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數的認識教案10篇(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案)

時間:2023-12-27 18:1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數的認識教案10篇(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案),歡迎參閱。

數的認識教案10篇(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案)

數的認識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掌握十進制計數法和整數、小數數位順序表,能正確并熟練地讀、寫整數與小數,比較數的大小,能熟練地進行小數、分數與百分數的互化。

  2、過程與方法:加強知識的靈活性、綜合性的運用,提高學生對數的認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發(fā)展學生的模型思想,體會轉化、函數、極限等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比較系統地對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和負數的靈活運用。通過對易混知識的系統整理,使學生形成認知結構。

  教學難點:

  對數整除的相關概念的區(qū)分。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系統整理形成認知結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整理自然數、整數、整除、因數、倍數的概念。

  1、創(chuàng)設情境,整理自然數、整數的概念,明確研究范圍。

 ?。?)學生自主報出自己出生年月。

 ?。?)問:①你們剛才說的數都是什么數?

 ?、谘芯繑档恼龝r,是在什么數的范圍內研究的?

 ?。?)師:0是自然數,因為它也表示物體的個數,0個,因此,它既是自然數,也是整數。但我們在研究數的整除時,一般不包括0。

  2、借助算式,整理因數、倍數的概念。

 ?。?)出示算式

  182=9

  2.46=0.4

  308=

  305=6

  816=0.5

  120.3=40

 ?。?)提出要求:把算式填在集合圖中。

  (3)提問:結合算式說一說因數、倍數的概念

  (4)小結

 ?、僖粋€數的因數,一個數的倍數的特點

 ?、诮Y合集合圖,說一說整除與除盡的關系

  3、借助算式整理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及奇數、偶數的概念。

 ?。?)借助算式整理特征

  ①結合305=6說一說能被2、3、5整除,能被2和5整除,能被2和3整除,能被3和5整除的特征。

  ②練習:用0、1、8三個數組成數

  a.能同時被2、5、3整除的最大三位數

  b.能同時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數

  c.從這三個數中任選數組成新數,看看這個數還能同時被誰整除

 ?。?)回憶奇數、偶數的概念。

 ?、賳枺耗鼙?整除的數又叫什么數?

  不能被2整除的數又叫什么數?

  ②練習:讀出黑板上算式中的奇數、偶數。

  4、借助情境,整理質數、合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的概念。

  (1)提出要求:用黑板上算式中的數,按要求填圖。

  只有兩個約數 有兩個以上的約數

 ?。?)提問:兩幅圖中的數各有什么特點?叫什么數?

  (3)強化練習

 ?、賹W號是奇數的同學請起立;②學號是偶數的同學請起立;③問:同學們都站起來了,說明什么?④學號是質數的同學請坐;⑤學號是合數的同學請坐;⑥問:你怎么還站著?(1號)說明什么?

 ?。?)利用選擇整理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的概念。

 ?、俪鍪荆合旅嫠膫€答案中,哪個是把30分解質因數?

  30=2351

  30=65

  235=30

  30=235

  ②什么叫分解質因數?

  ③問:其它為什么不是分解質因數?

 ?、軉枺?、3、5是30的什么數?

  5、利用填圖整理公倍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互質。

 ?。?)出示

 ?、?,2,4 ②4 ③24 ④24,48,72

 ?。?)按要求填

 ?。?)問:重疊部分應填什么數?你選哪個?

  (4)問:24是8和12的什么?4呢?

 ?。?)第④組后面為什么有省略號?第①組后面為什么沒有?

 ?。?)問:如果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是1,這兩個數就叫做?

  (7)舉例:什么是互質數?

 ?。ǘ┙Y合板書,整理概念,形成網絡圖。(完成板書)

  二、分層練習,鞏固知識。(投影出示)

  1、判斷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

  (2)自然數不是質數,就是合數。( )

  2、填空

  三個連續(xù)的奇數和是183,其中最小的一個奇數是( )

  兩個質數的乘積是94,這兩個質數的和是( )

  在三個連續(xù)的自然數中,合數的個數最少有( )

數的認識教案2

  活動名稱:認識橢圓形

  活動目標: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X”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保ㄒ龑в變簩⑶懊娴膬蓚€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么這個圖形叫什么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里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折再上下對折,并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后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折,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征。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3、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里、幼兒園里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二、小組活動

  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涂上同一種顏色?!?/p>

  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X”

  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

  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涂色的作業(yè)。

數的認識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2、引導幼兒分辨出橢圓形的物品。

  3、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之處。

  二、活動準備

  1、圓形、橢圓形各一個

  2、紙條一根。

  3、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

  4、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

  5、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X"

  6、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橢圓形。

 ?。?)教師出示橢圓形,小朋友請看看它是不是圓形呢?

  (2)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

  (3)我們一起來比一比。教師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

  (4)那么這個圖形叫什么名字呢?

 ?。?)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里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折再上下對折,并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后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折,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教師帶領幼兒小結橢圓形的特征。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說一說我們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里、幼兒園里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呢?

  四、小組活動

  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把橢圓形找出來涂上同一種顏色。

  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X"

  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五、活動評價

  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涂色的作業(yè),點評進行鼓勵。

數的認識教案4

  設計說明

  鑒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學生在認數的過程中離不開直觀的模型?!靶巍弊鳛閷W生學習的載體,能將抽象的數形象化,可以較好地理解數的意義和讀寫數的方法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圖、直觀模型,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的基礎上掌握較抽象的內容,深化對大數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大數的意義,通過估算,深化對大數的認識。

  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為學習萬以內的數做好準備。同時,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估計結果,在討論中找到合理的方法和結論,從而積累對大數的感性經驗。

  2.數形結合,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大正方體建立“千”的直觀模型,直觀認識計算單位“千”及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掌握數數的方法和規(guī)律,為后續(xù)學習打好基礎。結合計數器的有效利用,將點子圖和小棒引進課堂,使學生從數的概念等各個方面認識數,體會表示數的多種方式,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計數器 小棒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情境圖,理解“大數”。

  (1)組織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說一說,都想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估計:這個體育館大約能坐多少人?

  (3)學生討論后匯報估計的結果。

  (4)引導學生進行思考:1000和我們以前認識的100相比有什么不同?

  2.揭示課題。

  大家估計的數都是比我們學過的100多得多的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100多得多的數——1000以內數的認識及讀寫。(板書:1000以內數的.認識及讀寫)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使學生理解大數的意義,從而引出課題,并為本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開端。

  ⊙探究新知,引導發(fā)現

  1.教學教材75頁例1。

  (1)復習舊知。

 ?、僬f一說一(個)、十、百之間的進率。

  ②說一說自己數數的方法。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完成課堂活動卡。

  (3)全班交流匯報。

  (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4)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多少個小正方體組成的?你們有什么發(fā)現?(這個大正方體是由10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發(fā)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5)介紹“千”這個新的計數單位。

  (6)教師質疑:關于數數,你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面對不同的數量,可以選擇不同的數數方法。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系)

  (7)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數一數小棒,依次數出十根、一百根和一千根小棒,進一步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8)體驗一千。

  引導學生摸一摸,感覺一張紙的厚度。再出示一百張紙,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感覺一百張紙的厚度。引導學生想象一下一千張紙的厚度,出示一千張紙,讓學生實際感受一下一千張紙的厚度。

  (9)師生共同總結: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扒А笔俏覀兘裉煨抡J識的一個計數單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系。

數的認識教案5

  教學內容:

  億以上數的認識

  教材分析:

  教材在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億以上數的認識。通過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負的擬人素材,生動地引入世界人口的總數,讓學生在感受大數、學習億以上數的讀法的同時,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將要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滲透有關人口知識和環(huán)境保護教育。

  教學重點:

  教學億以上數的讀法與寫法。

  教學難點:

  億以上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及寫法。

  教學目標:

  1、理解多位數的讀、寫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出多位數,體會并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guī)律。

  2、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法學法:

  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大數對于學生讀起來比較困難,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創(chuàng)設具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大數獲得豐富感受,注意放手讓學生探索,理解大數的讀法后,通過獨立練習,小組合作交流訓練,達到熟練程度。

  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對于數位、數級,十進關系等知識,應該讓學生牢固掌握,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去發(fā)現,去體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達到對這些知識的理解。

  密切了大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收集大數的習慣和能力,數的產生與發(fā)展都是生活實踐的需要,認識數是為了用它來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

  教學理念:

  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打基礎。遵循兒童心理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生必須獲得有價值的'數學,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師精心組織下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探索億以內數的規(guī)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下面說一說教學過程程序。通過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負的擬人素材,生動地引入世界人口的總數,讓學生在感受大數。對照數位順序,安排了3個億以上的數讓學生試讀,先出整億的數,使學生看出只需按照各級或萬級的數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然后出個級、萬級不都是0的數,教學中間或末尾有0 的數的讀法。然后由學生自己探索讀數的規(guī)律,進而進行練習鞏固。

  本課有兩個大的知識點,所以我采用的是二、三教學環(huán)節(jié)重復運用,即億以上數的寫法用同讀法進行教學的。

  練習設計了5道題,2道讀法題,2道寫法題還有一個思考題。最后是回顧整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評價。

數的認識教案6

  數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2、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了解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并在數數中加深對十進制關系的理解。

  3、借助計數器掌握三位數的讀寫方法,了解數的組成,加深對數的概念的.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掌握三位的讀寫方法。

  教學重難點:計數、每個十個小方二塊、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數是幾?最小的兩位數是多少?這兩個數相差多少?

  2、數數:10個10個地數,從10數到100;1個1個地數,從91數到99;問:99加1是多少?

  3、導入:你會從100開始接著后數嗎?

  今天開始我們將要學習較大的數,下面請你們觀察這幅圖。

  二、講授新課

  1、出示主題圖。

  (1)觀察這幅圖,說一說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思品教育)

 ?。?)看著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問題?(引導學生估算畫面上的體育館朋約能坐多少檢。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感受大數的意義。)

  2、板書課題:1000以內的數認識。

  3、教學例1。

  (1)數一數。

  每人數出10個小方塊,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板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

 ?。?)動動腦。

  每組快速數出100個小方塊,應試怎樣數呢?小組討論,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一百。

  (3)師:請你從一百往后數,數到一千,你行嗎?你覺得數到什么時候呢?有沒有更好的快速方法呢?

  根據學生所說,大家一齊數,教師板書:一百一百地數,10個在百是一千.

  師:千是我們今天學到的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前面我們還學過哪些計數單位呢?(個或一、十、百。)

  (4)師:通過剛才數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ㄗ寣W生說出一(個)、十、百、千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完成第68頁的做一做

  由男、女兩組分別數第1、2兩題,比一比哪組數得流暢發(fā)。

  4、教學例2。

 ?。?)請學生指出計數器上的千位。

 ?。?)教師撥出358

  師:這是多少?請你寫出來。教師板書:寫作:358

  師:這是幾位數?它的最高位是什么?是哪位?

  師:怎樣讀這個數?學生讀,師板書:讀作:三百五十八。

 ?。?)教師撥203

  ①請你寫出這個數,并請1人板演,注重強調格式。

 ?、谠诰毩暠旧?,把這個數的讀作寫出來。

 ?、蹘煟哼@里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表示什么?

 ?。?)、教師撥出630。

  1、請全班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這個數的讀法和寫法。

  2、請學生核對。

  3、師:說一說這個6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

 ?。?)、同桌互相撥數、認讀。

  (6)、完成第69頁面的做一做第1、2兩題。

  1、同桌互相練習第1題,再請學生讀。

  2、各自獨立完成第2題,請兩學生板演核對。

  三、課堂小結

  說一說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四、板書設計:(略)

數的認識教案7

  教學內容

  四位數的讀法

  教學要求

  初步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和讀法,能夠正確地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和讀法

  教學難點

  能夠正確地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指名讀出下面的數

  638 807 459 500 780

  二、 新授

  由三位數的讀法引入,揭示課題并板書:四位數的讀法

  1、教學法例5 指導學生看課本第33頁例5的`繪畫紙,找出邊長1 厘米的正方形。

 ?。?) 數一數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少個小方格?

 ?。?) 一橫行有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個小方格?

 ?。?) 兩橫行一共有多少個小方格?三橫行呢?、、、、、十橫行呢?

  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指出:萬也是計數單位,它和千是相鄰的計數單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萬位在右起第五 位。

  2、教學例6

 ?。ǎ。┲笇W生在計數器上邊撥珠邊數數,從一千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千零二十。

  注意提示:撥一千零一十五時,應該用中指在個位上撥下1個上珠,同時用食指撥去4個下珠;撥一千零一十,一千零二十時,應該用中指和食指在個位上撥去9,再用拇指在十位上撥上1個下珠。

  (1) 從一千九百九十九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二千零五。要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數數,數到二十怎么樣撥珠?指名回答

 ?。?) 從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萬。

  當數到一萬時提問:該怎樣撥珠?教師可在講臺上演示,使學生明確相鄰數位的十進關系。要學生再數一遍。

  1、 第34頁上面的做一做習題

  要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數數,指名回答,共同訂正。

  2、 教學例7

  (1) 教師在計數器上撥上3745。提問:這個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這個數是多少 ?板書:3745讀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 用同樣的方法教學第二、第三個計數器圖里的數的讀法。

  強調指出:中間有一具或兩個0的四位數,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出來。

  3、 教學數位順序表。提問:L我們學過的計數單位有哪些?從個位起,數位順序是怎樣的?

  教師板書數位順序表,全班齊讀幾遍。

  4、 小結萬以內的數的讀法。

  全班閱讀課本 第33---34頁例5---例7,齊讀萬以內數的讀法。

  三、 鞏固練習

  第35頁做一做習題

數的認識教案8

  【幼兒分析】

  小班的小朋友年齡普遍偏小,再加上家長對方面的教育相對薄弱點,剛入園時只有幾個幼兒能認識幾種主色調,大部分的幼兒一種顏色也不認識。因此如何教會幼兒認識顏色是我們老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讓幼兒迅速掌握顏色,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次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相關課題情景的內容,讓孩子們在興高采烈地活動、游戲中不知不覺的掌握抽象的顏色。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對顏色的興趣,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

  3、初步在探索中懂得將兩種顏色混在一起可以變成另外的一種顏色,產生探索周圍事物顏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料、棉簽若干、顏料盒若干。

  2、透明玻璃板若干。

  3、顏色小精靈的圖片一張。

  4、繪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引出主題,通過教師指導讓幼兒認識三原色。

  師:寶貝們,今天楊老師在來的路上,碰到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猜猜他是誰?(教師出示小精靈的圖片)

  師:瞧,他是顏色小精靈,他告訴楊老師不知道為什么,他走著走著居然迷路了,所以想請楊老師幫他找到他家的房子。

  師:可是楊老師也很長時間沒有去過他的家了,所以就吧顏色小精靈帶到學校來讓我們一起幫他找到他的家。

  “小精靈”說:我家的房子是紅色的,門是藍色的,窗戶是黃色的,請你們大家?guī)臀艺乙徽野桑?/p>

  2、擴散思維活動: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充分感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顏色寶寶。讓幼兒在教室里到處尋找顏色精靈的小房子,最后,大家通過不斷地努力終于幫助小精靈找到了家。通過這個過程加深幼兒對三原色的認識。

  3、教師示范實驗過程:

 ?。?)教師以魔術師的身份出現,使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進入了一種安靜、急于求智的狀態(tài)。(教師依次出示各種實驗道具)。

 ?。?)請幼兒觀察杯中的顏色,并提出活動的要求

  出示紅、黃兩種顏色的杯,讓幼兒看清后,把兩色混合,仔細觀察它們的變化結果。

  師:小朋友們觀察一下,杯子里的顏色變成什么了什么顏色?

  幼:和橘子一個顏色的(橙色的)

  師:那么剛才的紅色和黃色去哪兒了呢?

  幼:他們在一起變成了橙色。

  依次實驗如何讓黃色和藍色變成綠色的,藍色和紅色變成了紫色的;

  4、鼓勵幼兒動手操作:

  (1)現在請小朋友們也來當一回小魔術師,把漂亮的顏色變一變。

  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套紅黃藍顏料、一個調色板、一包棉簽、一個玻璃杯、每人一張記錄表(教師幫助填寫)

  師:“小朋友,下面就可以用你桌上的紅黃藍三種顏色變魔術了,咱們比比看誰變出來的顏色寶寶最多,好不好?”

  幼兒大膽操作,教師從旁指點,幼兒互相討論。當把黃色和紅色編出橙色時,也可以將橙色再與其它顏色混合,看看有什么結果,教師幫助幼兒作好記錄。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幼兒觀察三種顏色的變化,使幼兒不局限于兩種顏色,多種顏色也可以變,而且混合時顏色的多少,決定了變化的結果。激發(fā)了幼兒的求智、探索的`欲望。

  師:小魔術師的本領真大,把紅、黃、藍三種顏色放在一起,有的變成了黑色,有的變成了棕色。在混合時,各種顏色的多少變出來的顏色也不一樣。

 ?。?)現在每個小魔術師都很棒了,那接下來動一動手,給水果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咱們再來比一比,看看誰的本領最大。

  幼兒動手操作:涂色(漂亮的水果娃娃服);幼兒人人動手,運用活動中取得的調色經驗,給各種水果圖上相應的顏色。(蘋果綠色)(橘子橙色)(茄子紫色)

  【教師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認識、感知、實驗、操作等多種渠道,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由于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操作,整個活動過程不僅發(fā)展了幼兒的審美情趣,還激發(fā)了幼兒對顏色的喜愛,對于幼兒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操作能力等都有促進和提高;每個環(huán)節(jié)也初步達到了預設的目標,但也有不足之處’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進行嘗試配色,體驗配色的變化時沒有照顧到大多數幼兒,使得配色環(huán)節(jié)中一部分幼兒不能很好的體會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

數的認識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幾千和一萬并能讀、寫整千數和一萬;初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及所在位置。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讀出并寫出整千數和一萬。

  難點:知道“千”與“萬”的聯系,明確“萬”所在的位置。

  對策:通過直觀的掛圖和計數器,認識數位順序表,從而充分認識“千”與“萬”的聯系,明確“萬”所在的位置。

  教學準備:掛圖、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鋪墊。

  1、寫出下面各數:

  七百零二 三十五

  2、讀出下面各數:

  203 35 570 1000

  3、填空:

  (1)( )個百是一千。

 ?。?)352是( )位數,它的最高位是( )位。數字5在( )位上。

 ?。?)一個數百位上是2,十位上和個位上都是5,這個數是 ( )。

  4、提問:我們學校的階梯教室能做多少人?昆山大戲院能坐多少人?你還知道能坐更多人的地方嗎?介紹能坐1萬人的體育館。

  5、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數,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認識整千數。(板書:認識整千數)

  二、教學新授。

  1、認識幾千和一萬。

  利用1000個小方塊組成的立方體,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說說幾個一千是一萬。

  2、教學讀、寫整千數和一萬。

 ?。?)先在計數器上撥出剛才出現的幾個數,說說每一數位上分別是幾?表示什么意思?

 ?。?)指一指計數器上有幾個千?是多少(3個)。

  (3)認一認、讀一讀、寫一寫5000和一萬。

  3、填寫數位順序表。

  問:我們認識哪些數位?

  師根據學生說的.,排列數位,并出示數位順序表,讓學生相互說說怎樣填。

  提問:說說左邊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從右邊起第( )位是萬位。

  搶答:鞏固數位順序表。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讓學生填寫空格內的數,并讀一讀。

  討論7000更接近哪個數。

  2、想想做做2、3

  讀出橫線上的數。寫出橫線上的數。說說你書寫的方法。

  3、想想做做4

  選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其他題目學生做在課本上。

  4、想想做做5

  說說是怎樣想的。

  5、想想做做6

  算一算并根據表格進行提問。

  6、想想做做7

  學生嘗試畫圖來解決問題。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何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整千數

   10個一千是一萬

  課前思考: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整千數和一萬,讓學生通過數數、用計數器表示數,整理數位順序表等活動,理解整千數和一萬的含義,并能學會讀、寫整千數,掌握萬以為的數學順序表。我認為,認識整千數,學會讀和寫整千數,掌握萬以內的數學順序表,對于學生而言不是難點,他們有了以前的知識作為基礎,會自己進行知識的遷移,而讓學生感知一萬有多大,那倒是學習的難點,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創(chuàng)設豐富的現實情境,有利于學生體會到“一萬”是一個很大的數,明確“萬”是比“千”更大的計數單位,從右邊起,在數位順序表的第五位。練習的安排也是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認識這些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課前思考:

  本課是認識整千數和一萬,是學生認數的又一次擴展。通過認、讀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利用計數器、掛圖等學具幫助認數。從現實的生活情境引入新內容,從學生們所熟悉的階梯教室入手,逐步擴大到大戲院,再到萬人體育館,“一萬”是學生未曾學過的數,但學生在老師這樣的引入下,相信能感受到一萬是比較大的數,在這樣的情境下激發(fā)學生繼續(xù)認數的愿望。教材第2題是一些比較抽象的事物,讓學生了解一下自然知識,從中拓展知識面,第四題是把認數與口算密切結合在一起,如6000-4000可以是6個千減4個千得2個千或因為6-4=2,所以6000-4000=20xx。

數的認識教案10

  一、教學內容

  《認識整千數和一萬》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認數》第一課時。它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1000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之上的,是學生對100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伸和擴展。同時它也是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的基礎。

  二、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它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理解、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fā)展,初步認識計數單位“萬”,感受“10個一千是一萬”,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2、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認識整千數和一萬,能正確地進行讀寫,并結合具體情境感受較大數的意義。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同時把認識計數單位“萬”,學會讀寫整千數和一萬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把感受一萬的實際大小作為教學難點。

  四、設計思路

  根據學生原有的認識基礎和認知規(guī)律,并結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我在本課的設計中,力求突出以下三點:

  1、將教學內容活動化,讓學生在做中學。

  2、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學。

  3、充分利用原有的認知經驗,在遷移中學。

  五、教學準備

  為了有效組織學生的探索和發(fā)現等學習活動,課前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計數器,并準備了一套多媒體教學課件。

  六、教學程序:

  為了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順利地突破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下面幾個教學程序:

  (一).關注生活,激趣導入

 ?。ㄉ罨?、活動化的問題情境最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tài)。)

  因此,在課的開始, 我就從北京舉辦奧運會談起,用課件呈現上海萬體館的場景來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通過讓學生根據學過的數,大膽地猜測一萬的大小來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教學也需要告訴,只是教師要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以參與者的角色告訴學生。)

 ?。ǘ┖献魈骄浚瑢W習新知

 ?。ó攲W生產生探索的興趣和欲望后,老師所要考慮的應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識,從中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

  感知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親身體驗。這里我由具體到抽象分三個層次安排活動:

  1、經歷數小方塊的過程,直觀感知整千數和一萬的含義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小方塊過程,

  從一個一個地數,( )個一是十;

  十個十個地數,( )個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 )個一百是一千。

  遷移到一千一千地數,( )個一千是一萬,來完成對“萬”的認識。

  接著追問:“一萬就是幾個千?”更好幫助學生認識萬和千的十進制關系。

  再通過:萬人體育館大約能容納多少個像我們這樣的學校的學生?萬米長跑相當于繞學校操場多少周?一萬本書摞起來會有多高》?一萬元錢能買些什么?等的類來感受一萬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數的認識教案10篇(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案)相關文章:

有關燕子教案3篇 燕子教案模板

黔之驢教案范文4篇 黔之驢 教案

關于大班健康教案范文4篇(大班健康教案大全)

《識字3》教案9篇(識字三教案)

《掌聲》教案12篇 掌聲教案設計優(yōu)秀教案

實用的小班教案范文7篇(小班教案簡單實用)

《識字3》教案10篇(識字3教學設想)

小學生安全主題班會教案4篇(小學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案設計)

新起點新目標主題班會教案5篇(新起點,新目標班會記錄)

信息技術課程教案15篇 信息技術教案