女生輪讀古詩。
3、背誦古詩比賽。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例子復習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思考過程)
一、基本練習
指導完成第5題。
?。?)、獨立完成。
(2)、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三、變式練習
1、指導完成第1題。
?。?)、指導看懂題意。
?。?)、學生完成后交流結果。
2、指導第2題。
?。?)、看圖理解題意。
?。?)、完成后校對結果。
3、指導第3題。
?。?)、讀題,明確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
4、指導第6題。
?。?)、填寫第1豎的結果,觀察4個算式與上面3個數(shù)的'關系,得出規(guī)律。
?。?)、完成后2題。
四、提高練習
1、指導第3題。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解決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
2、指導第7題。
?。?)、看懂圖畫意思,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五、開放性練習。(指導第8題)
1、先獨立解題。
2、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寫出來?
3、交流。
六、總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20以內(nèi)的數(shù),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
3、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教師與學生一起復習所學內(nèi)容,為后面的練習做鋪墊。
二、練一練。
1、第1題可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題意,再說一說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題,先讓學生填空,再說一說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規(guī)律,再填空。
3、第3題是鞏固數(shù)的組成。
4、第4題目的是能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nèi)加減法運算。
5、第5題鞏固認識鐘表的四種情況。
6、第6題是鞏固比較數(shù)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兩個數(shù)字拿來比,而是要先運算再比較大小。
7、第7題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再提出問題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8、第8、9、11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并且列式計算。
9、第12題,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圖中符號的含義和題目的意思,再進行統(tǒng)計。
10、第15題,先觀察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獨立地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在此可組織交流與討論。
11、第18題,是一幅連環(huán)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編數(shù)學故事,然后說一說,算一算。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8
教學目的:
1、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8+?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在實際中應用理解。
2、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含義。
3、組織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獲得知識和能力。
4、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讓學生感受計算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情境圖及一些實際數(shù)學問題的用品。
教學方法:
教學步驟:
一、情境引入,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圖和環(huán)保教育相結合,讓學生生活經(jīng)驗與情境相映合,并從中產(chǎn)生數(shù)學問題。(積木型板圖)
1、樹林中有20棵小樹,分兩排種植,可是過不了多久一些小樹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說怎么辦?(一些為幾棵樹發(fā)問,一些為小樹的死著急)。
2、給小樹澆了水,施了肥,還給小樹帶來了一個朋友,小草、小樹快樂地生長,又活了兩棵,長哪兒好呢?
3、小朋友去樹林玩,去跳皮筋,p樹,搖樹,還把小草帶回家給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樹又生病了,有3棵小樹生病了,怎么辦呢?
在眾多連續(xù)情境的呈現(xiàn)下,學生情感與小樹產(chǎn)生關系,達到環(huán)保教育這一目的,又引導學生去研究所產(chǎn)生問題。
二、問題擺現(xiàn),體會計算多樣
8+68+85+8
這些在情況設計下,產(chǎn)生了這些算式,可以組織學生討論。
1、8+6=14怎么來?
?。?)8+6=14(2)8+6=14
(3)9+6=15(4)8+6=14
8+6=14看見8就減2
?。?)8+6=14
2、自己研究其余算式。
3、比一比,誰算得快。(說一道,算一道,并說算的方法)
8+87+88+45+88+6
8+34+88+78+52+8
9+88+93+86+88+2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p103獨立完成思考,解決問題。
題2組織學生交流圖意和算法。
題3先說一說計算方法,再進行計算,也可以先計算,再說一說方法。
2、組織學生到生活中尋找蘊含的數(shù)學問題。
種樹問題游戲問題銀行問題
選一些挑戰(zhàn)性問題大家進行討論,并加以解決,使之深刻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3、課外作業(yè)。
課外研究:
7+6+5+
有什么辦法計算更快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9
教學要求:
1、通過整理與復習,進一步鞏固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思考過程。并能正確計算加減法。
2、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復習進位加法
1、(1)出示一些寫有進位加法的'卡片,貼在黑板。
?。?)引導學生思考可以把哪能些算式排在一起?(小組討論)
?。?)小組代表發(fā)言。
?。?)師小結。
2、出示加法表。
?。?)、填寫加法表。
(2)、觀察加法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在小組內(nèi)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交流。
二、整理與復習退位減法
1、(1)出示一些寫有退位減法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討論:哪些算式能放在一起?
(3)交流。
3、出示減法表。
?。?)填寫減法表。
?。?)觀察減法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在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說一說
1、看圖理解題意。
2、用書上的句式說一說。
四、總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0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2、學會11個生字;理解“數(shù)不清、整天、追打、貪玩、應該、海岸、奔跑、建造、機器”等詞語的意思;會寫半包圍結構的字:應、建、注意筆順。
3、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判斷句子的正誤。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第4段浪娃娃推動機器發(fā)電。
2、教學難點:識字教學中強調(diào)字音——數(shù)、應整奔;字形一懂、建、奔、器;朗讀指導第2、3段。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小黑板。(句子比較。朗讀指導的兩句活。)
3、投影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有關的生字。
3、學習第一段。
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引人新課。
小朋友,你可知道電是從哪兒來的嗎?電是發(fā)電廠(站)發(fā)出來的。發(fā)電廠(站)怎么發(fā)電呢?有的是用江河里的水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的。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講人們利用大海的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出示幻燈)你看這些海浪多象一個一個可愛的娃娃?。ǔ鍪菊n題)學習生字,”浪”
2.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序號。
?。?)通讀課文,思考:浪娃娃是誰的孩子?他們原來怎樣?后來怎樣?
3.檢查自學情況。
?。?)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指名讀生字:
重點正音:“數(shù)”、“追”是翹舌音;“應”是后鼻音;“建”“貪”是前鼻韻母;數(shù)
重點分析字形:
建:左下半包圍結構,先寫”“,再寫”“,建之旁,不要“走字兒”
懂:左右結構,
貪:分析字型完成課后練習1
器:上中下結構,構字部件可分為“口和犬”
(3)指名分段讀課文。
?。?)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口頭填空。
浪娃娃是()的孩子,他們原來(),后來聽了(),去給人們()??茖W家讓他們()。
4、學習課文第1段。
(1)指名讀第1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
?。?)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浪娃娃是誰)
?。?)齊讀第2句話,出示句字讀一讀,再進行比較,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浪娃娃很多。
浪娃娃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該怎樣讀?
(4)第2句話除了寫浪娃娃很多,還寫了什么?
出示詞語“貪玩”,讀一讀,想一想從哪個詞語看出浪娃娃貪玩?(板書:整天)
出示句子,讀一讀,比較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浪娃娃和很愛玩。
浪娃娃整天災海媽媽懷里跑來跑去,追逐著玩。
(用紅色的`比在“整天、追來跑去、追打著玩”下面加點,指導朗讀,體會浪娃娃非常愛玩,就是貪玩。)
5、有感情的朗讀第1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浪娃娃怎樣地貪玩。
6、鞏固字詞
7、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懂、建、器
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學習課文第2——4節(jié)。
教學過程:
1、復習字詞??ㄆJ讀,完成課堂作業(yè)2看拼音寫詞語。
2、齊讀課文第1段,說說浪娃娃是怎樣一個孩子?
3、練一練,(口頭指名說)
?。?)天上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2)海里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3)海面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自己照樣子說句子。
?。ɑ▓@里的花)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ü珗@里的人)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完成課后練習3
4、講讀課2、3、4段。
?。?)講讀第2段:
指名讀這一段,思考:海媽媽講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海媽媽是怎樣教育浪娃娃的?(貪玩不好,應該學會給人們做點事。)
?。ò鍟簩W做好事)
(2)指導朗讀:誰來做海媽媽?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語氣要親切,速度稍慢,加點的字讀得強調(diào)一些)
出示:孩子們,你們老是貪玩,這/可不好啊。你們應該/學會給人們/做點好事。
(指名讀,齊讀)
5、講讀第3自然段。
(1)齊讀第3段,思考:聽了海媽媽的話,浪娃娃是怎樣做的?
?。?)出示投影片,圖文結合。
?、倮斫狻昂0丁?、“奔跑’。
②從哪兒看出浪娃娃很高興學做好事?
出示句子,想想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語氣要讀得高興,速度略快)
他們一邊奔跑,一邊歡叫:”嘩嘩,嘩嘩,我們來啦!我們學做好事來啦!”
(”嘩嘩”是流水聲,這里是浪娃娃歡快的喊聲。教師范讀句子,指名讀,齊讀,把”歡快”的語氣讀出來。)
6、講讀第4段。
?。?)學生自由讀第4段,思考:
?、倏茖W家們聽懂了浪娃娃的什么話?(板書:科學家)
?、谒麄冊鯓訋椭送尥拮龊檬拢浚ò鍟航ㄔ彀l(fā)電站)
?、劾送尥拊鯓訛槿俗龊檬拢浚ò鍟和苿訖C器發(fā)電)出示幻燈:理解“推動”、“機器”(指發(fā)電機)
?。?)小結:浪娃娃真不錯,聽了媽媽的話,在科學家的幫助下,給人們做好事——推動機器發(fā)電。
?。?)齊讀這一段。
5、朗讀全文。
6、作業(yè):
?。?)擴詞課堂作業(yè)3、4題
第3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字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詞語。
(2)聽寫字詞
2、有感情地鑰讀課文。
?。?)跟課文錄音練讀。
(2)同桌分角色練讀。
(3)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3、小結。
?。?)浪娃娃原來怎樣貪玩?后來學做什么好事?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教師介紹。
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此外,有的發(fā)電站是用人力發(fā)電,還有的用核發(fā)電。如我省的秦山核電站。電給人們帶來光和熱,有了電,人們的生活、工作就很方便了。
4、作業(yè)指導:課堂作業(yè)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整理,使學生掌握整理復習的方法,發(fā)現(xiàn)10以內(nèi)的加法表的規(guī)律,提高計算速度.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明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一場數(shù)學競賽,長頸鹿裁判聽說同學們昨天回去寫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這些算式作為競賽題,你們高興嗎?不過,長頸鹿裁判可是個特別認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歡雜亂的東西,他要從中挑選最整齊有序的一組題作為競賽題,你們有信心把自己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嗎?
二、活動一:討論整理的方法.
教師: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們從哪兒入手?怎樣整理?
三、活動二:引導學生對所寫的算式進行整理
(一)按得數(shù)分別是10、9……0進行分類.
教師:長頸鹿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組試題夾,請你們小組合作把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類、整理整理,得數(shù)是幾的算式就放入幾號試題夾中(每個試題夾中的算式豎著排列開)
教師:看一看,你們組的算式寫全了嗎?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二)把算式順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
教師:同學們,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算式還是沒有一定的順序,有些亂,我們能不能把每個試題夾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整理好呢?
1.學生繼續(xù)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排列.
2.排列情況:
第一種: 第一個加數(shù)從大到小排列
第二種: 第一個加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
四、活動三:通過全班交流,得到10以內(nèi)的加法表
(一)展示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選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結果進行投影展示,并讓該組的同學介紹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讓學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過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給學生.
五、活動四:讓學生獨立觀察加法表,找規(guī)律
教師:我們在幫助長頸鹿整理競賽題的過程中,復習了知識,并整理得出了10以內(nèi)的加法表.同學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這張表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認真觀察、獨立思考.
2.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3.找?guī)讉€小組匯報觀察的結果.
橫著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個數(shù)都相同,第一個數(shù)依次小1,得數(shù)也依次小1.
豎著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數(shù)都相同.第一列得數(shù)都是10,第二列得數(shù)都是9……
斜著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個數(shù)都相同,第二個數(shù)依次小1,得數(shù)也依次小1.
……
六、活動五:加法表的應用
教師:我們已經(jīng)整理出了10以內(nèi)的加法表,如果現(xiàn)在再讓你們寫10以內(nèi)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寫得又快又全?說一說,怎么寫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復?
做游戲:找朋友
游戲者每人發(fā)一張數(shù)字卡片,卡片上的數(shù)字相加得10(9,8)的兩人將成為朋友,看誰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誰的答案多.
七、活動六: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感受,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教案點評:
以幫助長頸鹿整理數(shù)學競賽題的形式,激起學生復習整理的'興趣,同時也滲透了樂于助人的思想教育,數(shù)學教案-第一冊第三章 整理與復習(一) -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第一冊第三章 整理與復習(一) - 北師大版》。由于是第一次進行整理,完全放手對學生來說有很大難度,于是采用了引導學生先按得數(shù)進行分類,然后再排序的方法,這為下次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減法表及20以內(nèi)加減法表提供了方法。對學生在整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進行了展示,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通過這種相互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整理結果的多樣性。后來在加法表的應用方面,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如果再寫10以內(nèi)的加法算式,怎樣才能做到既不重復又不漏掉,學生說出了要按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這些規(guī)律來寫,這樣一方面是引導學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
探究活動
找朋友
游戲目的
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nèi)的加法.
游戲準備
1.若干套1到9的數(shù)字卡片.
2.每次游戲前發(fā)給每個學生1張.
游戲過程
1.把幾套從1到9的數(shù)字卡片分別發(fā)給全班同學,戴在胸前.全班同學圍成一圈做丟手帕的游戲,捉到誰,誰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來搭救自己.
2.數(shù)字湊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兩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還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據(jù)找到朋友的人數(shù)多少,大家用掌握聲進行獎勵,找到一個朋友,鼓一次掌,找到兩個朋友鼓兩次掌,以此類推.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2
教學內(nèi)容:跳繩 p34
教學要求:
1、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8和9的加減法。
2、指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
教學重點:
學會8和9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情境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提出問題,討論
1、觀察圖提出問題。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組交流算法。
三、畫一畫
?。?、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涂色,一人記錄算式。
?。?、組織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練一練
1、說一說,填一填,先學生獨立填寫,再指名回答,并說出這樣列的'理由。
2、口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湊成9,先指導學生看明白題目的意思,再連一連,同桌檢查連好的結果。
五、拓展練習,數(shù)學故事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猜一猜八戒吃了幾塊西瓜,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師巡回指導。
六、課外延伸
放學后,想一想寫一寫有關8和9的加減法算式,能寫幾個就寫幾個。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2篇 北師大版本一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音樂《金蛇狂舞》教案6篇(大班音樂 金蛇狂舞)
★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8篇(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圖形5篇(小班認識數(shù)字與圖形)
★ 暑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案12篇 暑期安全教育班會內(nèi)容
★ 中班社會教案城市美容師3篇(請為中班社會活動《城市美容師》設計導入語)
★ 《鄉(xiāng)下人家》教案10篇 鄉(xiāng)下人家教案設計優(yōu)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